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3096B - 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3096B
CN101353096B CN2007100939700A CN200710093970A CN101353096B CN 101353096 B CN101353096 B CN 101353096B CN 2007100939700 A CN2007100939700 A CN 2007100939700A CN 200710093970 A CN200710093970 A CN 200710093970A CN 101353096 B CN101353096 B CN 101353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ody
transmission
body movement
avoiding collision
described elast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39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3096A (zh
Inventor
侯晓光
周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939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53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53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3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3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30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在管体的两侧开口端设置弹性防撞部件;该弹性防撞部件固定在管体上随管体运动不脱落,其最大轮廓尺寸(D)大于管体外径尺寸。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在管体的运动、运输和收集的每个过程,均可以将原来的管体的相互撞击,转化成弹性防撞部件间的撞击,由于弹性防撞部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吸收管体相互撞击或者与其它物体撞击的振动和能量。从而能有效保护管体质量和防止由于撞击产生的其它负面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体防撞的方法,尤其涉及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减振防撞方法。
背景技术
管件包含金属管件和非金属管件,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管件的运动、传输和收集都不可避免的发生相互撞击或者与其它物体发生撞击。撞击往往对管体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管体表面变差、变形和开裂等缺陷。而金属管体相互撞击时还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环境污染,也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比如,目前产量很大的钢管,包括油井管、石油管、锅炉管、各种结构管等,在生产过程中管体频繁发生相互撞击,或者管体撞击其它物体,不但严重影响了钢管本身质量,而钢管撞击产生的噪声声级也高达120~140dB以上,严重损害了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和周围环境。
1996年9月11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ZL95223847.0公开了一种链条式钢管降噪输送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沿钢管输送方向平行放置的链传动机构,链条上每隔n个链条的销轴上装有L形接料爪,主动链轮背面安装有圆弧形导向板,钢管由拨料臂送至链条上,主动链轮的旋转轴经齿轮组带动拨料臂转动。本装置可以减少、防止在斜台架上和钢管落入料筐时的相互碰撞。
1996年9月11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ZL95223844.6公开了一种钢管滚道降噪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柱齿轮构成的齿轮传动机构,该装置由至少两个沿钢管输送方向平行放置的上述机构组成,每个齿轮上各有L形齿轮臂,位于滚道下方的齿轮臂下部有限位块。大小齿轮臂相互连锁,可减少钢管之间的相互撞击而产生的噪音。
1998年9月16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ZL96204708.2公开了一种钢管隔离装置,该装置包括平行地成对安装在钢管输送斜台架中间的钢管隔离轮,该隔离轮有三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齿轮,隔离轮经转轴安装在托架中间,托架中间为托架中心板,托架内沿钢管输送方向装有数个隔离轮,该装置的隔离轮轮齿互相咬合、连锁,可防止钢管在斜台架上停留,并有效地减少钢管相互撞击产生的噪音。
1999年2月10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ZL97202764.5公开了一种钢管隔离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相互平行并等距离安装在钢管输送斜台架上的轮叉,是由一带驱动装置的曲柄滑块机构的从动滑竿梁经一个滑块即滚轮与摇杆滑块机构相连,该摇杆滑块机构的摇杆与轮叉的摆动中心销轴相连,摇杆的下端的滚轮位于滑竿梁上的滑槽内。本装置可实现钢管的隔离降噪输送。
上述专利所涉及的装置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撞降噪作用,但其结构有的采用链条传动,有的采用齿轮啮合等机械结构,整个装置复杂庞大,施工和改造的成本比较高,有的需要电机拖动,维护保养起来难度大。而且,上述装置只能用于钢管输送过程,需要专门的设备,适用范围窄。
