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2315B - 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2315B
CN101422315B CN2007101651512A CN200710165151A CN101422315B CN 101422315 B CN101422315 B CN 101422315B CN 2007101651512 A CN2007101651512 A CN 2007101651512A CN 200710165151 A CN200710165151 A CN 200710165151A CN 101422315 B CN101422315 B CN 101422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cup
platform
drinking
loam c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51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2315A (zh
Inventor
陈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1651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223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22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2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2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23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主要由茶仓及上盖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茶仓具有平台和茶仓本体,该平台侧边处设有具有一定位凹槽的定位凸环,定位凸环前方设置饮茶口,平台的底顶面处具有一环槽,茶仓本体连接在平台下,该茶仓本体具有一内置槽,茶仓本体具有数个滤孔;上盖呈一圆形片状体,中央处具有一翻折线,翻折线分隔而具有一定位片和一开启片,定位片的一端具有饮茶口,定位片可嵌插入茶仓定位凸环内的定位凹槽中,以使定位片可于定位凹槽内自由作左、右旋转,而开启片的环形端边则具有一凸环,凸环的中央端点处则具有一可嵌扣在茶仓平台环边的扣片;本发明具有实用功效、结构简单化、操作使用简单、还具有方便携带的特性。

Description

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尤指一种可随意和各种型态的杯子作组合使用,以使具有可实际冲泡片状茶叶的泡茶杯,且因该泡茶杯的上盖具有可左、右旋转的特性以及具有一可容置茶叶的茶仓本体,进而使一般冲泡时本来散乱于杯子内的茶叶,除可集中以防止
Figure GSB00000279187400011
饮茶汤时吃到茶叶外,还可在使原本呈开放式的杯口顶面处形成只具有一饮茶口,而该饮茶口还可自由呈开启或闭合的状态,进而可防止异物不小心掉落于杯子内而污染茶汤,又因茶仓仅深入杯子30%的深度,所以饮用数口后,即可达到茶、汤分离的效果,而茶叶也不致久浸热水产生苦涩味,实为一独特且具经济效益的创作。
背景技术
按,一般坊间在沏茶时除有固定地点而可使用茶具来泡茶外,大多民众在冲泡时若无茶具,就会直接将茶叶放入杯子内冲入开水以进行冲泡和啜饮,或是以茶包的方式直接冲泡,乃致于一般坊间提供茶饮料外带的泡沫红茶店,若要喝到实际以茶叶冲泡的茶汤饮料,也都只是由店家先行冲泡后再行倒入杯子中,但不管是以何种方式冲泡或是以茶包冲泡,仍会有下列所述的缺点:
1.由于一般的民众在随时想要拥有泡茶乐趣时,均需准备一大堆泡茶器具以及一较宽阔的场所,但因民众无法随时准备该泡茶用具,以及随时拥有一较宽阔的场所,所以往往会造成民众在随时想要时来杯亲自冲泡的真正茶汤,都无法立即性地达到而致扫兴。
2.当民众直接将茶叶放入杯子内以冲入开水方式冲泡时,则会因茶叶没有任何的束缚而会产生在杯子内随意乱飘浮,造成饮用者很容易吃到茶叶,以及饮用时的不方便,大大地降低冲泡茶叶的意愿。
3.当民众以茶包方式冲泡时,因该茶包大多是将茶叶绞碎成粉末状或是以碎末状的方式呈现,但不管茶叶以何种形态呈现,消费者在冲泡时还是无法以茶叶本身完整的形态来冲泡,也无法真正看到茶叶完整的形态,进而享受到真正的茶汤,同样地降低了泡茶的乐趣及意愿。
4.当民众在一般坊间提供茶饮料外带的泡沫红茶店,若要喝到实际以茶叶冲泡的茶汤饮料,也都只是由店家先行冲泡后再行倒入杯子中,所以当拿到手后却只有茶汤而没有茶叶置入其中,让人有种不真实感和失落感,更让人不知店家是否真是使用完整真正的茶叶来冲泡的疑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使得消费者可随时随地、不需繁杂的用具就可冲泡一杯拥有实际茶叶形体的真正茶汤。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使该泡茶杯结构可适用于各种型态的杯子口上,以进行实际茶叶的冲泡乐趣。
