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1741A - 用于自动同步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同步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1741A
CN101331741A CNA2006800472491A CN200680047249A CN101331741A CN 101331741 A CN101331741 A CN 101331741A CN A2006800472491 A CNA2006800472491 A CN A2006800472491A CN 200680047249 A CN200680047249 A CN 200680047249A CN 101331741 A CN101331741 A CN 101331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file
catalogue
memory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72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1741B (zh
Inventor
F·图尔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Original Assigne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filed Critical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ublication of CN10133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1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1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1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2876Pairs of inter-processing entities at each side of the network, e.g. split prox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41Database schema or data structure
    • Y10S707/99942Manipulating data structure, e.g. compression, compaction, compi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41Database schema or data structure
    • Y10S707/99943Generating database or data structure, e.g. via user inte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41Database schema or data structure
    • Y10S707/99944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41Database schema or data structure
    • Y10S707/99944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tructure
    • Y10S707/99945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tructure proces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41Database schema or data structure
    • Y10S707/99948Application of database or data structure, e.g. distributed, multimedia, or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动同步的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和方法。在该通信系统,设置有至少两个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能够使存储在它们各自的存储器中的文件和/或目录同步。因此,各个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连接装置、同步装置、属性管理装置和远程访问控制器。在存储器中,存储有文件和/或目录。它们的属性是由所述属性管理装置针对这些文件和/或目录单个地定义的。如果表明任何文件和/或目录处于“共享模式”,则连接装置自动地搜索另一个设备并且与该另一个设备建立连接。如果在所述另一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内存储有相应的文件和/或目录,则自动进行同步。为了自动进行同步,远程访问控制器控制对这些目录和/或文件的访问。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同步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动同步的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和方法。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在将电子设备与另一电子设备连接起来时,自动对存储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目录和/或文件进行同步。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电子设备能够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例如通过使用移动电话的内部存储器从计算机中传送所下载的音乐文件。还可以更新可能基于电子邮件程序而存储在办公计算机中的日程表数据。在韩国专利申请1020010063284A的摘要中给出了这样一种使便携式电话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同步的方法。需要手动地建立移动电话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在建立了移动电话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之后,由移动电话发出同步请求。所连接的计算机接收该请求并且将相关数据发送到该移动电话。该移动电话将这一数据存储在它的内部存储器中。
与数据经由不同的电子设备从一个装置到另一个装置的传送相关的已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是,在任何情况下,用户都必须建立连接并且人工地选择所要传送地文件。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提供能够与一种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专用程序。
