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0336A - 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0336A
CN101340336A CNA2008100633278A CN200810063327A CN101340336A CN 101340336 A CN101340336 A CN 101340336A CN A2008100633278 A CNA2008100633278 A CN A2008100633278A CN 200810063327 A CN200810063327 A CN 200810063327A CN 101340336 A CN101340336 A CN 101340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ernet
link
data
hdlc
hdlc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633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骏
路科
钟林钢
向斌
吴辰敦
邓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E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E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E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E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633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0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0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0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目的是有效地利用原有的网络设备进行以太网数据的高效传输,具有无需人工干预、自动识别可用线路、自动调整传输带宽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实现:1)检测并确定目前有可以正常工作的E1链路;2)将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平均分配到当前可用的E1链路中,并按照HDLC帧格式封装;3)通过TDM网络,将E1数据传送到远端的接收设备;4)远端的接收设备从各个E1链路恢复出HDLC帧数据;5)接收设备将FrameID相通的净荷放在一起,并按照CHNID排序;6)将完成排序的以太网帧数据恢复后,通过MAC发送给以太网设备。

Description

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网络传输方法,具体是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三网合一的深度发展,以太网业务越来越成为主要的传输业务。但是以太网传输媒质及传输线路,与原有电信大量投资建设的TDM业务有很大的区别;如何利用原有的网络设备,使其承载新型业务,从而实现原有国有资产的最大化利用,是一项重大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网络传输方法的改进,该方法应能有效地利用原有的网络设备进行以太网数据的高效传输,具有无需人工干预、自动识别可用线路、自动调整传输带宽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的技术方案是: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1)检测并确定目前有可以正常工作的E1链路;
2)将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按照负载平均分配的原则,平均分配到当前可用的E1链路中,并按照HDLC帧格式封装;
3)通过TDM网络,将E1数据传送到远端的接收设备;
4)远端的接收设备从各个E1链路恢复出HDLC帧数据;
5)接收设备根据HDLC帧中的控制信息,将FrameID相通的净荷放在一起,并按照CHNID排序,根据Total Num判断是否已经将该FrameID的所有分离通道的HDLC帧都接收完毕并完成排序;
6)将接收完整并完成排序的以太网帧数据恢复后,通过MAC发送给以太网设备,从而完成整个以太网数据在E1链路上的传送过程。
所述可以正常工作的E1链路的方法是;基于HDB3编解码电路先后检测E1链路中的HDB3码和HDLC同步字符,只有全部检测正常该E1链路才可使用,并进行E1链路标号提交给负载平衡处理单元。
所述的HDLC帧格式是简化的HDLC帧格式。
所述的HDLC帧格式是简化的HDLC帧格式上加上3字节的控制信息,以实现E1链路序号自适应和链路自动调整的功能。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广泛应用的通信网络中的E1线路为终端用户提供了以太网数据传输通道。该方法可自由捆绑1~8路甚至更多的E1线路传输以太网数据,可以做到无需人工干预,自动识别可用线路,并自动调整传输带宽;可容忍各个E1之间线路传输时延差达到128毫秒。可广泛应用于乡村,大楼,大型厂区等地域以旧有线路来开展新型以太网业务,以保护和最大化利用原有投资。是一种充分利用原有设备投资提供新型业务的技术,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发送侧将负载平均分配以及接收侧将负载重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链路层数据帧格式示意图。
图3是FPGA设计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行数据在SDRAM中的存放格式示意图。
