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9925A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09925A CN101409925A CNA2008101699249A CN200810169924A CN101409925A CN 101409925 A CN101409925 A CN 101409925A CN A2008101699249 A CNA2008101699249 A CN A2008101699249A CN 200810169924 A CN200810169924 A CN 200810169924A CN 101409925 A CN101409925 A CN 1014099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speed
- sub
- district
- wireless terminal
- control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18—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B2201/70722—HSDPA/HSUP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能够抑制频繁发生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增减,而且能够抑制在非服务小区中产生的干扰功率。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服务小区(例如小区A功能部120),对无线终端(10)发送用于直接指定传输速度的AG以及用于相对地指定传输速度的RG;以及非服务小区(例如小区B功能部130),不将AG发送给无线终端(10),而将RG发送给无线终端(10)。非服务小区具有RG控制部(133),当从无线终端(10)接收的上行用户数据的接收功率超过规定干扰阈值时,对服务小区指示减小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所述服务小区向无线终端发送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以及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所述非服务小区不将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而将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包含基站(Base Station)以及无线控制装置(Radio NetworkController)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具有一个或多个小区,各小区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无线控制装置管理多个基站,进行对无线终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此外,这样的技术(以下称为第1技术)还被称为R99(Release 99)等。
近年来,以吞吐量的提高和延迟时间的缩短为目的,提出了由基站对从无线终端向基站(网络侧)的上行用户数据分配无线资源的技术。此外,这样的技术(以下称为第2技术)还被称为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和EUL(Enhanced Uplink)等。
各小区有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的情况和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情况。根据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例如SG(Serving Grant))决定的TBS(TransportBlock Size)通过从服务小区以及非服务小区发送的控制数据来控制。控制数据包含用于直接指定传输速度的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AG;Absolute Grant)、用于相对地指定传输速度的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RG;Relative Grant)(例如非专文献1)。
在此,上行用户数据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Enhanced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从无线终端发送至基站。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AG)通过绝对传输速度控制信道(E-AGCH;E-DCH Absolute GrantChannel)从无线终端发送至基站。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RG)通过相对传输速度控制信道(E-RGCH;E-DCH Relative Grant Channel)从无线终端发送至基站。
服务小区向无线终端发送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AG)以及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RG)。另一方面,非服务小区不将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AG)发送给无线终端,而仅将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RG)发送给无线终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考虑无线终端连接到多个小区的状态、即切换(handover)状态。
在上述第1技术中,各小区向无线控制装置报告在切换状态下是否成功地接收到上行用户数据。当各小区中的某一小区成功地接收到上行用户数据时,无线控制装置指示无线终端减小上行用户数据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当所有小区的上行用户数据的接收都失败时,无线控制装置指示无线终端增大上行用户数据的发送功率。由此,抑制了上行用户数据的发送功率变得过大,抑制了各小区的干扰功率。
另一方面,各小区的干扰功率的抑制在上述第2技术中也很重要。但是,在第2技术中,无线控制装置增减上行用户数据的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无效。具体而言,在第2技术中,通过基站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等缩短了延迟时间,而在通过无线控制装置进行的发送功率控制中延迟时间长。因此,在第2技术中,通过无线控制装置进行的发送功率控制并不适用。
另一方面,在第2技术中,非服务小区向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发送RG(减小命令),由此可以减小在非服务小区产生的干扰功率。
但是,考虑如下情况,即,由于非服务小区发送的RG(减小命令)而过度地减小对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分配的传输速度(SG)。另外,当过度地降低了传输速度(SG)时,还考虑由于服务小区发送的AG或RG(增大命令),分配给无线终端的传输速度(SG)再次增大的情况。
而且,由于频繁发生传输速度(SG)的增减,有可能发生服务小区的总接收功率(RTWP;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在目标总接收功率附近频繁增减的情况。
