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3755A - 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 - Google Patents

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3755A
CN101383755A CNA2007101458816A CN200710145881A CN101383755A CN 101383755 A CN101383755 A CN 101383755A CN A2007101458816 A CNA2007101458816 A CN A2007101458816A CN 200710145881 A CN200710145881 A CN 200710145881A CN 101383755 A CN101383755 A CN 101383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gateway
mobile access
mobile
contextual information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58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3755B (zh
Inventor
管红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45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3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3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3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3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37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代理移动IPv6切换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实现了对各移动接入网关的负载控制。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包括: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发出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根据触发指示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获得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并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二移动接入网关与家乡代理之间的隧道;在所述隧道建立成功后,所述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切换。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公开了网络策略执行实体、家乡代理和移动接入网关。

Description

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代理移动IPv6切换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从IPv4到IPv6的演进,为了支持终端的移动性IPv6接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制定了移动互联网协议(Mobile Internet Protocol,MIP)的基本协议RFC3775,其中定义了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当前会话的方法。MIPv6中包括三个实体:移动节点(MobileNode,MN)、家乡代理(Home Agent,HA)和对端节点(Correspondent Node,CN)。当MN处于家乡网络时,使用家乡地址(Home of Address,HoA)与CN进行通信。当MN移动到外地网络时,MN在家乡网络中拥有的HoA不变,同时获得一个外地网络分配的临时IP地址,即转交地址(Care of Address,CoA)。MN通过绑定更新(Binding Update,BU)过程向HA发送注册报文,将HoA与CoA的映射关系告知HA,HA维护一个HoA和CoA的绑定列表。HA接受MN的注册之后,对于向MN发送的报文,由HA对报文进行封装,内层报文不变,外层报文的源地址为HA的地址,目的地址为CoA,HA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隧道转发给MN;MN发送报文时,外层报文的源地址为CoA,目的地址为HA的地址,内层报文的源地址为HoA,目的地址为CN的地址,HA收到MN通过反向隧道发送的报文时,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将内层报文转发给CN。HA转发MN的报文的通信模式称为双向隧道模式。
代理移动IPv6协议(Proxy Mobile IPv6,PMIPv6)是对MIPv6的一种扩展,与MIPv6不同的是:移动接入网关(Mobile Access Gateway,MAG)模拟家乡网络,向下属的MN通告家乡网络前缀,使MN以为始终处于家乡网络;MAG代替MN向具有家乡代理功能的本地移动锚点(Local Mobility Anchor,LMA)发送注册报文,以MAG的接口地址作为CoA,最终在MAG和LMA之间建立一条双向隧道用于传输MN的报文。报文收发过程包括步骤:
CN向MN发送以HoA为目的地址的报文,该报文会被LMA截获,LMA根据HoA查询绑定列表,然后通过LMA与MAG之间的隧道将报文发送给MAG,MAG解封装后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HoA,将报文直接发送给MN;
MN给CN发送报文时,MAG收到该报文,通过MAG与LMA之间的隧道,将报文发送给LMA,LMA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剥离外层IP报文头,将内层报文直接发送给CN。
如图1所示,为MN的PMIPv6切换场景示意图,MAG1和MAG2接入同一个LMA,MN当前接入MAG1,通过MAG1与LMA之间的第一隧道收发与CN之间进行会话的报文,MN要快速接入MAG2,即从MAG1切换到MAG2,通过MAG2与LMA之间建立第二隧道收发与CN之间进行会话的报文,使得会话得以保持。
现有技术一提出了一种把快速MIPv6切换技术应用到PMIPv6切换场景的方法,切换流程如图2所示,MN在移动过程中检测到新的有效接入点,并通过代理请求和代理通告消息得到有效接入点的相应子网信息,确定新的有效接入点为MAG2;则MN触发从MAG1到MAG2的切换,MN首先向MAG1发送二层链路切换信号,发起从MAG1到MAG2的切换,LMA仍然通过第一隧道向MN发送报文,并且MAG1将发送给MN的报文缓存;通过MAG1与MAG2之间的信令交互,建立MAG1与MAG2之间的隧道,使得所有发给MN的报文由MAG1发给MAG2,再由MAG2转发至MN,并保持MAG1与MAG2之间的隧道可用,直到MAG2与LMA之间通过绑定更新建立第二隧道后,MAG1与MAG2之间的隧道中止;LMA直接通过与MAG2之间的第二隧道向MN发送报文。
现有技术一提供的PMIPv6切换方法是由MN主动触发的,在MN移动过程中检测到新的有效接入点时才会发起,这种由MN主动触发的切换机制,会产生接入各MAG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有的MAG下接入的MN很多,负载过多导致容易造成MAG与LMA之间的隧道拥堵,影响对MN的移动性服务。并且网络设备MAG需要定期维护或者由于特殊原因需要检修时,也会影响对其下属的MN的移动性服务。现有技术一先进行MN从MAG1到MAG2的切换,在MAG2与LMA之间的第二隧道建立之前通过MAG1和MAG2之间建立的隧道转发缓存的报文,由于没有报文重传,不能保证在所有时间内LMA与MN之间报文传输的可靠性,可能存在丢包问题。
