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5182A -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5182A
CN101365182A CNA2008102228680A CN200810222868A CN101365182A CN 101365182 A CN101365182 A CN 101365182A CN A2008102228680 A CNA2008102228680 A CN A2008102228680A CN 200810222868 A CN200810222868 A CN 200810222868A CN 101365182 A CN101365182 A CN 101365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gateway
softswitch
link
gateway
end off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228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5182B (zh
Inventor
王刚
魏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2228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5182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02134 priority patent/WO201003414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365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5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5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5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62Provision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 H04Q3/0075Fault management techniques
    • H04Q3/0079Fault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volving restoration of networks, e.g. disaster recovery, self-heal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媒体网关检测到本媒体网关与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一链路中断后,对自身当前已经存在的中继网关用户的话路进行保护,并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禁止消息;所述端局在接收到所述传输禁止消息后,将所有新发起的呼叫路由到所述第二媒体网关。按照本发明,可以提高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容灾能力,同时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尤其涉及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背景技术
在NGN网络中,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通常在组网时采用双归属技术的容灾机制。这里,所述的双归属,实际是指一种特殊的终端连接方式,令每个需要软交换提供服务的终端同时与两个软交换设备相连,即同一终端属于两个软交换设备,一个为主用,一个为备用。终端与软交换设备之间,以及主用软交换设备与备用软交换设备之间通过核心IP网或专用网络连接。所述终端可由所属两个软交换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提供服务。这里,所述的双归属技术的容灾机制是指:当主用软交换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媒体网关与主用软交换设备之间的通信中断后,媒体网关可以向备用软交换设备发起重新注册,由备用软交换继续提供业务。
但是,单纯采用双归属方案存在以下缺点:一方面,由于从主用软交换设备切换到备用软交换设备的切换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切换过程中新发起呼叫的服务将被中断;另一方面,由于重新注册后,系统需要对媒体网关的所有物理终结点进行复位,从而无法保持容灾之前发起的呼叫。上述缺点都会对于用户满意度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容灾过程中同时实现对容灾之前已有呼叫的保护以及容灾过程中新发起的呼叫的正常建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在双归属容灾过程中,同时实现对容灾之前已有的中继网关用户呼叫的保护和容灾过程中新发起的呼叫的正常建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第一媒体网关分别与第一软交换设备和第二软交换设备连接,第二媒体网关分别与第一软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连接,端局分别与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媒体网关检测到本媒体网关与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一链路中断后,对自身当前已经存在的中继网关用户的话路进行保护,并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禁止消息;所述端局在接收到所述传输禁止消息后,不再将呼叫路由到所述第一媒体网关,而将所有新发起的呼叫路由到所述第二媒体网关。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中断后,第一媒体网关还向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发起注册,并在本媒体网关与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二链路建立并被激活以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允许消息,所述传输允许消息表示允许所述端局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预先建立所述第二链路,并将所述第二链路的初始状态设置为不激活状态;当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时,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激活所述第二链路。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当对所述话路的保护达到或超出预定的保护时间并且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时,所述第一媒体网关释放所述话路及相应的资源。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在对所述话路的保护达到所述预定时间之前,如果所述话路的用户挂机,则端局通过所述第二媒体网关向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发送释放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返回的释放确认消息,进行用户呼叫的释放。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媒体网关进一步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发送心跳检测消息,并通过判断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返回的心跳检测应答消息是否超时,来检测所述第一链路是否中断。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媒体网关或第二媒体网关中均包括:信令网关和中继网关。
本发明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媒体网关,分别与外部的第一软交换设备、第二软交换设备和端局连接,该媒体网关包括:
中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本媒体网关与第一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一链路是否发生中断;
