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2056B -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2056B
CN101352056B CN200680050264.1A CN200680050264A CN101352056B CN 101352056 B CN101352056 B CN 101352056B CN 200680050264 A CN200680050264 A CN 200680050264A CN 101352056 B CN101352056 B CN 101352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frequency
benchmark
main
benchmark carrier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502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2056A (zh
Inventor
白炜
陶睿
张志辉
黄驰
江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2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2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2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20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基站子系统收到集群呼叫请求后,为该群组的此次呼叫指定一个基准载频,并将本基站子系统管理的该群组用户的前向信道建立在该基准载频上。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尽可能地将一个BSS下所有的组成员建立在一个基准载频上,实现无线信道共享。

Description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群通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集群系统中在实现载频指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话音业务的需求,更越来越有效地满足着包括影像、音频、实时多媒体业务交互等增值型业务的需求,从而使得移动通信系统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集群通讯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业务内容,数字集群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字集群系统是指多用户共享一组无线信道,并动态使用这些信道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它是一种指挥、调度系统,在一些社会经济、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对指挥、调度功能要求较高的企业、事业、工矿、油田、农场、公安、警察以及军队等部门都十分迫切需要这种系统。
集群业务主要的特征是进行组呼,一个用户在通信终端上输入群组号码后,按下PTT(Push To Talk,即一键通)键就可以对同一群组内的所有终端发起一个组呼,进行同时通话。
尽管对于任一个用户的通信终端,前向信道传送的数据是独立地进行编码和调制。但是对于一个组呼来说,发送给所有组成员的数据是相同的。如果引入无线信道共享机制,就可以使前向信道传送的数据在输出端经过叠加,它们实际上可以看作一路信号。如此一来,这些组成员的前向信道可以认为被合并成一条前向信道发送。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不但能够有效的节约前向发射功率资源,而且能够提高系统容量。
但在现有技术中,BSS(Base Station System,即基站子系统)下所有的组成员的前向信道并不能保证建立在一个载频上,因而就不能实现信道共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可以尽可能地实现无线信道共享,节约前向发射功率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基站子系统收到集群呼叫请求后,为该群组的此次呼叫指定一个基准载频,并将本基站子系统管理的该群组用户的前向信道建立在该基准载频上。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基站子系统收到的集群呼叫请求为用户的集群接入请求,包括用户的起呼请求或用户收到调度服务器寻呼用户的请求后的响应。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为所述群组指定的基准载频是作为该群组的一个属性静态配置在所述调度服务器系统中。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群组的呼叫由一个处理板MP集中处理,该群组的基准载频由该MP根据设定规则动态指定,并在呼叫结束后删除指定的该基准载频。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MP在指定了基准载频后,如果有一个载频F1上的该群组的用户数较原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出设定门限,则该MP将该群组此次呼叫的基准载频更新为载频F1。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群组的呼叫由多个处理板MP处理,基站子系统为群组指定一个主MP,其它MP作为从MP,当基站子系统收到集群呼叫请求后,执行以下步骤:
(a)基站子系统选择一个MP,将该请求发送给该MP,如果该MP为主MP,进行步骤(b),如果该MP为从MP,进行步骤(c);
(b)主MP收到该请求后,判断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是否已存在,如已存在,结束,否则,为该集群呼叫确定一个基准载频并通知所有从MP,从MP收到后确定或更新本地的基准载频,结束;
(c)从MP收到该请求后,判断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是否已存在,如已存在,结束,否则,通知主MP,主MP收到后确定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并通过消息通知所有从MP,从MP收到后根据消息中的该基准载频确定或更新本地的基准载频,结束。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步骤(c)中从MP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先为该呼叫指定一个临时基准载频,然后向主MP发送基准载频登记请求,携带该临时基准载频;主MP收到该登记请求后,判断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是否已存在,如果存在,就将该基准载频通知各MP,如果不存在,将该临时基准载频作为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向该从MP返回登记响应并向其他从MP发送基准载频同步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主MP和从MP是根据负荷最轻和/或资源最充足的条件来指定基准载频或临时基准载频;或者根据负荷小于系统预定门限的条件来指定基准载频或临时基准载频。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还包括以下对基准载频的删除处理过程:
(i)从MP收到用户发送的释放消息后,如判断出该用户是本MP处理的该集群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向主MP发送删除基准载频请求;