【非专利文献1】3GPP TS25.321 Ver.7.5.0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能够抑制频繁发生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增减,同时能够抑制在非服务小区中产生的干扰功率。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所述服务小区向无线终端发送用于直接指定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以及用于相对地指定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所述非服务小区不将所述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而将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所述非服务小区具有控制部(RG控制部133),该控制部控制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发送间隔,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
根据该特征,控制部控制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发送间隔,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用于指示减小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因此,根据非服务小区发送的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减小命令),抑制了频繁发生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增减。另外,通过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减小命令)的发送,当然抑制了在非服务小区产生的干扰功率。
在上述特征中,所述非服务小区具有保护计数器(设置在计数器132中的保护计数器(guard counter)),该保护计数器对经过时间进行计时,所述经过时间为发送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起经过的时间。所述控制部限制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发送,直至由所述保护计数器计时的所述经过时间达到规定非发送时间(保护阈值)。
在上述特征中,所述控制部根据分配给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优先级来控制所述发送间隔。
在上述特征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发送间隔,以使所述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时的所述发送间隔比所述优先级为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时的所述发送间隔长。
在上述特征中,所述非服务小区具有触发计数器(设置在计数器132中的触发计数器(trigger counter)),该触发计数器对本小区的接收功率满足规定条件的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时。所述控制部保留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发送,直至由触发计数器计时的持续时间达到规定保留时间(触发阈值)。
在上述特征中,所述规定条件为:从将其他小区作为所述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接收的数据的接收功率在规定干扰功率以上。
在上述特征中,所述规定条件为:本小区的总接收功率与目标接收功率的差在规定范围内。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在该无线通信方法中,服务小区向无线终端发送用于直接指定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以及用于相对地指定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非服务小区不将所述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而将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非服务小区控制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发送间隔,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是一种基站,该基站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非服务小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所述服务小区向无线终端发送用于直接指定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以及用于相对地指定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所述非服务小区不将所述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而将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所述非服务小区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发送间隔,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能够抑制频繁发生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增减,并且能够抑制在非服务小区产生的干扰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功率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框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RG发送对象顺序表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符号说明
10:无线终端;100:基站;110:通信部;120:小区A功能部;120a:调度部;121:AG控制部;122:RG控制部;123:重发控制部;124:发送时隙分配部;130:小区B功能部;131:干扰测量部;132:计数器;133:RG控制部;134:存储部;140:小区C功能部;150:小区D功能部;200:无线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
其中应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尺寸的比例等不同于实际的尺寸比例。因此,具体的尺寸应参照下面的说明来判断。另外,当然,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包含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无线终端10和基站100。
无线终端10向基站100发送上行用户数据。具体而言,无线终端10在由无线控制装置进行无线资源分配等的框架结构中,通过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向基站100发送上行用户数据。此外,无线控制装置进行无线资源分配等的框架结构也被称为R99(Release99)等。
无线终端10在由基站100进行无线资源分配等的框架结构中,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Enhanced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向基站100发送上行用户数据。此外,基站100进行无线资源分配等的框架结构也被称为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EUL(Enhanced Uplink)等。
在此,上行用户数据以1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即进程(HARQprocess)单位被数据块化。使用分配给无线终端10的进程(以下称为活动进程)来发送各数据块(MAC-e PDU)。
另外,规定数量的进程(进程#1~进程#n)构成一个周期(HARQ RTT),以周期单位重复。另外,包含在一个周期中的进程数根据TTI长度来决定。例如,当TTI长度为2ms时,包含在一个周期中的进程数为“8”。当TTI长度为10ms时,包含在一个周期中的进程数为“4”。