这些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数据的传送仅限于为进行数据交换做好了准备的那一电子设备。尽管设备做好了准备,例如通过在要与移动电话相连的计算机上安装计算机程序,在任何应当进行数据传送或数据更新的时候,仍然需要人工地连接电子设备并且至少发送一个请求。这样,存储任意类型数据的现代电子设备的大部分能力仍然无法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前面概括的用于同步的现有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以及方法的普遍问题是,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仅仅是基于以任何方式实现的手工输入来进行的。这样,相当于要用户发起同步处理,但是用户经常会忘记做这件事情。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实现目录和/或文件与多个其它电子设备的自动同步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以及提供用于自动同步的方法。
上面提出的目的是由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操作用于与另一电子设备进行连接以交换数据的电子设备和按照权利要求9的自动同步方法以及按照权利要求14的通信系统来实现的。
按照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目录和/或文件的存储器,可操作用于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连接装置,用于定义与所述目录和/或文件相关的各自的属性设置项的属性管理装置,可操作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连接的情况下使目录和/或文件与存储在所述另一电子设备中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自动同步的同步装置和可操作用于控制对所述相应目录和/或文件的目录和/或文件的访问的远程访问控制器。根据本发明,同步装置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同步装置自动地将所述电子设备的目录与和它们相应的目录和/或文件同步。这一自动同步是在任何将电子设备与另一电子设备连接的时候进行的。为了控制电子设备对所述另一电子设备的访问,提供了远程访问控制器,该远程访问控制器在包括至少两个这样的电子设备的通信系统中的同步处理期间读取和/或写入文件的时候,控制对目录和/或文件的访问。这至少两个电子设备可以是相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的目录和/或文件的自动同步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所述目录和/或文件与存储在可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另一个电子设备中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的自动同步。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至少下列步骤:
确定是否有至少一个目录和/或文件设置为共享模式,
如果可用并且找到了相应的目录和/或文件,则自动将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另该电子设备连接,
确定所述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夹和
同步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所述目录和/或文件和/或使同步所述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相应目录和/或文件。
当执行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时,首先确定要进行同步的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目录和/或文件是否提供了至少一个设置为共享模式的目录和/或文件。共享模式用于以这样一种方式指示目录和/或文件:同步处理是针对该单个的目录和/或文件进行的。如果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发现至少一个这样的目录和/或文件,则将所述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连接,前提是所述另一个电子设备可用。在建立了这一连接之后,由电子装置确定在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是否存在用来进行同步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如果确定了这样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则自动开始同步处理。
在本申请和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电子设备″包括任何种类的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术语″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诸如移动电话、移动蜂窝电话、寻呼机、个人数字助理、发信机(例如,电子组织器)、智能电话之类的所有器材。术语″通信系统″涉及任何种类的能够无线地或经由电缆实现信息传送的通信或电信系统。虽然本发明主要牵涉信息的接收,但是应当注意,按照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和方法并非专门局限于信息接收,而是在实际应用中还能够实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传送。
尤其有益的是,在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包括自动连接检测器的连接装置。自动连接检测器能够自动搜索可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如果找到了可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则自动连接检测器还能够建立这种连接。这种连接仅仅在至少一个所存储的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表明存在存储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中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的情况下自动建立。在至少一个所存储的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设置为″共享模式″的情况下假设存在这样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通过将目录和/或文件设置为所述″共享模式″,表明了这一特定的目录和/或文件应当和与其成对的相应文件和/或目录自动同步。
更加有益的是,在所述同步装置内设置可操作用于确定同步方向的判定装置。这一判定装置基于目录和/或文件以及相应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确定应该沿着哪个方向进行同步。同步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仅仅单向进行同步的情况下,判定装置通过给定标准确定该方向。这一标准可以例如是由与目录和/或文件及其相应目录和/或文件相关的属性设置项给出的。
应当强调的是,术语″包括″当用在本说明书中时,是用来表示所列出特征、数字、步骤或元器件的存在,并不排除还存在或加入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元器件或它们的群组的可能。
附图说明
附图1图解说明通信系统中的自动同步
附图2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实例的框图和
