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5618B - 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5618B
CN101345618B CN200810136941A CN200810136941A CN101345618B CN 101345618 B CN101345618 B CN 101345618B CN 200810136941 A CN200810136941 A CN 200810136941A CN 200810136941 A CN200810136941 A CN 200810136941A CN 101345618 B CN101345618 B CN 101345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parameter
dynamic
module
fr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6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5618A (zh
Inventor
沙学军
梅林�
宁晓燕
史军
吴少川
高玉龙
白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810136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5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5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5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5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5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非目的接收机在已知发射机采用四项加权FRFT进行信号加密时,通过对加密参数逐一扫描就能破解加密信号的问题。它的方法是在发射机端,数据源经过基带调制后送给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在伪随机码和与它相适应的参数变化图样决定的α、MV和NV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四项加权FRFT,经过数字载波调制后的加密信号再经D/A转换及上变频器后送入信道传送;在接收机端,经过下变频器和A/D采样后的数据送往解密模块,在解密模块中进行数字载波相干解调,经过由伪随机码和与它相适应的参数变化图样决定的-α、MV和NV控制的四项加权FRFT之后,得到解密信号,然后进行基带解调工作。

Description

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FRFT(分数傅立叶变换)的信号处理和通信的保密与解密方法。
背景技术
FRFT是一种重要的时频分析工具,近些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在一些工程技术领域得以应用。FRFT是对传统傅立叶变换的推广,其根本特点可以理解为对傅立叶变换特征值的分数化。参数取值的连续性、旋转相加性和对信号时频形式的统一性是FRFT的基本性质。FRFT大致分为:经典类FRFT和加权类FRFT。
经典类FRFT是提出比较早的一种FRFT形式,它直接从傅立叶变换积分核及特征值出发,加以推广和完备。由于经典FRFT具有chirp(切普)形式的正交基,因而经典类FRFT又被称为chirp类FRFT。目前有关FRFT的研究和应用大多集中在经典类上,经典FRFT在求解微分方程、量子力学、信号分析和处理等科学研究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工程技术方面,如光通信系统、光图像处理等光学相关领域是最早利用经典FRFT的,也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但是受限于经典FRFT的离散算法问题,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
加权类FRFT(WFRFT)是有别于经典类FRFT的一种新型数学工具,它的数学性质在光学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光学器件加以实现,因而在信息光学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随着对FRFT研究的深入,WFRFT的定义被不断推广,并在某种程度上与经典类FRFT统一。WFRFT定义形式可以适用于任何具有周期性的变换。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将连续WFRFT定义推广到离散序列的WFRFT。
传统连续的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4-WFRFT)的定义为:
Fα[f(t)]=a0(α)f(t)+a1(α)F(t)+a2(α)f(-t)+a3(α)F(-t)
其中a0~a3为由动态加密参数α控制的加权系数,具体表达形式为:
a l ( α ) = cos ( ( α - l ) π 4 ) cos ( 2 ( α - l ) π 4 ) exp ( ± 3 ( α - l ) πi 4 ) , (l=0,1,2,3)
动态加密参数α的取值周期为4,这里设定α的取值范围为[0,4]或[-2,2]之间的任何实数,对于取值范围之外的实数,加权系数al(l=0,1,2,3)将随着α呈现周期性变化。当α=0时4-WFRFT的结果为f(t),当α=1时4-WFRFT的结果为F(t)。其中f(t)为被变换的函数,f(-t)为f(t)以原点为中心的反转函数;F(t)为与f(t)成傅立叶变换对的函数,F(-t)为F(t)以原点为中心的反转函数。
由传统连续的4-WFRFT推广的离散序列的4-WFRFT的定义为:
Fα[x(n)]=w0(α)x(n)+w1(α)X(k)+w2(α)x(-n)+w3(α)X(-k)
其中
w l ( α ) = 1 4 Σ i = 0 3 exp { ± 2 πi 4 [ ( 4 m i + 1 ) α ( k + 4 n i ) - lk ] } (l=0,1,2,3)
是由α、MV=[m0,m1,m2,m3]和NV=[n0,n1,n2,n3]这9个参数共同控制的加权系数形式,其中MV和NV均为实向量。当MV和NV均为0时,w1与al定义系数等价。x(n)与X(k)是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对,DFT采用以下形式定义:
X ( k ) = 1 N Σ n = 0 N - 1 x ( n ) e - j 2 π N kn x ( n ) = 1 N Σ k = 0 N - 1 X ( k ) e j 2 π N kn
推广的离散序列的4-WFRFT继承了传统连续的4-WFRFT的所有性质,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实向量MV和NV的调整来控制变换的周期性及特征向量的旋转。总之,推广的离散序列的4-WFRFT更加复杂,但理论上更加完整,实际应用时更加灵活多变。
申请号为200810063871.2,题目为“一种基于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通信保密和解密方法”的专利申请,当非目的接收机已知发射机采用的是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进行信号加密,特别是加密参数较为简单时,非目的接收机就能通过对加密参数进行逐一扫描来破解加密信号,从而获得真实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当非目的接收机已知发射机采用的是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进行信号加密,特别是加密参数较为简单时,采用一种基于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通信保密和解密方法非目的接收机就能通过对加密参数进行逐一扫描来破解加密信号,从而获得真实信号的问题,现提出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在发射机端,数据源经过基带调制后送给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在动态加密参数α、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经过数字载波调制模块后的加密信号再经D/A转换经过上变频器后送入信道传送;在接收机端,经过下变频器和A/D采样后的数据送往解密模块,在解密模块中首先通过数字载波相干解调模块,接着再经过动态解密参数-α、动态解密实向量MV、NV控制的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之后,得到解密信号,然后进行基带解调工作;所述的动态加密参数α、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动态解密参数-α以及动态解密实向量MV和NV均使用相同结构的动态参数选择模块实现加密或解密参数动态改变工作,这种改变都是通过特定速率的伪随机码和与伪随机码相适应的参数变化图样产生的。
在本发明中,动态加密参数α的选择原则上为任意实数,但由于周期性的存在,α通常选取[0,4]或[-2,2]之间的实数。对于固定的α,理论上只有一个最优的准则可以从加密后的信号恢复出原始信息信号,即对加密后的信号做参数为-α的四项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由于α选择的灵活性,使得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选择不同的加密参数对信号进行加密。当参数选取得当时,加密信号将呈现类高斯的分布特性。
为了抵抗非目的接收机对加密参数α的扫描,引入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NV=0时,若输入信号为经过数字调制(MPSK或MQAM)的随机信号时,随着参数α的改变,变换后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将分别服从高斯分布,这一特点使得变换后的信号具有与高斯白噪声相似之处,进而可以起到信号加密的作用;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不全为零时,变换后的信号将呈现更为复杂的变化,可以使得变换后的信号出现“星座分裂”的变化,进而用伪装后的调制星座图来保护原始的调制信息,也就是聚集的星座点数比加密前调制星座点数要多,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迷惑非目的接收机,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
本发明的优点是:直接将离散序列的4-WFRFT引入到通信系统中,能够在不占用额外频谱资源的条件下对数据信号进行加密,其实现的复杂度与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相当,占用系统硬件资源较少,易于实现。加密与解密的核心单元相同,都是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模块,故易于双工通信时的复用,由于采用了伪随机序列控制加密与解密参数的变化,使得加密后信号的变化更加复杂,难于被直接的参数扫描所破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变参数四项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的保密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动态加密参数α的动态变化策略的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加密参数;图3是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中的各独立分量采用同一PN序列,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有4个帧周期TF时,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的变化策略的示意图;图4是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中的各独立分量采用同一PN序列,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有16个帧周期TF时,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的变化策略的示意图;图5是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中的各独立分量采用不同PN序列或采用同一PN码的不同起始位置时的变化策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实现:在发射机端,数据源经过基带调制后送给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在动态加密参数α、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