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4452B - 两段式能量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段式能量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4452B
CN101384452B CN2007800058335A CN200780005833A CN101384452B CN 101384452 B CN101384452 B CN 101384452B CN 2007800058335 A CN2007800058335 A CN 2007800058335A CN 200780005833 A CN200780005833 A CN 200780005833A CN 101384452 B CN101384452 B CN 101384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bsorbing
absorbing section
paragraph
buffer system
bl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58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4452A (zh
Inventor
埃里克·J·贾达
迈克尔·R·马费特
苏布兰萨·莫哈帕特拉
达南德拉·K·纳格万希
斯里拉姆·T·拉马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Original Assignee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filed Critical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Publication of CN101384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4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4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4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06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 B60R2019/1833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made of plast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93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comprising a multiplicity of identical adjacent shock-absorb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缓冲器,其具有提高的能量吸收特性并且在系统中包括向前伸出“较软”能量吸收面的一个或多个独特的几何构造,同时嵌套较靠后的仅在观测到较高能量冲击时起作用的较“硬”能量吸收面。可采用大量构造和/或方法或者多种的组合,实现双重能量吸收。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案中,用于一个或多个部件的材料的壁厚可不同,可使用具有不同刚性的材料,和/或在缓冲系统中可交替使用具有不同深度和截面刚性的几何构型。

Description

两段式能量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具体地涉及能够吸收冲击能的汽车缓冲器(motorvehicle bumper)。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中,出口到全球其他地区的车辆必须经过适当地设计以满足各种车辆系统不同的规定要求。因而,大多数出口车辆需要不同的缓冲系统以满足其出口地区的特殊要求。这通常需要同一车辆具有多种缓冲部件,使得对于特定区域的目的地能够装配不同的缓冲系统。这需要对工具、设备、人工、装配空间等的额外投资。由于各种区域性要求中的一些相互冲突,因而未能设计出能够以单个缓冲系统满足所有全球性要求的系统。
已尝试对现有的缓冲系统进行设计以解决利用相同的缓冲系统满足多种冲突性要求的问题。这些现有的缓冲系统在车辆缓冲区中设计包括大面积的能量吸收区。然而,这种方法非常不实用并且常由于目前汽车的款型要求而无法实现。
另外,尽管许多汽车具有其自身的设计例如溃缩区(crumple zone)用于吸收伴随碰撞产生的力和能,但多数设计不能够满足不同国家的规定要求。这些设计通常旨在保护车辆中的个体,使其免遭高冲击性碰撞。然而,在低冲击性碰撞中也可能遭受伤害。尽管许多汽车包括选择性设计以在低冲击性碰撞过程中帮助保护车辆,但这些设计没有考虑对撞击目标的可能伤害。例如,在与行人低冲击性碰撞的情况下,缓冲器设计中没有提供保护民众的措施,尽管在一些国家目前对这种措施提出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用两段式能量吸收缓冲系统来解决现有缓冲系统的问题,该两段式(dual stage)能量吸收缓冲系统包括在系统中向前伸出“较软”能量吸收面的一个或多个独特的几何构造,同时嵌套仅在观测到较高能量冲击时起作用的较靠后的较“硬”能量吸收面。可采用大量构造和/或方法或者多种的组合实现双重能量吸收。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案中,用于一个或多个部件的材料的壁厚可不同,可使用刚性不同的材料,和/或在缓冲系统中可交替使用具有不同深度和截面刚性的几何构型。
因而,一方面,提供汽车缓冲器。该汽车缓冲器包括:具有第一抗冲击性的第一能量吸收段,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具有第二抗冲击性的第二能量吸收段;其中第一抗冲击性小于第二抗冲击性。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可包括多个第一段元件。各第一段元件可包括各端部连接在第二能量吸收段上的“C”形环。各“C”形环可大致为矩形。第一能量吸收段还可包括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和所述第二能量吸收段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前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顶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等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前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顶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侧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等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前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顶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侧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案的两段式缓冲器的等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和实施例中,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描述,所述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多种改进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用,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等也可包括复数对象,除非文中另外明确规定。