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8460A - 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8460A
CN101408460A CNA2007101395450A CN200710139545A CN101408460A CN 101408460 A CN101408460 A CN 101408460A CN A2007101395450 A CNA2007101395450 A CN A2007101395450A CN 200710139545 A CN200710139545 A CN 200710139545A CN 101408460 A CN101408460 A CN 101408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colorimetric
digital
tinctorial
tinctorial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95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彦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7101395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084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08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84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其所依据的数字色彩比色卡系采用数字色彩技术在sRGB色彩空间内基于彩色显示器建立。比色卡中的每一个色样,均由显示器所显现的一个色块构成。比色卡的色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定。在设定色域内,各个色块按其色彩数值的一定间隔生成。生成的所有色块均按一定规律进行有次序的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组别、多层次,颜色分类由粗略到精细,彼此之间能够通过链接来相互呼应,便于检索使用的数字色彩比色卡系统。划定不同色域,即可产生不同色样群,以适应不同色相范围的颜色测量;调整色彩数值的间隔大小,色样群的数量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颜色测量时不同精细程度的需要。

Description

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色的测量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用公知的目视比色法测量颜色时,是将被测颜色与标准参照物——采用印刷、涂覆等工艺制作的实物标准色卡(或色票、色标、色板)——进行比对,用肉眼判断被测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匹配程度来比较它们。
在生产生活当中,目视比色法作为一种虽然传统但却方便实用的方法,仍然被大量地应用于精确程度毋须很高的颜色测量场合。
但是传统的目视比色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物类标准色卡的色值间隔偏大且不能方便地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色卡中所能够呈现的标准色样的种类也只占肉眼可分辨色彩的一小部分,因而影响对色彩进行更为细致的归类划分;二是实物类标准色卡往往制作困难、价格昂贵;三是往往不能方便得知被测颜色的色彩数值,尤其是在各种颜色模式下的数值,因而不便对颜色进行定量描述;四是不易进行标准色样的远距离传递和色彩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目视比色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目视比色颜色测量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建立作为目视比色基准的数字色彩比色卡。本发明采用数字色彩技术在sRGB色彩空间内基于彩色显示器建立数字色彩比色卡。数字色彩比色卡中的每一个色样,均由数字色彩显示器所显现的一个色块构成。这些色块通过将相应色彩数值赋值给显示器控制系统中的色彩生成程序或色彩处理软件或图片处理软件而生成。
根据需要,可以为数字色彩比色卡划定不同的色域。在给定色域内,各个色样按其色彩数值的一定间隔生成。该色域内按给定的色彩数值间隔生成的所有色样再按其外观相似程度进行有序化分类和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组别、多层次,颜色分类由粗略到精细,彼此之间能够通过链接来相互呼应且便于检索使用的一个色样群,即数字色彩比色卡系统。
划定不同的色域,就会有不同的色样群,以适应不同色相范围内的颜色测量需要;在给定色域中,调整色样之间色彩数值的间隔大小,色样群的数量就随之发生变化,以分别适应在给定色域内进行颜色测量时不同精细程度的需要。
通过在色样旁直接标示或通过代号检索的办法,可获得每一个色样在各种颜色模式下所对应的色彩数值,以便于进行色彩的定量描述。
数字色彩比色卡一经建立,即可实现标准色样的远距离传递和相关色彩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基于计算机系统建立的数字色彩比色卡,可通过因特网等网络手段实现;而基于手持、便携、车载等显示设备的数字色彩比色卡,可因其显示设备的便于移动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本发明作为通过目视比色来测量颜色的一种全新方法,其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其数字色彩比色卡的色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定,以适应不同色相范围或不同色调范围内的颜色测量;二是数字色彩比色卡的色值间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设定,以适应对色彩进行不同精细程度的归类划分的需求;三是数字色彩比色卡容易建立,成本低廉;四是可以对色彩进行定量描述;五是可以方便地进行标准色样的远距离传递和色彩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具体实施方式
