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4254B -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4254B
CN101394254B CN200710122055XA CN200710122055A CN101394254B CN 101394254 B CN101394254 B CN 101394254B CN 200710122055X A CN200710122055X A CN 200710122055XA CN 200710122055 A CN200710122055 A CN 200710122055A CN 101394254 B CN101394254 B CN 101394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user
sub
predictive coding
linear predi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20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4254A (zh
Inventor
王大飞
拉盖施
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220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4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4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4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2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信道估计结果确定系统中各个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200710122055.X_AB_0
其中,k为用户索引,k=1,2,...,K,K为系统基站在同一频带范围内同时服务的用户数;对任意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进行QR分解,根据所述QR分解的结果构造该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利用构造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分别对各个用户的发射信号sk进行线性预编码。

Description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中的线性预编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多用户的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多用户的空间复用是一种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的重要技术。在多用户MIMO系统中,如果基站使用相同的频带、相同的时隙与多个用户通信,同时,在基站中没有反映信道特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那么多个用户间产生的共用信道干扰将无法消除,因而多用户间共用信道也就几乎不可能了。 
然而事实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反映信道特性的CSI,例如通过信道估计获取信道传输矩阵。在FDD系统中,可以通过终端的反馈获得基站到用户的下行信道传输矩阵,而在TDD系统中,可以直接通过信道估计获得上行信道传输矩阵,并将该矩阵作为下行信道传输矩阵。这样,基站就能够获得信道状态信息,从而就可以通过线性预编码来消除共用信道干扰,进而可以通过多用户间共用信道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 
采用线性预编码消除共用信道干扰的主要思想是:对于任意用户而言,对该用户的发射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将线性预编码后的信号发送到接收端。通过选择合适的线性预编码矩阵,能够消除共用信道干扰。下面以一个具体的系统环境为例,说明现有的利用线性预编码消除共用信道干扰的过程。 
假定在多用户MIMO OFDM系统中,某小区的基站有NT根发射天线,其中,任意用户k(k=1,2,...,K)的发射天线数为Nk,K为基站利用同一频 带同时服务的用户数。K个用户终端上的接收天线总数为 N R = Σ i = 1 K N i , 并且,基站的发射天线总数NT大于或等于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总数NR。通过信道估计,基站能够获得该基站到用户k的信道传输矩阵为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22
目前在上述系统中,对发送端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以消除共用信道干扰的过程如下: 
首先,确定各个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 
在介绍具体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的过程前,首先推导为消除共用信道干扰,线性预编码矩阵需要满足的条件: 
在消除共用信道干扰时,系统中的共用信道干扰为主要干扰,于是用户k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可以表示为 H ‾ k = [ H 1 H , . . . , H k - 1 H , H k + 1 H , . . . , H K H ] H .
在发送端,假定用户k的发射信号为sk,该发射信号为一个包括Nk个元素的矢量,将发射信号sk与线性预编码矩阵Tk(维数为NT×Nk)相乘,得到经过线性预编码的信号Tksk。在对多用户进行空间复用时,所有K个用户的发射信号均进行线性预编码,然后再将K个用户的经过线性预编码处理的发射信号进行叠加得到叠加信号 Σ i = 1 K T k s i , 基站该叠加信号通过NT根发射天线同时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任意用户k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r k = H k T k s k + H k Σ i = 1 , i ≠ k K T i s i + n k , 其中,HkTksk表示用户接收到的有用信号,nk表示高斯噪声, H k Σ i = 1 , i ≠ k K T i s i 表示共用信道干扰。 
通过线性预编码消除共用信道干扰 H k Σ i = 1 , i ≠ k K T i s i , 也就是寻找合适的Tk,使HkTi=0,i=1,...,K,其中,i≠k。另外,为避免线性预编码矩阵的引入对 信号传输功率造成影响,线性预编码矩阵Tk还要进一步满足 T i H T i = I N k . 由此可得,发送端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的过程,也就是针对各个用户,寻找需要满足条件 H i T k = 0 , i , k = 1 . . . , K , i ≠ k , s . t . : T k H T k = I N k - - - ( 1 ) 的各个Tk的过程。 
当线性预编码矩阵满足上述条件时,对于K个用户中的任意一个,其它用户带来的共用信道干扰都可以完全消除,这样,下行链路信道就可以看作是K个相互独立的并行链路,每个用户可以在各自的子链路中进行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 
至此,便得到为消除共用信道干扰,线性预编码矩阵需要满足的条件。目前,根据该条件具体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的步骤包括: 
步骤1,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确定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33
步骤2,对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34
