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1667A - 一种创面氧合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创面氧合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1667A
CN101411667A CNA2008101427028A CN200810142702A CN101411667A CN 101411667 A CN101411667 A CN 101411667A CN A2008101427028 A CNA2008101427028 A CN A2008101427028A CN 200810142702 A CN200810142702 A CN 200810142702A CN 101411667 A CN101411667 A CN 101411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und
isolation device
oxygen
cover body
infrared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27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旭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y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吴旭武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旭武 filed Critical 吴旭武
Priority to CNA2008101427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11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11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1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面氧合仪,特别是指一种包括氧气供给系统、伤口隔离装置、远红外辐射装置以及药物雾化系统的治疗仪器,而其中,该氧气供给系统可以产生氧气,并可将该氧气供应至该伤口隔离装置中,而该伤口隔离装置可将需要治疗的伤口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又,该远红外辐射装置具有远红外辐射头,而该远红外辐射头是位于需要治疗的伤口的上方,最后,该药物雾化系统又可使该伤口隔离装置中的液态药物雾化为气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需要治疗的伤口同时置于高氧、被雾化的药物围绕的空间内进行治疗,再施以远红外辐射,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创面氧合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仪器,特别是指一种使需要治疗的伤口处于高氧、雾化药物以及远红外辐射的环境中的治疗仪器,以达到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临床医疗单位在治疗人体外部伤口的时候其治疗手段通常都是采用常规药物敷治或者利用超声波、红外线治疗仪器照射的方法来促进伤口的愈合。
其中,采用常规药物敷治主要是对于伤口有软组织坏死、缺损和创面大,感染导致的难愈合的病灶,其主要治疗方式一般首先需要将感染创面只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根据创面大小,将常规药膏涂在无菌纱布上,之后将常规药膏直接敷于创面并进行包扎。而对于创面深、组织坏死的创面比较大的情况,则首先需要剪除坏死的组织并对创面进行前期的处理,之后将常规药膏直接敷于创面并进行包扎。对于形成窦道或狭窄长期不愈合的伤口而言,则必须首先用探针探明深浅,然后用刮勺刮除坏死组织,之后才可以将常规药膏做成药捻塞入窦道并进行包扎。而这种利用常规药物敷治的治疗方法不但操作步骤烦琐,而且治疗效果往往不能达到最佳。
正是由于上述的采用常规药物敷治的治疗方法存在着诸多的缺点,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利用超声波、红外线治疗仪器照射的方法来促进伤口愈合的方式,而其中,采用超声波进行治疗就是直接将声头放在治疗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采用此种方法时,必须使声头与皮肤密切接触,其间即使有微小的空气间隙,声能都会强烈的被吸收,甚至完全被衰减掉。为了保持声头与皮肤紧密接触,必须在治疗部位皮肤上涂以薄层藕合剂。常用的糯合剂,有凡士林油、液体石蜡油、蓖麻袖、甘油,也可以将几种接触剂混合使用。
为了克服超声波治疗的如上缺点,进而发展出用红外线治疗仪器照射的方法来促进伤口愈合的方式,其治疗机理主要表现在,不论离子、带电胶体或偶极子在红外场中所作振动或旋转运动产生的热效应,或带电颗粒在红外场下产生的非热效应,都可以改变人体组织的理化反应特性产生临床的治疗效果。其理疗主要是将红外能集中照射到病变组织部位,被人体软组织吸收。由于红外线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穿透入人体组织内部,因此这种生物效应不仅局限在人体表皮产生,而在被照射到的全部组织上从表皮到深部同时产生上述微波生物效应,表现出局部组织温度上升,导致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局部营养等一系列生物学作用。红外线治疗的特点是采用高频率局部辐射,在较小的功率输出条件下,即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其可以直达病灶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水份吸收和新肉芽生长。体表式辐射器便于摆位,不受患者坐、卧影响,从而让患者使用感觉更舒适、操作更简单。但是由于在这样的治疗过程中没有加入任何的可以进一步加速伤口愈合的药剂或者是其他催化介质,所以其治疗效果也往往不能达到最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创作人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缺点,经过苦心研究,多年实践终于有本发明一种创面氧合仪得以诞生。
本发明提供一种创面氧合仪,其包括氧气供给系统,该氧气供给系统可以使需要治疗的伤口处于高氧的环境中,进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而此是为创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创面氧合仪,其包括伤口隔离装置,该伤口隔离装置可将需要治疗的伤口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以方便治疗,而此是为创造本发明的目的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创面氧合仪,其包括远红外辐射装置,该远红外辐射装置发射出远红外辐射光线以加速需要治疗伤口的愈合速度,而此是为创造本发明的目的之三。
