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0237A - 光机装置及其光传输元件 - Google Patents

光机装置及其光传输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0237A
CN101340237A CNA2007101274189A CN200710127418A CN101340237A CN 101340237 A CN101340237 A CN 101340237A CN A2007101274189 A CNA2007101274189 A CN A2007101274189A CN 200710127418 A CN200710127418 A CN 200710127418A CN 101340237 A CN101340237 A CN 101340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hol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light transmission
mechanical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74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明兴
杨德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A2007101274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0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0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0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机装置包括一壳体、第一光传输元件、第二光传输元件及一滤光装置,第一光传输元件及第二光传输元件设置在壳体内,滤光装置设置在第一光传输元件及第二光传输元件之间,其中第一光传输元件具有第一本体、第一传输部、第一承载部及第一滤光部,第一传输部耦接于第一本体,第一承载部连接第一传输部,第一滤光部对应第一传输部而承载于第一承载部上。

Description

光机装置及其光传输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通讯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光通讯模块的光机装置及其光传输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资讯的发达,透过有线网路或无线网路均可快速取得所需的资讯,因此对于资讯的传送与接收速度的要求也相对地提高。目前而言,网路的传输已经进展到光通讯网路,在光通讯网路中,由于光机扮演了光资料传输与接收准确无误的灵魂角色,因此为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
图1绘示现有的光机的立体分解图,图2绘示图1的光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现有的光机装置1,例如是光传接器(optical transceiver),包括一壳体11、一滤光元件12、一光发射元件13及一光接收元件14。其中壳体11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孔洞111、第二孔洞112及第三孔洞113,且第一孔洞111、第二孔洞112及第三孔洞113之间大致上呈垂直配置。另外,滤光元件12设置在第一孔洞111内,滤光元件12具有第一承载部121、第二承载部122、第一滤光部123及第二滤光部124,其中第一滤光部123设置在第一承载部121上,第二滤光部124水平设置在第二承载部122上,第一滤光部123与滤光元件12之间大致上呈45度配置。第一滤光部123及第二滤光部124分别例如是45度滤光镜及0度滤光镜。
现有的光机装置1的光接收元件14包括一接收端141,其设置在第二孔洞112内且邻设于滤光元件的第二滤光部124。光发射元件13具有一光源端131设置在第三孔洞113内,且邻设于滤光元件的第一滤光部123。现有的光发射元件13用以作为电/光(electrical/optical,EO)信号的转换,而光接收元件14用以作为光/电(optical/electrical,OE)的转换。除此之外,一光纤O通常设置在光机装置1内,其中光纤O设置在第三孔洞113的一端,且相对设置于光发射元件13,用以提供光信号传输的用途。
承接上述,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定义许多的规范来设置及固定第一滤光部123及第二滤光部124,也需要较高精度的车件及加工制造滤光元件12,除此之外,光发射元件13、光接收元件14与滤光元件12之间的配合,也需要明确精准的定位及对位技术,才可使现有的光机装置1达到一定程度的品质。然而,倘若为了改善上述对位及定位结构的问题,必须将光机装置中的第一滤光部123及第二滤光部124尺寸增大,如此一来,必须提高制作成本,且在制作上较不容易成型。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不需精密车件及定位结构,以降低制作成本,并进而提升传输品质的光机装置,实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精密车件及定位结构的光机装置及其光传输元件,以降低制作成本并进而提升光传输的品质。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光机装置,包括一壳体、第一光传输元件、第二光传输元件及一滤光装置,第一光传输元件及第二光传输元件设置在壳体内,滤光装置设置在第一光传输元件及第二光传输元件之间,其中第一光传输元件具有第一本体、第一传输部、第一承载部及第一滤光部,第一传输部耦接于第一本体,第一承载部连接第一传输部,第一滤光部对应第一传输部而承载于第一承载部上。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光传输元件,包括一本体、一传输部、一承载部及一滤光部。传输部耦接于本体,承载部连接于传输部,滤光部对应于传输部而设置在承载部上。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光机装置将第一光传输元件的第一滤光部、第一承载部与第一传输部整合设置在第一本体上,其中第一承载部设置在第一传输部上,且第一滤光部相对应于第一传输部设置在第一承载部上。如此一来,不需精密的定位结构及对位工具,可使第一滤光部轻易地固定于第一光传输元件的第一承载部,并与第一传输部彼此之间相互对准。本发明的光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一滤光部设置在壳体上,因此必需使用精密车件的问题,另外,本发明的第一滤光部的尺寸不受限制,其可使用较小尺寸的滤光片,因此可降低光机制作的材料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光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光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光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以及