进行SVD分解,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 
本步骤中,可以通过SVD分解寻找与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35
中的列矢量正交的矢量,利用这些正交的矢量构造线性预编码矩阵Tk。 
上述通过步骤1和步骤2确定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的过程对于任意用户均相同,也就是说,对所有K个用户应用上述步骤1和步骤2,就可以得到所有K个用户各自对应的线性预编码矩阵。 
接下来,利用构造好的线性预编码矩阵对各个用户的发射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处理。 
具体进行线性预编码处理的方式具体为:将任意用户对应的线性预编码矩阵与该用户的发射信号相乘,然后通过NT根天线发射出去。 
至此,现有的线性预编码方法流程结束。在该过程中,步骤1和步骤2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时,需要对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36
进行SVD分解,而SVD分解本身的计算复杂度较大,因此造成在发送端对信号进行的线性预编码复杂度增大,线性预编码效率低。另外,采用SVD分解进行线性预编码时,无法利用进一步的SVD分解的排序处理,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能够提高线性预编码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包括: 
根据信道估计结果确定系统中各个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41
其中,k为用户索引,k=1,2,...,K,K为系统基站在同一频带范围内同时服务的用户数; 
对任意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42
的共轭转置矩阵 进行QR分解,具体包括:将所述任意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44
的共轭转置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45
分解为归一化正交矩阵Qk和上三角矩阵Rk的乘积,其中,Qk矩阵按列分为两个分矩阵,Rk矩阵按行分为两个分矩阵,Q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为Qk矩阵的前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46
列,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为Qk矩阵的后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47
列,R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为Rk矩阵的前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48
行,R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为Rk矩阵的后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49
行,所述R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为上三角矩阵,R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为零矩阵,NT为基站的发射天线总数, Nk为用户k的接收天线数,K为系统在同一频带上同时服务的用户数; 
根据所述QR分解的结果构造该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 
利用构造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分别对各个用户的发射信号sk进行线性预编码。 
较佳地,所述根据QR分解的结果构造该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为:在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 中,选择任意Nk个列矢量作为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的列矢量。 
较佳地,所述根据QR分解的结果构造该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为: 
根据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 和基站到用户k的信道传输矩阵Hk,构造用户k的等效信道矩阵Hek; 
对所述等效信道矩阵Hek的共轭转置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1
进行QR分解,将其分解为归一化正交矩阵Vek和上三角矩阵Rek的乘积,其中,Vek和Rek矩阵分别包括两个分矩阵,Ve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2
为Vek矩阵的前Nk列,Ve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3
为Vek矩阵的后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4
列,Re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为Rek矩阵的前Nk行,Re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为Rek矩阵的后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5
行,所述Re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为上三角矩阵,所述Re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为零矩阵; 
将Ve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6
与所述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7
之积作为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 
较佳地,所述根据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8
和基站到用户k的信道传输矩阵Hk构造用户k的等效信道矩阵Hek为: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9
较佳地,所述对 进行的QR分解为排序QR分解。 
较佳地,利用施密特变换对 进行排序QR分解,或者,利用豪思霍德householder变换对 进行排序QR分解。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接收端,利用排序的QR分解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测。 
较佳地,所述根据信道估计结果确定系统中各个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13
为: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3785460000514
