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5714A -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5714A
CN101345714A CNA2008101465481A CN200810146548A CN101345714A CN 101345714 A CN101345714 A CN 101345714A CN A2008101465481 A CNA2008101465481 A CN A2008101465481A CN 200810146548 A CN200810146548 A CN 200810146548A CN 101345714 A CN101345714 A CN 101345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access
reserved
service type
co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65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5714B (zh
Inventor
黄铁英
刘小飞
刘春�
文远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465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5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5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57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3645 priority patent/WO201002565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5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57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2Collecting or measur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04L45/502Frame 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6Broadcast or multicast traffic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沿途节点在报文中添加已预留带宽信息。接入节点根据沿途节点发布的链路带宽信息,计算并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接入条件:如果链路中对应接入标签交换路径的各个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已预留带宽总和,加上该服务类型的新接入带宽请求,结果全都不大于各自的带宽约束,则所述标签交换路径允许被接入;否则,计算链路中各个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加上新接入标签交换路径的带宽总和,如果上述结果不大于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则所述标签交换路径允许被接入。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最大预留分配模型的链路接入承载多个服务类型的业务流的标签交换路径。

Description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确定一条路径。具有相同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的数据包可以在该路径上转发,形成数据流。而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TE)则根据当前网络资源占用情况或某些流量的特殊放置要求,为流量选择路径。
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是指在数据传输路径上存在若干节点,每个节点存储有输入/输出标签映射表;当数据流流入节点时,该节点为数据流分配下一跳的标签;而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Path,LSP)就是每一个从源端到终端的路径上的节点的标签序列,可以说,数据传输发生在LSP上。
MPLS TE结合了MPLS技术与流量工程。源端如果要传输语音业务;首先确定当前网络中各链路的负荷量,和拥塞节点;然后绕开拥塞节点,选择负荷较小的链路,建立从源端到终端的LSP。为该LSP划分出一部分带宽资源,作为该语音业务的预留带宽资源。同理,可以为图像业务预留带宽资源。
区分服务(DiffServ)是保证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一种常用服务模型,语音、图像等业务被分成不同的服务等级,并被按等级分配网络资源。
DiffServ-Aware TE结合了MPLS TE与DiffServ。DiffServ-Aware TE将语音、图像等业务流量划分成8个服务类型(Class Type,CT);从CT0到CT7,为每个CT限定所能分配到的专用带宽;即,对不同的CT进行不同的带宽约束(Bandwidth Constraint,BC)。
每个CT按服务等级划分成8个优先级,从P0到P7,P0优先级最高,P7优先级最低。假设CT类型为CTc,且优先级为Pk,则表示成TE-Class(CTc,Pk)。
DiffServ-Aware TE为TE-Class(CTc,Pk)分配预留资源的过程为:
DiffServ-Aware TE确定所述CT0~CT7的带宽约束范围;
确定TE-Class(CTc,Pk)的服务类型;该服务类型所对应的带宽约束;
在该带宽约束范围内选择较空闲的链路,建立从源端到达终端的LSP;为该LSP划分出一部分带宽资源,作为该TE-Class(CTc,Pk)业务的预留带宽资源。
当某个CT可用带宽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该CT优先级高的流量可抢占优先级低的流量所占带宽资源。
RFC3564定义了“带宽约束模型”来表示CT与BC之间的关系。当前业界提出的带宽约束模型有三种:最大分配模型(Maximum Allocation BandwidthConstraints Model,MAM)、俄罗斯木偶模型(Russian Dolls BandwidthConstraints Model,RDM)和最大预留分配模型(Max Allocation withReservation Bandwidth Constraints Model,MAR)。
MAR模型综合了MAM和RDM模型的优点:当其它CT没有业务接入时,某CT可以占用分配给其它CT的专用带宽,允许在链路未拥塞状态下CT间共享带宽,从而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当其它CT有业务接入时,该CT归还占用的分配给其它CT的专用带宽,禁止在链路拥塞状态下跨CT占用其它CT的专用带宽,从而保证了CT间带宽的隔离。
MAR模型的共享带宽,即未分配给任何CT专用,由各CT共享的带宽。在带宽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各CT凭优先级占用共享带宽,优先级高的可以抢占优先级低的流量所占的带宽。
单CT LSP,即一个LSP只能传送一个CT的流量。多CT LSP,即一个LSP可以传送多个CT的流量,且多CT LSP内的各CT的优先级相同。
各种带宽约束模型协议提出时,还没有多CT LSP技术,因此,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IGP)广播的链路未预留带宽信息(TE-ClassUnreserved BW Sub-TLV,TE信息)是以单CT LSP技术为基础构造的。目前IGP广播的TE信息,包含各TE-Class(CT,Priority)的未预留带宽信息。
进行单CT LSP在MAR模型下的准入计算的方法如下:假设该单CT LSP传送一个TE-Class(CT,Priority)的流量,从IGP广播的TE信息中获取到该TE-Class(CT,Priority)的未预留带宽信息,当该TE-Class(CT,Priority)的未预留带宽满足该CT LSP的TE-Class(CT,Priority)的带宽要求时,该单CT LSP被允许接入。
如果按上述方法进行多CT LSP在MAR模型下的准入计算:假设该多CT LSP传送TE-Class(CTm,Pi)和TE-Class(CTn,Pi)的流量。TE-Class(CTm,Pi)的带宽要求是50M;TE-Class(CTn,Pi)的带宽要求是40M。从IGP广播的TE信息中得到:TE-Class(CTm,Pi)的未预留带宽是50M,TE-Class(CTn,Pi)的未预留带宽是40M。TE-Class(CTm,Pi)的未预留带宽满足该多CT LSP的TE-Class(CTm,Pi)的带宽要求;TE-Class(CTn,Pi)的未预留带宽满足该多CT LSP的TE-Class(CTn,Pi)的带宽要求,该多CT LSP被允许接入。
