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3964B -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3964B
CN101383964B CN 200710145321 CN200710145321A CN101383964B CN 101383964 B CN101383964 B CN 101383964B CN 200710145321 CN200710145321 CN 200710145321 CN 200710145321 A CN200710145321 A CN 200710145321A CN 101383964 B CN101383964 B CN 1013839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t
random access
parameter
field picture
ed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453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3964A (zh
Inventor
林永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1453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3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3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3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3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39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具体为: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所述经过压缩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应用本发明方案,由于编辑参数不再与随机访问参数绑定,利用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确定是否需要插入,并在需要插入的情况下才将编辑参数插入视频流,从而可以进一步有效地去除视频流中冗余的编辑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解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图像数据量通常非常庞大,为了节约存储空间、传输带宽等,可以利用视频编码技术将视频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来存储或传输,并利用视频解码技术恢复压缩过的图像数据以实现播放。
视频图像数据的压缩率是视频编解码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述视频图像数据的压缩率指去除视频图像数据中的冗余比特位的效率。为此,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很多视频图像压缩标准,比如: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MotionPicture Expert Group)提出了MPEG-1、MPEG-2、MPEG-4等一系列的视频图像压缩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也提出了H.263、H.264等视频图像压缩标准。
但实际应用中,视频图像数据的压缩率并不是衡量编解码技术的唯一标准,还有网络兼容性、用户体验等其它指标。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随机访问和编辑是用户常用的两个操作。其中,随机访问指用户可以要求从视频流中间某点开始进行解码并播放,如快进、快退等操作;编辑指用户可以将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剪切、拼接等操作。
在视频图像数据的压缩技术中,不同的视频图像数据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随机访问操作或编辑操作就可能破坏这种关联,影响解码的顺利进行。比如:在MPEG-1和MPEG-2中规定了一种“IBBP”结构的图组。其中,“I”表示I帧图像,无需参考其它图像就可以完成对自身的压缩编码;“P”表示P帧图像,可以参考自身之前的I帧图像完成对自身的压缩编码;“B”表示B帧图像,可以参考自身之前和之后的两个图像完成对自身的压缩编码。这样,如果B帧图像参考了I帧之前的其它图像,并且在I帧前发生了随机访问操作或编辑操作,那么,就可能由于丢失I帧之前的图像而造成后续B帧无法完成解码。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支持随机访问和编辑操作,通常可以在压缩的视频流中确定若干随机访问点,并在随机访问点设置随机访问参数和编辑参数,分别用于指示随机访问点处的随机访问特性和编辑情况。比如:MPEG-1和MPEG-2在随机访问点处设置了随机访问参数Closed-gop以及编辑参数Broken_link。
对于随机访问参数来说,当Closed-gop为1,表示B帧图像没有参考I帧之前的其它图像,即图组为一个封闭图组,I帧后续的B帧都可以正确解码;当Closed-gop为0,表示B帧图像参考了I帧之前的其它图像,解码端可以丢弃无法正确解码的B帧图像。
对于编辑参数来说,如果没有发生编辑,Broken_link的值为0;如果发生了编辑,Broken_link的值为1。
由于随机访问特性是视频流自身的特性,可以在完成压缩编码时确定。而编辑情况是由用户编辑操作来确定的,需要在用户完成编辑操作时才将视频流中对应的编辑参数Broken_link的值修改为1。
此后,解码端可以判断每一个随机访问点处的编辑参数,如果编辑参数Broken_link的值为0,则说明该点处没有发生编辑,直接解码即可;如果编辑参数Broken_link的值为1,则说明该点处发生了编辑,可能会丢失后续B帧所参考的图像。但后续B帧是否参考了I帧之前的其它图像,是否需要丢弃无法正确解码的B帧图像,则可以进一步通过随机访问点处的随机访问参数Closed-gop来确定。
上述仅仅是MPEG-1和MPEG-2针对随机访问操作和编辑操作的情况。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视频图像数据编解码技术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支持随机访问操作和编辑操作。比如:H.264提出在视频流中增加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所述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这种辅助信息包括四个参数,其中broken_link_flag参数用于指示编辑情况,其它三个参数用于指示随机访问特性。这样,在解码时,解码端可以判断每一个随机访问点处的broken_link_flag参数的值,如果为0,则说明没有发生编辑,直接正确解码即可;如果为1,则说明发生了编辑,可以根据其它三个参数并采用逐渐解码刷新(GDR)技术来处理。
总之,上述MPEG-1、MPEG-2、H.264等视频图像编解码技术都是将随机访问参数和编辑参数绑定在一起设置在随机访问点处的。这样,如果随机访问点比较多,编辑参数也会相应地占用较多的比特位。而实际上,编辑操作完全是用户自行确定的,只有发生了编辑操作的地方所对应的编辑参数才有效,才可以指示解码端进行相应的处理。也就是说,大多数随机访问点处的编辑参数属于冗余的比特位。
目前,AVS标准等视频流编辑方法中提出可以用剪辑标识码专门用于视频流编辑,无需与视频流中的随机访问参数进行绑定,这里所述的剪辑标识码相当于一种编辑参数。但AVS标准并没有提出对压缩视频流编辑时如何利用剪辑标识码,以及如何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等一系列必要的应用方法。其它提出利用剪辑标识码的视频流编辑方法也仅仅提出针对MPEG-2压缩的视频流如何应用剪辑标识,即:在I帧图像之前进行编辑,并在编辑点插入剪辑标识码;当解码端检测到剪辑标识码时,对剪辑标识码处I帧图像之后的B帧图像不解码或者解码后不输出。这样,该方法需要在所有发生编辑的地方都插入剪辑标识码。在实现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I帧图像之前进行编辑并不一定会破坏编辑点之前和编辑点之后的关联关系,此时插入的剪辑标识码仍然是冗余的。可见,该方法还无法进一步有效减少编辑参数的冗余比特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减少视频流中冗余的编辑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的方法,可以针对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进一步减少冗余编辑参数所得到的视频流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装置,可以进一步减少视频流中冗余的编辑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的装置,可以针对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进一步减少冗余编辑参数所得到的视频流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以及解码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减少视频流中冗余的编辑参数,并且将进一步减少冗余编辑参数所得到的视频流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以及解码的系统,可以进一步减少视频流中冗余的编辑参数,并且将进一步减少冗余编辑参数所得到的视频流进行解码。