话路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发生中断后,对本媒体网关当前已经存在的中继网关用户的话路进行保护;
信令管理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发生中断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禁止消息,所述传输禁止消息表示禁止所述端局向本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
优选地,上述媒体网关还包括注册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发生中断后,向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发起注册;
所述信令管理模块,还用于在本媒体网关与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二链路建立并被激活以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允许消息,所述传输允许消息表示允许所述端局向本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
优选地,上述媒体网关中,所述话路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话路的保护达到或超出预定的保护时间并且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时,释放所述话路及相应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媒体网关、第二媒体网关、第一软交换设备、第二软交换设备和端局;
所述第一媒体网关通过第一链路与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连接,通过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连接,第二媒体网关通过第三链路与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连接,通过第四链路和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连接,端局分别与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链路和第三链路的初始状态均设置为不激活状态;
所述第一媒体网关,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中断后,对自身当前已经存在的中继网关用户的话路进行保护,并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禁止消息,向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发起注册;
所述端局,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传输禁止消息后,将所有新发起的呼叫路由到所述第二媒体网关;
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后,激活所述第二链路。
优选地,上述系统中,所述第一媒体网关,还用于在所述第二链路被激活以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允许消息,所述传输允许消息表示允许所述端局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
优选地,上述系统中,所述第一媒体网关,还用于在对所述话路的保护达到或超出预定的保护时间并且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时,释放所述话路及相应的资源。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及媒体网关,通过双汇组网实现容灾,在容灾过程中利用信令网管理消息对呼叫的信令消息进行控制,在实现媒体网关侧的中继网关用户话路保持的同时,还实现了对新发起呼叫的连续不中断的业务处理能力,从而实现了双归属容灾过程中呼叫业务的平滑切换,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容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另外,本发明的话路保持流程十分简单,对现有软交换流程没有较大的影响,保持了软件处理的一致性。再者,本发明还通过设置保护时间,实现了对切换过程中发生的超长通话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组网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流程;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流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媒体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张智轶:请将附图中的英文缩写改为中文名称。如“LE”用“端局”代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中继网关容灾过程中的双汇组网,采用信令网管理消息对呼叫的信令消息进行控制,从而同时实现对容灾之前已有呼叫的保护和容灾过程中新发起的呼叫的正常建立。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以下所有实施例中,SS表示软交换设备(Soft Switch),TG表示中继网关(Trunk Gateway),SG表示信令网关(Signal Gateway)。TG和SG这两个逻辑功能实体可以构建在一个物理实体中,也可以作为分离的网元,存在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中。。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将TG和SG构建在同一个物理实体(媒体网关)中。
请参照图1,为了实现容灾过程中TG用户的呼叫保持和持续提供业务的能力,本发明容灾采用双汇组网方式:即端局(LE)分别与两个TG相连。图1中包括两个媒体网关(媒体网关1和媒体网关2),分别设置有相对独立的链路与两个软交换设备(SS1和SS2)相连。各媒体网关分别包括有一个TG和一个SG。可选择地,信令网关1(SG1)和信令网关2(SG2)可以共存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中。媒体网关1与SS2之间、媒体网关2与SS1之间也都预先建立有链路(用虚线表示),该链路初始状态为去活(不激活)状态。即,媒体网关1的主用软交换设备为SS1,备用软交换设备为SS2;媒体网关2的主用软交换设备为SS2,备用软交换设备为SS1。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202,媒体网关1向SS1发起注册,注册到SS1上;类似的,媒体网关2也注册到SS2上。
步骤203,LE按照预定的负荷分担策略,将TG用户的呼叫路由到媒体网关1或媒体网关2,例如,可以将呼叫平均分配(各50%)到两个媒体网关。
步骤204~207,媒体网关1检测到本媒体网关与SS1之间的链路中断后,媒体网关1执行以下动作:启动一个媒体保护定时器Tm计时;对自身当前已经存在的TG用户的话路进行保护;向SS2发起注册;向LE发送传输禁止(TFP,Transfer Prohibited)消息,该消息用于通知LE本信令点不可达,指示LE禁止向媒体网关1发送任何新的呼叫。LE在收到上述TFP消息后,将所有新发起的呼叫都路由到媒体网关2。这里,在保护期间内,媒体网关1的信令网关(SG1)到SS2的ASP链路保持去活(不激活)状态,从而在此期间内SG1不再向LE发送呼叫信令消息。
这里,引起媒体网关1与SS1之间的链路中断的原因有多种,例如,媒体网关1与SS1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以及SS1自身发生故障等原因。检测链路是否中断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媒体网关1周期性地向SS1发送心跳检测消息,接收SS1返回的心跳检测应答消息,通过判断该心跳检测应答消息是否超时,来检测链路是否中断。
这里,设置定时器Tm是为了对超长通话进行控制。用户挂机错误(如未正确挂机)可能导致发生超长通话,并且在容灾切换过程中,可能因为信令丢失而引起超长通话的发生。考虑到这些情况,可以由网络运营商根据实际情况,例如网络资源的紧张程度、掉话率指标要求等设置保护时间的具体值。
步骤208~210,媒体网关1在SS2上注册成功后,SS2将SG1到SS2的ASP链路激活,此后SG1向LE发送传输允许(TFA,Transfer Allowed)消息,该消息表示允许LE将新发起的呼叫路由到所述媒体网关1。LE在接收到该传输允许消息后,可以将后续新发起的呼叫路由到媒体网关1。后续的媒体网关1上的呼叫业务处理由备用软交换设备SS2进行接管。在定时器Tm期满(达到或超过预定的保护时间)并且媒体网关1在SS2上注册成功后,媒体网关1释放被保护的话路以及相应的资源。这里,媒体网关1释放所述保护的话路以及相应的资源,可以是受控于软交换方式也可以是非受控方式,即媒体网关1可以根据软交换设备2发送的消息或命令来释放话路和资源,也可以主动释放话路和资源。
