CN101425959B -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5959B
CN101425959B CN2007101654629A CN200710165462A CN101425959B CN 101425959 B CN101425959 B CN 101425959B CN 2007101654629 A CN2007101654629 A CN 2007101654629A CN 200710165462 A CN200710165462 A CN 200710165462A CN 101425959 B CN101425959 B CN 101425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p context
request message
context request
messag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54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5959A (zh
Inventor
周进怡
刘岚
胡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654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25959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2859 priority patent/WO20090595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425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5959A/zh
Priority to US12/770,274 priority patent/US8493932B2/en
Priority to US13/355,059 priority patent/US836928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5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5959B/zh
Priority to US13/926,390 priority patent/US928879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系统分界点接收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系统侧发起的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系统分界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对系统架构演进网络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或所述UMTS系统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进行调整,使所述SAE系统和所述UMTS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流程保持一致。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SAE系统和UMTS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流程保持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空中接口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常也把UMTS系统称为WCDMA通信系统。UMTS系统包括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络)和CN(Core Network,核心网络)。其中无线接入网络RAN用于处理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而CN处理UMTS系统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并实现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功能。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UMTS系统逻辑架构示意图。对UMTS系统中主要部分介绍如下:
GGSN(Gateway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Support Node,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作为一个基本的网元功能实体,提供数据包在同外部数据网之间的路由和封装。用户选择哪一个GGSN作为网关,是在PDP(PacketData 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激活过程中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以及用户请求的接入点名确定的。GGSN提供的功能包括:同外部分组网络的关口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等。
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作为一个基本的组成网元,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为本SGSN服务区域的MS(Mobile Station,移动台)转发输入/输出的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分组。SGSN提供的功能包括:本SGSN区域内的分组数据包的路由与转发功能,为本SGSN区域内的所有PS(packet switch,分组交换)用户提供服务;加密与鉴权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移动性管理功能;同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网)、GGSN、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等接口功能。
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由RNC(Radio Network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和NodeB(Node Base station,基站)组成。
目前在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各厂商积极研究LTE(Long Term Evolved,长期演进网络)/SAE(SystemArchitecture Evolved,系统架构演进网络),LTE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时延、提高用户数据速率、改进的系统容量和覆盖的低成本的网络,使用PS域业务,承载网络都为IP承载。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LTE/SAE网络架构图。
下述对SAE演进网络架构及其功能说明,在演进的分组核心网中: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的功能是保存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如用户的标识,移动性管理状态、位置信息等,并对NAS(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进行处理,负责NAS信令的安全等。
SAE GW(SAE网关)包括两部分简称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和P-GW(PDN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S-GW与P-GW是两个逻辑实体,可以存在于同一个或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S-GW上保存UE的用户面上下文,如UE的IP地址和路由信息,执行合法监听、分组数据路由功能等。S-GW与MME之间的接口是S11,负责MME、UPE之间通信,进行UE的移动性管理信息与会话控制信息等交互。
MME通过S1-MME,S-GW通过S1-U分别与EUTRAN网络负责控制面和用户面的连接。同时MME通过S3接口,S-GW通过S4接口分别与2G/3GSGSN连接,分别负责UE在3G和SAE网络之间的移动性控制面锚点和用户面锚点功能。
P-GW负责UE接入到分组数据网的用户面锚点功能,通过SGi参考点与外部分组数据网进行通信,具有分组路由和转发的功能,并负责策略计费增强功能、基于每个用户的分组过滤功能等。P-GW通过S5接口与S-GW进行相连,传递承载建立/修改/删除等控制信息,以及分组数据路由等。
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策略计费规则功能)通过S7接口向P-GW[作为PCEF(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策略计费增强功能)功能]传递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和计费策略控制信息等。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图2所示的整个SAE网络架构进行简化,SAE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UE通过SGSN接入SGW,或者UE通过MME接入SGW,因此可以将整个网络架构分成两部分来分别讨论,具体为:
部分一、如图3B所示,UE通过SGSN接入SGW,此时UE、RAN、SGSN构成UMTS系统,而SGW、PGW构成SAE系统。
部分二、如图3C所示,UE通过MME接入SGW此时所有节点完全属于SAE系统。
下面就将分别对SAE系统和UMTS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及修改流程进行介绍:
现有技术中SAE系统的简图如上述图3C所示,在现有SAE系统中,可以由UE向网络侧请求分配承载资源,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UE向MME请求分配承载资源。
步骤s402,MME向SGW传递分配承载资源请求。
步骤s403,SGW向PGW进一步传递分配承载资源请求。
在上述步骤s401~步骤s403中,UE向网络侧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该消息会沿MME、SGW一直到达PGW。该消息中会携带QoS(Quality ofService,服务质量)信息(对应于请求分配的承载资源)、关联承载标识(代表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所关联、所基于的承载)和流程处理标识(代表特定的流程处理过程)。
步骤s404,PGW收到该消息后,通过与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Function,策略与计费规则模块)进行PCC(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策略计费控制)交互来取得合适的处理策略,或者直接使用本地处理策略。
步骤s405,上述请求经交互作用一旦被接受,PGW会依据处理策略发起专用承载激活流程(如图5),或专用承载修改流程(如图6)来实现承载资源的分配。
如图5所示,为现有技术中PGW发起专用承载建立流程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s502,PGW向SGW,SGW向MME发送创建专用承载请求。
步骤s503,MME向RAN发送承载安装请求。
步骤s504,UE与RAN建立无线承载。
步骤s505,RAN向MME发送承载安装响应。
步骤s506~s507,SGW向PGW,MME向SGW发送创建专用承载响应。
在该专用承载建立流程中,PGW通过向下游发送的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QoS信息(对应于请求分配的承载资源)和流程处理标识(代表特定的流程处理过程,当该流程属于UE请求承载资源分配流程的一部分时,通过处理标识参数来进行关联)。
如图6所示,为现有技术SAE系统中专用承载修改流程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s602,PGW向SGW,SGW向MME发送更新专用承载请求。
步骤s603,MME向RAN发送承载修改请求。
步骤s604,RAN向UE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
步骤s605,UE向RAN返回无线承载修改响应。
步骤s606,RAN向MME返回承载修改响应。
步骤s607~s608,SGW向PGW,MME向SGW返回创建专用承载响应。
在上述承载修改流程中,PGW通过发送更新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向下游发起专用承载修改流程,该消息中会携带QoS信息(对应于请求分配的承载资源)和流程处理标识(代表特定的流程处理过程,当该流程属于UE请求承载资源分配流程的一部分时,通过处理标识参数来进行关联)。
下面对UMTS系统承载资源分配流程进行介绍:
如图7所示,为现有技术中UMTS系统的简图。在上述网络架构的分支结构中加入了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在UMTS系统中,涉及到承载资源变化的有(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流程、更新PDP上下文流程。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3B所示,由于SAE系统支持UE通过UMTS系统接入,即UE能够通过UMTS系统的RAN、SGSN接入到SAE系统中的SGW。但是对于承载资源分配来说,UMTS系统和SAE系统有各自不同的处理流程,而现有技术没有对上述两种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流程进行统一或契合,从而导致引起UMTS系统同SAE系统之间在处理流程上的不吻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UMTS系统和SAE系统有各自不同的处理流程,从而造成UMTS系统和SAE系统之间在承载资源分配流程上的冲突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系统分界点接收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系统侧发起的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系统分界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对系统架构演进网络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或所述UMTS系统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进行调整,使所述SAE系统和所述UMTS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流程保持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系统分界点接收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系统侧发起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系统分界点将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的类型通知给SAE系统,使所述SAE系统能够发起与所述UMTS系统发起相同类型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网络节点,网络节点位于UMTS系统和SAE系统交接处,包括接收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UMTS系统侧发起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对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或所述UMTS系统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进行调整,使所述SAE系统和所述UMTS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流程保持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对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增加承载标识)或UMTS系统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在结果不一致时重新发送其它类型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进行调整,从而使得SAE系统和UMTS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流程能够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UMTS逻辑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LTE/SAE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A为现有技术中整个SAE简化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拆分后UE通过SGSN接入SGN的架构示意图;
图3C为图3A拆分后SAE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SAE系统中UE请求承载资源配置流程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SAE系统中专用承载激活流程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SAE系统中专用承载修改流程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UMTS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过向SAE系统传递相关信息说明承载变化的原因/类型来实现系统之间的一致性处理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系统分界点在SGSN上、UE发起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时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系统分界点在SGSN上、UE发起修改PDP上下文时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分界点在SGW上、SGSN发起修改PDP上下文时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MTS系统根据SAE系统选择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分界点在SGSN上、UE发起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时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系统分界点在SGW上、SGSN发起更新PDP上下文时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系统分界点在SGW上、GGSN(SGW)发起更新PDP上下文时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节点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针对在UE通过UMTS系统接入SAE系统的情况下,当UMTS发生资源变化时,能够保持UMTS系统和SAE系统承载资源分配流程的一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两套方案:
方案一、通过向SAE系统传递相关的信息说明承载变化的原因/类型,使得SAE系统能够得知UMTS系统侧发起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的类型(创建或更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通知SAE系统,如:通过不同的消息、通过消息中的类型指示参数或通过参数中的某些字段。令SAE系统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进行专用承载建立、进行专用承载修改、拒绝承载修改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通过在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携带相应的承载标识达到通知SAE系统的目的,其中承载标识可由系统边界点和SAE系统约定生成,并由系统边界点添加到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由于在UMTS系统中存在二次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和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而在SAE系统中只存在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在SAE系统中,创建或修改都通过该消息完成)。因此只需为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或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生成一个对应的承载标识即可,未生成承载标识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可与SAE系统中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对应。例如系统边界点在收到二次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后,为其生成相应的承载标识,并将该承载标识添加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而对于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就无需生成相应的承载标识,直接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即可。
方案二、由于SAE系统位于整个系统的上侧,因此参照SAE系统的处理方式对UMTS系统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进行调整。也就是说SAE系统对处理方式的选择不会参照来自UMTS系统的相关信息,如果UMTS的处理方式与SAE系统选择的处理方式不同时,会终止原有的处理而采用SAE系统选择的处理方式。
由于本发明涉及到两种系统(UMTS和SAE系统)之间的交互,因此必须要考虑两种系统之间的契合问题,上述发明方案均要考虑两种系统之间的分界点为SGSN和/或SGW的情况。当分界点为SGSN时,SGSN负责屏蔽两种系统之间的流程差异,此时对于SAE系统中的SGW而言,SGSN要起到MME的作用。SGSN与下游节点之间(到UE)使用的是UMTS流程(如: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流程、修改PDP上下文流程),而SGSN与上游节点之间使用的是SAE流程(如:专用承载建立流程、专用承载修改流程)。当分界点为SGW时,SGW负责屏蔽两种系统之间的流程差异,此时对于下游节点而言SGW要起到UMTS系统中GGSN的作用。SGW与下游节点之间使用的是UMTS流程,而SGW与上游节点之间使用的是SAE流程。当然也可以是SGSN和SGW都作为分界点来共同屏蔽两种系统之间的差异,此种情况下的处理与上述两种方式类似。
以下就对上述两种方式分别进行描述: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过向SAE系统传递相关信息说明承载变化的原因/类型来实现系统之间的一致性处理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在UMTS系统中,UE发起的(二次)激活PDP上下文和UE、RAN、SGSN或SGW(当SGW作为系统边界点,要起到GGSN作用时)发起的修改PDP上下文流程,都可能引起向SAE系统请求分配承载资源。
步骤s802,在本发明方案中,两种系统的边界点(SGSN和/或SGW)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SAE系统传递相关的信息说明承载变化的原因/类型,如:通过不同的消息、通过消息中的类型指示参数、通过参数中的某些字段。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在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携带相应的承载标识达到通知SAE系统的目的。
步骤s803,PGW可以使用所获得的承载变化的原因/类型信息来作为处理方式选择的因素,包括使用该信息与PCRF进行PCC交互来选择处理方式。
步骤s804,PGW根据所选择的处理方式进行后续流程处理,如:进行专用承载建立、进行专用承载修改、拒绝承载修改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要分别考虑两种系统的分界点在SGSN或SGW上的情况。以下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描述了实施例一的系统分界点在SGSN上、UE发起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时的具体实现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1,UE向SGSN发送二次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请求创建资源承载。在消息中会携带网络层业务访问点标识NSAPI参数(对应于所建立的承载标识/PDP上下文标识)、QoS参数(对应于所需要的承载资源)和关联处理标识参数(对应于所基于、所关联的已有承载/PDP上下文)。
步骤s902,SGSN向SGW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创建承载指示)消息。SGSN将二次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转换为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通过SGW向PGW发送,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携带有相应的承载标识,通过该承载标识PGW能够得知PDP上下文请求的类型。SGSN作为系统边界点,存在消息转换(将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转换为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和对应的参数转换等处理。即:对应于所接收的二次激活请求消息(UMTS系统中的消息),会触发SGSN向SGW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SAE系统中的消息);SGSN可以根据所收到的关联处理标识参数来确定所基于的已有承载,并在消息中通过携带创建承载标识来代表该已有承载。
由于UE已经分配了承载标识(NSAPI参数),SGSN需要进行承载标识的转换(从UMTS中的承载标识NSAPI转换成SAE系统中的承载标识),,其中可通过生成新的承载标识(用于标识创建承载指示)的方法实现,并且将承载标识传递给PGW。如果SGSN此时就将承载标识传递给PGW,那么PGW可以根据这个承载标识来选择创建专用承载流程,因此该承载标识能够起到创建承载指示参数的作用。
步骤s903,SGW继续向PGW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创建承载指示)消息。
步骤s904,PGW同PCRF进行PCC交互,并且在交互过程中可以将所获得的指示信息告知PCRF。
步骤s905,PGW根据所获得的指示信息、本地策略或PCC策略来选择使用专用承载创建流程(对应于UMTS系统中的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流程),向下游SGW发送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s906,SGW向SGSN发送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
由于在SAE系统中需要在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步骤s902~s903)和创建专用承载消息(步骤s905~s906)之间进行关联,因此作为系统边界点,SGSN需要分配一个流程处理标识,使用该标识可以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
