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4937B - 保持鲁棒性头标压缩机制通信连续的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保持鲁棒性头标压缩机制通信连续的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4937B
CN101364937B CN200710141596.7A CN200710141596A CN101364937B CN 101364937 B CN101364937 B CN 101364937B CN 200710141596 A CN200710141596 A CN 200710141596A CN 101364937 B CN101364937 B CN 101364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hc
functional entity
target
asn
channel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15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4937A (zh
Inventor
冯成燕
梁文亮
相治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Gw Partnershi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415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4937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1921 priority patent/WO200902144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364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4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9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鲁棒性头压缩通信连续的方法,该方法为:在鲁棒性头压缩(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则终端和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继续进行ROHC操作;若终端和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则终端和网络侧进行ROHC信道参数重协商,并利用重协商后的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MS在切换过程,如ASN切换、R3迁移以及退出空闲模式时,保持ROHC通信持续。

Description

保持鲁棒性头标压缩机制通信连续的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无线网络中保持鲁棒性头标压缩机制(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ROHC)通信连续的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物理条件的限制,无线链路与有线链路相比,其传输速率较低,而误码率偏高。当在无线小区环境中应用IP技术时,存在分组头标开销过大的问题。例如,一个IPv6语音通信分组,用户真正需要的分组净荷往往只占整个分组的22%。这样不仅浪费带宽,还增大了分组因出错而被丢弃的概率。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在浪费宝贵无线网络资源的同时,还会降低服务质量(QoS)。 
ROHC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亦可保证IP协议固有的灵活性。ROHC是一种基于流的头标压缩方案。在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同一个流的分组其大部分头标域具有相同的域值。ROHC在某个流中取一个参考分组,对于其他分组仅仅发送头标域中相对参考分组变化的信息,以达到压缩目的,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带宽。同时,ROHC还通过控制反馈消息的频率和数量、检测不同步的严格逻辑、以及差错校验等手段,使该头标压缩机制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合理的鲁棒性。这样,ROHC便提供了一个适合于高误码率和长时延链路的头标压缩机制。 
ROHC定义了压缩器(Compressor)和解压缩器(DeCompressor),分别有三种状态。压缩器的三个状态为:初始化和更新(Initialization and Refresh,IR),第一正常状态(First Order,FO)和第二正常状态(Second Order,SO);解压缩器的三个状态为:无上下文(No Context,NC),静态上下文(StaticContext,SC)和完整上下文(Full Context,FC)。 
ROHC基于反馈的形式还分三种模式:单向模式(U-mode)、双向可靠模式(R-mode)和双向优化模式(O-mode)。U模式中通信是单向的,压缩器状态迁移不依赖于反馈;O模式中负反馈是强制的;R模式中正反馈和负反馈都是强制的。 
ROHC根据不同的业务流类型,定义了不同的profile,每种profile的压缩字段可能不同,发送的数据包不同,反馈也不同;但是压缩器以及解压缩器都有相同的三个状态,状态之间的转换也有类似的机制,也按照反馈形式分为三种模式。 
ROHC还定义了三种模式之间的转换流程以及触发条件。模式之间的转换都是由解压缩器发起的。 
下面给出几个术语的定义: 
ROHC上下文(ROHC Context):压缩器以及解压缩器在头压缩以及解头压缩过程的依据。ROHC上下文中包含数据流中前面数据包的包头信息。 
ROHC信道(ROHC channel):一个逻辑信道,在这个逻辑信道中,入口是压缩器,出口是解压缩器,压缩器和解压缩器一一对应。压缩器把原始数据进行头压缩以后通过该逻辑信道发送给解压缩器。 
ROHC反馈信道(ROHC feedback channel):为了支持双向压缩,解压缩器必须能够给压缩器提供反馈信息。ROHC反馈信道就是承载这个反馈信息的逻辑信道,入口是相应ROHC信道的解压缩器,出口是相应ROHC信道的压缩器。 
ROHC信道参数包括最大上下文标识(MAX_CID)、上下文标识的长短属性(LARGE_CIDS)、头压缩所针对的数据流的格式类型集合(PROFILES)、FEEDBACK_FOR、最大重建接收单元(MRRU)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面对Wimax及其网络架构进行简单介绍。 
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是根据目前业界对基于IEEE 802.16系列标准的无线城域网接入技 术,其基本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城域网一点对多点的多厂商环境下,可有效互操作的宽带无线接入手段。 
具体地说,WiMAX系统的空中接口部分协议层,主要包括物理层(PHY),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其中,PHY层在物理上完成对信号的调制解调以及编解码等操作,而MAC层主要完成WiMAX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功能。 
图1示出WiMAX端到端参考模型。其中R1接口为无线空中接口。其余接口均为有线接口。 
如图可见,WiMAX主要包含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用户站(SubscribeStation,SS)、接入服务网络(Access Service Network,ASN)与连接服务网络(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CSN)。 
ASN为WiMAX用户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网络功能集合,ASN包含BS和ASN网关,一个ASN可能被多个CSN共享。 
ASN的主要功能包含BS的功能和ASN GW的功能。其中,BS的功能有:提供BS和用户站SS/MS的L2连接、无线资源管理、测量与功率控制和空口数据的压缩与加密。ASN GW的功能有:为SS/MS认证、授权和计费功能提供代理(proxy)功能;支持网络服务提供商(NSP)的网络发现和选择;为SS提供L3信息的中继(Relay)功能,如IP地址分配。 
CSN为WiMAX用户终端提供IP连接服务。CSN主要提供如下功能:SS/MS的IP地址分配,Internet接入,验证、授权、计费协议(Authentication、Aut切换rization、Account,AAA)代理(proxy)或者服务(server),基于用户的授权控制,ASN到CSN的隧道,WiMAX用户的计费以及运营商之间的结算,漫游情况下CSN之间的隧道,ASN之间的切换,和各种WiMAX服务,如基于位置的业务、多媒体多播和广播业务、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 
在WiMAX网络中,可以采用ROHC压缩机制进行头压缩。但是,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发生迁移时,比如:终端进行ASN切换、进行R3迁移,或终端化,终端和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进而ROHC通信无法继续进行。ROHC执行功能实体发生迁移是指为终端提供服务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发生变化。因此,如何保持ROHC通信连续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鲁棒性头压缩通信连续的方法及系统,可以使ROHC执行功能发生迁移时保持ROHC通信连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持鲁棒性头压缩通信连续的方法可以这样实现: 
在鲁棒性头压缩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接收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所述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发生在ASN切换过程或R3迁移过程中; 
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则终端和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继续进行ROHC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持鲁棒性头压缩通信连续的方法可以这样实现: 
当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前,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锚寻呼控制器; 
当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将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的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输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持鲁棒性头压缩通信连续的方法可以这样实现: 
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接收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所述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发生在ASN切换过程或R3迁移过程中; 
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和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则终端和网络侧利用重协商的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用于在迁移过程中,将ROHC信道参数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所述迁移过程发生在ASN切换过程或R3迁移过程中; 