其中,Hk为基站到用户k的信道传输矩阵。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在本发明中,首先根据信道估计结果确定系统中各个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然后,对任意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进行QR分解,利用QR分解的结果构造该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最后,利用构造的线性预编码矩阵分别对各个用户的发射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通过本发明的线性预编码方法,能够利用QR分解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以消除共用信道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多用户的MIMO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总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线性预编码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线性预编码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应用实施例一和二的方法进行线性预编码,与应用背景技术中的方法进行线性预编码所得的性能比较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线性预编码时,发送端和接收端采用传统QR分解和采用排序QR分解的性能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利用QR分解代替SVD分解,从而降低线性预编码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多用户MIMO系统中线性预编码方法的总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信道估计结果确定系统中各个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61
本步骤中,k为用户索引,如前所述,系统基站在同一频带范围内同时服务的用户数为K,也就是说,k=1,2,...,K。 
步骤102,对任意用户k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62
的共轭转置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63
进行QR分解,并根据QR分解的结果构造该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 
利用对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64
进行的QR分解,寻找与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65
中的各个行矢量正交的矢量,利用这些矢量构造线性预编码矩阵Tk,从而满足公式(1)的限制条件。 
步骤103,利用构造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分别对各个用户的发射信号sk进行线性预编码。 
至此,本发明提供的线性预编码方法流程结束。在上述方法中,利用QR分解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从而实现了消除共用信道干扰的目的。具体通过QR分解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在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述。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应用的系统环境与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线性预编码方法的具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首先确定各个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在此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用户,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的方式均相同,下面以确定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为例,说明该确定过程。 
步骤201,基站根据信道估计结果确定用户k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71
本步骤中,根据信道估计,得到基站到各个用户的下行链路信道传输矩阵Hk,k=1,2,...,K,并确定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72
为  H ‾ k = [ H 1 H , . . . , H k - 1 H , H k + 1 H , . . . , H K H ] H . 由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74
的组成可见,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75
的维数是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76
其中,  N k ‾ = Σ i = 1 , i ≠ k K N i , 表示K个用户中除用户k之外的其它用户的接收天线总数。 
上述信道估计确定Hk的过程可以采用现有的方式实现,例如,在FDD系统中,终端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下行链路信道传输矩阵Hk,再反馈给基站;在TDD系统中,基站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上行链路信道传输矩阵,并将其作为相应的下行链路信道传输矩阵Hk。在本发明中,假定基站到各个用户的信道传输矩阵Hk,相互间互不相关。 
步骤202,对用户k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79
的共轭转置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710
进行QR 分解。 
对 进行QR分解为: H ‾ k H = Q k R k = [ Q k R Q k 0 ] R k NZ 0 k - - - ( 2 ) . 其中,Qk为NT ×NT的归一化正交矩阵,Rk为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3
的上三角矩阵。 
由于假设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4
中的各个分矩阵互不相关,因此QR分解后得到的Rk矩阵中前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5
行构成的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6
的方阵是上三角矩阵,而余下的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7
行元素则均为0。因此,可以如公式(2)所示,将Rk矩阵按行分为上下两个分矩阵,第一分矩阵Rk NZ为Rk矩阵的前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8
行,是一个上三角矩阵;第二分矩阵0k为Rk 矩阵的后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9
行,是一个零矩阵。 
相应地,将Qk按列分为左右两个分矩阵,第一分矩阵Qk R为Qk矩阵的前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10
列,与R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Rk NZ对应;第二分矩阵为Qk矩阵的后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11
列,与R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0k对应。 
通过上述分解,Qk 0与零矩阵0k对应,因此,该Qk 0矩阵中的任意列矢量均与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12
中的任意列矢量相互正交。 
步骤203,在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Qk 0中选择Nk个列矢量作为线性预编码矩阵的列矢量,形成线性预编码矩阵。 