图4为图3所示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光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2    光机装置        212    第一通孔
11、21  壳体            213    第二通孔
12      滤光元件        24     滤光装置
13      光发射元件      241    滤光片
14      光接收元件      242    承载座
111、H1 第一孔洞        221    第一本体
112、H2 第二孔洞        222    第一传输部
113     第三孔洞        223    第一承载部
121     第一承载部      224    第一滤光部
122     第二承载部      R      接收端子
123     第一滤光部      231    第二本体
124     第二滤光部      232    第二传输部
141     接收端          L      光源端
O       光纤            25     光传输线
22      第一光传输元件  I      斜面
23      第二光传输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3绘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光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绘示图3所示的光机装置在组装后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光机装置2包括一壳体21、第一光传输元件22、第二光传输元件23及一滤光装置24。光机装置2例如是一光传接器(optical transceiver),其中第一光传输元件22、第二光传输元件23及滤光装置24配置在壳体内21,第一光传输元件22例如是一接收光次模块(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ROSA),第二光传输元件23例如是一传送光次模块(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TOSA)。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具有第一通孔212及第二通孔213,第一通孔212及第二通孔213彼此之间大致上呈垂直配制,而第一通孔212及该第二通孔213之间连接的形式并无限制,在此以T形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光机装置的滤光装置24设置在壳体21内,并且位于第一光传输元件22及第二光传输元件23之间,其中滤光装置24包括一滤光片241及一承载座242,承载座242具有一斜面I,滤光片241设置在承载座242的斜面I上,承载座242设置在第一通孔212与第二通孔213之间。
承接上述,滤光装置的承载座242形成的方式例如是利用粘合或锁合的方式固定在壳体21上。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承载座242形成的方式并未限定于上述所述,熟悉此技艺者可依据实际设计的需要来决定承载座形成的方式,举例而言,承载座242可以例如是与该壳体21一体成型制成,如此一来,承载座242及斜面I可以例如是利用车床加工制成。要说明的是,斜面I与壳体21之间具有一角度,其角度并无限制,在此以45度为例说明,故滤光片241例如是一45度滤光片。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光传输元件22设置在壳体21内并穿设于第一通孔212,第一光传输元件22包括第一本体221、第一传输部222、第一承载部223及第一滤光部224,其中第一传输部222、第一承载部223及第一滤光部224依序配置在第一本体22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部222耦接于第一本体221,第一承载部223连接第一本体221,而第一滤光部224对应于第一传输部222而设置在第一承载部223上。另外,第一承载部223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孔洞H1及一第二孔洞H2,第一孔洞H1与第二孔洞H2在实施上相通,且在实质上的形状则可以相同或不同,在此以第一孔洞H1为圆形,第二孔洞H2为矩形为例说明。
除此之外,第一传输部222具有一接收端子R突设于第一本体221的一表面上,并设置在第一孔洞H1内,而第一光传输元件的第一滤光部224则设置在第二孔洞H2内,因此第一传输部的接收端子R与第一滤光部224彼此之间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部223可为一圆环状,第一滤光部224例如是一滤光镜,在此以第一滤光部224为一0度的滤光镜为例,而接收端子R在实施上可为一发光二极管或光检测器(detector)。
本实施例的第二光传输元件23设置在壳体21内并穿设于第二通孔213,第二光传输元件23具有第二本体231及第二传输部232,其中第二传输部221与第二本体231相互耦接,且第二传输部232具有一光源端L设置在第二传输部232的一端,其中光源端L例如是一激光光或一激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另外,本实施例的光机装置2更包括一光传输线25穿设于第二通孔213,并与第二光传输元件23相对设置在光机装置的壳体21内,光传输线25例如是一光纤。
当组装该光机装置2的壳体21、第一光传输元件22、第二光传输元件23及光传输线25时,第一光传输元件22设置在第一通孔212内,并邻设于滤光部24,而第二光传输元件23与光传输线25相对设置在第二通孔213内。需说明的是,光机装置的第一光传输元件22用以将接收自光传输线25的传送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而第二光传输元件23用以将电信号的资料转换为相对应的光信号,再通过光传输线24输送光信号。
