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3254A - 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3254A
CN101373254A CNA2008102133286A CN200810213328A CN101373254A CN 101373254 A CN101373254 A CN 101373254A CN A2008102133286 A CNA2008102133286 A CN A2008102133286A CN 200810213328 A CN200810213328 A CN 200810213328A CN 101373254 A CN101373254 A CN 101373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st
focus
phase difference
photographing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33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3254B (zh
Inventor
国重惠二
宫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165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04812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73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3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3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32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Focusing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从实时取景显示状态下进行摄影时,可以高精度地进行焦点调节,而且时滞小。使用通过摄像元件(221)获取的图像数据在液晶监视器(26)上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动作,当快门释放按钮(21)被半按下时,通过对比度AF使摄影光学系统(101)移动到对焦位置(#105)。另外,在快门释放按钮(21)被全按下时(#107),通过相位差AF使摄影光学系统(101)移动到对焦位置(#121),然后进行摄影动作(#125)。但是,在快门释放按钮(21)被全按下时,在被摄体亮度小于预定亮度时(#115→Y),禁止相位差AF控制,进行摄影动作(#125)。

Description

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实时取景显示功能的数码照相机,具体地讲,涉及具有在显示装置上显示通过摄像元件获取的图像的所谓实时取景实时取景显示功能(也称为浏览画面显示功能、电子取景器功能),并可以利用该实时取景实时取景显示中的图像信号实现摄影镜头的焦点调节的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数码照相机中,被摄体像的观察通过光学式取景器进行。但是,最近市场销售的带实时取景显示功能的数码照相机,取消了光学式取景器,或者与光学式取景器一起利用液晶监视器等显示装置显示通过摄像元件获取的图像,用于观察被摄体像。
这种带实时取景显示功能的数码照相机,由于直接显示通过摄像元件获取的被摄体图像,所以非常便于观察。但是,在数码单反式照相机中,为了进行实时取景显示,使配置在摄影光路内的可动反射镜暂且退避到光路之外,所以在实时取景显示过程中,不能使用以往基于相位差方式的AF(Auto focus)机构,在上述相位差方式中,使用通过附加设置在可动反射镜上的副反射镜反射的被摄体光束来检测摄影镜头的焦点偏移量。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数码单反式照相机,其并用根据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信号检测对比度信息进行AF的对比度AF和相位差方式AF。该数码单反式照相机在进行实时取景显示时,只通过对比度AF进行摄影镜头的对焦。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281530号公报
这样,在进行实时取景显示的数码单反式照相机中,在通过通常的对比度AF进行焦点调节时存在以下问题。即,对比度AF也被称为登山方式,需要寻找图像输出的对比度值为最大的点来使摄影镜头前后移动,所以要达到对焦需要花费时间。并且,在更换镜头式的单反式照相机中,需要针对每一帧向摄影镜头侧进行图像信号的对比度信息的通信,因此在想要提高焦点精度时通信次数增加,导致要达到对焦需要花费时间。并且,在摄影镜头中存在像微距镜头那样从无限端伸出的量较大的镜头,该情况时对焦时间也变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从实时取景显示状态下进行摄影时,可以高精度地进行焦点调节,而且时滞减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涉及的摄影装置具有:摄像单元,其利用摄像面接受经由摄影镜头射入的被摄体光束,对在该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数据;显示单元,其使用通过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动作;对比度AF单元,其根据通过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数据求出上述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根据该对比度信息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对焦位置;相位差AF单元,其使反射镜部件进入上述摄影镜头的光路内,接受通过该反射镜部件反射的上述被摄体光束,利用相位差方式检测上述摄影镜头的焦点偏移量,根据该检测结果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对焦位置;被摄体亮度计算单元,其根据上述获取的图像数据计算被摄体亮度;和控制单元,其进行以下控制:在执行上述实时取景显示动作的过程中,当进行了快门释放按钮的半按下操作时,执行由上述对比度AF单元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然后在进行了上述快门释放按钮的全按下操作时,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单元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上述控制单元进行以下控制:当在上述实时取景显示过程中进行了快门释放按钮的全按下操作时,如果根据上述计算的被摄体亮度或与其相关的值而判定为被摄体亮度低,则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单元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第二发明涉及的摄影装置的控制装置,在上述第一发明中,上述对比度AF单元具有:第一对比度AF单元,其根据通过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数据求出上述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根据该对比度信息把上述摄影镜头引导到第1对焦允许范围内;和第二对比度AF单元,其根据上述对比度信息,把上述摄影镜头引导到比上述第1对焦允许范围窄的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上述控制单元在未通过上述第二对比度AF单元把上述摄影镜头引导到上述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时,进行上述计算的亮度是否低于预定亮度的判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三发明涉及的摄影装置具有:摄像单元,其利用摄像面接受通过摄影镜头射入的被摄体光束,对在该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数据;显示单元,其使用通过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动作;对比度AF单元,其根据通过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数据求出上述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根据该对比度信息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对焦位置;相位差AF单元,其接受上述被摄体光束,利用相位差方式检测上述摄影镜头的焦点偏移量,根据该检测结果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对焦位置;和控制单元,当在上述实时取景显示过程中进行了上述快门释放按钮的全按下操作时,在判定被摄体亮度低的情况下,该控制单元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单元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