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0223B - 支撑结构及其所属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结构及其所属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0223B
CN101400223B CN2007101517528A CN200710151752A CN101400223B CN 101400223 B CN101400223 B CN 101400223B CN 2007101517528 A CN2007101517528 A CN 2007101517528A CN 200710151752 A CN200710151752 A CN 200710151752A CN 101400223 B CN101400223 B CN 101400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location division
strutting piece
length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17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0223A (zh
Inventor
邵冠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517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00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00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0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支撑显示组件的支撑结构,以及包含此显示组件以及此支撑结构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组件壳体,显示组件以及支撑结构。显示组件壳体具有容纳部,支撑结构包含连接件与支撑件,支撑件与连接件部份连接且可改变相对位置。连接件延伸于容纳部外的长度选择地为第一长度以及第二长度。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底座。连接件延伸于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时,显示组件壳体与底座分离。连接件延伸于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时,显示组件壳体通过连接件与底座连接。

Description

支撑结构及其所属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结构以及使用此支撑结构的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撑显示组件的支撑结构,以及包含此显示组件以及此支撑结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平面显示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例如液晶电视、计算机屏幕。特别是薄型化的平面显示装置更是广受欢迎,其中一些优点在于轻薄短小、不占空间。一般而言,使用者对薄型化平面显示装置摆设的需求有两种,一则是将显示装置放置于平面上,例如,利用平面支撑脚架将液晶屏幕放置于桌面;另一则是将显示装置吊挂,例如,将液晶屏幕悬挂于客厅的墙壁上,以节省空间。因此,市面上提供两用的薄型化平面显示器,以迎合消费大众的需求,这种薄型化平面显示装置的平面支撑脚架通常被设计为可拆卸地装设于显示装置的壳体上。
图1a所示为现有的显示装置10,其中,支撑脚架103一端连接于显示装置10的壳体101,另一端安装于底座105。支撑脚架103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壳体101的容纳部110之中。如图1b所示,支撑脚架103从壳体101脱离后,壳体101原与支撑脚架103接合的容纳部110在外观上显露出来。由于容纳部110实际上是一个在壳体101上的破孔,此破孔可能将显示装置10内部的一些支撑结构以及零件显露出来,由容纳部110落入的灰尘或脏污,可能造成显示装置10的损害,例如短路。另外,由容纳部110所露出的结构与零件,不仅让使用者产生不够美观的视觉感受,甚至,可能让使用者误触内部零件而受伤。另外,使用者想要将显示装置10吊挂于墙壁上时,得将支撑脚架103从壳体101拆下,并且,使用者必须自行将支撑脚架103以及底座105收纳于别处,因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支撑结构以及使用此支撑结构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组件壳体,显示组件,支撑结构。显示组件壳体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后壳表面,而显示组件壳体的后壳表面与显示组件之间形成容纳部,且显示组件壳体在其底部上形成容纳部的开口。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以及连接件。显示组件置于显示组件壳体内,而支撑件置于容纳部内且连接于显示组件以及显示组件壳体之间。支撑件包括支撑定位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以及第二连接件定位部,支撑件定位部选择地固定于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及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当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第一连接件定位部时,连接件延伸于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第二连接件定位部时,连接件延伸于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进一步而言,显示装置还包括底座,当连接件延伸于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时,显示组件壳体与底座分离;当连接件延伸于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时,连接件可置于底座上的底座开口内,而使显示组件壳体与底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组件壳体,其上形成容纳部;显示组件,置于所述显示组件壳体内;以及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置于所述容纳部内,并连接于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显示组件壳体之间,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定位部;以及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可选择地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固定机构,可穿设于所述支撑件定位部以及选择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二者其中之一,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相接合。