(j)主MP收到从MP的删除基准载频请求后,先在本地查询该呼叫是否还有用户在通话,如果没有,再查询其他从MP,判断该用户是否本BSS管理的该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执行下一步,否则,结束;
(k)主MP删除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并向所有从MP发送删除基准载频消息,从MP收到后再删除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还包括以下对基准载频的删除处理过程:
(o)主MP收到用户发送的释放消息后,先在本地查询,判断该用户是否本地管理的该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进行下一步,否则结束;
(P)主MP再查询该群组的各个从MP,判断该用户是否本BSS管理的该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进行下一步,否则结束;
(q)主MP删除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并向所有从MP发送删除基准载频消息,从MP收到后再删除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有用户切换、释放后,主MP获取该集群呼叫所有用户的载频使用情况,如果有一个载频F1的用户数比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且高于设定门限,则将所有MP上的基准载频更新为该载频F1。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基准载频更新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从MP处理的用户切换、释放后,该从MP查询当前本MP上该组用户的载频的分配情况,如果有一个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原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且高于设定门限,则进行下一步,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B)该从MP向主MP发送基准载频更新请求消息,携带载频F1的信息,主MP收到该消息后,查询本地及其他从MP,得到本BSS管理的该群组所有用户的载频使用情况,如果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且高于设定门限,进行下一步,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C)主MP更新其基准载频,并向所有从MP发送基准载频更新消息,携带载频F1的信息,从MP收到该更新消息后,更新本MP上的基准载频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基准载频更新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I)主MP处理的用户切换、释放后,该主MP查询当前本MP上该组成员的载频的分配情况,如果有一个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高于一定的门限,则进行下一步,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J)主MP再向各个从MP查询,了解本BSS管理的该群组所有用户的载频使用情况,如果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且高于设定门限,进行下一步,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K)主MP更新其基准载频,并向所有从MP发送基准载频更新消息,携带载频F1的信息,从MP收到该更新消息后,更新本MP上的基准载频信息。
由上可知,本发明方法可以将一个BSS下所有的组成员建立在一个载频上,从而为进一步实现无线信道共享机制提供了基础。
附图概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分配基准载频时主MP对于基准载频的确定和同步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分配基准载频时从MP对于基准载频的确定和同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分配基准载频时主MP处理的用户需要释放时对于基准载频的删除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分配基准载频时从MP处理的用户需要释放时对于基准载频的删除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以基于CDMA制式的集群通讯系统为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实现无线信道共享,在建立呼叫的时候,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将一个BSS(Base Station System,即基站子系统)下所有的组成员的前向信道建立在一个载频上,这个载频我们称之为基准载频。
基准载频的确定和实现方法可以有两种方式:静态配置和动态分配:
静态配置实现比较简单,即分配一个群组的时候就确定好这个群组使用的基准载频。例如,在每个群组放号的时候确定分配好该群组必须使用的载频,作为这个群组的一个属性。每次呼叫建立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个属性来为该组的成员固定分配载频。
如果采用动态分配基准载频的方法,则由BSS动态维护基准载频。BSS将为在该BSS下建立的每一个集群组呼都分配、维护一个基准载频。对一个集群组呼而言,只要在该BSS下还有该PTT组呼成员呼叫保持,那么BSC将为这个组一直维护这个基准载频,在该BSS下接入的组成员的载频将尽量往基准载频上分配。当该集群组呼在该BSS下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呼叫保持的组成员的时候,该组的基准载频就被释放了。
动态分配基准载频的方法可分为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处理方式,下面分为两个实施例来分别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图4示出了本发明中动态分配基准载频的方法的CDMA集群通讯环境。用户信息更新主要涉及集群系统中的MS(Mobile Station,即移动台)、BSS等实体。其中,BSS采用分布式处理方式,即对于同一组的用户的呼叫可能是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处理板上(Main Processor,简称MP)进行处理的,如果需要这一组下的所有用户的基准载频一致,必须指定一个主MP(MasterMP)来管理基准载频,保证在其他的MP(统称为从MP(Slave MP))上的基准载频能够保持一致。一个群组的主MP和从MP可以先配置好,在上电后即指定完成,且主MP知道该群组有哪些从MP。主MP只要状态正常,如没有故障,就可以。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的,先上电的那个首先被认为是主MP,主MP状态变化为不正常(故障等),就再任意指定另外一个从MP为主MP。
图3-图4中提到的‘引发释放的各种因素’指有可能引起BSS释放某个用户集群组呼的实体。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动态分配基准载频时主MP收到用户的集群组呼请求消息后,对于基准载频的确定和同步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BSS收到用户的集群组呼接入请求(用户的组呼起呼请求,或用户对收到调度服务器寻呼之后的响应)后,通过MP选择算法将该消息发送给相应的MP进行处理,这里假定是发送给了主MP;