而在通过上述对比度AF单元实现的对焦位置上执行摄影动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四发明涉及的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当在实时取景显示动作的持续过程中进行了快门释放按钮的半按下操作时,根据从图像数据得到的对比度信息进行摄影镜头的焦点调节动作,然后在进行了上述快门释放按钮的全按下操作时,在执行摄影动作之前,利用相位差方式检测上述摄影镜头的焦点偏移量,根据该检测结果进行上述摄影镜头的焦点镜头动作,当在执行上述实时取景显示动作的过程中进行了上述快门释放按钮的全按下操作时,如果判定为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所计算的被摄体亮度低于预定亮度,则禁止上述相位差方式的焦点调节动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从实时取景显示状态下进行摄影时,可以高精度地进行焦点调节,而且时滞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背面观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单反式照相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码单反式照相机的整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主体侧的上电复位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时取景显示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时取景显示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时取景显示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影动作A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影动作B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相位差AF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对比度AF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对比度AF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更换镜头侧的上电复位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大显示模式下的液晶监视器上的显示状态的图,(A)是表示全画面显示状态的图,(B)是表示放大显示状态的图,(C)是表示放大范围发生了移动的状态的图,(D)是表示(B)中的放大部分的图,(E)是表示(C)中的放大部分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AF模式设定的菜单显示画面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对焦结束显示的图,(A)是表示第1对焦显示的图,(B)是表示第2对焦显示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对比度信息与对焦镜头的驱动关系的图,(A)是表示快速对比度AF的情况的图,(B)是表示高精度对比度AF的情况的图。
图17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和液晶监视器的允许弥散圆直径的图,(A)是表示摄像元件的允许弥散圆直径的图,(B)是表示液晶监视器的允许弥散圆直径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允许弥散圆直径与散焦量的关系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实时取景显示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21快门释放按钮;22摄影模式旋纽;24信息设定旋纽;26液晶监视器;27连拍/单拍按钮;28AF锁定按钮;30十字按钮;30U上升用十字按钮;30D下降用十字按钮;30R右用十字按钮;30L左用十字按钮;31 OK按钮;33实时取景显示按钮;34放大按钮;37菜单按钮;38再现按钮;40介质安装盖;50闪光灯;100更换镜头;101摄影光学系统;103光圈;105光学系统位置检测机构;107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9光圈驱动机构;111镜头CPU;200照相机主体;201可动反射镜;203副反射镜;205对焦屏;207五棱镜;211测光传感器;213焦面快门;215防尘过滤器;216压电元件;217红外截止滤波器/低通滤波器;221摄像元件;223摄像元件驱动电路;225预处理电路;227手抖传感器;229手抖修正电路;231移位机构驱动电路;233移位机构;235防尘过滤器驱动电路;237可动反射镜驱动机构;241测光处理电路;243相位差AF传感器;245相位差AF处理电路;250 ASIC;251动作序列控制器(主体CPU);252数据总线;253对比度AF电路;255 AE电路;257图像处理电路;259压缩解压缩电路;261视频信号输出电路;263液晶监视器驱动电路;265 SDRAM检测电路;267 SDRAM;271输入输出电路;273通信电路;275记录介质控制电路;277记录介质;279闪存控制电路;281闪存;283开关检测电路;285各种开关;300通信接点;311第1对焦显示;312第2对焦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并使用应用了本发明的数码单反式照相机说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从背面观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单反式照相机的外观立体图。
在照相机主体200的上表面配置有快门释放按钮21、摄影模式旋纽22、信息设定旋纽24、闪光灯200等。快门释放按钮21具有在摄影者按下一半时接通的第1释放开关、和在全按下时接通的第2释放开关。通过该第1释放开关(以下称为1R)的接通,照相机进行焦点检测、摄影镜头的对焦、被摄体亮度的测光等摄影准备动作,通过第2释放开关(以下称为2R)的接通,根据摄像元件221(参照图2)的输出,执行用于进行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的取入的摄影动作。
摄影模式旋纽22是构成为可以旋转的操作部件,通过使设于摄影模式旋纽22上的表示摄影模式的图案显示或记号与标识对准,可以选择全自动摄影模式(AUTO)、程序摄影模式(P)、光圈优先摄影模式(A)、快门摄影优先模式(S)、手动摄影模式(M)、肖像摄影模式、风景摄影模式、微距摄影模式、运动摄影模式、夜景摄影模式等各种摄影模式。
信息设定旋纽24是构成为可以旋转的操作部件,在信息显示画面等中,通过信息设定旋纽24的旋转操作,可以选择所期望的设定值和模式等。闪光灯50是弹出式辅助照明装置,通过操作未图示的操作按钮,闪光灯200可以弹出并照射被摄体。
在照相机主体200的背面配置有液晶监视器26、连拍/单拍按钮27、AF锁定按钮28、上升用十字按钮30U、下降用十字按钮30D、右用十字按钮30R、左用十字按钮30L(在统称这些各个十字按钮30U、30D、30R、30L时,总称为十字按钮30)、OK按钮31、实时取景显示按钮33、放大按钮34、菜单按钮37、和再现按钮38。液晶监视器26是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并且再现显示已拍摄的被摄体像,还显示摄影信息和菜单的显示装置。只要是能够进行这些显示的装置即可,不限于液晶监视器。
连拍/单拍按钮27是模式切换用操作部件,用于切换在快门释放按钮21被全按下的期间连续摄影的连拍模式、和当快门释放按钮21被全按下时拍摄一张的单拍模式。AF锁定按钮28是用于固定被摄体的对焦的操作部件。因此,在对摄影对象的被摄体进行对焦并操作AF锁定按钮28将对焦固定后,即使变更构图也能够进行对摄影对象对准焦点的摄影。
十字按钮30是在液晶监视器26上沿X方向和Y方向的二维方向指示光标的移动的操作部件,并且,在再现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被摄体像时,也用于选择指示被摄体像。另外,除设置上升、下降、左、右用的四个按钮外,还可以替换为像触摸开关那样能够二维地检测操作方向的开关等、可以沿二维方向操作的操作部件。OK按钮31是用于确定通过十字按钮30和控制旋钮24等选择的各种项目的操作部件。
实时取景显示按钮33是从信息显示等的显示画面切换为实时取景显示,或者从实时取景显示切换为信息显示等的显示画面的操作按钮。另外,实时取景显示是根据记录被摄体像用的摄像元件221的输出在液晶监视器26上显示被摄体像以便观察用的模式,信息显示是在液晶监视器26上显示数码照相机的摄影信息以用于显示设定的模式。放大按钮34是在液晶监视器26上放大显示被摄体像的一部分的操作部件,通过操作所述十字按钮30可以变更放大位置。
菜单按钮37是用于切换到用于设定该数码照相机的各种模式的菜单模式的操作部件,在通过该菜单按钮37的操作而选择了菜单模式后,在液晶监视器26上显示菜单画面。菜单画面形成为多层结构,利用十字按钮30选择各种项目,通过OK按钮31的操作,可以确定选择。再现按钮38是用于在摄影后指示在液晶监视器26上显示所记录的被摄体图像的操作按钮。将以JPEG等压缩模式存储在后面叙述的SDRAM267、记录介质277中的被摄体的图像数据解压缩并显示。