步骤s907,SGSN作为系统边界点,在收到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后,可以向UMTS系统继续后续的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流程,同UE之间进行RAB建立。
步骤s908,SGSN向SGW返回更新专用承载响应。
步骤s909,SGW向PGW返回更新专用承载响应。SAE系统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流程。
步骤s910,SGSN向UE反馈二次激活PDP上下文响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在向SAE系统传递信息时使用的是在已有消息中(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携带参数(创建承载标识)的方式,其它方式,如使用不同的消息、在已有参数中使用某些字段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描述了实施例一的系统分界点在SGSN上、UE发起修改PDP上下文时的具体实现方案。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1,UE向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请求,请求修改资源承载。在消息中会携带QoS参数(对应于所需要的承载资源)和处理标识参数(对应于需要进行修改的承载/PDP上下文)。
步骤s1002,SGSN向SGW发送分配承载资源(修改承载指示)请求,该分配承载资源请求指示PGW进行修改承载操作。SGSN将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转换为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通过SGW向PGW发送,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携带有相应的承载标识,通过该承载标识PGW能够得知PDP上下文请求的类型为修改承载指示。SGSN作为系统边界点,需要进行消息转换和参数转换等处理:对应于所接收的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UMTS系统中的消息),会触发SGSN向SGW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SAE系统中的消息);SGSN可以根据所收到的处理标识参数来确定所修改的已有承载,并在该步骤消息中通过携带对应的关联承载标识来代表该已有承载。SGSN可以通过携带修改承载标识,通知PGW选择使用更新专用承载流程。
步骤s1003,SGW继续向PGW发送分配承载资源(修改承载指示)请求。
步骤s1004,PGW可能会同PCRF进行PCC交互,并且在交互过程中可以将所获得的指示信息告知PCRF。
步骤s1005,PGW根据所获得的指示信息、本地策略或PCC策略来选择使用专用承载创建流程(对应于UMTS系统中的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流程),向下游SGW发送更新专用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s1006,SGW向SGSN发送更新专用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s1007,作为系统边界点,在收到更新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后,SGSN可以向UMTS系统继续后续的修改PDP上下文流程,同UE之间进行RAB修改。
步骤s1008,SGSN向SGW返回更新专用承载响应。
步骤s1009,SGW向PGW返回更新专用承载响应。SAE系统完成专用承载的修改流程。
步骤s1010,SGSN向UE反馈修改PDP上下文接受消息。
通过上述实施例系统分界点根据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创建或更新)向PGW发送分配承载资源请求消息时,能够使该分配承载资源请求消息携带相应的承载标识,使得PGW能够选择使用创建或更新专用承载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二的流程大体一致,其区别在于前者携带的是创建承载指示,而本实施例携带的是修改承载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描述了实施例一的系统分界点在SGW上、SGSN发起修改PDP上下文时的具体实现方案。如图1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1,SGSN向SGW发送更新PDP上下文请求,请求修改资源承载。在消息中会携带QoS参数(对应于所需要的承载资源)和原NSAPI参数(对应于需要进行修改的承载/PDP上下文)。
步骤s1102,SGW根据更新PDP上下文请求向PGW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该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携带有修改承载标识,指示PGW选择使用更新专用承载流程。作为系统边界点,在SGW上存在消息转换和参数转换等处理。对应于所接收的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UMTS系统中的消息),会触发SGW向PGW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SAE系统中的消息)。SGW可以根据所收到的原NSAPI参数来确定所修改的已有承载,并在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通过携带对应的关联承载标识(修改承载标识)来代表该已有承载。SGW可以通过携带修改承载指示参数,通知PGW选择使用更新专用承载流程。
由于在SAE系统中需要在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步骤s1102)和更新专用承载请求消息(步骤s1104)之间进行关联(如同现有技术中流程处理标识所起到的作用),因此作为系统边界点,SGW需要分配一个流程处理标识,使用该标识可以在步骤s1102同步骤s1104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步骤s1103,PGW可能会同PCRF进行PCC交互,并且在交互过程中可以将所获得的指示信息告知PCRF。
步骤s1104,PGW可以根据所获得的指示信息、本地策略或PCC策略来选择使用专用承载更新流程(对应于UMTS系统中的修改PDP上下文流程),并向SGW发送更新专用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s1105,作为系统边界点,在收到更新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后,SGW继续UMTS中的承载更新后续流程,向SGSN发送对应的更新PDP上下文响应消息。
步骤s1106,在UMTS系统中完成更新PDP上下文流程的后续部分。
步骤s1107,SGW向PGW返回更新专用承载响应消息,完成SAE系统中的更新流程。
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方案二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UMTS系统根据SAE系统选择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的方案,如图1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01,在UMTS系统中,UE发起(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或UE、RAN、SGSN或SGW(当SGW作为系统边界点,要起到GGSN作用时)发起修改PDP上下文流程,向SAE系统请求分配承载资源。
步骤s1202~s1203,系统边界点(SGSN或SGW)向SAE系统请求分配承载资源。
步骤s1204,PGW同PCRF进行PCC交互来选择处理方式。
步骤s1205,PGW根据所选择的处理方式进行后续流程处理,如:进行专用承载建立、进行专用承载修改、拒绝承载修改等。当在系统边界点上(SGSN或SGW)发现SAE系统的处理流程与UMTS系统发起的流程不匹配时,会终止原来UMTS系统发起的流程而在UMTS系统中使用与SAE系统相对应的新流程。当系统边界点认为两种系统的流程是对应的时,则会继续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描述了方案二的系统分界点在SGSN上、UE发起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时的具体实现方案。如图1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01,UE向SGSN发送二次激活PDP上下文请求。
步骤s1302,作为系统边界点,对应于所接收的二次激活请求消息,SGSN向SGW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
步骤s1303,SGW将该消息转发到PGW。
步骤s1304,PGW可能会同PCRF进行PCC交互。
步骤s1305,PGW可以根据本地策略或PCC策略来选择处理流程,本实施例中选择使用更新专用承载流程,并向SGW发送更新专用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s1306,SGW向SGSN发送更新专用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s1307,作为系统边界点,在收到更新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后,SGSN发现与UE发起的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流程不匹配,因此通过向UE返回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拒绝消息来终止原UMTS流程。