附图3表示按照本发明的自动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表示代表按照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情形。该系统包括数量不定的电子设备2到9。稍后将参照附图2详细解释说明各个电子设备的功能方面。
本发明的系统1包括多个电子设备,比如第一移动电话2、家用DVD3、家用立体声系统4、第一计算机5和第二计算机6以及第一汽车7。上面列出的所有这些电子设备例如由同一个人所有。系统1可以包括可能由第二个人所有的额外电子设备。第二个人的电子设备可能是第二移动电话8和第二汽车9。同一人或其他人的其它设备也可以包含在该通信系统内。系统1的电子设备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如附图1的双向箭头所表示的那样。各个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接口装置。这些电子设备可以经由接口装置彼此连接。为了将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连接起来,可以使用例如无线局域网、蓝牙、红外线(IR)、GPRS或电缆连接线(比如USB)。这一连接可以是能够实现数据流传输的任何类型的有线或无线连接。
附图1的图解说明表示第一移动电话2和电子设备3到7之间的可能连接,但是也有可能在电子设备3到7之间建立直接连接,如连接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的双向箭头所表示的那样。
如果在两个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比如在例如家用DVD 3和移动电话2之间建立连接,则可以在这两个电子设备之间交换数据。在上下文中,数据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文件、子目录或目录。这意味着,例如存储在家用DVD播放器3的内部硬盘上的电影可以经由已建立的连接传送到移动电话2。这样,第一移动电话2可以用于将存储在家用DVD播放器3上的数据传送到办公计算机,在所图示的例子中,所述办公计算机是第二计算机6。在所给出的例子中,这表示第一移动电话2可与第一个人的所有电子设备3到7连接,所有电子设备3到7之间的数据交换都可经由移动电话2进行。按照本发明,移动电话2和另一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是自动建立的并且数据交换是自动进行的,从而对存储在任一设备中的文件和/或目录进行同步。在发起自动同步处理之前,必须要识别另一电子设备的相应文件和第一移动电话2要进行同步的文件。将参照附图3详细解释说明这些相应文件或目录的识别。
一旦识别了移动电话2的文件或目录或二者和电子设备3到7中任何一个设备的相应文件或目录或二者,以至形成了要进行同步的文件或目录对,并且使第一移动电话2进入能够建立连接的状态,则自动地建立连接并且将会使另一个电子设备和移动电话2的相应文件得到同步,而无需另外的人工输入。这一连接可以例如在移动电话2处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范围内的情况下建立。这意味着,将会自动操作存储在第一移动电话2的存储器中的被识别为要加以同步的数据与文件(例如家用立体声系统4的音乐文件)的交换。同步处理将会在第一移动电话2处于所使用的到达家用立体声系统4的无线连接的范围内之后自动开始。例如,如果某人在第一移动电话2中存储的已有音乐文件中加入了新的音乐文件并且然后到达了可以与家用立体声系统4建立蓝牙连接的距离,则将会自动建立这一蓝牙连接并且随后将会把所添加的音乐文件复制到家用立体声系统4中。该家用立体声系统4的各目录与存储在第一移动电话2中的相应音乐目录得以同步。
除了单独一个人的设备之外,还可以自动同步其他人的设备。因此,仅需识别电子设备中应当进行自动同步的文件/目录对。在附图1中,这样的目录或文件或二者的对子是由第一汽车7和第二汽车9之间的双向箭头表示的。这意味着,例如如果所添加的第一移动电话2的音乐文件经由自动同步传送到例如第一汽车7的MP3播放器的内部存储器,并且第一汽车7和第二汽车9停放在两辆汽车可以建立连接的距离内,则刚刚从第一移动电话2传送到第一汽车7的新的音乐文件也会传送到第二汽车9。为了使两辆汽车7、9能够建立能够传送数据的连接,可以实施公知的无线连接技术,比如蓝牙或无线局域网,或者可以使用任何不同的标准。
存储在不同电子装置的存储器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文件或目录的结对是有利地借助与各个目录或文件相关的属性设置项来实现的。各个属性设置项能够实现例如第一汽车7和第一移动电话2之间、第一汽车7和第二汽车9之间的自动同步,但是不能实现第一汽车7和第二移动电话8之间的自动同步。如附图1的双向箭头所示,第二移动电话8适于与第二汽车9和第一移动电话2自动同步。
本发明对作为通信系统一部分的移动电话尤其有用,因为现在几乎人人都拥有移动电话。人们往往会不管到哪都带着他们的移动电话。所以通过同步将文件从另一个电子设备自动传送到与所述另一个电子设备不可直接连接的再另一个电子设备尤其有用。例如如果使用办公计算机6修改了相应文档,则经由移动电话,通过使用自动同步,很容易进行家用计算机5的存储器中存储的该文档的更新。使用移动电话2在两台计算机5、6之间传送例如文档的最新版本仅仅是通过离开办公室并且开车回家来进行的。在离开办公室之前,使办公计算机6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文档的最新版本与自动存储在移动电话2中的版本同步。在此之后,将第一移动电话2从办公室带回家中,在家中,自动建立与家用计算机3的连接,并且随后由刚刚存储在第一移动电话2中的版本自动更新家用计算机5中存储的相应文件或目录的版本。
正如已经从针对家用DVD 3或家用立体声系统4以及家用计算机5和办公计算机6给出的例子中明显看出的,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使相应文件或目录同步的方式。
首先,如果将一对目录识别为设置成共享模式的用于自动同步的目录对,则可以仅允许向该目录中添加新的文件。如果不会对所存储的文件(比如音乐文件或视频)本身进行修改,则这种设置尤其有利。这会导致例如与通信系统1的其它设备共享已经下载的新文件。与识别为形成用于同步的对子的各个目录相关的设置因此包含可能存储在属性设置项中的参数,该参数能够确定同步的方向。从本发明的角度出发,同步方向定义了要对彼此连接的两个电子设备中的哪一个电子设备基于另一个电子设备的目录或文件进行更新。如果例如将家用立体声系统4和第一移动电话2的两个目录结成对子并且属性包含设置″只写″,则对这两个目录的内容进行比较,并且如果这两个电子设备之一在所述目录中包括另一个电子设备的目录中不存在的文件,则将会对这个文件进行复制并且这样这两个目录随后会包含相同的文件。
由于可以针对各个目录和各个文件分别设置属性,因此可以阻止特定的文件或目录与其它目录的内容进行比较。这能够防止与另一个电子设备自动共享选定的文件。
第二种可行方案是将成对目录或文件的属性中的某一参数设置成总是保有所述成对文档的最新版本,第二种可行方案在必须要对经过修改的文件(比如文稿)进行同步的时候尤其有用。如果例如该文档存储在办公计算机6的存储器内并且相应的文档存储在第一移动电话2的存储器内,且在办公计算机6的文档中进行了修改,则将会把这个文档复制到第一移动电话2的存储器中。此外还可以比较第一移动电话2中存储的文档版本是否在与办公计算机6的相应文档进行最后一次同步之后得到了修改。如果发现第一移动电话2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文档要进行修改,则会由于所确定的同步方向而将办公计算机6的存储器中存储的较新版本复制到第一移动电话2的存储器中,但是不会覆盖(overwrite)第一移动电话2的现有版本。办公计算机6的较新版本是额外地复制到第一移动电话2的存储器中的,第一移动电话2的已经修改过的版本保持不变。为了将这两个版本区分开来,可以通过将文档的来源添加到文件名中来指示文档的原始来源。例如,通过添加词组″created_by_device##″或任何其它标识符来修改原文件名。这一过程(添加和指示较新的版本,而不是覆盖)还由对应的属性设置项表明。