本发明的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由于该泡茶杯的结构可将原呈开放式的杯口形成一封闭的状态,仅提供一可自由旋转呈开、闭的饮茶口,如此随时可防止异物掉落杯子内污染茶汤,还可防止茶汤的溢出。
本发明的又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结构装置,由于该茶仓本体置于杯子内时仅深入30%,所以只要饮用数口,即可产生茶、汤分离的效果,而茶叶也不致久浸在热水中,而使茶汤产生苦涩味。
由于民众及消费者习惯上的泡茶的方式和一般坊间所提供的泡茶饮料仍存有上述的缺点和不便,遂本发明人针对于此,费尽心思并集多年的经验以及反复不断测试和实验而有本发明案的产生,是以解决习用的缺点并增进其所未有的进步性、方便性与实用性,然,就如何以本发明来解决习用困难点的技术手段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主要由茶仓和上盖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茶仓,呈两阶圆形状,具有一平台和一茶仓本体,该平台一侧边处则具有一环状的定位凸环,定位凸环内则具有一定位凹槽,而于定位凸环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则具有一贯穿状的饮茶口,在平台的底顶面处,则具有一环槽,茶仓本体连接在平台下,该茶仓本体具有一内置槽,茶仓本体的四周围以及底端面处各具有数个滤孔;上盖呈一圆形片状体,其中央处具有一翻折线,该翻折线分隔而具有一定位片和一开启片,该定位片的一端适当处则具有一贯穿状的饮茶口,而该定位片可嵌插入茶仓定位凸环内的定位凹槽中,以使该定位片可于定位凹槽内自由作左、右旋转,而开启片的环形端边则具有一凸环,该凸环的中央端点处则具有一扣片,该扣片可嵌扣在茶仓平台环边;藉由上述的结构特征,当上盖和茶仓结合成泡茶杯结构后,可利用茶仓平台下的环槽结构即可结合在各种型态的杯子开口端部,进而可随时随地冲泡一杯具有真正茶叶的茶汤,且还可使原本呈开放状的杯口变成一体成形状而仅具有单一饮茶口的结构特征,当旋转上盖时还可随意地使该饮茶口可作开、闭的动作。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本发明泡茶杯结构装置,其仅由一茶仓和上盖两个简单结构所构成,所以整体所需的结构简单,不占空间,不但没有繁杂的结构体,也不占空间,仅需将本发明直接放置在任何型态的杯子口上,掀开上盖的开启片,放入茶叶冲入热开水,即可立即随时享受一杯如使用茶具般泡茶的茶汤,而随时可达到泡茶的乐趣,完全不受空间和泡茶用具的限制,进而解决习用的问题。
由于利用本发明泡茶杯冲泡茶叶时,该茶叶集中于茶仓本体的内置槽内,所以当热开水冲入时,茶叶完全不会散开于杯子内,所以饮用者在品尝茶汤时完全不会吃到茶叶,大大地提升冲泡的意愿,进而解决习用的问题。
由于本发明直接以完整的茶叶冲泡而非以粉末状或是碎末状的茶叶来冲泡,所以可完整的看到展开后的茶叶形态,同样地也可喝到真正的茶汤,进而解决习用的缺点。
当要在一般坊间的泡沫红茶店以外带方式拿到真地可以看到以茶叶冲泡的茶汤时,而真正地享受茶汤和拥有如泡茶般的乐趣时,仅需利用本发明的泡茶杯结构利用其特有的环槽,以及该环槽内所特有的凸点和橡胶环的结构,即可轻易地将本发明结合在具有纸卷轴特征的纸杯口上,如此店家就可随时地、轻易地提供消费者一杯拥有以实际茶叶冲泡的茶汤,而且消费者在饮用的同时还可实际观看到茶叶,享受真正的泡茶乐趣,进而解决习用的问题。
总之,本发明可以直接将本发明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嵌扣在杯子的杯口缘上,即可完成泡茶杯结构和杯子的结合,使用者可实际看到茶叶在热水中展开进而享受到一杯真正的茶汤;在饮茶时,绝对不会发生吃到茶叶的现象;因为茶仓本体仅深入杯子内30%的深度,当饮用数口茶汤后,实时会产生茶叶、茶汤分离的效果,进而可使茶叶不致久浸在热水中而使茶汤产生苦涩味。本发明可防止茶汤的溢出,还可防止异物掉落于杯子内污染茶汤;另因该泡茶杯还因整体体积小,以及整体结构可任意和各种型态的杯子作组合使用的特点,致使还具有可随带随冲的便利性而不需另外再行携带杯子。本发明具有实用功效、结构简单化、操作使用简单、还具有方便携带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与茶杯组合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上盖旋转时使饮茶口呈打开状态的上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盖旋转时使饮茶口呈闭合状态的上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上盖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于冲泡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型态的茶仓与杯子组合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再一型态的茶仓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再一型态茶仓于冲泡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茶仓        101  茶仓本体
102  内置槽      103  饮茶口
104  定位凸环    1041 长边
