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0707A -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0707A
CN101350707A CNA2007101191330A CN200710119133A CN101350707A CN 101350707 A CN101350707 A CN 101350707A CN A2007101191330 A CNA2007101191330 A CN A2007101191330A CN 200710119133 A CN200710119133 A CN 200710119133A CN 101350707 A CN101350707 A CN 101350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ignaling
time slot
uplink service
frequency
upstrea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191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0707B (zh
Inventor
肖国军
索士强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191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50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50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0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0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0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为了解决现有LTE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时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在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上传输的上行控制信令,并将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对应的跳频序列,所述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由长块组成;基站根据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做出处理。由于将现有LTE系统中2个SB合并为1个LB,上行业务时隙由长块组成,使得合并的LB得到应用,不会空闲,传输效率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DD-OFDMA(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采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码分多址)多址方式,支持多媒体业务,在未来的几年内可以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但是,为了确保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这种竞争能力,3GPP启动了3G无线接口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研究项目。
对于LTE系统,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根据网络指示或事先约定的规则获得相应上行业务时隙的上行控制信令,上行控制信令包括CQ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ACK/NACK(应答信号)信令或PMI(预编码矩阵信息Precoding Matrix Index)等或其任意组合。
在没有上行数据业务时,上行控制信令在此UE被指定的预留频带发送。不存在上行数据时的控制信道设计是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案设计的关键。为了不破坏上行传输的单载波特性,同时保证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可控性,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案示意图如图1所示,预留频带分布在系统带宽的两侧,一个控制信道资源(control channel resoure)定义为一跳频序列。这样,在没有上行数据业务时,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既可以利用频率分集,提高传输质量,又可以不破坏单载波特性,保证上行传输具有较低的峰均比。
如果某UE的上行控制信令在预留频带发送,UE需要根据上行控制信令内容的不同组合选定传输方式,例如,只存在ACK信令,则UE对ACK信令做相应的处理(调制,编码,复用,例如采用CAZAC序列扩频方案),并将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对应的跳频序列(即控制信道资源,control channelresoure)上去。如果存在ACK信令和CQI信令,则UE根据设计约定,将ACK和CQI复用传输。
基站端收到上行时隙数据后,读取对应的上行控制信令数据(基站是知道每UE上传情况的)。基站根据上行控制信令内容,做出相应的处理,例如根据ACK信令判断是否需要重传数据,根据CQI信令确定下行传输数据的传输格式等等。
LTE系统支持第二类(type 2)帧结构图,如图2所示,仅适用于TDD系统。Type II帧结构的一个10ms的无线帧分割为两个5ms的半帧(half-frame),每个半帧包括7个业务时隙(TS0~TS6)。时隙也可称之为子帧(sub-frame)。LTE TDD的TTI长度为一个业务时隙的长度,即0.675ms。每个上行业务时隙是由LB(长块Long block)和SB(短块short block)组成,以上行业务时隙TS1为例,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对应于不同长度的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配置,Nsymb UL等于9或10。
对于采用与TD-SCDMA兼容的第二类(type 2,原alternative)帧结构的LTE TDD系统,以长CP上行业务时隙TS1为例,对于控制信道,在没有上行数据业务时,如果上行控制信令的预留频带仍采用与数据业务一致的长短块结构(LB,SB),因为采用跳频结构及相干CAZAC序列扩频等技术时,会导致SB空闲、无法利用的情况,长CP TS1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如图4所示,其中带有TS1标识的为TS1上行业务时隙的跳频序列。这是因为LTE系统中,基本物理资源单位定义为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时域由一个时隙的m个OFDM符号,频域由连续的12个子载波组成,对于采用type2帧结构的LTETDD系统来说,m为LB的个数。例如传输ACK/NACK信令的方法可以采用序列调制的方法:既然每个RB由12个子载波组成,那么可以采用长度12的循环移位的Zadoff-Chu(ZC)序列传输,然而,为了提供一定的冗余已对抗非理想同步等的影响,选择其中的6个ZC序列传输ACK信令。此外,可以采用block-spreading来提高复用增益。对于由SB、LB组成的type2帧结构来说,LB由12子载波组成,但是,SB由6子载波组成。LB可以直接承载长度为12的循环移位ZC序列传输,而SB却不能承载同样的序列传输,所以,SB不能得到应用,不得不空闲。对于采用CDM的ACK/NAK或CQI信令来说,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LTE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时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在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上传输的控制信令,并将控制信令映射到对应的跳频序列,所述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由长块组成;