在前面提到的例子中,已经存储在第一移动电话2的存储器中的文档也已被修改。也将这一版本作为新的文件复制到办公计算机6中并且也通过表明它的来源的后缀来修改它的文件名。
此外,可以实施针对同步方向的通用规则。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例如移动电话都是同步的基础。如果将第一汽车7的汽车立体声系统和第一移动电话2的成对目录的属性中的某一参数设置成第一移动电话2总是作为进行同步的基础,删除第一移动电话2的存储器中的音乐文件会导致汽车立体声系统7的相应音乐文件的删除。
当要进行同步的文件彼此结成对子时,针对设备1到9的各个对子单个地设置这些文件的属性设置项。由于第一移动电话2的可用存储器是有限的,因此经常不能仅仅将家用立体声系统4中存储的新音乐文件添加到第一移动电话2的存储器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移动电话的存储器中删除某些音乐文件。删除音乐文件释放了一部分存储器空间,并且这部分存储器空间可以用于其它应用。当第一移动电话2以后与家用立体声系统4连接时,应该防止删除家用立体声系统4中存储的音乐文件。因此,在家用立体声系统4和第一移动电话2之间存在连接的情况下,属性设置项表明在这一连接下,同步处理的基础总是家用立体声系统4并且由此决定同步方向。这样,家用立体声系统4中存储的所有音乐文件都将传送到第一移动电话2中。如果随后将第一移动电话2与第一汽车7的汽车立体声系统连接起来,则汽车立体声系统由第一移动电话2接管并且将刚刚从家用立体声系统4接收到的文件传送到第一汽车7的汽车立体声系统(如果这些文件没有存储在汽车立体声系统中)。
附图2中以框图的形式图解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例子。使用移动电话10作为按照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例子来进行图解说明。之所以选择移动电话10,是因为它在按照附图1的通信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按照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移动电话10包括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通信系统(比如UMTS、GSM或任何其它可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息的天线11。天线11与发射机/接收机12连接,在所述GSM或UMTS系统的情况下,该发射机/接收机12可以例如实施为射频单元。与发射机/接收机12连接的处理块13用于处理所接收的信号和要发射的信号。该处理包括例如所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信号的(解)调制、编(解)码等等或者生成用来发射的这些信号。
中央控制单元14与处理块13和存储器15连接。存储器15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是用于电话应用程序(比如例如地址簿)的保留存储区16。
此外,中央控制单元14与输入装置19和显示器20连接。中央控制单元14可以例如包含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等之内。它控制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10的操作。
显示器20例如在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是便携式蜂窝电话的情况下是普通的蜂窝电话显示器。显示器20用于例如显示所收到的呼叫的电话号码的被呼电话号码。此外还显现通过输入装置19输入的用户输入,比如号码、字符等。
正在由中央控制单元14处理的信息存储在保留存储区16内。除了前面提到的地址簿之外,这一信息还包括例如用于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10的操作的软件代码。保留存储区16包括信息来源标识存储区,例如用于存储信息来源标识信息(例如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和与信息来源的标识相关的附加信息(比如姓名、图像和/或类似信息)的电话簿存储区。前面介绍的移动电话的装置和单元仅仅描述了公知的蜂窝电话的基本组成部分。还可以增加其它的装置和单元来扩展移动电话10的功能。
如前文所介绍的那样,存储器15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由用于移动电话10功能的保留存储区16构成的。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可以由第二保留存储区形成,如附图2中所示,该第二保留存储区是移动电话10的内部存储器15的一部分。在另一种可供选用的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7的第二个部分也可以是存储卡,比如SD卡(安全数字卡)、MMC卡(多媒体卡)、CF卡(小型闪存卡)、SM卡(智能媒体卡)等。
在附图2中,图解说明了多个目录18.1、18.2、18.3和18.4存储在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目录18.1到18.4可以是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建立的文件结构的一部分。在各个目录18.1到18.4中,可以分配多个子目录。在目录18.1到18.4或子目录中的任何一个内,可以存储数量不定的文件。与各个文件和/或目录18.1到18.4或子目录相关地,存储属性设置项。为了存储属性设置项,属性管理器21与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输入装置19和显示器20连接。可以由移动电话10的用户单个地设置与各个目录18.1到18.4、子目录和/或文件相关的属性。为了以期望的方式设置属性,用户经由输入装置19在设置项中输入。为了显现已经设定的属性,属性管理器21与显示器20连接。属性管理器21管理针对任何一个目录、子目录或文件单个设置的所有属性或者至少与成对功能和自动同步相关的属性。这意味着,所有的文件、子目录或目录18.1到18.4可以与不同或类似的属性设置项相关。
为了使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存储的目录18.1到18.4、子目录和/或文件与另一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文件、子目录或目录同步,提供了接口单元22。接口单元22包括用于不同协议(比如蓝牙、无线局域网、IR、GPRS或其它协议,还包括电缆束标准,比如例如USB、LAN、Firewire等)的接口22.1到22.4。接口单元22的接口22.1到22.4是由连接装置23控制的,该连接装置23经由接口单元22的一个或多个接口22.1到22.4建立连接。连接装置23能够掌管到不止一个其它设备的不止一个连接并且与接口单元22连接。这意味着,例如移动电话10可以经由蓝牙与至少一个其它设备连接并且同时通过红外连接与此外另一个设备连接。
连接装置23包括自动连接单元24,该自动连接单元24自动开始搜索可用的且可连接的其它设备。对可用的其它设备的搜索仅仅在至少一个目录18.1到18.4、子目录和/或文件表明应当进行自动同步的情况下进行。如果与该单个的目录18.1到18.4、子目录或文件相关的属性设置项识别特定的目录18.1到18.4、子目录和/或文件处于″共享模式″下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文件、子目录、目录18.1到18.4指示应当进行这一自动同步。这样,自动连接单元24首先向与连接装置23连接的属性管理器21发送请求并且确定是否任何一个目录18.1到18.4、子目录和/或文件被设置为″共享模式″。如果有任何一个目录18.1到18.4、子目录和/或文件设置为″共享模式″,则自动连接单元24开始搜索可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如果发现了任何一个可连接的其它电子设备,则经由连接装置23建立相应的连接。如果例如超出了到各装置的最大距离或者其它电子设备关机,则其它电子设备是不可连接的。