经过数字载波调制模块后的加密信号再经D/A转换经过上变频器后送入信道传送;在接收机端,经过下变频器和A/D采样后的数据送往解密模块,在解密模块中首先通过数字载波相干解调模块,接着再经过动态解密参数-α、动态解密实向量MV、NV控制的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之后,得到解密信号,然后进行基带解调工作;所述的动态加密参数α、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动态解密参数-α、动态解密实向量MV和NV均可使用相同结构的动态参数选择模块实现加密或解密参数动态改变工作,它们都是由时钟源控制伪码发生器输出的特定速率的伪随机码,以及储存在指令译码器中与所述特定速率的伪随机码相适应的参数变化图样共同决定的,根据实际情况,它们可以采用相同的时钟源及相同的伪码发生器复用的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动态加密参数α的选择原则上为任意实数,但由于周期性的存在,α通常选取[0,4]或[-2,2]之间的实数。对于固定的α,理论上只有一个最优的准则可以从加密后的信号恢复出原始信息信号,即对加密后的信号做参数为-α的四项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由于α选择的灵活性,使得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选择不同的加密参数对信号进行加密。当参数选取得当时,加密信号将呈现类高斯的分布特性。
为了抵抗非目的接收机对加密参数α的扫描,引入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NV=0时,若输入信号为经过数字调制(MPSK或MQAM)的随机信号时,随着参数α的改变,变换后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将分别服从高斯分布,这一特点使得变换后的信号具有与高斯白噪声相似之处,进而可以起到信号加密的作用;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不全为零时,变换后的信号将呈现更为复杂的变化,可以使得变换后的信号出现“星座分裂”的变化,进而用伪装后的调制星座图来保护原始的调制信息,也就是聚集的星座点数比加密前调制星座点数要多,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迷惑非目的接收机,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
加密的具体步骤为:
一、数据源提供的二进制数据经过基带调制后变为复数形式的待加密信号交予加密模块进行加密,其中基带调制方式为MPSK或MQAM数字调制方式;
二、加密模块同时分别逐帧对四个数据序列进行加密,数据序列的帧长为离散傅立叶变换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通常选取2的整数次幂。加密的核心即对数据序列进行加权求和,四个数据序列依次为:输入的待加密数据序列、待加密数据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后的序列、待加密数据序列经过反转模块处理后的序列和待加密数据序列依次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和反转模块处理后的序列;根据动态选择的加密参数α和动态加密实向量MV、NV,并由系数产生模块产生加权系数w0、w1、w2、w3对被加权数据序列进行加权求和;
三、对加权后的复数序列进行数字载波调制后输出,即为加密后的信号。
解密的具体步骤为:
(一)、接收到的数据经过A/D转换后,首先进行数字载波的相干解调得到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并以同相分量作为实部、正交分量作为虚部对应相加后进行序列的同步处理,同步输出序列即为待解密的复数序列;
(二)、对待解密的复数序列做参数为-α、动态解密实向量为MV和NV的四项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具体过程与加密过程相同,变换后的序列即为解密后的序列,可交由基带解调模块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结合图3说明动态加密参数α的动态变化策略:动态加密参数α的全周期Bα=4被分成了8组,即分成α1、α2、α3、α4、α5、α6、α7和α8,每一组又分成2份,其中同一组的两份相距2,分别对应于伪随机码为0和1时输出参数的取值区间。BF为每一组参数区间的大小,也即每一帧数据变换时的参数保护范围。TF为每一帧数据持续的时间,TC为参数跳变的周期,图中所示策略中TC=3TF,这一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策略中参数变换的顺序为:α1,α6,α7,α3,α8,α2,α4,α5,……,这一顺序是事先设定的,也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调整。
结合图3、图4和图5说明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的变化策略为:
A、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中的各独立分量采用同一PN(伪随机码)序列时的变化策略为:
a、结合图3说明当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有4个帧周期TF时,每个PN序列的帧依次对应实向量中的一个分量mi或ni(l=0,1,2,3),每个分量只有两种取值情况,即0或1。
b、结合图4说明当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有16个帧周期TF时,每4个PN序列码片对应实向量中的一个分量,即每个分量等于一个4位二进制数表示的十进制数。
c、当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不足4个帧周期TF时,将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进行周期延拓使其具有4个帧周期TF后,再执行策略a。
d、当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不足16个帧周期TF时,将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进行周期延拓使其具有4个帧周期TF后,再执行策略b。
B、结合图5说明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中的各独立分量采用不同PN序列或采用同一PN码的不同起始位置时的变化策略为:每个独立分量按照所采用的PN序列的规律变化。