本发明提供一种创面氧合仪,其包括药物雾化系统,该药物雾化系统可将需要治疗伤口附近的液态药物雾化,进而使伤口处于雾化药物的环境中,以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而此是为创造本发明的目的之四。
本发明提供一种创面氧合仪,其包括氧气供给系统、伤口隔离装置、远红外辐射装置以及药物雾化系统,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需要治疗的伤口同时处于各种可以加速伤口愈合的环境中,以达到加快伤口愈合速度的效果,而此是为创造本发明的目的之五。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创面氧合仪,其包括氧气供给系统、伤口隔离装置、远红外辐射装置以及药物雾化系统,其中,该氧气供给系统产生氧气,并将该氧气供应至该伤口隔离装置中,
该氧气供给系统为一氧气供应罐,该氧气供应罐具有罐体以及氧气出口,该氧气出口通过连接管与该伤口隔离装置相连接,进一步,该氧气供给系统为一物理制氧机,该物理制氧机主要是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进行压缩,而后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脱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到氧气,该氧气通过连接管输送至该伤口隔离装置中,
该伤口隔离装置是与该氧气供给系统相连接的,且借助该伤口隔离装置将需要治疗的伤口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该伤口隔离装置包括罩体,该罩体具有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且借助该内表面围绕确定出一罩体空间,该罩体空间用以盖设需要治疗的伤口,且将需要治疗的伤口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进一步,该伤口隔离装置包括连接体、若干空间连接臂以及连接内膜,其中,若干该空间连接臂是依次连接在该连接体上的,该空间连接臂是由柔性材料制成,使其空间状态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于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达到该伤口隔离装置的该罩体空间与需要治疗的伤口完全匹配的状态,
该连接内膜是连接设置在彼此相邻的两个该空间连接臂之间,以将需要治疗的伤口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连接设置在彼此相邻的两个该空间连接臂之间的该连接内膜彼此组合围绕形成该罩体空间,进一步,该连接内膜为一次性无菌内膜,
该远红外辐射装置是与该伤口隔离装置的该罩体空间相对应的,其具有远红外辐射头,进一步,该远红外辐射头是设置在该伤口隔离装置的该连接体上的,当该伤口隔离装置的该罩体空间设置在需要治疗的伤口的位置处的时候,该远红外辐射头是位于需要治疗的伤口的上方,
该药物雾化系统是与该伤口隔离装置相连接的,并使该伤口隔离装置的该罩体空间中的液态药物雾化为气态,进一步,该药物雾化系统包括振荡电路以及雾化片,其是利用电子高频震荡引起该雾化片的高频谐振而产生超声波,该超声波在液体药物中传播时产生空化现象,该药物雾化系统利用发生在液体药物和空气之间的空穴爆炸将空穴周围的液体药物粉碎成1--3μm的微粒,于是液体药物被雾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因为本发明的一种创面氧合仪,其包括氧气供给系统、伤口隔离装置、远红外辐射装置以及药物雾化系统,其中,该氧气供给系统可以产生氧气,并可将该氧气供应至该伤口隔离装置中,而该伤口隔离装置可将需要治疗的伤口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又,该远红外辐射装置具有远红外辐射头,而该远红外辐射头是位于需要治疗的伤口的上方,最后,该药物雾化系统又可使该伤口隔离装置中的液态药物雾化为气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需要治疗的伤口同时置于高氧、被雾化的药物围绕的空间内进行治疗,再施以远红外辐射,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氧气供给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伤口隔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伤口隔离装置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创面氧合仪,其包括氧气供给系统10、伤口隔离装置20、远红外辐射装置30以及药物雾化系统40,且该伤口隔离装置20是与被需要治疗的伤口A相对应的。
其中,该氧气供给系统10产生氧气,并将该氧气供应至该伤口隔离装置20中。
(如图2所示)该氧气供给系统10为一氧气供应罐11,该氧气供应罐11具有罐体111以及氧气出口112,该氧气出口112通过连接管与该伤口隔离装置20相连接。
进一步,该氧气供给系统10为一物理制氧机,该物理制氧机主要是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进行压缩,而后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脱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到氧气,该氧气通过连接管输送至该伤口隔离装置20中。
(如图3至4所示)该伤口隔离装置20是与该氧气供给系统10相连接的,且借助该伤口隔离装置20将需要治疗的伤口A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
该伤口隔离装置20包括罩体21,该罩体21具有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且借助该内表面围绕确定出一罩体空间22,该罩体空间22用以盖设需要治疗的伤口A,且将需要治疗的伤口A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
进一步,该伤口隔离装置20包括连接体23、若干空间连接臂24以及连接内膜25,其中,若干该空间连接臂24是依次连接在该连接体23上的,该空间连接臂24是由柔性材料制成,使其空间状态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于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达到该伤口隔离装置20的该罩体空间22与需要治疗的伤口完全匹配的状态。
该连接内膜25是连接设置在彼此相邻的两个该空间连接臂24之间,以将需要治疗的伤口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连接设置在彼此相邻的两个该空间连接臂24之间的该连接内膜25彼此组合围绕形成该罩体空间22。
进一步,该连接内膜25为一次性无菌内膜。
(如图4所示)该远红外辐射装置30是与该伤口隔离装置20的该罩体空间22相对应的,其具有远红外辐射头31。