如前所述,按照步骤202中所述的方式进行QR分解后,得到的Qk是归一化的正交矩阵,并且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Qk 0中的列矢量均与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813
中的任意列矢量相互正交。因此,从Qk 0中选择Nk个列矢量构成线性预编码矩阵一定满足公式(1)所示的限制条件。 
具体地,当基站的发射天线数NT大于系统中K个用户的接收天线总和NR时,Qk 0的列数 大于NK,也就是说Qk 0中可以作为线性预编码矩阵的列矢量的个数大于Nk个,这时,可以在Qk 0中选择任意的Nk个列矢量作为线性预编码矩阵的列矢量。 
当基站的发射天线数NT等于系统中K个用户的接收天线总和NR时,Qk 0 的列数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091
等于Nk,也就是说Qk 0中可以作为线性预编码矩阵的列矢量的个数等于Nk个,那么就可以将Qk 0直接作为线性预编码矩阵Tk。 
经过上述步骤201~203即能够确定任意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当确定系统中K个用户各自的线性预编码矩阵后,就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进行线性预编码。 
步骤204,利用构造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分别对各个用户的发射信号sk进行线性预编码。 
本步骤中,对于用户k的发射信号sk,对其进行线性预编码的方式为:计算线性预编码矩阵Tk与发射信号sk的乘积。对各个用户均进行线性预编码后,将叠加的信号从NT根发射天线发送出去。 
至此,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结束。由上述流程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将 进行QR分解得到Qk和Rk矩阵,在Qk中存在与Rk矩阵内取值为零的分矩阵相对应的分矩阵Qk 0,通过在Qk 0中选择列矢量来构造线性预编码矩阵。由于Qk 0与Rk中取值为零的分矩阵相对应,因此按照该方式构造的线性预编码矩阵一定满足公式(1),从而完全消除了共用信道干扰;同时,线性预编码矩阵的确定利用QR分解实现,避免采用SVD分解带来的计算复杂度,进而降低了线性预编码过程的计算复杂度。 
另外,在实施例一中,当NT>NR时,Qk 0中列矢量的选择是任意的,这时,必然有部分Qk 0中列矢量没有在线性预编码过程中起作用。事实上,根据Qk 0矩阵构造线性预编码矩阵时,还可以进一步利用Qk 0中的所有列矢量,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下面通过实施例二介绍具体实现方式。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线性预编码方法的具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首先确定各个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在此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用户,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的方式均相同,下面以确定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为 例,说明该确定过程。 
步骤301~302,基站根据信道估计结果确定用户k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101
对用户k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102
的共轭转置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103
进行QR分解。 
上述步骤301~302中的操作与实施例一的步骤201~202中的操作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为 T k = Q k 0 V k , 由于Qk 0中的各个列矢量均与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105
中的任意列矢量相互正交,因此,只要Vk满足 V k H V k = I N k , 那么矩阵Tk一定满足公式(1)的限制条件。 
该线性预编码矩阵 T k = Q k 0 V k 对发射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处理后,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r k = H k Q k 0 V k s k + H k Σ i = 1 , i ≠ k K Q i 0 V i s i + n k , 由于Qk 0Vk满足公式 
(1)的限制条件,因此共用信道干扰项 H k Σ i = 1 , i ≠ k K Q i 0 V i s i 为0。 
为使系统进一步提高接收性能,应通过合理选择Vk,尽量将用户k接收的信号HkQk 0Vksk的功率最大化。具体实现时,可以将HkQk 0看作用户k的等效信道矩阵,然后通过QR分解确定用户信号如何分配(也就是选择合适的Vk),增强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 
具体地,确定Vk的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303,根据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Qk 0和基站到用户k的信道传输矩阵Hk造用户k的等效信道矩阵Hek。 
本步骤中,具体构造等效信道矩阵Hek的方式为:将基站到用户k的信道传输矩阵Hk与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Qk 0的乘积作为等效信道矩阵Hek,即  He k = H k Q k 0 . 其中,Hk为Nk×NT的矩阵,Qk 0为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1011
的矩阵。如前所述,确定合适的Vk,使得用户信号能够根据基站到用户k的传输信道状况特征加权,增强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 
步骤304,对等效信道矩阵Hek的共轭转置矩阵Hek H进行QR分解。 
对Hek H进行QR分解为: He k H = V e k R e k . 其中,Vek ( N T - N k ‾ ) × ( N T - N k ‾ )  的归一化正交矩阵,Rek ( N T - N k ‾ ) × N k 的上三角矩阵。 
其中,Rek矩阵按行分为上下两个分矩阵,Rek的第一分矩阵为Rek矩阵的前Nk行,是一个上三角矩阵;第二分矩阵0k为Rk矩阵的后 ( N T - N k ‾ - N k )  行,是一个零矩阵。 
相应地,将Vek按列分为左右两个分矩阵 Ve k = [ V k NZ , V k 0 ] , 第一分矩阵Vk HZ 为Vek矩阵的前Nk列,与Re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对应;第二分矩阵Vk 0为Vek矩阵的后 
Figure S200710122055XD00116
列,与R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对应。 
通过上述分解,Vk NZ与Rek中的非零分矩阵对应,因此,将Vk NZ作为Vk,使得用户k的信号在基站端基于到用户k的等效传输信道Hek上加权,能使接收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HkQk 0Vksk更大。 
步骤305,将Ve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Vk NZ作为Vk,构造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的 T k = Q k 0 V k , V k = V k NZ , 因此可得构造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为: T k = Q k 0 V k .