现有技术二提出了另一种PMIPv6快速切换方法,切换流程如图3所示,MN在移动过程中检测到新的有效接入点,并通过代理请求和代理通告消息得到有效接入点的相应子网信息,确定新的有效接入点为MAG2;则MN触发从MAG1到MAG2的切换,首先在MAG2与LMA之间通过绑定更新建立第二隧道,LMA仍然通过第一隧道向MN发送报文,通过MAG1与MAG2之间的信令交互,在两者之间建立隧道,使得LMA发送给MN的报文能够转发到MAG2并在MAG2中缓存;MN从MAG1切换到MAG2之后,MAG2中缓存的报文能够立刻发送给MN,并且发给MN的报文通过LMA与MAG2之间的第二条隧道传送,MAG1与MAG2之间的隧道中止。
现有技术二提供的PMIPv6切换方法是由MN主动触发的,仍然不能解决MAG负载不均衡与维护问题。现有技术二先在MAG2与LMA之间建立第二隧道再进行MN从MAG1到MAG2的切换,切换之前通过MAG1和MAG2之间建立的隧道向MAG2转发报文,由于没有报文重传,不能保证在所有时间内LMA与MN之间报文传输的可靠性,可能存在丢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用以实现对各MAG的负载控制,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用以实现对各MAG的负载控制,包括:
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发出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
根据所述触发指示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获得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并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二移动接入网关与家乡代理之间的隧道;
在所述隧道建立成功后,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代理移动IPv6切换的相关网络实体,首先提供了一种网络策略执行实体,包括:
策略保存单元:用于保存制定的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
策略执行单元:用于根据策略保存单元保存的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检测各移动接入网关,并发起对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第一移动接入网关下属的移动节点的切换,确定所述移动节点的最优切换目标第二移动接入网关;
指示发送单元:用于发出所述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的第二移动接入网关触发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家乡代理,包括:
用于接收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的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示向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请求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并指示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接入网关,包括:
用于接收获得移动节点上下文信息的请求的单元,所述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地址;
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将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家乡代理,包括:
用于接收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的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示向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请求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的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发送的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的单元;
用于将所述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用以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问题,包括:
根据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建立第二移动接入网关与家乡代理之间的隧道;
在所述隧道建立成功后,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并,
当所述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和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同时与家乡代理之间建立有隧道时,所述家乡代理同时通过两条隧道向移动节点发送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家乡代理,包括:
用于在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和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同时与家乡代理之间建立有隧道时,指示通过两条隧道向移动节点发送报文的单元;
用于复制向移动节点发送的报文并通过所述两条隧道同时向移动节点发送报文的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主动触发切换的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通过网络侧主动触发移动接入网关下属的移动节点的切换,实现了对各移动接入网关的负载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两条隧道向移动节点发送报文的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先建立家乡代理与第二移动接入网关之间的隧道,再执行移动节点的切换,在切换过程中所有发往移动节点的下行报文会由家乡代理经两条隧道同时发送,利用这种方法能够保障移动节点在切换过程中接收报文的完整性,减少丢包甚至不丢包,提高了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障了切换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MN主动触发切换的PMIPv6切换场景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一中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3为现有技术二中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MIPv6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策略执行实体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主动触发切换的PMIPv6切换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LMA控制、MAG2执行的解决方案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LMA控制并执行的解决方案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LMA控制执行并发起绑定的解决方案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MIPv6切换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通过网络侧主动触发切换,实现了对各MAG的负载控制;通过在切换过程中所有发往MN的下行报文由LMA经两条隧道同时发送,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制定了由网络侧主动触发切换的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包括以下几个可能导致网络侧主动触发切换的切换触发因素及对应的切换触发条件,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切换触发因素为MAG下属的MN的个数,MAG下属的MN过多容易造成MAG与LMA之间隧道的拥堵,影响对MN的移动服务。第一切换触发因素对应的第一切换触发条件是MAG下属的MN的个数超过了第一门限值,第一门限值为设定的数量域值,规定了MAG下可以附属的MN的最大个数;