10411顶点        1042 短边
10421顶点        105  平台
1051 平台环边    106  滤孔
107  环槽        108  定位凹槽
109  环槽        1091 凸点
1092 导引斜面
2    上盖        201  定位片
202  开启片      203  饮茶口
204  翻折线      205  扣片
206  凹陷面      207  凸环
3    杯子        301  杯槽
4    茶叶
5    热开水
6    橡胶环
7    纸杯        701  纸卷轴
8    泡茶杯
9    饮茶口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7,本发明的一种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主要由茶仓1和上盖2所构成,其中,茶仓1,呈两阶圆形状,具有一平台105和一茶仓本体101,该平台105一侧边处则具有一环状的定位凸环104,定位凸环104内则具有一定位凹槽108,而于定位凸环104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则具有一贯穿状的饮茶口103,该茶仓1的饮茶口103可呈椭圆形状;在平台105的底顶面处,则具有一环槽107,茶仓本体101连接在平台105下,其具有一内置槽102,茶仓本体101的四周围以及底端面处各具有数个滤孔106;茶仓本体1还可呈斜面形状。
上盖2呈一圆形片状体,其中央处具有一翻折线204,该翻折线204分隔而具有一定位片201和一开启片202,该定位片201的一端适当处则具有一贯穿状的饮茶口203,而该定位片201可嵌插入茶仓1定位凸环104内的定位凹槽108中,以使该定位片201可于定位凹槽108内自由作左、右旋转,而开启片202的环形端边则具有一凸环207,该凸环207的中央端点处则具有一扣片205,该扣片205可嵌扣在茶仓平台105环边;该定位凸环207靠饮茶口203处部分呈较短边,另一部分(即离开饮茶口203处部分)呈较长边。
藉由上述的结构特征,当上盖2和茶仓1结合成泡茶杯结构后,可利用茶仓平台105下的环槽107结构即可结合在各种型态的杯子开口端部,进而可随时随地冲泡一杯具有真正茶叶的茶汤,且还可使原本呈开放状的杯口变成一体成形状而仅具有单一饮茶口的结构特征,当旋转上盖2时还可随意地使该饮茶口可作开、闭的动作。
本发明的茶仓1该平台105的中心点位置和茶仓本体101的中心点位置还可以不在同一中心点上,进而使具有饮茶口边的平台105宽度大于没有饮茶口边的平台宽度。
请再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组装时,先将上盖2定位片201嵌入茶仓1的定位凸环104内的定位凹槽108内,再将上盖2具有扣片205结构的开启片202盖上,以使该扣片205紧扣在茶仓1的平台环边1051,如此即可完成本发明的组装。实际使用时,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只需将如图2所示结合后的泡茶杯8结构,以茶仓1位在平台105背面所具有的环槽107直接嵌扣在杯子3的杯口缘上,即可完成泡茶杯8结构和杯子3的结合,接着(请参阅图4和图6所示)冲泡时,先转动上盖2,并使上盖2凸环207的一侧边和茶仓1的定位凸环104的长边1041的顶点10411相碰触即顺时针旋转,以使凸环207靠向长边1041,此时上盖2上的饮茶口203即会和茶仓1上的饮茶口103相互重叠在一起而呈一导通状,接着将上盖2的开启片202向上开启,此时开启片202即会以翻折线204为基准线而产生仅开启片202单独开启,而定位片201则不会连同开启,接着放入茶叶于茶仓1的内置槽102内,并冲入热开水于杯槽301中,随后盖上开启片202并使扣片205嵌固在平台环边1051,如图7所示。当冲泡一段时间后,热开水5和茶叶4会经由茶仓本体101上所具有数个滤孔106而相互结合达到泡茶效果,当欲饮用时,此时因上盖2的饮茶口203和茶仓1的饮茶口103位在同一位置上,所以仅需倾斜杯子3再将口部对准靠于饮茶口处9,即可使茶汤由饮茶口处9流出,而享受到真正的茶汤,又因茶叶均集中在茶仓本体101的内置槽102内,所以在饮茶时,绝对不会发生吃到茶叶的现象。当饮茶后(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只要再转动上盖2,并使上盖2凸环207的一侧边和茶仓1的定位凸环104的短边1042的顶点10421相碰触即逆时针旋转,以使凸环207靠向短边1042,此时上盖2上的饮茶口203即会和茶仓1上的饮茶口103分开而呈一闭合状(即由图4变成图5所示的状态),然而当饮用数口茶汤后,因为茶仓本体101仅深入杯子3内30%的深度,实时会产生茶叶、茶汤分离的效果,进而可使茶叶不致久浸在热水中而使茶汤产生苦涩味。
请参阅图8所示,其中该茶仓1结构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由于该原本用于和杯子3作为结合用的环槽107内,于靠内侧面则具有一橡胶环6结构,所以当茶仓1和杯子3的顶端口作结合时,由于该橡胶环6的迫紧作用,其不但可使杯子3更加和茶仓1呈紧密接合外,还可防止泡茶后在杯子内的茶汤由该结合处溢出茶汤,进而达到完全防漏的效果,而不会造成些许的茶汤溢出而烫伤饮用者的手。
