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5180A - 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5180A
CN101415180A CNA2008102194913A CN200810219491A CN101415180A CN 101415180 A CN101415180 A CN 101415180A CN A2008102194913 A CNA2008102194913 A CN A2008102194913A CN 200810219491 A CN200810219491 A CN 200810219491A CN 101415180 A CN101415180 A CN 101415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ata
data center
subscriber data
user
center fro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94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5180B (zh
Inventor
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194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15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15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5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5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51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向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将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优化使用信令链路资源,提高信令的响应速度。

Description

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未来将向大容量的、融合的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ngHLR,next generation Home Location Register)发展,ngHLR将融合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和通用移动通讯系统(GSM&UMTS,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以及验证、授权和计账(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等多种用户数据和业务功能实体,并提供多种业务融合的应用。
HLR发展到ngHLR时,由一个独立的HLR演进为后端(BE,Back End)和前端(FE,Front End)两部分,其中BE为大容量融合的统一数据库,保存所有的用户数据,并提供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能力;FE提供各种用户数据所对应的业务功能,并与电路域(CS,Circuit Switch)、分组域(PS,Packet Switched)、IP多媒体子系统IMS等核心网的网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在BE、FE分离组网的情况下,BE会接续多个独立的FE,并向FE提供电信业务服务。在当前的协议或规范中,当用户数据中心BE更新用户数据时,需要通知FE将变更后的数据下发到CS或PS域的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Switching Centre)或服务GRPS支持节点(SGSN),以提供用户相关业务功能。在现有技术中,BE随机选择任意一个FE下发更新后的用户数据。
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BE下发用户数据的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BE随机地选择FE下发用户数据,没有合理地利用信令链路资源,会出现数据传输路径过度迂回的情况,额外占用了信令链路带宽,且信令在传输过程中延迟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可优化使用信令链路资源,提高信令的响应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
向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将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将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户数据中心后端、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和网元设备;
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后端,用于根据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向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将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用于接收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后端下发的用户数据,将所述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所述网元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发送的用户数据。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可节省信令链路带宽,提高信令的响应速度,达到优化使用信令链路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9是如图8所示装置的选择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10是如图8所示装置的选择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11是如图8所示装置的选择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100,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
S101,向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将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在具体实施当中,所述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可应用于用户数据中心为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ngHLR的系统中,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后端为ngHLR的后端BE,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为ngHLR的前端FE。
如图2所示,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ngHLR包括后端BE和前端FE两部分,其中后端BE保存所有的用户数据,并提供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能力,包括HLR数据库、HSS数据库、AAA数据库等;ngHLR的前端FE包括:G网HLR前端(G-HLR FE)、归属用户服务器前端(HSS FE)、以及验证、授权和计账前端(AAA FE)等,用于提供各种用户数据所对应的业务功能,并与CS域、PS域、IMS等核心网中相关的网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当ngHLR的后端BE需要通过前端FE向核心网(如CS域或PS域)的网元设备(如MSC或SGSN)下发用户数据时,例如当BE所保存的用户数据发生变更时,BE根据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前端FE下发用户数据,再通过所述前端FE将变更后的用户数据发往核心网的网元设备,以提供用户相关业务功能。
更为具体的,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后端BE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有:
根据网元设备的连接关系选择与用户位置登记所在的网元设备直连的FE下发用户数据;
选择用户标识对应的FE下发用户数据;
选择链路负荷低的FE下发用户数据;
选择链路带宽大的FE下发用户数据;
选择链路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好的FE下发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上述任一种策略选择数据下发路径,也可以综合多种策略选择链路资源最优的FE下发用户数据,以合理地利用信令链路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可节省信令链路带宽,提高信令的响应速度,达到优化使用信令链路资源的目的。
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后端BE、前端FE以及网元设备。
在用户数据中心BE、FE分离组网的情况下,BE接续多个分跨不同地区的FE,如图3所示,BE分别与处于A位置的FE-1、B位置的FE-2及C位置的FE-3连接,并向各个FE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FE提供各种用户数据所对应的业务功能,并与核心网的网元设备MSC/SGSN进行信息交互,以提供用户相关业务功能。如图3所示,A位置的FE-1向自身服务区的MSC/SGSN-1提供服务,B位置的FE-2向自身服务区的MSC/SGSN-2提供服务,C位置的FE-3向自身服务区的MSC/SGSN-3提供服务。
当BE需要通过FE向网元设备MSC/SGSN下发用户数据时,BE根据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前端FE下发用户数据,FE接收所述后端BE发送的用户数据,并将所述用户数据发往服务区的网元设备MSC/SGSN。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仅以如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信令网元结构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BE根据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FE下发用户数据,可节省信令链路带宽,提高信令的响应速度,达到优化使用信令链路资源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以BE中的用户数据发生变更时,向网元设备MSC/SGSN发送变更后的用户数据为例,对用户数据的下发流程进行说明。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根据网元设备的连接关系选择数据下发路径,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S200,后端BE中的用户数据发生变更;
S201,查询用户位置登记所在的网元设备的全局码(GT,Global Title)信息;
具体的,BE中配置与FE直连的网元设备列表,其中包含有网元设备的全局码GT,记录有网元设备与用户数据中心前端FE的连接关系。当用户位置登记时,会携带MSC/SGSN GT信息,并将所述GT信息保存在BE中。
S202,选择与用户位置登记所在的网元设备直连的FE下发用户数据;
具体的,BE根据用户位置登记的MSC/SGSN GT,在与FE直连的GT表中,查找与用户位置登记所在的网元设备直连的FE下发用户数据。
S203,所述FE将用户数据直接发往直连的网元设备。
其中所述网元设备即为用户数据所要到达的目的地。
在具体实施当中,如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当用户从A位置登记成功后,BE中的用户数据更新时,需要将变更后的用户数据发往A位置的网元设备MSC/SGSN-1。则BE会基于最短路径原则,选择与A位置的MSC/SGSN-1直连的FE-1下发用户数据,通过FE-1直接将所述用户数据发往MSC/SGSN-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后端根据网元设备的连接关系,选择与用户位置登记所在的网元设备直连的前端下发用户数据,所述前端直接将用户数据发往目的地的网元设备,可节省信令链路带宽。
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根据用户标识选择数据下发路径,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S300,后端BE中的用户数据发生变更;
S301,根据所要下发的用户数据的用户标识查询配置表;
具体的,BE中保存有ngHLR的前端FE的配置表,所述配置表中记录有用户标识与前端FE的对应关系;
S302,选择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前端FE下发用户数据;
S303,所述FE将用户数据发往服务区的网元设备;
进一步的,若该FE服务区的网元设备并非用户数据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则再由所述网元设备将用户数据转发给目的地的网元设备。
在具体实施当中,如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当用户从A位置登记成功后,BE中的用户数据更新时,需要将变更后的用户数据发往A位置的网元设备MSC/SGSN-1。BE会根据所要下发的用户数据的用户标识查询配置表,假设所述配置表中记录该用户标识对应于A位置的FE-1,则BE选择FE-1下发用户数据,通过FE-1将所述用户数据发往MSC/SGSN-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后端根据用户标识选择数据下发路径,选择与用户标识对应的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预先配置用户标识与前端的对应关系,可以合理地利用信令链路资源。
参见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根据前端FE的链路状态选择数据下发路径,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S400,后端BE中的用户数据发生变更;
S401,查询前端FE的链路状态信息;
具体的,BE中保存有各个FE的当前链路状态信息,所述链路状态信息包括链路负荷、带宽、服务质量QoS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S402,选择满足链路负荷低、带宽大、服务质量好三项中至少一项的前端FE下发用户数据;
具体的,为使链路具有较快的下发速度,BE可以选择链路负荷最低的,或者链路带宽最大的,或者链路QoS质量最好的FE下发用户数据;还可以综合各个状态参数,选择链路资源最优的FE来下发用户数据,以达到最快的数据下发速度。
S403,所述FE将用户数据发往服务区的网元设备。
进一步的,若该FE服务区的网元设备并非用户数据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则再由所述网元设备将用户数据转发给目的地的网元设备。
在具体实施当中,如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当用户从A位置登记成功后,BE中的用户数据更新时,需要将变更后的用户数据发往A位置的网元设备MSC/SGSN-1。BE查询各个FE的当前链路状态信息,假设在综合各个链路状态参数后,发现B位置的FE-2具有最快的下发速度,则BE选择B位置的FE-2下发用户数据,FE-2将用户数据发送到B位置的MSC/SGSN-2中,再通过所述MSC/SGSN-2将用户数据发往A位置的MSC/SGSN-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后端根据前端FE的链路状态选择下发路径,选择具有较快数据下发速度前端来下发用户数据,可避免信令链路时延,提高信令的响应速度。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当中,还可以根据上述的多种数据下发策略,综合选择链路资源最优的FE下发用户数据,以达到合理利用信令链路资源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以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后端在用户数据发生更新时,主动向核心网的相关网元设备发送变更后的用户数据为例进行说明,还可以是收到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后端的请求后,向核心网的相关网元设备发送变更后的用户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应用到其它的需要后端通过前端向核心网的网元设备发送用户数据的处理流程中。
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用户数中心后端1、用户数据中心前端2、网元设备3,其中:
用户数据中心后端1,用于根据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向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将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用户数据中心前端2,用于接收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后端1下发的用户数据,将所述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网元设备3,用于接收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2发送的用户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可以为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当然也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用户数据中心后端根据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可节省信令链路带宽,提高信令的响应速度,达到优化使用信令链路资源的目的。
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选择模块11、发送模块12,其中:
选择模块11,用于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
发送模块12,用于向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将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参见图9,是如图8所示装置的选择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的,所述选择模块11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111,用于保存网元设备的全局码信息,所述全局码信息包括网元设备与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连接关系;
前端确定单元112,用于查询所述第一存储单元111,获得用户位置登记所在的网元设备的全局码信息,选择与所述网元设备直连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装置,根据网元设备的连接关系,选择与用户位置登记所在的网元设备直连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直接将用户数据发往目的地的网元设备,可节省信令链路带宽。
参见图10,是如图8所示装置的选择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的,所述选择模块11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121,用于保存包括用户标识与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对应关系的配置表;
前端确定单元122,用于根据所要下发的用户数据的用户标识查询配置表,选择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装置,根据用户标识选择数据下发路径,选择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可以合理地利用信令链路资源。
参见图11,是如图8所示装置的选择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的,所述选择模块11包括:
第三存储单元131,用于保存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链路状态信息,所述链路状态信息包括链路负荷、带宽、服务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前端确定单元132,用于查询所述第三存储单元,获得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链路状态信息,选择满足链路负荷低、带宽大、服务质量好三项中至少一项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装置,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链路状态选择下发路径,选择具有较快数据下发速度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来下发用户数据,可避免信令链路时延,提高信令的响应速度。
在具体实施当中,所述用户数据发送装置可应用于用户数据中心为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ngHLR的系统中,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后端为ngHLR的后端BE,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为ngHLR的前端FE。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发送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设备,也可以跟后端BE合设在一起,以实现用户数据发送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来下发用户数据,可节省信令链路带宽,提高信令的响应速度,达到优化使用信令链路资源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
向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将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下发策略为根据网元设备的连接关系选择数据下发路径;
则所述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包括:
查询用户位置登记所在的网元设备的全局码信息,所述全局码信息包括网元设备与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连接关系;
选择与用户位置登记所在的网元设备直连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下发策略为根据用户标识选择数据下发路径;
则所述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包括:
根据所要下发的用户数据的用户标识查询配置表,所述配置表包括用户标识与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对应关系;
选择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下发策略为根据链路状态选择数据下发路径;
则所述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包括:
查询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链路状态信息,所述链路状态信息包括链路负荷、带宽、服务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选择满足链路负荷低、带宽大、服务质量好三项中至少一项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
5、一种用户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数据中心后端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将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保存网元设备的全局码信息,所述全局码信息包括网元设备与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连接关系;
前端确定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得用户位置登记所在的网元设备的全局码信息,选择与所述网元设备直连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包括用户标识与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对应关系的配置表;
前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要下发的用户数据的用户标识查询配置表,选择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保存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链路状态信息,所述链路状态信息包括链路负荷、带宽、服务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前端确定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第三存储单元,获得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的链路状态信息,选择满足链路负荷低、带宽大、服务质量好三项中至少一项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用户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数据中心为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所述用户数据发送装置为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后端。