第二切换触发因素为MAG下属的MN收发报文的时延,时延过大说明无线链路质量恶化,需要进行资源优化。第二切换触发因素对应的第二切换触发条件是MAG下属的MN收发报文的时延超过了第二门限值,第二门限值是设定的时间域值,规定了MAG下属的MN收发报文的最大时延;
第三切换触发因素为对MAG的定期维护是否需要进行或者MAG是否有突发故障需要进行维修,对MAG进行维护或维修的期间会影响对其下属的MN的移动服务。第三切换触发因素对应的第三切换触发条件是对MAG的定期维护或维修需要进行。
当然网络侧还可能制定其它的切换触发因素并设定对应的切换触发条件,不再一一列举。
当某个MAG满足了切换触发条件时,则发起对其下属的MN的切换,此处MAG是否满足了切换触发条件是根据网络侧制定的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判断的,可能设定满足所有切换触发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组合。为了表述方便称该MAG为原MAG,需要对原MAG下属的某个MN切换到的目标MAG进行确定,具体确定方法请参见公式[1]:
result n = a * x + b * y + c * z . . . A n * x + B n * y + C n * z . . . - - - [ 1 ]
其中,a、b、c...表示原MAG与各切换触发因素相关的切换触发参数,切换触发因素可能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An、Bn、Cn...表示其它MAG与各切换触发因素相关的切换触发参数,此处其它MAG是指信号能够覆盖该MN的各MAG;x、y、z...表示各切换触发因素影响触发的比重参数,比重参数是由网络运营商根据自身需要设定的;n为自然数表示对某个特定的MAG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各result,为原MAG附属的该MN确定最优切换目标,即确定MN的目标MAG。
根据上述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对通过MAG1与LMA之间的隧道收发报文的MN,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MIPv6切换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S401、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发出MN从MAG1切换到MAG2的触发指示;
S402、根据触发指示从MAG1获得MN的上下文信息,并根据MN的上下文信息建立MAG2与LMA之间的隧道;
S403、在MAG2与LMA之间的隧道建立成功后,MN从MAG1向MAG2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主动触发切换的PMIPv6切换方法,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通过网络侧主动触发MAG下属的MN的切换,实现了对各MAG的负载控制。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主动触发切换的方法,包括:
a、网络策略执行实体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检测各MAG,当检测到MAG1满足设定的切换触发条件时,发起对该MAG1下属的MN的切换;
b、网络策略执行实体确定MN的最优切换目标为MAG2;并
c、发出MN从MAG1切换到MAG2的触发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根据网络侧制定的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控制并执行网络侧主动触发切换的网络策略执行实体,如图5所示,包括:
策略保存单元501:用于保存制定的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
策略执行单元502:用于根据策略保存单元501保存的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检测各MAG,并发起对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MAG1下属的MN的切换,根据确定该MN的最优切换目标MAG2;
指示发送单元503:用于发出该MN从MAG1切换到MAG2的触发指示。
网络策略执行实体可以是策略服务器(Policy Server,PS)、后台服务器等等。在PMIPv6中定义的策略服务器可与MAG通信,在执行MN的切换时,MN的上下文信息可从一个MAG转交到另一个MAG。
网络策略执行实体将触发指示发送到MAG1与MAG2共同接入的LAM,由LMA控制MN从MAG1到最优切换目标MAG2的切换。当切换跨LMA时,把该切换指示同时传递给MAG1接入的LMA1和最优切换目标MAG2接入的LMA2,由LMA1和LMA2共同控制MN从MAG1到最优切换目标MAG2的切换。
参见如图6所示的PMIPv6切换场景,MN通过MAG1和具有家乡代理功能的LMA之间的隧道收发报文,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由网络侧主动切换触发,LMA根据网络侧的网络实体发送的切换指示发起MN从MAG1到MAG2的切换,本实施例中MAG1和MAG2接入同一个LMA,即MN的家乡代理不变。
针对网络侧主动切换触发的PMIPv6切换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LMA控制并执行,LMA控制、MAG执行,或者由LMA控制执行并发起绑定更新等多种切换方案,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由LMA控制、MAG执行的解决方案。假设在网络侧存在PS这一网络实体,管理执行网络侧的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进而控制由网络侧切换触发,即PS为网络策略执行实体。LMA作为策略代理(PolicyProxy)对以其为家乡代理的所有MN进行切换管理。如图7所示,实施例一提供的由LMA控制、MAG1执行的解决方案,包括步骤:
S701、PS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向LMA发送MN从MAG1切换到MAG2的触发指示;
S702、LMA根据PS下发的触发指示,发起MN从MAG1到MAG2的切换;
S703、LMA发送切换触发信令HO Trigger给MAG1,向MAG1请求下属MN的上下文信息,MN的上下文信息用于建立向MN发送报文的隧道,切换触发信令中携带MAG2的地址,指示MAG1把MN的上下文信息转交给MAG2;
S704、MAG1取出MAG2的地址后,发送切换请求信令HO Request给MAG2,切换请求信令包括MN的上下文信息,该信令可以是ICMPv6格式,也可以是上下文信令格式,ICMPv6是IPv6版本的网络控制信息协议(InternetControl Message protocol),若切换请求信令是ICMPv6格式,上下文信息包含在ICMPv6选项中,包括MN的网络接入标识(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NAI)、MN的家乡地址(MN-HoA)、LMA的地址(LMA Address,LMAA)、家乡网络前缀等;