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过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所述经过压缩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根据所述视频流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的方法,所述压缩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并在解码过程中检测编辑参数,如果检测到编辑参数,则确定视频流在所述编辑参数对应的编辑点进行过编辑处理,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编辑模块,用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得到编辑后的视频流,所述经过压缩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编辑参数应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辑后的视频流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为了达到上述第四个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解码模块,用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所述压缩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并在接收到检测指示信息时,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
检测模块,用于解码模块进行解码过程中实时检测编辑参数,如果检测到编辑参数,则确定视频流在编辑点进行过编辑处理,并向解码模块发送检测指示信息。
为了达到上述第五个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以及解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所述经过压缩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根据所述视频流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当需要解码时,对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并在解码过程中检测编辑参数,如果检测到编辑参数,则确定视频流在所述编辑参数对应的编辑点进行过编辑处理,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第六个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以及解码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编辑装置和解码装置,所述编辑装置包括编辑模块和编辑参数应用模块,所述解码装置包括解码模块和检测模块;
所述编辑模块,用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得到编辑后的视频流,所述压缩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所述编辑参数应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辑后的视频流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所述解码模块,用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所述压缩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并在接收到检测指示信息时,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解码模块进行解码过程中实时检测编辑参数,如果检测到编辑参数,则确定视频流在编辑点进行过编辑处理,并向解码模块发送检测指示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将编辑参数单独编码,并根据编辑点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在需要插入时才将编辑参数插入视频流的编辑点。这样,由于可以利用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确定是否需要插入,并在需要插入的情况下才将编辑参数插入视频流,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视频流中冗余的编辑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实施例三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实施例四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实施例五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装置中编辑参数应用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以及解码的系统实施例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进一步减少视频流中编辑参数冗余比特位,可以先将编辑参数进行单独编码,不与视频流中的随机访问参数绑定在一起。经过压缩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而不包括编辑参数。此后,如果需要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就可以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确定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并在确定需要插入的情况下才将编辑参数插入视频流,从而进一步减少视频流中冗余的比特位。
图1是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一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l: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所述经过压缩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本步骤所述编辑就是指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剪切、拼接等编辑操作。由于发生了编辑操作,编辑点后的图像和编辑点之前的图像如果存在某种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就会被破坏,也就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当然,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的具体方法则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102来确定。
本步骤中,发生编辑操作的编辑点可以为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处,可以为不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I帧图像处,还可以为存在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的随机访问点处等等,只要编辑点处存在可以反映视频流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即可。当然,编辑操作到底发生在什么地方由对视频流进行编辑的用户确定,此处不再赘述。至于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到底是什么则与视频流本身采用的压缩编码方式相关,将在以下步骤102中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102~步骤103:根据视频流中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这里,步骤102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可以根据编辑点处随机访问信息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编辑点为视频流中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随机访问信息为随机访问点处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这种情况适合于采用如MPEG-1、MPEG-2等方法压缩的视频流。