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4817A -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及数据交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及数据交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4817A
CN101334817A CNA2008101179032A CN200810117903A CN101334817A CN 101334817 A CN101334817 A CN 101334817A CN A2008101179032 A CNA2008101179032 A CN A2008101179032A CN 200810117903 A CN200810117903 A CN 200810117903A CN 101334817 A CN101334817 A CN 101334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ircuit
network
monitor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79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9382C (zh
Inventor
吴一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8101179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59382C/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4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4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93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938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及数据交换方法,它包含监护采集发送设备和信息集成工作站两个单元;监护采集发送设备包含了监护电路、计算控制电路、数据处理电路、动态数据连路缓存电路、无线互联网络接入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等部分;信息集成工作站由移动计算机、GPS定位设备、信息录入设备、显示设备、PDA手持设备、视频摄像电路等组成。本发明具有优点如下:实现便携式患者全面医疗信息采集,并通过无线互联网络实现信息实时交互传递,具有心理调控能力、医院分级筛选、临床咨询、GPS定位的监护网络化设备等功能;患者医疗信息传输数据传输安全性、真实性、可靠性均有可靠的保证;确保系统能够规模化应用于急救环境中。

Description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及数据交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无线移动急救信息系统。
技术背景
北京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而且人口稠密,人员结构复杂,对于医疗急救水平要求很高。在对北京市医院急救救治基础现状进行了市场调研后,我们会发现许多医院急救相关科室设置不齐全,缺乏完整的紧急救治科室值班医生,各医院急救救治能力差别较大,重大创伤及其他疾病患者很难被及时转运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对创伤及其他疾病救治流程现状试点调研发现,病患患者获得紧急现场救治比例低,转运时间较长,中间转院比例较高,提前和医院联系的患者比例较低,未能联系的原因主要是网络不通畅;由于来院就诊前与疾患救治医院缺乏必要的联系,到达医院后得到有效救治的等待时间较长,有的救护车上虽然加装了无线传送装置和心电监护仪,但也只能进行普通的语音和文字信息联系,不能将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脑电等生命体征数据,特别是有效的心电图、脑电图实时波形在线向医院各救治部门传输,造成接收救治的医院不能第一时间了解事发地点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包括现场救治情况、现场视频景象的实时图像。同时,事发地点的医生也不能获得患者发病前若干时段内有关就医(如有)的电子化医疗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全面的医疗指导。没有急救、运转过程中的全面医疗信息电子化记录。没有具有突出救治能力的医院的分级筛选参考。没有患者病情的自动实时评估、评分、趋势图绘制能力。更没有脑功能实时反馈调节能力的实现。因此急需一套完整的、安全的、实时的、集成的包含上述各功能模块的远程无线移动急救信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及数据交换方法,以解决利用多项实用化的技术集成后,成功地完成急救医学中患者现场救治以及转运过程中医疗信息的共享化和实时在线远程会诊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硬件组成包含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监护采集发送设备。第二单元是信息集成工作站。