S705、MAG2收到切换请求信令HO Request,取出MN的上下文信息,并根据MN的上下文信息发起代理绑定更新信令Proxy BU给LMA,请求建立新的PMIP隧道;
S706、LMA回复代理绑定确认信令Proxy Binding Acknowledgement给MAG2,表示绑定更新成功;
如果绑定更新成功,则表明MAG2注册成功,新的PMIP隧道建立,则执行下一步;如果绑定更新失败,则表明MAG2注册失败,则返回执行S705,保证MN切换到MAG2时,MAG2与LMA之间的隧道可用;
S707、MAG2回应切换应答信令HO Response给MAG1,表示新的PMIP隧道建立成功,MAG1可以执行MN的切换了;
S708、MAG1发送切换通告信令HO Notification给MN,通告MN可以切换到MAG2;
S709、MN根据切换通告信令,向MAG2发起二层附着,即MN在切换过程中首先触发二层链路的切换,二层链路对应协议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S710、MN触发三层链路的切换,在经由MAG2的上下行链路上建立新的会话连接,三层链路对应协议模型中的IP层;
S711、MN离开原有经由MAG1的上下行链路,使得原有会话中断,MAG1注销原有隧道。
实施例一中PS根据网络侧制定的策略,发送MN从MAG1切换到MAG2的触发指示,PS起到触发切换的功能;LMA接收PS的触发指示,发起MN从MAG1到MAG2的切换,向MAG1请求MN的上下文信息,起到控制切换的功能;MAG1根据LMA的请求向MAG2发送MN的上下文信息,起到执行切换的功能。
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LMA,包括:
用于接收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的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示向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请求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并指示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单元。
实施例一同时提供了一种MAG,包括:
用于接收获得移动节点上下文信息的请求的单元,所述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地址;
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将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案,由网络侧主动触发切换,实现了网络侧对各MAG的负载控制;
先建立LMA与MAG2之间新的隧道,在新的隧道建立成功后再执行MN的切换。MN切换过程中所有发往MN的下行报文会由LMA经新旧两条隧道同时发给MAG1和MAG2,利用这种两条隧道同时发送报文的方法能够保障MN在切换过程中接收报文的完整性,减少丢包甚至不丢包,提高了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障了切换的成功率;
根据MAG2的注册结果决定是否进行MN从MAG1到MAG2的切换,并在MAG2注册成功,新的隧道建立成功后进行MN的切换,保障了切换的成功率,提高了可靠性。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由LMA控制并执行的解决方案,网络侧的PS为网络策略执行实体,如图8所示,包括步骤:
S801、PS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向LMA发送MN从MAG1切换到MAG2的触发指示;
S802、LMA根据PS下发的触发指示,发起MN从MAG1到MAG2的切换;
S803、LMA发送切换触发信令HO Trigger给MAG1,向MAG1请求下属MN的上下文信息;
S804、MAG1发送切换请求信令HO Request给LMA,切换请求信令包含MN的上下文信息,该信令可以是ICMPv6格式,也可以是上下文信令格式;
S805、LMA收到切换请求信令HO Request,取出MN的上下文信息,并通过切换重部署请求信令HO Relocate Request将MN的上下文信息转交给MAG2;
S806、MAG2根据MN的上下文信息,向LMA发送代理绑定更新信令PBU,请求建立新的PMIP隧道;
S807、LMA回复代理绑定确认信令PBA给MAG2。
如果MAG2注册成功,新的PMIP隧道建立,则执行下一步;如果注册失败,则返回执行S806,保证MN切换到MAG2时,MAG2与LMA之间的隧道可用。
S808、LMA回应切换应答信令HO Response给MAG1,表示新的PMIP隧道建立成功,MAG1可以执行MN的切换了;
S809、MAG1发送切换通告信令HO Notification给MN,通告MN可以切换到MAG2;
S810、MN根据切换通告信令,向MAG2发起二层附着,即MN在切换过程中首先触发二层链路的切换,二层链路对应协议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S811、MN触发三层链路的切换,在经由MAG2的上下行链路上建立新的会话连接,三层链路对应协议模型中的IP层;
S812、MN离开原有经由MAG1的上下行链路,使得原有会话中断,MAG1注销原有隧道。
实施例二中PS根据网络侧制定的策略,发送MN从MAG1切换到MAG2的触发指示,PS起到触发切换的功能;LMA接收PS的触发指示,发起MN从MAG1到MAG2的切换,向MAG1请求MN的上下文信息,起到控制切换的功能,并且LMA将获得的MN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MAG2,起到执行切换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LMA,包括:
用于接收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的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示向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请求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的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发送的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的单元;
用于将所述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单元。
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案无论控制和执行都由LMA处理,强化了LMA的管理功能。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由LMA控制执行并发起绑定更新的解决方案,网络侧的PS为网络策略执行实体,如图9所示,包括步骤:
S901、PS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向LMA发送MN从MAG1切换到MAG2的触发指示;
S902、LMA根据PS下发的触发指示,发起MN从MAG1到MAG2的切换;
S903、LMA发送切换触发信令HO Trigger给MAG1,向MAG1请求下属MN的上下文信息;
S904、MAG1发送切换请求信令HO Request给LMA,信令包含MN的上下文信息,该信令可以是ICMPv6格式,也可以是上下文信令格式;
S905、LMA取出MN的上下文信息,并发起代理绑定更新信令Proxy BU给MAG2,请求建立新的PMIP隧道,信令中包含MN的上下文信息;
S906、MAG2回复代理绑定确认信令PBA给LMA;
如果注册成功,新的PMIP隧道建立,则执行下一步;如果注册失败,则返回执行S905,保证MN切换到MAG2时,MAG2与LMA之间的隧道可用。
S907、LMA回应切换应答信令HO Response给MAG1,表示新的PMIP隧道建立成功,MAG1可以执行MN的切换了;
S908、MAG1发送切换通告信令HO Notification给MN,通告MN可以切换到MAG2;