进一步,该远红外辐射头31是设置在该伤口隔离装置20的该连接体23上的,当该伤口隔离装置20的该罩体空间22设置在需要治疗的伤口的位置处的时候,该远红外辐射头31是位于需要治疗的伤口的上方。
该药物雾化系统40是与该伤口隔离装置20相连接的,并使该伤口隔离装置20的该罩体空间22中的液态药物雾化为气态。
进一步,该药物雾化系统40包括振荡电路以及雾化片,其是利用电子高频震荡引起该雾化片的高频谐振而产生超声波,该超声波在液体药物中传播时产生空化现象,该药物雾化系统40利用发生在液体药物和空气之间的空穴爆炸将空穴周围的液体药物粉碎成1--3μm的微粒,于是液体药物被雾化。
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首先,使用者可以根据人体伤口的位置以及大小等情况调整该伤口隔离装置20的状态以及大小,并使该伤口隔离装置20的该罩体空间22与需要治疗的伤口完全匹配,而后,由于该远红外辐射装置30具有远红外辐射头31,而该远红外辐射头31是设置在该伤口隔离装置20的该连接体23上的,且当该伤口隔离装置20的该罩体空间22设置在需要治疗的伤口的位置处的时候,该远红外辐射头31是位于需要治疗的伤口的上方,所以借助该远红外辐射头31所发射出的远红外射线集中照射到病变组织部位,被人体软组织吸收。由于其光线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穿透入人体组织内部,因此这种生物效应不仅局限在人体表皮产生,而在被照射到的全部组织上从表皮到深部同时产生上述微波生物效应,表现出局部组织温度上升,导致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伤口处以较快的速度生长出新的细胞组织,加速伤口愈合。
而在如上的过程中,由于该氧气供给系统10可以产生氧气,并可将该氧气供应至该伤口隔离装置20中,同时,借助该药物雾化系统40对该伤口隔离装置20的该罩体空间22中的液态药物进行雾化的动作,可以分别通过两种方式同时加速伤口的愈合速度,进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

Claims (7)

1.一种创面氧合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氧气供给系统、伤口隔离装置、远红外辐射装置以及药物雾化系统,
其中,该氧气供给系统产生氧气,并将该氧气供应至该伤口隔离装置中,
该伤口隔离装置是与该氧气供给系统相连接的,且借助该伤口隔离装置将需要治疗的伤口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该伤口隔离装置包括罩体,该罩体具有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且借助该内表面围绕确定出一罩体空间,该罩体空间用以盖设需要治疗的伤口,且将需要治疗的伤口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
该远红外辐射装置是与该伤口隔离装置的该罩体空间相对应的,其具有远红外辐射头,进一步,该远红外辐射头是设置在该伤口隔离装置的该连接体上的,当该伤口隔离装置的该罩体空间设置在需要治疗的伤口的位置处的时候,该远红外辐射头是位于需要治疗的伤口的上方,
该药物雾化系统是与该伤口隔离装置相连接的,并使该伤口隔离装置的该罩体空间中的液态药物雾化为气态。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创面氧合仪,其特征在于:该氧气供给系统为一氧气供应罐,该氧气供应罐具有罐体以及氧气出口,该氧气出口通过连接管与该伤口隔离装置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创面氧合仪,其特征在于:该氧气供给系统为一物理制氧机,该物理制氧机主要是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进行压缩,而后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脱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到氧气,该氧气通过连接管输送至该伤口隔离装置中。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创面氧合仪,其特征在于:该伤口隔离装置包括连接体、若干空间连接臂以及连接内膜,其中,若干该空间连接臂是依次连接在该连接体上的,该空间连接臂是由柔性材料制成,使其空间状态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于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达到该伤口隔离装置的该罩体空间与需要治疗的伤口完全匹配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创面氧合仪,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内膜是连接设置在彼此相邻的两个该空间连接臂之间,以将需要治疗的伤口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来,连接设置在彼此相邻的两个该空间连接臂之间的该连接内膜彼此组合围绕形成该罩体空间。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创面氧合仪,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内膜为一次性无菌内膜。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创面氧合仪,其特征在于:该药物雾化系统包括振荡电路以及雾化片,其是利用电子高频震荡引起该雾化片的高频谐振而产生超声波,进而雾化液体药物。
CNA2008101427028A 2008-07-29 2008-07-29 一种创面氧合仪 Pending CN101411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427028A CN101411667A (zh) 2008-07-29 2008-07-29 一种创面氧合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427028A CN101411667A (zh) 2008-07-29 2008-07-29 一种创面氧合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1667A true CN101411667A (zh) 2009-04-22

Family

ID=40592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427028A Pending CN101411667A (zh) 2008-07-29 2008-07-29 一种创面氧合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1166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4630A (zh) * 2016-10-19 2017-0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加速伤口愈合的多物理联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691821A (zh) * 2017-01-20 2017-05-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伤口局部给氧式红外快速愈合装置