监护采集发送设备包含了监护电路、计算控制电路、数据处理电路、动态数据连路缓存电路、无线互联网络接入控制电路、生物反馈模块、电源电路等部分。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通过病人身上的心电、脑电、血压、血氧等感受器探头,转换病人的相应生命体征信号为电信号,该信号送入心电、脑电、血压、血氧、呼吸、体温、肌电、血管搏动等监护电路的滤波、噪音控制、放大输入部分,经相应监护模块(HXD_I)的各自计算处理、加工后,再经由模块的RS232通讯口和模拟信号输出口,分别送入中心计算控制部分的模、数转换电路和RS232接口电路中。中心计算控制部分获得数字化的上述生命体征数据后,分别送入加密、压缩、小波计算的数据处理电路。得到处理后的数据流,送入动态数据链路缓存队列中。动态数据链路缓存队列是变化的数据存储和输出结构。根据网络状态的不同,数据在存储区域内的结构不同。由计算控制电路在获得网络状态变化的中断事件触发后,控制采集到的数据的不同排列组合。在写指令控制下,写入存储队列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在计算控制电路的读指令控制下,经数据端口输出到无线互联网络接入控制电路:计算控制部分在获得脑电信息后,作为生物反馈控制流程中的起始基本反馈信息实时写入动态数据链路缓存及发送后,实时等待接收上位机和信息集成工作站所发来的控制命令,据此自计算控制电路的内存中取出相应的控制模式代码,以不同的电刺激频率和强度以及光刺激频率和强度,经驱动输出电路施加电、光刺激到患者的相应身体部位;互联网络接入控制电路部分完成对网络的自动拨号、网络状态识别、TCP模式信号调制、分包、输出的功能。数据在送到互联网接入部分的同时,通过RS232接口送入信息集成工作站。
信息集成工作站由移动计算机、GPS定位设备、信息录入设备、显示设备、PDA手持设备、视频摄像电路等组成。
移动计算机接收监护采集发送单元发送的数据流,送显示设备上显示监护波形和数值。接收GPS定位设备的卫星定位信号,通过专用地图软件在显示设备上显示设备所在地点。同时,通过RS232接口将定位信息送入互联网接入控制电路中发送。移动计算机根据使用人员通过信息录入设备和PDA手持设备以无线或有线方式录入患者的基本病情、抢救、治疗步骤和用药,以及和上位机的实时文字通讯内容,随时生成急救记录单,并将记录单据所描记的所有患者医疗信息和文字即时通讯内容在加密后通过RS232接口送入互联网接入控制电路中实时发送并接收上位机所传回的文字和反馈控制信息,再分别送入显示设备显示及声、光、电反馈控制部分的输出电路。移动计算机可以通过按键选择显示医院分级筛选列表、专家咨询决策列表以及患者状态评估评分列表的内容。
移动计算机通过摄像头将现场的视频图像采集到系统中,通过移动3G技术上传到上位机中显示。
本发明所述的信息集成工作站、监护采集发送设备包括以无线方式接收上位机对于接收到的脑电信息计算处理后获得的调节控制指令的脑功能反馈模块,信息集成工作站包含生物反馈模块中的音乐列表存储电路、文字语言转换存储电路、音响放大控制部分,实现声音的刺激输出。监护采集发送设备包含生物反馈模块中光、电刺激模式存储和驱动控制的输出部分,实现光、电刺激的输出。
脑功能反馈模块的工作流程如下:监护采集发送单元中的脑电图信号采集并实时发送到信息接收端的上位机中。移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接入控制电路接收上位机对接收到的脑电监护波形实施分析、处理,采用频谱和小波算法,提取出I35、I22指数(HXD_I)。将计算所得的实时结果送回移动计算机,移动计算机根据其中的脑状态指数控制背景音乐列表中不同的音乐和心理暗示文字语言播放。同时,移动计算机通过rs232接口将上位机的光控和电控信号传送到监护采集发送设备,监护采集发送设备的计算控制部分根据上述光控、电控信号的数值,自内存单元中取得刺激模式信息,经由光、电调制电路和隔离驱动电路,输出到人体的相应器官上。
本发明的监护部分采用华翔产HXD_I多功能组合式监护设备,采集患者生命体征信号,经过多种计算分析和控制,加密、压缩后,所述生命体征信号经过带有实时网络状态分析能力的数据发送模块,选择性的将数据送入GPRS及CDMA无线互联网接入控制电路控制发送出去。
所述的传感部分包括:脑电(波形)、心电(波形)、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呼吸、额肌电、末梢灌注指数、血管搏动波等生命体征信号的采集装置。
本发明的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方法,采用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方式,利用模块化编程技术,将多种硬件平台形成的数据集成到windows XP的操作界面中,数据的采集以分布计算处理模式分别在不同的控制单元中完成,包括了生命体征的数据采集,获得的数据以循环二进制队列结构整合入计算控制单元中;计算控制单元以标准的数据结构,统一的数据频率,结合本系统在组网中的名称结构,对数据实施加密化处理和压缩;整合的数据流进入链路存储队列中;数据窗口为8个bety
L流窗口=wavelet(m1+m2+m3+m4+addr+asyn+data1+data2)
m1,m2,m3,m4为模块传送的数据,asyn为同步,data为数据和加密包
GPRS和CDMA在移动中,对于数值型数据的传送,可以使用UDP包(或TCP包),采用多次发送的方式,保证服务器可以接受到一次有效数据实体;对于波形图像的传输必须采用TCP包;利用单片计算机的流控制能力,实时处理GPRS接入的状态和内部缓存大小,自动识别和自我修正网络通讯的实时进程,进而控制数据流的方向和网络呼叫拨号;设置多达六分钟的动态数据链路队列区,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容错能力的提高;