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通过双汇组网实现容灾,在容灾过程中利用信令网管理消息,控制端局将所有新发起的呼叫都路由到媒体网关2,从而在实现媒体网关侧的中继网关用户话路保持的同时,还实现了对新发起呼叫的连续不中断的业务处理能力,从而实现了双归属容灾过程中呼叫业务的平滑切换,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另外,上述实施例的话路保持流程十分简单,对现有软交换流程没有较大的影响,保持了软件处理的一致性。再者,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保护时间,实现了对切换过程中发生的超长通话的控制。
以下基于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再通过两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媒体网关1超时未收到SS1的心跳检测应答消息,则判断本媒体网关与SS1之间的链路已断开。
步骤302,媒体网关1向LE发送TFP消息,通知LE本信令点不可达,同时启动媒体保护定时器Tm,并检测是否存在已建立的呼叫:如果存在,则对当前已经存在的话路进行保护。这里,对话路进行保护可以按照现有的各种方式进行。
步骤303,在媒体保护定时器Tm达到预定的保护时间之前,对于用户发起新的呼叫,LE选择媒体网关2出局,即路由到媒体网关2。
步骤304,在媒体保护定时器Tm到达预定的保护时间之后,媒体网关1向SS2发起注册,SS2激活自身与媒体网关1之间的ASP链路后,媒体网关1向LE发送TFA消息,通知LE本信令点可达,从而LE可以将后续呼叫选路至媒体网关1。
上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媒体网关1在媒体保护定时器Tm超时后,才开始向SS2发起注册。从第一、第二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对于媒体网关的重新注册、媒体保护定时器的开始计时时刻都没有严格要求,这些都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环境的需要进行设置。
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在媒体网关1的媒体保护定时器Tm达到预定的保护时间之前,媒体网关1所保护话路的用户挂机,这种情况下的处理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媒体网关1超时未收到SS1的心跳检测应答消息,则判断本媒体网关与SS1之间的链路已断开。
步骤402,媒体网关1向LE发送TFP消息,通知LE本信令点不可达,同时启动媒体保护定时器Tm,并检测是否存在已建立的呼叫:如果存在,则对当前已经存在的话路进行保护。
步骤403,在媒体保护定时器Tm达到预定的保护时间之前,媒体网关1所保护话路的用户挂机,则LE通过媒体网关2向SS2发送释放(REL)消息。
步骤404,SS2收到上述REL消息后,向LE返回释放确认(RLC)消息;LE根据该RLC消息,完成对用户呼叫的释放。同时,SS2通知媒体网关1释放相关话路资源。
步骤405,在媒体保护定时器Tm到达之后,媒体网关1向SS2发起注册;当媒体网关1在SS2上注册成功后,SS2激活自身到媒体网关1的ASP链路;此后媒体网关1向LE发送TFA消息,通知LE本信令点可达,从而后续呼叫选路可选择媒体网关1。
基于上述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媒体网关,该媒体网关分别与外部的第一软交换设备、第二软交换设备和端局连接。如图5所示,该媒体网关50包括:
中断检测模块501,用于检测本媒体网关与第一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一链路是否发生中断。
话路控制模块502,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发生中断后,对本媒体网关当前已经存在的中继网关用户的话路进行保护。
信令管理模块503,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发生中断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禁止消息,所述传输禁止消息表示禁止所述端局向本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还用于本媒体网关与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二链路建立并被激活以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允许消息,所述传输允许消息表示允许所述端局向本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
注册模块504,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发生中断后,向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发起注册。
所述话路控制模块502,还用于在对所述话路的保护达到或超出预定的保护时间并且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时,释放所述话路及相应的资源。
最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媒体网关、第二媒体网关、第一软交换设备、第二软交换设备和端局;
所述第一媒体网关通过第一链路与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连接,通过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连接,第二媒体网关通过第三链路与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连接,通过第四链路和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连接,端局分别与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链路和第三链路的初始状态均设置为不激活状态;
所述第一媒体网关,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中断后,对自身当前已经存在的中继网关用户的话路进行保护,并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禁止消息,向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发起注册;
所述端局,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传输禁止消息后,将所有新发起的呼叫路由到所述第二媒体网关;
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后,激活所述第二链路。
优选地,上述系统中,所述第一媒体网关,还用于在所述第二链路被激活以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允许消息,所述传输允许消息表示允许所述端局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
优选地,上述系统中,所述第一媒体网关,还用于在对所述话路的保护达到或超出预定的保护时间并且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时,释放所述话路及相应的资源。
以上通过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说明。综上所述,本发明在软交换和媒体网关之间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在现有容灾流程的基础上,通过组网和信令网管理消息实现了对当前的中继网关用户呼叫的保持以及对新发起呼叫的连续不中断的业务处理能力,从而提高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容灾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以电信基本呼叫业务方式作为具体实施,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具体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运营商。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宗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它进行形式和细节的显而易见的修改。