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进行颜色的目视比色测量,其测量基准自身的准确程度,已经从原来依赖实物色卡制作时的色彩准确度,转移到了显示器对数字色彩的还原能力上。故凡是能够通过硬件的或软件的技术手段进行颜色校准的数字彩色显示和处理设施,均可以用于建立数字色彩比色卡。而对于那些不能进行颜色校准的,虽也能模拟建立数字色彩比色卡,但若用作色彩测量,或许会影响其准确度。当前技术条件下,在颜色测量准确程度要求相对较高的场合,建立数字色彩比色卡应首选专业级的CRT显示器。
实施例中,数字色彩比色卡是基于配置了CRT显示器的计算机系统实现的。
硬件确定后,即可按照以下步骤建立数字色彩比色卡系统:
1.确定数字色彩比色卡的色域。
生成数字色彩形式的比色卡,可根据需要确定其色域。既可以将sRGB色彩空间内的所有色域囊括在一个数字色彩比色卡系统内,也可以根据不同用途为数字色彩比色卡系统指定一个合适大小的色域。
2.选择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模式。
在数字彩色中,颜色模式有多种,采用其中任意一种颜色模式,均可生成数字色彩比色卡,只是不同的颜色模式对不同人群在使用时的方便程度有所不同。对一般人群来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颜色模式首推HSB颜色模式。
在实施例中,针对人类肤色的目视比色测量这一专门用途建立了一个数字色彩比色卡系统。该系统采用HSB颜色模式。为了基本囊括人类肤色,该系统的色域确定为:色相H(354~45),彩度S(10~80),明度B(21~97)。
3.对色彩数值进行分档。
色域和颜色模式确定后,即可按照一定间隔对色彩数值进行分档,以此确定该色域内比色卡的色样多寡,同时也就确定了依据该比色卡进行颜色测量时对色彩进行归类划分的精细程度。分档时各个要素的间隔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设计。
在实施例中,分别对色彩的三要素H、S、B进行分档。在给定的人类肤色色域中,将色相H按每隔3级分为一档,共分为18个档次;将彩度S按每隔10级分为一档,共分为8个档次;将明度B按每隔4级分为一档,共分为20个档次。
4.将分好档次的数值按照该颜色模式下色彩数值的构成形式进行组合,得到数字色彩比色卡所需的基本色值集合。该集合中的每一个色值在数字色彩中惟一对应一种色样。
在实施例中,将分好的各个H、S、B数值按照HSB颜色模式下的构成形式进行组合,得到总量为18×8×20=2880个色值的一个基本色值集合,即在数字色彩中将对应2880种基本色样。
5.对色样进行有序化处理。
为了归类、检索和使用的方便,所有将由显示器以数字色彩形式呈现的色样,须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组织和编排,即对其进行有序化处理,从而形成数字色彩形式的比色卡系统。色样的有序化处理可依以下步骤实现:
1)将给定色域内所有色样首先按其色相依次分为若干组。例如当色域包含全部色相时,可按红、橙、黄、绿、青、蓝、紫依次划分为7个色相组别。
在实施例中,因人类肤色的数字色彩比色卡中只包含红色和橙色两种色相,故将其归为一类,而不再细分色相类别。
2)将各色相组别内的所有色样按其HSB颜色模式下的明度值从高到低分为若干组。
实施例中共分为了5组,分别为高明度组、中高明度组、中明度组、中低明度组、低明度组。每一个明度组内含有20÷5=4级明度值;
3)同一明度组内,再将色样进行如下排布:
在色样的H、S、B三要素中,先将某一要素固定,另外两个要素依次变换一个循环,且该二要素各占据一维空间,在该循环下构成一个二维平面形式的色样排布图。该循环完毕后,将原来固定不变的那个要素的数值顺序增加(或减少)1级,另外两个要素继续依次变换一个循环,形成第二个循环下的色样排布图。依此类推,该明度组内的全部色样即可分为若干个循环下的色样排布图。
实施例中,S先取为最大值80,然后依次改变H和B的数值。因18个H值依次改变而生成的色样沿纵向排布;因4个B值依次改变而生成的色样沿横向排布。如此生成第一个循环下由18行4列共计72种色样组成的色样排布图。
若以中明度组内第一个循环下的色样排布图为例,则与该色样排布图及其包含的所有色样一一对应的色值如表1所示(本说明书所有表格内的色彩数值均为HSB颜色模式下的数值):
  354,80,65   354,80,61   354,80,57   354,80,53
  357,80,65   357,80,61   357,80,57   357,80,53
  360,80,65   360,80,61   360,80,57   360,80,53
  3,80,65   3,80,61   3,80,57   3,80,53
  6,80,65   6,80,61   6,80,57   6,80,53
  9,80,65   9,80,61   9,80,57   9,80,53
  12,80,65   12,80,61   12,80,57   12,80,53
  15,80,65   15,80,61   15,80,57   15,80,53
  18,80,65   18,80,61   18,80,57   18,80,53
  21,80,65   21,80,61   21,80,57   21,80,53
  24,80,65   24,80,61   24,80,57   24,80,53
  27,80,65   27,80,61   27,80,57   27,80,53
  30,80,65   30,80,61   30,80,57   30,80,53
  33,80,65   33,80,61   33,80,57   33,80,53
  36,80,65   36,80,61   36,80,57   36,80,53
  39,80,65   39,80,61   39,80,57   39,80,53
  42,80,65   42,80,61   42,80,57   42,80,53
  45,80,65   45,80,61   45,80,57   45,80,53
表1
再将S取值降为70,重复上述过程,可得第二个循环下的色样排布图……