数据在链路存储队列中等待入网,网络状态触发电路触发一个网络状态事件,计算控制单元的事件处理流程根据事件性质,分别进入不同的线程处理单元;在正常状态下,取得链路数据,以TCP协议分包,通过无线网络向网络中设置的网址和端口发送协议包;
TCP协议包+=(save_point-read_point)*real_data→read_point++save_point,read_point为数据指针,real_data为实时数据;
如果非正常状态,系统启动等待拨号线程处理流程,网络接入状态识别电路定时尝试网络接通情况,同时,触发一个数据缓存事件,并重组数据结构;网络状态识别确定网络服务器忙还是网络断线发生,触发不同的消息,启动重新拨号电路或尝试连通服务器线程;
L流窗口=(m1+m1+m1+m1+addr+asyn+data)
m1为传送的关键数据,asyn为同步,data为加密包
动态数据链路管理包含了内存数据队列管理、数据加密管理、数据压缩管理;数据结构动态改变,数据流的重组,涵盖了回顾数据及当前数据发送的动态相互协调和关键数据快速传送的功能;
系统的数据传输,采用公网和无线模式,加密数据的传输。
如上所述的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方法,数据加密技术采用多重模式,设置动态专有加密包;以小波算法得出数据加密结果D16,接收端启动小波反变换,获得加密结果E16,比较两种加密结果的变化,可以达到判断数据真伪的结果;同时,根据具体的E16数值,可以确认接收的数据加密序列,正确组合数据;
数据加密算法采用小波多尺度变换及重构算法对特定一段生命体征波形信号进行处理,母函数取为平滑函数的一阶导数(样条函数),构建64个点,尺度从20到26,进行二进小波变换:
(Wf(2^j,x))j∈z
重构函数选择部分二进变换结果恢复:
f(x)=∑Wf(2^j,x)*X 2^j(x)
其中X2^j(x)是重建小波;
对于计算所得的波形函数f(x),采用积分算法
e=(∫f(x)dx)^2
可以获得特定波形电位的功率e;
波形电位的峰值判断采用极大、极小值波形识别算法,获得的时间点作为加权因子a。得到E=a×e;
指数化后得到:
E16=(1-1/esp(E/A))×100
A为量化因子;E16为加密指数;
动态数据压缩方法采用了不同状态下的数据重组技术,改变了特定状态下的数据流顺序;使不同状态下关键数据能够稳定可靠的传送;Data_flow=change(data_channel1,data_channel2,data_channel3,data_channel4)+data_srypt
Change变换因子,data_channel数据通道。
本发明具有优点如下:
1、实现便携式患者全面医疗信息采集,并通过无线互联网络实现信息实时交互传递并具有心理调控能力、医院分级筛选、临床咨询、GPS定位的监护网络化设备---便携、双向调控式全信息化无线网络移动监护工作站;
2、本发明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的消除急救现场与目标医院的距离,医院的医疗资源尽可能早期的应用于急救过程。
3、系统在移动中,患者完全医疗信息传输数据传输安全性、真实性、可靠性均有可靠的保证。移动中医疗信息传送的环境很恶劣,特点是通讯信号不稳定、颠簸、数据易于被截获。要求数据加密,要求系统容错运行,要求系统智能化程度高,要求人机界面友好、简单。本发明采用了包括数字信号分析在内的诸多高技术方法,确保系统能够规模化应用于急救环境中。
4、本发明的整体设计建立在互联网体系之上。采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信息共享。信息的传输经由互联网建立起一个固定传输通道,发送数据。
5、本发明利用最低的成本,最可靠的系统架构,有机的、交互的将多种技术溶和于一台设备之内,体现安全、实用、可靠、透明的技术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电路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数据传输启动等待拨号线程处理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即时通讯管理等系统功能的实现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含了多种现有技术于一体,是集成化的综合信息采集、管理、控制系统。它包括:监护仪技术、医院临床信息化技术(CIS)、医学临床路径技术、数字分析和处理技术、互联网接入技术、无线通讯技术、GPS定位技术、即时通讯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信息集成技术和人体信息学中生物反馈技术。
上述技术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完全实用化的程度。各自单独产品在不同领域都有成熟应用实例或相关专利(如:ZL2006 2 0012227.9,ZL 2007 20151249.8,ZL 2005 2 0142195.X等专利)。
本发明的硬件由监护部分、计算处理部分、音响部分、摄像部分、无线发送接受部分、电源部分、传感部分组成。
系统中的监护模块采用具有注册销售许可的华翔多功能组合式监护设备(HXD_I)。其多功能模块包含了常规生命体征和脑功能指标的监测,同时,对于常规生命体征的二次计算,又获得了多项功能监测指数。
系统要求数据加密,要求系统容错运行,要求系统智能化程度高,要求人机界面友好、简单。问题的解决,采用了包括数字信号分析在内的诸多高技术方法,确保系统能够规模化应用于急救环境中。
本发明的整体设计建立在互联网体系之上。采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信息共享。信息的传输经由互联网建立起一个固定传输通道,发送数据。框图如图1表示。