因此,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换和修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媒体网关分别与第一软交换设备和第二软交换设备连接,第二媒体网关分别与第一软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连接,端局分别与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媒体网关检测到本媒体网关与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一链路中断后,对自身当前已经存在的中继网关用户的话路进行保护,并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禁止消息;所述端局在接收到所述传输禁止消息后,将所有新发起的呼叫路由到所述第二媒体网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中断后,第一媒体网关还向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发起注册,并在本媒体网关与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二链路建立并被激活以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允许消息,所述传输允许消息表示允许所述端局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建立所述第二链路,并将所述第二链路的初始状态设置为不激活状态;当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时,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激活所述第二链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所述话路的保护达到或超出预定的保护时间并且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时,所述第一媒体网关释放所述话路及相应的资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话路的保护达到所述预定时间之前,如果所述话路的用户挂机,则端局通过所述第二媒体网关向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发送释放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返回的释放确认消息,进行用户呼叫的释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媒体网关进一步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发送心跳检测消息,并通过判断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返回的心跳检测应答消息是否超时,来检测所述第一链路是否中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媒体网关或第二媒体网关中均包括:信令网关和中继网关。
8.一种媒体网关,分别与外部的第一软交换设备、第二软交换设备和端局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媒体网关包括:
中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本媒体网关与第一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一链路是否发生中断;
话路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发生中断后,对本媒体网关当前已经存在的中继网关用户的话路进行保护;
信令管理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发生中断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禁止消息,所述传输禁止消息表示禁止所述端局向本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媒体网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册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发生中断后,向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发起注册;
所述信令管理模块,还用于在本媒体网关与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之间的第二链路建立并被激活以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允许消息,所述传输允许消息表示允许所述端局向本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媒体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话路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话路的保护达到或超出预定的保护时间并且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时,释放所述话路及相应的资源。
11.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媒体网关、第二媒体网关、第一软交换设备、第二软交换设备和端局;
所述第一媒体网关通过第一链路与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连接,通过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连接,第二媒体网关通过第三链路与所述第一软交换设备连接,通过第四链路和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连接,端局分别与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链路和第三链路的初始状态均设置为不激活状态;
所述第一媒体网关,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链路中断后,对自身当前已经存在的中继网关用户的话路进行保护,并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禁止消息,向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发起注册;
所述端局,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传输禁止消息后,将所有新发起的呼叫路由到所述第二媒体网关;
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后,激活所述第二链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媒体网关,还用于在所述第二链路被激活以后,向所述端局发送传输允许消息,所述传输允许消息表示允许所述端局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新的呼叫。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媒体网关,还用于在对所述话路的保护达到或超出预定的保护时间并且所述第一媒体网关在所述第二软交换设备上注册成功时,释放所述话路及相应的资源。
CN2008102228680A 2008-09-23 2008-09-23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Active CN101365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28680A CN101365182B (zh) 2008-09-23 2008-09-23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PCT/CN2008/002134 WO2010034147A1 (zh) 2008-09-23 2008-12-30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28680A CN101365182B (zh) 2008-09-23 2008-09-23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5182A true CN101365182A (zh) 2009-02-11
CN101365182B CN101365182B (zh) 2012-07-04

Family

ID=4039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228680A Active CN101365182B (zh) 2008-09-23 2008-09-23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65182B (zh)