另外,无线终端10不仅通过DPDCH或E-DPDCH等数据信道发送上行用户数据,还通过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或E-DPCCH(Enhanc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等发送上行控制数据。
基站100具有多个小区(小区A~小区D),各小区与位于本小区内的无线终端10进行通信。各小区有作为服务(serving)小区而工作的情况和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情况。
此外,应注意的是,“小区”基本上用作表示与无线终端10进行通信的功能的用语。另外,应注意的是,“小区”有时还被用作表示无线终端10所在区域(area)的用语。
例如,在图1中考虑无线终端10根据设置在小区A中的EUL调度器的指示来进行通信的情况(即,根据从小区A通过E-AGCH接收的AG进行通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小区A对于无线终端10来说是服务小区,小区B~小区D对于无线终端10来说是非服务小区。另一方面,无线终端10对于小区A来说是服务终端,对于小区B~小区D来说是非服务终端。
基站100通过DPDCH或E-DPDCH等数据信道从无线终端10接收上行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基站100向无线终端10发送用于对通过E-DPDCH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进行控制的控制数据。此外,控制数据包含用于直接指定传输速度的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AG;Absolute Grant)、用于相对地指定传输速度的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RG;Relative Grant)。
在此,无线终端10具有将发送功率比和传输速度对应起来的表。发送功率比是E-DPDCH的发送功率和DPCCH的发送功率的比(E-DPDCH/DPCCH)。传输速度用TBS(Transport Block Size)表示。
下面,将对无线终端10允许的发送功率比称为SG(Serving Grant)。另外,由于发送功率比和传输速度是一对一地相对应,因此SG(Serving Grant)不仅是表示对无线终端10允许的发送功率比的用语,还可以考虑作为表示对无线终端10允许的传输速度的用语。
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AG)是直接指定对无线终端10允许的发送功率比(E-DPDCH/DPCCH)的数据(Index)(参照3GPP TS25.212 Ver.7.5.0 4.10.1A.1“Information field mapping of the Absolute Grant Value”)。
这样,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AG),是不依赖于当前的传输速度而直接指示传输速度值的命令。
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RG)是相对地指定对无线终端10允许的发送功率比(E-DPDCH/DPCCH)的数据(“Up”、“Down”、“Hold”)(参照3GPPTS25.321 Ver.7.5.0 9.2.5.2.1“Relative Grant”)。
这样,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RG)是相对地控制当前的传输速度的命令。具体而言,包含指示增大当前的传输速度的增大命令“Up”、指示维持当前的传输速度的维持命令“Hold”、指示减小当前的传输速度的减小命令“Down”。此外,增大命令是指示增大规定增大幅度的命令,减小命令是指示减小规定减小幅度的命令。规定增大幅度可以与规定减小幅度相同,也可以小于规定减小幅度。
无线终端10根据从基站100接收到的AG或RG来更新SG(参照3GPPTS25.321 Ver.7.5.0 11.8.1.3“Serving Grant Update”)。接着,无线终端10参照将发送功率比和传输速度对应起来的表,决定与SG对应的传输速度(即TBS)(参照3GPP TS25.321 Ver.7.5.0 11.8.1.4“E-TFC Selection”)。
基站100通过绝对传输速度控制信道(E-AGCH;E-DCH Absolute GrantChannel)向无线终端10发送AG。基站100通过相对传输速度控制信道(E-RGCH;E-DCH Relative Grant Channel)向无线终端10发送RG。
例如,服务小区(在此为小区A)通过E-AGCH向无线终端发送AG,通过E-RGCH向无线终端发送RG。另一方面,非服务小区(在此为小区B)不通过E-AGCH向无线终端发送AG,而通过E-RGCH向无线终端发送RG。
此外,应注意的是,在图1中为了简化说明,只是省略了在R99中使用的信道(DPDCH、DPCCH等)。
另外,应注意的是,实际上在各小区中存在很多无线终端10。例如,存在对于小区B~小区D来说是服务终端的无线终端10。即,存在对于小区A来说是非服务终端的无线终端10。另一方面,除了图1所示的无线终端10以外,还存在对于小区A来说是服务终端的无线终端10。即,除了图1所示的无线终端10以外,还存在对于小区B~小区D来说是非服务终端的无线终端10。
另外,应注意的是,无线终端10使用的作为服务小区的小区不限于一个小区,也可以是多个小区。
(基站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框图。
如图2所示,基站100具有通信部110、小区A功能部120、小区B功能部130、小区C功能部140以及小区D功能部150。
通信部110与位于小区A~小区D内的无线终端10进行通信。具体而言,通信部110通过DPDCH或E-DPDCH等数据信道从无线终端10接收上行用户数据。通信部110通过DPCCH或E-DPCCH等控制信道从无线终端10接收上行控制数据。另一方面,通信部110通过E-AGCH或E-RGCH等控制信道向无线终端10发送控制数据(AG或RG)。
此外,通信部110还与管理基站100的上位站(无线控制装置、交换机等)进行通信。
小区A功能部120对于在小区A内的无线终端10来说,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另一方面,小区A功能部120对于在小区B~小区D内的无线终端10来说,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
小区B功能部130对于在小区B内的无线终端10来说,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另一方面,小区B功能部130对于在小区A、小区C以及小区D内的无线终端10来说,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
小区C功能部140对于在小区C内的无线终端10来说,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另一方面,小区C功能部140对于在小区A、小区B以及小区D内的无线终端10来说,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
小区D功能部150对于在小区D内的无线终端10来说,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另一方面,小区D功能部150对于在小区A~小区C内的无线终端10来说,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
另外,关于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细节,将在后面进行叙述(参照图3)。同样,关于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细节,将在后面进行叙述(参照图5)。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举例表示小区B(小区B功能部130)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情况、小区A(小区A功能部120)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的情况。
(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B(小区B功能部130)的框图。如上所述,小区B功能部130(小区B)对于在小区A、小区C或小区D内的无线终端10(即,将小区A、小区C或小区D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来说,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