技术的集成体现了系统信息化的程度,技术的整合是其中最为复杂的技术难点。必须解决多种技术统一架构、分布计算处理、标准化数据结构、移动监护信息工作站的组网名称结构、事件驱动触发以及优化网络资源、减少网络占用、智能网络状态识别、动态链路连接管理等等关键处理技术。
系统的技术整合采用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方式。利用模块化编程技术,将多种硬件平台形成的数据集成到windows XP的操作界面中,数据的采集以分布计算处理模式分别在不同的控制单元中完成,包括了生命体征的数据采集,获得的数据以循环二进制队列结构整合入计算控制单元中。计算控制单元以标准的数据结构,统一的数据频率,揉合本机在组网中的名称结构,对数据实施加密化处理和压缩。整合的数据流进入链路存储队列中。数据窗口为8个bety
L流窗口=wavelet(m1+m2+m3+m4+addr+asyn+data1+data2)
m1,m2,m3,m4为模块传送的数据,asyn为同步,data为数据和加密包
系统数据发送和状态接受、命令接受是系统实用化的根本保证。也是系统能够安全使用的关键环节之一。GPRS和CDMA在移动中并不是一个稳定的互联网接入技术。诸多环节可以影响数据传送的效果。对于数值型数据的传送,可以使用UDP包。采用多次发送的方式,保证服务器可以接受到一次有效数据实体。对于波形图像的传输,要求连续性和排他性。不能丢失数据。这是本项技术的难点。数据的加密和压缩是波形传输的另一个难点。波形图像的传送必须采用TCP包。利用单片计算机的流控制能力,实时处理GPRS接入的状态和内部缓存大小。自动识别和自我修正网络通讯的实时进程,进而控制数据流的方向和网络呼叫拨号。设置了多达六分钟的数据链路动态队列区。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容错能力的提高。本项技术的实施,以及接收站点工作站软件的动态队列管理和数据显示平滑处理技术的应用,是本项发明可以实用的根本保证。
数据在链路存储队列中等待入网。网络状态触发电路触发一个网络状态事件,计算控制单元的事件处理流程根据事件性质,分别进入不同的线程处理单元。在正常状态下,取得链路数据,以TCP协议分包,通过无线网络向网络中设置的网址和端口发送协议包。
TCP协议包+=(save_point-read_point)*real_data→read_point++save_point,read_point为数据指针,real_data为实时数据。
如果非正常状态,系统启动等待拨号线程处理流程,网络接入状态识别电路定时尝试网络接通情况,同时,触发一个数据缓存事件,并重组数据结构。网络状态识别确定网络服务器忙还是网络断线发生,触发不同的消息,启动重新拨号电路或尝试连通服务器线程(见图2)。
L流窗口=(m1+m1+m1+m1+addr+asyn+data)
m1为传送的关键数据,asyn为同步,data为加密包
动态数据链路管理包含了内存数据队列管理,数据加密管理,数据压缩管理。数据结构动态改变,数据流的重组。涵盖了回顾数据及当前数据发送的动态相互协调和关键数据快速传送的功能。
系统的数据传输,采用公网和无线模式,必须加密数据的传输。本系统没有采用常规数据加密技术。提出一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动态数据加密方法:小波分析数据加密技术。考虑的基础是小波分析技术的复杂和精细,分解和还原特性,以及强大的抗干扰能力。系统的硬件设计充分考虑了本项技术的实施。数据格式扩展到八通道数据传输能力。事先设定特定数据段的小波变换和指数化小波分析结果。其中的母函数以及数据变换的分辨率保密,各成分数据的通道号无序。在接收端,对信号实施反变换,可恢复数据的原始特性。本项技术的采用,可以消除信号的干扰。小波分析技术的应用,还可在接收端对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出多种信号的某些特征指标,以便作为远距离反馈调控的数据基础。本项技术的采用,是系统实用化的基础。
数据加密技术采用多重模式,设置动态专有加密包。以小波算法得出数据加密结果D16。接收端启动小波反变换,获得加密结果E16,比较两种加密结果的变化,可以达到判断数据真伪的结果。同时,根据具体的E16数值,可以确认接收的数据加密序列,正确组合数据。
数据加密算法采用小波多尺度变换及重构算法对特定一段生命体征波形信号进行处理,母函数取为平滑函数的一阶导数(样条函数),构建64个点,尺度从20到26,进行二进小波变换:
(Wf(2^j,x))j∈z
重构函数选择部分二进变换结果恢复:
f(x)=∑Wf(2^j,x)*X 2^j(x)
其中X2^j(x)是重建小波。
对于计算所得的波形函数f(x),采用积分算法
e=(∫f(x)dx)^2
可以获得特定波形电位的功率e。
波形电位的峰值判断采用极大、极小值波形识别算法,获得的时间点作为加权因子a。得到E=a×e。
指数化后得到:
E16=(1-1/esp(E/A))×100
A为量化因子。E16为加密指数。
动态数据压缩方法采用了不同状态下的数据重组技术,改变了特定状态下的数据流顺序。使不同状态下关键数据能够稳定可靠的传送。
Data_flow=change(data_channel1,data_channel2,data_channel3,data_channel4)+data_srypt
Change变换因子,data_channel数据通道
上述的生命体征采集以及无线发送,利用了多种软、硬件模式。以分布式计算处理、标准化的数据集成模式组织数据流。以动态数据存储管理和消息机制启动多任务并行处理机制,达到无线传输的可靠和连续。
系统的信息化技术是患者医疗信息共享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系统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系统实现的技术瓶颈。本项发明充分体现了集成化以及不同领域技术融合的独特魅力。考虑到系统广域网络化应用的特性,以及信息交换的广域分布,本系统中信息化的实现是信息交换架构中最复杂的内部消息机制交换和多点对多点的数据无线传送交换模式。