步骤s1308,SGSN作为系统边界点,在UMTS中使用与更新专用承载相对应的流程,向UMTS系统发起承载更新流程,同UE之间进行RAB修改。
步骤s1309~s1310,在UMTS系统中完成修改承载的后续流程。
步骤s1311~s1312,在SAE系统中完成承载更新的后续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六描述了方案二的系统分界点在SGW上、SGSN发起更新PDP上下文时的具体实现方案。如图1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401,SGSN向SGW发送更新PDP上下文请求。
步骤s1402,作为系统边界点,对应于所接收的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SGW向PGW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
步骤s1403,PGW可能会同PCRF进行PCC交互。
步骤s1404,PGW可以根据本地策略或PCC策略来选择处理流程,本实例中选择使用创建专用承载流程,并向下游发送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s1405,作为系统边界点,在收到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后,SGW发现与SGSN发起的更新PDP上下文流程不匹配,因此通过向SGSN返回更新PDP上下文拒绝消息来终止原UMTS流程。
步骤s1406,作为系统边界点,SGSN在UMTS中使用与创建专用承载相对应的流程,向UMTS系统发起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流程。
步骤s1407,在SAE系统中完成专用承载创建的后续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描述了方案二的系统分界点在SGW上、GGSN(SGW)发起更新PDP上下文时的具体实现方案。如图1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501,当SGW作为系统边界点时,由于具备GGSN功能,因此也可能在UMTS中发起更新PDP上下文流程。此时,SGW可以先向PGW发送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
步骤s1502,PGW可能会同PCRF进行PCC交互。
步骤s1503,PGW可以根据本地策略或PCC策略来选择处理流程,本实例中选择使用创建专用承载流程,并向下游发送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s1504,在收到创建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后,SGW发现与原来准备发起的更新PDP上下文流程不匹配,但是此时并不需要通过显式的消息来终止原流程(由于原更新PDP上下文流程并没有真正开始),这种情况下,SGW可以直接在UMTS中使用与创建专用承载相对应的流程,向UMTS系统发起二次激活PDP上下文流程。
步骤s1505,在SAE系统中完成专用承载创建的后续流程。
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系统边界点发现SAE系统的处理流程与UMTS系统发起的流程不匹配时,会终止原来UMTS系统发起的流程而在UMTS系统中使用与SAE系统相对应的新流程,从而使得SAE系统和UMTS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流程能够保持一致。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节点结构图。该网络节点1位于UMTS系统和SAE系统交接处,可以是为SGSN和/或SGW。该网络节点1包括接收模块11和调整模块12,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UMTS系统侧发起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调整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对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或所述UMTS系统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进行调整,使所述SAE系统和所述UMTS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流程保持一致。
其中,调整模块12包括SAE系统调整子模块121,用于根据所述UMTS系统侧发起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的类型通知给所述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使所述SAE系统能够发起与所述UMTS系统发起相同类型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UMTS系统调整子模块122,用于根据所述SAE系统返回的处理结果,判断处理结果与所述接收模块11接收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结果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则所述系统分界点向所述UMTS系统返回拒绝消息,通知所述UMTS系统以不同的类型重新发送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通过以上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网络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分界点接收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系统侧发起的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所述系统分界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对系统架构演进网络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或所述UMTS系统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进行调整,使所述SAE系统和所述UMTS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流程保持一致;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系统分界点将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的参数转换为所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的参数,并为所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分配流程处理标识; 
其中,所述系统分界点根据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对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进行调整具体为: 
所述系统分界点将所述UMTS系统侧发起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的类型通知给所述SAE系统,使所述SAE系统能够发起与所述UMTS系统发起相同类型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MTS系统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包括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和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两种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SAE系统能够发起与所述UMTS系统发起相同类型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具体为: 
所述系统分界点将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转换为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并在所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添加反映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类型的承载标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添加反映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类型的承载标识具体为: 
所述系统分界点在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为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时,为所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生成一个承载标识;或者, 