如图3所示,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B功能部130具有干扰测量部131、计数器132以及RG控制部133。
干扰测量部131测量从位于小区B内的无线终端10(服务终端)接收的各种数据的接收功率、以及从位于小区B以外的其他小区内的无线终端10(非服务终端)接收的各种数据的干扰功率。小区B以外的其他小区不仅是小区A、小区C以及小区D,还包含具有与基站100相邻的其他基站的小区。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干扰测量部131测量噪声功率、接收功率(R99)、干扰功率(R99)、接收功率(服务)以及干扰功率(非服务)。
接收功率(R99)是通过DPDCH从位于小区B内的无线终端10接收的上行用户数据的接收功率。干扰功率(R99)是通过DPDCH从位于小区B以外的其他小区内的无线终端10接收的上行用户数据的接收功率。
接收功率(服务)是通过E-DPDCH从位于小区B内的无线终端10(服务终端)接收的上行用户数据的接收功率。干扰功率(非服务)是通过E-DPDCH从位于小区B以外的其他小区内的无线终端10(非服务终端)接收的上行用户数据的接收功率。
计数器132包含保护计数器和触发计数器。保护计数器对将RG发送给无线终端10(非服务终端)起经过的时间即经过时间进行计数,所述无线终端10(非服务终端)将小区B以外的其它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触发计数器对小区B的接收功率满足规定条件的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数。
具体而言,保护计数器是按照子帧周期(2msec)进行递增计数的计数器。保护计数器的计数值在将RG发送给非服务终端时被复位。保护计数器的计数值在子帧间连续。另外,对于每一小区设置保护计数器,按照每一小区对经过时间进行计数。
触发计数器是按照子帧周期(2msec)进行递增计数的计数器。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值在小区B的接收功率不满足规定条件时被复位。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值在子帧间连续。
在此,规定条件是:(1)“RTWP阈值≥目标RTWP-测量RTWP”;(2)“规定干扰功率≤干扰功率(非服务)”。
总接收功率(RTWP;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是噪声功率、接收功率(R99)、干扰功率(R99)、接收功率(服务)以及干扰功率(非服务)的总和。目标RTWP是在小区中作为目标的RTWP。测量RTWP是在小区中测量的RTWP。RTWP阈值是用于判断测量RTWP是否在目标RTWP附近的阈值。
RG控制部133对用于指示减小上行用户数据的RG的发送间隔进行控制,所述上行用户数据为通过E-DPDCH从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非服务终端)接收的上行用户数据。具体而言,RG控制部133进行如下动作。
第一,RG控制部133判断小区B的接收功率是否满足规定条件。具体而言,RG控制部133判断是否满足“RTWP阈值≥目标RTWP-测量RTWP”。RG控制部133判断是否满足“规定干扰功率≤干扰功率(非服务)”。
在此,规定干扰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也可以是根据接收功率(服务)和干扰功率(非服务)的比率来决定的值。
例如,考虑用“Th”表示规定干扰阈值、用“I”表示干扰功率(非服务)、用“S”表示接收功率(服务)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当规定干扰阈值“Th”为预先设定的值时,RG控制部133判断“I”是否超过“Th”。
当规定干扰阈值“Th”是用“I/S”来决定的值时,RG控制部133判断“I”是否超过“Th×S”。反之,当规定干扰阈值“Th”是用“S/I”来决定的值时,RG控制部133判断“I”是否超过“S/Th”。
当规定干扰阈值“Th”是用“I/(S+I)”来决定的值时,RG控制部133判断“I”是否超过“Th×(S+I)”。反之,当规定干扰阈值“Th”是用“(S+I)/I”来决定的值时,RG控制部133判断“I”是否超过“(S+I)/Th”。
第二,RG控制部133判断保护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保护阈值。保护阈值是用于决定不应向无线终端10(非服务)连续发送RG的时间(规定非发送时间)的阈值,所述无线终端10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
第三,RG控制部133判断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触发阈值。触发阈值是用于决定当满足上述规定条件时保留对无线终端10(非服务终端)的RG发送的时间(规定保留时间)的阈值,所述无线终端10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
第四,当保护计数器的计数值大于保护阈值、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值大于触发阈值时,RG控制部133通过E-RGCH对于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非服务小区)发送RG。此外,RG是维持命令“Hold”或减小命令“Down”。如上所述,减小命令“Down”是用于指示减小规定减小幅度的命令。此外,应注意的是,RG控制部133不向非服务终端发送增大命令“Up”。
(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A(小区A功能部120)的框图。如上所述,小区A功能部120(小区A)对于在小区A内的无线终端10(即,将小区A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来说,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
如图5所示,作为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A功能部120具有调度部120a,调度部120a对将小区A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分配无线资源。
调度部120a具有AG控制部121、RG控制部122、重发控制部123以及发送时隙分配部124。调度部120a在MAC-e(Media Access Control Enhanced)层工作。
AG控制部121通过E-AGCH对将小区A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服务终端)发送AG。此外,AG是不依赖于当前的传输速度而直接指示传输速度值的命令。
RG控制部122通过E-RGCH对将小区A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服务终端)发送RG。此外,RG是增大命令“Up”、维持命令“Hold”、减小命令“Down”。如上所述,增大命令“Up”是用于指示增大规定增大幅度的命令,减小命令“Down”是用于指示减小规定减小幅度的命令。
重发控制部123对于每一数据块判断上行用户数据中是否发生错误。接着,重发控制部123请求无线终端10重发有错误的数据块(下面称为错误数据块)。重发控制技术是将从无线终端10初次发送的数据块(下面称为发送数据块)和从无线终端10重发的数据块(下面称为重发数据块)进行合并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技术。
发送时隙分配部124对无线终端10分配在发送上行用户数据(数据块)时使用的发送时隙(即TTI),所述上行用户数据是通过E-DPDCH来发送的。此外,无线终端10在由发送时隙分配部124分配的发送时隙,将发送数据块或重发数据块发送给基站100。
(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动作)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B(小区B功能部130)的动作的流程图。另外,应注意的是,按照子帧周期(2msec)重复执行图6所示的动作。
如图6所示,在步骤10中,小区B功能部130进行保护计数器的递增计数。