1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数据中心后端、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和网元设备;
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后端,用于根据设定的数据下发策略,选择链路资源优化的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向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下发用户数据,通过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将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用于接收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后端下发的用户数据,将所述用户数据发往网元设备;
所述网元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用户数据中心前端发送的用户数据。
CN2008102194913A 2008-11-28 2008-11-28 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5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94913A CN101415180B (zh) 2008-11-28 2008-11-28 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94913A CN101415180B (zh) 2008-11-28 2008-11-28 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5180A true CN101415180A (zh) 2009-04-22
CN101415180B CN101415180B (zh) 2010-08-11

Family

ID=40595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949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5180B (zh) 2008-11-28 2008-11-28 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151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375A (zh) * 2009-07-07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应用前端的方法及用户数据仓储
CN103856921A (zh) * 2012-12-04 2014-06-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呼叫/彩信接收时号码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05838A (zh) * 2013-06-09 2019-06-18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375A (zh) * 2009-07-07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应用前端的方法及用户数据仓储
CN103856921A (zh) * 2012-12-04 2014-06-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呼叫/彩信接收时号码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05838A (zh) * 2013-06-09 2019-06-18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5180B (zh) 201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8325B (zh) 一种准入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RU240719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держки службы прозрачного прокси-сервера в шлюз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и система, снабженная таким шлюзом
US8406756B1 (en) Wireless network load balancing and roaming management system
US928882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service by mobile station
CN101133600B (zh) 自动服务质量类别管理
CN101127698B (zh) 实现分组域基于业务的路由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62504B (zh) 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实现点对点内容分发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17356B (zh) 将用户设备接入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568162A (zh) 接入网重选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
CN101431421A (zh) 在线控制业务的方法、内容计费网元和计费系统
CN101267397B (zh) 接入点系统中实现核心网的网络节点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00911A (zh) 实现本地交换的方法及系统
WO2005025144A3 (de) Verfahren, system, entsprechendes computerprogramm und computerlesbares speichermedium für den zugang zu daten- und/oder kommunikationsnetzen über drahtlose zugangspunkt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solchen systems
CN101415180B (zh) 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3095587A (zh) 一种注册服务的方法,网络族群中心控制节点和系统
US2013019665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provisioning while roaming
KR20150013732A (ko) 접속 네트워크 베어러 설정 동안 m2m 관련 아이덴티티들을 이주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795478B (zh) 数据旁路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接入网关
CN102884839B (zh) 在面向分组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中提供本地业务快捷方式的方法
CN102202419A (zh) 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服务一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325799B (zh) 选择服务器的方法和支持分组交换的设备
WO2002065800A1 (en) Procedure for handl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core network with pooled servers
CN101997779A (zh) 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2378358A (zh) 一种实现多连接的架构及方法
CN101184338A (zh) Wimax系统中用户接入的方法及网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