所述系统分界点在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时,发送正常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分界点根据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对所述UMTS系统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进行调整具体为: 
所述系统分界点根据所述SAE系统返回的处理结果,判断所述处理结果与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结果是否相同; 
如果不相同,则所述系统分界点向所述UMTS系统返回拒绝消息,通知所述UMTS系统以不同的类型重新发送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分界点根据所述SAE系统返回的处理结果,判断所述处理结果与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结果是否相同具体为: 
所述系统分界点接收到的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为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SAE系统返回的处理结果为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返回的更新专用承载请求,则判断不相同; 
或,所述系统分界点接收到的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SAE系统返回的处理结果为PGW返回的创建专用承载请求,则判断不相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分界点向所述UMTS系统返回拒绝消息,通知所述UMTS系统以不同的类型重新发送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具体为: 
如果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为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则向所述UMTS系统返回创建PDP上下文拒绝消息,并通知所述UMTS系统发送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或,如果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则向所述UMTS系统返回更新PDP上下文拒绝消息,并通知所述UMTS系统发送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分界点为服务 GPRS支持节点SGSN或服务网关SGW。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由UMTS系统侧的用户设备UE、无线接入网络RAN或SGSN发起。 
10.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分界点接收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系统侧发起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所述系统分界点将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的类型通知给SAE系统,使所述SAE系统能够发起与所述UMTS系统发起相同类型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系统分界点将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的参数转换为所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的参数,并为所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分配流程处理标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分界点将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的类型通知给SAE系统具体为: 
所述系统分界点将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转换为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并在所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添加反映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类型的承载标识。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承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添加反映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类型的承载标识具体为: 
所述系统分界点在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为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时,为所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生成一个承载标识; 
所述系统分界点在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为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时,发送正常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 
13.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位于UMTS系统和SAE系统交接处,所述网络节点包括接收模块和调整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UMTS系统侧发起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对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或所述UMTS系统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进行调整,使所述SAE系统和所述UMTS系统的承载资源分配流程保持一致; 
所述网络节点还用于将所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的参数转换为所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中的参数,并为所述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分配流程处理标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SAE系统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UMTS系统侧发起的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的类型通知给所述SAE系统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使所述SAE系统能够发起与所述UMTS系统发起相同类型的请求分配承载资源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UMTS系统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SAE系统返回的处理结果,判断所述处理结果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结果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则所述系统分界点向所述UMTS系统返回拒绝消息,通知所述UMTS系统以不同的类型重新发送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为SGSN或SGW。 
CN2007101654629A 2007-10-29 2007-10-29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425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54629A CN101425959B (zh) 2007-10-29 2007-10-29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PCT/CN2008/072859 WO2009059532A1 (fr) 2007-10-29 2008-10-28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our exploitation de support
US12/770,274 US8493932B2 (en) 2007-10-29 2010-04-2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rer processing
US13/355,059 US8369288B2 (en) 2007-10-29 2012-01-2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rer processing