由于本发明的光机装置2的第一光传输元件22将第一滤光部224、第一承载部223与第一传输部222整合设置在第一本体221上,其中第一承载部223设置在第一传输部222上,且第一滤光部224相对应于第一传输部设置在第一承载部223上。如此一来,不需精密的定位结构及对位工具,可使第一滤光部224轻易地固定于第一光传输元件的第一承载部223,并与第一传输部222相互对准。本发明的光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一滤光部224设置在壳体21上,因此必需使用精密车件的问题,另外,本发明的第一滤光部224的尺寸不受限制,其可使用较小尺寸的滤光片,因此可降低光机制作的材料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光机装置通过第一光传输元件的滤光部设置在第一光传输元件的第一承载部上,且第一承载部套设于第一光传输元件的第一本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以滤光部设置在第一光传输元件的第一承载部上,解决现有技术中滤光部设置在壳体上,必须有复杂且精密的车件的缺点,进而提升光机装置的品质。
虽然本发明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光机装置,包括:
壳体;
第一光传输元件及第二光传输元件,分别设置在该壳体内;以及
滤光装置,设置在该第一光传输元件及该第二光传输元件之间;
其中该第一光传输元件具有第一本体、第一传输部、第一承载部及第一滤光部,该第一传输部耦接于该第一本体,该第一承载部连接该第一传输部,该第一滤光部对应该第一传输部而承载于该第一承载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壳体具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彼此之间大致上呈垂直配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滤光装置包括滤光片及用以承载该滤光片的承载座,该承载座设置在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之间,且该承载座具有斜面,该滤光片设置在该承载座的斜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斜面与该壳体之间具有一角度为45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承载座以粘合或锁合的方式固定于该壳体,或是该承载座与该壳体为一体成形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第一光传输元件设置在该壳体内并穿设于该第一通孔,而该第二光传输元件设置在该壳体内并穿设于该第二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第一承载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孔洞及第二孔洞,该第一传输部具有一接收端子突设于该第一本体的一表面并设置在该第一孔洞内,而该第一光传输元件的第一滤光部设置在第二孔洞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接收端子与该第一滤光部相对设置,该接收端子包括发光二极管或光检测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第一孔洞为圆形,该第二孔洞为矩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第一承载部为圆环状,该第一滤光部包括滤光镜或0度滤光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第二光传输元件包括第二本体及第二传输部,其中该第二传输部与该第二本体相互耦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第二传输部包括光源端设置在该第二传输部的一端,该光源端包括一激光光或一激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机装置,其更包括光传输线穿设于该第二通孔,并与该第二光传输元件相对设置,其中该光传输线包括光纤。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第一光传输元件包括接收光次模块(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ROSA),该第二光传输元件包括传送光次模块(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TOSA)。
15.一种光传输元件,包括:
本体;
传输部,耦接于该本体;
承载部,连接于该传输部;以及
滤光部,对应于该传输部而设置在该承载部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传输元件,其中该光传输元件包括接收光次模块(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ROSA)。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机装置,其中该承载部为圆环状,该滤光部包括滤光镜或0度滤光镜。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传输元件,其中该承载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孔洞及第二孔洞,该传输部具有一接收端子突设于该本体的一表面并设置在该第一孔洞内,而该滤光部设置在该第二孔洞内,且该接收端子与该滤光部相对设置。
CNA2007101274189A 2007-07-05 2007-07-05 光机装置及其光传输元件 Pending CN101340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74189A CN101340237A (zh) 2007-07-05 2007-07-05 光机装置及其光传输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74189A CN101340237A (zh) 2007-07-05 2007-07-05 光机装置及其光传输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0237A true CN101340237A (zh) 2009-01-07

Family