在步骤11中,小区B功能部130判断目标RTWP-测量RTWP是否大于RTWP阈值。即,小区B功能部130判断是否满足“RTWP阈值≥目标RTWP-测量RTWP”。
当目标RTWP-测量RTWP大于RTWP阈值时,即不满足“RTWP阈值≥目标RTWP-测量RTWP”时,小区B功能部130转移至步骤18的处理。另一方面,当目标RTWP-测量RTWP不大于RTWP阈值时,即满足“RTWP阈值≥目标RTWP-测量RTWP”时,转移至步骤12的处理。
在步骤12中,小区B功能部130判断干扰功率(非服务)是否小于规定干扰阈值。即,小区B功能部130判断是否满足“规定干扰功率≤干扰功率(非服务)”。
当干扰功率(非服务)小于规定干扰阈值时,即不满足“规定干扰功率≤干扰功率(非服务)”时,小区B功能部130转移至步骤18的处理。另一方面,当干扰功率(非服务)不小于规定干扰阈值时,即满足“规定干扰功率≤干扰功率(非服务)”时,小区B功能部130转移至步骤13的处理。
在步骤13中,小区B功能部130进行触发计数器的递增计数。
在步骤14中,小区B功能部130判断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触发阈值。当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触发阈值时,小区B功能部130结束一连串的处理。另一方面,当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值不小于触发阈值时,小区B功能部130转移至步骤15的处理。
在步骤15中,当保护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保护阈值时,小区B功能部130结束一连串的处理。另一方面,当保护计数器的计数值不小于保护阈值时,小区B功能部130转移至步骤16的处理。
在步骤16中,小区B功能部130通过E-RGCH对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非服务终端)发送RG。
在步骤17中,小区B功能部130将保护计数器复位。在步骤18中,小区B功能部130将触发计数器复位。
(作用以及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RG控制部133控制对于无线终端10发送的RG(减小命令)的发送间隔,所述无线终端10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因此,可以抑制由于非服务小区发送的RG(减小命令)而频繁发生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增减。此外,当然可以抑制由于RG(减小命令)的发送而在非服务小区产生的干扰功率。
具体而言,当保护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保护阈值时,RG控制部133限制RG的发送。因此,可以抑制由于连续发送RG而频繁发生上行用户数据的增减。
当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触发阈值时,RG控制部133保留RG的发送。触发计数器对小区B的接收功率满足规定条件的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数。规定条件是:(1)“RTWP阈值≥目标RTWP-测量RTWP”;(2)“规定干扰功率≤干扰功率(非服务)”。
即,满足“RTWP阈值≥目标RTWP-测量RTWP”后,RG控制部133不是立即发送RG,而是保留RG的发送,直至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触发阈值以上。因此,当测量RTWP为目标RTWP附近时,可以抑制RTWP频繁增减。
满足“规定干扰功率≤干扰功率(非服务)”后,RG控制部133不是立即发送RG,而是保留RG的发送,直至触发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触发阈值以上。因此,可以抑制由于干扰功率(非服务)达到规定干扰功率以上而频繁发生RG的发送。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面,以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B功能部130按照分配给上行用户数据(无线链路)的优先级等级(Priority Class),控制对于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发送的RG的发送间隔。
(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B(小区B功能部130)的框图。此外,应注意的是,在图7中对于与上述图3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
如图7所示,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B功能部130除了图3所示的结构以外还具有存储部134。
存储部134存储图8所示的RG发送对象顺序表。在RG发送对象顺序表中,如图8所示,“组No.”、“优先级等级”、“判断值”以及“无线链路的有无”相对应。
“组No.”是用于识别按照进行检索的顺序(检索顺序)将应作为RG发送对象的无线链路分类而得到的组的号码。如后所述,针对每组检索应作为RG的发送对象的无线链路。
具体而言,各无线链路被分为组#1~组#n。组No.小的组的检索顺序比组No.大的组的检索顺序高。
另外,对应该作为RG的发送对象的无线链路进行检索的组(目标组),根据目标组数,按照组No.从小到大的顺序被选择。在对于将同一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发送RG的次数达到最大发送次数(例如3次)时更新目标组数。
“优先级等级(Priority Class)”是分配给上行用户数据(无线链路)的优先级。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优先级等级的种类为等级0~等级15这16种。在此,优先级等级的值越大,上行用户数据(无线链路)的优先级越高。
“判断值”是表示优先级等级是否包含在组中的值。“TRUE”表示优先级等级包含在组中。“FALSE”表示优先级等级不包含在组中。例如,以组#1为例进行说明,等级0以及等级1包含在组#1中,等级15不包含在组#1中。
在此,设定包含在各组中的优先级等级,以使与优先级等级低的无线链路(上行用户数据)对应的RG的发送频度高于与优先级等级高的无线链路对应的RG的发送频度。具体而言,在组No.小的组中包含优先级等级低的无线链路,在组No.大的组中包含优先级等级高的无线链路。
但是,当然可以任意设定包含在组中的优先级等级。
“无线链路的有无”表示在将小区B作为非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非服务终端)和小区B之间设定的无线链路中是否存在分配了各优先级等级的无线链路。“无”表示不存在分配了各优先级等级的无线链路。“有”表示存在分配了各优先级等级的无线链路。
此外,“优先级等级”和“判断值”是预先设定的设定值。“无线链路的有无”是按照TTI周期、子帧周期或任意周期更新的测量值。
RG控制部133参照RG发送对象顺序表,检索应作为RG发送对象的无线链路。具体而言,RG控制部133按照组No.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相当于目标组数的目标组。接着,RG控制部133决定与具有在目标组中包含的优先级等级的无线链路相对应的RG的发送。
另外,当对于将同一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发送RG的次数达到最大发送次数(例如3次)时,RG控制部133在目标组数上加“1”。
在此,当在目标组数上加“1”时,按照组No.从小到大的顺序再次选择目标组。即,组No.小的组被选择为目标组的频度高。因此,与具有组No.小的组中包含的优先级等级的无线链路相对应的RG的发送频度也高。
另外,如上所述,组No.小的组中包含优先级等级低的无线链路,组No.大的组中包含优先级等级高的无线链路。因此,与优先级等级低的无线链路对应的RG的发送频度,比与优先级等级高的无线链路对应的RG的发送频度高。
这样,RG控制部133按照分配给上行用户数据(无线链路)的优先级等级,控制对于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发送的RG的发送间隔(发送频度)。
具体而言,RG控制部133控制RG的发送间隔,以使与优先级等级高的无线链路对应的RG的发送间隔比与优先级等级低的无线链路对应的RG的发送间隔长。