S909、MN根据切换通告信令,向MAG2发起二层附着,即MN在切换过程中首先触发二层链路的切换,二层链路对应协议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S910、MN触发三层链路的切换,在经由MAG2的上下行链路上建立新的会话连接,三层链路对应协议模型中的IP层;
S911、MN离开原有经由MAG1的上下行链路,使得原有会话中断,MAG1注销原有隧道。
本实施例中PS起到触发切换的功能;LMA起到控制切换和执行切换的功能,并且LMA在向MAG2发送MN的上下文信息的同时发起建立与MAG2之间的隧道。
实施例三提供的方案无论控制和执行都由LMA处理,同时PMIP隧道建立也由LMA发起,进一步强化了LMA的功能。
针对各种切换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PMIPv6切换方法,用于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如图10所示,包括:
S1001、根据MN从MAG1切换到MAG2的触发指示,建立MAG2与LMA之间的隧道;
S1002、在MAG2与LMA之间的隧道建立成功后,MN从MAG1向MAG2切换;并,
S1003、当MAG1和MAG2同时与LMA之间建立有隧道时,LMA同时通过两条隧道向MN发送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LMA,包括:
用于在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和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同时与家乡代理之间建立有隧道时,指示通过两条隧道向移动节点发送报文的单元;
用于复制向移动节点发送的报文并通过所述两条隧道同时向移动节点发送报文的单元。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发出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
根据所述触发指示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获得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并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二移动接入网关与家乡代理之间的隧道;
在所述隧道建立成功后,所述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和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同时与家乡代理之间建立有隧道时,所述家乡代理同时通过两条隧道向移动节点发送报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发出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包括:
网络策略执行实体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检测各移动接入网关,当检测到第一移动接入网关满足设定的切换触发条件时,发起对所述移动节点的切换;
网络策略执行实体确定所述移动节点的最优切换目标为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并,
发出所述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触发指示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获得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包括:
家乡代理根据接收的所述触发指示向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请求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并指示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第二移动接入网关;
第二移动接入网关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获得所述上下文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触发指示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获得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包括:
家乡代理根据接收的所述触发指示向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请求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
家乡代理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获得所述上下文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乡代理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获得所述上下文信息之后,还包括:家乡代理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转发所述上下文信息。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二移动接入网关与家乡代理之间的隧道,包括:
第二移动接入网关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家乡代理发送代理绑定更新信令,请求建立所述隧道;
如果第二移动接入网关接收到家乡代理回复的代理绑定确认信令,则认为绑定更新完成,所述隧道建立成功;否则,
第二移动接入网关返回执行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家乡代理发送代理绑定更新信令,直至所述隧道建立成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二移动接入网关与家乡代理之间的隧道,包括:
家乡代理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发送包括所述上下文信息的代理绑定更新信令,请求建立所述隧道;
如果家乡代理接收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回复的代理绑定确认信令,则认为绑定更新完成,所述隧道建立成功;否则,
家乡代理返回执行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发送包括所述上下文信息的代理绑定更新信令,直至所述隧道建立成功。
9、一种网络策略执行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策略保存单元:用于保存制定的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
策略执行单元:用于根据策略保存单元保存的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检测各移动接入网关,并发起对满足切换触发条件的第一移动接入网关下属的移动节点的切换,确定所述移动节点的最优切换目标第二移动接入网关;
指示发送单元:用于发出所述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策略执行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策略执行实体为策略服务器。
11、一种家乡代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的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示向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请求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并指示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单元。