此外,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用,术语“包括”可包括实施例“由......组成”和“基本上由......组成”。另外,本申请所披露的所有范围均包括端点并可独立组合。
如本申请所用,可使用近似的表述修饰任意定量表达,其中定量表达可以在不改变其所涉及的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改变。因而,在一些情况下,由一个或多个术语例如“约”和“大致”修饰的值可不限于所规定的精确值。至少在一些情况下,近似的表述可对应于测量数值所用仪器的精度。
本发明提供改进的汽车缓冲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缓冲系统提供单个缓冲系统,该单个缓冲系统包括赋予缓冲器不同能量吸收特性的至少两个能量吸收段。第一能量吸收段提供通常用于低冲击性和/或低速碰撞的能量吸收特性。第二能量吸收段提供通常用于高冲击性和/或高速碰撞的能量吸收特性。
因而,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缓冲系统,该缓冲系统设计有用于提供第一能量吸收度(first level of energy absorbance)的第一能量吸收段。该第一能量吸收段被设计为提供低冲击性和/或低速碰撞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吸收度的大部分。因而,该第一能量吸收段设计为具有小于第二段的抗冲击性或刚性,以使第一能量吸收段在冲击过程中需要较小的力来改变其形状和/或尺寸。通过设计使第一能量吸收段具有较小的抗冲击性,使得在冲击过程中第一能量吸收段将吸收更多的能量并且将较容易凹陷或弯曲,从而撞击缓冲系统的物体由于该第一段而受到较小的来自缓冲系统的对抗力。因此,在低冲击性碰撞过程中,撞击目标受到较小的撞击力,而第一能量吸收段设计用于吸收剩余力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
第一能量吸收段可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一段元件设计为具有较小的抗冲击性。这些元件可根据一种或多种因素设计,所述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段元件的形状、构造第一段元件所用的材料、具有不同抗冲击性的第一段元件的使用、和/或由不同材料构造的第一段元件的使用。
因而,一方面,第一段元件可通过元件形状设计为具有较小的抗冲击性。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段元件可包括从缓冲系统凸出的环形结构(loopedstructure),其中环的闭合部分从连接该缓冲系统的汽车伸出的距离最远。或者,第一段元件可与车辆最接近,而第二段距离车辆最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当环用作第一段元件时,这些环从侧面观察环类似字母“C”。环可具有能够提供较小抗冲击性的任意形状。因而,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环可为圆形。在替代实施方案中,环可为矩形。在又一种实施方案中,环可为方形或允许第一段元件具有小于缓冲系统其余部分的抗冲击性的任何其它几何形状。另外,环的截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大致为平面以及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可为波纹状,以提供额外的刚性。
此外,缓冲器上第一段元件的数量可改变。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段元件包括单个环,其中该单个环沿缓冲器的整个长度或基本沿整个长度延伸。在该实施方案中,该环可被连接以使该环的将第一段元件连接到缓冲器其余部分上的部分为实心的,或者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这些部分可为带槽的。
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缓冲系统可包括多个第一段元件。所述第一段元件可沿缓冲器的纵向为等间距或基本等间距的。或者,所述第一段元件可沿缓冲器的纵向不规则地设置。在再一实施方案中,沿缓冲器纵向设置的所述第一段元件可具有不规则的尺寸和/或形状。
第一段元件可通过环的开口端连接在缓冲系统的其余部分上。因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环的顶部和底部两个位置与环连接。如本申请所用,术语“连接”是指与另一结构体接触的任何结构体。尽管术语“连接”可指与另一单元化学或机械连接的独立单元,但该术语还可用于表示例如经由成型法与另一结构体整体形成的结构体,从而无需单独的工艺步骤将一个结构体连接在另一结构体上,例如将第一段元件连接在缓冲器上。
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第一段元件可包括连接到缓冲系统其余部分的一个或多个附加连接位置。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可在各环的侧面上使用附加连接件或侧搭接件(side strap)。如前所述,这些侧搭接件可化学或机械连接,或者可与缓冲系统的其余部分整体形成。侧搭接件可用于辅助控制碰撞过程中的逐渐粉碎(progressive crushing)。侧搭接件的尺寸和/或位置可改变。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一个第一段元件,侧搭接件可沿环的顶部、底部或中部位于元件的一侧。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在元件的另一侧使用第二侧搭接件,该搭接件也可沿环的顶部、底部或中部设置。在使用两个侧搭接件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搭接件可沿环的相同部分设置。在使用两个侧搭接件的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搭接件可沿环的不同部分设置。还应当理解的是,在各第一段元件的一面或两面上可使用多于一个的侧搭接件。还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使用多个第一段元件,则各元件可具有数量和/或位置与其它元件相同的侧搭接件。