上述MP选择算法可以是,根据用户的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号,如尾数或模上某个数的余数,将某些用户分配到主MP,将某些用户分配到从MP。
步骤102,主MP收到用户的呼叫请求后,判断本MP是否已存在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如果是,直接结束;否则进行步骤103;
在基准载频确定,MS接入之后,MS可能出现掉线而重新接入的情况,此时,MP上已经存在对应于该组呼的基准载频。
步骤103,主MP确定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
本发明中,主MP和从MP都可以根据设定的策略分配一个基准载频,如负荷最轻、资源最充足等,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步骤104,主MP向所有从MP发送基准载频同步消息,将所确定的基准载频通知该群组的所有从MP;
步骤105,各个从MP收到上述基准载频同步消息后,判断本MP是否已经存在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临时基准载频,如果是,根据消息中主MP确定的基准载频来更新其基准载频,结束;否则进行步骤106;
本实施例需要判断各个从MP是否已经存在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临时基准载频,是考虑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中,从MP首先处理了用户的集群组呼请求消息,但发给主MP的登记请求丢失的可能,在这种异常情况下,此时该从MP已存在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临时基准载频。
步骤106,从MP将收到的同步消息中的基准载频确定为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分配基准载频时从MP收到用户的集群组呼请求消息后,对于基准载频的确定和同步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BSS收到用户的集群组呼接入请求(用户的组呼起呼请求,或用户对收到调度服务器寻呼之后的响应)后,通过MP选择算法将该消息发送给MP进行处理,这里假定是发送给了从MP;
步骤202,从MP收到用户的呼叫请求后,判断本MP是否存在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如果是,直接结束;否则,先为该组呼分配一个临时基准载频,成功后,进行步骤203;
步骤203,从MP向主MP发送基准载频的登记请求,该请求消息带有上述临时基准载频的信息;
步骤204,主MP收到从MP发送的基准载频的登记请求后,判断该主MP是否已存在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如果是,则进行步骤206,否则,进行步骤205;
主MP向该从MP发送基准载频同步消息丢失的可能,在这种异常情况下,主MP已存在基准载频而从MP还没有确定。
步骤205,主MP将上述登记请求中的临时基准载频作为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
步骤206,主MP向请求登记的从MP发送基准载频登记的响应消息,其中带有主MP确定的基准载频信息;
步骤207,主MP向其他的从MP发送基准载频同步消息,其中带有主MP确定的基准载频信息;
步骤208,各从MP收到基准载频登记响应消息或者基准载频同步消息后,如本MP已存在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则用上述消息中的基准载频更新其基准载频,结束;否则进行步骤209;
步骤209,从MP保存基准载频同步消息中的基准载频,作为本MP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
如果一个群组的多个用户同时发起集群组呼请求或者BSS同时收到多个寻呼请求,BSS按MP选择算法可能会将多个请求发送给不同的MP处理,如主MP和从MP。对于该系统来说,此时载频还没有确定,则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流程可能同时存在。
按上述两个流程,各个MP确定了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后,在为该群组成员指配前向信道时,应当尽量指配到该基准载频上。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实现无线信道共享机制。
在组呼释放后,各MP需要删除保存的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分配基准载频时主MP处理的用户需要释放时基准载频删除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主MP处理的某个用户需要释放,通过终端向主MP发送释放消息;
步骤302,主MP收到该释放消息后,先在本地查询,判断该用户是否本地管理的该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再查询各个从MP,如果不是,则结束;查询各个从MP后,主MP进一步判断该用户是否本BSS管理的该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进行步骤303;否则,则不做删除处理,结束;
步骤303,主MP删除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
步骤304,主MP向所有的从MP发送删除基准载频消息;
步骤305,从MP收到该删除基准载频消息后,删除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分配基准载频时从MP处理的用户需要释放时,基准载频删除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从MP处理的用户需要释放,通过终端向该从MP发送释放消息;
步骤402,该从MP收到释放消息后,判断该终端是否本MP处理的此次群组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向主MP发送删除基准载频请求消息;否则,不作处理,结束;
步骤403,主MP收到该删除基准载频请求后,先在本地查询该呼叫是否还有用户在通话,如果没有,再查询其他从MP,进一步判断该用户是否本BSS管理的该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则进行步骤404;否则,直接结束;
步骤404,主MP删除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
步骤405,主MP向所有的从MP发送删除基准载频消息;
步骤406,从MP收到该删除基准载频消息后,删除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从MP处理的用户需要释放,通过终端向该从MP发送释放消息;该从MP收到释放消息后,判断该终端是否其所在群组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通知主MP,主MP收到通知后删除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并通知所有的从MP,从MP收到通知后,删除对应于该集群组呼的基准载频。
但由从MP判断终端是否所在群组最后一个参与呼叫的终端,从MP之间的流程交互会比较多,控制点也比较分散。
用户接入后,可能因切换、释放等操作而改变前向信道所在的载频。本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地保证组呼成员的前向信道建立在一个载频上,在基准载频在确定后,也可以顺应用户的切换、释放等操作而更新。该基准载频的更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从MP处理的用户切换、释放后,该MP查询当前本MP上该组用户的载频的分配情况,如果有一个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原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高于一定的门限,则进行步骤B,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步骤B,该从MP向主MP发送基准载频更新请求消息,携带载频F1的信息;