经过上述步骤301~305即能够确定任意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当确定系统中K个用户各自的线性预编码矩阵后,就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进行线性预编码。 
步骤306,利用构造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分别对各个用户的发射信号sk进行线性预编码。 
本步骤中的操作与实施例一的步骤204中的操作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至此,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结束。由上述流程可见,本实施例中,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时,与实施例一类似,根据QR分解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并且,本实施例中,在确定Qk的第二分矩阵Qk 0后,进一步通过选择合适的 Vk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使用户信号的能量更集中于基站到该用户的传输信道上,从而提高接收端有用信号的功率,进而提高信号检测的信噪比。 
根据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方法,进行了线性预编码的系统性能仿真。图4为应用实施例一和二的方法进行线性预编码,与应用背景技术中的方法进行线性预编码所得的性能比较示意图。该系统性能仿真的仿真参数为:在3用户的MIMO系统中,每个用户有两根接收天线,接收端采用ZF-VBLAST检测器。如图4所示,横轴表示接收端检测信号的信噪比,纵轴表示接收端检测信号的误码率。 
其中,曲线401(虚线)为发送端有6根天线的情况下,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进行线性预编码后,检测信号的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曲线402(实线)为发送端有6根天线的情况下,依照背景技术中的方法(即基于SVD分解)进行线性预编码后,检测信号的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曲线403(虚线)为发送端有7根天线的情况下,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法进行线性预编码后,检测信号的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曲线404(实线)为发送端有7根天线的情况下,依照背景技术中的方法(即基于SVD分解)进行线性预编码后,检测信号的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401和402的比较、以及曲线403和404的比较可见,本发明中的方法与背景技术中的方法进行线性预编码后,其系统性能非常接近,但是显然,本发明中的方法由于利用QR分解代替了SVD分解,从而大大降低了线性预编码的计算复杂度。 
另外,根据曲线401和403的比较可见,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式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并进行线性预编码的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式相比,能够带来更好的系统性能,在误码率为10-2时,系统增益为7dB。 
在上述实施例二中,利用基站到用户k的信道传输矩阵和QR分解后得到的Q矩阵中的第二分矩阵构造了等效信道矩阵,进一步对该等效信道矩阵Hek的共轭转置矩阵Hek H进行QR分解,从而确定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 其中,在实施例二中,对Hek H矩阵进行QR分解为传统的QR分解,事实上,通过对Hek H矩阵进行排序的QR分解,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具体地,对Hek H进行排序的QR分解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利用施密特变换进行排序的QR分解或利用豪思霍德(Householder)变换进行排序的QR分解。其中,利用Householder变换进行排序QR分解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进行: 
1:INPUT:H 
2:OUTPUT:Q and P 
3:Q=IM;P=IN; 
4:for k=1 to N do 
5:for n=k to N do 
6:NormAll(n)=norm(H(k:M,n));%norm表示取向量的范数 
7:end for 
8:q=min(NormALL(k:N));%q为具有最小范数的列 
9:if k=M 
10:break; 
11:end; 
12:[v,β]=Householder(H(k:M,q)); 
13:v=[0k-1x1,vT]T Qt=IM-β*v*vH
14:H=Qt*H;Q=Q*Qt; 
15:exchange the kth column and qth column of H and P 
16:end for 
%M为H的行维数,N为列维数 
在上述流程中,输入的矩阵是Hek H,输出的Q矩阵是归一化正交矩阵Vek,另外还输出一个矩阵P。利用上述过程完成排序的QR分解后,上三角矩阵 Re k = Ve k H He k H P . 至此,便得到QR分解后的归一化正交矩阵Vek和上三角矩阵Rek,然后,依照步骤305的方式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 
经过上述方式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后,对发射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处理 并发送。在接收端,相应地,采用排序的QR分解进行信号检测,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信号检测性能,改善信号检测的误码率。并且,与传统的QR分解相比,排序的QR分解并未带来额外的计算量,因此如果接收端采用排序的QR分解进行信号检测,那么发送端可以利用上述方式对等效信道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进行排序的QR分解,再构造线性预编码矩阵,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而在背景技术中介绍的利用SVD分解确定线性预编码矩阵、进而进行线性预编码的方法中,一方面SVD分解的计算复杂度使得整个线性预编码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造成线性预编码的效率较低;另一方面,SVD分解无法利用排序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图5为应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线性预编码时,发送端和接收端采用传统QR分解和采用排序QR分解的性能比较示意图。该性能比较的仿真参数为:在3用户的MIMO系统中,每个用户有两根接收天线,基站共有7根发射天线,接收端采用ZF-VBLAST检测器。如图5所示,横轴表示接收端检测信号的信噪比,纵轴表示接收端检测信号的误码率。 
其中,曲线501为发送端和接收端均采用传统QR分解时,检测信号端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曲线502为发送端采用排序QR分解、接收端采用传统QR分解时,检测信号端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曲线503为发送端采用传统QR分解、接收端采用排序QR分解时,检测信号端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曲线504为发送端和接收端均采用排序QR分解时,检测信号端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 
通过比较曲线501和502可见,当接收端采用传统QR分解时,发送端是否采用排序QR分解,对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并不大。通过比较曲线501和503可见,当发送端均采用排序QR分解时,接收端采用排序QR分解和采用传统QR分解相比,系统性能明显提高,在误码率为10-3时,系统性能提高1dB,在误码率为10-4时,系统性能提高2dB。并且,曲线504中所示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均采用排序QR分解时,系统性能最佳。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信道估计结果确定系统中各个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其中,k为用户索引,k=1,2,...,K,K为系统基站在同一频带范围内同时服务的用户数;