但实际上链路的未预留带宽是60M,小于该多CT LSP的TE-Class(CTm,Pi)和TE-Class(CTn,Pi)的带宽要求之和,即TE-Class(CTm,Pi)的未预留带宽与TE-Class(CTn,Pi)的未预留带宽有重叠。用该方法进行准入计算的结果,理论上是满足该多CT LSP的带宽要求的,但是在实际中进行带宽预留时却失败了。
因此,只有知道各TE-Class(CT,Priority)的具体的可以跨CT的共享带宽值,才能避免共享带宽部分被重复使用,成功的为多CT LSP进行带宽预留。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IGP广播的TE信息不足,当多CT LSP被接入MAR模型的链路时,根据当前广播的TE信息,无法进行准确的准入计算。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展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能够扩充内部网关协议报文的链路带宽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扩展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包括:
在内部网关协议报文中添加各个已定义服务类型与优先级组合的已预留带宽信息;
在规定网络内,广播所述报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能够获取链路的已预留带宽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获取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内部网关协议报文;
获取所述报文中的链路带宽信息;所述链路带宽信息包括链路上已预留带宽信息;
将所述链路带宽信息添加到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使多CT LSP被接入MAR模型的链路时,能够进行准确的准入计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包括:
接收承载至少两个服务类型的业务流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接入请求;
获取所述请求中的标签交换路径承载的业务流的服务类型,作为接入服务类型;
获取所述请求中的标签交换路径承载的业务流的优先级,作为接入优先级;
获取所述请求中的各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
获取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被请求接入的链路上已预留带宽信息、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各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获取每个接入服务类型不低于接入优先级的已预留带宽总和;
将每个接入服务类型不低于接入优先级的已预留带宽总和,加上该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得到的结果作为该接入服务类型的接入总带宽;
判断每个接入服务类型的接入总带宽是否都不大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若是,则允许该链路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系统,使多CT LSP被接入MAR模型的链路时,能够进行准确的准入计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路由可达;所述节点包括:沿途节点和接入节点;
所述沿途节点包括:
带宽信息添加单元,用于为内部网关协议报文添加各个已定义服务类型与优先级组合的已预留带宽信息;
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报文;
所述接入节点包括:
报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内部网关协议报文;
带宽信息存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报文中的链路带宽信息;所述链路带宽信息包括链路上已预留带宽信息;将所述链路带宽信息添加到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
接入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承载至少两个服务类型的业务流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接入请求;
计算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已预留带宽信息、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链路上各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以及所述接入请求,进行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计算和判断;
接入单元,用于在判定允许链路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时,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沿途节点在内部网关协议报文中添加已预留带宽信息;接入节点可以根据所述报文提供的已预留带宽信息和请求接入的标签交换路径的请求带宽信息,计算如果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后,各接入服务类型所需要预留的带宽;判断如果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后,各接入服务类型的所需要预留的带宽,是否都不大于各自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如果否,则允许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在计算、判断过程中,避免了共享带宽被重复占用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准确的进行承载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计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扩展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扩展TLV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获取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扩展链路带宽信息、获取链路带宽信息、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扩展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包括:
101、在内部网关协议报文中添加各个已定义服务类型与其优先级组合的已预留带宽信息;
在所述报文中添加值字段;
在值字段中添加各个已定义服务类型与其优先级组合的已预留带宽信息。
在IGP报文中添加一个扩展TLV,所述TLV中包括类型(Type)字段、长度(Length)字段及值(Value)字段(新添加的TLV格式如图2所示);
所述Type字段为保留未定义字段;所述Length字段中填入以字节为单位,Value字段的长度;
在Value字段中添加各TE-Class的已预留带宽信息。
按照TE-Class0、TE-Class1、TE-Class2、......TE-Class7的顺序,在Value字段中添加已预留带宽信息。
102、在规定网络内,广播所述报文。
如图3所示,一种获取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包括:
301、接收内部网关协议报文;
302、获取所述报文中的链路带宽信息;所述链路带宽信息包括链路上已预留带宽信息;
所述链路带宽信息还包括:未预留带宽信息,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各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303、将所述链路带宽信息添加到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
如图4所示,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包括:
401、接收承载至少两个服务类型的业务流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接入请求;
402、获取所述请求中的标签交换路径承载的业务流的服务类型,作为接入服务类型;
403、获取所述请求中的标签交换路径承载的业务流的优先级,作为接入优先级;
404、获取所述请求中的各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
405、获取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被请求接入的链路上已预留带宽信息、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各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406、获取每个接入服务类型不低于接入优先级的已预留带宽总和;