也就是说,随机访问参数设置在某个I帧图像处;I帧图像自身为帧内编码图像,不参考其它任何图像;I帧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不参考I帧图像之前的其它图像;I帧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可以参考I帧图像之前的其它图像,也可以不参考I帧图像之前的其它图像。在这种情况下,随机访问点后的图像与随机访问点前的图像存在关联关系的只能是I帧图像后第一组B帧图像,随机访问点处的随机访问参数就是针对I帧图像后第一组B帧图像的。那么,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参数判断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是否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如果参考了,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第二种情况是:编辑点为视频流中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随机访问信息为随机访问点处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和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这种情况适用于如采用AVS等方法进行压缩的视频流。也就是说,随机访问参数设置在某个I帧图像处;I帧图像为帧内编码图像,不参考其它任何图像;I帧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可以参考2个图像,一个为所述的I帧图像,另一个可以为I帧之前的另一个图像;I帧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可以参考I帧图像之前的其它图像,也可以不参考I帧图像之前的其它图像。在这种情况下,随机访问点后的图像与随机访问点前的图像存在关联关系的可能是I帧图像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也可能是I帧图像后第一组B帧图像,还可能是I帧图像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和第一组B帧图像,该点处的随机访问参数就是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和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那么,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具体包括:
根据编辑点处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和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判断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和第一组B帧图像是否都没有参考编辑点前的图像,如果不是都没有参考,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这里,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表示随机访问点后的第一个P帧是否参考了随机访问点之前的图像,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表示随机访问点后的第一组B帧是否参考了随机访问点之前的图像。
第三种情况是:编辑点为视频流中不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I帧图像处,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图像的图像类型信息。这种情况适合于如MPEG-1、MPEG-2、AVS等方法压缩的视频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的编辑操作并没有像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一样发生在具有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处,而是发生在没有随机访问参数的普通I帧图像处。在这种情况下,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具体包括:
根据编辑点处图像的图像类型信息判断是否为I帧图像,如果是,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也就是说,由于编辑点处不存在随机访问参数明确地表示I帧后的P帧和/或B帧图像是否参考了I帧之前的图像,所以可以直接插入编辑参数以指示编辑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后续解码端在解码时可以根据编辑参数明确该处发生过编辑,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四种情况是:编辑点为视频流中存在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的随机访问点,随机访问信息为随机访问点处的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并且不包括broken_link_flag参数。这种情况适合于采用如H.264等方法压缩的视频流。也就是说,I帧图像自身为帧内编码图像,不参考其它任何图像;P帧图像可以参考多个图像;B帧图像也可以参考多个图像。在这种情况下,随机访问点后的图像与随机访问点之前的图像可能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具体包括:
判断编辑点处是否存在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如果存在,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也就是说,如果编辑点处存在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则可以不必要判断到底是P帧图像与编辑点前的图像存在关联关系,还是B帧图像与编辑点前的图像存在关联关系,直接插入编辑参数即可。
第五种情况是:编辑点为视频流中不存在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的I帧图像处,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图像类型信息。这种情况适合于采用如H.264等方法压缩的视频流,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具体包括:
根据编辑点处I帧图像的图像类型信息判断是否为立即解码刷新IDR类型,如果不是,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这里所述IDR图像为H.264中定义的一个特殊的I帧图像,并规定IDR后续的图像不参考IDR之前的图像,达到重新解码、防止误差扩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为IDR图像,则可以确定编辑点后没有任何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没有任何的关联关系,不必插入编辑参数。如果不是IDR图像,而是普通的I帧图像,则编辑点后可能有P帧图像或B帧图像参考了I帧之前的图像,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关系。此时,为了保证解码端对发生了编辑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就需要插入编辑参数来指示。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是将编辑参数进行单独编码,并在需要插入时才将编辑参数插入视频流,以指示解码端编辑情况的发生。至于视频流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压缩,压缩的视频流格式是怎样的,编辑操作发生在视频流的什么地方,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到底是什么则与实际情况相关,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相应地,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还针对方法实施例一提出一种视频流解码方法。也就是说,解码端需要解码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以及在需要插入编辑参数的编辑点包括编辑参数,方法实施例二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对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并在解码过程中检测编辑参数,如果检测到编辑参数,则确定视频流在所述编辑参数对应的编辑点进行过编辑处理,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
