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9018A - 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9018A
CN101389018A CN 200710153928 CN200710153928A CN101389018A CN 101389018 A CN101389018 A CN 101389018A CN 200710153928 CN200710153928 CN 200710153928 CN 200710153928 A CN200710153928 A CN 200710153928A CN 101389018 A CN101389018 A CN 101389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image
field
frame encoding
field pi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539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9018B (zh
Inventor
林永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1539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9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9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9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9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90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及装置,用以在保证I图像原有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I图像的编码效率,从而提高整个GOP的编码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图像编码方法包括: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用于对帧内编码图像进行编码和解码。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是当前非常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在过去的近20年当中,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得到不断发展,新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也不断涌现。1991年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组织制定的MPEG-1标准,面向VCD存储光盘应用,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4年MPEG和国际电报联盟(ITU,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联合制定的MPEG-2标准,面向数字电视广播和DVD激光视盘的应用。该标准是目前在数字视频广播和激光视盘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影响最为深远的视频压缩标准。之后MPEG推出了面向对象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MPEG-4,ITU推出了面向视频会议、视频通信的标准H.263以及其后续版本H.263+、H.263++、H.263L。目前最新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主要有ITU/MPEG联合制定的H.264/AVC标准,以及VC-1标准,前者于2005年3月由ISO/IEC/ITU标准组织颁布为国际标准,后者于2006年4月由SMPTE标准组织颁布。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追求更高的编码压缩效率、更好的网络兼容性、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中,涉及帧内编码图像、帧间编码图像和图组(GOP,Group of Picture)等概念。帧内编码图像由图像本身即可完成编码,不需要其他图像作参考。帧内编码图像可以利用帧内预测技术进行编码。例如,I图像(I帧)就是一种帧内编码图像。帧间编码图像是利用帧间预测技术进行编码的图像,需要根据参考图像对本图像进行预测编码。帧间编码图像有两种类型:前向预测编码图像和双向预测编码图像。前向预测编码图像,例如P图像(P帧),只能参考前面出现的图像进行预测编码;双向预测编码图像,例如B图像(B帧),可以参考前向和后向两个方向上出现的图像进行预测编码,在特殊情况下,双向预测编码图像也可以只参考后向图像进行预测编码。被帧间编码图像用作参考的图像称为参考图像。帧间编码图像需要有参考图像才能进行帧间预测编码,同样在解码端对帧间编码图像的解码也需要参考图像。帧内预测编码图像(I图像)的解码图像以及前向帧间预测编码图像(P图像)的解码图像可以用作参考图像,但是,双向预测编码图像(B图像)的解码图像不可以用作参考图像,即双向预测编码图像为非参考图像。参考图像的帧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利用多帧图像作为参考图像的图像编码技术为多参考帧预测技术。
图组(GOP,Group Of Pictures)是一个或多个编码图像的组合,由一个帧内编码图像和跟随在该图像之后的多个帧间编码图像组成。
在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中,涉及各种编码图像的排列顺序问题,包括编码顺序和显示顺序。如果视频序列中没有B图像,则编码顺序与显示顺序相同,因为解码顺序和编码顺序相同。如果视频序列中包含B图像,则编码顺序与显示顺序不同,解码图像输出显示前应进行图像重排序。
下面举例说明图像重排序:
图像的显示顺序参见表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 B B P B B P B B I B B P
从显示顺序上看,I图像和P图像之间有两个B图像,两个连续的P图像之间也有两个B图像。在编码时,用图像1I预测图像4P,用图像4P和1I预测图像2B和3B,编码顺序参见表二:
 