在照相机主体200的侧面安装有可自由开闭的记录介质收纳盖40。打开该记录介质收纳盖40,在其内部设有记录介质277用的安装槽,记录介质277可以自由拆装地安装在照相机主体200上。
下面,使用图2说明以数码单反式照相机的电气系统为主的总体结构。该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单反式照相机由更换镜头100和照相机主体200构成。在该实施方式中,更换镜头100和照相机主体200是分体构成的,并通过通信接点300电气连接,但也可以将更换镜头100和照相机主体200构成为一体。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内置式的闪光灯50的电路模块。
在更换镜头100的内部配置有焦点调节和焦距调节用的摄影光学系统101、和用于调节开口量的光圈103。进行连接以使得摄影光学系统101由镜头驱动机构107驱动,光圈103由光圈驱动机构109驱动。通过光学系统位置检测机构105检测由镜头驱动机构107驱动的摄影光学系统101的焦距和焦点位置。
镜头驱动机构107、光圈驱动机构109和光学系统位置检测机构105分别连接到镜头CPU111,该镜头CPU111通过通信接点300连接到照相机主体200。镜头CPU111进行更换镜头100内部的控制,控制镜头驱动机构107进行对焦和变焦驱动,并且控制光圈驱动机构109进行光圈值控制。并且,镜头CPU111把通过光学系统位置检测机构105检测出的焦距和焦点位置信息发送给照相机主体200。
在照相机主体200内部,设有可动反射镜201,该可动反射镜201可以在为了将被摄体像反射到观察光学系统上而相对镜头光轴倾斜45度的位置(下降位置、被摄体像观察位置)、和为了将被摄体像引导到摄像元件221上而弹起的位置(上升位置、退避位置)之间转动。在该可动反射镜201的上方配置有用于成像被摄体像的对焦屏205,在该对焦屏205的上方配置有用于使被摄体像左右反转的五棱镜207。
在该五棱镜207的射出侧(在图2中为右侧)配置有被摄体像观察用的目镜(未图示),在其旁边不会妨碍观察被摄体像的位置配置有测光传感器211。该测光传感器221连接到测光处理电路241,测光传感器211的输出通过该测光处理电路241被进行放大处理和模拟—数字转换等处理。
上述可动反射镜201的中央附近利用半透半反镜构成,在该可动反射镜201的背面设有副反射镜203,用于把在半透半反镜部透射的被摄体光反射到照相机主体200的下部。该副反射镜203可以相对于可动反射镜201转动,并且在可动反射镜201弹起时(图2中的虚线位置)转动到覆盖半透半反镜部的位置,在可动反射镜201位于被摄体像观察位置(下降位置)时,如图所示处于相对于可动反射镜201打开的位置。
该可动反射镜201由可动反射镜驱动机构239驱动。并且,在副反射镜203的下方配置有相位差AF传感器243,该相位差AF传感器243的输出连接到相位差AF处理电路245。相位差AF传感器243由公知的相位差AF光学系统和一对传感器构成,该相位差AF光学系统将摄影光学系统101的周边光束分离为两个光束,以便测定通过摄影光学系统101成像的被摄体像的焦点偏移量(散焦量)。并且,相位差AF传感器243可以对摄影画面内的多个点分别检测焦点。
在可动反射镜201的后方配置有曝光时间控制用的焦面式的快门213,该快门213由快门驱动机构237驱动控制。在快门213的后方配置有摄像元件221,把通过摄影光学系统101成像的被摄体像光电转换为电气信号。另外,关于摄像元件211,当然可以使用CCD(Charge CoupledDevices,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二维摄像元件。
摄像元件221连接到摄像元件驱动电路223,通过该摄像元件驱动电路223从摄像元件221进行图像信号的读出等。摄像元件驱动电路223连接到预处理电路225,预处理电路225进行实时取景显示用的像素疏化处理、放大显示用的切取处理等图像处理用的预处理。
在所述快门213和摄像元件221之间配置有防尘过滤器215、压电元件216、和红外截止滤波器/低通滤波器217。在防尘过滤器215的周围固定着压电元件216,该压电元件216通过防尘过滤器驱动电路235以超声波振动。防尘过滤器215上附着的尘埃通过在压电元件216上产生的振动波而被除尘。
红外截止滤波器/低通滤波器217是用于从被摄体光束中去除红外光成分和高频成分的光学滤波器。防尘过滤器215、压电元件216、红外截止滤波器/低通滤波器217和摄像元件221气密地构成为一体,以使尘埃等不会进入。这些被一体化的摄像元件223等通过移位机构233,可以分别沿着摄像元件223的摄像面上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
手抖传感器227是检测由于施加给照相机主体200的手抖等而产生的振动的传感器,其输出被连接到手抖修正电路229。手抖修正电路229生成用于去除手抖等的振动的手抖修正信号,手抖修正电路229的输出被连接到移位机构驱动电路231。移位机构驱动电路231输入手抖修正信号,根据该信号驱动移位机构233。通过该移位机构233使摄像元件221等移动,以抵消施加给照相机主体200的手抖等的振动,来进行防振。
预处理电路225连接到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250内的数据总线252。在该数据总线252上连接着动作序列控制器(以下称为“主体CPU”)251、图像处理电路257、压缩解压缩电路259、视频信号输出电路261、SDRAM控制电路265、输入输出电路271、通信电路273、记录介质控制电路275、闪存控制电路279、和开关检测电路283。
连接到数据总线252的主体CPU251用于控制该数码单反照相机的动作。在所述预处理电路225和主体CPU251之间并联连接着对比度AF电路253和AE电路255。对比度AF电路253根据从预处理电路225输出的图像信号提取高频成分,把基于该高频成分的对比度信息输出给主体CPU251。AE电路255根据从预处理电路225输出的图像信号,把对应于被摄体亮度的测光信息输出给主体CPU251。
连接到数据总线252的图像处理电路257进行数字图像数据的数字式放大(数字增益调整处理)、颜色补正、伽马(γ)补正、对比度补正、实时取景显示用图像生成等各种图像处理。并且,压缩解压缩电路259是以JPEG或TIFF等压缩方式压缩存储在SDRAM267中的图像数据的电路。另外,图像压缩不限于JPEG和TIFF,也可以应用其他压缩方式。
视频信号输出电路261通过液晶监视器驱动电路263连接到液晶监视器26。视频信号输出电路261是把存储在SDRAM267、记录介质277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用于在液晶监视器26上显示的视频信号的电路。液晶监视器26如图1所示配置在照相机主体200的背面,但只要是摄影者能够观察的位置,则不限于背面,并且不限于液晶,也可以是其他显示装置。
SDRAM267通过SDRAM控制电路265连接到数据总线261,该SDRAM267是临时存储通过图像处理电路257进行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或通过压缩解压缩电路259压缩后的图像数据的缓冲存储器。
与上述的摄像元件驱动电路223、预处理电路225、手抖修正电路229、移位机构驱动电路231、防尘过滤器驱动电路235、快门驱动机构237、可动反射镜驱动机构239、测光处理电路241、相位差AF处理电路245连接的输入输出电路271控制通过数据总线252与主体CPU251等各个电路的数据输入输出。
通过通信接点300与镜头CPU111连接的通信电路273连接到数据总线252,进行与主体CPU251等的数据交换和控制命令的通信。连接到数据总线252的记录介质控制电路275连接到记录介质277,进行向该记录介质277记录图像数据等以及读出图像数据等的控制。
记录介质277构成为可以安装xD图像卡(注册商标)、微型闪存(注册商标)、SD存储卡(注册商标)或存储棒(注册商标)等可以改写的任一种记录介质,并且可以在照相机主体200上自由装卸。此外,还可以构成为可以通过通信接点连接硬盘。
闪存控制电路279连接到闪存(Flash Memory)281,该闪存235存储有用于控制数码单反式照相机的动作的程序,主体CPU251按照存储在该闪存281中的程序进行数码单反式照相机的控制。另外,闪存281是可以电气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包括检测快门释放按钮21的第1行程(半按下)的1R开关、检测第2行程(全按下)的2R开关、通过实时取景显示按钮33的操作而接通的实时取景显示开关的各种开关285,通过开关检测电路283连接到数据总线252。并且,作为各种开关285,还包括与放大按钮34联动的放大开关、电源开关、与菜单按钮37联动的菜单开关、与AF锁定按钮28联动的AF锁定开关、与连拍/单拍按钮27联动的连拍/单拍开关、与其他操作部件联动的其他各种开关等。
下面,使用图3~图12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码照相机的动作。图3表示照相机主体200侧的主体CPU251的上电复位动作。在向照相机主体200安装电池后,该流程开始,首先判定照相机主体200的电源开关是否接通(#1)。在判定结果是电源开关断开时,成为低功耗状态即休眠状态(#3)。在该休眠状态下,只有在电源开关接通时才进行中断处理,在步骤#5以后进行用于接通电源开关的处理。在电源开关接通之前,停止电源开关中断处理之外的动作,防止电源电池的消耗。
在步骤#1,在电源开关接通时或者步骤#3的休眠状态解除时,开始供给电源(#5)。然后,进行防尘过滤器215的尘埃去除动作(#7)。该动作是从防尘过滤器驱动电路235向固定粘接在防尘过滤器215上的压电元件216施加驱动电压,并利用超声波振动波去除尘埃等的动作。
然后,如果有利用摄影模式旋纽22等设定的摄影模式、ISO灵敏度、手动设定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等信息,则进行这些摄影条件和镜头信息的读入(#9)。镜头信息的读入通过从镜头CPU111经由通信电路273进行更换镜头100的开放光圈、焦距信息、镜头识别序号等镜头特性信息的读入。