或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还应当理解的是,如果使用多个第一段元件,则各元件可具有与其它元件相比数量和/或位置不同的侧搭接件。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使用狭长支撑条连接每一个第一段元件以向各第一段元件提供额外的支撑,从而赋予第一段元件增加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狭长条可在各第一段元件与缓冲系统其余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或连接位置附近连接在各第一段元件上,以使该狭长条沿基本平行于缓冲器纵轴的方向延伸。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狭长条可位于第一段元件的端部,从而形成狭长支撑板,将该狭长支撑板设计为缓冲系统接触被缓冲器撞击的任意物体的第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狭长条可以是平的或基本是平的。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狭长条可以是波状或波纹状。狭长条可由与该第一段元件相同的材料构成,或者,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可基于所选定由该狭长条或板提供的支撑度,由刚性与第一段元件不同的材料构成。与缓冲系统其它元件一样,狭长条可与缓冲系统其余部分化学或机械连接,或者可与缓冲系统其余部分整体形成。
第一段元件可由能够提供小于标准缓冲系统的抗冲击性的任意材料形成。可用于本发明的所述材料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塑性材料、金属材料、泡沫材料或它们的组合。有利的是选择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用于第一段元件,以使第一段元件在低速碰撞中不会破碎或粉碎,而是在冲击力消除后恢复原状。因而,在速度极低的碰撞中,缓冲器能够屈服而不会伤害撞击目标或破坏缓冲器本身。
在本发明的选择性实施方案中,第一段元件可由塑性材料如热塑性材料构成。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塑性材料是在约100℃至约-40℃温度下是柔性的(flexible)热塑性材料。可用于本发明的所述热塑性材料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Figure GSB00000815596300052
EXL树脂,从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可商业获得)、聚碳酸酯/ABS共混物、共聚碳酸酯-聚酯、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acrylic-styrene-acrylonitrile,ASA)、丙烯腈-(乙烯-聚丙烯二胺改性)-苯乙烯(acrylonitrile-(ethylene-polypropylene diamine modified)-styrene,AES)、亚苯基醚树脂(phenylene ether resin)、聚苯醚(polyphenylene oxide)和聚苯乙烯(polystyrene)的玻璃填充共混物、聚苯醚/聚酰胺(polyphenyleneether/polyamide)的共混物(来自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的NORYL树脂)、聚碳酸酯/PET/PBT共混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和抗冲改性剂(从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可商业获得的
Figure GSB00000815596300062
树脂)、聚酰胺、苯硫醚树脂(phenylene sulfide resin)、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低/高密度聚乙烯(low/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聚丙烯和热塑性烯烃(TPO)、聚乙烯和纤维复合材料、以及聚丙烯和纤维复合材料,例如从AZDEL,Inc可商业获得的AZDEL SuperliteTM板,或其组合。应当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可使用相同的材料制造各第一段元件、任意侧搭接件和/或任意狭长条。然而,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第一段元件可设计为一定的规格,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制造各第一段元件。另外,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如果合适可使用不同的材料制造第一段元件的不同部分。例如,可使用第一材料形成环,可使用第二材料形成任意侧搭接件,可使用第三材料形成任意狭长条。
用于形成第一段元件的材料可基于各第一段元件的制造方法来选择。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段元件可采用能够形成具有较小抗冲击性的第一段元件的任意方法形成。所用方法可根据一种或多种因素来选择,所述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形成第一段元件的材料、使用汽车缓冲器的汽车的类型、和/或将要形成的汽车缓冲器的尺寸。可用于本发明的方法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挤压成型、吹塑成型、压缩成型、注射成型、热压成形(thermoforming)、熔化成型(welt molding)(例如共挤出成型、T模挤出、膨胀挤出、轮廓挤出、挤出包覆和多层注射成型)或其组合。除用于形成两段式缓冲系统中第一能量吸收段的第一段元件以外,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第一能量吸收段还可包括多个位于缓冲系统第二段和第一段元件之间的中间元件。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段元件连接在中间元件上,然后中间元件连接在缓冲系统的第二能量吸收段上,而不是使第一段元件直接连接在第二段上。与缓冲系统其它元件一样,中间元件可化学连接或机械连接在第一段元件和第二段上,或者可与缓冲系统其余部分整体形成。
在这些实施方案中,中间元件可设计为具有高于第一段元件而低于缓冲器第二段的抗冲击性。或者,中间元件可具有等于或小于第一段元件的抗冲击性。
与第一段元件一样,中间元件可包括尺寸相同或不同的一个或多个“C”形环以及可为直线形或波纹形的任选狭长条和任选侧搭接件。中间元件也可由选自塑料、泡沫体、金属或它们的组合中的材料形成。另外,中间元件可通过与各第一段元件的形成方法相同或不同的方法形成。在选择性实施方案中,第一段元件、中间元件和第二段可整体形成一体式部件。
除可包括第一段元件和任选中间元件的第一能量吸收段以外,本发明的缓冲系统包括第二能量吸收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缓冲系统的第二能量吸收段为最接近汽车的部分并设计用于提供例如在高冲击性/高速碰撞中所需的较高的抗冲击性。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第二段位于距离汽车最远的位置,第一段位于第二段和汽车之间。因而,缓冲系统的第二能量吸收段具有高于第一段的抗冲击性,这是因为第二能量吸收段设计用于在碰撞时向汽车提供最大的保护。