1 4 2 3 7 5 6 10 8 9 13 11 12
I P B B P B B I B B P B B
同样,解码顺序也如表二所示,所以,在解码输出时,需要调整为表一所示的显示顺序。
为了获得更高的编码压缩效率(简称编码效率或编码增益),目前各种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力求去除图像内和图像间的各种冗余信息,包括时间、空间、统计和人眼视觉等方面的冗余。比如,H.264标准采用了多种技术来提高编码效率,包括完全可逆的整数变换、多参考帧预测技术、多模式的帧内预测、变块大小的运动补偿、1/8像素插值、去块效应的环路滤波、高效的熵编码等一系列技术。
多参考帧预测技术,对编码增益的贡献较大,是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普遍采用的技术。在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中,I图像是可以独立解码的图像。基于这一特性,I图像可以在多方面获得应用,包括随机访问、差错恢复、抗误码传输、视频播放中的快进快退、视频编辑、以及阻止误差扩散等。
其中,所述随机访问是指从比特流起始点之外的某一点开始,对比特流解码并恢复出解码图像。随机访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立即随机访问,从码流切入点开始就可以正确解码;另一种是逐渐随机访问,从码流切入点开始到可以正确解码,需要一个过程。随机访问的应用主要包括广播应用中的节目换台、码流切换、编辑和拼接、节目回放的随机定位、快进快退等。随机访问直接与用户的体验相关。不同的业务对随机访问性能的要求不同,比如,对于数字电视广播业务,DVB标准规定每隔0.5s要出现一个随机访问点;对于视频通信、视频会议、PPV(Pay Per View)等业务,由于不会频繁的发生切换、或者频繁随机退出、进入,这些业务对随机访问性能的要求较低,随机访问点出现频率可以降低,可以间隔多个GOP出现一个随机访问点。
现有技术中,一幅图像即可以采用帧编码模式还可以采用场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在帧编码模式下,I图像不依赖于其它图像进行帧内预测编码。在场编码模式下,将I图像分为顶场图像和底场图像分别进行编码。I图像的顶场图参考顶场图像,不允许参考其他图像。由于I图像不允许参考其他图像,所以I图像总是可以独立解码的。对于I图像后面的P图像可以跨过I图像参考I图像前面的图像的情况,在场编码模式下,限制I图像的底场图像只能参考该I图像的顶场图像,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这样处理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当在I图像发生随机访问时,P图像需要I图像前面的图像才可以正确解码,所以此时I图像起不到完全阻止误差扩散的作用;另一方面,对I图像的编码不能充分利用多参考帧技术,影响I图像的编码效率,从而影响了整个GOP的编码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用以在场编码模式下提高图像的编码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编码方法,包括:
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解码方法,包括:
根据帧内编码图像的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并利用该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其中,所述参考场图像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在编码端,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在解码端,根据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并利用该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编码装置,包括:
参考场图像生成单元,用于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
编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包括:
参考场图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帧内编码图像的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其中,所述参考场图像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
解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
图像编码装置,用于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图像解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并利用该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解码,使得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不仅可以参考该帧内编码图像的顶场图像,还可以参考其他场图像,因此,本发明可以采用多参考帧预测技术对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提高了帧内编码图像的编码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个GOP的编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I图像的底场图像编码为前向预测编码图像时,I图像的底场图像参考其他场图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I图像的底场图像编码为前向预测编码图像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I图像的底场图像为前向预测编码图像时,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I图像的底场图像编码为双向预测编码图像时,I图像的底场图像参考其他场图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I图像的底场图像编码为双向预测编码图像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I图像的底场图像为双向预测编码图像时,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编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解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及装置,用以在保证I图像原有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I图像的编码效率,从而提高整个GOP的编码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距离I图像的底场图像(当前编码图像)的远近均指按照显示顺序的距离I图像的底场图像的远近;提到的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或者之后的图像,也是指按照显示顺序的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或者之后的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I图像的顶场图像、B图像以及P图像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重点介绍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均以参考图像的帧数为两帧,即参考场图像的场数为四场的情况,分别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将I图像的底场图像编码为前向预测编码图像和双向预测编码图像的,以及相应地,如何在解码端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的。
首先介绍一下将I图像的底场图像编码为前向预测编码图像的情况。
图1示出了I图像的底场图像可参考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四个场图像,各编码图像按照显示顺序排列。其中最后一个图像为I图像,标号为0的图像表示I图像的顶场图像。图1中的数字表示I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索引号的大小表示距离当前编码图像(I图像)的远近(显示顺序),索引号为0的顶场图像为距离当前编码图像最近的参考场图像,索引号为3的底场图像为距离当前编码图像最远的参考场图像。当然,索引号的大小也可以不受距离当前编码图像的远近的限制,可以任意分配。由图1可见,I图像的底场图像除了参考I图像的顶场图像之外,还参考了位于I图像之前的其他参考图像。那么,参见图2,对I图像的编码方法包括:
S201、对I图像的顶场图像进行编码,编码为帧内编码图像。
S202、参考I图像的顶场图像(索引号为0),以及位于I图像之前的索引号分别为1、2和3的场图像,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编码为前向预测编码图像。
S203、在I图像的压缩码流中写入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由于I图像的底场图像参考了多个参考场图像,那么,编码时需要在I图像的压缩码流中写入这些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即0、1、2和3,以便解码端可以找到I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
由于I图像是GOP的起始图像,其编码效率的提高,会对整个GOP的编码效率带来很大贡献,即会提高整个GOP的编码效率。本发明所述的编码效率不是指编码的工作效率,而是指图像编码增益,即压缩比,所以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编码端和解码端都可以提高图像的编码效率。
相应的,参见图3,对I图像的解码方法包括:
S301、对I图像的顶场图像进行解码。由于该顶场图像是帧内编码图像,所以总是可以单独解码的,无需参考图像。
S302、从压缩码流中解析出I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S303、通过所述索引号,查找到该I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并通过所述参考场图像,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由于编码效率的提高,使得解码端对图像进行的解码变得更加简单。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进行编码生成的压缩码流,结合差错隐藏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随机访问、差错恢复、码流播放时的快进/快退以及阻止误差扩散等。此时I图像的顶场图像相当于起到了现有技术中I图像的作用。
由于I图像的顶场图像为帧内编码图像,可以独立解码,随机访问时依然可以从I图像切入,但I图像的底场图像,由于缺少参考场图像而无法正确解码。此时,可以采用差错隐藏的方法进行处理,利用I图像的顶场图像,恢复出该I图像的底场图像。对于后续其他图像的解码也可类似进行差错隐藏处理,恢复的图像可以用于显示。当下一个随机访问点到达时,解码端便可以恢复正确解码。因此,由于发生随机访问而带来的参考帧丢失的问题,不会引起误差的持续扩散,仅影响当前随机访问切入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的图像。
在视频点播(VOD,Video on Demand)以及媒体播放器中进行快进、快退等类似模拟式磁带录放机(VCR,Video Cassette Recorder)操作时,也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解码方法。当进行快进、快退播放时,可以仅解码I图像的顶场图像,然后利用差错隐藏的方法恢复出该I图像的底场图像,从而完成一个I图像的解码,显示该解码图像。然后跳到下一个I图像开始解码。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完成对视频内容的快速浏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参考帧数目为两帧的情况进行说明。显然,当参考帧数目大于或等于3帧时,编/解码过程和参考场图像的管理可以做相应类推。
下面介绍一下将I图像的底场图像编码为双向预测编码图像的情况。
图4示出了I图像的底场图像可参考I图像的顶场图像,还可以参考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前向参考图像)和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场图像(后向参考图像)。图2中所示的编码图像是按照显示顺序排列的,中间的图像为I图像,图2中的数字表示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索引号是按照距离当前编码图像I图像的底场图像的远近(显示顺序)分配的,并且,在前向和后向两个方向上单独分配。即对于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参考场图像,将距离I图像的底场图像最近的该I图像的顶场图像的索引号设置为0,将I图像的前一图像的底场图像的索引号设置为1;对于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参考场图像,将距离I图像的底场图像最近的该I图像的后一图像的顶场图像的索引号设置为0,将所述后一图像的底场图像的索引号设置为1。当然,索引号不局限于前向和后向单独分配,也可以连续分配,即将四个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分别设置为0、1、2、3。
由于I图像的底场图像参考了I图像后面的图像,那么,I图像的底场图像的编码,需要在后面这些参考图象编码完成后,才能进行编码。所以,由于编码顺序和显示顺序不一致,在输出显示时需要对图像进行重新排序。
那么,参见图5,对I图像的编码方法包括:
S501、对I图像的顶场图像进行编码,编码为帧内编码图像。
S502、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参考场图像进行编码。其中,所述参考场图像为所述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
S503、参考I图像的顶场图像,以及位于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和之后的场图像,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编码为双向帧间编码图像。此时,该I图像的底场图像除了参考该I图像的顶场图像(索引号为0)之外,还参考位于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和之后的场图像,即图1中前向参考图像中索引号为1的场图像,和后向参考图像中索引号分别为0和1的场图像。
S504、在I图像的压缩码流中写入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相应地,参见图6,对I图像的解码方法包括:
S601、对于I图像的顶场图像进行解码。
S602、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参考场图像进行解码。其中,所述参考场图像为所述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
S603、从压缩码流中解析出I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S604、通过所述索引号,得到该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和之后的参考场图像,并且,利用该参考场图像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I图像的底场图像还可以仅参考该I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同样可以实现对I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的编/解码,并且可以达到提高编码效率的效果。
综上所述,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S701、编码端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对该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S702、解码端根据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并利用该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以下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编码装置,包括:参考场图像生成单元801和编码单元802。
所述参考场图像生成单元801,用于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
所述编码单元802,用于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相应地,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包括:参考场图像确定单元901和解码单元902。
所述参考场图像确定单元901,用于根据帧内编码图像的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其中,所述参考场图像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场图像。