ID=40214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274189A Pending CN101340237A (zh) 2007-07-05 2007-07-05 光机装置及其光传输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023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9445A (zh) * 2010-06-13 2011-12-14 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双端口光收发一体组件
CN106558785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及其电连接器
CN106938396A (zh) * 2017-02-24 2017-07-11 成都光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多端口光器件的加工方法
WO2019061279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Source Photonics (Chengdu)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OF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INTERNAL OPTICAL LIGHT REFLECTIONS, INCREASING YIELD, REDUCING HIGH-TEMPERATURE TRANSMISSION FAILURES, AND / OR IMPROVING OSA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AND ENHANCED OPTICAL TRANSCEIVER USING THESE LAST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9445A (zh) * 2010-06-13 2011-12-14 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双端口光收发一体组件
CN102279445B (zh) * 2010-06-13 2013-08-14 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双向双端口光收发一体组件
CN106558785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及其电连接器
CN106938396A (zh) * 2017-02-24 2017-07-11 成都光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多端口光器件的加工方法
WO2019061279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Source Photonics (Chengdu)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OF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INTERNAL OPTICAL LIGHT REFLECTIONS, INCREASING YIELD, REDUCING HIGH-TEMPERATURE TRANSMISSION FAILURES, AND / OR IMPROVING OSA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AND ENHANCED OPTICAL TRANSCEIVER USING THESE LAST
US10326527B2 (en) 2017-09-29 2019-06-18 Source Photonics (Chengdu) Co., Ltd. Methods of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internal optical light reflections, increasing yield, reducing high-temperature transmission failures and/or improving OSA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and an improved optical transceiver implement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2494B2 (en) Advanced fiber-optic contact and method
US7429137B2 (en) Plug connector having electric and optical contacts
JP4706611B2 (ja) 光送受信器
CN111123446B (zh) 光电设备、组装光电设备的方法以及光学插座支承部件
JP4193447B2 (ja) カード型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CN101340237A (zh) 光机装置及其光传输元件
CN101027586A (zh) 光学收发器模块
CN104395802A (zh) 电子装置的即插即用光收发器模块
CN104272156A (zh) 将芯片组光学连接到光学连接器
CN208207288U (zh) 无插芯的单纤双向光电转换器件及其一体化基座
WO2014141451A1 (ja) 光コネクタ装置、光ケーブル装置、及び光インターコネクト装置
CN108398752A (zh) 新型的无插芯的单纤双向光电转换器件及其一体化基座
EP1273945A2 (en) Optical connector
US10036861B1 (en) Connector assemblies for optoelectronic modules
CN203705694U (zh) 单纤双向收发一体光组件
JP2019503518A (ja) シングルファイバー双方向サブアセンブリ
CN103597391A (zh) 插头
CN103713366A (zh) 光耦合装置
CN103792626B (zh) 光耦合装置
JP2012242694A (ja) 光ファイバ用ソケット
CN208207289U (zh) 无插芯的单纤双向光电转换器件及其一体化基座
US10359585B2 (en) Device for coupling and/or decoupling optical signals
CN104122626A (zh) 光通讯模组
JP6085215B2 (ja) 光モジュール
US20170090131A1 (en) Optical mod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optical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