然后,进行测光/曝光量运算(#11)。在该步骤,通过测光传感器211对被摄体亮度进行测光,运算曝光量,使用该曝光量按照摄影模式和摄影条件进行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等曝光控制值的运算。然后,在液晶监视器26上显示摄影信息(#13)。关于摄影信息,为在步骤#9读入的摄影模式和摄影条件等、在步骤#11运算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等曝光控制值等。
然后,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15)。如前面所述,摄影者在通过实时取景显示来观察被摄体像时,操作实时取景显示按钮33。在判定结果是实时取景显示开关接通时,执行实时取景显示动作的子程序(#31)。关于该实时取景显示动作,将在后面使用图4~图6说明。
在步骤#15的判定结果是实时取景显示开关没有接通时,进行再现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17)。再现模式是在操作了再现按钮38时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277中的静态图像数据并显示在液晶监视器26上的模式。在判定结果是再现开关接通时,执行再现动作(#33)。
在步骤#17的判定结果是再现开关没有接通时,进行菜单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19)。在该步骤,判定是否操作了菜单按钮37设定了菜单模式。在判定结果是菜单开关接通时,在液晶监视器26上显示菜单,并进行菜单设定动作(#35)。通过菜单设定动作,可以进行AF模式、白平衡、ISO灵敏度设定、驱动模式的设定等各种设定动作。
在步骤#19的判定结果是菜单开关没有接通时,进行快门释放按钮21是否被半按下、即1R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在判定结果是1R开关接通时,执行进行摄影准备和摄影的摄影动作A的子程序(#37)。关于该子程序的具体情况将在后面使用图7说明。
在步骤#21的判定结果是1R开关没有接通时,与步骤#1相同,进行电源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23)。在判定结果是电源开关接通时,返回步骤#9,重复前述动作。另一方面,在电源开关没有接通时,停止供给电源(#25),返回步骤#3,成为前述的休眠状态。
下面,使用图4~图6说明步骤#31的实时取景显示动作。在进入该子程序后,首先关闭摄影信息显示(#41)。在步骤#13,虽然在液晶监视器26上显示摄影信息,但在该步骤中停止该摄影信息的显示,以便在液晶监视器26上进行实时取景显示。然后,与步骤#11相同,进行测光和曝光量运算(#43)。
然后,使可动反射镜201从摄影光学系统101的光轴退避(#45),并开放快门213(#47)。通过这些动作,在摄像元件221上成像基于摄影光学系统101的被摄体像。然后,进行实时取景条件初始设定(#49)。在该步骤,为了进行驱动摄像元件221时的电子快门速度和灵敏度的条件设定,使用在步骤#43求出的测光和曝光量的运算结果,进行用于在液晶监视器26上显示合适的明亮度(明度)的像的运算和设定。
然后,指示开始实时取景显示(#51)。即,指示摄像元件221和图像处理电路257等,使在液晶监视器26上以动态图像方式显示通过摄像元件221获取的图像数据。摄影者可以根据该实时取景显示确定摄影构图。另外,在实时取景显示过程中进行电子快门速度和ISO灵敏度等的控制,以使液晶监视器26的画面亮度一定。
在开始实时取景显示后,然后进行快门释放按钮21是否被半按下、即1R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53)。在判定结果是1R开关没有接通时,进行是否已操作放大按钮43、即放大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55)。在判定结果是放大开关没有接通时,跳至步骤#71(图5),而在放大开关接通时,进行是否正在放大显示中的判定(#57)。
放大按钮34如前面所述是在实时取景显示模式下放大显示被摄体像的操作按钮,在被操作一次后即成为放大显示模式,在再次被操作后,放大显示模式被解除。因此,在步骤#57,进行是继续还是结束放大显示模式的判定。
在步骤#57的判定结果为不处于放大显示中时,即从非放大显示(通常的实时取景显示)转入放大显示模式时,不进行切取范围的指示(#59),而指示开始放大显示(#61)。通过指示预处理电路225从读出自摄像元件221的图像数据中切取与放大范围对应的图像数据来进行放大显示。
在步骤#57的判定结果是正在放大显示中时,结束放大显示模式,进行返回通常的实时取景显示的处理。即,对预处理电路225进行全画面输出的指示(#63),对图像处理电路257进行停止放大显示的指示(#65)。在步骤#61或#65的处理结束后,转入步骤#71,进行是否已操作十字按钮30的判定。
在步骤#71的判定结果是已操作了十字按钮30时,然后进行是否正在进行放大显示中的判定(#73)。在步骤#71或#73的判定结果是任一方都是“否”时,跳至步骤#77,在两个步骤的判定都是“是”时,即正在放大显示中而且十字开关已被操作时,指示与十字按钮30对应的放大区域的移动(#75)。
这样,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转入实时取景显示模式后,如图13(A)所示,在液晶监视器26上全画面显示被摄体像(#51)。在该状态下,在操作了放大按钮34后(#55),如图13(B)所示,被摄体像被放大显示(#61)。该放大显示如图13(D)所示是全画面显示的一部分。然后,在操作了十字按钮30后(#71),对与该十字按钮30的操作对应的位置进行放大显示(#75)。此时的放大显示如图13(E)所示,对应于全画面显示的一部分中与十字按钮30的操作相应的位置。
然后,判定与实时取景显示按钮33联动的实时取景显示开关是否接通(#77)。实时取景显示按钮33在被操作一次后即成为实时取景显示模式,在再次被操作后,实时取景显示模式被解除。在步骤#77的判定结果是接通时,在步骤#85以后结束实时取景显示模式。
在步骤#77的判定结果是实时取景显示开关没有接通时,进行与再现按钮38联动的再现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79)。再现模式下,为了在液晶监视器26上进行记录在记录介质277中的图像数据的再现显示,需要结束实时取景显示模式。在步骤#79的判定结果是接通时,在步骤#85以后结束实时取景显示模式。
在步骤#79的判定结果是再现开关没有接通时,进行与菜单按钮37联动的菜单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81)。菜单设定模式下,为了在液晶监视器26上进行菜单显示,需要结束实时取景显示模式。在步骤#81的判定结果是接通时,在步骤#85以后结束实时取景显示模式。
在步骤#81的判定结果是菜单开关没有接通时,进行电源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83)。在判定结果是电源开关断开时,为了进行断电处理,首先在步骤#85以后结束实时取景的显示。在步骤#83的判定结果是接通时,返回步骤#53,重复前述动作。
由于实时取景显示结束,在转入步骤#85后,首先进行对焦显示的灭灯(#85)。按照后面所述,在焦点对准被摄体时,按照图15(A)(B)所示,显示第1对焦显示311和第2对焦显示312,所以如果已进行了该对焦显示,则使其灭灯。然后,对预处理电路225和图像处理电路257等进行停止实时取景显示的指示(#87)。然后,指示快门213进行关闭快门动作(#89),使可动反射镜201进行复位动作(向下降位置移动)(#91),返回原程序。
在步骤#53(图4)的判定结果是1R开关接通时,进行AE信息的读入(#101、图6)。步骤#43的测光由于可动反射镜201处于下降位置,所以能够进行测光传感器211的测光,但在该步骤,可动反射镜201处于退避位置(上升位置),所以不能进行测光传感器211的测光。因此,根据AE电路255的输出获取AE信息。
然后,进行是否只是相位差AF模式的判定(#103)。在步骤#35的菜单设定动作中的AF模式的选择画面(参照图14)中,可以进行AF模式的选择。即,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选择只进行基于摄像元件221的输出的对比度AF的i—AF模式、只进行基于相位差AF传感器243的输出的相位差AF的PD—AF模式、以及进行对比度AF和相位差AF双方的i—AF+PD—AF模式中的任一模式。
在步骤#103的判定结果是只是相位差AF模式时,跳至步骤#107,如果不只是相位差AF模式,则进行对比度AF控制(#105)。在该对比度AF控制中,根据来自对比度AF电路253的对比度信息,进行控制使摄影光学系统101成为对焦状态。关于该对比度AF控制的具体情况将在后面使用图10和图11说明。
然后,判定快门释放按钮21是否被全按下、即2R开关是否接通(#107)。在判定结果是没有接通时,返回步骤#53,重复前述对比度AF控制等的动作。另一方面,如果接通,则在步骤#109以后执行摄影动作。
在进入摄影动作后,首先停止实时取景显示(#109)。然后,关闭快门213(#111)。虽然在实时取景显示过程中打开快门213,并根据摄像元件221的输出在液晶监视器26上显示被摄体像,但为了进入摄影动作,暂且关闭快门213。
然后,进行是否正在进行第2对焦显示中的判定(#113)。在对比度AF控制的子程序中,可以执行把摄影镜头引导到第1对焦允许范围内的第1对比度AF控制、和引导到比第1对焦允许范围窄的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的第2对比度AF控制,在第2对比度AF控制结束时,进行第2对焦显示(图11中的#277及图15(B))。在该步骤#113中,进行是否是该高精度的第2对焦状态的判定。