在移动电话10与任何其它电子设备连接之后,同步处理开始。为了开始同步处理,经由远程访问控制26将同步装置25与接口单元22连接并且与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连接。在自动同步自身发生之前,同步装置25确定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的相应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通过移动电话10的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存储的目录18.1到18.4、子目录和/或文件的单个属性设置项与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的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之间的比较,确定在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是否存储着任何相应的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如果在所连接的电子设备中发现了相应的目录、子目录或文件,则可以同步这一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对。这一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对的识别是在由同步装置25读入了所连接的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之后进行的。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的文件、子目录和目录的属性设置项的比较是在比较器28中进行的,该比较器28是所述远程访问控制26的一部分,掌握到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存储的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的许可。如果移动单元10的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的目录18.1到18.4、子目录和/或文件各自的属性设置项与各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匹配,则这一对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可以同步。为了解释说明,当存储在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中时,将这一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称为相应的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
为了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同步,必须要确定同步方向。因此,作为同步装置25的一部分的判定装置29根据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的目录18.1到18.4、子目录和/或文件和相应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判断要以哪种方式进行同步处理。如果例如需要将文件添加到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则判定装置将同步方向确定为″其它设备到移动电话10″。在确定了同步方向之后,读取器/写入器27从另一设备读入相关的送入数据并且将其写入到移动电话10的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或者经由所建立的连接从存储器15中读入相关数据并且将相关数据发送到所述另一电子设备。在例如确定了同步方向朝向移动电话10的情况下,由读取器/写入器27读取文件并且将该文件存储在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如参照附图1所介绍的,可以通过覆盖存储器15中的已有文件或目录或者通过存储具有表明其来源的后缀的附加文件来进行写入。在将同步方向确定为从作为基础的移动电话10朝向其它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由读取器/写入器27从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读取出所要传送的数据并且经由接口单元22将其传送到另一电子设备。
按照本发明,另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由附图标记17到29表示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按照与针对移动电话10介绍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读取和处理由读取器/写入器27读取并且经由由连接装置23建立的连接来传送的数据。按照本发明的通信系统1包括数量不定的类似电子设备。
应当注意,象输入装置19和显示器20这样的特征不必是电子设备的一部分。而是可以在与连接到所述移动电话10的所述另一电子设备可连接的附加设备中提供输入装置19和显示器20。为了更改或输入属性设置项,将这一附加设备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连接。例如可以将膝上型计算机作为附加电子设备连接到例如家用立体声系统4上,以便更改或输入针对存储在所述家用立体声系统4的硬盘上的音乐文件的属性设置项。
在附图3的流程图中简要地示出了已经参照附图2进行过解释的自动同步步骤。
在可以进行自动同步之前,必须要识别包括至少一个文件、子目录和/或目录18.1到18.4及其存储在另一电子设备中的相应文件、子目录和/或目录的对子。要注意的是,这一对文件和/或目录还可以由文件和目录或者目录和子目录等组成。
在步骤30中开始初始化。这一初始化可以通过按下输入装置19的按钮或者用点击装置(比如计算机鼠标)从菜单中选择某一功能来开始。当开始了初始化时,在显示器20上显示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存储的目录18.1到18.4、子目录和文件的列表(步骤31)。通过经由输入装置19键入参数、数值或其它输入来设置属性设置项。在输入装置19的帮助下,选择显示器20上显示的列表中的目录、子目录或文件并且将针对这一特定目录、子目录和文件的属性设置项设置为共享模式(步骤32)。经由属性设置项管理器21将输入参数、数值和其它输入与各自的文件、目录或子目录关联起来。
如果通过输入属性设置项,将至少一个文件、子目录和目录设置为″共享模式″,则连接装置23寻找可连接的其它设备(步骤33)并且如果发现另一电子设备可与移动电话10连接,则建立这一连接(步骤34)。在建立了这一连接之后,在步骤35中,在显示器30上显示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文件、目录和子目录的列表。然后用户选择(步骤36)文件、目录或子目录作为相应文件、目录或子目录。这样,将存储器17的第二个部分中的文件、目录或子目录和相应的文件、目录或子目录结成对子并且使它们进入″共享模式″。
还可以首先选择要自动同步的所有文件和/或目录,然后再开始搜索可连接的另一设备。