对任意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13
进行QR分解,具体包括:将所述任意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14
的共轭转置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15
分解为归一化正交矩阵Qk和上三角矩阵Rk的乘积,其中,Qk矩阵按列分为两个分矩阵,Rk矩阵按行分为两个分矩阵,Q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为Qk矩阵的前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16
列,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为Qk矩阵的后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17
列,R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为Rk矩阵的前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18
行,R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为Rk矩阵的后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19
行,所述R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为上三角矩阵,R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为零矩阵,NT为基站的发射天线总数,Nk为用户k的接收天线数,K为系统在同一频带上同时服务的用户数:
根据所述QR分解的结果构造该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
利用构造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分别对各个用户的发射信号sk进行线性预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QR分解的结果构造该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为:在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111
中,选择任意Nk个列矢量作为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的列矢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QR分解的结果构造该用户的线性预编码矩阵Tk为:
根据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112
和基站到用户k的信道传输矩阵Hk,构造用户k的等效信道矩阵Hek
对所述等效信道矩阵Hek的共轭转置矩阵进行QR分解,将其分解为归一化正交矩阵Vek和上三角矩阵Rek的乘积,其中,Vek和Rek矩阵分别包括两个分矩阵,Ve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1
为Vek矩阵的前Nk列,Ve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2
为Vek矩阵的后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3
列,Re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为Rek矩阵的前Nk行,Re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为Rek矩阵的后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4
行,所述Re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为上三角矩阵,所述Re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为零矩阵;
将Vek矩阵的第一分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5
与所述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6
之积作为用户k的线性预编码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Qk矩阵的第二分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7
和基站到用户k的信道传输矩阵Hk构造用户k的等效信道矩阵Hek为: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进行的QR分解为排序QR分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施密特变换对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10
进行排序QR分解,或者,利用豪思霍德householder变换对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11
进行排序QR分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接收端,利用排序的QR分解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信道估计结果确定系统中各个用户的干扰信道传输矩阵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12
为:
Figure FSB000003785459000213
其中,Hk为基站到用户k的信道传输矩阵。
CN200710122055XA 2007-09-20 2007-09-20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4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2055XA CN101394254B (zh) 2007-09-20 2007-09-20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2055XA CN101394254B (zh) 2007-09-20 2007-09-20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254A CN101394254A (zh) 2009-03-25
CN101394254B true CN101394254B (zh) 2011-04-20

Family

ID=40494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205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4254B (zh) 2007-09-20 2007-09-20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42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355B (zh) * 2009-08-13 2011-05-25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td-hspa+多用户mimo系统的调制编码方式的选择方法
CN101997654B (zh) 2009-08-17 2013-08-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成预编码矩阵码书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74314B (zh) * 2009-08-18 2013-12-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预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1997649B (zh) * 2009-08-21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正交分集的mu-mimo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720093B (zh) * 2009-11-25 2012-08-1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正交矩阵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方法
CN102237974B (zh) 2010-05-07 2013-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1826946B (zh) * 2010-05-17 2012-09-19 上海交通大学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信息的预处理方法