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丝结构,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包括第一孔洞,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包括第一螺丝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包括第二螺丝孔结构,所述螺丝结构可穿过所述第一孔洞且可选择地锁固于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二者其中之一。
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进一步包括第三孔洞,其中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孔洞以及所述第三孔洞之间,所述螺丝结构穿过所述第一孔洞以及第三孔洞,并锁固于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二者其中之一。
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中空柱状结构,所述连接件置于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之中,其中,所述固定机构贯穿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与所述连接件。
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限制件,连接件包括限制槽,所述限制件置于所述限制槽,限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支撑件相对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连接件进一步包括止动部,当所述连接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止动部止抵所述支撑件,当所述连接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制件止抵所述限制槽的一端。
其中所述显示组件壳体的所述容纳部位于所述显示组件壳体的底部。
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底座,其上形成底座开口,其中当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所述第二长度时,所述连接件伸出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部分可置于所述底座开口内,使所述底座与所述显示组件壳体连接;当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所述第一长度时,所述底座与所述显示组件壳体分离。
其中所述支撑件进一步包括支撑凸肋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凸肋结构,所述支撑凸肋结构与所述连接凸肋结构沿所述连接件的移动方向并列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物件,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包括支撑件定位部;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可选择地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支撑件外的长度为第三长度;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支撑件外的长度为第四长度,所述第四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长度。
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包括卡钩,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包括卡槽,卡接于所述卡槽。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卡钩连动,供驱动所述卡钩卡接于所述卡槽或从所述卡槽松脱。
所述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弹性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弹性组件具有弹力供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相对运动。
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包括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包括卡钩,卡接于所述卡槽。
所述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固定机构,可穿设于所述支撑件定位部以及选择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二者其中之一,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相接合。
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丝结构,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包括第一孔洞,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包括第一螺丝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包括第二螺丝孔结构,所述螺丝结构可穿过所述第一孔洞,且可选择地锁固于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二者其中之一。
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进一步包括第三孔洞,其中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孔洞以及所述第三孔洞之间,所述螺丝结构穿过所述第一孔洞以及第三孔洞,并锁固于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二者其中之一。
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中空柱状结构,所述连接件置于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之中,其中,所述固定机构贯穿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与所述连接件。
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限制件,连接件包括限制槽,所述限制件置于所述限制槽,限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支撑件相对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止动部,当所述连接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止动部止抵所述支撑件,当所述连接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制件止抵所述限制槽的一端。
其中所述支撑件进一步包括支撑凸肋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凸肋结构,所述支撑凸肋结构与所述连接凸肋结构沿所述连接件的移动方向并列设置。