这里所说的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方法与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有关,下面针对方法实施例一步骤102列举的五种情况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种情况: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所述编辑参数是在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时插入的编辑参数。这种情况适合于利用如MPEG-1、MPEG-2等方法压缩的视频流。当解码端检测到编辑参数,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的方法包括:
丢弃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或者根据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由于解码端检测到编辑参数,就可以明确编辑点I帧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参考了I帧之前的图像,所以第一组B帧图像已丢失参考帧而无法正确解码。此时,可以直接将第一组B帧图像丢弃。而其他B帧图像和P帧图像由于并没有参考编辑点之前的图像,仍然可以正确解码。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丢弃第一组B帧图像,而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第一组B帧图像进行处理。这里所述的差错隐蔽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将某个灰度图像作为第一组B帧图像的参考帧,直接利用这个灰度图像进行解码。当然,这样解码的第一组B帧图像可能并不准确,但仍然可以作为解码端检测到编辑参数时的一种解决方法。
第二种情况: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和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所述编辑参数是在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和/或第一组P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时插入的编辑参数。这种情况适合于采用AVS等方法压缩的视频流。当解码端检测到编辑参数时,又可以依据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和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分为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相应处理:
1)如果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则确定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无法正确解码;丢弃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进行处理。
2)如果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为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未参考编辑点前的图像,则确定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无法正确解码;丢弃从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的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的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进行处理。
3)如果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未参考编辑点前的图像,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则确定编辑点后第一组B帧图像无法正确解码;丢弃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进行处理。
上述三种方式中,是否丢弃无法正确解码的图像,是否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处理等都可以由解码端自行确定。
第三种情况: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图像类型信息,所述编辑参数是在不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I帧图像处插入的编辑参数。这种情况适合于采用如MPEG-1、MPEG-2、AVS等方法压缩的视频流。当解码端检测到编辑参数时,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的方法包括:
丢弃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图像进行处理。
这里,由于编辑点处没有随机访问参数可以明确编辑点后是哪种图像的参考帧丢失,也就无法明确是哪种图像无法正确解码,所以,解码端可以将编辑后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图像都丢弃,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后才开始解码。当然,如果不丢弃编辑点后的图像,也可以采用差错隐蔽方法进行解码,但解码的结果可能不准确,需要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才可能正确解码。
第四种情况:随机访问信息为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SEI message),所述编辑参数是在有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SEI message)处进行编辑时插入的编辑参数。这种情况适合于采用如H.264方法压缩的视频流。当解码端检测到编辑参数时,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的方法包括:
根据编辑点处的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进行逐渐解码刷新(GDR)方法进行处理。
这里所述GDR方法是H.264采用的一种特定的刷新方法,可以从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所在的图像开始逐步进行解码,直到完全恢复正确解码。至于GDR方法具体如何实现,则属于一种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种情况: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图像类型信息,所述编辑参数是在判断出编辑点处I帧图像不是IDR类型时插入的编辑参数。这种情况适合于采用如H.264方法压缩的视频流。当解码端检测到编辑参数时,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的方法包括:
丢弃编辑点后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图像进行处理。
这里,由于H.264中有表示自身之后的图像没有参考自身之前图像的特殊I帧图像,即IDR图像,也有不能表示是否有参考的普通I帧图像,所以,如果解码端在普通I帧图像处检测出编辑参数,将无法确定编辑点后的图像是否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解码端可以像上述的第三种情况一样丢弃编辑点后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图像进行处理。
上述只是列举了解码端检测到编辑参数时的几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实际应用中,解码端针对不同格式视频流处理的方式可能各有不同,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针对上述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以及对编辑后的视频流进行解码的方法,下面再用几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方法实施例三中,视频图像数据采用MPEG-1或MPEG-2进行压缩编码,并在每一个随机访问点设置单独编码的随机访问参数Closed-gop。Closed-gop可以为一个标志位,其值为1时表示随机访问点I帧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没有参考I帧之前的其它图像;Closed-gop的值为0时表示随机访问点I帧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参考了I帧之前的其它图像。本实施例中,I帧图像为帧内编码图像,不参考任何其它图像;I帧图像后的P帧图像不参考I帧图像之前的其它图像。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编辑参数为单独编码的标志位Broken_link,所述Broken_link符合MPEG-1或MPEG-2语法结构,即需要将标志位Broken_link放在头结构中。
图2是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201: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