图5是接收帧记录表中的数据格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将捆绑的多路E1提供的线路带宽最大化利用,关键的就是要在各个E1链路上平均分配负载。这里必须先要检测目前有哪些E1链路是可以正常工作的。第一层判断是基于HDB3编解码电路识别当前E1链路中是否有HDB3码在传输,如果没有检测到HDB3码,则直接判断该E1链路不可用。如果能够正确检测到HDB3码,则再检测链路层HDLC的同步字符,如果不能检测到同步字符,则同样认为该E1链路不可用。如果HDB3码和HDLC同步字符均检测正常。则认为该E1链路可以使用。将所有可以使用的E1链路都检测完后,将这些E1链路编号,并提交给负载平衡处理单元,负载平衡处理单元将负载在这些E1链路上平均分配(流量平衡处理)。这一识别过程是由电路自动实时的检测,所以可以快速的适应实际网络环境中E1链路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整个负载平衡处理能够动态实时调整。
本发明将以太网包打散后,按字节将负载平均分配在每一个E1链路中传输,然后在接收端重新组装恢复原以太网包。图1以4路E1为例表示发送侧如何将负载平均分配以及接收侧如何将负载重组。
接着就是如何在以比特流传输的E1链路中恢复出以字节传输的并且带有帧格式的以太网数据。本发明采用HDLC这一成熟简单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提高有效净荷的比例,这里采用简化的HDLC帧格式,即只采用0x7E的定界Flag和5个连1插0的处理。同时,为了实现E1链路序号自适应和链路自动调整的功能,在简化的HDLC帧格式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帧格式(如图2所示)。该帧格式中,增加了3字节的控制信息;并且:
Figure A20081006332700051
CHNID:4比特,表示捆绑传送以太网负载的E1链路的序号,由发送端根据E1链路的状态自动计算并填充;
Total Num:4比特,表示捆绑传送以太网负载的E1链路总数量,由发送端根据E1链路的状态自动计算并填充;
Figure A20081006332700053
FrameID:12比特,分配到当前HDLC帧的以太网帧编号。由发送侧自动生成并填充,在接收端,将FrameID号相同的HDLC帧数据一起重组,恢复出完整的以太网帧数据;
Figure A20081006332700054
NMS Flag:4比特,为全1,表示HDLC帧负载部分传送的是网管信息,为全0,表示传送的是以太网数据。
Figure A20081006332700061
Data:1~2000字节,HDLC帧传送的净荷。
Figure A20081006332700062
Flag:8bit,0x7E,用于HDLC帧定界的同步字符。
整个数据的传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将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按照负载平均分配的原则,平均分配到当前可用的E1链路中,并按照图2所示的帧格式封装;
2)通过TDM网络,将E1数据传送到远端的接收设备;
3)远端的接收设备从各个E1链路恢复出HDLC帧数据;
4)接收设备根据HDLC帧中的控制信息,将FrameID相通的净荷放在一起,并按照CHNID排序,根据Total Num判断是否已经将该FrameID的所有分离通道的HDLC帧都接收完毕并完成排序;
5)将接收完整并完成排序的以太网帧数据恢复后,通过MAC发送给以太网设备,从而完成整个以太网数据在E1链路上的传送过程。
图3表示FPGA内数据处理根据数据流向,各个模块处理过程如下:
1、从MII接口接收到以太网包,通过CRC32校验以及长度合法性检查后,压入Ingress MAC FIFO(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接收模块的先进先出缓冲器)中。
2、QM(Queue Manager,队列调度模块),根据Ingress MAC FIFO的状态,将IMAC FIFO中的上行数据(局域网到城域网方向)调度入SDRAM中缓存。QM将向流控模块报告缓存的水线状态,以便流控模块向前级以太网设备停止或者发起流控。
3、当HDLC发送单元的FIFO有空间时,QM将上行数据从SDRAM的缓存中取出,写入HDLC发送单元的FIFO(先进先出缓冲器)中。
4、HDLC发送单元将上行数据写入FIFO时,有一个流量平衡的处理。流量平衡单元根据发送通道使能状态(8个通道,每一个通道都有1bit使能状态,1使能,0关闭),将上行数据1个字节,1个字节的写入已经使能的发送通道的FIFO中。
5、HDLC发送单元FIFO有数据时,通知HDLC发送控制器开始发送数据,发送控制器按照上图的HDLC帧格式将本通道的上行数据封装后,以比特流的格式发送给E1接口模块。
6、E1接口模块将2进制比特流转换成双路HDB3编码后,输出FPGA,然后经外部变压器单路的HDB3码型发送。
7、在接收侧,首先采用本地的64M时钟从接收到的HDB3编码的E1数据中提取2M时钟,然后按照提取的时钟,对E1数据做HDB3解码,恢复2进制比特流交给HDLC接收控制器。
8、HDLC接收控制器解封装后,将下行数据(城域网到局域网方向)删除E1_LOS字节后,写入每个通道的接收FIFO中。
9、接收FIFO的POP侧自动将帧格式中的CHNID/Total_Num,FrameID弹出。
10、在接收侧的流量平衡处理中,最终将按照图4的格式,将每一个HDLC通道接收到的数据存放在SDRAM中,图中的CHNID均来自HDLC帧的第二个字节中的信息,而非接收侧的物理通道号,这样处理能使字节顺序和发送侧一致。为每一个HDLC通道都安排一个地址计数器(addr_counter),每一次QM对该HDLC接收FIFO采用Burst方式读数据后,自动加1,每次Busrt将读取16字节数据,所以队列管理模块内部又有一个4bit的计数器,最后,根据该HDLC通道对应的发送侧的逻辑通道号确定了SDRAM中存放地址的低三位,则每个写入SDRAM的字节的地址就由这三部分信息确定。又根据当接收FIFO的读侧是HDLC帧净荷的首字节时,如果该帧是接收到的其含有的FrameID对应的第一帧数据,则首字节对应的addr_counter的值将被记录在接收帧记录表中,这之后同一FrameID对应的其他HDLC的首字节对应的addr_counter的值都将装载这个值,以使同一个FrameID对应的在SDRAM中能够对齐,在MAC发送的时候,从SDRAM中读取数据就非常方便,只要按地址递增的顺序依次读取就可以。