所述解码单元902,用于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图像编码装置1001和图像解码装置1002。
所述图像编码装置1001,用于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所述图像解码装置1002,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并利用该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编/解码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对图像进行的编码步骤包括:
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
参考所述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
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相应地,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对图像进行的解码步骤包括:
获取帧内编码图像的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根据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
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和装置。使得I图像的底场图像可以参考除了该I图像的顶场图像之外的其他场图像。并且,将I图像的顶场图像仍编码为帧内编码图像,因此,本发明在兼顾了I图像作用的同时,提高了编码效率。并且,与原有标准有很好的兼容性,相当于原有标准的一个扩展,不增加新的语法元素,当限制底场只能参考顶场时,完全兼容原有标准。解码端的实现也比较简单,仅涉及参考帧的管理,没有增加实现的复杂度。
本发明可应用于数字视频广播、流媒体组播、压缩码流的编辑/拼接、视频点播(VOD,Video On Demand)/个人数字录像(PVR,Personal Digital VideoRecorder)播放时的快进/快退等场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包括该帧内编码图像的顶场图像和该帧内编码图像之前的顶场图像和/或底场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参考场图像场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图像时,对所述参考场图像设置的索引号是不同的索引号;
当所述参考场图像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时,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之前的参考场图像和之后的参考场图像分别单独设置索引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参考场图像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时,
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之后的参考场图像的编码操作,发生在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的编码操作之前。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记录在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编码生成的压缩码流中。
6、一种图像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帧内编码图像的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并利用该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其中,所述参考场图像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顶场图像和所述帧内编码图像之前的场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帧内编码图像处发生随机访问时,通过差错隐藏,利用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顶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参考场图像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时,或者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场图像时,
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参考场图像的解码操作,发生在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的解码操作之前。
10、根据权利要求6、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是从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编码生成的压缩码流中解析得到的。
1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编码端,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在解码端,根据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并利用该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12、一种图像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参考场图像生成单元,用于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
编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13、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参考场图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帧内编码图像的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其中,所述参考场图像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包括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场图像;
解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14、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图像编码装置,用于将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至少两个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前的场图像和之后的场图像,或者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之后的至少两个场图像作为参考场图像,利用所述参考场图像,对该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编码,并且,记录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
图像解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场图像的索引号,得到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的参考场图像,并利用该参考场图像对所述帧内编码图像的底场图像进行解码。
CN 200710153928 2007-09-14 2007-09-14 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9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53928 CN101389018B (zh) 2007-09-14 2007-09-14 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53928 CN101389018B (zh) 2007-09-14 2007-09-14 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9018A true CN101389018A (zh) 2009-03-18
CN101389018B CN101389018B (zh) 2010-12-08