US13/926,390 US9288790B2 (en) 2007-10-29 2013-06-2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rer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54629A CN101425959B (zh) 2007-10-29 2007-10-29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5959A CN101425959A (zh) 2009-05-06
CN101425959B true CN101425959B (zh) 2013-04-24

Family

ID=40616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54629A Active CN101425959B (zh) 2007-10-29 2007-10-29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8493932B2 (zh)
CN (1) CN101425959B (zh)
WO (1) WO20090595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5959B (zh) 2007-10-29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EP2356877A1 (en) * 2008-09-29 2011-08-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issioning incoming packet switched connections
CN102271405B (zh) * 2010-06-04 2014-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120008573A1 (en) * 2010-07-08 2012-01-12 Apple Inc. Radio resource signaling during network conges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CN103229546B (zh) 2010-09-28 2017-02-15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在ue移出住宅/企业网络覆盖时释放与本地gw的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EP2508025B1 (en) 2010-09-28 2016-01-06 BlackBerry Limited Residential/enterprise network connection management and csfb scenarios
WO2012044628A1 (en) 2010-09-28 2012-04-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leasing connections with local gw when ue moves out of residential/enterprise network coverage
JP5964860B2 (ja) * 2011-01-21 2016-08-03 ブラックベリー リミテッド (ローカル)オフロードのために用いられる接続のための接続コンテンツを決定する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
US9473986B2 (en) 2011-04-13 2016-10-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d/or enforcing policies for managing internet protocol (“IP”) traffic among multiple accesses of a network
US8693401B2 (en) * 2011-07-20 2014-04-08 Connecte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ed handling of context using hierarchical grouping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EP2815603B1 (en) 2012-02-17 2019-09-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Hierarchical traffic differentiation to handle congestion and/or manage user quality of experience
US20150195858A1 (en) * 2012-06-22 2015-07-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implementing hierarchical policy servers and for control of coordinated femtocell-wifi operation in co-sited deployments
US9585054B2 (en) 2012-07-19 2017-02-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managing user plane congestion
EP2912825A1 (en) * 2012-10-25 2015-09-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4110410A1 (en) 2013-01-11 2014-07-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ser-plane congestion management
US9144102B2 (en) 2013-04-01 2015-09-22 Blackberry Limited Deactivating or maintaining a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US10425956B2 (en) * 2015-08-18 2019-09-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nk schedu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848141A (zh) * 2016-03-17 2016-08-10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本地卸载的监听方法和装置
DE112017004736T5 (de) 2016-09-21 2019-06-19 Mavenir Systems, Inc.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Sitzungs-Belastbarkeit in Paket-Gateways
CN109756919B (zh) * 2017-11-01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专有承载流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601740B1 (en) * 2019-04-03 2020-03-24 Progressive Casuality Insurance Company Chatbo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0461A (zh) * 2003-09-18 2006-08-16 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 Umts网络中ip多媒体会话无线接入承载的方法
WO2007076729A1 (fr) * 2006-01-06 2007-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de transfert intercellulaire pour utilisateur mobile et dispositif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et dispositif reseau a evolu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4786B2 (en) * 2003-08-26 2010-03-2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WO2002032165A1 (en) * 2000-10-09 2002-04-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GB0112202D0 (en) * 2001-05-18 2001-07-11 Nokia Corp Charging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072948B2 (en) * 2005-07-14 2011-12-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an evolved system attachment procedure
CA2616417C (en) * 2005-08-22 2016-0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for multimedia
WO2007063358A1 (en) * 2005-12-02 2007-06-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ve rab assignment