407、将每个接入服务类型不低于接入优先级的已预留带宽总和,加上该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得到的结果作为该接入服务类型的接入总带宽;
408、判断每个接入服务类型的接入总带宽是否都不大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409、若是,则允许该链路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
如图5所示,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包括:
501、接收承载至少两个服务类型的业务流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接入请求;
例如,接收承载两个服务类型的业务流的LSP的接入请求。
502、获取所述请求中的标签交换路径承载的业务流的服务类型,作为接入服务类型;
例如,获取请求接入的LSP承载的业务流的服务类型为CT0、CT1,则CT0、CT1为接入服务类型。
503、获取所述请求中的标签交换路径承载的业务流的优先级,作为接入优先级;
例如,获取所述LSP承载的业务流的优先级为P3,则P3为接入优先级。
504、获取所述请求中的各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
确定所述LSP承载的TE-Class<CT0,P3>的请求接入带宽为Request[TE-Class<CT0,P3>];确定所述LSP承载的TE-Class<CT1,P3>的请求接入带宽为Request[TE-Class<CT1,P3>]。
505、获取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被请求接入的链路上已预留带宽信息、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各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从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获取链路带宽信息,包括带宽模型、各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BC)、链路各TE-Class已预留带宽信息。
506、获取每个接入服务类型不低于接入优先级的已预留带宽总和;
接入服务类型CT0,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的已预留带宽为Reserved[TE-Class<CT0,Py>](y<=3)。
因此,接入服务类型CT0,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的已预留带宽总和为∑Reserved[TE-Class<CT0,Py>](y<=3)。
接入服务类型CT1,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的已预留带宽为Reserved[TE-Class<CT1,Py>](y<=3)。
因此,接入服务类型CT1,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的已预留带宽总和为∑Reserved[TE-Class<CT1,Py>](y<=3)。
507、将每个接入服务类型不低于接入优先级的已预留带宽总和,加上该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得到的结果作为该接入服务类型的接入总带宽;
接入服务类型CT0,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的已预留带宽总和加上接入服务类型CT0的请求接入带宽为
∑Reserved[TE-Class<CT0,Py>]+Request[TE-Class<CT0,P3>](y<=3)。
因此,接入服务类型CT0的接入总带宽为
∑Reserved[TE-Class<CT0,Py>]+Request[TE-Class<CT0,P3>](y<=3)。
接入服务类型CT1,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的已预留带宽总和加上接入服务类型CT1的请求接入带宽为
∑Reserved[TE-Class<CT1,Py>]+Request[TE-Class<CT1,P3>](y<=3)。
因此,接入服务类型CT1的接入总带宽为
∑Reserved[TE-Class<CT1,Py>]+Request[TE-Class<CT1,P3>](y<=3)。
508、判断每个接入服务类型的接入总带宽是否都不大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判断接入服务类型CT0、CT1的接入总带宽是否都不大于其带宽约束BC0、BC1;
如果接入服务类型CT0、CT1的接入总带宽都不大于其带宽约束BC0、BC1,即∑Reserved[TE-Class<CT0,Py>]+Request[TE-Class<CT0,P3>]<=BC0(y<=3),并且∑Reserved[TE-Class<CT1,Py>]+Request[TE-Class<CT1,P3>]<=BC1(y<=3),
则跳至步骤511;
否则,如果至少一个接入服务类型的接入总带宽大于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继续步骤509。
509、获取所有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
确定每个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
如果一种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大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
该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包括该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
接入服务类型CTx(x=0、1),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为∑Reserved[TE-Class<CTx,Py>]+Request[TE-Class<CTx,P3>](y<=3);
如果接入服务类型CTx,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大于接入服务类型CTx的带宽约束BCx,即∑Reserved[TE-Class<CTx,Py>]+Request[TE-Class<CTx,P3>]>BCx(y<=3),
则接入服务类型CTx的保留带宽Ax为∑Reserved[TE-Class<CTx,Py>]+Request[TE-Class<CTx,P3>](y<=3)。
否则,如果一种接入服务类型,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小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接入服务类型,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
该接入服务类型,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包括该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
接入服务类型CTx(x=0、1),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为∑Reserved[TE-Class<CTx,Pi>]+Request[TE-Class<CTx,P3>](0<=i<=7)。
如果接入服务类型CTx,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小于接入服务类型CTx的带宽约束BCx,即∑Reserved[TE-Class<CTx,Pi>]+Request[TE-Class<CTx,P3>]<BCx(0<=i<=7),
则接入服务类型CTx的保留带宽Ax为∑Reserved[TE-Class<CTx,Pi>]+Request[TE-Class<CTx,P3>](0<=i<=7)。
否则,如果一种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大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且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小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如果接入服务类型CTx,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大于接入服务类型CTx的带宽约束BCx,且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小于接入服务类型CTx的带宽约束BCx,即∑Reserved[TE-Class<CTx,Py>]+Request[TE-Class<CTx,P3>]<=BCx(y<=3)且∑Reserved[TE-Class<CTx,Pi>]+Request[TE-Class<CTx,P3>]>=BCx(0<=i<=7),