本实施方式均可由DSP(数字信号处理)、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FPGA+DSP实现。本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并行或串行的系统结构,其中并行结构更适合于FPGA,串行结构更适合于DSP;若采用FPGA+DSP或其他硬件架构,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系统结构。

Claims (4)

1.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在发射机端,数据源经过基带调制后送给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在动态加密参数α、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经过数字载波调制模块后的加密信号再经D/A转换经过上变频器后送入信道传送;在接收机端,经过下变频器和A/D采样后的数据送往解密模块,在解密模块中首先通过数字载波相干解调模块,接着再经过动态解密参数-α、动态解密实向量MV、NV控制的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之后,得到解密信号,然后进行基带解调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加密参数α、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动态解密参数-α以及动态解密实向量MV和NV均使用相同结构的动态参数选择模块实现加密或解密参数动态改变工作,这种改变都是通过特定速率的伪随机码和与伪随机码相适应的参数变化图样产生的;
加密的具体步骤为:
一、数据源提供的二进制数据经过基带调制后变为复数形式的待加密信号交予加密模块进行加密,其中基带调制方式为MPSK或MQAM数字调制方式;
二、加密模块同时分别逐帧对四个数据序列进行加密,数据序列的帧长为离散傅立叶变换的长度,选取2的整数次幂;加密的核心即对数据序列进行加权求和,四个数据序列依次为:输入的待加密数据序列、待加密数据序列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后的序列、待加密数据序列经过反转模块处理后的序列和待加密数据序列依次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和反转模块处理后的序列;根据动态选择的加密参数α和动态加密实向量MV、NV,并由系数产生模块产生加权系数w0、w1、w2、w3对被加权数据序列进行加权求和;
三、对加权后的复数序列进行数字载波调制后输出,即为加密后的信号;
解密的具体步骤为
(一)、接收到的数据经过A/D转换后,首先进行数字载波的相干解调得到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并以同相分量作为实部、正交分量作为虚部对应相加后进行序列的同步处理,同步输出序列即为待解密的复数序列;
(二)、对待解密的复数序列做参数为-α、动态解密实向量为MV和NV的四项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变换后的序列即为解密后的序列,可交由基带解调模块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加密参数α的动态变化策略为:动态加密参数α的全周期Bα=4被分成了8组,即分成α1、α2、α3、α4、α5、α6、α7和α8,每一组又分成2份,其中同一组的两份相距2,分别对应于伪随机码为0和1时输出参数的取值区间,BF为每一组参数区间的大小,也就是每一帧数据变换时的参数保护范围,TF为每一帧数据持续的时间,TC为参数跳变的周期,策略中TC=3TF,这一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策略中参数变换的顺序为:α1,α6,α7,α3,α8,α2,α4,α5,……,这一顺序是事先设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的动态变化策略为:
A、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中的各独立分量采用同一PN(伪随机码)序列时的变化策略为:
a、当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有4个帧周期TF时,每个PN序列的帧依次对应实向量中的一个分量mi或ni,i=0,1,2,3,每个分量只有两种取值情况,即0或1;
b、当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有16个帧周期TF时,每4个PN序列码片对应实向量中的一个分量,即每个分量等于一个4位二进制数表示的十进制数;
c、当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不足4个帧周期TF时,将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进行周期延拓使其具有4个帧周期TF后,再执行策略a;
d、当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不足16个帧周期TF时,将PN序列在参数跳变的周期TC内进行周期延拓使其具有4个帧周期TF后,再执行策略b;
B、当动态加密实向量MV和NV中的各独立分量采用不同PN序列或采用同一PN码的不同起始位置时的变化策略为:每个独立分量按照所采用的PN序列的规律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DSP、FPGA或FPGA+DSP实现。
CN200810136941A 2008-08-15 2008-08-15 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 Active CN101345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6941A CN101345618B (zh) 2008-08-15 2008-08-15 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6941A CN101345618B (zh) 2008-08-15 2008-08-15 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5618A CN101345618A (zh) 2009-01-14
CN101345618B true CN101345618B (zh) 2012-09-19

Family