在步骤36中,在另一电子设备一侧确认至少一个文件、目录和子目录的属性设置项变为″共享模式″。重复进行移动电话10的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存储的文件、目录或子目录的设置以及另一电子设备的相应文件、目录或子目录的选择及其确认,直到识别了所有的文件、子目录或目录对。对于各个所识别的文件、目录或子目录对,在进行了确认之后立即或者在初始化例程结束时自动进行同步处理。初始化例程可以例如通过从菜单中选择退出功能来终止。
只需要进行一次人工输入来识别文件、子目录或目录18.1到18.4及其相应文件、子目录或目录对子。每次将该电子设备(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是移动电话10)带到例如另一电子设备(例如,家用计算机5)的蓝牙连接范围之内的时候,都进行自动同步。如针对附图2解释说明的那样,连接装置23确定是否将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的任何一个文件、子目录或目录18.1到18.4设置成了″共享模式″(步骤32)。如果任何一个文件或目录处于共享模式,则在步骤40中,连接装置23将会自动搜索可连接的另一个电子设备,而不用用户输入。这一搜索可以是连续完成的,也可以是断续地进行的,例如有10分钟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可以由用户设定。时间间隔越长,电池能源的持续时间越长,而时间间隔越短,文件、目录或子目录就更新得越及时。
在搜索到可连接的电子设备之后,在步骤41中,如果找到了任何其它的电子设备,则由连接装置23经由接口单元22的接口之一建立连接。在步骤42中,确定所连接的其它电子设备中是否有任何文件、目录或子目录处于共享模式。如果发现所述其它电子设备中至少有一个文件、子目录或目录处于共享模式,则将这一相应目录、子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与存储在存储器15的第二个部分17中的文件、子目录或目录的属性设置项进行比较(步骤44)。在将文件、目录或子目录的属性设置项与其相应目录、子目录或文件进行了比较之后,由判定装置29在步骤44中确定同步方向。如果确定了同步方向,则在步骤45中通过由读取器/写入器27读取和写入或者读取和发射相关数据来完成自动同步。如果识别了不止一对文件、子目录或目录,则重复进行步骤42到45,直到全部所识别的文件、子目录和目录的对子都得到了同步。在对全部所识别的文件、目录和子目录的对子都自动进行了同步之后,还可以在间隔一段时间之后重复这一同步,这一间隔时间可以由用户设定。
当建立连接时,该同步处理将会自动重复进行。正在重复进行的同步的速率可以由用户设定。此外还可以实施触发功能,这一触发功能在任何改变或删除″共享模式″下的文件、目录或子目录的时候或者在添加任何文件、目录或子目录并且将其置于″共享模式″的情况下,发送触发信号。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很容易认识到,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这些和各种不同的其它改造和变更,而不必严格遵循本文图解说明和介绍的示范性应用并且不会超出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的真实思想和范围。

Claims (14)

1.可操作用于与另一电子设备进行连接来交换数据的电子设备,包括:
用于存储目录和/或文件的存储器,可操作用于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连接装置,可操作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将目录和/或文件与存储在所述另一电子设备上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进行同步的同步装置,可操作用于定义与所述所存储的目录和/或文件相关的各自的属性设置项的属性管理装置和可操作用于控制对目录和/或文件的访问以及对所述相应目录和/或文件的访问的远程访问控制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连接装置包括自动连接检测器,用于在至少一个所存储的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表明存在相应的目录和/或文件的情况下,确定用于建立连接的可用电子设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访问控制器包括用于比较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属性设置项的比较器。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属性设置项包括许可指示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装置包括可操作用于确定同步方向的判定装置。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装置包括读取器-写入器,该读取器-写入器可操作用于至少读取所述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并且将所述所读取的目录和/或文件写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存储器中。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器/写入器用于执行包括删除、添加、改变所述存储器中的目录和/或文件的一组功能中的任何一项功能。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是移动电话。
9.使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目录和/或文件与可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自动同步的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是否有至少一个目录和/或文件设置为共享模式
-如果可用并且找到了相应的目录和/或文件,则自动将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连接
-确定所述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夹和
-同步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所述目录和/或文件和/或同步所述所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中存储所述相应目录和/或文件。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至少一个目录和/或文件设置为共享模式,则所述电子设备自动搜索可连接的另一电子设备。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与所述相应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进行比较。
12.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所述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与所述相应目录和/或文件的属性设置项的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同步方向。
13.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目录和/或文件和它们的相应目录和/或文件的每一对单独地确定同步方向。
14.包括至少两个按照权利要求1到8之一的电子设备的通信系统。
CN2006800472491A 2005-12-16 2006-12-15 用于自动同步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101331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5098005P 2005-12-16 2005-12-16