US20070162599A1 (en) * 2006-01-11 2007-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tributing a policy decision function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US7911943B2 (en) * 2006-01-13 2011-03-22 Nokia Corporation Optimization of PDP context usage
WO2007103369A2 (en) * 2006-03-07 2007-09-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andoff in an lte gtp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838053A1 (en) * 2006-03-24 2007-09-26 Orange S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EP2005661B1 (en) * 2006-04-06 2009-1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rrangements and method relating to access handling
TW200746760A (en) * 2006-04-19 2007-12-16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outing area update procedures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based system
JP5181472B2 (ja) * 2006-04-21 2013-04-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
US20070258427A1 (en) * 2006-05-03 2007-11-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multiple service bearers via efficient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s
US20070280177A1 (en) * 2006-05-31 2007-12-06 Nokia Corporation Managing user profile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473679B (zh) * 2006-06-16 2012-11-14 诺基亚公司 在系统间切换的情况下用于为终端传送pdp上下文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ES2526199T3 (es) * 2006-08-18 2015-01-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rrelación que implica cambio inter sistema entre diferentes tipos de portadores radio
US20080075041A1 (en) * 2006-09-27 2008-03-27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and attachment gateway support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8052454A1 (fr) * 2006-11-03 2008-05-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et entité d'accès
WO2008127155A1 (en) * 2007-04-13 2008-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evic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425959B (zh) 2007-10-29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0461A (zh) * 2003-09-18 2006-08-16 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 Umts网络中ip多媒体会话无线接入承载的方法
WO2007076729A1 (fr) * 2006-01-06 2007-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de transfert intercellulaire pour utilisateur mobile et dispositif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et dispositif reseau a evolu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59532A1 (fr) 2009-05-14
US20130286974A1 (en) 2013-10-31
US20100216484A1 (en) 2010-08-26
US8369288B2 (en) 2013-02-05
US20120122464A1 (en) 2012-05-17
CN101425959A (zh) 2009-05-06
US9288790B2 (en) 2016-03-15
US8493932B2 (en) 2013-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5959B (zh)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2325344B1 (ko) 신규 무선 통신 아키텍쳐에서 듀얼-커넥티비티를 성립하여 데이터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431780B (zh) 一种实现网络优化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EP2736282B1 (en) Method, system and sgw for realizing ip address attribute notification
WO2018145671A1 (zh) 跨系统的切换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EP2709340A2 (en) Local network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local gateway and home nodeb
CN104704901B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网络装置、承载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2036332B (zh) 一种cdma向lte演进下的语音业务处理方法、系统与装置
CN103906262A (zh) 一种承载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和服务网关
CN101500270A (zh) 一种负荷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70330B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EP3322256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user data
CN103379654A (zh) D2D终端接入控制方法、D2D终端、eNB和MME
EP3178220B1 (en) Ipv6 interface id filter using a single pdn connection
CN103024823A (zh) 一种流迁移的实现方法、终端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US20220116854A1 (en) In-band signaling of access network information along the user-plane for differentiated charging
EP291142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fferentiating subscriber
CN102547861B (zh) 数据分流方法及本地网关
CN106686666A (zh) 一种网关信息更新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98635B (zh) 参数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2611696B (zh) 一种策略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376851A (zh) 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系统
CN102638867A (zh) 二次接纳控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KR101502542B1 (ko) Lte 통신 서비스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CN101998540A (zh) 一种实现网络优化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ear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