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用于在迁移完成后,若发生迁移的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变,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为所述终端和网络侧提 供ROHC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用于在迁移过程中,将ROHC信道参数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所述迁移过程发生在ASN切换过程或R3迁移过程中; 
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迁移完成后,若发生迁移的终端和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则利用终端和网络侧重协商后的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用于在终端进入空闲模式前,将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锚寻呼控制器保存; 
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用于在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从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获得所述ROHC信道参数。 
一种保持鲁棒性头压缩通信连续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鲁棒性头压缩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接收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的单元,所述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发生在ASN切换过程或R3迁移过程中; 
用于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则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继续进行ROHC操作的单元。 
一种保持鲁棒性头压缩通信连续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鲁棒性头压缩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接收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的单元,所述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发生在ASN切换过程或R3迁移过程中; 
用于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和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则利用重协商的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的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是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则终端和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继续进行ROHC操作;若终端和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则终端和网络侧进行ROHC信道参数重协商,并利用重协商后的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MS在迁移过程,如ASN切换、R3迁移以及退出空闲模式时,保持ROHC通信持续。 
图1为Wimax网络参考模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ROHC通信连续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切换准备阶段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成功的切换执行阶段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成功的未控制的切换过程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在PMIPv4无重认证的R3迁移过程中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在PMIPv4认证器&PMIP客户端重定向的R3迁移过程中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在CMIPv4R3迁移过程中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在CMIPv6R3迁移过程中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终端发起的空闲模式进入过程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网络侧发起的空闲模式进入过程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终端退出空闲模式进入过程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寻呼过程中由锚PC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一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是指为终端提供服务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发生变化,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可以发生在终端进行ASN切换过程、R3迁移过程中。这里,将迁移前为终端服务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称为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将迁移后为终端服务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称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而且,还存在一种情况,即:当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前后,为终端服务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能不同,这里,将进入空闲模式前的迁移前为终端服务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称为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退出空闲模式后,为该终端服务的ROHC执行功能称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并且,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是压缩器类型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也可以是解压缩器类型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迁移过程中,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则终端和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继续进行ROHC操作。当然,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和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则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利用重协商后的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 
对于终端退出空闲模式前后,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能发生改变的情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前,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锚寻呼控制器保存,当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将从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的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输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ROHC信道参数包括ROHC信道的类型,以及ROHC信道的属性,即哪些业务流(SF)已经进行了ROHC,或者哪些业务类型的业务流已经进行了 ROHC。 
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可以利用现有的消息传送ROHC信道参数,也可以利用新定义独立的消息传送ROHC信道参数。 
在执行迁移过程或终端进行空闲状态前,需要根据源ASN和一个以上潜在ASN的ROHC能力,确定需要切换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即选择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根据决策实体的不同,选择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多种情况。 
例如,选择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过程可以这样实现:当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的基站或网关中,可以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从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判决出一个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或,到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从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选择出一个以上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作为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然后由终端从所述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可以在切换准备阶段发送给一个以上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所述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是在切换准备响应过程中发送给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 
选择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过程也还可以这样实现: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的基站中,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信道参数通过源ASN的网关,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所述源ASN的网关收到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从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判决出一个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或,所述源ASN 的网关收到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从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选择出一个以上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作为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然后由终端从所述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当然,选择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过程还可以这样实现: 