其中所述支撑件进一步包括导引件,所述连接件进一步包括导槽,所述导引件位于所述导槽中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组件;显示组件壳体,所述显示组件壳体具有实质平坦的后壳表面与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形成于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后壳表面之间;支撑件,置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显示组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定位部;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一长度,使所述实质平坦的后壳表面可贴附于墙面;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后壳表面还具有后壳开孔,所述固定机构可同时贯穿所述后壳开孔、所述支撑件定位部与所述连接件。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与支撑脚架结合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与支撑脚架分离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底座结合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底座分离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3d为图3b的立体示意图;
图3e为图3c的立体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支撑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a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的分解示意图。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组件壳体200,显示组件300,支撑结构400。支撑结构400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件402以及连接件404。显示组件壳体200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后壳表面201,而显示组件壳体200的后壳表面201与显示组件300之间形成容纳部210,且显示组件壳体200在其底部上形成容纳部210的开口。换句话说,显示组件300置于显示组件壳体200内,而支撑件402置于容纳部210内且连接于显示组件300以及显示组件壳体200之间;进一步而言,支撑件402同时与显示组件300以及显示组件壳体200的内壁锁固,因而使显示组件300可稳固地置于显示组件壳体200内。
请参考图2b以及图2c,连接件404与该支撑件402部份连接且可改变相对位置。连接件404延伸于容纳部210外的长度选择地为第一长度L1以及第二长度L2,第二长度L2大于第一长度L1,第一长度L1可为零,也就是连接件404完全收纳于容纳部210中。在此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还包括底座900。当连接件404缩于显示组件壳体200之内,使连接件404延伸于容纳部210外的长度为第一长度L1时,显示组件壳体200与底座900分离,如图2b所示。此时支撑结构400收纳于显示组件壳体200内,可供使用者将显示装置20吊挂于墙壁,而使显示装置20的基本平坦的后壳表面201贴附于墙面。当连接件404凸出于显示组件壳体200之外,连接件404延伸于容纳部210外的长度为第二长度L2时,连接件404可置于底座900上的底座开口910内,而使显示组件壳体200与底座900连接。如图2c所示,此时显示装置20可供使用者置于平面上使用。
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400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400包含支撑件402、连接件404以及固定机构406。支撑件402以及连接件404通过固定机构406相互接合而组装。如图3a所示,支撑件402为相平行的两片状结构,一般而言为金属材质;而连接件404为具有厚度的柱体结构,位于两片状结构之间,一般而言为塑料材质,然而,不同实施例中,连接件404可能有不同结构。如图2a中,连接件404为具有蜂巢状结构的柱体,蜂巢状结构可提供较好的支撑力;而其它图式中,例如图3a,连接件404为具有平滑表面的柱体。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件可为其它结构,例如,支撑件可为一体成形的中空柱状结构,而连接件置于支撑件的中空柱状结构之中。这种组装结构,可强化支撑件402以及连接件404两者之间的支撑强度,而避免使支撑件402与连接件404之间因材质不同而产生形变。
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件402其上有支撑件定位部4021,连接件404其上有第一连接件定位部4041以及第二连接件定位部4042。本实施例中,以上的定位部均为孔状结构,且固定机构406为长形的柱体结构。固定机构406穿过支撑件定位部4021,且选择地穿过第一连接件定位部4041以及第二连接件定位部4042二者其中之一。
图3b与图3c为支撑结构400与显示组件壳体200的侧面剖视图。进一步而言,图3b为支撑件402的支撑件定位部4021与连接件404的第一连接件定位部4041通过固定机构406连接时的图示。并请同时参考图3a,本实施例的固定机构406为长形螺丝,支撑件定位部4021为孔洞(第一孔洞),第一连接件定位部4041为第一螺丝孔。由图3b可见,长形螺丝406穿过支撑件定位部4021的第一孔洞之后,进入第一连接件定位部4041的第一螺丝孔而相互锁固。图3c为支撑件402的支撑件定位部4021与连接件404的第二连接件定位部4042通过固定机构406连接时的图示。并请参考图3a,第二连接件定位部4042为第二螺丝孔。由图3c可见,长形螺丝406穿过支撑件定位部4021的第一孔洞后,进入第二连接件定位部4042的第二螺丝孔内而相互锁固。进一步而言,请见图3b与图3c,此实施例中,显示组件壳体200的后壳表面201有后壳开孔203形成其上,固定机构406先行贯穿后壳开孔203而后穿过支撑件定位部4021,以及第一连接件定位部4041或第二连接件定位部4042,以进行锁固。以此固定方式,使用者不需取下显示组件壳体200的后壳,即可调整支撑结构400的连接件404的位置。
在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件402上设置有多个支撑件定位部4021,如第一孔洞4021a及第三孔洞4021b。本实施例中,其分别位于两片状结构的对应位置。请参考图3b与图3c,固定机构406首先穿过第一孔洞4021a,再穿过连接件404的第一连接件定位部4041或第二连接件定位部4042其中之一,最后穿过支撑件定位部4021的第三孔洞4021b。
由图3a可见,支撑件402其上有限制件4023,连接件404其上有限制槽4043以及止动部4045。限制件4023可移动地置于限制槽4043之中。限制件4023实质上可为短柱、凸点或短螺丝,而限制槽4043为长形的凹槽。限制件4023在支撑件402上的位置与限制槽4043在连接件404上的位置不被限定,只要两者互相对应配合地设置。限制件4023以及限制槽4043的作用在于限制连接件404相对于支撑件402的移动范围,一方面便于使连接件404定位以与该支撑件402连接,另一方面防止连接件404移动时脱出于支撑件402。以下对限制件4023以及限制槽4043的动作有详细描述。
图3d与图3e为支撑结构400中支撑件402与连接件404相对位置的图标。请配合参考图3b与图3d,为连接件404相对于支撑件402位于第一位置的图标,此时连接件404延伸于支撑件402外的长度为第三长度L3。请配合参考图3c与图3e,为连接件404相对于支撑件402位于第二位置的图标,此时连接件404延伸于支撑件402外的长度为第四长度L4