在步骤#113,如果不是第2对焦显示中,则根据在步骤#101读入的AE信息判定被摄体亮度是否小于预定值(#115)。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没有处于高精度的第2对焦状态时,在后面叙述的步骤#121进行可以实现高精度AF的相位差AF。但是,针对被摄体亮度小于预定值、即暗淡的被摄体,相位差AF所需的积分时间长,结果,相位差AF花费时间,导致时滞延长。因此,在被摄体亮度小于预定值时,省略相位差AF。另外,该步骤的判定除使用被摄体亮度BV自身进行判定之外,还可以根据按照被摄体亮度BV运算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等曝光控制值来进行判定。
在步骤#115,在被摄体亮度是大于预定亮度的高亮度时,进行与AF锁定按钮28联动的AF锁定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117)。在判定结果是AF锁定开关没有接通时,在步骤#119以后进行相位差AF。即,在步骤#113、#115、#117的判定结果均是以“否”通过时,通过相位差AF进行高精度的AF。
为了进行相位差AF,首先使可动反射镜201复位,插入到摄影光学系统101的光路中(#119)。由此,相位差AF用的被摄体光束被引导到相位差AF传感器243。然后,进行相位差AF控制(#121)。在该步骤,通过公知的相位差AF检测摄影光学系统101的焦点偏移方向和焦点偏移量,根据该焦点偏移方向和焦点偏移量进行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的驱动控制,进行摄影光学系统101的对焦。具体情况将在后面使用图9说明。
当相位差AF控制结束时,使可动反射镜201移动到上升位置,即、使其退避(#123)。由此,通过摄影光学系统101的被摄体光束再次被引导到摄像元件221,并成像于摄像元件221上。
在前述步骤#113、#115的判定结果均是以“是”通过时,不需要通过相位差AF进行高精度的AF,并且在步骤#117的判定结果是AF锁定开关接通时,由于摄影者已经确定了对焦位置,所以直接转入摄影动作,以使得对焦位置不会因为相位差AF而变化,但在此之前,使对焦显示灭灯(#127)。当步骤#123或步骤#127结束时,执行获取并记录基于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的摄影动作B(#125)。关于该摄影动作B将在后面使用图8说明。当摄影动作B结束时,返回步骤#43,再次开始实时取景显示,并重复前述动作。
下面,使用图7说明步骤#37的摄影动作A的子程序。该摄影动作A是在通常的光学取景器观察状态(即非实时取景显示)下快门释放按钮21被半按下时所执行的子程序。当进入了摄影动作A的子程序时,首先关闭摄影信息显示(#131)。然后,与步骤#121相同,执行相位差AF控制的子程序(#133)。即,根据相位差AF传感器243的输出求出焦点偏移方向和焦点偏移量,进行摄影光学系统101的对焦。关于该子程序的具体情况将在后面使用图9说明。
当相位差AF结束时,与步骤#11相同,进行测光和曝光量运算,求出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等曝光控制值(#135)。然后,判定快门按钮21是否被全按下、即2R开关是否接通(#137)。在判定结果是2R开关没有接通时,判定1R开关是否接通(#157)。在判定结果是1R开关没有接通时,结束摄影动作A,返回原程序。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是1R开关接通时,返回步骤#137,成为检测1R开关和2R开关的状态的待机状态。
在步骤#137的判定结果是2R开关接通时,转入进行摄影的步骤。首先,进行可动反射镜201的退避动作(向上升位置移动)(#139)。由此,基于摄影光学系统101的被摄体光束被引导到摄像元件221上并成像。然后,对镜头CPU111指示光圈缩小动作(#141),也一并指示光圈缩小量(#143)。
由此做好转入摄像动作的准备,所以开始曝光动作(#145)。关于曝光,在使快门213的前帘开始行进的同时,开始摄像元件221的电荷积蓄。当经过了与在步骤#135求出的快门速度或者通过摄影者手动设定的快门速度对应的时间时,使快门213的后帘开始行进,同时结束摄像元件221的电荷积蓄。
当曝光动作结束时,向镜头CPU111输出光圈开放指示(#147)。然后,使可动反射镜201进行复位到下降位置的动作(#149),从摄像元件221进行图像信号的读出(#151)。通过图像处理电路257等进行所读出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处理(#153),把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277中(#155)。当图像记录结束时,返回原程序。
下面,使用图8说明步骤#125(图6)的摄影动作B的子程序。该摄影动作B是在实时取景显示状态下快门释放按钮21被全按下时缩执行的子程序。当进入了摄影动作B的子程序时,根据AE电路255的输出进行曝光量运算(#161)。
然后,与步骤#141、#143相同,进行光圈缩小指示,同时进行指示光圈缩小量(#163、#165)。并且,与步骤#145相同,进行曝光动作(#167),由此根据摄像元件221的输出获取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然后,与步骤#147、#151、#153、#155相同,指示开放光圈(#169),读出图像信号(#171),进行图像处理(#173),并记录在记录介质277中(#175)。当图像记录结束时,返回原程序。
下面,使用图9说明步骤#121(图6)和步骤#133(图7)的相位差AF控制的子程序。该相位差AF控制使用摄影光学系统101的周边两个光束,根据公知的相位差方式求出摄影光学系统101的焦点偏移方向和焦点偏移量。能够进行与对比度AF中的高精度AF大致相同的高精度的AF。
当进入了相位差AF控制的子程序时,首先进行全部点焦点检测(#181)。即,对于可以通过相位差AF传感器243和相位差AF处理电路245检测的全部点,检测焦点偏移方向和焦点偏移量(散焦量)。然后,从所检测的全部点中选择距离最近的点(#183)。一般,主要被摄体是最近被摄体的情况最多,所以进行这种选择。
然后,根据所选择的最近点的散焦量,进行是否进入对焦范围内的判定(#185)。是否在对焦范围内的判定基准是根据焦点偏移量(散焦量)是否落入基于允许弥散圆的对焦判定值中来进行判定。在判定结果是在对焦范围内时,返回原程序。另外,该允许弥散圆直径根据摄像元件221的摄像分辨率、换言之摄像元件221的像素尺寸来设定。
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是不在对焦范围内时,根据所选择的测距点的焦点偏移方向和焦点偏移量,进行通过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驱动摄影光学系统101的驱动方向和驱动量的运算(#187)。并且,对镜头CPU111指示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的镜头驱动控制(#189),并且指示此时的镜头驱动量和驱动方向(#191)。
当主体CPU251向镜头CPU111输出镜头驱动控制的指示时,等待从镜头CPU111输入表示镜头驱动结束的信号(#193)。当镜头驱动结束时,对于在步骤#183选择的测距点进行焦点检测(#195)。当焦点检测结束时,返回步骤#185,重复前述步骤直到进入对焦范围。
下面,使用图10和图11说明步骤#105(图6)的对比度AF控制的子程序。该对比度AF控制进行摄影光学系统101的驱动,以使基于摄像元件221的输出的对比度AF电路253中的对比度信息为最大。该对比度AF控制可以在可动反射镜201处于退避位置(上升位置)、不能进行基于相位差AF传感器243的输出的相位差AF控制的情况下使用。并且,在对比度AF控制中具有以下两个模式:以快速但对焦精度低的第1对焦精度进行AF控制的快速对比度AF(第1对比度AF),和以低速但对焦精度高的第2对焦精度进行AF控制的高精度对比度AF(第2对比度AF)。
当进入了对比度AF控制的子程序时,开始第1对比度AF,首先对寄存器DC设定1(#201)。该寄存器DC是用于确定镜头驱动的驱动方向的寄存器。然后,设定镜头伸出方向作为镜头驱动方向(#203)。并且,设定第1预定值作为镜头驱动量(#205)。该第1预定值在图16(A)中相当于对焦镜头的伸出量LD1,并且是与和图18中的液晶监视器面上的允许弥散圆直径φLCD对应的散焦量ΔfLCD关联的量。
然后,从对比度AF电路253获取对比度信息(#207)。并且,对镜头CPU111指示镜头驱动控制(#209),发送在步骤#203、#205设定的镜头驱动量、驱动方向(#211)。当发送了这些信号时,镜头CPU111通过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驱动摄影光学系统101。当基于所设定的驱动方向和驱动量的驱动控制结束时,镜头CPU111向主体CPU251发送镜头驱动结束信号。
主体CPU251等待接收镜头驱动结束信号(#213),当接收到了镜头驱动结束信号时,从对比度AF电路253获取最新的对比度信息(#215)。然后,判定对比度是否比前次提高了(#217)。在判定结果是此次的对比度提高了时,对寄存器DC加1(#219),返回步骤#209,重复前述步骤。
在步骤#217的判定结果是对比度比前次降低了时,进行寄存器DC的值是否是1的判定(#221)。在判定结果是寄存器DC是1时,使镜头驱动方向与前次相反(#223),返回步骤#209,重复前述步骤。
即,在初次驱动镜头时,由于驱动方向不明,所以暂且向伸出方向驱动镜头。如果驱动的结果是对比度提高了,则驱动方向正确(接近对焦位置),相反如果对比度降低,则驱动方向为反方向(远离对焦位置),所以使驱动方向变反。因此,如果寄存器DC是1,则判定为是初次驱动,并转入步骤#223,使驱动方向反转,而如果寄存器DC不是1,则判定为对比度已超过了峰值位置,并转入步骤#225。