基站根据所述控制信令做出处理。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装置,包括:
上行控制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上传输的上行控制信令。
上行控制信令映射模块:用于将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对应的跳频序列,所述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由长块组成。
上行控制信令处理模块:用于基站根据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做出处理。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将现有LTE系统中2个SB合并为1个LB,使得合并的LB得到应用,不会空闲,传输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案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LTE系统支持第二类(type 2)帧结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4为现有技术长CP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跳频序列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跳频序列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跳频序列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跳频序列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跳频序列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短CP的子帧内跳频的方案采用1LB做导频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短CP的子帧内跳频的方案采用2LB做导频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长CP的子帧内跳频的方案采用1LB做导频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长CP的子帧内跳频的方案采用2LB做导频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短CP的子帧间跳频的方案采用1/2/3/4LB做导频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
图17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是一种的方法,该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101:接收用户设备在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上传输的控制信令,并将控制信令映射到对应的跳频序列,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由长块组成。
UE根据网络指示或事先约定的规则获得相应上行业务时隙的上行控制信令,上行控制信令包括CQ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ACK/NACK(应答信号)信令或PMI(预编码矩阵信息Precoding Matrix Index)等或其任意组合。在没有上行数据业务时,上行控制信令在此UE被指定的预留频带发送。当UE的控制信令在预留频带发送,UE需要根据上行控制信令内容的不同组合选定传输方式,例如,只存在ACK信令,则UE对ACK信令做相应的处理(调制,编码,复用,例如采用CAZAC序列扩频方案),并将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对应的跳频序列(即控制信道资源,control channelresoure)上去。如果存在ACK信令和CQI信令,则UE根据设计约定,将ACK和CQI复用传输。
将现有技术中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中的2个SB合并为1个LB,使得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上行业务时隙由长块组成,本发明实施例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图如图6所示。
通过上行业务时隙进行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时,可采用如下方案:
采用长CP和短CP结构的方案,即有的上行业务时隙对应8个LB(采用长CP结构),有的上行业务时隙对应9个LB(采用短CP结构)。如第一个上行业务时隙对应8个LB,第二个上行业务时隙对应9个LB,或如第一个上行业务时隙对应9个LB,第二个上行业务时隙对应8个LB。
仅采用长CP结构的方案,即每个上行业务时隙只对应8个LB。
跳频序列方案可分为子帧内跳频和子帧间跳频。
对于子帧内跳频,以上行业务时隙TS1为例,当上行业务时隙TS1采用短CP的结构。采用第一跳频序列,即:前半部由4个LB后半部由5个LB的跳频序列方案,其中带有TS1标识的为TS1上行业务时隙的跳频序列如图7所示。或采用第二跳频序列,即:前半部由5个LB后半部由4个LB的跳频序列方案,其中带有TS1标识的为TS1上行业务时隙的跳频序列如图8所示。当上行业务时隙采用长CP的结构。采用第三跳频序列,即:前半部由4个LB后半部由4个LB的跳频序列方案,其中带有TS1标识的为TS1上行业务时隙的跳频序列如图9所示。
尽管在帧结构定义中,仅TS1一定是上行时隙,也就是说UL/DL比例可能为1/6。但从实际应用来看,一般来说上行时隙数会大于等于2。如果2个上行时隙存在的话,可以采用时隙间跳频的方法。
对于子帧间跳频,以上行业务时隙TS1、TS2为例,当上行业务时隙采用短CP的结构。采用第四跳频序列,即:前半部由9个LB(TS2上行业务时隙)后半部由9个LB(TS1上行业务时隙)的跳频序列方案,其中带有TS1、TS2标识的为TS1、TS2上行业务时隙的跳频序列如图10所示。
对于子帧间跳频,当上行业务时隙采用长CP的结构。采用第五跳频序列,即:前半部由8个LB(TS2上行业务时隙)后半部由8个LB(TS1上行业务时隙)的跳频序列方案,其中带有TS1、TS2标识的为TS1、TS2上行业务时隙的跳频序列如图11所示。
对于上述的时隙结构及跳频序列方案,每种组合根据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导频设计。
此部分给出了部分典型实施例,但不局限于此,导频也可以在其他位置。
对于短CP的子帧内跳频的方案,根据应用场景和采用的传输技术,可以采用1LB做导频,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如图12所示或2LB做导频,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如图13所示。例如,低速应用情况采用1LB作为导频即可,而高速应用,采用2LB做导频的性能会更好。导频LB的具体位置可根据传输方案特点和业务等要求具体选择。
对于长CP的子帧内跳频的方案,可以采用1LB做导频,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如图14或2LB做导频,上行业务时隙结构如图15所示。
对于子帧间跳频的短CP方案,针对不同应用和传输技术,可能采用1/2/3/4LB作为导频。一个示例如图16所示。对应的方案也可应用于长CP情况。
步骤102:根据上行控制信令,做出相应的处理。基站端收到上行时隙数据后,读取对应的控制信令数据(基站是知道每UE上传情况的)。基站根据上行控制信令内容,做出相应的处理,例如根据ACK判断是否需要重传数据,根据CQI确定下行传输数据的传输格式等等。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是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装置,其结构如图17所示,包括:
上行控制信令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上传输的上行控制信令。
上行控制信令映射模块202:用于将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对应的跳频序列,所述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由长块组成。