步骤C,主MP收到该消息后,再在本地并向其他从MP查询本BSS管理的该群组所有用户的载频使用情况,如果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高于一定的门限,进行步骤D,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步骤D,主MP更新其基准载频,并向所有从MP发送基准载频更新消息,携带载频F1的信息,从MP收到该更新消息后,更新本MP上的基准载频信息。
基准载频的更新也可以由主MP来发起,该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G,主MP处理的用户切换、释放后,该主MP查询当前本MP上该组成员的载频的分配情况,如果有一个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高于一定的门限,则进行步骤H,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步骤H,主MP再向各个从MP查询,了解本BSS管理的该群组所有用户的载频使用情况,如果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高于一定的门限,进行步骤I,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步骤I,主MP更新其基准载频,并向所有从MP发送基准载频更新消息,携带载频F1的信息,从MP收到该更新消息后,更新本MP上的基准载频信息。
在上述两个流程中,更改群组的基准载频后,可以保证这个组的用户,特别是后续接入的用户都能指配在这个基本载频下,最大限度的实现无线信道共享。
在上述两个流程中,可以将某个载频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20%,或者某个载频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20个用户等作为上述门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由从MP发起向主MP和其他从MP的查询,判断本BSS管理的所有群组用户在载频F1上的用户数是否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高于一定的门限,如果是再通知主MP。但也存在控制点分散和MP间交互较复杂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采用集中式处理。在这种模式下,所有的基准载频的分配和维护都在一个控制点(即某个指定MP)进行。在收到组呼接入请求(起呼请求或寻呼响应后),基准载频由该控制点根据设定策略确定,组呼结束时也由该控制点直接删除保存的基准载频。由于控制点唯一,不需要进行同步处理。一旦基准载频确定后,所有的组成员的呼叫都尽量指配在基准载频上。另外,基准载频在确定后,也可以在某个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时,将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更新为载频F1。
在集中式处理的情况下,基准载频的控制点单一,这样维护比较简单。当然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风险比较大,二是系统容量受到限制。相对于集中式处理,分布式处理的操作就变得复杂起来,但是分布式处理的优点在于系统的容量可以扩大,并且任意一个处理点出现问题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以上提供了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能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且这里所定义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而无须使用创造性。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示的实施例,而应该符合与这里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一致的最宽泛的范围。上述方法也可用于集群私密呼叫。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可以尽可能地将一个BSS下所有的组成员建立在一个基准载频上。

Claims (8)

1.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基于CDMA制式的集群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站子系统收到群组用户的集群呼叫请求后,为该群组用户的此次呼叫指定一个基准载频,并将本基站子系统管理的该群组用户的前向信道建立在该基准载频上;
其中,所述群组用户的呼叫由多个处理板MP处理,基站子系统为群组用户指定一个主MP,其它MP作为从MP,当基站子系统收到集群呼叫请求后,执行以下步骤:
(a)基站子系统选择一个MP,将该请求发送给该MP,如果该MP为主MP,进行步骤(b),如果该MP为从MP,进行步骤(c);
(b)主MP收到该请求后,判断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是否已存在,如已存在,结束,否则,为该集群呼叫确定一个基准载频并通知所有从MP,从MP收到后确定或更新本地的基准载频,结束;
(c)从MP收到该请求后,判断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是否已存在,如已存在,结束,否则,通知主MP,主MP收到后确定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并通过消息通知所有从MP,从MP收到后根据消息中的该基准载频确定或更新本地的基准载频,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从MP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先为该呼叫指定一个临时基准载频,然后向主MP发送基准载频登记请求,携带该临时基准载频;主MP收到该登记请求后,判断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是否已存在,如果存在,就将该基准载频通知各MP,如果不存在,将该临时基准载频作为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向该从MP返回登记响应并向其他从MP发送基准载频同步消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MP和从MP是根据负荷最轻和/或资源最充足的条件来指定基准载频或临时基准载频;或者根据负荷小于系统预定门限的条件来指定基准载频或临时基准载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对基准载频的删除处理过程:
(i)从MP收到用户发送的释放消息后,如判断出该用户是本MP处理的该集群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向主MP发送删除基准载频请求;
(j)主MP收到从MP的删除基准载频请求后,先在本地查询该呼叫是否还有用户在通话,如果没有,再查询其他从MP,判断该用户是否本BSS管理的该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执行下一步,否则,结束;
(k)主MP删除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并向所有从MP发送删除基准载频消息,从MP收到后再删除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对基准载频的删除处理过程:
(o)主MP收到用户发送的释放消息后,先在本地查询,判断该用户是否本地管理的该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进行下一步,否则结束;
(P)主MP再查询该群组的各个从MP,判断该用户是否本BSS管理的该呼叫的最后一个用户,如果是,进行下一步,否则结束;
(q)主MP删除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并向所有从MP发送删除基准载频消息,从MP收到后再删除该集群呼叫的基准载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用户切换、释放后,主MP获取该集群呼叫所有用户的载频使用情况,如果有一个载频F1的用户数比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且高于设定门限,则将所有MP上的基准载频更新为该载频F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载频更新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从MP处理的用户切换、释放后,该从MP查询当前本MP上该群组用户的载频的分配情况,如果有一个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原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且高于设定门限,则进行下一步,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B)该从MP向主MP发送基准载频更新请求消息,携带载频F1的信息,主MP收到该消息后,查询本地及其他从MP,得到本BSS管理的该群组所有用户的载频使用情况,如果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且高于设定门限,进行下一步,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C)主MP更新其基准载频,并向所有从MP发送基准载频更新消息,携带载频F1的信息,从MP收到该更新消息后,更新本MP上的基准载频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载频更新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I)主MP处理的用户切换、释放后,该主MP查询当前本MP上该群组成员的载频的分配情况,如果有一个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高于一定的门限,则进行下一步,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J)主MP再向各个从MP查询,了解本BSS管理的该群组所有用户的载频使用情况,如果载频F1上的用户数较基准载频上的用户数多且高于设定门限,进行下一步,否则,不进行处理,结束;
(K)主MP更新其基准载频,并向所有从MP发送基准载频更新消息,携带载频F1的信息,从MP收到该更新消息后,更新本MP上的基准载频信息。
CN200680050264.1A 2006-03-03 2006-03-03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2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6/000318 WO2007098640A1 (fr) 2006-03-03 2006-03-03 Procédé d'attribution de fréquence porteuse dans un système tronqu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2056A CN101352056A (zh) 2009-01-21
CN101352056B true CN101352056B (zh) 2012-08-08

Family

ID=38458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026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2056B (zh) 2006-03-03 2006-03-03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42183B2 (zh)
CN (1) CN101352056B (zh)
WO (1) WO20070986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60853B2 (ja) * 2011-08-25 2015-08-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731477B2 (en) * 2011-10-26 2014-05-20 Blackberry Limited Performing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a mobile network
US20140050123A1 (en) * 2012-08-17 2014-02-20 Harris Corp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cluding voip bridge radio providing channel designation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856899B (zh) * 2012-11-30 2018-03-09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通信中组资源调度方法
US9232522B2 (en) * 2013-07-19 2016-01-0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Full duplex direct mode individual and group calling using adjacent time slots in a TDMA system
CN111654921B (zh) * 2020-04-13 2022-05-17 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基站通信方法及集群基站通信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484A (zh) * 2003-05-22 2004-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系统支持集群业务多信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6804A (en) * 1965-06-11 1974-04-23 Martin Marietta Corp Radio telephone system having automatic channel selection
US5299198A (en) * 1990-12-06 1994-03-29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loitation of voice inactivity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179588A (en) * 1991-07-30 1993-01-12 Gai-Tronics Improved page party system
GB2268027B (en) * 1992-06-20 1996-08-21 Motorola Inc Trunking radio system with frequency diversity
US5448758A (en) * 1993-02-26 1995-09-05 Motorola, Inc. Simulcast group determination of best signal by master site