在步骤#221的判定结果为寄存器DC不是1时,虽然向对比度提高的方向驱动了镜头,但由于此处对比度降低,所以判定为已通过了对比度的峰值位置,使驱动方向成为与前次相反的方向(#225)。并且,设定第2预定值作为镜头驱动量(#227)。
作为镜头驱动量的第2预定值相当于图16(A)中的对焦镜头的伸出量LD1的一半。由于超过了对比度的峰值位置,所以假定峰值位置位于前次与此次的中间,并设为第1预定值的一半。然后,对镜头CPU111指示镜头驱动控制(#229),发送在步骤#225、#227设定的镜头驱动量和驱动方向(#231)。
镜头CPU111接收到镜头驱动控制指示等时,针对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开始驱动控制,当驱动了基于第2预定值的驱动量时,向主体CPU251发送镜头驱动结束信号。主体CPU251等待接收镜头驱动结束信号(#233),当接收到结束信号时,进行第1对焦显示(#235)。该显示如图15(A)所示在液晶监视器26的显示面上显示为第1对焦显示311。
进行该第1对焦显示的状态是虽然不适合摄影、但如果能够通过液晶监视器26确认被摄体像则焦点模糊不显眼的水平的对焦状态,其对焦允许范围根据液晶监视器26的显示分辨率、即基于液晶监视器26的显示点尺寸的允许弥散圆直径来设定。因此,成为在液晶监视器26上观察被摄体像所需的足够的对焦精度。
然后,进行是否正在进行放大显示中的判定(#237)。在步骤#55,判定是否已设定了放大显示。在判定结果为不处于放大显示中时,进行2R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239)。在判定结果是2R开关接通时,对镜头CPU111指示镜头位置信息请求(#241)。镜头CPU111从光学系统位置检测机构105获取镜头位置信息,并发送给主体CPU251。主体CPU251获取该发送的镜头位置信息(#243)。
在步骤#235,当进行了第1对焦显示时,通过对比度AF控制成为粗的对焦状态。在该状态下,在正在放大显示中的情况下、和快门释放按钮21没有被全按下时,通过对比度AF控制进行控制以成为更高精度的对焦状态。但是,在快门释放按钮21被全按下并进入摄影动作时,返回图6中的步骤#107,在满足步骤#113到#117的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121通过相位差AF控制进行对焦控制,然后进行步骤#125的摄影动作B。
在步骤#237判定为正在放大显示中时,或者在步骤#239判定为2R开关没有接通时,进行1R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245)。在判定结果是1R开关没有接通时,返回原程序,但在1R开关接通时,为了进行第2对比度AF而获取对比度信息(#251、图11)。
然后,对驱动方向设定与前次相同的方向(#253),设定第3预定值作为驱动量(#255)。该第3预定值在图16(B)中相当于对焦镜头的伸出量LD3,并且是与和图18中的摄像元件211的摄像面上的允许弥散圆直径φimg对应的散焦量Δfimg关联的量。
然后,对镜头CPU111指示镜头驱动控制(#257),发送在步骤#253、#255设定的镜头驱动量、驱动方向(#259)。镜头CPU111控制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进行摄影光学系统101的驱动控制。当驱动控制结束时,向主体CPU251发送镜头驱动结束信号,所以主体CPU251成为待机状态直到接收到该镜头驱动结束信号(#261)。
当主体CPU251接收到镜头驱动结束信号时,接着获取对比度信息(#263)。并且,进行该对比度信息是否比前次提高的判定(#265)。在判定结果是对比度提高了时,判定是否正在放大显示中(#283),并判定2R开关是否接通(#285)。在判定结果是正在放大显示中,或者不是放大显示中而且2R开关没有接通时,判定1R开关是否接通(#287)。
如果在步骤#283、#285、#287的判定结果是正在放大显示中,或者不是放大显示中而且2R开关断开、而且1R开关接通,则返回步骤#257,只要对比度提高,就重复前述步骤。另一方面,在不是放大显示中、而且2R开关接通时,跳至步骤#279,在进行了步骤#279、#281的处理后,返回原程序。这规定了在进行第1对焦显示后正在进行第2对比度AF时2R开关接通的情况下的动作,如果不是放大显示中、而且2R开关接通,则中断第2对比度AF,另一方面,如果正在放大显示中,由于不能检测2R开关的接通,所以即使2R开关接通,也不能中断第2对比度AF。
在步骤#265的判定结果是对比度降低时,对驱动方向设定与前次相反的方向(#267),设定第4预定值作为驱动量(#269)。作为镜头驱动量的第4预定值相当于图16(B)中的对焦镜头的伸出量LD3的一半。由于超过了对比度的峰值位置,所以假定峰值位置处于前次与此次的中间,并设为第3预定值的一半。
然后,对镜头CPU111指示镜头驱动控制(#271),发送在步骤#267、#269设定的镜头驱动量和驱动方向(#273)。当镜头CPU111接收到镜头驱动控制指示等时,通过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进行驱动控制,当驱动控制结束时,向主体CPU251发送驱动结束信号。主体CPU251成为等待接收该镜头驱动结束信号的状态(#275),当接收到驱动结束信号时,进行第2对焦显示(#277)。
该显示如图15(B)所示在液晶监视器26的显示面上同时进行第1对焦显示311和第2对焦显示312。显示第2对焦显示312的状态是与摄像元件221的像素的允许弥散圆直径大致相同的高精度的对焦状态,并且与相位差AF的对焦精度大致相同。当进行了第2对焦显示312时,然后与步骤#241相同,指示镜头位置信息请求(#279),与步骤#243相同,进行镜头信息的获取(#281),返回原程序。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已通过了对比度的峰值位置的情况下,把驱动量设为一半并沿反方向驱动(#225、#227、#267、#269),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3点插值法等插值运算使移动到对比度的峰值位置。
这样,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5中进行了对比度AF后,在步骤#121进行相位差AF。在对比度AF中至少进行快速且低对焦精度的焦点调节,在此基础上在步骤#121进行高精度的相位差AF。对比度AF的对焦精度虽然是低精度(第1对焦精度),但由于是大致的对焦状态,所以从该对焦状态到完成高精度的焦点调节不需花费太多时间,因此时滞减小,而且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焦点调节。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的步骤#113的判定中,在已进行了第2对焦显示的情况下,即已通过高精度对比度AF进行了对焦的情况下,省略步骤#121的相位差AF。即,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通过快速对比度AF与相位差AF的组合来进行焦点调节的第1焦点调节模式;和在快速对比度AF之后通过高精度对比度AF进行焦点调节的第2焦点调节模式,但通过省略相位差AF,可以将时滞缩短相位差AF所需时间部分。并且,在高精度对比度AF中,能够进行与相位差AF相同程度的高精度的焦点调节,能够确保充分的对焦精度。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的步骤#115中,判定被摄体亮度是否小于预定亮度,在小于预定亮度时,省略步骤#121中的相位差AF。因此,可以将时滞缩短相位差AF所需时间部分。即,在低亮度时,由于相位差AF的执行花费较长时间,所以为了缩短时滞,省略步骤#121的相位差AF。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的步骤#117中,判定是否已进行了AF锁定,在已进行了AF锁定时,省略步骤#121的相位差AF。因此,可以将时滞缩短相位差AF所需时间部分。尤其在已进行了AF锁定时,摄影者已经确定对焦位置而且想要迅速进行摄影的情况居多,并且至少已进行了第1对焦显示,可以确保大致的对焦精度。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操作了AF锁定按钮28时,省略相位差AF,但不限于AF锁定按钮28,也可以在操作了其他操作部件时,省略相位差AF。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进行了放大显示时省略相位差AF。在进行第2对焦显示之前的放大显示过程中,在步骤#237、#239和#283、#285中,禁止2R开关的状态判定。因此,在进行放大显示时,如果快门释放按钮21被全按下、进行摄影动作,则不需要高精度的相位差AF。所以可以省略步骤#121的相位差AF,可以将时滞缩短相位差AF所需时间部分,并且可以确保充分的对焦精度。
下面,使用图16~图18,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对比度AF的对焦精度。如图17(A)所示,关于摄像元件221的摄像面的像素,设为横向3648像素、纵向2738像素。另一方面,液晶监视器26的液晶监视器面如图17(B)所示,由横向640像素、纵向320像素构成,与摄像元件221相比,允许弥散圆直径大约为其1/7左右,即使考虑到LPF系数,大约也在1/4左右,所以液晶监视器26的允许弥散圆直径φLCD为
φLCD = ( 3648 / 640 ) * φimg / α
Figure A200810213328D00302
并且,相当于液晶监视器26的允许弥散圆直径φLCD的液晶监视器用允许散焦量ΔfLCD为
ΔfLCD=φLCD/F
其中,F:镜头的光圈值(FNo.)