若以中明度组内第二个循环下的色样排布图为例,则与该色样排布图及其所有色样一一对应的色值如表2所示:
  354,70,65   354,70,61   354,70,57   354,70,53
  357,70,65   357,70,61   357,70,57   357,70,53
  360,70,65   360,70,61   360,70,57   360,70,53
  3,70,65   3,70,61   3,70,57   3,70,53
  6,70,65   6,70,61   6,70,57   6,70,53
  9,70,65   9,70,61   9,70,57   9,70,53
  12,70,65   12,70,61   12,70,57   12,70,53
  15,70,65   15,70,61   15,70,57   15,70,53
  18,70,65   18,70,61   18,70,57   18,70,53
  21,70,65   21,70,61   21,70,57   21,70,53
  24,70,65   24,70,61   24,70,57   24,70,53
  27,70,65   27,70,61   27,70,57   27,70,53
  30,70,65   30,70,61   30,70,57   30,70,53
  33,70,65   33,70,61   33,70,57   33,70,53
  36,70,65   36,70,61   36,70,57   36,70,53
  39,70,65   39,70,61   39,70,57   39,70,53
  42,70,65   42,70,61   42,70,57   42,70,53
  45,70,65   45,70,61   45,70,57   45,70,53
表2
依此类推,该明度组内的全部576种色样就可以排布在8个循环下的色样排布图中。
所有明度组均照此办理,即可实现对该色域下所有色样的初步有序化处理。
6.为色样建立检索系统。
为了使初步有序化的色样便于检索和使用,须为其建立检索系统。
实施例中,按以下步骤建立检索系统:
1)按色样的相似程度划分相似色样小组。
在上述每一个循环下的色样排布图内,选择连续的若干行和若干列的色样,组成一个个的色样小组。在同一色样小组内,因其色彩数值差异最小,故色样之间呈现很高的相似性,可以命名为相似色样小组。
2)为每一个相似色样小组建立索引色样。
将每个相似色样小组内的所有色样的色值进行平均,就会产生与该小组内所有色样均相似的另外一个色样。显然,新产生的色样因与原来色样的色值非常接近而对其它色样具有高度代表性,可以用作本小组内其它色样的索引色样。
实施例中,取3行2列共6种相似色样为一个相似色样小组。取该6个色值的平均值作为这个相似色样小组的检索色样的色值。例如,在表1中,取左上角的6个色值为一组,如表3所示。在表3中,可见左右两列色样的色值只是明度B值相差4,即明度只相差一个档次;上下两行只是色相H值相差3,即色相只相差一个档次。6个色样的观感将是非常相似的。将该6个色值平均,可得HSB:357,80,63的一个新色值。显然,该新色值与其它6个色值很接近,因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用其作为原来6种色样的索引色样。
  354,80,65   354,80,61
  357,80,65   357,80,61
  360,80,65   360,80,61
表3
3)建立检索色样群
全部照此办理,则可得原来全部色样的若干分之一的一个检索色样群,可以命名为底层检索色样群。
显然,一般说来底层检索色样群的色样总数依然偏多,直接用于检索仍有不便,需进一步处理。
进一步处理基本方法是:在底层检索色样群中,选择若干最相似的色样组成底层检索色样小组,将该小组的全部色值进行平均,产生新的色样,作为该底层检索色样小组的上一级检索色样。所有这样的上一级检索色样的集合,构成比底层检索色样群高一个层级的检索色样群,可以命名为中层检索色样群。
如果认为中层检索色样群内的色样数量仍然偏多,仍可按类似办法生成更高层级的检索色样群,直至满足检索需要为止。
实施例中,底层检索色样群的色样总数为2880÷6=480种,即得到色样数量为原来全部色样的六分之一的一个底层检索色样群。
实施例中,底层检索色样小组是这样组成的(以表1和表2为例):
分别将表1中左上角、右上角和表2中左上角、右上角的各6个色值平均,可得到4个新的色样,并按表4排列,构成第一个“底层检索色样小组”。
  357,80,63   357,80,55
  357,70,63   357,70,55
表4
依此类推,实施例中共可得到480÷4=120个底层检索色样小组,每一个明度组有120÷5=24个这样的小组。
再将每个小组的4个色值进行平均,就产生一个中层检索色样。每个明度组内有24种中层检索色样。
可以证明:实施例中,同一明度组内的24种中层检索色样,其明度B是完全相同的,所改变的只是H和S。故可将同一明度组内的24个中层检索色样按照纵向S进行依次变化而横向H进行依次变化的规则排布在一起,即构成本级明度下的中层检索色样群,其对应的色彩数值如表5所示。
  357,75,58   6,75,58   15,75,58   24,75,58   33,75,58   42,75,58
  357,55,58   6,55,58   15,55,58   24,55,58   33,55,58   42,55,58
  357,35,58   6,35,58   15,35,58   24,35,58   33,35,58   42,35,58
  357,15,58   6,15,58   15,15,58   24,15,58   33,15,58   42,15,58
表5
4)确定最高层级索引的担当者
当色域较大时,已经将色域内全部色样首先按色相进行了分组,每个色相内又分为了若干明度级别,故色相和明度级别即可担当起最高两级索引的职责。
在实施例中,因为色域不太大,只有一个色相组别,但是分为了5级明度,故将5级明度作为最高一级的索引。如此将肤色色域内的全部基本色样及由其衍生出来的检索色样共划分成了4个层级,已经能满足检索的需要。
5)当显示器显示界面的大小足够时,对于每一种色相类别,均可将其各个明度级别下的最高一级检索色样群共同并置在一个显示界面内;而当显示界面偏小时,也可将各个明度级别下的最高一级检索色样群依次排布在多个相邻显示界面内,从而形成色样检索的最上层(当只有单一色相组别时)或最上第二层(当有多个色相组别时)的索引。