中国专利200510025577.9、200520041259.7公开了一种利用磁力来控制管体运动从而减轻管体撞击程度的方法和装置,该专利所述装置结构仍很复杂,而且仅适合应用在铁磁性管体方面,而对非金属管体防撞不适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体防撞的方法,适合于金属和非金属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的各个过程,能有效防止管体相互撞击或者与其它物体相互撞击。尤其适合金属管体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减振防撞,从而保护管体质量和减少噪声。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体的两侧开口端设置弹性防撞部件;该弹性防撞部件固定在管体上随管体运动不脱落,其最大轮廓尺寸(D)大于管体外径尺寸。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设置在管体外径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呈外套式设置在管体外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由多个小型的片状、板状、颗粒状或球状物体固定在管体外径表面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为磁性,吸附在金属管体外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由铁氧体磁粉或稀土磁粉,与橡胶、尼龙或其它塑料颗粒按照1:0.5~5比例混合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以嵌入式安装在管体两端。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为实心体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为圆柱体或圆锥体。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由橡胶、聚氨酯、尼龙或其它塑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为具有阀门的中空密封容器,其中可以填充液体和气体。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防撞部件由橡胶、尼龙或锦纶制成。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在管体的运动、运输和收集的每个过程,均可以将原来的管体的相互撞击,转化成弹性防撞部件间的撞击,由于弹性防撞部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吸收管体相互撞击或者与其它物体撞击的振动和能量。从而能有效保护管体质量和防止由于撞击产生的其它负面影响。比如,本发明应用在钢管生产线中,既可以有效防止撞击产生的管体变形、表面恶化以及其它质量缺陷,同时能有效消除由于撞击产生的巨大噪声,保护人身健康,净化周围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本发明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管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弹性防撞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弹性防撞部件装配的轴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弹性防撞部件装配的轴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弹性防撞部件装配的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利用橡胶、聚氨酯、尼龙或其它塑料加工成管状套,套在管体两端外部,如图1所示,其中1为管体,2为管状塑料套。管状塑料套2套在管体外,跟随管体运动不脱落。该实施例适合于金属和非金属管体的防撞应用。
实施例二
把铁氧体磁粉或稀土磁粉,与橡胶、尼龙或其它塑料颗粒按照1:0.5~5比例混合,并适当添加增塑剂、抗氧化剂等在塑料挤出机共混造粒,然后经过注塑成型和充磁后即制作成磁性塑料球或磁性塑料条。磁性塑料球或塑料条依靠自身的磁力能吸附在钢管表面运动中不脱落。如图2所示,1为钢管,3为磁性塑料球或塑料磁性条,其中磁性塑料球或塑料条3可以在管体两端部一定长度范围内吸附,也可以根据应用场合在整个管体表面每隔一定距离吸附若干个。磁性塑料球或塑料条3的尺寸根据管体的长度和刚度情况确定,一般管体越长、刚度越小,应选择较大尺寸的磁性塑料球或塑料条3。该实施例适合于铁磁性管体,比如钢管的防撞应用。
上述弹性防撞部件优选的为片状、板状、颗粒状或球状。
上述弹性防撞部件也可以由橡胶或其它塑料制作成,或能粘附在管表面,或通过螺拴等方式固定在管体表面。这样,本实施例同样适用于非金属管。
实施例三:
利用橡胶、聚氨酯、尼龙或其它塑料加工成锥形棒材,插入到管体两端部的内径内,如图3所示,其中11为管体,12为锥形塑料棒。锥形塑料棒12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要求插入管体内径里跟随运动不脱落。锥形塑料棒12的最大轮廓尺寸D要求大于管体的最大外径,并根据管体的长度和刚度情况确定。该实施适合于金属和非金属管体的防撞应用。
实施例四:
利用橡胶、尼龙、锦纶或其它材料制作成一个密封的容器,容器可以充压缩空气、液体。容器充满空气或液体后可以插入管体两端的内径里,跟随管体运动不脱落。如图4所示,21为管体,22为气囊,23为气囊插入段,24为气囊过渡段,25为气囊减振段,26为气囊阀门。气囊2可以先插入管体21内径里后再充气到额定工作气压为0.01~1Mpa。也可以先充气到额定工作气压0.01~1Mpa以后,再插入管体21两端的内径里。后者气囊22的气囊插入段23可以制作成锥形,方便插入,也可以和气囊过渡段24和气囊减振段25制作成过渡光滑的整体锥形。气囊减振段25的最大轮廓尺寸D要求大于管体外径,并根据管体长度、刚度以及气囊的充气压力共同确定。气囊阀门26实现快速充气和放气,并能与气体输送管道快速连接。气囊22作为压缩空气的容器,根据需要和应用场合可以充入液体,比如采用水代替压缩空气。该实施例适合金属和非金属管体的防撞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变更和/或修改。

Claims (12)