第二能量吸收段可采用能够赋予汽车抗冲击性同时允许第一段元件和/或中间元件与其连接的任意形状。在选择性实施方案中,第二能量吸收段采用标准缓冲器的形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能量吸收段包括实心构件,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第二能量吸收段中具有开口。
第二能量吸收段可由在高速和/或高冲击性碰撞中能够赋予汽车增大的抗冲击性的任意材料形成。可用于形成第二能量吸收段的材料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或它们的组合。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二能量吸收段由塑性材料如热塑性材料形成。可用于形成第二能量吸收段的热塑性材料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碳酸酯/ABS共混物、共聚碳酸酯-聚酯、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丙烯腈-(乙烯-聚丙烯二胺改性)-苯乙烯、亚苯基醚树脂、聚苯醚和聚苯乙烯的玻璃填充共混物、聚苯醚/聚酰胺的共混物、聚碳酸酯/PET/PBT共混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抗冲改性剂、聚酰胺、苯硫醚树脂、聚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低/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热塑性烯烃、聚乙烯和纤维复合材料、以及聚丙烯和纤维复合材料、长玻璃纤维和/或长碳纤维增强树脂、或其组合。
与第一段元件和任意中间元件一样,用于形成第二能量吸收段的方法可包括能够形成具有增大的抗冲击性的第二能量吸收段的任意方法。可用于本发明的方法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压缩成型、注射成型、热压成形(thermoforming)、熔化成型(welt molding)(例如共挤出成型、T模挤出、膨胀挤出、轮廓挤出、挤出包覆和多层注射成型)或其组合。如前所述,在选择性实施方案中,形成第二段的方法也可用于形成第一段元件和任意中间元件,使这些元件整体形成以形成单件的缓冲系统。
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和本发明示范性实施方案的附图,将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特征,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参考附图,图1-4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两段式能量吸收缓冲系统的一种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缓冲系统100包括多个连接到第二能量吸收段110的第一段元件105。使用支撑条115以向第一段元件105和第二能量吸收段110之间的连接位置提供支撑。另外,沿第一段元件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两个狭长条(elongated strip)120,以赋予第一段元件105额外的强度。
由图3和图4可知,第一段元件105为“C”形。另外,各第一段元件105示意为沿其侧面具有一个或两个侧搭接件(side strap)125,如图1和4所示,一些侧搭接件125位于第一段元件105的顶部、沿第一段元件105的底部或在第一段元件105的中部。此外,由图1和4可知,狭长条120和支撑条115可为波纹形。最后,尽管第一段元件105可具有近似相同的尺寸,但如图2所示也可使用具有不同尺寸的第一段元件105。
图5-8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两段式能量吸收缓冲系统的替换性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缓冲系统200包括多个第一段元件205,所述第一段元件205连接在多个中间元件210上,所述中间元件210连接在第二能量吸收段215上。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没有使用支撑条或狭长条。如图所示,中间元件210沿第二能量吸收段215放置成两排。然而,应当理解的是,中间元件210可放置成一排或者三排或更多排。此外,如图7和8所示,第一段元件205为“C”形,中间元件210同样为“C”形。另外,一些中间元件210沿其侧面包括一个或两个侧搭接件220。最后,如图5所示,可根据所选择的最终缓冲系统的特性,设计各中间元件210以支撑一个或两个第一段元件205。
图9-12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两段式能量吸收缓冲系统的又一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缓冲系统300包括多个与第二能量吸收段310连接的第一段元件305。使用支撑条315以向第一段元件305和第二能量吸收段310之间的连接位置提供支撑。在该实施方案中,各第一段元件305长于前述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段元件。因而,各第一段元件305沿各第一段元件305的顶部、底部和/或侧面包括多个切口(slot)320。使用尺寸与前述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段元件相同但使用了狭长支撑板325的第一段元件,也可实现该实施方案。
如图10和12所示,第一段元件305为“C”形。另外,各第一段元件305示出为沿其侧面具有侧搭接件330。如图9和12所示,支撑条315可为波纹形。
最后,尽管附图所示实施方案均显示开放的第一段元件,但应当理解的是,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可将第一段元件和/或任意中间元件封闭,以使侧搭接件沿各第一段元件和/或中间元件整体延伸,从而在第一段元件和/或中间元件连接在第二能量吸收段上时形成中空元件。
在另一替换性实施方案中,段元件和/或任意中间元件可以实心或基本上实心的形式形成。
在再一替换性实施方案中,可将第一段元件和/或任意中间元件封闭,以使侧搭接件沿各第一段元件和/或中间元件整体延伸,从而在第一段元件和/或中间元件连接在第二能量吸收段上时形成中空元件。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各第一段元件和/或中间元件的中空部分可使用另一种材料,例如泡沫体或其他减震材料,以赋予缓冲系统额外的减震性和/或抗冲击性。
最后,尽管第一段元件和/或中间元件显示为沿基本垂直于缓冲系统纵轴的轴线方向,但应当理解的是,在替换性实施方案中,第一段和/或中间元件可沿基本平行于缓冲系统纵轴的轴线方向。