在实施例中,因为只有一个色相组别,CRT显示器的显示界面大小适中,故直接将全部5个明度级别下的最高一层检索色样群——中层检索色样群——依次并置排布在同一个显示界面内,从而形成最上层的色样索引。
7.将各层级的检索色样以及最基层的相似色样小组进行关联。
在实施例中,按以下步骤实现关联:
1)利用相关软件或程序,在最上层的色样索引中,将各级明度组所对应的检索色样群的小样对应链接到其放大图中,点击该小样即可查看其更大、更清晰的本级检索色样群。
2)检索色样群中的每一个中层检索色样,均链接到其对应的“底层检索色样小组”中。
3)底层检索色样小组的每一个色样,均链接到其代表的相似色样小组内。
有了这些链接,就可以方便地对被测颜色进行从粗略到精细的逐步比对,直至找到与被测颜色最接近的色样。
8.给各个色样命名或编号,使每一个色样(含承担各级检索功能的色样)均有一个独立的代码,以便于对色样进行管理。
9.建立与色样代码对应的色彩数值数据库。
为了实现对色彩的定量化描述,需要建立数据库,将每一种色样的代码与该色样在各种颜色模式下的颜色数值对应起来。
在实施例中,各个色样虽然是在HSB颜色模式下取值,但是依据色彩理论中各种颜色模式下的色彩数值转换公式,可以方便的将其换算成其他颜色模式下的色彩数值。将各种颜色模式下的色彩数值与其色样代码对应起来,放入数据库内,用于被测颜色的定量描述。
10.标准色样的远距离传递和相关色彩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上述工作完成以后,基于计算机系统建立的数字色彩比色卡,可通过因特网等网络手段实现标准色样的远距离传递和相关色彩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当然,也可以按照上述步骤将数字色彩比色卡集成在各种可移动式数字色彩处理和显示设施上。
数字色彩比色卡系统建立以后,即可将其作为比对基准,用以进行色彩的目视比色测量。
在实施例中,颜色的目视比色测量最典型的步骤如下:
1)判断被测肤色在5个明度级别中属于哪一级;
2)判断被测肤色与其所属明度级别内24种中层检索色样中的哪一块最相近;
3)在与被测肤色最相近的那个中层检索色样所代表的底层检索色样小组内,将被测肤色与4个底层检索色样相比对,判断与其中哪一个最相近;
4)在与被测肤色最相近的那个底层检索色样所代表的相似色样小组内,将被测肤色与该小组中的6个色样相比对,判断与其中哪一个色样最相近。
由于上述步骤中第二步和第三步所依据的色样既承担检索功能,同时本身也是数字色彩比色卡所属色样的组成部分,因而实际进行颜色的目视比色测量时,有可能到第二或第三步就已经找出与被测颜色最相近的色样,而不一定有必要再进行其后续步骤。

Claims (6)

1.一种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时,比对基准是数字色彩形式的比色卡。
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色彩形式的比色卡中的全部色样均由在sRGB色彩空间内的数字色彩生成。
3.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色彩形式的比色卡中,色样的颜色数值按一定间隔确定。
4.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色彩形式的比色卡中,所有色样均按其外观相似程度进行有序化处理,以便于检索。
5.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色彩形式的比色卡中,每一种色样在各种颜色模式下的色值都可以方便查询,以便于对色彩进行定量描述。
6.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色彩形式的比色卡,即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标准色样和相关色彩信息的远距离传递,也可以将其集成在各种可移动式数字色彩处理和显示设施上。
CNA2007101395450A 2007-10-09 2007-10-09 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 Pending CN1014084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395450A CN101408460A (zh) 2007-10-09 2007-10-09 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395450A CN101408460A (zh) 2007-10-09 2007-10-09 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8460A true CN101408460A (zh) 2009-04-15

Family

ID=40571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395450A Pending CN101408460A (zh) 2007-10-09 2007-10-09 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0846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5628A (zh) * 2011-03-11 2011-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秦汉陶俑彩绘表面颜料特征的无损分析方法
CN104316192A (zh) * 2014-10-27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质量的测试方法、测试平台和系统
CN109115765A (zh) * 2018-08-28 2019-01-01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比浊法测定砷量的方法
CN111239059A (zh) * 2020-03-20 2020-06-05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羊水比色装置