(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动作)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的动作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B(小区B功能部130)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图9的动作是图6所示的步骤16的处理的细节。
如图9所示,在步骤21中,小区B功能部130设置目标组数。如上所述,当对于将同一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发送了RG的次数达到最大发送次数(例如3次)时,在目标组数上加“1”。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按照组No.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目标组。例如,当目标组数为“2”时,目标组为组#1以及组#2。
在步骤22a~步骤22b中,小区B功能部130在RG发送对象顺序表中针对每个目标组检索应作为RG的发送对象的无线链路的有无。另外,根据在步骤21中设置的目标组数来选择目标组。
在步骤23中,小区B功能部130设置检索对象的目标组(gi)。例如,目标组(gi)的初始值为在步骤21中设置的目标组数。
在步骤24中,小区B功能部130设置检索对象的优先级等级(c)。例如,优先级等级(c)的初始值为“0”。
在步骤25a~步骤25b中,小区B功能部130在目标组(gi)中针对每个优先级等级检索应作为RG的发送对象的无线链路的有无。
在步骤26中,小区B功能部130判断优先级等级(c)是否包含在目标组(gi)中。具体而言,小区B功能部130判断在目标组(gi)中与优先级等级(c)对应的判断值是否为“TRUE”。当判断值为“TRUE”时,小区B功能部130转移至步骤27的处理。另一方面,当判断值为“FALSE”时,小区B功能部130转移至步骤29的处理。
在步骤27中,小区B功能部130判断在目标组(gi)中是否存在具有优先级等级(c)的无线链路。当存在无线链路时,小区B功能部130转移至步骤28的处理。另一方面,当不存在无线链路时,小区B功能部130转移至步骤29的处理。
在步骤28中,小区B功能部130对设定了在目标组(gi)中具有优先级等级(c)的无线链路的无线终端10发送RG。具体而言,小区B功能部130对于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发送RG,该RG用于指示减小与该无线链路对应的上行用户数据。
在步骤29中,小区B功能部130更新优先级等级(c)。例如,小区B功能部130在优先级等级(c)上加“1”。
在步骤30中,小区B功能部130更新目标组(gi)。例如,小区B功能部130从目标组(gi)减去“1”。
这样,在循环#1中,检索具有包含在目标组(gi)中的优先级等级(c)的无线链路,对于设定了该无线链路的无线终端10发送RG。另外,作为目标组(gi)的初始值,设置目标组数。作为目标组(gi)而可选择的组,随着目标组数的增加,从组#1开始顺次增加。
因此,向设定了具有包含在组No.小的组中的优先级等级(判断值为“TRUE”的优先级等级)的无线链路的无线终端10发送RG的机会增大。
(作用以及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RG控制部133根据分配给上行用户数据(无线链路)的优先级等级,控制向将其他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10发送的RG的发送间隔(发送频度)。具体而言,与优先级低的无线链路对应的RG的发送间隔比与优先级等级高的无线链路对应的RG的发送间隔长。
因此,可以抑制优先级等级高的无线链路(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减小,同时可以抑制在作为非服务小区而工作的小区B中产生的干扰功率。
另外,在上述背景技术中应注意的是,无线终端接收由非服务小区发送的RG的频度不取决于分配给无线终端的优先级(Priority Class),其频度相同。即,优先级高的无线终端从非服务小区接收RG的频度与优先级低的无线终端从非服务小区接收RG的频度相同。
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优先级来控制非服务小区发送RG的频度,因此与优先级低的无线终端相比,可以降低优先级高的无线终端SG减小的频度。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面,以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服务小区以及非服务小区设置在同一基站中的情况。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服务小区以及非服务小区设置在不同的基站中。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如图10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无线终端10、多个基站100(基站100a以及基站100b)以及无线控制装置200。
基站100a具有小区A,基站100b具有小区B。例如,设置在基站100a中的小区A是无线终端10作为服务小区使用的小区。另一方面,设置在基站100b中的小区B是无线终端10作为非服务小区使用的小区。
这样,即使服务小区以及非服务小区设置在不同的基站中,也可以应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RG的发送间隔的控制。
[其他实施方式]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不应理解为构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限定本发明。根据该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应用技术。
例如,保护计数器对经过时间进行递增计数,但是不限定于此。具体而言,保护计数器也可以从规定非发送时间(保护阈值)起对经过时间进行递减计数。
同样,触发计数器对持续时间进行递增计数,但是不限定于此。具体而言,触发计数器也可以从规定保留时间(触发阈值)起对持续时间进行递减计数。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所述服务小区向无线终端发送用于直接指定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以及用于相对地指定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所述非服务小区不将所述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而将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非服务小区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作为发送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间隔的发送间隔,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服务小区具有保护计数器,该保护计数器对经过时间进行计时,所述经过时间为发送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起经过的时间;
所述控制部限制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发送,直至由所述保护计数器计时的所述经过时间达到规定非发送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分配给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优先级来控制所述发送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发送间隔,以使所述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时的所述发送间隔比所述优先级为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的第二优先级时的所述发送间隔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服务小区具有触发计数器,该触发计数器对本小区的接收功率满足规定条件的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时;