CN109646769A (zh) * 2016-07-26 2019-04-19 冯颖 一种术后护理康复器
CN111743757A (zh) * 2020-08-04 2020-10-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野战烧伤科护理用创面干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6769A (zh) * 2016-07-26 2019-04-19 冯颖 一种术后护理康复器
CN109758648B (zh) * 2016-07-26 2021-02-19 苑春伟 一种护理康复器
CN109646769B (zh) * 2016-07-26 2021-08-24 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种术后护理康复器
CN106474630A (zh) * 2016-10-19 2017-0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加速伤口愈合的多物理联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691821A (zh) * 2017-01-20 2017-05-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伤口局部给氧式红外快速愈合装置
CN111743757A (zh) * 2020-08-04 2020-10-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野战烧伤科护理用创面干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3714C (zh) 使用近红外led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医疗器械
JP5149201B2 (ja) 超音波デブリドマンを使用した傷を治療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914470B2 (en) Ultrasonic method and device for wound treatment
US7135029B2 (en) Ultrasonic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intracorporeal sonodynamic therapy
US8562547B2 (en) Method for debriding wounds
US20110160624A1 (en)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therapeutic solution and debridement with ultrasound energy
CN101670143B (zh) 一种医用输药装置
KR20060121277A (ko) 컴포넌트 초음파 트랜스듀서
AU2002316433A1 (en) An ultrasonic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intracorporeal sonodynamic therapy
US20060020231A1 (en) Ultrasonic system for treatment of proctologic diseases and ultrasonic instrument for these purposes and ultrasonic proctologic set
CN101411667A (zh) 一种创面氧合仪
KR20100087369A (ko) 초음파 약물 페이스트
CN201329000Y (zh) 创面氧合仪
US20060036191A1 (en) Ultrasonic system for treatment of otolaryngologic diseases and ultrasonic instrument for these purposes and ultrasonic otolaryngologic set.
CN106074137A (zh) 创面治疗修复仪
US20060036193A1 (en) Ultrasonic system for healing of wounds and ultrasonic instrument for these purposes and ultrasonic set for healing of wounds
CN105125256B (zh) 超声微介入针刀
CN2467116Y (zh) 一种中药液超声雾化熏蒸电脉冲治疗仪
CN108785046B (zh) 一种超声波理疗护理装置
CN101626807B (zh) 用于优化人体组织营养机能的装置
CN200998412Y (zh) 中药分子薰蒸治疗装置
CN201519385U (zh) 超声前列腺治疗仪
CN107456668A (zh) 一种灰指甲辅助治疗装置
Izadifar et al. Applications and safety of therapeutic ultrasound: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otential
TWI815292B (zh) 無針遞送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KANGYI BIO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U XUWU

Effective date: 200905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522

Address after: B, building 6, No. 3, Lane sixth, industrial road, 2 Industrial Road, Longhua street,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Province, China: 518000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Kangyi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 building 6, No. 3, Lane sixth, industrial road, 2 Industrial Road, Longhua street,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Province, China: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Wu Xuwu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