本说明书通过实施例披露了本发明,包括最佳实施方式,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并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实现的其他实施例。这样的其它例子被认为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只要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的文字语言无实质性差别的等同结构件。所有引用的内容合并于此以作参考。

Claims (12)

1.一种缓冲系统,包括:
a)第一能量吸收段,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该第一段元件包括一环形结构,其中该环形结构包括环的闭合部分,其中环的闭合部分从该缓冲系统伸出的距离最远;和
b)第二能量吸收段;
其中第一能量吸收段在缓冲系统中伸出较远的距离,而第二能量吸收段位于缓冲系统的较后方,由此使得,在撞击时冲击力在接触第二能量吸收段之前接触第一能量吸收段;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量吸收段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元件,其中该至少一个中间元件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和第二能量吸收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能量吸收段具有第一抗冲击性,所述第二能量吸收段具有第二抗冲击性,且所述第一抗冲击性小于所述第二抗冲击性,且第一能量吸收段和第二能量吸收段都包括塑料材料,且其中该至少一个中间元件包括高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而低于所述第二能量吸收段的抗冲击性,或者,其中该至少一个中间元件包括低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的抗冲击性。
2.权利要求1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包括多个第一段元件。
3.权利要求1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包括“C”形环,所述“C”形环在其各端部连接到所述第二能量吸收段上。
4.权利要求3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C”形环具有大致矩形形状。
5.权利要求1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包括选自以下的塑料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物、共聚碳酸酯-聚酯、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丙烯腈-乙烯-聚丙烯二胺改性-苯乙烯、亚苯基醚树脂、聚苯醚和聚苯乙烯的玻璃填充共混物、聚苯醚/聚酰胺的共混物、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抗冲改性剂、聚酰胺、苯硫醚树脂、聚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低/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热塑性烯烃、聚乙烯和纤维复合材料、以及聚丙烯和纤维复合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
6.权利要求1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段元件、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元件和所述第二能量吸收段彼此整体形成,以使所述缓冲器构成单一零件。
7.权利要求1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元件包括选自以下的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物、共聚碳酸酯-聚酯、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丙烯腈-乙烯-聚丙烯二胺改性-苯乙烯、亚苯基醚树脂、聚苯醚和聚苯乙烯的玻璃填充共混物、聚苯醚/聚酰胺的共混物、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抗冲改性剂、聚酰胺、苯硫醚树脂、聚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低/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热塑性烯烃、聚乙烯和纤维复合材料、以及聚丙烯和纤维复合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
8.权利要求1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能量吸收段包括多个第一段元件,并且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段元件中的至少一些相互连接的狭长条。
9.权利要求8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狭长条为波纹形。
10.权利要求1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能量吸收段包括多个第一段元件,并且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段元件中的至少一些连接在所述第二能量吸收段上的支撑条。
11.权利要求10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支撑条为波纹形。
12.权利要求1的缓冲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能量吸收段包括选自下列的塑料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物、共聚碳酸酯-聚酯、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丙烯腈-乙烯-聚丙烯二胺改性-苯乙烯、亚苯基醚树脂、聚苯醚和聚苯乙烯的玻璃填充共混物、聚苯醚/聚酰胺的共混物、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抗冲改性剂、聚酰胺、苯硫醚树脂、聚氯乙烯、高抗冲聚苯乙烯、低/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热塑性烯烃、聚乙烯和纤维复合材料、以及聚丙烯和纤维复合材料、长玻璃纤维和/或长碳纤维增强树脂、或前述材料的组合。
CN2007800058335A 2006-02-16 2007-01-26 两段式能量吸收装置 Active CN1013844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7425906P 2006-02-16 2006-02-16
US60/774,259 2006-02-16
US11/622,014 US20070200376A1 (en) 2006-02-16 2007-01-11 Dual stage energy absorber
US11/622,014 2007-01-11