12、一种移动接入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获得移动节点上下文信息的请求的单元,所述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地址;
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将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单元。
13、一种家乡代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的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示向第一移动接入网关请求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的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发送的所述移动节点的上下文信息的单元;
用于将所述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单元。
14、一种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触发指示建立第二移动接入网关与家乡代理之间的隧道;
在所述隧道建立成功后,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向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并,
当所述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和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同时与家乡代理之间建立有隧道时,所述家乡代理同时通过两条隧道向移动节点发送报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指示由网络策略执行实体根据网络主动触发切换策略发出。
16、一种家乡代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在移动节点从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切换到第二移动接入网关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移动接入网关和第二移动接入网关同时与家乡代理之间建立有隧道时,指示通过两条隧道向移动节点发送报文的单元;
用于复制向移动节点发送的报文并通过所述两条隧道同时向移动节点发送报文的单元。
CN200710145881A 2007-09-04 2007-09-04 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3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5881A CN101383755B (zh) 2007-09-04 2007-09-04 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5881A CN101383755B (zh) 2007-09-04 2007-09-04 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3755A true CN101383755A (zh) 2009-03-11
CN101383755B CN101383755B (zh) 2012-10-17

Family

ID=40463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58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3755B (zh) 2007-09-04 2007-09-04 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3755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1534A1 (en) * 2009-04-21 2010-10-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ome agent initiated flow binding
CN101902792A (zh) * 2010-07-09 2010-12-0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PMIPv6垂直切换方法
CN101998566A (zh) * 2009-08-13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代理移动ip中移动接入网关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685255A (zh) * 2012-06-01 2012-09-1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分布式机会网络社区划分方法
CN101594298B (zh) * 2009-05-08 2013-03-0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接口业务流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2026318B (zh) * 2009-09-17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管理及切换时用户数据管理的方法、系统和agr
CN103841610A (zh) * 2014-03-18 2014-06-04 山东大学 一种快速有效的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
CN104469944A (zh) * 2014-12-01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PMIPv6的本地化寻呼方法
CN104469866A (zh) * 2014-12-01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有状态转发链的PMIPv6切换方法
CN104682570A (zh) * 2013-11-28 2015-06-03 Tdk株式会社 非接触电力传输电路
CN107135524A (zh) * 2016-02-26 201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数据网关、跨分组数据网关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8307375A (zh) * 2011-11-29 2018-07-2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ip移动性管理的方法
CN111740919A (zh) * 2017-01-20 2020-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负载分担方法及网络设备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1534A1 (en) * 2009-04-21 2010-10-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ome agent initiated flow binding
US9137705B2 (en) 2009-04-21 2015-09-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ome agent initiated flow binding