上行控制信令处理模块203:用于基站根据上行控制信令做出处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在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上传输的上行控制信令,并将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对应的跳频序列,所述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由长块组成;
基站根据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做出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采用长循环前缀的结构和短循环前缀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序列的跳频方式为子帧内跳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短循环前缀结构时,采用第一跳频序列或第二跳频序列;
当采用长循环前缀结构时,采用第三跳频序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或两个长块做导频。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频序列的跳频方式为子帧间跳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短循环前缀时隙结构时,采用第四跳频序列;
当采用长循环前缀时隙结构时,采用第五跳频序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长块做导频。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仅采用长循环前缀结构。
10、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行控制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在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上传输的上行控制信令;
上行控制信令映射模块:用于将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对应的跳频序列,所述上行业务时隙的预留频带由长块组成;
上行控制信令处理模块:用于基站根据所述上行控制信令做出处理。
CN2007101191330A 2007-07-16 2007-07-16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350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91330A CN101350707B (zh) 2007-07-16 2007-07-16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91330A CN101350707B (zh) 2007-07-16 2007-07-16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0707A true CN101350707A (zh) 2009-01-21
CN101350707B CN101350707B (zh) 2010-09-29

Family

ID=4026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91330A Active CN101350707B (zh) 2007-07-16 2007-07-16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507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4173A1 (zh) * 2009-02-18 2010-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物理共享信道的方法及设备
CN111132086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4027C (zh) * 2005-08-17 2009-08-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传输方法
CN1956354A (zh) * 2005-10-26 2007-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转通信系统及实现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4173A1 (zh) * 2009-02-18 2010-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物理共享信道的方法及设备
CN102301769A (zh) * 2009-02-18 201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物理共享信道的方法及设备
CN111132086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0707B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13830A1 (en) Partial cqi feedback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050259B1 (ko) 데이터비결합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다중화 제공 방법
KR101090911B1 (ko) 업링크 제어 시그날링을 위한 시퀀스 변조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US9531515B2 (en) Local area optimiz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1675620B (zh) 用于分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RU2507719C2 (ru) Терминал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CN101330307B (zh)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1330306A (zh)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1394251A (zh)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JP201052069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サウンディング基準信号伝送方法
JP514474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チャンネルサウンディングレファレンス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1227231A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
CN102035780B (zh)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69843B (zh)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CN101350707B (zh) 一种tdd-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55471B (zh) 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KR101412290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요청 신호 전송방법 및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WO2017194572A1 (en) Scalable spucch design for low latency lte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Patentee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