本步骤的编辑操作发生在有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处,随机访问信息为随机访问点处的随机访问参数Closed-gop。所述的编辑为剪切或拼接操作,至于如何进行剪切或拼接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2~步骤203:判断编辑点处的Closed-gop的值是否为1,如果为1,则确定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没有参考编辑点之前的图像,无需插入编辑参数Broken_link,直接退出本流程;否则,确定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参考了编辑点之前的图像,将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Broken_link插入到编辑点处。
这样,当解码端对经过编辑的视频流进行解码时,解码方法可以为:
解码端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并在解码过程中判断是否存在编辑参数Broken_link,如果存在,则丢弃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当然,编辑点后的P帧图像,以及编辑点后其它组B帧图像由于没有参考编辑点之前的图像,仍然可以正确进行解码。
方法实施例四中,假设I帧图像为帧内编码图像,不参考其它任何图像;I帧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可以参考2个图像,一个为所述的I帧图像,另一个可以为I帧之前的另一个图像;I帧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可以参考I帧图像之前的其它图像,也可以不参考I帧图像之前的其它图像。本实施例中,在视频流中每一个随机访问点处都有单独编码的随机访问参数P_closed_flag和B_closed_flag。其中,P_closed_flag为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B_closed_flag为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当P_closed_flag为0时,表示I帧图像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参考了I帧图像之前的图像;当P_closed_flag为1时,表示I帧图像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没有参考I帧图像之前的图像;当B_closed_flag为0时,表示I帧图像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参考了I帧图像之前的图像;当B_closed_flag为1时,表示I帧图像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没有参考I帧图像之前的图像。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编辑参数为开始码(start code),所述start code为一串特定的码字,可以作为发生编辑操作的标识。
图3是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步骤301: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
本步骤所述编辑操作发生在有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处。
步骤302~步骤303:判断编辑点处的P_closed_flag和B_closed_flag是否都为l,如果都为1,则确定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和第一组B帧图像都没有参考编辑点之前的图像,无需插入编辑参数start code;否则,确定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和/或第一组B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之前的图像,将经过单独编辑的编辑参数start code插入到编辑点处。
这样,当解码端对经过编辑的视频流进行解码时,解码方法可以为:
解码端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并在解码过程中判断是否存在编辑参数start code,如果存在,则根据编辑点处P_closed_flag和B_closed_flag进行相应处理,即:
1)如果P_closed_flag为0,B_closed_flag为0,则确定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无法正确解码;丢弃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的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进行处理。
2)如果P_closed_flag为0,B_closed_flag为1,则确定第一个P帧图像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无法正确解码;丢弃从第一个P帧图像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的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第一个P帧图像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的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进行处理。
3)如果P_closed_flag为1,B_closed_flag为0,则确定编辑点后第一组B帧图像无法正确解码;丢弃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是假设视频流中出现I帧、P帧、B帧三种图像,实际应用中,视频流中也可能只出现I帧和P帧,或者只出现I帧和B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只有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或者只有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其处理方式与本实施例相似,只是不会对B帧或P帧图像进行处理。比如:视频流中只出现I帧和P帧,随机访问参数只有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当解码端检测到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就可以明确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由于丢失了编辑点前的参考帧而无法正确解码,可以丢弃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的所有P帧图像,或者利用差错隐蔽技术对第一个P帧图像进行解码。其它情况可以依此类推,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方法实施例三和方法实施例四中,编辑点都是发生在有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处,而实际应用中,编辑点还可以在没有随机访问参数的I帧图像处。此时,随机访问信息就不是随机访问参数,而是编辑点处图像的图像类型信息。这样,对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与方法实施例一中第三种情况对应的方法相同,对经过编辑的视频流进行解码的方法与方法实施例二第三种情况对应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方法实施例三和方法实施例四中的随机访问参数是用明显的标志位形式表示的,但实际应用中,随机访问参数不但可以为标志位,还可以用特定的头结构这种语法元素本身来表示,所述特定的语法元素以起始码开始并出现在I帧之前,可以为图组头、序列头或用户自定义的特定语法元素。比如:在方法实施例四中,可以采用AVS中的方法来表示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和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即:用头结构中的标志位表示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用某个头结构本身,如序列头,表示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
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编辑参数为一个明显的标志位,方法实施例四中的编辑参数为一串码字,但实际应用中,不管编辑点发生在有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还是发生在没有随机访问参数的I帧图像处,编辑参数的形式不但可以是视频流语法规则允许单独插入的一串码字、标志位,还可以用一个特定头结构的语法元素来表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标志位的形式表示编辑参数,那么,为了符合视频流的语法规则,还需要将这个标志位放置到头结构中再插入视频流中。