所述控制部保留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发送,直至由触发计数器计时的持续时间达到规定保留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条件为:从将其他小区作为所述服务小区使用的无线终端接收的数据的接收功率在规定干扰功率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条件为:本小区的总接收功率与目标接收功率的差在规定范围内。
8.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在该无线通信方法中,服务小区向无线终端发送用于直接指定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以及用于相对地指定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非服务小区不将所述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而将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无线终端,该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非服务小区控制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发送间隔,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
9.一种基站,该基站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非服务小区,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所述服务小区向无线终端发送用于直接指定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以及用于相对地指定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的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所述非服务小区不将所述绝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而将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该基站的特征在于,
所述非服务小区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的发送间隔,所述相对传输速度控制数据用于指示减小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传输速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63534A JP5090843B2 (ja) | 2007-10-09 | 2007-10-09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
JP2007263534 | 2007-10-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09925A true CN101409925A (zh) | 2009-04-15 |
Family
ID=40386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699249A Pending CN101409925A (zh) | 2007-10-09 | 2008-10-09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092120A1 (zh) |
EP (1) | EP2048911A1 (zh) |
JP (1) | JP5090843B2 (zh) |
KR (1) | KR101010231B1 (zh) |
CN (1) | CN10140992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13230A1 (zh) * | 2012-02-02 | 2013-08-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终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5764B (zh) * | 2009-10-20 | 2014-02-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自适应重传方法及装置 |
US9037094B2 (en) | 2011-10-17 | 2015-05-19 | Golba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throughput and low-power communication links in a distributed transceiver network |
US9197982B2 (en) | 2012-08-08 | 2015-11-24 | Golba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transceivers for distributed access points connectivity |
CN105900377B (zh) | 2014-09-02 | 2019-10-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US10854995B2 (en) | 2016-09-02 | 2020-12-01 | Movandi Corporation | Wireless transceiver having receive antennas and transmit antennas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s in a phased array antenna panel |
US10199717B2 (en) | 2016-11-18 | 2019-02-05 | Movandi Corporation | Phased array antenna panel having reduced passive loss of received signals |
US10916861B2 (en) | 2017-05-30 | 2021-02-09 | Movandi Corporation | Three-dimensional antenna array module |
US10321332B2 (en) | 2017-05-30 | 2019-06-11 | Movandi Corporation | Non-line-of-sight (NLOS) coverage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
US10484078B2 (en) | 2017-07-11 | 2019-11-19 | Movandi Corporation | Reconfigurable and modular active repeater device |
US10348371B2 (en) | 2017-12-07 | 2019-07-09 | Movandi Corporation | Optimized multi-beam antenna array network with an extended radio frequency range |
US10090887B1 (en) | 2017-12-08 | 2018-10-02 | Movandi Corporation | Controlled power transmission in radio frequency (RF) device network |
US10862559B2 (en) | 2017-12-08 | 2020-12-08 | Movandi Corporation | Signal cancellation in radio frequency (RF) device network |
US10637159B2 (en) | 2018-02-26 | 2020-04-28 | Movandi Corporation | Waveguide antenna element-based beam forming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