11.每次HDLC净荷首字节或者未字节被读出FIFO时,都将向接收帧记录表中其FrameID对应的单元按照图5的格式写入信息。接收帧记录表监测单元不断扫描接收帧记录表,当发现某个FrameID对应的各个通道的数据都已经接收完毕时,将接收帧记录表中的该记录清除,并按照Start_addr的信息通知QM将该帧出队。
12.QM将出队数据写入Egress MAC(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发送单元)的FIFO中,Egress MAC根据链路状态将该下行数据通过MII接口发送给下级以太网设备。
基于本发明实现的FPGA,其技术规格如下:
1)1路Fast Ethernet,提供MII接口,并提供IEEE802.3x Pause Frame流控功能;
2)8路E1,FPGA包含hdb3编解码电路,线路时钟提取电路,线路抖动抑制电路,无需外接LIU芯片;
3)与外部控制器提供SPI接口连接,提供专用的网管信息通道;
4)内建SDRAM控制器,外接SDRAM,提供吸收E1链路传输时延差的数据缓冲,支持最大128ms的传输时延差;
5)、采用HDLC作为E1线路传输的链路层帧格式;实现在各个E1线路之间平均分配业务负载和动态调整链路带宽。
目前杭州瑞纳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Altera的CycloneII系列的EP2C5上已经实现了4路E1,EP2C8上实现了8路E1;并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Claims (4)

1、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1)检测并确定目前有可以正常工作的E1链路;
2)将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按照负载平均分配的原则,平均分配到当前可用的E1链路中,并按照HDLC帧格式封装;
3)通过TDM网络,将E1数据传送到远端的接收设备;
4)远端的接收设备从各个E1链路恢复出HDLC帧数据;
5)接收设备根据HDLC帧中的控制信息,将FrameID相通的净荷放在一起,并按照CHNID排序,根据Total Num判断是否已经将该FrameID的所有分离通道的HDLC帧都接收完毕并完成排序;
6)将接收完整并完成排序的以太网帧数据恢复后,通过MAC发送给以太网设备,从而完成整个以太网数据在E1链路上的传送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以正常工作的E1链路的方法是;基于HDB3编解码电路先后检测E1链路中的HDB3码和HDLC同步字符,只有全部检测正常该E1链路才可使用,并进行E1链路标号提交给负载平衡处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DLC帧格式是简化的HDLC帧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DLC帧格式是简化的HDLC帧格式上加上3字节的控制信息,以实现E1链路序号自适应和链路自动调整的功能。
CNA2008100633278A 2008-08-11 2008-08-11 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 Pending CN101340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633278A CN101340336A (zh) 2008-08-11 2008-08-11 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633278A CN101340336A (zh) 2008-08-11 2008-08-11 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0336A true CN101340336A (zh) 2009-01-07

Family

ID=40214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633278A Pending CN101340336A (zh) 2008-08-11 2008-08-11 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033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306A (zh) * 2011-08-17 2011-12-21 安徽省菲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任意个数e1通道及以太网带宽可调整信道复接方法
CN102315892A (zh) * 2010-07-02 2012-01-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装置和线卡板以及数据转发方法
CN104539409A (zh) * 2014-12-24 2015-04-22 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以太网到多路e1信道的适配方法和系统
CN106375880A (zh) * 2016-09-05 2017-02-01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e1接口群电路
CN111031019A (zh) * 2019-12-02 2020-04-17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E1通信协议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1277327A (zh) * 2020-01-21 2020-06-12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一种线路保护通信通道故障区域识别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892A (zh) * 2010-07-02 2012-01-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装置和线卡板以及数据转发方法