方法实施例五中,假设视频图像数据采用H.264方法进行压缩编码。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频流中的随机访问点处包括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所述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符合H.264规定的语法,但不包括broken_link_flag这个参数。将broken_link_flag这个参数按照H.264规定的SEI message语法规范单独编码为一个编辑参数,本实施例可以称为video edit SEI message。
另外,本实施例中,假设随机访问点后的P帧图像和B帧图像都可以参考随机访问点之前的多个图像。
图4是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步骤401: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
本步骤的编辑操作发生在包括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SEI message)的随机访问点处。
步骤402~步骤403:判断编辑点处是否存在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如果存在,则在编辑点处插入编辑参数video edit SEI message。
这样,当解码端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时,就可以在解码过程中判断是否存在编辑参数video edit SEI message,如果存在,则根据编辑点处的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进行GDR刷新处理,所述GDR刷新处理为一个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实际应用中,方法实施例五中的编辑操作还可以发生在不存在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的I帧图像处。此时,随机访问信息就不是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而是编辑点处图像类型信息。这样,对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与方法实施例一第五种情况对应的方法相同,对编辑过的视频流进行解码的方法与方法实施例二的第五种情况对应的方法相同。
另外,实际应用中,不管编辑发生在有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的随机访问点处,还是发生在没有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recovery point SEI message)的I帧图像处,上述的编辑参数的形式都可以为符合视频流语法规则的辅助增强信息(SEI message),其具体的形式可以由用户自行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方法实施例一至方法实施例五都是以进行一次编辑操作,插入一个编辑参数为例进行描述的。实际应用中,用户还可以对压缩的视频流进行多次编辑操作,后续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与方法实施例一至方法实施例五相似,其区别在于:
当判断出需要插入编辑参数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编辑点处是否已经存在编辑参数,如果存在,则退出本流程;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的步骤。
也就是说,如果后续发生编辑操作的地方已经发生过编辑,并且已经有编辑参数用来表示这种编辑情况,则不需要再次插入编辑参数。其原因在于,解码端只要根据编辑参数就可以明确是否发生过编辑,而不必要区分进行过几次编辑。
针对上述的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装置实施例。
图5是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装置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编辑模块501,用于对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并将编辑后的视频流发送给编辑参数应用模块502,所述经过压缩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编辑参数应用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编辑后的视频流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实际应用中,编辑参数应用模块502的内部结构可以如图6所示,包括:
编辑参数存储模块5021,用于保存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判别模块5022,用于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得到判别结果。
插入执行模块5023,用于根据所述判别结果将编辑参数存储模块中的编辑参数插入到编辑点处。
也就是说,当需要对压缩过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时,所述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可以先将视频流利用编辑模块501进行编辑,如剪切、拼接等编辑操作;再将经过编辑的视频流发送给编辑参数应用模块502;编辑参数应用模块502中的判别模块5022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触发插入执行模块5023;插入执行模块5023被触发后,将编辑参数存储模块5021保存的编辑参数插入到编辑点处。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的装置实施例。图7是该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装置实施例包括:
解码模块701,用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所述压缩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并在接收到检测模块702发来的检测指示信息时,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
检测模块702,用于解码模块进行解码过程中实时检测编辑参数,如果检测到编辑参数,则确定视频流在编辑点进行过编辑处理,并向解码模块发送检测指示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这样,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的程序在执行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所述经过压缩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步骤b:根据所述视频流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当然,实际应用中,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的程序还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二~方法实施例五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对应的程序。
针对上述提出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以及解码的系统实施例。图8是该系统实施例基本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编辑装置和解码装置,所述编辑装置包括编辑模块501和编辑参数应用模块502,所述解码装置包括解码模块701和检测模块702。其中,编辑模块501和编辑参数应用模块502与图5中相应模块的功能和结构相同,解码模块701和检测模块702与图7中相应模块的功能和结构相同。另外,编辑参数应用模块502的内部结构也可以如图6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将编辑参数单独编码,根据编辑点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并只有在需要插入时才将编辑参数插入视频流的编辑点,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视频流中冗余的编辑参数。另外,编辑点可以为视频流中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不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I帧图像处、存在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的随机访问点,还可以为不存在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的I帧图像处,从而进一步提高编辑操作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所述经过压缩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根据所述视频流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点为视频流中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所述随机访问信息为随机访问点处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