US8479075B2 (en) * 2010-09-03 2013-07-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rving neighborhoods in codes
CN102447537B (zh) * 2010-10-12 2014-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基站
CN102487314B (zh) * 2010-12-03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输入输出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US9331765B2 (en) 2011-02-01 2016-05-03 Blackberry Limited Mixed rank downlink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lignment scheme
WO2012114148A1 (en) 2011-02-01 2012-08-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ixed rank downlink compound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lignment scheme
CN102355286B (zh) * 2011-06-29 2017-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以及装置
CN102332946B (zh) * 2011-10-13 2014-12-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能同时消除小区间干扰和流间干扰的CoMP下行联合传输方法
CN102625252B (zh) * 2012-03-16 2014-08-06 北京邮电大学 D2d多播通信系统中避免冲突的分时传输方法
US8964871B2 (en) 2012-05-14 2015-02-24 Blackberry Limited Codebook based downlink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lignment scheme
CN103067123B (zh) * 2012-12-13 2015-07-29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基于下行mu-miso的非线性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83374B (zh) * 2016-06-07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上行接收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6712822B (zh) * 2017-01-06 2021-02-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大规模天线系统低复杂度的预编码方法
CN106712818B (zh) * 2017-01-22 2020-05-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预编码矩阵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088664B (zh) * 2018-09-06 2021-02-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块对角化和三角分解的自干扰抑制方法
KR20210012080A (ko) * 2019-07-23 2021-0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안테나 통신 시스템의 프리코더 생성 방법 및 프리코더 생성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7888A (zh) * 2002-10-25 2006-01-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空间多路复用模式的mimo系统
CN1870458A (zh) * 2005-05-24 2006-11-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07035993A1 (en) * 2005-09-29 2007-04-05 Prescient Networks Pty Ltd Channel tracking for mimo receive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7888A (zh) * 2002-10-25 2006-01-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空间多路复用模式的mimo系统
CN1870458A (zh) * 2005-05-24 2006-11-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07035993A1 (en) * 2005-09-29 2007-04-05 Prescient Networks Pty Ltd Channel tracking for mimo receiv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254A (zh)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4254B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CN101496439B (zh) 反馈装置、反馈方法、调度装置以及调度方法
CN101636929B (zh) 使用任意预编码基准信号的mu-mimo的通用化基准信令方案
CN101385249B (zh) 支持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图案多样性和相关方法
CN102983934B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线性预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85130B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1378277B (zh) 多用户预编码及调度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基站
CN101984571B (zh) 多用户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
CN101217304B (zh) 一种多子信道的多输入多输出预编码处理方法
CN103166688B (zh) 一种预编码的实现方法、装置及mimo系统
CN101232356A (zh) Mimo系统中的预编码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689902A (zh) 通过共享无线资源向多个目的地同时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53259A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预编码传输方法
TW200917719A (en) Relay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355381A (zh) 基于信道向量量化的调度和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1483503B (zh)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7210803A (zh) 用于大规模mimo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KR101268480B1 (ko) 다중사용자 mimo 릴레이 시스템에서 단대단 레벨 svd 전송방법
EP252550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back spatial channel state
CN102404031A (zh) 基于最大吞吐量的自适应用户调度方法
CN102647220B (zh) 一种基于格基约减的多入多出预编码的控制方法
CN101873190A (zh) 预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2025405A (zh) 一种基于联合收发端信息的多路波束形成方法及系统
CN102711135B (zh) 收发机联合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终端
CN102468932B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道质量估计方法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