F=D/f(D:口径,f:焦距)
因此,第1对焦显示(#235)的对焦精度把驱动量设为第1预定值,关于该第1预定值,如图16(A)所示,如果第1预定值采用β*ΔfLCD,则可以获得液晶监视器26的允许弥散圆直径φLCD程度的对焦精度。其中,(β为经验值)。
另一方面,如图17(A)所示,摄像元件221的摄像面(受光面)由横向3648像素、纵向2838像素构成。该摄像元件221的允许弥散圆直径φimg为
φimg=α*X
其中,α:LPF系数(=1.5~2)
      X:像素尺寸
LPF系数是基于红外截止滤波器/低通滤波器217的影响的系数,所以摄像元件221的允许弥散圆直径φimg通过向摄像元件的像素尺寸乘以把低通滤波器考虑进去的系数而得到。
并且,相当于摄像元件221的允许弥散圆直径φimg的摄像用允许散焦量Δfimg为
Δfimg=φimg/F
其中,F:镜头的光圈值(FNo.)
      F=D/f(D:口径,f:焦距)
因此,第2对焦显示(#277)的对焦精度把驱动量设为第2预定值,关于该第2预定值,如图16(B)所示,如果采用γ*Δfimg,则可以获得摄像元件221的允许弥散圆直径φimg程度的对焦精度。其中,
Figure A200810213328D0031112122QIETU
(γ为经验值)。另外,关于分别说明的像素数等仅是示例,只要确定对应于此处的摄影装置的设计值的允许弥散圆直径、散焦量、驱动量即可。另外,相位差AF中的对焦允许范围也是根据Δfimg确定的。
下面,使用图12说明更换镜头100的镜头CPU111的动作。首先,进行是否已从主体CPU251进行了镜头信息请求指示的判定(#301)。在判定结果是已进行了请求指示时,发送镜头信息(#311)。此处的镜头信息指开放光圈值、最小光圈值、镜头的颜色平衡信息、像差信息、AF用的信息等镜头固有的信息,指存储在镜头CPU111内或未图示的EEPROM等可以电改写的存储器中的信息。
在步骤#301的判定结果为不是镜头信息请求指示时,进行是否是镜头位置信息请求的判定(#303)。在判定结果为是位置信息请求时,向主体CPU251发送镜头位置信息(#313)。镜头位置信息由光学系统位置检测机构105检测出,所以发送该信息。
在步骤#303的判定结果为不是位置信息请求指示时,进行是否是光圈缩小指示的判定(#305)。在判定结果为是光圈缩小指示时,然后接收从主体CPU251发送来的光圈缩小量(#315)。当接收到光圈缩小量时,进行通过光圈驱动机构109进行的光圈103的光圈缩小驱动的控制(#317)。
在步骤#305的判定结果为不是光圈缩小指示时,进行是否是光圈开放指示的判定(#307)。在判定结果为是光圈开放指示时,进行通过光圈驱动机构109进行的光圈103的光圈开放驱动的控制(#317)。
在步骤#307的判定结果为不是光圈开放指示时,进行是否是镜头驱动控制指示的判定(#309)。在判定结果为是镜头驱动控制指示时,接下来接收发送过来的镜头驱动量和驱动方向(#321)。当接收到镜头驱动量和驱动方向时,镜头CPU111控制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进行摄影光学系统101的驱动控制(#323)。并且,当驱动了预定的驱动量时,向主体CPU251发送镜头驱动结束信号(#325)。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具有:摄像元件221,其在摄像面上接受通过摄影光学系统101射入的被摄体光束,对在该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数据;液晶监视器26,其使用通过该摄像元件221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动作;对比度AF单元(对比度AF电路253、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105对比度AF控制等),其根据通过摄像元件221获取的图像数据求出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根据该对比度信息使摄影光学系统101移动到对焦位置;相位差AF单元(相位差AF传感器243、相位差AF处理电路、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121相位差AF控制),其接受被摄体光束,以相位差方式检测摄影光学系统101的焦点偏移量,根据该检测结果使摄影光学系统101移动到对焦位置;和计算被摄体亮度的被摄体亮度计算单元(AE电路255),当在实时取景显示过程中进行了快门释放按钮21的全按下操作时(#107→Y),如果判定为所计算的被摄体亮度低于预定亮度(#115→Y),则不执行基于相位差AF单元的焦点调节动作,而在通过对比度AF单元实现的对焦位置(#235或#277)执行摄影动作。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被摄体亮度低时,禁止基于焦点调节动作花费时间的相位差AF的焦点调节动作,在通过对比度AF实现的对焦位置执行摄影动作,所以时滞减小、而且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焦点调节。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判定被摄体亮度是否小于预定亮度,但是,当然也可以根据按照被摄体亮度BV运算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等曝光控制值来进行判定。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可动反射镜201的升降,把被摄体光束切换到取景器光学系统和摄像元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配置半透半反镜来分离被摄体光束。并且,基于相位差AF的对焦精度与基于高精度对比度AF的第2对焦显示时的精度大致相同,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任一方的对焦精度成为更高的精度。但是,由于快速对比度AF中的第1对焦显示时的制度,基于相位差AF的对焦精度成为高精度。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关于数码照相机说明了应用于单反式照相机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能够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并且切换对比度AF和相位差AF来进行焦点调节的数码照相机等电子摄像装置。
下面,使用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和电气电路、处理流程(流程图)的大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只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图19是对应于第1实施方式的图6的图,对与图6相同的处理赋予和图6相同的步骤序号。
在图19的步骤#113中,如果不是第2对焦显示中,则判定在步骤#105获取的最大对比度值(信息)是否小于预定值(#126)。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未处于高精度的第2对焦状态时,在步骤#121进行可以实现高精度AF的相位差AF。但是,针对对比度的最大值小于预定值、即低对比度的被摄体,通过相位差AF方式难以进行高精度的焦点检测。因此,在被摄体是低对比度时,省略相位差AF。
在步骤#126,在被摄体的最大对比度值低于预定值时,进行与AF锁定按钮28联动的AF锁定开关是否接通的判定(#117)。在判定结果是AF锁定开关没有接通时,在步骤#119以后进行相位差AF。即,在步骤#113、#126、#117的判定结果均以“否”通过时,通过相位差AF进行高精度的AF。
另外,在步骤#126,判定被摄体像的最大对比度值是否小于预定值,在低对比度的情况下,省略步骤#121的相位差AF。因此,可以将时滞缩短相位差AF所需的时间部分。即,在低对比度的情况下,由于利用相位差AF很难进行高精度的测距,所以为了缩短时滞,省略步骤#121的相位差AF。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具有:摄像元件221,其在摄像面上接受通过摄影光学系统101射入的被摄体光束,对在该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数据;液晶监视器26,其使用通过该摄像元件221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动作;对比度AF单元(对比度AF电路253、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105对比度AF控制等),其根据通过摄像元件221获取的图像数据求出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根据该对比度信息使摄影光学系统101移动到对焦位置;和相位差AF单元(相位差AF传感器243、相位差AF处理电路、光学系统驱动机构107、#121相位差AF控制),其接受被摄体光束,以相位差方式检测摄影光学系统101的焦点偏移量,根据该检测结果使摄影光学系统101移动到对焦位置,在实时取景显示过程中,当进行了快门释放按钮21的全按下操作时,如果判断为对比度信息低于预定值(#126→Y),则不执行基于相位差AF单元的焦点调节动作,而在通过对比度AF单元实现的对焦位置上执行摄影动作。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低时,禁止难以进行高精度的焦点调节动作的基于相位差AF的焦点调节动作,而在通过对比度AF实现的对焦位置上执行摄影动作,所以时滞减小,而且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焦点调节。

Claims (16)

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
摄像装置,其利用摄像面接受经由摄影镜头射入的被摄体光束,对在该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数据;
显示装置,其使用通过上述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动作;
第一对比度AF装置,其根据由上述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数据求出上述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根据该对比度信息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第1对焦允许范围内;
相位差AF装置,其使反射镜部件进入上述摄影镜头的光路内,接受通过该反射镜部件反射的上述被摄体光束,利用相位差方式检测上述摄影镜头的焦点偏移量,根据该检测结果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第3对焦允许范围内;
决定装置,其根据上述获取的图像数据决定执行/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和
控制单元,其进行以下控制:在执行上述实时取景显示动作的过程中执行由上述对第一对比度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然后根据上述决定装置的输出,执行或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二对比度AF装置,其根据上述对比度信息,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比上述第1对焦允许范围窄的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
上述决定装置在未通过上述第二对比度AF装置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上述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时,决定执行/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决定装置根据上述获取的图像数据计算被摄体亮度,根据该计算的被摄体亮度决定执行/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决定装置在上述计算的被摄体亮度比预定值亮时,决定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在上述计算的被摄体亮度比预定值暗时,决定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决定装置根据通过上述对比度AF单元获取的对比度值,决定执行/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决定装置在上述获取的对比度值高于预定值时,决定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在上述获取的对比度值低于预定值时,决定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7.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
摄像装置,其利用摄像面来接受经由摄影镜头射入的被摄体光束,对在该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数据;
显示装置,其使用由上述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动作;
第一对比度AF装置,其根据由上述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数据求出上述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根据该对比度信息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第1对焦允许范围内;
相位差AF装置,其使反射镜部件进入上述摄影镜头的光路内,接受通过该反射镜部件反射的上述被摄体光束,利用相位差方式检测上述摄影镜头的焦点偏移量,根据该检测结果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第3对焦允许范围内;
决定装置,其根据上述获取的图像数据决定执行/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快门释放按钮,其具有半按下操作和全按下操作这两个阶段的操作方式;和
控制单元,其进行以下控制:在上述实时取景显示动作的执行过程中,在上述快门释放按钮被进行了半按下操作时,执行由上述第一对比度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然后在上述快门释放按钮被进行了全按下操作时,根据上述决定装置的输出,执行或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二对比度AF装置,其根据上述对比度信息,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比上述第1对焦允许范围窄的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