系统的监护处理部分采集到的监护数据同时传送到移动病患信息工作站,启动数据接收和显示存储两个消息。计算机系统启动不同的线程,包括监护数据的处理、GPS定位信息处理、医院分级列表、专家咨询、患者状态评分、基本病情及救治过程录入、信息化单据生成以及即时通讯管理等系统功能的实现。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系统软件技术的集成化架构,解决了诸多信息交互处理的难点。特别是自动数据交换的实现,有效地解决了单据生成、评估评分、医院分级、语音播报、专家咨询等线程处理时的自动化问题。
系统采用消息机制,系统建立一个消息队列,具有优先级控制,消息在队列里等待服务,得到服务响应后,系统建立内存数据交换区域,之后,调用不同软件语言编制的功能模块,实现多功能并行处理的能力。如此架构的系统工作流程,最大限度的达到了软件编程的灵活性和功能模块化编制方法。是现代化的软件工作流程。

Claims (5)

1、一种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监护采集发送设备;第二单元是信息集成工作站;监护采集发送设备包含了监护电路、计算控制电路、数据处理电路、动态数据连路缓存电路、无线互联网络接入控制电路、生物反馈模块、电源电路等部分;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通过病人身上的心电、脑电、血压、血氧等感受器探头,转换病人的相应生命体征信号为电信号,该信号送入心电、脑电、血压、血氧、呼吸、体温、肌电、血管搏动等监护电路的滤波、噪音控制、放大输入部分,经相应监护模块(HXD_I)的各自计算处理、加工后,再经由模块的RS232通讯口和模拟信号输出口,分别送入中心计算控制部分的模、数转换电路和RS232接口电路中;中心计算控制部分获得数字化的上述生命体征数据后,分别送入加密、压缩、小波计算的数据处理电路;得到处理后的数据流,送入动态数据链路缓存队列中;动态数据链路缓存队列是变化的数据存储和输出结构;根据网络状态的不同,数据在存储区域内的结构不同;由计算控制电路在获得网络状态变化的中断事件触发后,控制采集到的数据的不同排列组合;在写指令控制下,写入存储队列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在计算控制电路的读指令控制下,经数据端口输出到无线互联网络接入控制电路;计算控制部分在获得脑电信息后,作为生物反馈控制流程中的起始基本反馈信息实时写入动态数据链路缓存及发送后,实时等待接收上位机和信息集成工作站所发来的控制命令,据此自计算控制电路的内存中取出相应的控制模式代码,以不同的电刺激频率和强度以及光刺激频率和强度,经驱动输出电路施加电、光刺激到患者的相应身体部位;互联网络接入控制电路部分完成对网络的自动拨号、网络状态识别、TCP模式信号调制、分包、输出的功能;数据在送到互联网接入部分的同时,通过RS232接口送入信息集成工作站;
信息集成工作站由移动计算机、GPS定位设备、信息录入设备、显示设备、PDA手持设备、视频摄像电路等组成;
移动计算机接收监护采集发送单元发送的数据流,送显示设备上显示监护波形和数值;接收GPS定位设备的卫星定位信号,通过专用地图软件在显示设备上显示设备所在地点;同时,通过RS232接口将定位信息送入互联网接入控制电路中发送;移动计算机根据使用人员通过信息录入设备和PDA手持设备以无线或有线方式录入患者的基本病情、抢救、治疗步骤和用药,以及和上位机的实时文字通讯内容,随时生成急救记录单,并将记录单据所描记的所有患者医疗信息和文字即时通讯内容在加密后通过RS232接口送入互联网接入控制电路中实时发送并接收上位机所传回的文字和反馈控制信息,再分别送入显示设备显示及声、光(监护采集发送设备)、电(监护采集发送设备)反馈控制部分的输出电路;
移动计算机通过摄像头将现场的视频图像采集到系统中,通过移动3G技术上传到上位机中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护采集发送设备包括以无线方式接收上位机对于接收到的脑电信息计算处理后获得的调节控制指令的脑功能反馈模块,信息集成工作站包含生物反馈模块中的实现声音的刺激输出的音乐列表存储电路、文字语言转换存储电路、音响放大控制部分;监护采集发送设备包含实现光、电刺激输出的生物反馈模块中的光、电刺激模式存储和驱动控制的输出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部分包括:脑电波形、心电波形、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呼吸、额肌电、末梢灌注指数、血管搏动波等生命体征信号的采集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征在于数据交换方法采用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方式,利用模块化编程技术,将多种硬件平台形成的数据集成到windows XP的操作界面中,数据的采集以分布计算处理模式分别在不同的控制单元中完成,包括了生命体征的数据采集,获得的数据以循环二进制队列结构整合入计算控制单元中;计算控制单元以标准的数据结构,统一的数据频率,结合本系统在组网中的名称结构,对数据实施加密化处理和压缩;整合的数据流进入链路存储队列中;数据窗口为8个bety
L流窗口=wavelet(m1+m2+m3+m4+addr+asyn+data1+data2)
m1,m2,m3,m4为模块传送的数据,asyn为同步,data为加密包