ID=4024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6941A Active CN101345618B (zh) 2008-08-15 2008-08-15 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5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616B (zh) * 2008-08-15 2010-12-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多参数四项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的通信加密和解密方法
CN101771530B (zh) * 2010-01-26 2012-08-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一般信号序列隐藏加权信号的隐蔽通信方法
CN109450599B (zh) * 2018-11-20 2021-01-12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多项分数域Fourier再生变换的兼容扫描方法
CN112291034B (zh) * 2020-10-22 2022-05-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安全通信需求的卫星重叠通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6066A (zh) * 2007-07-24 2008-04-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移动水声通信方法
CN101212259A (zh) * 2006-12-31 2008-07-02 电子科技大学 复杂干扰下基于分数傅立叶变换和模糊变换的变换域通信系统基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2259A (zh) * 2006-12-31 2008-07-02 电子科技大学 复杂干扰下基于分数傅立叶变换和模糊变换的变换域通信系统基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1166066A (zh) * 2007-07-24 2008-04-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移动水声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5618A (zh) 2009-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4435B2 (en) Image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commun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lag complex logistic map
Fu et al. A new chaos‐based color image encryption scheme with an efficient substitution keystream generation strategy
WO2018192402A1 (zh) 北斗卫星导航信号实时传输与解调技术实现方法和系统
Hirota Practical security analysis of a quantum stream cipher by the Yuen 2000 protocol
CN102833736B (zh) 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通信密钥生成方法和安全信道选择方法
CN101771530B (zh) 一种利用一般信号序列隐藏加权信号的隐蔽通信方法
CN101345616B (zh) 基于多参数四项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的通信加密和解密方法
CN102201914B (zh) 一种基于多维单/多参数四项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的保密通信方法
CN101702117A (zh) 一种基于离散渐进确定性随机的伪随机序列发生方法
CN110167023B (zh) 一种导航信号加密认证方法
CN101345618B (zh) 基于变参数的四项加权frft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
CN101834815A (zh) 基于多路变参数的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信号抗截获及抗干扰方法
CN111970693A (zh) 一种低复杂度的LoRa物联网基于物理层波形的安全加密方法
Gutub Dynamic smart random preference for higher medical image confidentiality
Navas et al. Physical resilience to insider attacks in IoT networks: Independent cryptographically secure sequences for DSSS anti-jamming
Najm et al. A New WoT Cryptography Algorithm Based on GOST and Novel 5d Chaotic System
CN103078817B (zh) 基于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变参数扩频序列低检测概率信号发射与接收方法
JP4889630B2 (ja) 暗号文伝送のための光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CN110635896B (zh)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盲参数估计方法
CN205725790U (zh) 基于混沌序列映射的oofdm加密系统
Kar et al. RGB image encryption using hyper chaotic system
CN115225249A (zh) 基于多级联混沌加密的mp-wfrft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1702116A (zh) 一种基于渐进确定性随机的伪随机序列发生方法
CN111901100B (zh) 基于对称密钥池的数据链抗量子计算通信方法及系统
JP4461224B2 (ja) 暗号送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