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信道参数通过源ASN的网关,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所述一个以上的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所在的ASN根据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信道参数,以及自身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确定自身所包括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是否可作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并将确定的结果发送给源ASN;源ASN根据所述确定的结果,从其中选择一个ROHC执行功能实体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或,从其中选择一个以上ROHC执行功能实体作为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由终端从所述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当终端要切换的目标ASN没有ROHC能力时,通知终端切换后不进行ROHC操作。具体可以这样实现:在发起DSC过程中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ASN中的ROHC能力信息的指示消息,或,向所述终端发送含有预先设定值的指示消息,表示所述ASN中不支持ROHC功能。 
参见图2所示,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实现ROHC通信连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步骤202: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完成后,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则终端和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继续进行ROHC操作;若终端和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 生改变,如:FEEDBACK_FOR参数,则利用重协商后的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 
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分为压缩器、解压缩器两种类型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对于每个ROHC信道而言,这两种ROHC执行功能实体分别位于MS和ASN中。在ASN中,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位于BS,也可以位于GW。对于存在R4隧道的场景,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锚数据通路功能实体(DataPath Function,DPF)。 
当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发生在ASN切换过程或R3迁移过程中时,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基站,或源ASN中的网关;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都可以位于目标ASN中的基站,或目标ASN中的网关。 
终端从一个在BS执行ROHC操作的网络切换到一个在GW上执行ROHC操作的网络,即: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BS,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目标ASN中的GW。此时,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将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这样实现: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切换过程中,将源ASN中的基站中的该终端对应的ROHC信道参数发送到目标ASN中的网关;触发R3迁移过程,将锚DPF迁移到目标ASN中的网关。 
终端从一个在GW执行ROHC操作的网络切换到一个在BS上执行ROHC操作的网络,若只是在ASN内进行切换,即仍然用原ASN的GW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或者是,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原ASN中的GW,而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目标ASN中的BS,但是需要将原ASN中的GW进行ROHC操作,这两种情况不会对ROHC操作产生影响。若发生了R3迁移,此时,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基站中,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目标ASN中的网关。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将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这样实现: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切换过程中,将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递到目标ASN中的网关;触发R3 迁移过程,将锚DPF迁移到目标ASN中的网关;在R3迁移完成后,将所述目标ASN中的网关中的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目标ASN中的基站。 
而且,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利用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时,这个ROHC上下文的来源可以包括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在步骤202中,可以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上下文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这样,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完成后,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直接利用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所述ROHC信道参数以及所述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 
第二种方式: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完成后,可以重新建立ROHC上下文,此时,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利用重新建立的ROHC上下文和收到的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信道参数,继续进行ROHC操作。 
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完成后,若终端和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同样也适用上述两种方式得到ROHC上下文。即:采用第一种方式,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进一步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上下文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则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是利用重协商的ROHC信道参数以及所述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采用第二种方式,在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完成后,终端和网络侧之间建立ROHC上下文;则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是利用重协商的ROHC信道参数以及建立的所述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 
所述R3迁移过程为MIP6时,在R3迁移完成后,由于直接传递的ROHC不能直接使用,因此,可以通过触发所述ROHC执行功能实体重新回到初始化和复位状态,更新ROHC上下文;也可以直接修改原ROHC上下文。 
当然,而对于终端退出空闲模式后,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能发生改变的情况,当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前,也可以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上下文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则当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进一步将从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的所述ROHC上下文也传输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 体。这里,还可以在退出空闲模式时,重新建立ROHC上下文。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前的网络支持ROHC操作,而退出空闲模式后的网络不支持ROHC操作,则终端退出空闲模式网络重入完成后,删除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所述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若终端从执行ROHC操作的网络切换到不支持ROHC操作的网络,或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前的网络支持ROHC操作,而退出空闲模式后的网络不支持ROHC操作,则在切换或退出空闲模式后,终端重入网络后,终端可以删除重入前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当终端完成切换后,或终端退出空闲模式后,若执行ROHC操作的业务流的反馈信道与业务流的映射关系需要改变,则ROHC执行功能实体发起DSA过程来新建一个业务流承载该反馈信道,或者发起DSC过程在现有某个业务流上来承载该反馈信道。 
下面分别针对终端进行ASN切换、R3切换以及终端退出空闲模式三种情况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案。在以下实施例中,将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一起传递,但并不限于一定传递这两种信息,可以只传递ROHC信道参数,不包括ROHC上下文,也可以增加终端的一些其它相关信息。 
一、终端进行ASN切换 
如果ROHC操作在BS上实现,则当MS在BS之间进行切换时,在切换过程中,服务ASN可以将ROHC信道参数传送给目标ASN中的一个或多个BS。在目标ASN中的一个或多个BS中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返回的切换响应(HO_RSP)消息中增加自身ROHC支持能力(可以包含ROHC信道参数),服务ASN可以根据ROHC支持能力来判决相应的BS是否可作为目标集。 
当MS进行ASN切换时,MS相关SF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需要在切换准备阶段或者切换执行阶段由服务ASN传递到目标ASN。 