PCT/US2007/002198 WO2007097878A1 (en) 2006-02-16 2007-01-26 Dual stage energy absorb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4452A CN101384452A (zh) 2009-03-11
CN101384452B true CN101384452B (zh) 2013-05-08

Family

ID=38188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58335A Active CN101384452B (zh) 2006-02-16 2007-01-26 两段式能量吸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00376A1 (zh)
EP (1) EP1986890B1 (zh)
JP (1) JP2009526705A (zh)
KR (1) KR101286998B1 (zh)
CN (1) CN101384452B (zh)
AT (1) ATE492434T1 (zh)
AU (1) AU2007218093A1 (zh)
DE (1) DE602007011399D1 (zh)
WO (1) WO20070978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5401B2 (ja) * 2007-10-26 2012-06-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ビーム構造
JP4533924B2 (ja) * 2007-11-26 2010-09-01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衝撃吸収構造体
US20090159384A1 (en) * 2007-12-19 2009-06-25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Energy absorber and system
US8505990B2 (en) * 2007-12-21 2013-08-13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Corner energy absorber and bumper system
US7866716B2 (en) 2008-04-08 2011-01-11 Flex-N-Gate Corporation Energy absorber for vehicle
US7806448B2 (en) * 2008-11-04 2010-10-05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Vehicle bumper system with energy absorber
JP4924629B2 (ja) * 2009-02-03 2012-04-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DE102009040602A1 (de) * 2009-09-08 2011-03-1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toßfänger und Stoßfängerbaukasten
US10059079B2 (en) * 2011-10-24 2018-08-28 Hanwha Azdel, Inc. Deep draw composit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m
US10005408B2 (en) 2011-11-03 2018-06-26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nergy absorbing system for conflicting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vehicle bumpers
WO2013080974A1 (ja) * 2011-11-28 2013-06-06 帝人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部材
US8851539B2 (en) 2012-01-06 2014-10-07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Energy absorbing assembly
US8876179B2 (en) 2012-02-01 2014-11-0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nergy absorbing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9033380B2 (en) 2012-05-23 2015-05-19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nergy absorber with staggered, vertically oriented crush lobes
USD696169S1 (en) * 2012-06-01 2013-12-24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Element of a vehicle bumper system
CN103287381B (zh) * 2013-06-18 2016-01-20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吸能装置
USD776022S1 (en) * 2014-07-25 2017-01-10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Vehicle rail extension
US9233657B1 (en) * 2014-08-29 2016-01-1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Bumper energy absorber with local stiffening
KR101669492B1 (ko) * 2015-02-02 2016-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USD779397S1 (en) * 2015-04-29 2017-02-21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xtension for an energy absorber
US9580029B2 (en) * 2015-06-05 2017-02-2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Bumper assemblies including a bumper cover reinforcement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10065587B2 (en) 2015-11-23 2018-09-04 Flex|N|Gate Corporation Multi-layer energy absorber
USD820749S1 (en) 2015-12-29 2018-06-19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Roof component for a motor vehicle