请参考图3b以及图3d。连接件404延伸于容纳部210外的长度为第一长度L1的位置,相当于连接件404延伸于支撑件402外的长度为第三长度L3的第一位置。当连接件404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连接件404的止动部4045抵住支撑件402的边缘,供连接件404在第一位置与支撑件402进行固定,且使连接件404无法进一步沿支撑件402移动。
请参考图3c以及图3e。连接件404延伸于容纳部210外的长度为第二长度L2时的位置,相当于连接件404延伸于支撑件402外的长度为第四长度L4的第二位置。当连接件404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支撑件402的限制件4023抵接于连接件404的限制槽4043的一端,供连接件404在第二位置与支撑件402进行固定,且使连接件404无法进一步沿支撑件402移动。
请参考图3a,支撑件402其上进一步形成支撑凸肋结构4027,位于支撑件402的同一平面上的两边。连接件404上形成连接凸肋结构4047,其位置对应于支撑凸肋结构4027。支撑凸肋结构4027在支撑件402上的位置与连接凸肋结构4047在连接件404上的位置不被限定,只要两者互相对应配合地设置。当连接件404置于支撑件402之间时,支撑凸肋结构4027与连接凸肋结构4047以并列且错位的方式设置。其作用之一在于强化整体支撑结构400的支撑强度,另一作用在于提供导引连接件404相对支撑件402的功效。
此外,如图3a所示,支撑件402的平面上进一步形成导引件4029,连接件404的平面上进一步形成导槽4049;导引件4029以及导槽4049的位置是以相对配合地设置,使导引件4029可相对移动地置于导槽4049中。导引件4029实质上可为短柱或凸点,导槽4049为长形凹槽结构。两者作用在于供支撑件402以及连接件404沿固定的方向相对移动与接合,防止两者因晃动或不当位移而造成组装上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支撑结构的结构、支撑件的支撑件定位部以及连接件的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第二连接件定位部的结构均不被限制于以上所举的实施例。图4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500示意图。图4b为支撑结构500的侧面剖视图。如图4b所示,支撑件502的支撑件定位部5021其中之一为卡槽5021a,而连接件504的第一连接件定位部5041为卡钩。当支撑件502与连接件504相对位于第一位置时,卡钩5041卡接于卡槽5021a之内,以连接支撑件502以及连接件504;此结构不需设置固定机构。请参考图4a与4b,类似于前述的实施例,支撑件502的另一支撑件定位部5021为孔洞5021b,连接件504的第二连接件定位部为孔洞5042。当支撑件502与连接件504相对位于第二位置,两者之间需通过固定机构相互固定,连接方式类似于图3a中的实施例。
如图5a所示,在使用卡钩及卡槽作为支撑件定位部以及连接件定位部的实施例中,支撑件定位部为卡钩,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第二连接件定位部为卡槽。在支撑件602对应于卡钩的外表面可设置按键6021,例如,两推式的按钮(push-push type button)。按键6021与卡钩连动,供驱动卡钧卡接于卡槽,或使卡钩从卡槽松脱。图5a的实施例中,支撑结构600进一步包含弹性组件6022,例如定力弹簧。弹性组件6022一端连接于支撑件602上,另一端连接于连接件604,以提供弹力使连接件604相对于支撑件602移动。整体的连动方式如下所述。假设初始状态是连接件604相对于支撑件602位于第一位置,而两者通过卡钩与卡槽互相固定。使用者按压按键6021,使卡钩与卡槽分离;此时,连接于卡钩的弹性组件6022因此释放出弹力,供连接件604相对支撑件602移动而抵达第二位置。使用者可再次按压按键6021,使卡钩与卡槽再次固定。
上述的弹性组件6022可有不同的设置方式。举例而言,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弹性组件6022的一端设置于支撑件602外表面上,且与支撑件定位部连接,另端通过支撑件602的破孔6023而设置在连接件604上的弹性组件壳体6024,而提供弹力使连接件604相对于支撑件602移动。另一例子中,如图6所示,支撑件702的内表面上设有平台7023供弹性组件7022一端设置其上,另一端设置在连接件704上,而提供弹力使连接件704相对于支撑件702移动。
本发明已通过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披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0显示装置       200显示组件壳体
201后壳表面      203后壳开孔
210容纳部        300显示组件
400支撑结构                 402支撑件
4021支撑件定位部            4021a第一孔洞
4021b第三孔洞               4023限制件
4027支撑凸肋结构            4029导引件
404连接件
4041第一连接件定位部
4042第二连接件定位部
4043限制槽                   4045止动部
4047连接凸肋结构             4049导槽
406固定机构                  500支撑结构
502支撑件                    5021支撑件定位部
5021a卡槽                    5021b孔洞
504连接件
5041第一连接件定位部
5042第二连接件定位部
600支撑结构                  602支撑件
6021按键                     6022弹性组件
6023破孔         6024弹性组件壳体
604连接件        702支撑件
7022弹性组件     7023平台
704连接件        900底座
910底座开口      L1第一长度
L2第二长度       L3第三长度
L4第四长度

Claims (23)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组件壳体,其底部形成容纳部的开口;
显示组件,置于所述显示组件壳体内;以及
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件,置于所述容纳部内,并连接于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显示组件壳体之间,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定位部;以及
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可选择地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
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