US60/750,980 2005-12-16
US11/325,880 2006-01-05
US11/325,880 US7523136B2 (en) 2005-12-16 2006-01-05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ynchron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EP2006/012127 WO2007068494A1 (en) 2005-12-16 2006-12-15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ynchronis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1741A true CN101331741A (zh) 2008-12-24
CN101331741B CN101331741B (zh) 2012-07-11

Family

ID=37719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72491A Active CN101331741B (zh) 2005-12-16 2006-12-15 用于自动同步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523136B2 (zh)
EP (1) EP1961194B1 (zh)
JP (2) JP4843053B2 (zh)
CN (1) CN101331741B (zh)
AT (1) ATE432583T1 (zh)
BR (1) BRPI0619879A2 (zh)
DE (1) DE602006007040D1 (zh)
TW (1) TWI368141B (zh)
WO (1) WO20070684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808A (zh) * 2010-08-23 2012-03-14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车载自动接入装置
WO2012119539A1 (zh) * 2011-03-07 2012-09-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文件同步方法、文件同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946435A (zh) * 2012-11-22 2013-02-2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5571B2 (en) 2007-01-08 2011-01-04 Mspo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igital content from a personal computer to a mobile handset
US7937451B2 (en) * 2007-01-08 2011-05-03 Mspo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igital content from a computer to a mobile handset
US9317179B2 (en) 2007-01-08 2016-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to a user of a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US7865572B2 (en) * 2007-01-08 2011-01-04 Mspo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igital content from a personal computer to a mobile handset
US8782527B2 (en) * 2007-06-27 2014-07-15 Microsoft Corp. Collaborative phone-based file exchange
US9619304B2 (en) * 2008-02-05 2017-04-11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Automatic connections between application components
WO2009113038A1 (en) * 2008-03-13 2009-09-17 Nxp B.V. User interface and network data transfer system
US7987202B2 (en) * 2008-06-25 2011-07-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ntemporaneously sharing resources targeted by a library
JP4852586B2 (ja) * 2008-10-27 2012-01-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機器及びデータ同期方法
US20100159875A1 (en) * 2008-12-18 2010-06-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lephone Handset Contact List Synchronization
US8086368B2 (en) * 2009-01-06 2011-12-27 Bosch Security Systems Inc. Variable function communication gateway for vehicles
TWI563394B (en) * 2013-06-02 2016-12-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CN104639592B (zh) * 2013-11-15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云存储网关间信息同步方法和系统、及云存储网关
CN111522972B (zh) * 2019-02-02 2024-03-26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共享方法及车机
CN112445762A (zh) * 2019-08-30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文件共享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6530A (en) * 1992-12-02 1997-09-09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utomatic synchronization of common file between portable computer and host computer via communication channel selected from a plurality of usable channels there between
US5675802A (en) * 1995-03-31 1997-10-07 Pure Atria Corporation Version control system for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KR100362149B1 (ko) 1999-12-22 2002-1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폰과 컴퓨터간 데이터 동기화 방법