US5450405A (en) * 1993-04-02 1995-09-12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information for a group call
US5381403A (en) * 1993-04-02 1995-01-10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system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US5546383A (en) * 1993-09-30 1996-08-13 Cooley; David M. Modularly clustered radiotelephone system
DE4444889C1 (de) * 1994-12-16 1996-07-11 Grundig Emv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Realisierung eines Rückübertragungskanals vom Empfänger zum Sender in einem Gleichwellennetz
US6041222A (en) * 1997-09-08 2000-03-21 Ericss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reference frequency signals within a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 between a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ceiver
US7079523B2 (en) * 2000-02-07 2006-07-18 Ipr Licensing, Inc. Maintenance link using active/standby request channels
US20020064142A1 (en) * 1998-10-13 2002-05-30 Franklin P. Antonio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US6483817B1 (en) * 1998-10-14 2002-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gital combining of forward channels in a base station
US6058306A (en) * 1998-11-02 2000-05-02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mpensation of dynamic doppler frequency of large range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449491B1 (en) * 1999-05-10 2002-09-10 Ericsso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ducting group cal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6253080B1 (en) * 1999-07-08 2001-06-26 Globalstar L.P. Low earth orbit distributed gate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96531B1 (en) * 1999-09-02 2002-12-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forward transmit power in a wireless system
US6366782B1 (en) * 1999-10-08 2002-04-0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a user of a display-based terminal to communicate with communication uni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08179B1 (en) * 1999-12-10 2002-06-18 Motorola, Inc. Group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hared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6763015B1 (en) * 2000-01-12 2004-07-13 Ericsson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stablishing concurrent calls on a single TDMA carrier frequency
US7099629B1 (en) * 2000-11-06 2006-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control in a high data 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09028B2 (en) * 2000-12-22 2008-08-05 Ericsson Inc. Clock synchron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US6661941B1 (en) * 2001-01-23 2003-12-09 Xiaotian Steve Yao Frequency locking of tunable lasers by using a birefringent optical cavity
US20020147978A1 (en) * 2001-04-04 2002-10-10 Alex Dolgonos Hybrid cable/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183971B1 (en) * 2001-09-26 2007-02-27 Interstate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ybrid translator in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US7304939B2 (en) * 2001-12-03 2007-12-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ommunic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orthogonal signals
US20030154249A1 (en) * 2002-02-14 2003-08-14 Crockett Douglas M.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a member from an active group call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453837B2 (en) * 2002-08-15 2008-11-18 Zteit Usa, Inc. Trunking system for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411594B2 (en) * 2002-09-20 2013-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manager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508798B2 (en) * 2002-12-16 2009-03-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Virtual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99623B2 (en) * 2002-12-20 2006-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searcher and tracker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471639B1 (en) * 2003-01-23 2008-12-30 Michael Bau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ulating media packets