CN101594298B (zh) * 2009-05-08 2013-03-0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接口业务流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998566A (zh) * 2009-08-13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代理移动ip中移动接入网关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998566B (zh) * 2009-08-13 2013-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代理移动ip中移动接入网关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026318B (zh) * 2009-09-17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管理及切换时用户数据管理的方法、系统和agr
CN101902792A (zh) * 2010-07-09 2010-12-0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PMIPv6垂直切换方法
CN101902792B (zh) * 2010-07-09 2013-07-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PMIPv6垂直切换方法
CN108307375A (zh) * 2011-11-29 2018-07-2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ip移动性管理的方法
CN102685255A (zh) * 2012-06-01 2012-09-1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分布式机会网络社区划分方法
CN102685255B (zh) * 2012-06-01 2014-07-0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分布式机会网络社区划分方法
CN104682570A (zh) * 2013-11-28 2015-06-03 Tdk株式会社 非接触电力传输电路
CN103841610B (zh) * 2014-03-18 2017-02-15 山东大学 一种快速有效的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
CN103841610A (zh) * 2014-03-18 2014-06-04 山东大学 一种快速有效的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
CN104469866A (zh) * 2014-12-01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有状态转发链的PMIPv6切换方法
CN104469944A (zh) * 2014-12-01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PMIPv6的本地化寻呼方法
CN107135524A (zh) * 2016-02-26 201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数据网关、跨分组数据网关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11740919A (zh) * 2017-01-20 2020-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负载分担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1740919B (zh) * 2017-01-20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负载分担方法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3755B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3755B (zh) 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
CN101448252B (zh) 网络切换实现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节点
KR100763534B1 (ko) IPv6 기반 모바일 시스템에서 빠른 리액티브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장치
US817505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st handovers using dynamic router advertisements
CN100596095C (zh) 层次化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法和系统
JP4990985B2 (ja) プロキシ・モバイルipルーティング
KR100713476B1 (ko) 이동 네트워크에서 고속 핸드오프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20201222A1 (en) System and protocols for inter-mobility access gateway tunneling for fast handoff transition
EP2208380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oxy binding of a mobile node
US8400980B2 (en) Fast handover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0405871C (zh) 一种基于二层预测和触发的三层移动切换实现方法
Magagula et al. PMIPv6-HC: Handover mechanism for reducing handover delay and packet loss in NGWN
AU2008245586B2 (en) Changes of forward-link and reverse-link serving access points
Rasem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edictive and reactive mode of optimized PMIPv6
Rasem et al. Efficient handover with optimized localized routing for Proxy Mobile IPv6
Kong et al. An efficient load balancing of mobile access gateways in proxy mobile IPv6 domains
Rasem O-PMIPv6: Optimized Proxy Mobile IPv6
Hussain et al. A novel intra-domain continues handover solution for inter-domain Pmipv6 based vehicular network
Lin-Li Research on Mobile IPv6 technology and handove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h et al. Low latency handover scheme based on optical buffering at LMA in proxy MIPv6 networks
EP2720511A2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s for enabling efficient hybrid route optimization between two mobile endpoints
KR101225640B1 (ko) 다중 lma 환경을 고려한 프록시 모바일 아이피 버전6 기반의 향상된 경로 최적화 방법
KR101527611B1 (ko) 이종망 접속 방법
Shin et al. Fast handover solution using multi-tunnel in HMIPv6 (FM-HMIPv6)
Kim et al. PMIPv6 with bicasting for IP hando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