US11088457B2 (en) | 2018-02-26 | 2021-08-10 | Silicon Valley Bank | Waveguide antenna element based beam forming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
US11145986B2 (en) | 2018-12-26 | 2021-10-12 | Silicon Valley Bank | Lens-enhanc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1205855B2 (en) | 2018-12-26 | 2021-12-21 | Silicon Valley Bank | Lens-enhanc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78967B2 (ja) * | 2000-02-23 | 2005-08-03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ディジタ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制御回路 |
US7193966B2 (en) * | 2001-06-25 | 2007-03-20 | Telefonakit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iggered packet data rate chang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057420B (zh) * | 2004-11-10 | 2012-08-1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
KR100663278B1 (ko) * | 2004-11-15 | 2007-01-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
CN100425087C (zh) * | 2005-02-07 | 2008-10-08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hsupa的基站调度方法及系统 |
CN100576955C (zh) * | 2005-02-07 | 2009-12-30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非服务基站相对命令的终端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
EP1885147B1 (en) * | 2005-04-28 | 2011-03-30 | NTT DoCoMo, Inc. |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base station |
EP1811800A1 (en) | 2006-01-23 | 2007-07-25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pporting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HSUPA) with soft handover mechanisms |
US7660279B2 (en) * | 2006-01-27 | 2010-02-09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of scheduling uplink resour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620620B2 (ja) | 2006-03-30 | 2011-01-26 |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 廃棄物ガス化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
-
2007
- 2007-10-09 JP JP2007263534A patent/JP509084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10-07 US US12/246,576 patent/US2009009212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10-08 EP EP08017668A patent/EP204891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10-08 KR KR1020080098597A patent/KR10101023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10-09 CN CNA2008101699249A patent/CN10140992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13230A1 (zh) * | 2012-02-02 | 2013-08-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010231B1 (ko) | 2011-01-21 |
KR20090036518A (ko) | 2009-04-14 |
JP5090843B2 (ja) | 2012-12-05 |
JP2009094804A (ja) | 2009-04-30 |
EP2048911A1 (en) | 2009-04-15 |
US20090092120A1 (en) | 2009-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9925A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 |
CN101420744B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 |
EP1864405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maximum ue transmitter power information to base station for scheduling of up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5080645B2 (ja) | ユーザ端末の電力不足表示 | |
CN101151823A (zh) |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移动台 | |
JP5101704B2 (ja) | Ulレート違反検知 | |
US8837351B2 (en) | Method and UE for setting a happy bit on an uplink E-DPCCH | |
CN101409913B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 |
CN101404790B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 |
CN102124803B (zh) | 基站、上位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1521562B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及基站 | |
EP2094041B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
CN101453787B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 |
JP5118071B2 (ja) | 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01409924B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 |
CN102415183A (zh) | 无线基站 | |
Ranta‐Aho et al. | HSUPA principl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415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