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底座,其上形成底座开口,其中当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所述第二长度时,所述连接件伸出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部分可置于所述底座开口内,使所述底座与所述显示组件壳体连接;当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所述第一长度时,所述底座与所述显示组件壳体分离,从而使显示组件壳体的平坦的后壳表面可贴附于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固定机构,可穿设于所述支撑件定位部以及选择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二者其中之一,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相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丝结构,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包括第一孔洞,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包括第一螺丝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包括第二螺丝孔结构,所述螺丝结构可穿过所述第一孔洞且可选择地锁固于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二者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进一步包括第三孔洞,其中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孔洞以及所述第三孔洞之间,所述螺丝结构穿过所述第一孔洞以及第三孔洞,并锁固于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二者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中空柱状结构,所述连接件置于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之中,其中,所述固定机构贯穿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与所述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限制件,连接件包括限制槽,所述限制件置于所述限制槽,限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支撑件相对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件进一步包括止动部,当所述连接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止动部止抵所述支撑件,当所述连接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制件止抵所述限制槽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进一步包括支撑凸肋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凸肋结构,所述支撑凸肋结构与所述连接凸肋结构以并列且错位的方式设置。
9.一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物件,所述物件在其底部形成用于容纳该支撑结构的容纳部的开口,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件,包括支撑件定位部;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可选择地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
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支撑件外的长度为第三长度;
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支撑件外的长度为第四长度,所述第四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长度,
所述物件进一步包括底座,其上形成底座开口,其中当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所述第四长度时,所述连接件伸出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部分可置于所述底座开口内,使所述底座与所述物件的壳体连接;当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所述第三长度时,所述底座与所述物件的壳体分离,从而使所述物件的平坦的后壳表面可贴附于墙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包括卡钩,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包括卡槽,所述卡钩卡接于所述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支撑件对应于卡钩的外表面的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卡钩连动,供驱动所述卡钩卡接于所述卡槽或从所述卡槽松脱。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弹性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弹性组件具有弹力供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相对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包括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包括卡钩,卡接于所述卡槽。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固定机构,可穿设于所述支撑件定位部以及选择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二者其中之一,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相接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丝结构,所述支撑件定位部包括第一孔洞,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包括第一螺丝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包括第二螺丝孔结构,所述螺丝结构可穿过所述第一孔洞,且可选择地锁固于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二者其中之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件定位部进一步包括第三孔洞,其中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孔洞以及所述第三孔洞之间,所述螺丝结构穿过所述第一孔洞以及第三孔洞,并锁固于所述第一螺丝孔结构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结构二者其中之一。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中空柱状结构,所述连接件置于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之中,其中,所述固定机构贯穿所述中空柱状结构与所述连接件。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限制件,连接件包括限制槽,所述限制件置于所述限制槽,限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支撑件相对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止动部,当所述连接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止动部止抵所述支撑件,当所述连接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制件止抵所述限制槽的一端。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件进一步包括支撑凸肋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凸肋结构,所述支撑凸肋结构与所述连接凸肋结构以并列且错位的方式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件进一步包括导引件,所述连接件进一步包括导槽,所述导引件位于所述导槽中移动。