WO (1) WO201003414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4147A1 (zh) * 2008-09-23 2010-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WO2012037744A1 (zh) * 2010-09-25 2012-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交换实现话务批发的系统及方法
CN102056207B (zh) * 2009-10-29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容灾倒换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WO2015117490A1 (zh) * 2014-07-31 2015-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6789279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的控制方法、远程控制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711964A (zh) * 2020-04-30 2020-09-25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系统容灾能力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52828B1 (ko) * 2003-06-30 2010-04-1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망에서의 소프트스위치 장애 처리방법
CN100391169C (zh) * 2006-03-29 2008-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归属切换时的业务保持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94274A (zh) * 2007-07-16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媒体网关上容灾不断话的实现方法
CN101365182B (zh) * 2008-09-23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4147A1 (zh) * 2008-09-23 2010-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CN102056207B (zh) * 2009-10-29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容灾倒换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WO2012037744A1 (zh) * 2010-09-25 2012-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交换实现话务批发的系统及方法
WO2015117490A1 (zh) * 2014-07-31 2015-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5323806A (zh) * 2014-07-31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5323806B (zh) * 2014-07-31 2020-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US10542467B2 (en) 2014-07-31 2020-01-21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 bearer
CN106789279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的控制方法、远程控制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789279B (zh) * 2016-12-26 2020-08-14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的控制方法、远程控制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711964A (zh) * 2020-04-30 2020-09-25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系统容灾能力测试方法
CN111711964B (zh) * 2020-04-30 2024-02-02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系统容灾能力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34147A1 (zh) 2010-04-01
CN101365182B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5182B (zh)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EP2720418B1 (en) Lacp link switching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1365169B (zh) 路由控制的实现方法、系统、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
EP23522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link aggregation group of ethernet ring
CN1536819B (zh) 下一代网络中双归属的实现方法
CN101027915B (zh) 通信系统和用于管理负载的方法
WO2007000094A1 (fr) Procede pour effectuer un raccordement a double anneau de central de commutation mobile
CN101106612B (zh) 一种在ngn网络中用自交换实现容灾的方法和系统
WO2012097595A1 (zh) 一种共享网状保护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244297A (zh) 一种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故障弱化通信方法和基站
CN101543100A (zh) 一种处理容灾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7630387B2 (en) Gatew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tection switching thereof
EP1876843B1 (en) Call processing in an intelligent network when the traffic between SSP and SCP is congested
CN101094274A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媒体网关上容灾不断话的实现方法
US77108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ty protection of service interruption in switch network
CN1327727C (zh) 一种媒体网关双归属的实现方法
WO19970459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fely and efficiently redirecting a telephone call
CN100502431C (zh) 语音信息系统
KR100871953B1 (ko) 미디어 게이트웨이 및 호 처리 방법
WO2012040988A1 (zh) 业务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917302A (zh) 一种减少因终端媒体瞬断导致断话的方法及系统
KR101017502B1 (ko) 이중화 과금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0574347C (zh) 一种自动呼叫排队分配设备服务的同步方法和设备
CN101964925B (zh)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控制平面节点重启后的恢复方法及系统
WO2006058464A1 (fr) Systeme en grappes de centre de message court et son procede de comman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