CN102315892B (zh) * 2010-07-02 2014-06-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装置和线卡板以及数据转发方法
CN102291306A (zh) * 2011-08-17 2011-12-21 安徽省菲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任意个数e1通道及以太网带宽可调整信道复接方法
CN102291306B (zh) * 2011-08-17 2014-06-11 安徽省菲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任意个数e1通道及以太网带宽可调整信道复接方法
CN104539409A (zh) * 2014-12-24 2015-04-22 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以太网到多路e1信道的适配方法和系统
CN104539409B (zh) * 2014-12-24 2017-12-01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以太网到多路e1信道的适配方法和系统
CN106375880A (zh) * 2016-09-05 2017-02-01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e1接口群电路
CN106375880B (zh) * 2016-09-05 2019-07-26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e1接口群电路
CN111031019A (zh) * 2019-12-02 2020-04-17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E1通信协议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1277327A (zh) * 2020-01-21 2020-06-12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一种线路保护通信通道故障区域识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9872C (zh) 没有回声消除的ip语音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40336A (zh) 基于e1的以太网高效传输方法
CN113162853A (zh) 转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GB2332128A (en) Arrangement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data segments from a media access controller across multiple physical links
CN102196321A (zh) 100ge数据在光传送网中的传送方法和数据发送装置
CN102026045A (zh) 数据帧的发送处理和接收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795605A (zh) 将otn信号转换为以太网净荷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56588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35143B (zh) 一种物理层芯片、传输信号的方法及交换机
CN101527724B (zh) 用于在高速互联网协议网络中传送数据的数据传输容器
CN101325598A (zh) 传输设备接收侧和发送侧的数据封装方法及同步数字系统
CN102624633A (zh) 一种基于时间触发的SpaceWire网络通信方法
CN101179556B (zh) 一种光纤通道业务的传送方法和装置
CN101355821B (zh) 10吉比特光纤信道业务在光传输网中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52931B (zh) 一种实现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封装模式帧重组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46075B (zh) 一种多媒体码流的码率调整装置及方法
CN101141345A (zh) 一种以太网业务的汇聚装置及方法
US2009010356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mitt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CN101631327A (zh) 微波业务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收发系统
CN101072141B (zh) 以太网接入转换装置、复用网关设备及接入转换方法
CN10238859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217237B (zh) 媒体流性能监控方法及设备
US755827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two level scalable bundling solution
CN102801497A (zh) 基带射频接口承载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895448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