请参阅图9所示,该茶仓1结构为本发明再一具体实施例,其主要是可适用于在杯口具有纸卷轴701的纸杯7(如图10所示)。由于该原本用于和杯子3作为结合用的环槽109内,于一侧面增加一凸点1091以及将原本就设置有橡胶环6的面,使其呈导引斜面状1092,所以当如图10所示的结合状态时,即当要使在杯口具有纸卷轴701的纸杯7可轻易地嵌入茶仓1的环槽109内时,由于具有橡胶环6的边呈一导引斜面状1092,而纸杯7本身内缘也呈斜面状,此时只要将该纸杯7的杯口顺着导引斜面1092嵌插入环槽109内,即可迫使环槽109内的凸点1091嵌固并顶住在纸卷轴701的下方,而橡胶环6也会同时压迫在纸杯7杯口的内缘面上,如此即可将纸杯7牢固地嵌固住,而同样地也因为橡胶环6的作用,而可使纸杯7内的茶汤不会从环槽109处产生渗漏的现象,进而达到防漏水的效果。所以当一般泡沫红茶店要提供消费者可实际看到茶叶在热水中展开进而享受到一杯真正的茶汤时,只需利用本发明即可轻易达到。
综上所陈,本发明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乃系本案发明人精心运用脑力设计而成,其不仅具有实用功效、结构简单化、操作使用简单、还具有方便携带的特性,实符合专利法发明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恳请钧局审查委员明鉴,准予专利,实为感祷。
唯,以上所述,仅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拘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运用、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11)

1.一种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主要由茶仓和上盖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茶仓,呈两阶圆形状,具有一平台和一茶仓本体,该平台一侧边处则具有一环状的定位凸环,定位凸环内则具有一定位凹槽,而于定位凸环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则具有一贯穿状的饮茶口,在平台的底顶面处,则具有一环槽,茶仓本体连接在平台下,该茶仓本体具有一内置槽,茶仓本体的四周围以及底端面处各具有数个滤孔;
上盖呈一圆形片状体,其中央处具有一翻折线,该翻折线分隔而具有一定位片和一开启片,该定位片的一端适当处则具有一贯穿状的饮茶口,而该定位片可嵌插入茶仓定位凸环内的定位凹槽中,以使该定位片可于定位凹槽内自由作左、右旋转,而开启片的环形端边则具有一凸环,该凸环的中央端点处则具有一扣片,该扣片可嵌扣在茶仓平台环边;
藉由上述的结构特征,当上盖和茶仓结合成泡茶杯结构后,可利用茶仓平台下的环槽结构即可结合在各种型态的杯子开口端部,进而可随时随地冲泡一杯具有真正茶叶的茶汤,且还可使原本呈开放状的杯口变成一体成形状而仅具有单一饮茶口的结构特征,当旋转上盖时还可随意地使该饮茶口可作开、闭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茶仓的饮茶口呈椭圆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凸环靠饮茶口处一部分呈较短边,另一部分呈较长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台的中心点位置和茶仓本体的中心点位置不在同一中心点上,进而使具有饮茶口边的平台宽度大于没有饮茶口边的平台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茶仓本体呈斜面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其中当顺时钟旋转上盖时,即可使上盖的凸环碰触到定位凸环的较长边定位凸环的顶点,即可使上盖的饮茶口和茶仓的饮茶口位在同一中心点位置上而可呈开启状态,当逆时钟旋转上盖时,即可使上盖的凸环碰触到定位凸环的较短边的顶点,即可使上盖的饮茶口和茶仓的饮茶口不在同一中心点位置上而可呈关闭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茶仓具有用于嵌固杯子的环槽,其在内面适当高度处具有一橡胶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橡胶环可用于迫紧嵌入杯子端口,并可同时达到防止渗出茶汤的现象,而完全达到防漏效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槽内靠外的侧面增加一凸点,在环槽内靠内的侧面设置一橡胶环,使设置有橡胶环的面呈导引斜面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凸点结构及呈导引斜面结构的环槽,可和具有纸卷轴特征的纸杯相互结合。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要使在杯口具有纸卷轴的纸杯可轻易地嵌入茶仓的环槽内时,由于具有橡胶环的面呈一导引斜面状,而纸杯本身内缘也呈斜面状,此时只要将该纸杯的杯口顺着导引斜面嵌插入环槽内,即可迫使环槽内的凸点嵌固并顶住在纸卷轴的下方,而橡胶环也会同时压迫在纸杯杯口的内缘面上,如此即可将纸杯牢固地嵌固住,并可同时达到防止渗出茶汤的现象,而完全达到防漏效果。