则接入服务类型CTx的保留带宽Ax为BCx。
确定链路上每个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
如果一种非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大于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非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
非接入服务类型CTz(z≠0、1),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为∑Reserved[TE-Class<CTz,Py>](y<=3);
如果非接入服务类型CTz,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大于非接入服务类型CTz的带宽约束BCz,即∑Reserved[TE-Class<CTz,Py>]>BCz(y<=3),
则非接入服务类型CTz的保留带宽Bz为∑Reserved[TE-Class<CTz,Py>](y<=3)。
否则,如果一种非接入服务类型,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小于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非接入服务类型,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
非接入服务类型CTz(z≠0、1),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为∑Reserved[TE-Class<CTz,Pi>](0<=i<=7)。
如果非接入服务类型CTz,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小于非接入服务类型CTz的带宽约束BCz,即∑Reserved[TE-Class<CTz,Pi>]<BCz(0<=i<=7),
则非接入服务类型CTz的保留带宽Bz为∑Reserved[TE-Class<CTz,Pi>](0<=i<=7)。
否则,如果一种非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大于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且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小于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如果非接入服务类型CTz,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P3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大于非接入服务类型CTz的带宽约束BCz,且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小于非接入服务类型CTz带宽约束BCz,即∑Reserved[TE-Class<CTz,Py>]<=BCz(y<=3)且∑Reserved[TE-Class<CTz,Pi>]>=BCz(0<=i<=7),
则非接入服务类型CTz的保留带宽Bz为BCz。
将所有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加上所有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
所有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A为∑Ax(x=0、1)。
所有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B为∑Bz(z≠0、1)。
所有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为A+B。
510、判断所有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是否不大于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
判断所有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A+B)是否不大于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
511、若是,则允许该链路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
如果接入服务类型CT0、CT1的接入总带宽都不大于其带宽约束BC0、BC1,则允许该链路接入所述LSP。
或者,如果所有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A+B)不大于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则允许该链路接入所述LSP。
512、否则,不允许该链路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
如果所有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A+B)大于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则不允许该链路接入所述LSP。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路由可达;如图5所示,所述节点包括:沿途节点1和接入节点2;沿途节点1和接入节点2之间有路由可达。
所述沿途节点1包括:带宽信息添加单元11,与所述带宽信息添加单元11连接有报文发送单元12。
带宽信息添加单元11为内部网关协议报文添加各个已定义服务类型与优先级组合的已预留带宽信息;报文发送单元12将所述报文发送给接入节点2。
所述接入节点2包括:报文接收单元21,报文接收单元21与带宽信息存储单元22连接,带宽信息存储单元22与计算判断单元23连接;计算判断单元23与接入请求接收单元24、接入单元25连接;
报文接收单元21接收报文发送单元12发送的内部网关协议报文;带宽信息存储单元22获取所述报文中的链路带宽信息;所述链路带宽信息包括链路上已预留带宽信息;带宽信息存储单元22将所述链路带宽信息添加到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
接入请求接收单元24接收承载至少两个服务类型的业务流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接入请求;计算判断单元23获取所述接入请求信息;计算判断单元23获取带宽信息存储单元22存入的被请求接入的链路带宽信息;计算判断单元23根据所述已预留带宽信息、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链路上各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以及所述接入请求,进行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计算和判断;如果判定允许链路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接入单元25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扩展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内部网关协议报文中添加各个已定义服务类型与其优先级组合的已预留带宽信息;
在规定网络内,广播所述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内部网关协议报文中添加各个已定义服务类型与其优先级组合的已预留带宽信息包括:
在所述报文中添加值字段;
在值字段中添加各个已定义服务类型与其优先级组合的已预留带宽信息。
3、一种获取链路带宽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内部网关协议报文;
获取所述报文中的链路带宽信息;所述链路带宽信息包括链路上已预留带宽信息;
将所述链路带宽信息添加到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
4、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承载至少两个服务类型的业务流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接入请求;
获取所述请求中的标签交换路径承载的业务流的服务类型,作为接入服务类型;
获取所述请求中的标签交换路径承载的业务流的优先级,作为接入优先级;
获取所述请求中的各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
获取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被请求接入的链路上已预留带宽信息、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各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获取每个接入服务类型不低于接入优先级的已预留带宽总和;