22.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组件;
显示组件壳体,所述显示组件壳体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后壳表面与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形成于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后壳表面之间;
支撑件,置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显示组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定位部;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定位部与第二连接件定位部;
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一长度,使所述平坦的后壳表面可贴附于墙面;
当所述支撑件定位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部时,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底座,当所述连接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时,所述显示组件壳体与所述底座分离,从而使所述平坦的后壳表面可贴附于墙面;当所述连结件延伸于所述容纳部外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时,所述连接件可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底座开口内,使所述显示组件壳体与所述底座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后壳表面还具有后壳开孔,所述固定机构可同时贯穿所述后壳开孔、所述支撑件定位部与所述连接件。
CN2007101517528A 2007-09-27 2007-09-27 支撑结构及其所属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1400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17528A CN101400223B (zh) 2007-09-27 2007-09-27 支撑结构及其所属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17528A CN101400223B (zh) 2007-09-27 2007-09-27 支撑结构及其所属的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0223A CN101400223A (zh) 2009-04-01
CN101400223B true CN101400223B (zh) 2011-08-17

Family

ID=40518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17528A Active CN101400223B (zh) 2007-09-27 2007-09-27 支撑结构及其所属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0022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176A (zh) * 2001-12-04 2003-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的主体和基座的联接结构的监视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176A (zh) * 2001-12-04 2003-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的主体和基座的联接结构的监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0223A (zh)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5643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concealable keyboard module
CN201162743Y (zh) 把手锁扣结构
CN101217222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可伸出的连接器结构
EP3306172B1 (en) Display apparatus
JP5039198B2 (ja) 電子機器
KR100770986B1 (ko) 타블렛 모니터
JPWO2006117857A1 (ja) 電子機器
KR10063307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400223B (zh) 支撑结构及其所属的显示装置
TW201006345A (en) Extrac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andle structure
US20090102334A1 (en) Case structure for server
US7874852B2 (en) Cover structur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744700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apable of conveniently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a key module
KR101257436B1 (ko) 스마트폰 장착이 가능한 보드북
CN207901170U (zh) 一种一体式机器人
JPH07202996A (ja) 電話機基台および電話機基台と電子モジュールの組立体
KR200256047Y1 (ko) 책상용 선반
CN214846560U (zh) 一种硬盘快拆固定支架
CN220965324U (zh) 电子设备连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9873242U (zh) 一种电子单词卡的长按键安装结构
CN209949186U (zh) 带支架保护壳
CN101196766A (zh) 介面卡的固定机构
US20080171462A1 (en) Card connector capable of securing the card
JP6175225B2 (ja) 表示装置
KR200345682Y1 (ko) 신문열람대의 신문고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306

Address after: Hsinchu Ci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China Taiwan Taoyuan County

Applicant before: Qisda Corpor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OUDA PHOTOELECTR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ASHIDA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306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