Family

ID=40478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539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9018B (zh) 2007-09-14 2007-09-14 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901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898B (zh) * 2009-11-16 2011-06-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视频编码、解码方法与视频编码、解码装置
CN103200408A (zh) * 2013-04-23 2013-07-10 华录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解码方法
CN105933706A (zh) * 2015-02-27 2016-09-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媒体编解码器、应用处理器和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292B (zh) * 2012-02-15 2018-07-06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使用非固定参考场前向预测跳过模式的编码解码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898B (zh) * 2009-11-16 2011-06-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视频编码、解码方法与视频编码、解码装置
CN103200408A (zh) * 2013-04-23 2013-07-10 华录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解码方法
CN103200408B (zh) * 2013-04-23 2016-03-30 华录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解码方法
CN105933706A (zh) * 2015-02-27 2016-09-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媒体编解码器、应用处理器和电子装置
CN105933706B (zh) * 2015-02-27 2020-06-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媒体编解码器、应用处理器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9018B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9034B (zh) 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EP1323314B1 (en) Transcoding progressive i-slice refreshed mpeg data streams to enable trick play
US5822024A (en) Imag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ame
US6862402B2 (en) Digital recording and playback apparatus having MPEG CODEC and method therefor
US6980594B2 (en) Generation of MPEG slow motion playout
US9390754B2 (en) Video trick mode system
JP3752694B2 (ja) 圧縮映像信号編集装置、編集方法、及び復号化装置
US6987924B1 (en) Recorder/reproducer
EP0711084A2 (en) Video recorder compatible receiver
US790783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stop and pause commands in a video recording and playback system
KR20060088303A (ko)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의 동영상 저장/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JP4440863B2 (ja) 符号化復号化装置、符号化復号化方法、符号化復号化集積回路、および符号化復号化プログラム
CN101389018B (zh) 一种图像编/解码方法、装置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CN101248672A (zh) 用于改进的特技播放的转码图像
KR101142379B1 (ko) 디지털 방송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디지털 방송 녹화 방법
CN101459840B (zh) 视频图像编码和解码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01138246A (zh) 视频流数据的缓冲
JP2776212B2 (ja) 符号記録装置
CN1672409A (zh) 由用户控制的特技播放性能
CN100591134C (zh) 防止黑屏和花屏的播放方法
JP3191439B2 (ja) 符号化画像信号切換装置
JP3448961B2 (ja)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US921993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iming media stream modifications
KR20090039232A (ko) 동영상 압축 및 복원 방법
JP2005260955A (ja) 遠端ビデオ情報を保存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IZHOU ZHITA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106

Owner name: YANG BINBI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IZHOU ZHITA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1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6003 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6300 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29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6003 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06

Address after: 516300, Hubin garden, Pingshan street, Huidong County, Huizhou, Guangdong, 3

Patentee after: Yang Binbin

Address before: 516003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Mountain Road No. 4 Building 12 layer Dweh No. 06 A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ZHITA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06

Address after: 516003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Mountain Road No. 4 Building 12 layer Dweh No. 06 A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HUIZHOU ZHITA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n Yongb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jun

Inventor after: Tu Yi

Inventor after: Wang Weinan

Inventor before: Lin Yongb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07

Address after: China Jing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No. 498 Building 8 room 19201B

Patentee after: VISION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300, Hubin garden, Pingshan street, Huidong County, Huizhou, Guangdong, 3

Patentee before: Yang Binbi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