DE102016204264A1 (de) * 2016-03-15 2017-09-2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eformationsstruktur und Fußgängerschutzvorrichtung mit einer Deformationsstruktur
US10272858B2 (en) * 2017-04-20 2019-04-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umper assembly
CN107269752A (zh) * 2017-07-28 2017-10-20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具有多道防线的三维隔震台座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69309A1 (fr) * 2002-06-06 2003-12-10 Faurecia Industries Poutre de pare-chocs et vé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US20040036302A1 (en) * 2002-08-23 2004-02-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edestrian energy absorber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197994B1 (pl) * 1998-09-18 2008-05-30 Cosma Int Inc Sposób wytwarzania belki zespolonej zderzaka pojazdu
DE19861026C2 (de) * 1998-12-03 2002-09-12 Peguform Gmbh Energieabsorber für Stoßfänger von Kraftfahrzeugen
US6609740B2 (en) 2001-04-16 2003-08-26 Shape Corporation Bumper system with face-mounted energy absorber
US6874832B2 (en) * 2001-04-16 2005-04-05 Netshape International, Llc Bumper system with face-mounted energy absorber
US6536818B1 (en) * 2002-05-21 2003-03-25 Nathan S. Moss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US6971690B2 (en) * 2003-06-18 2005-12-06 Netshape International, Llc Bumper system with “W” beam and energy absorber
EP1651471B8 (en) * 2003-07-03 2010-07-28 Shape Corp. Bumper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rmoformed energy absorb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69309A1 (fr) * 2002-06-06 2003-12-10 Faurecia Industries Poutre de pare-chocs et vé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US20040036302A1 (en) * 2002-08-23 2004-02-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edestrian energy absorber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92434T1 (de) 2011-01-15
US20070200376A1 (en) 2007-08-30
EP1986890B1 (en) 2010-12-22
EP1986890A1 (en) 2008-11-05
KR101286998B1 (ko) 2013-07-23
KR20080093104A (ko) 2008-10-20
AU2007218093A1 (en) 2007-08-30
CN101384452A (zh) 2009-03-11
WO2007097878A1 (en) 2007-08-30
DE602007011399D1 (de) 2011-02-03
JP2009526705A (ja) 200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4452B (zh) 两段式能量吸收装置
US7568746B2 (en) Dual stage energy absorber
CN102202942B (zh) 带有吸能器的车辆保险杠系统
KR101658654B1 (ko) 에너지 흡수 요소 및 차량 시스템
US9434334B2 (en) Reinforced plastic energy absorber system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8474583B2 (en) Impact devic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BR112013012435A2 (pt) um dispositivo termoplásticos para parte inferior das pernas e veículo
KR101868006B1 (ko) 다단계 에너지 흡수체와 이의 제조 및 사용 방법
CN104105624B (zh) 改进的能量吸收系统
KR20070091320A (ko) 에너지 흡수체를 갖는 범퍼 시스템
CN104024057A (zh) 针对车辆保险杠的碰撞规章要求的能量吸收系统
EP3743316B1 (en) Front end panel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116

Address after: Bergen Op Zoom Holland

Applicant after: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befor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BO BASE CREATION PLASTICS INTELLECTUAL PROPER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ENERAL ELECTRIC CO.

Effective date: 20090116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ergen Op Zoom Holland

Patentee after: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Address before: Bergen Op Zoom Holland

Patentee before: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