上述控制单元进行以下控制:在执行了由上述第一对比度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后,如果上述快门释放按钮被进行了半按下操作但未进行全按下操作,则执行由上述第二对比度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上述决定装置在未通过上述第二对比度AF装置使上述摄影镜头移动到上述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时,决定执行/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决定装置根据上述获取的图像数据计算被摄体亮度,根据该计算的被摄体亮度决定执行/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决定装置在上述计算的被摄体亮度比预定值亮时,决定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在上述计算的被摄体亮度比预定值暗时,决定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决定装置根据由上述对比度AF单元获取的对比度值,决定执行/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决定装置在上述获取的对比度值高于预定值时,决定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在上述获取的对比度值低于预定值时,决定不执行由上述相位差AF装置进行的焦点调节动作。
13.一种拍摄被摄体的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拍摄被摄体,
实时取景显示所拍摄的被摄体像,
根据上述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把摄影镜头引导到第1对焦允许范围内,
如果被摄体亮度比预定值亮,则根据摄影镜头的焦点偏移信息把摄影镜头引导到第3对焦允许范围内,然后进行摄影动作,
如果被摄体亮度比预定值暗,则直接进行摄影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在根据上述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把摄影镜头引导到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后,直接进行摄影动作,
在引导到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之前,
如果被摄体亮度比预定值亮,则根据摄影镜头的焦点偏移信息把摄影镜头引导到第3对焦允许范围内,然后进行摄影动作,
如果被摄体亮度比预定值暗,则直接进行摄影动作。
15.一种拍摄被摄体的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拍摄被摄体,
实时取景显示所拍摄的被摄体像,
根据上述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把摄影镜头引导到第1对焦允许范围内,
如果被摄体对比度值高于预定值,则根据摄影镜头的焦点偏移信息把摄影镜头引导到第3对焦允许范围内,然后进行摄影动作,
如果被摄体对比度值低于预定值,则直接进行摄影动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在根据上述被摄体像的对比度信息把摄影镜头引导到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后,直接进行摄影动作,
在引导到第2对焦允许范围内之前,
如果被摄体对比度值高于预定值,则根据摄影镜头的焦点偏移信息把摄影镜头引导到第3对焦允许范围内,然后进行摄影动作,
如果被摄体对比度值低于预定值,则直接进行摄影动作。
CN2008102133286A 2007-08-22 2008-08-22 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32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16543 2007-08-22
JP2007216543 2007-08-22
JP2007-216544 2007-08-22
JP2007216544 2007-08-22
JP2007-216543 2007-08-22
JP2007216544A JP2009048123A (ja) 2007-08-22 2007-08-22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7-217138 2007-08-23
JP2007217138 2007-08-23
JP2007217138A JP2009069170A (ja) 2007-08-22 2007-08-23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3254A true CN101373254A (zh) 2009-02-25
CN101373254B CN101373254B (zh) 2011-06-29

Family

ID=40447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332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3254B (zh) 2007-08-22 2008-08-22 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69170A (zh)
CN (1) CN10137325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522A (zh) * 2013-02-25 2013-06-1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拍摄位置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4135624A (zh) * 2014-07-23 2014-11-05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束函数和图像特征的相机积分时间调整方法
CN105264419A (zh) * 2013-06-06 2016-01-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自动聚焦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CN106027889A (zh) * 2016-05-20 2016-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529019A (zh) * 2016-06-17 2017-12-29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81448A (ja) * 2011-03-02 2012-09-20 Nikon Corp 焦点調節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16137273A1 (ko) * 2015-02-26 2016-09-01 엘지이노텍(주)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 초점 조절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3124B2 (en) * 2000-03-27 2002-09-17 Minolta Co., Ltd. Digital camera
JP4042710B2 (ja) * 2004-02-25 2008-02-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6098771A (ja) * 2004-09-29 2006-04-13 Canon Inc 焦点検出装置、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US20060268146A1 (en) * 2005-05-25 2006-11-30 Benq Corporation Autofocus systems and methods
JP4349407B2 (ja) * 2006-11-17 2009-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9036985A (ja) * 2007-08-01 2009-02-19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036986A (ja) * 2007-08-01 2009-02-19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522A (zh) * 2013-02-25 2013-06-1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拍摄位置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5264419A (zh) * 2013-06-06 2016-01-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自动聚焦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CN105264419B (zh) * 2013-06-06 2017-09-2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自动聚焦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CN104135624A (zh) * 2014-07-23 2014-11-05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束函数和图像特征的相机积分时间调整方法
CN104135624B (zh) * 2014-07-23 2018-12-2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束函数和图像特征的相机积分时间调整方法
CN106027889A (zh) * 2016-05-20 2016-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027889B (zh) * 2016-05-20 2019-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529019A (zh) * 2016-06-17 2017-12-29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529019B (zh) * 2016-06-17 2020-05-29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3254B (zh) 2011-06-29
JP2009069170A (ja) 200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0190B (zh)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US7940306B2 (en) Camera capable of displaying moving image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US7978256B2 (en) Imaging device having manual and auto focus and a control method for the imaging device
US7844176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maging device
US8736741B2 (en) Imaging device with contrast AF,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maging device with contrast AF
JP5203657B2 (ja) 拡大表示機能付きカメラ
CN101373254B (zh) 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080049117A1 (en) Digital camera capable of displaying and/or recording movie image
JP2009251491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036985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941141B2 (ja) 撮像装置
JP2009053296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0226185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048123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027029B2 (ja) 拡大表示機能付きカメラおよびカメラの制御方法
JP2009086036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036987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088679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728197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9037084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048126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052151A (ja) 動画記録可能な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9036988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048122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086037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