将每个接入服务类型不低于接入优先级的已预留带宽总和,加上该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得到的结果作为该接入服务类型的接入总带宽;
判断每个接入服务类型的接入总带宽是否都不大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若是,则允许该链路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至少一个接入服务类型的接入总带宽大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获取所有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
判断所述所有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是否不大于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
若是,则允许该链路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
否则,不允许该链路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有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包括:
确定每个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
确定每个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
将所有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加上所有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总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包括:
如果一种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大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
否则,如果一种接入服务类型,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小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接入服务类型,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
否则,如果一种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大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且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小于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包括:
该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接入服务类型,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包括:
该接入服务类型的请求接入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包括:
如果一种非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大于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非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
否则,如果一种非接入服务类型,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小于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非接入服务类型,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
否则,如果一种非接入服务类型,在不低于接入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大于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且在所有优先级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不小于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则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保留带宽为该非接入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
11、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路由可达;所述节点包括:沿途节点和接入节点;
其特征在于,所述沿途节点包括:
带宽信息添加单元,用于为内部网关协议报文添加各个已定义服务类型与优先级组合的已预留带宽信息;
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报文;
所述接入节点包括:
报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内部网关协议报文;
带宽信息存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报文中的链路带宽信息;所述链路带宽信息包括链路上已预留带宽信息;将所述链路带宽信息添加到本地流量工程数据库中;
接入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承载至少两个服务类型的业务流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接入请求;
计算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已预留带宽信息、链路最大可预留带宽、链路上各服务类型的带宽约束以及所述接入请求,进行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计算和判断;
接入单元,用于在判定允许链路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时,接入所述标签交换路径。
CN2008101465481A 2008-09-02 2008-09-02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57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65481A CN101345714B (zh) 2008-09-02 2008-09-02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
PCT/CN2009/073645 WO2010025659A1 (zh) 2008-09-02 2009-08-31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65481A CN101345714B (zh) 2008-09-02 2008-09-02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5714A true CN101345714A (zh) 2009-01-14
CN101345714B CN101345714B (zh) 2010-10-27

Family

ID=40247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654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5714B (zh) 2008-09-02 2008-09-02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5714B (zh)
WO (1) WO201002565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5659A1 (zh) * 2008-09-02 2010-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032430A1 (zh) * 2009-09-17 2011-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和节点装置
CN102143066A (zh) * 2011-02-17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节点设备和系统
CN104243312A (zh) * 2009-09-17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和节点装置