CN114295608A (zh) * 2021-12-31 2022-04-08 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测定依地酸二钠中重金属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5628A (zh) * 2011-03-11 2011-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秦汉陶俑彩绘表面颜料特征的无损分析方法
CN104316192A (zh) * 2014-10-27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质量的测试方法、测试平台和系统
CN104316192B (zh) * 2014-10-27 2016-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质量的测试方法、测试平台和系统
CN109115765A (zh) * 2018-08-28 2019-01-01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比浊法测定砷量的方法
CN111239059A (zh) * 2020-03-20 2020-06-05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羊水比色装置
CN111239059B (zh) * 2020-03-20 2023-01-31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羊水比色装置
CN114295608A (zh) * 2021-12-31 2022-04-08 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测定依地酸二钠中重金属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204570B2 (en) Web-based color selection system
US8339665B2 (en) Texture map of paint colors,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production program, production system and data structure
Zhang et al. A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from RGB signals to the Munsell system for color analysis of tobacco leaves
JP2003202267A (ja) 合成着色料の色を電子ディスプレー上に再現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408460A (zh) 基于数字色彩比色卡的颜色目视比色测量方法
CN106448525A (zh) 医用显示器色彩均匀性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4476934B (zh) 一种解决包装印刷中专色油墨的配色方法
CN110243772A (zh) 一种评价纸张白度的方法
CN110644216A (zh) 一种纺织品自动化色牢度评级方法及装置
Jameson Opponent-colours theory in the light of physiological findings
US6115492A (en) Multiple purpose composite target for digital imaging test and calibration
Griffin et al. Performance of CIE94 for nonreference conditions
KR101881693B1 (ko) 패션상품 디자인에 있어서 소재 직물 선택과 조명 조건하에서 패션상품의 비주얼 검토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124273A1 (en) Tone definitional equation generation method, tone typ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munsell value corresponding to arbitrarily defined tone, image formation method, and interface screen display device
CN1739006A (zh) 颜色区分方法以及根据该方法的颜色栏结构和颜色表
CN103115682B (zh) 自动识别色彩的装置
CN113670442B (zh) 用于中国彩绘文物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计算方法
CN2574591Y (zh) 颜色视觉辨别特性自动定量测试装置
Y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ic conversion method for the conversion of a CIE‐XYZ color system to a DIN color system
Sobagaki et al. On the field trials of CIECAM97s and its model structure
Sato et al. Color categorization properties and color sensation on monitor for color-vision deficient subjects and normal trichromat subjects
Chertov et al. Gem Color Determination: From Visual Analysis to Instrumental Evaluation
KR100494570B1 (ko) 피부 측색을 통하여 얻은 피부 표준 색지의 제조 방법 및이의 사용방법
CN114719984A (zh) 一种纺织印染用datacolor测色仪的快速查找方法
Koo Color Appearance and Color Connotation for Unrelated Col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