US7024214B2 (en) 2002-02-26 2006-04-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nchronizing over a number of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s using flexible rules
US7222139B2 (en) * 2002-07-30 2007-05-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synchronizing data
CA2412001C (en) * 2002-11-18 2015-10-27 Cor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multiple clip items of data
US20070116248A1 (en) * 2003-06-20 2007-05-24 Thomson Licensing Inc. Terminal and server for the synchronisation of contact data
JP2005202454A (ja) * 2004-01-13 2005-07-2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395446B2 (en) * 2004-05-03 2008-07-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eer-to-peer rule-based pull autonomous synchronization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808A (zh) * 2010-08-23 2012-03-14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车载自动接入装置
WO2012119539A1 (zh) * 2011-03-07 2012-09-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文件同步方法、文件同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681993A (zh) * 2011-03-07 2012-09-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同步方法、文件同步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US9460103B2 (en) 2011-03-07 2016-10-04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Fil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iles synchroniz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946435A (zh) * 2012-11-22 2013-02-2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6007040D1 (de) 2009-07-09
JP5389873B2 (ja) 2014-01-15
WO2007068494A1 (en) 2007-06-21
EP1961194B1 (en) 2009-05-27
BRPI0619879A2 (pt) 2011-10-25
JP2012027924A (ja) 2012-02-09
ATE432583T1 (de) 2009-06-15
US7523136B2 (en) 2009-04-21
CN101331741B (zh) 2012-07-11
JP4843053B2 (ja) 2011-12-21
US20070143252A1 (en) 2007-06-21
EP1961194A1 (en) 2008-08-27
TWI368141B (en) 2012-07-11
JP2009519517A (ja) 2009-05-14
TW200736932A (en) 2007-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1741B (zh) 用于自动同步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11991249B2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server,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information sharing
CN100530176C (zh) 多种同步源的交叉混合
JP2002055864A5 (zh)
CN109313634A (zh) 用于单个文件的文件同步暂停
KR20070084302A (ko) 범용 데이터 동기화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298537A (zh) 应用程序的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03946845A (zh) 客户端应用文件访问
CN101601007A (zh) 与主机设备的按优先级的数据同步
CN103533011A (zh) 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终端数据配置方法及系统
EP1820280A1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function of managing file and folder
CN10121136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4168667A (zh) 数据获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4719732B2 (ja) バックアップサーバ、移動機、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JP5149815B2 (ja) メディア装置コンテンツの変更の識別
WO2006072854A1 (en) Method of updating content of a portable device
WO2011067980A1 (ja) コンテンツ選択システム、提供装置、転送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選択方法
JP4142866B2 (ja) データベース同期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472329A (zh) 跨平台的交互式数据同步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KR100958741B1 (ko) 이기종 모바일 기기 간의 데이터 전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4071024B2 (ja) 情報転送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449329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发送终端、接收终端及电子设备
EP3136259A1 (en)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JP2009271673A (ja) 携帯端末および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CN105677839A (zh) 一种文件导入、导出和管理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