所述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具体包括: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参数判断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是否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如果参考了,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点为视频流中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随机访问点,所述随机访问信息为随机访问点处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和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
所述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具体包括:根据编辑点处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和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判断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和第一组B帧图像是否都没有参考编辑点前的图像,如果不是都没有参考,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访问参数为符合视频流语法规则的头结构或标志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点为视频流中不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I帧图像处,所述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图像的图像类型信息; 
所述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具体包括:根据编辑点处图像的图像类型信息判断是否为I帧图像,如果是,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参数为视频流语法规则允许单独插入视频流的一串码字、头结构或者标志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点为视频流中存在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的随机访问点,所述随机访问信息为随机访问点处的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所述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中不包括用于指示编辑情况的参数;
所述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具体包括:判断编辑点处是否存在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如果存在,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点为视频流中不存在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的I帧图像处,所述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图像类型信息;
所述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具体包括:根据编辑点处I帧图像的图像类型信息判断是否为立即解码刷新IDR类型,如果不是,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参数为符合视频流语法规则的辅助增强信息。
10.一种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并在解码过程中检测编辑参数,如果检测到编辑参数,则确定视频流在所述编辑参数对应的编辑点进行过编辑处理,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 点处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所述编辑参数是在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时插入的编辑参数,则所述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的方法包括:
丢弃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或者,
根据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进行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和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所述编辑参数是在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和/或第一个P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时插入的编辑参数,则所述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的方法包括:
如果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则确定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无法正确解码,丢弃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进行处理;
如果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未参考编辑点前的图像,则确定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无法正确解码;丢弃从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的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第一个P帧图像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的所有P帧图像和B帧图像进行处理;
如果针对P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个P帧图像未参考编辑点前的图像,针对B帧图像的随机访问参数指示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参考了编辑点前的图像,则确定编辑点后第一组B帧图像无法正确解码;丢弃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第一组B帧图像进行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图像类型信息,所述编辑参数是在不存在随机访问参数的I帧图像处插入的编辑参数,则所述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的方法包括:
丢弃编辑点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图像进行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访问信息为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所述编辑参数是在有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处进行编辑时插入的编辑参数,则所述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的方法包括:
根据编辑点处的重新恢复点辅助增强信息进行逐渐解码刷新GDR方法进行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访问信息为编辑点处图像类型信息,所述编辑参数是在判断出编辑点处I帧图像不是立即解码刷新IDR类型时插入的编辑参数,则所述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的方法包括:
丢弃编辑点后到下一个随机访问点之间所有图像,或者采用差错隐蔽方法对编辑点后的图像进行处理。
16.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编辑模块,用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得到编辑后的视频流,所述压缩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编辑参数应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辑后的视频流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参数应用模块包括:
编辑参数存储模块,用于保存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判别模块,用于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得到判别结果;
插入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别结果将编辑参数存储模块中的编辑参数插入到编辑点处。
18.一种对经过编辑的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解码模块,用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所述压缩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并在接收到检测指示信息时,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
检测模块,用于解码模块进行解码过程中实时检测编辑参数,如果检测到编辑参数,则确定视频流在编辑点进行过编辑处理,并向解码模块发送检测指示信息。
19.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以及解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经过压缩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所述经过压缩的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根据所述视频流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当需要解码时,对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并在解码过程中检测编辑参数,如果检测到编辑参数,则确定视频流在所述编辑参数对应的编辑点进行过编辑处理,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
20.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以及解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编辑装置和解码装置,所述编辑装置包括编辑模块和编辑参数应用模块,所述解码装置包括解码模块和检测模块;
所述编辑模块,用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得到编辑后的视频流,所述压缩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
所述编辑参数应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辑后的视频流编辑点处的随机访 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插入编辑参数,如果需要,则在所述编辑点处插入经过单独编码的编辑参数;
所述解码模块,用于对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所述压缩视频流包括表示随机访问特性的随机访问信息;并在接收到检测指示信息时,根据编辑点处的随机访问信息进行相应的解码处理;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解码模块进行解码过程中实时检测编辑参数,如果检测到编辑参数,则确定视频流在编辑点进行过编辑处理,并向解码模块发送检测指示信息。 
CN 200710145321 2007-09-07 2007-09-07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3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45321 CN101383964B (zh) 2007-09-07 2007-09-07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45321 CN101383964B (zh) 2007-09-07 2007-09-07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3964A CN101383964A (zh) 2009-03-11
CN101383964B true CN101383964B (zh) 2010-12-15

Family

ID=40463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4532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3964B (zh) 2007-09-07 2007-09-07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39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7142A1 (en) * 2015-02-05 2016-08-11 Cisco Technology, Inc. Pvr assist information for hevc bitstreams
WO2020107268A1 (zh) * 2018-11-28 2020-06-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Gdr码流编码方法、终端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67626B (zh) * 2020-04-01 202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增强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3964A (zh) 2009-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9581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0579245C (zh) 使用相机参数编码和产生多视点视频的设备和方法
US6993196B2 (en) Digital image storage method
CN1134172C (zh) 数字视频信号中的嵌入补充数据
US7965858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U2010231805B2 (en) Image signal decoding device, image signal decoding method, image signal encoding device, image signal encod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091181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1204015A (zh) 用于使用现有声音信号编码格式来一起提供运动信号和声音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83964B (zh) 一种对压缩视频流进行编辑、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853132A (zh) 一种延时视频录制方法及系统
CN101707707B (zh) 编码设备和方法
JP5170708B2 (ja) 動画像ストリーム加工方法及び装置、それを用いた動画像再生装置並びに動画像配信装置
US77475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bind media with metadata using standard metadata headers
JP2010022003A (ja) 動画ファイル再生装置、動画ファイル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2196268A (zh) 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485200B (zh) 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CN106803911A (zh) 一种nvr录像文件的缩略图创建和读取方法
JP2012170054A (ja) 映像記録装置、映像再生装置および映像復旧装置
JP5384943B2 (ja) オーディオデータ符号化及び/または復号化方法、記録媒体及びシステム
EP2469858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quentially parsing bitstreams based on removal of emulation prevention byte
CN102244826A (zh) 一种基于视频内容的视频水印方法和系统
CN103167285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TWI246861B (en) Video coding/d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3810639B (zh) 一种录制鼠标信息可再编辑的方法、装置及相关介质
JP2005223442A (ja) ファイル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