实施例一是针对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BS上实现的场景,且在切换准备阶段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服务ASN包括服务BS和服务GW。目标ASN中包括目标BS和目标GW,以下将服务ASN中的服务BS称为服务ASN BS,将服务ASN中的服务GW称为服务ASN GW,将目标ASN中的目标BS称为目标ASN BS,将目标ASN中的目标GW称为目标ASN GW。BS和GW可以是独立的物理设备,也可以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中。对于BS和GW集成在一个物理设备的情况,BS和GW的之间的消息可以省略。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301:终端向服务ASN BS发送BS间切换请求(MOB_MSHO-REQ)消息,以发起切换过程,其中该消息携带一个或多个目标BS信息。 
其中,当由MS主动触发切换时,需要执行步骤301。若由网络侧发起的切换,则从步骤302开始。 
步骤302:服务ASN BS向服务ASN GW发送R6切换请求(R6-HO REQ)消息,该消息中携带ROHC信道参数,还可以包含ROHC上下文。 
步骤303:服务ASN GW和认证器之间进行上下文交互过程,获得MS的AK上下文和业务授权信息。该步骤也可以在步骤304后由目标ASN GW和认证器之间进行。 
步骤304:服务ASN GW向目标ASN GW发送R4切换请求(R4-HO REQ)消息,该消息中携带ROHC信道参数,还可以包含ROHC上下文。 
步骤305:目标ASN GW收到该R4切换请求(R4-HO REQ)消息后,向目标ASN BS发送R6切换请求(R6-HO REQ)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所述ROHC信道参数以及ROHC上下文。 
步骤306:目标ASN可以向锚ASN发起数据通道的预注册过程,在执行预注册之后,执行步骤307。这里,步骤306为可选。 
步骤307:目标ASN BS根据R6-HO REQ消息中携带的所述ROHC信道参数,确定协商后的ROHC信道参数,向目标ASN GW发送R6切换响应(R6-HO RSP)消息,其中含有自身ROHC支持能力以及协商后的ROHC信 道参数。 
步骤308:目标ASN GW收到R6-HO RSP消息后,向服务ASN GW发送R4切换响应(R4-HO RSP)消息,其中含有所述目标ASN BS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协商后的ROHC信道参数。 
步骤309:服务ASN GW向服务ASN BS发送R6-HO RSP消息,其中含有所述目标ASN BS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协商后的ROHC信道参数。 
步骤310:收到R6-HO RSP消息的服务ASN BS可以根据当前收到的一个或多个R6-HO RSP中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确定目标BS,并发送BS间切换响应(MOB_BSHO-RSP)消息给MS,其中包含所确定的一个或者多个目标BS的信息。 
步骤311:服务ASN BS向服务ASN GW发送R6切换确认(R6-HO ACK)消息。 
步骤312:服务ASN GW收到R6-HO ACK消息后,向目标ASN GW发送R4切换反馈(R4-HO ACK)消息。 
步骤313:目标ASN GW收到R4-HO ACK消息后,向目标ASN BS发送R6-HOACK消息。 
在实施例一中,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也可以在步骤311、312和313的切换确认消息中由服务ASN BS传递给目标ASN BS,当然,也可以通过独立的消息中发送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而且,如果切换准备阶段就协商了ROHC信道参数,然后在切换执行阶段选好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后,再从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传递ROHC上下文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也可以在切换准备阶段和在切换执行阶段,将ROHC信道参数以及上下文一起传递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下面举具体实施例二,针对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BS上实现的场景,详细描述在切换执行阶段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过程。 
参见图4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401:MS向服务ASN发送MOB HO-IND消息,以通知服务ASN要切换到目标ASN BS。 
步骤402:服务ASN收到MOB_HO-IND消息后,向目标ASN发送R4切换通知(R4-HO confirm)消息。该消息包含该MS关联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步骤403:目标ASN收到R4-HO confirm后,向服务ASN发送R4-HO ACK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目标ASN的ROHC支持能力。 
步骤404:目标ASN和认证器之间进行上下文交互过程,该步骤为可选。 
步骤405:目标ASN与锚ASN中的DPF之间进行数据通道预注册过程,该步骤可选。 
步骤406:MS发起与目标ASN之间的网络重入过程。 
步骤407:目标ASN发起与锚ASN之间的数据通道注册过程。 
步骤408:通过成功的完成网络重入,目标ASN发起CMAC Key CountUpdate流程,用最新从MS处收到的CMAC Key Count值对认证器进行更新。 
步骤409:在成功完成网络重入后,目标ASN发送一个R4切换完成(R4-HOComplete)消息给服务ASN,以通知切换完成。服务ASN收到R4-HO Complete消息后,释放该MS的相关上下文。 
步骤410:通过完成与目标ASN之间的数据通道注册流程,锚ASN发起与原服务ASN之间的去注册流程。 
步骤411:锚ASN去注册与未选择的目标ASN之间预注册的数据通道。 
在具体实施例二中,如果步骤401中MS向服务ASN BS发送MOB_HO-IND消息,服务ASN BS收到MOB_HO-IND消息后,向ASN GW发送R6-HO confirm消息,其中,该消息携带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图4中未示出R6-HO confirm消息。 
下面举具体实施例三,针对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BS上实现的场景,描述在成功的未控制的切换过程中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501:MS向目标ASN发送RNG-REQ消息,其中包含服务BS ID TLV,以执行未控制的切换过程。在此之前,目标ASN未收到MS即将切换过来的指示,未参与切换执行阶段的操作。 
步骤502:目标ASN向服务ASN发起上下文请求流程,获取MS的上下文。服务ASN在响应消息中发送MS的上下文信息,其中包括:认证器ASN ID、锚ASN ID,以及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步骤503:目标ASN和认证器之间进行上下文交互过程。 
步骤504:目标ASN发起与锚ASN之间的数据通道注册过程。 
步骤505:目标ASN向MS发送RNG-RSP消息,确认HMAC/CMAC元组,并且包含切换过程优化参数(HO Process Optimization TLV)。 
步骤506:目标ASN发起CMAC Key Count Update(CMAC密钥计数器更新)流程,用最新收到的CMAC Key Count值对认证器进行更新。 
步骤507:锚ASN发起与源服务ASN之间的去注册流程。该步骤也可以在步骤504后发生。 
下面举具体实施例四~七详细描述在R3切换中实现ROHC通信连续的技术方案。 
如果ROHC操作在BS上执行,单纯的基于网络侧资源优化的R3迁移不会导致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改变。 
如果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GW上,即在锚DPF上,当发生R3迁移时,由于锚DPF的迁移,网络侧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会相应发生迁移。因此在R3迁移过程中,需要将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由服务锚DPF传送到目标锚DPF处。 
对于移动IP版本4(MIP4),数据报文地址是MS的HoA,R3迁移过程中HoA不会改变;而对于MIP6,MS的数据报文地址是CoA,R3迁移后会导 致CoA改变,因此会导致ROHC压缩器返回到IR状态更新ROHC上下文。因此,当移动IP版本6(MIP6)发生R3迁移时,可以只向目标传递ROHC信道参数即可,且在R3迁移完成后,触发MS和网络侧重新回到IR状态,更新ROHC上下文。或直接修改相关的ROHC上下文,即把ROHC上下文中的CoA相关内容都替换为R3切换后的CoA。 
具体实施例四是针对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ASN GW上实现的场景下,在PMIPv4无重认证的R3迁移过程中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过程。 
参见图6所述,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601:如果目标ASN发送锚DRF切换触发(Anchor DPF HO Trigger)消息给ASNa中的锚DPF,以发起FA重定向。如果ASNa同意FA重定向,继续进行步骤602。 
如果是源ASNa发起FA重定向流程,直接从步骤602开始。 
步骤602:ASNa向ASNb发送锚DPF切换请求(Anchor DPF HO Request)消息,消息中包含MS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步骤603:FA重定向的目标ASN发送Anchor DPF Relocate REQ消息给PMIP客户端(Client),该消息携带目标FA的转交地址(CoA)等。 
步骤604~607:PMIP客户端开始移动IP(MIP)注册过程。 
步骤608:目标ASN向源ASNa发送锚DRF切换响应(Anchor DPF HOResponse)消息,指示成功的FA重定向。源ASN可以删除MS的移动绑定、DHCP上下文信息以及源ASNa与ASNb之间的R4数据通道。 
具体实施例五:针对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GW上实现的场景下,在PMIPv4认证器和PMIP客户端重定向的R3迁移过程中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700:锚ASN和服务ASN之间建立R4通道。 
步骤701~702:PMIP客户端所在的ASN与服务ASN之间进行R3-Relocation-REQ/RSP消息交互,确认进行R3重定向。 
该过程可以由服务ASN发起,即推模式,也可以有PMIP客户端所在的ASN发起,即拉模式。 
步骤703~704:服务ASN向锚ASN(Anchor DPF/FA所在的ASN)请求MS相关的上下文;锚ASN将这些上下文信息发送给服务ASN,该消息中包括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该过程也可以在步骤705后触发。 
步骤705:MS进行重认证过程。 
步骤706:MIP4注册过程。 
步骤707~708:服务ASN与源锚ASN释放他们之间的R4数据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考虑将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在步骤708中由源锚ASN传递给服务ASN。 
实施例六是针对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ASN GW上实现的场景下,在CMIP4 R3迁移过程中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参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801:目标ASN向源ASN发送R3-Relocation-REQ消息,请求进行R3重定向。 
步骤802:源ASN向目标ASN发送R3-Relocation-RSP消息,确认R3重定向。该消息中携带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步骤803:目标ASN和源ASN之间可能进行上下文交互过程。 
步骤804:MS和HA进行MIP4注册过程,完成R3重定向。 
在该实施例中,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也可以在步骤803中由源ASN传递给目标ASN。 
在该实施例中,步骤802和803之间可能进行认证器重定向操作。 