WO2016107368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网络中业务带宽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7563C (zh) * 2002-06-24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控制带宽资源抢占方法
US8107379B2 (en) * 2005-05-04 2012-01-31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TE-LSP priority and preemption
CN100596100C (zh) * 2006-08-29 201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差分业务流量工程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45714B (zh) * 2008-09-02 201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5659A1 (zh) * 2008-09-02 2010-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032430A1 (zh) * 2009-09-17 2011-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和节点装置
US8897136B2 (en) 2009-09-17 2014-11-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seudowire setup method and node device
CN104243312A (zh) * 2009-09-17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和节点装置
CN104243312B (zh) * 2009-09-17 2017-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和节点装置
CN102143066A (zh) * 2011-02-17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节点设备和系统
WO2012109967A1 (zh) * 2011-02-17 2012-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节点设备和系统
CN102143066B (zh) * 2011-02-17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节点设备和系统
US9258189B2 (en) 2011-02-17 2016-0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node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label switched path
US9755905B2 (en) 2011-02-17 2017-09-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node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label switched path
US10084655B2 (en) 2011-02-17 2018-09-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node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label switched path
WO2016107368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网络中业务带宽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25659A1 (zh) 2010-03-11
CN101345714B (zh) 201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6023B (zh) 实现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差分业务流量工程的方法和系统
US6973504B2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network aggregation bandwidth and a network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1729430B (zh) 用于支持端到端时延保证的动态资源分配系统及分配方法
KR101213880B1 (ko) End-to-End 범위의 유효성을 갖는 레이블을 이용한 RSVP-TE 프로토콜의 LSP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1383769B (zh) 建立双向点到点连接的方法
US20120170461A1 (en) Pseudowire setup method and node device
US8320277B2 (en) Multitopology routing method and system
US20070189293A1 (en) QoS guarantee system in multidomain network and QoS server applied to the same
JP2006513612A (ja)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における資源配分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345714B (zh) 标签交换路径的准入方法及系统
CN102281193B (zh) 一种在光纤通道网络中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和fc设备
EP2222129A1 (en) Network resource information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device
US9294416B2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quality of service
EP2750341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path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management server
CN101645822B (zh) 一种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1197777B (zh) 用于建立双向连接的方法
US20100098088A1 (en) Pseudo Wire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Device
Semeria RSVP signaling extensions for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CN100502370C (zh) 一种在不同传输信道上的媒体传输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
CN112532522B (zh) 一种业务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US7042882B2 (en) Layer-structured path setup method and node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same
Lei et al. Backward connection preemption in multiclass QoS-aware networks
CN100396050C (zh) 一种跨独立运营网络的路由选路方法
CN100571155C (zh) 一种损耗分配方法及损耗分配服务器
CN117857890A (zh) 一种基于sdn控制器实现5g云网融合下视频业务端到端质量保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6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Address before: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before: GW partnership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6

Address after: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after: GW partnershi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office building, Bantian headquarters, HUAWEI District, Longgang,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