GPRS和CDMA在移动中,对于数值型数据的传送,可以使用UDP包(或TCP包),采用多次发送的方式,保证服务器可以接受到一次有效数据实体;对于波形图像的传输必须采用TCP包;利用单片计算机的流控制能力,实时处理GPRS接入的状态和内部缓存大小,自动识别和自我修正网络通讯的实时进程,进而控制数据流的方向和网络呼叫拨号;设置多达六分钟的动态数据链路队列区,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容错能力的提高;
数据在链路存储队列中等待入网,网络状态触发电路触发一个网络状态事件,计算控制单元的事件处理流程根据事件性质,分别进入不同的线程处理单元;在正常状态下,取得链路数据,以TCP协议分包,通过无线网络向网络中设置的网址和端口发送协议包;
TCP协议包+=(save_point-read_point)*real_data→read_point++save_point,read_point为数据指针,real_data为实时数据;
如果非正常状态,系统启动等待拨号线程处理流程,网络接入状态识别电路定时尝试网络接通情况,同时,触发一个数据缓存事件,并重组数据结构;网络状态识别确定网络服务器忙还是网络断线发生,触发不同的消息,启动重新拨号电路或尝试连通服务器线程;
L流窗口=(m1+m1+m1+m1+addr+asyn+data)
m1为传送的关键数据,asyn为同步,data为加密包
动态数据链路管理包含了内存数据队列管理、数据加密管理、数据压缩管理;数据结构动态改变,数据流的重组,涵盖了回顾数据及当前数据发送的动态相互协调和关键数据快速传送的功能;
系统的数据传输,采用公网和无线模式,加密数据的传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加密技术采用多重模式,设置动态专有加密包;以小波算法得出数据加密结果D16,接收端启动小波反变换,获得加密结果E16,比较两种加密结果的变化,可以达到判断数据真伪的结果;同时,根据具体的E16数值,可以确认接收的数据加密序列,正确组合数据;
数据加密算法采用小波多尺度变换及重构算法对特定一段生命体征波形信号进行处理,母函数取为平滑函数的一阶导数(样条函数),构建64个点,尺度从20到26,进行二进小波变换:
(Wf(2^j,x))j∈z
重构函数选择部分二进变换结果恢复:
f(x)=∑Wf(2^j,x)*X2^j(x)
其中X2^j(x)是重建小波;
对于计算所得的波形函数f(x),采用积分算法
e=(∫f(x)dx)^2
可以获得特定波形电位的功率e;
波形电位的峰值判断采用极大、极小值波形识别算法,获得的时间点作为加权因子a。得到E=a×e;
指数化后得到:
E16=(1-1/esp(E/A))×100
A为量化因子;E16为加密指数;
动态数据压缩方法采用了不同状态下的数据重组技术,改变了特定状态下的数据流顺序;使不同状态下关键数据能够稳定可靠的传送;
Data_flow=change(data_channel1,data_channel2,data_channel3,data_channel4)+data_srypt
Change变换因子,data_channel数据通道。
CNB2008101179032A 2008-08-05 2008-08-05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及数据交换方法 Active CN10055938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1179032A CN100559382C (zh) 2008-08-05 2008-08-05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及数据交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1179032A CN100559382C (zh) 2008-08-05 2008-08-05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及数据交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4817A true CN101334817A (zh) 2008-12-31
CN100559382C CN100559382C (zh) 2009-11-11

Family

ID=40197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8101179032A Active CN100559382C (zh) 2008-08-05 2008-08-05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及数据交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9382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916A (zh) * 2010-03-23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心电数据信息的终端和方法
CN101661531B (zh) * 2009-04-02 2011-07-2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核化生医学救援专家咨询信息系统
CN103312782A (zh) * 2013-05-15 2013-09-18 晁彦公 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其方法
CN103676712A (zh) * 2013-11-22 2014-03-26 广东招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103876743A (zh) * 2013-12-04 2014-06-2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无线移动互联网自动计算的睡眠呼吸暂停信息交换方法