实施例7:针对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ASN GW上实现的场景下,在CMIP6R3迁移过程中传递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901:切换前,目标ASN和服务ASN之间已经建立数据通道。 
步骤902:ASN功能实体(Intra-ASN Functional entity)向目标ASN发送R3_Relocate REQ消息,发起R3切换。 
步骤903~904:目标ASN收到R3_Relocate REQ消息后,向服务ASN请求MS相关的上下文,服务ASN将MS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等在响应消息(Context Report)中发给目标ASN。 
步骤905:目标ASN向MS发送路由器通告(Router Advertisement)。步骤903、904和905没有必然的时间先后关系。 
步骤906~908:MS生成新的转交地址CoA,并向HA发送Binding Update,以进行MIP注册,HA再向MS发送Binding ACK。 
步骤909:目标AR通过以被动模式分析BU/BA消息确定MIPv6注册过程的状态。 
步骤910~911:目标ASN向ASN功能实体报告R3重定向结果。 
步骤912:目标ASN删除与服务ASN之间的数据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步骤903和904也可以在步骤909或步骤910或步骤911后触发。 
三、空闲模式 
MS在进入空闲模式时,将相关业务流SF参数存入锚PC,;退出空闲模式时从锚PC中取出所述相关SF的参数。相关业务流SF参数包含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具体实施例八是针对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BS上实现的场景下,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在MS进入空闲模式时传递给锚PC。 
参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1001:MS向ASN(a)中的BS发送DREG_CMD消息,携带进入空闲模式指示。 
步骤1002~1003:ASN的本地Relay PC为MS选择一个锚PC,锚PC在ASN(c)中。ASN(a)中的BS发送IM Entry MS State Change REQ消息给ASN(a)中的GW;ASN(a)中的GW再向锚PC发送IM Entry MS State ChangeREQ消息。该消息中包括MS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步骤1004~1005:锚PC和认证器之间进行交互,验证MS是否被允许进行空闲模式。即:锚PC向认证器IM Entry MS State Change REQ消息;认证器向锚PC回应IM Entry MS State Change RSP消息。 
步骤1006~1007:锚PC发送R4IM Entry MS State Change RSP给ASN(a)中的GW,以更新MS的位置信息(PGID)和其它参数,包括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然后ASN(a)中的GW再发送R6IM_Entry_State_Change_RSP消息给ASN(a)。 
步骤1008:BS发送DREG_CMD消息给MS,告知MS其锚PC和其它一些参数。 
步骤1009~1010:ASN向锚PC发送IM Entry MS Sate Change Ack。 
步骤1011~1012:锚PC与锚DPF之间进行交互,告知锚DPF终端进入空闲模式。 
步骤1013:锚DPF发起数据通道去注册过程。 
步骤1014~1015:CMAC Key Count更新过程。 
在该实施例中,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也可以在步骤1009和1010中由当前ROHC执行功能实体(BS或GW)传递给锚PC保存。 
若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ASN GW(即锚DPF处),则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在步骤1012中由锚DPF传递给锚PC。 
实施例九是针对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BS上实现的场景下,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在MS进入空闲模式时传递给锚PC。 
该实施例是网络侧发起的空闲模式进入过程,主要流程与实施例8相同,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的传递也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若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ASN GW(即锚DPF处),则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在步骤1012中由锚DPF传递给锚PC。 
对于ROHC在BS上执行的场景,放到锚PC更好。对于ROHC在锚DPF执行的场景,也可以一直放在锚DPF处。对于这种情况,当FA迁移时,需要将ROHC信道参数由老的FA传递到新的FA。 
实施例十是在MS退出空闲模式时将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传递给ROHC执行功能实体。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1201:MS向BS发送RNG-REQ消息,指示MS想退出空闲模式。 
步骤1202~1203:ASN向锚PC发送IM Entry MS State Change REQ消息,指示MS想被激活。 
步骤1204~1205:锚PC和认证器之间进行交互,请求相关的安全上下文。 
步骤1206~1207:锚PC发送IM_Entry_State_Change_RSP消息给ASN,携带MS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若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BS,则步骤1206和1207需要携带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若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ASN GW,则仅步骤1206需要携带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步骤1208~1211:BS开始数据通道注册过程。 
步骤1212:BS发送DREG_CMD消息给MS。 
步骤1213:MS进行网络重入过程。 
步骤1214:CMAC Key Count更新过程。 
步骤1215~1217:数据通道注册确认过程。 
实施例十一是针对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ASN GW上实现的场景下,在寻呼过程中由锚PC将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传递给ROHC执行功能实体。 
若MS退出空闲模式的操作是由FA处接收到MS的数据时发起的寻呼过 程所触发,则MS的相关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可以在该寻呼过程中由锚PC传送给锚DPF。 
参见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1301:FA收到来自HA发给MS的数据,和该FA关联的锚DPF缓存该数据。 
步骤1302:锚DPF发送R4-Initiate_Paging_REQ消息给锚PC,请求寻呼,该消息携带到达的数据流的QoS参数。 
步骤1303:锚PC发送R4-Initiate_Paging_RSP消息给锚DPF,用于指示PC/LR中包含的MS的上下文是否正确,请求的寻呼是否授权。在该消息中携带MS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当然,如果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DPF时,并且空闲模式时DPF上还保留参数,这里,此消息中可以不携带这些信息。但是如果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BS,那么在空闲模式时,BS释放ROHC信息了,因此,这里该消息中需要携带这些信息。 
步骤1304:锚PC进行寻呼过程。 
步骤1305:BS处的寻呼代理PA在空口发送MOB-PAG_ADV消息,其中可以包含该MS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步骤1306:MS进行空闲模式退出或位置更新过程。 
当然,如果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ASN BS上实现,在MS空闲模式时,需要将源ASN BS中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传递给ASNGW,再由ASN GW中的服务锚DPF发送给锚PC,反之,当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由锚PC将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传递给目标锚DPF,再由目标锚DPF将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传递给目标ASN中的BS。 
以上是从ASN间切换、R3切换以及终端退出空闲模式三种情况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由于网络侧ROHC操作可以在BS上实现,也可以在GW上实现,即执行 ROHC功能的执行实体可以是BS,也可以是GW。那么当MS在这两种系统间切换时,或者切换前后的两个网络ROHC能力不同,比如:MS可能会从执行ROHC操作的网络切换到不支持ROHC操作的网络,如何确定由哪个网络的设备执行ROHC操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当前存在多个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如何选择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过程。 
选择切换后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如下: 
一、MS从一个有ROHC功能的BS切换到一个无ROHC功能的BS。 
由于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在BS或ASN GW上实现,那么当MS切换时,可能存在MS从一个执行ROHC操作的BS切换到一个不具备ROHC功能的BS上的情况,此时又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目标BS虽然没有ROHC功能,但目标ASN GW有ROHC功能,或原GW有ROHC功能,那么切换完成后目标ASN GW可以进行ROHC操作,也可以由原GW进行ROHC操作,具体由哪个实体进行切换后的ROHC操作,可以由目标决策实体进行判决,判决依据可以是:原BS和原GW将自身的ROHC能力信息传给决策实体,决策实体据原BS和原GW将自身的ROHC能力信息,自身的ROHC功能,以及当前的ROHC操作策略来决定切换后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若MS只是ASN内BS间切换,由于R3未发生迁移,MS发生切换后,仍然由锚DPF执行ROHC功能,因此不会对ROHC操作造成影响。 
当然,在切换过程中需要将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传递到最后决策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如果最后决策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是目标ASN GW,具体过程类似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仅传递到目标GW而不是目标BS,然后触发R3迁移过程,将FA/锚DPF迁移到目标GW上来,参见实施例四~七。如果最后决策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是原GW,则需要将原BS中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传递到原GW即可。 
当然,也可以在ASN切换完成后,由MS或目标ASN发起DSC过程, 双方重新协商ROHC信道参数,然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重新建立ROHC上下文。 
第二种情况:切换后的网络没有ROHC功能,那么切换完成后将不能再进行ROHC操作。 
二、MS从一个有ROHC功能的GW切换到一个无ROHC功能的GW。 