1.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体的两侧开口端设置弹性防撞部件;该弹性防撞部件固定在管体上随管体运动不脱落,其最大轮廓尺寸(D)大于管体外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设置在管体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呈外套式设置在管体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由多个小型的片状、板状、颗粒状或球状物体固定在管体外径表面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为磁性,吸附在金属管体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由铁氧体磁粉或稀土磁粉,与橡胶、尼龙或其它塑料颗粒按照1:0.5~5比例混合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以嵌入式安装在管体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为实心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为圆柱体或圆锥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由橡胶、聚氨酯、尼龙或其它塑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为具有阀门的中空密封容器,其中可以填充液体和气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撞部件由橡胶、尼龙或锦纶制成。
CN2007100939700A 2007-07-23 2007-07-23 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3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39700A CN101353096B (zh) 2007-07-23 2007-07-23 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39700A CN101353096B (zh) 2007-07-23 2007-07-23 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3096A CN101353096A (zh) 2009-01-28
CN101353096B true CN101353096B (zh) 2010-12-15

Family

ID=40306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397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3096B (zh) 2007-07-23 2007-07-23 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530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82697A1 (fr) * 1980-05-16 1981-11-20 Linde Ag Fermeture pour l'extremite d'un tube
CN2468941Y (zh) * 2001-02-20 2002-01-02 杨斌 隔离保护圈
US6520212B1 (en) * 1999-07-30 2003-02-18 Legris S.A. Protective end cap for tube end
CN1944197A (zh) * 2006-11-02 2007-04-11 武钢北湖福利加工厂 玻璃钢防撞护套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82697A1 (fr) * 1980-05-16 1981-11-20 Linde Ag Fermeture pour l'extremite d'un tube
US6520212B1 (en) * 1999-07-30 2003-02-18 Legris S.A. Protective end cap for tube end
CN2468941Y (zh) * 2001-02-20 2002-01-02 杨斌 隔离保护圈
CN1944197A (zh) * 2006-11-02 2007-04-11 武钢北湖福利加工厂 玻璃钢防撞护套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同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3096A (zh) 2009-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42949U (zh) 缓冲器、轨道车辆缓冲装置及其缓冲系统
CN108488288A (zh) 一种惯质系数可调的二级结构惯容器
CN101134487A (zh) 前叉
CN101353096B (zh) 一种管体运动、传输和收集等过程的防撞方法
CN206125596U (zh) 一种可自动数粒的包装机
CN204878500U (zh) 多级阻尼节流的液压缓冲器
CN209257517U (zh) 带有缩回检测装置的钢丝圈预置器
CN104500638B (zh) 一种转向用减震器
CN206694486U (zh) 缓冲器
CN1275803C (zh) 汽车碰撞缓冲保护器
CN105003812B (zh) 一种循环过滤的油路系统及一种锤击工具
CN206449403U (zh) 六氟化硫设备充气装置
CN108488299B (zh) 一种惯质系数可调式重型车用惯容器
US9333626B2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shot ball
CN110773695B (zh) 一种中频加热炉前轴锻件上料工段降噪装置
CN202152094U (zh) 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
CN201843851U (zh) 改进缓冲效果的液压油缸
CN107939648A (zh) 一种环保消音的空气压缩机
CN211245340U (zh) 一种体育健身用手臂锻炼设备
CN111110393B (zh) 一种牛的精液提取方法
CN204646865U (zh) 一种范围挡气缸锁挡机构
CN203946452U (zh) 一种带减振装置的破碎式疏通机
CN107972717B (zh) 汽车零部件存料车
CN106894371A (zh) 一种缓冲装置
CN110206849B (zh) 用于底部出料振冲设备的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