WO2005004437A1 (en) * 2003-06-25 2005-01-13 Hotspot Wireless Devices, Inc. Systems and metods using multiprotocol communication
CN1264295C (zh) 2003-07-07 2006-07-12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ma制式集群通信系统的共享信道方法
US7697560B2 (en) * 2004-01-30 2010-04-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assigning radio channels
WO2005101695A1 (en) * 2004-04-19 2005-10-27 Zteit Usa, Inc. Trunking and push-to-talk mechanisms for w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7729303B2 (en) * 2004-06-30 2010-06-01 Zteit Usa, Inc. Global open trunking system for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060013182A1 (en) * 2004-07-19 2006-0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lective multicarrier CDMA network
WO2006063307A2 (en) * 2004-12-10 2006-06-15 Broadcom Corporation Upstream channel bonding in a cab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760109B2 (en) * 2005-03-30 2010-07-20 Memsic, Inc. Interactive surveillance network and method
WO2006128324A1 (fr) * 2005-06-02 2006-12-07 Zte Corporation Procede pour l'etablissement rapide d'un appel dans un groupe d'acces multiple par repartition de code
US7970425B2 (en) * 2005-08-30 2011-06-28 Alcatel-Lucent Usa Inc. Push-to-talk group call system using CDMA 1x-EVDO cellular network
US7940640B2 (en) * 2006-01-20 2011-05-1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orthogonal scheduling for virtual MIMO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484A (zh) * 2003-05-22 2004-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系统支持集群业务多信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42183B2 (en) 2015-01-27
WO2007098640A1 (fr) 2007-09-07
CN101352056A (zh) 2009-01-21
US20090239515A1 (en) 200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2087B (zh) 多载波管理方法
CN102137331B (zh) 一种组呼区域信息的确定和调整方法
CN101352056B (zh)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载频指配方法
CN101305563B (zh) 陆地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通信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CN105578382A (zh) 资源的获取、配置方法及装置,资源池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379447A (zh) 一种集群组呼服务区域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487485A (zh) 一种同时呼叫若干群组的组呼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4902444A (zh) 一种集群系统的动态重组方法及系统
CN103796173A (zh) 基于lte的宽带集群系统的话权抢占实现方法
CN101711011A (zh) 集群系统中终端话权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332576C (zh) 实现集群业务动态创建用户组的方法及系统
CN100442874C (zh) 确定话权分配方式的方法及集群通信系统
CN101309206A (zh) 用于确定最大数目的ip会话已被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86364C (zh) 多媒体业务系统接入数字集群系统的方法及业务系统
CN101330668A (zh) 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接口电路的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065476A (zh) 一种实现快速负荷重分配的方法及移动交换中心
CN100490549C (zh) 一种为被叫方分配信道的方法
CN107483756B (zh) 语音呼叫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0377603C (zh) 一种蜂窝系统中按键即说业务的通信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207400B1 (en) Ptt dispatching system and a key remote-destroying method thereof
CN101159928A (zh) 一种蜂窝系统中按键即说业务的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N101309506B (zh) 呼叫控制方法、移动交换中心及通信系统
CN101707744B (zh)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中控制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37116A (zh) 实现集群系统中普通业务优先的方法
CN100461902C (zh) 一种集群通信呼叫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