CN103892815A (zh) * 2014-04-28 2014-07-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生理指标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04469327A (zh) * 2014-12-23 2015-03-2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康复护理机器人床的遥测遥控方法和设备
CN105534521A (zh) * 2016-01-28 2016-05-04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定位的脑电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874667A (zh) * 2017-02-11 2017-06-20 肇庆全商联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功能移动医疗车的医疗数据存储系统
CN113016039A (zh) * 2018-11-12 2021-06-2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处理医学设备中的波形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531B (zh) * 2009-04-02 2011-07-2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核化生医学救援专家咨询信息系统
CN101803916B (zh) * 2010-03-23 2014-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心电数据信息的终端和方法
CN101803916A (zh) * 2010-03-23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心电数据信息的终端和方法
CN103312782A (zh) * 2013-05-15 2013-09-18 晁彦公 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其方法
CN103676712A (zh) * 2013-11-22 2014-03-26 广东招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103676712B (zh) * 2013-11-22 2016-06-08 广东招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103876743A (zh) * 2013-12-04 2014-06-2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无线移动互联网自动计算的睡眠呼吸暂停信息交换方法
CN103892815A (zh) * 2014-04-28 2014-07-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生理指标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03892815B (zh) * 2014-04-28 2016-02-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生理指标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04469327A (zh) * 2014-12-23 2015-03-2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康复护理机器人床的遥测遥控方法和设备
CN105534521A (zh) * 2016-01-28 2016-05-04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定位的脑电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874667A (zh) * 2017-02-11 2017-06-20 肇庆全商联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功能移动医疗车的医疗数据存储系统
CN113016039A (zh) * 2018-11-12 2021-06-2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处理医学设备中的波形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9382C (zh) 2009-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9382C (zh)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及数据交换方法
CN101599110A (zh)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管理方法及平台
CN103905549B (zh) 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876743B (zh) 无线移动互联网自动计算的睡眠呼吸暂停信息交换方法