CN2007101651512A 2007-11-01 2007-11-01 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2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51512A CN101422315B (zh) 2007-11-01 2007-11-01 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51512A CN101422315B (zh) 2007-11-01 2007-11-01 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2315A CN101422315A (zh) 2009-05-06
CN101422315B true CN101422315B (zh) 2011-02-02

Family

ID=40613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515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2315B (zh) 2007-11-01 2007-11-01 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223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0537A (zh) * 2017-03-29 2017-05-31 济南海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定位电极支架、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7569047A (zh) * 2017-08-29 2018-01-12 安徽晶丽玻璃器皿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滤茶架的玻璃杯
CN109999549B (zh) * 2019-04-19 2021-11-05 江门市创润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硅胶茶隔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5309A (en) * 1987-05-23 1988-12-07 Jane Allan Lids for drinking cups
CN2259829Y (zh) * 1996-04-18 1997-08-20 沈顺从 泡茶杯
CN2383452Y (zh) * 1999-07-26 2000-06-21 许金泰 一种保温茶杯
CN2936034Y (zh) * 2006-08-11 2007-08-22 刘宏海 一种杯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5309A (en) * 1987-05-23 1988-12-07 Jane Allan Lids for drinking cups
CN2259829Y (zh) * 1996-04-18 1997-08-20 沈顺从 泡茶杯
CN2383452Y (zh) * 1999-07-26 2000-06-21 许金泰 一种保温茶杯
CN2936034Y (zh) * 2006-08-11 2007-08-22 刘宏海 一种杯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1-171222A 1999.06.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2315A (zh) 2009-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2315B (zh) 活动式随手泡茶杯的结构装置
CN201135324Y (zh) 具茶、水分离功能的茶杯
CN203619230U (zh) 可调节浓度茶杯
KR101302419B1 (ko) 음료의 농도조절이 가능한 컵
CN103960936A (zh) 抛弃式杯盖
JP3185488U (ja) 携帯用飲料容器
CN205697013U (zh) 滤杯
CN104083056A (zh) 多功能泡茶杯
CN208625187U (zh) 一种一盖多用的水杯
CN203195256U (zh) 一种分离式茶叶冲泡容器
CN100391386C (zh) 两杯连贯倒置隔渣茶杯
CN102556487A (zh) 杯盖之结构
CN201958443U (zh) 一种多用茶杯
CN207754955U (zh) 多用途保温杯
CN103783925A (zh) 一种自动出水茶具
CN216060078U (zh) 一种可拆分且带有过滤功能的一次性泡茶杯
TWI328435B (zh)
CN203609135U (zh) 冲煮浸泡装置
CN217429687U (zh) 一次性淀粉基可降解茶具
CN218551993U (zh) 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陶瓷水碗
CN212912623U (zh) 一种便携式茶具
CN210870881U (zh) 一种新型泡茶器
CN202932570U (zh) 一种自动出水茶具
CN203555484U (zh) 一种滤叶水杯
CN201557888U (zh) 杯盖滤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