由于网络侧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在BS或ASN GW上实现,那么当MS切换时,可能存在MS从一个执行ROHC操作的GW切换到一个不具备ROHC功能的GW上的情况。 
此时又有两种情况:一为目标GW虽然没有ROHC能力,但是目标BS有ROHC能力;另一种情况是切换后的网络完全没有ROHC能力,那么切换完成后将不能再进行ROHC操作。 
第一种情况:目标GW没有ROHC能力,若发生了R3迁移,而目标GW中的锚DPF没有ROHC功能,只有BS上有ROHC功能,则此时需要在R3迁移完成后,由原GW通过目标GW将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传递给目标BS。 
ASN包括GW和BS,图6~9中省略了GW和BS之间的交互信令。具体做法如下:针对实施例四,在步骤602后添加一条RR-REQ消息由ASNb中的GW发送给BS,告知MS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针对实施例五,在步骤704后添加一条RR-REQ消息由服务ASN中的GW发送给BS,告知MS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针对实施例六,在步骤802后添加一条RR-REQ消息由新ASN中的GW发送给BS,告知MS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针对实施例七,在步骤904后添加一条RR-REQ消息由目标ASN中的GW发送给BS,告知MS相关的ROHC信道参数和ROHC上下文。 
或者,也可以在R3迁移完成后,由目标ASN发起DSC过程,和MS重新协商ROHC信道参数,然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重新建立ROHC上下文。 
三、当MS从一个有ROHC功能的网络切换到一个无ROHC功能的网络。 
当MS与目标BS的初始入网过程中,MS和BS/GW能知晓彼此的ROHC能力。 
如果目标网络没有ROHC能力,若切换前ROHC是在BS上执行,则切换完成后,MS应该不再使用ROHC压缩机制;若切换前ROHC功能是在锚DPF上执行,则切换完成后,网络侧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未发生改变,可以继续ROHC操作,直到发生R3迁移。在R3迁移成功后,如果新的锚DPF或BS不支持ROHC能力,MS应该不再使用ROHC压缩机制。 
对于下行链路(DL)来说,新的锚DPF没有ROHC能力,则不进行ROHC压缩。对于上行链路(UL)来说,需要告知MS不使用ROHC功能。 
MS获知BS/GW不支持ROHC能力后,不再使用ROHC压缩机制。MS获知BS/GW不支持ROHC能力的方式可以这样实现: 
在新锚DPF和原锚DPF进行了ROHC信道参数交互时,协商互相的ROHC能力,可以增添ROHC指示(Indication)参数,指示是否具有ROHC能力,以及是GW还是BS进行ROHC操作。原锚DPF知道新锚DPF没有ROHC能力,并且新BS也不支持,或者新锚DPF知道MS在原锚DPF处有ROHC操作,而自己又不支持该操作时,二者都可以发起RR/DSC过程来告知MS不进行ROHC操作。 
如果原GW支持ROHC功能,目标BS也支持ROHC功能,此时目标GW不应告诉MS不支持ROHC功能,只有BS和GW都不支持ROHC的时候才通知MS。当然,还有很多其它方式,如何使MS获知网络侧的ROHC功能,并不限于以上方式。 
具体做法如下: 
针对实施例四,在步骤601或602后添加一条消息RR-REQ由ASNa或ASNb中的GW发送给BS,BS再发送DSC-REQ告知MS不再进行ROHC操作。 
针对实施例五,在步骤703或704后添加一条消息RR-REQ由目标或服务ASN中的GW发送给BS,BS再发送DSC-REQ告知MS不再进行ROHC操作。 
针对实施例六,在步骤801或802后添加一条消息RR-REQ由老ASN或新ASN中的GW发送给BS,BS再发送DSC-REQ告知MS不再进行ROHC操作。 
针对实施例七,在步骤903或904后添加一条消息RR-REQ由服务ASN或目标ASN中的GW发送给BS,BS再发送DSC-REQ告知MS不再进行ROHC操作。 
当MS切换后或退出空闲模式后ROHC信道参数有变化时,若MS完成切换(ASN的切换或者R3迁移)后,或MS退出空闲模式后,原来存储的相关业务流SF的ROHC信道参数有变化,例如该业务流SF上承载的其它ROHC操作的业务流的反馈信道发生了变化,则MS退出空闲模式激活以后,需要由MS或者网络发起DSC过程,来修改ROHC信道参数。 
当MS切换后或退出空闲模式后,若MS完成切换(ASN的切换或者R3迁移)后,或MS退出空闲模式后,执行ROHC操作的业务流的反馈信道与业务流的映射关系需要改变,则可以由解压缩器方发起DSA过程来新建一个业务流承载该反馈信道,或者发起DSC过程在现有某个业务流上来承载该反馈信道。 
当采用专用反馈信道方式来反馈ROHC反馈报文时,对于PMIP下在GW上做下行业务流的ROHC操作的情况,当发生R3迁移后,网络侧需要发起DSC过程来告知MS新的锚GW的IP地址从而使MS能够发送上行ROHC反馈报文。 
参见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411和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412。 
其中,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411,用于在迁移过程中,将ROHC信道参 数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412,用于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变,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为终端和网络侧提供ROHC操作。若终端和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则终端和网络侧进行ROHC信道参数重协商,并利用重协商后的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 
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可以位于源ASN中的基站,或源ASN中的网关。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为目标ASN中的基站,或目标ASN中的网关。 
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源ASN和一个或多个ASN中基站或网关的ROHC能力,需要切换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当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基站,所述决策模块位于所述源ASN中的基站或源ASN中的网关;或,当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网关,所述决策模块位于源ASN中的网关。 
参见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511和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512。 
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511,用于在终端进入空闲模式前,将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锚寻呼控制器保存; 
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512,用于在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从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获得所述ROHC信道参数。 
所述锚寻呼控制器,还用于保存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上下文,并当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将所述所述ROHC上下文提供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用于若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前的网络支持ROHC操作,而退出空闲模式后的网络不支持ROHC操作,在终端退出空闲模式网络重入完成后,删除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所述的ROHC信道参数。 
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上下文建立模块,用于在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在终 端和网络侧之间建立ROHC上下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ROHC通信连续的方法,应用本发明实施例,MS在切换过程,如ASN切换、R3迁移以及退出空闲模式时,保持ROHC通信持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在无线网络中,如Wimax网络。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对于其它压缩机制,例如CRTP、ECRTP等也同样适用。此时在切换过程或进入/退出空闲模式时所传递的参数为对应的该压缩机制的特定参数和ROHC上下文。例如对于CRTP/ECRTP,为对应的RFC中定义的参数。 

Claims (30)

1.一种保持鲁棒性头压缩通信连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鲁棒性头压缩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接收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所述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发生在接入服务网络ASN切换过程或R3迁移过程中;
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则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继续进行ROHC操作;
在迁移完成后,若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则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利用重协商的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迁移过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接收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上下文;
则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是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以及所述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
若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是利用重协商的ROHC信道参数以及所述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迁移完成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终端和网络侧之间建立ROHC上下文;
则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是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以及所建立的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
若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是利用重协商的ROHC信道参数以及建立的所述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和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同一接入服务网络ASN中的不同基站中;或,
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基站中,或源ASN中的网关中,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目标ASN中的基站,或目标ASN中的网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网关中,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目标ASN中的基站时,如果发生R3迁移,则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将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包括:
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切换过程中,将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递到目标ASN中的网关;
在R3迁移完成后,将所述目标ASN中的网关中的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目标ASN中的基站中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基站中,且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目标ASN中的网关时,
则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将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包括:
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在切换过程中,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该终端对应的ROHC信道参数发送到源ASN中的网关,然后由所述源ASN中的网关将所述ROHC信道参数发送到目标ASN中的网关中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OHC信道参数是在切换相关的消息中发送,或者通过独立的消息中发送;
所述切换相关的消息包括:切换请求消息或切换确认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中发生R3迁移,并且该R3迁移为移动IP版本6MIP6时,在R3迁移完成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触发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回到初始化和复位状态,重新建立ROHC上下文,并利用所述重新建立的ROHC上下文与所述ROHC信道参数继续进行ROHC操作;或,
修改原ROHC上下文中的转交地址,并利用修改后的原ROHC上下文与所述ROHC信道参数继续进行ROHC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终端完成切换后,若执行ROHC操作的业务流的反馈信道与业务流的映射关系需要改变,则发起动态业务流建立DSA过程来新建一个业务流承载该反馈信道,或者发起动态业务流修改DSC过程在原业务流上来承载该反馈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源ASN和一个以上潜在的ASN的ROHC能力确定需要切换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的基站或网关中,所述确定需要切换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包括:
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从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判决出一个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或,
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从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选择出一个以上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作为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然后由终端从所述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的基站中,所述确定需要切换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包括:
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信道参数通过源ASN的网关,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所述源ASN的网关收到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从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判决出一个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或,
所述源ASN的网关收到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从所述一个以上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选择出一个以上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作为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然后由终端从所述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需要切换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包括:
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信道参数通过源ASN的网关,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所述一个以上的潜在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所在的ASN根据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的ROHC信道参数,以及自身的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确定自身所包括的ROHC执行功能实体是否可作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并将确定的结果发送给源ASN;
源ASN根据所述确定的结果,从其中选择一个ROHC执行功能实体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或,从其中选择一个以上ROHC执行功能实体作为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由终端从所述待选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是在切换准备阶段发送给一个以上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所述ROHC支持能力和/或ROHC信道参数是在切换准备响应过程中发送给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ROHC执行功能实体迁移过程为ASN切换过程时,所述终端和网络侧进行ROHC信道参数重协商,包括:
在ASN切换完成后,由终端或目标ASN发起DSC过程,重新协商ROHC信道参数;或,
所述终端和网络侧进行ROHC信道参数重协商,包括:
在ASN切换过程中,由终端或目标ASN发起重新协商ROHC信道参数的过程。
16.一种保持鲁棒性头压缩通信连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过程中,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锚寻呼控制器;
当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将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的所述ROHC信道参数传输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前的网络支持ROHC操作,而退出空闲模式后的网络不支持ROHC操作,则终端退出空闲模式网络重入完成后,删除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所述的ROHC信道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知终端在退出空闲模式后不使用ROHC功能,包括:
所述通知终端切换后不使用ROHC功能的步骤包括:
在发起动态业务流修改DSC过程中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ASN中的ROHC能力信息的指示消息,或,向所述终端发送含有预先设定值的指示消息,表示所述ASN中不支持ROHC功能。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上下文发送给锚寻呼控制器;
则当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进一步将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的所述ROHC上下文传输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终端和网络侧之间建立ROHC上下文。
2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用于在迁移过程中,将ROHC信道参数发送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所述迁移过程发生在ASN切换过程或R3迁移过程中;
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用于在迁移完成后,若发生迁移的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变,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若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则利用重协商的ROHC信道参数进行ROHC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还用于:在迁移过程中,接收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上下文,则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以及所述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
若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利用重协商的ROHC信道参数以及所述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还用于:
若终端与网络侧的ROHC信道参数不发生改变,利用所述ROHC信道参数以及终端和网络侧之间建立的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
若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ROHC信道参数发生改变,利用重协商的ROHC信道参数以及终端和网络侧之间建立的ROHC上下文,继续进行ROHC操作。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和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同一接入服务网络ASN中的不同基站中;或,
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基站中,或源ASN中的网关中,所述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目标ASN中的基站中,或目标ASN中的网关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源ASN和一个或多个潜在ASN的ROHC能力,确定需要切换的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基站,所述决策模块位于所述源ASN中的基站或源ASN中的网关中;或,当所述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位于源ASN中的网关中,所述决策模块位于源ASN中的网关中。
2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用于在终端进入空闲模式前,将ROHC信道参数传递给锚寻呼控制器保存;