CN106980771A (zh) 一种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的系统
CN10360591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控制方法
CN106821366A (zh) 智能心电监护系统
CN103810369A (zh) 基于物联网的copd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4740698U (zh) 一种智能化的居家养老系统
CN113192624B (zh) 紧急救治系统、紧急救治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903068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社区远程健康服务系统
CN105160155A (zh) 一种医学信息网络共享系统
CN103699794A (zh) 基于云计算的中医专家远程智能诊断系统
CN101959002A (zh) 基于数字机顶盒的家庭远程监护系统
CN108573747A (zh) 一种用于健康监控的智慧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
CN112509698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监控管理系统
Fe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remote public medi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low delay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CN107731284A (zh) 医疗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3113156A (zh) 一种基于医疗系统用的智能随访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524590A (zh) 一种智慧健康社区系统
CN103699796A (zh) 基于云计算的中医专家在线智能诊断系统
CN106295143A (zh) 一种基于rfid的疾病信息采集方法
WO2022126528A1 (zh) 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监护设备、监护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10095738U (zh) 一种智能人居用远程医养健康系统
Falat et al. Tele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s for telemedicine in smart ci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

Owner name: PEOPLE S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44 2-1203, SHIDAIZHIGUANG MINGYUAN, NO. 45, XIZHIMEN NOR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044 NO. 11, XIZHIMEN SOUTH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24

Address after: 100044 Beijing, Xizhimen, South Street, No. 11, No.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People's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Co-patentee after: Wu Yibing

Address before: 10004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Xizhimen No. 45 North Street Light era gardens 2-120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WU YIBING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20

Address after: 100044 Beijing, Xizhimen, South Street, No. 11, No.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People's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100044 Beijing, Xizhimen, South Street, No. 11, No.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Easy Moni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People's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Co-patentee before: Wu Yi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