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用于在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从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获得所述ROHC信道参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若终端在进入空闲模式前的网络支持ROHC操作,而退出空闲模式后的网络不支持ROHC操作,在终端退出空闲模式网络重入完成后,删除所述锚寻呼控制器中所述的ROHC信道参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寻呼控制器,还用于保存源ROHC执行功能实体中的ROHC上下文,并当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将所述所述ROHC上下文提供给目标ROHC执行功能实体。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上下文建立模块,用于在终端退出空闲模式时,在终端和网络侧之间建立ROHC上下文。
CN200710141596.7A 2007-08-10 2007-08-10 保持鲁棒性头标压缩机制通信连续的方法、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4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1596.7A CN101364937B (zh) 2007-08-10 2007-08-10 保持鲁棒性头标压缩机制通信连续的方法、系统
PCT/CN2008/071921 WO2009021442A1 (fr) 2007-08-10 2008-08-07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maintenir la communication de schéma de compression d'en-tête robuste en continu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1596.7A CN101364937B (zh) 2007-08-10 2007-08-10 保持鲁棒性头标压缩机制通信连续的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4937A CN101364937A (zh) 2009-02-11
CN101364937B true CN101364937B (zh) 2013-12-18

Family

ID=40350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159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4937B (zh) 2007-08-10 2007-08-10 保持鲁棒性头标压缩机制通信连续的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64937B (zh)
WO (1) WO20090214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2809B (zh) * 2009-04-16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头压缩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01108B (zh) * 2010-02-09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2202347B (zh) * 2010-03-27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稳健头压缩业务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984621B (zh) * 2010-10-25 2014-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鲁棒性头压缩中一种提高列表压缩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15236B (zh) * 2011-06-13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鲁棒性头压缩协议层的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2291774B (zh) * 2011-07-27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鲁棒性头压缩处理方法、压缩器及系统
CN102457901B (zh) * 2011-12-22 2017-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鲁棒性头压缩版本适配方法和装置
CN102546100B (zh) * 2011-12-22 2017-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鲁棒性头压缩反馈管理方法、装置及解压器
CN102694730B (zh) * 2012-05-28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9635603B2 (en) * 2012-11-21 2017-04-25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 band service discovery
CN104703230A (zh) * 2013-12-09 2015-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鲁棒性头压缩协议的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EP3151595B1 (en) * 2014-06-30 2018-1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management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07426771B (zh) * 2016-05-23 2020-07-1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800826B (zh) * 2019-08-01 2023-06-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rohc反馈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8189A (zh) * 1999-11-09 2003-04-02 诺基亚有限公司 用于报头压缩的切换过程
CN1663215A (zh) * 2001-01-10 2005-08-31 诺基亚有限公司 重定位头标压缩中的上下文信息
CN1859768A (zh) * 2006-01-24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用户终端在接入网间进行切换的方法
WO2007043601A1 (en) * 2005-10-10 2007-04-19 Nec Corporation Header compression optimization method during and after handover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3841C (zh) * 2002-12-09 2008-11-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用于因特网协议第6版移动子协议MIPv6的鲁棒性头标压缩/解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8189A (zh) * 1999-11-09 2003-04-02 诺基亚有限公司 用于报头压缩的切换过程
CN1663215A (zh) * 2001-01-10 2005-08-31 诺基亚有限公司 重定位头标压缩中的上下文信息
WO2007043601A1 (en) * 2005-10-10 2007-04-19 Nec Corporation Header compression optimization method during and after handover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859768A (zh) * 2006-01-24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用户终端在接入网间进行切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21442A1 (fr) 2009-02-19
CN101364937A (zh) 200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4937B (zh) 保持鲁棒性头标压缩机制通信连续的方法、系统
TWI430634B (zh) 技術多樣化存取網路間實施媒體獨立交接之無線通信方法及系統
FI108983B (fi) Liikkuvuusagentin valinta accessverkossa
US72805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technology handoff from WLAN to cellular network
EP17468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between core network entities in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EP1744582B1 (en) Method and a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between core network entities in a packet-swiched network
US20040137901A1 (en) Vertical handover method by IP multicast
KR101673980B1 (ko) 3gpp 무선 액세스 기술 간 핸드오버 시의 ip 트래픽 분산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03326B (zh) 用于在网络中进行位置更新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KR100680749B1 (ko) 이종 무선 네트워크를 사용하는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KR20130055194A (ko) 이종 네트워크 간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Ashoka et al. Handover delay in mobile WiMAX: a simulation study
KR101901109B1 (ko) 무선자원 효율성 증진을 통한 안정적인 트래픽 전송을 제공하는 하이브리드 융합 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060125337A (ko) Proxy MIP 기능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으로의MIP 등록 방법
KR20090119709A (ko) Asn간 핸드오버 처리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지원하는 asn-gw
Yoon et al. Cross-layer fast and seamless handoff scheme for 3GPP-WLAN interworking
Jeong et al. Low latency and cost effective handoff based on PBF scheme in hierarchical mobile IPv6
Montavont et al. Analysis of a geolocation-based FMIPv6 extension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LA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7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Address before: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before: GW partnership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7

Address after: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after: GW partnershi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