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0357A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0357A
CN101330357A CNA2007101086902A CN200710108690A CN101330357A CN 101330357 A CN101330357 A CN 101330357A CN A2007101086902 A CNA2007101086902 A CN A2007101086902A CN 200710108690 A CN200710108690 A CN 200710108690A CN 101330357 A CN101330357 A CN 101330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ing matrix
signal metric
data flow
valu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86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0357B (zh
Inventor
楼群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1086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30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0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0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0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0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包括:获取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获得所述最值所对应的表示信道状态信息的预编码加权矩阵;将所述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使采用预编码的闭环MIMO-OFDM系统与开环的MIMO-OFDM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增益。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各子载波并行传输,同时又将所要传输的串行数据流分解成多个并行数据流,将这些数据流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这样,每个子数据流具有较低的传输速率和较长的信号波形周期,从而使传输数据不易受到多经及其它的外界干扰。多输入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可以大大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因而,MIMO技术与OFDM技术结合的MIMO-OFDM系统,是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首选。
MIMO-OFDM系统分为:开环MIMO-OFDM系统和闭环MIMO-OFDM系统。相对于开环MIMO-OFDM系统,闭环MIMO-OFDM系统的接收端会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到发射端,发射端利用CSI,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降低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其中,CSI是指与信道特性有关的信息,比如瞬时信道信息、统计信道信息等。
图1介绍一种MIMO-OFDM空分复用的预编码系统,该系统考虑到直接反馈CSI的开销太大,对CSI进行量化等处理后形成预编码本,简称码本,是预编码加权矩阵的集合,保存在码本存储模块109中,码本存储模块109分别存储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为了便于后续部分的理解,先介绍MIMO-OFDM空分复用的预编码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的作用:
加扰编码交织调制模块101,用于对输入的信源进行调制,输出S1和S2
空分复用模块102利用空间分割构成不同的信道,来传输S1和S2,空分复用模块102输出为向量:
S = S 1 S 2
预编码加权模块103,用于从发射端码本109中获得预编码矩阵,对输入向量S进行加权,设预编码矩阵为F,F的维数为:NT×Ns,NT为发射天线数,Ns是流数,应小于或者等于发射天线数,预编码加权模块103的输出为加权后的数据流:FS;
OFDM调制模块104,用于将加权后的数据流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形成调制信号,对调制信号插入导频以便于接收端进行信道估计,对加入导频后的调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以得到时域信号,对时域信号加循环前缀CP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其中,加CP为了防止多径干扰;
OFDM解调模块105,用于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去CP,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
信道估计模块106,用于对来自OFDM解调模块105的信号进行信道估计,输出信道矩阵H;
检测译码模块107,采用一般的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Error,MMSE)算法进行检测或者串行干扰抵消的MMSE算法,根据信道矩阵H对OFDM解调模块105的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估计信号:
Figure A20071010869000062
Figure A20071010869000063
解调解交织译码解扰模块108,用于对来自检测译码模块107的估计信号进行处理,获得S1和S2
预编码选择模块110,选择最优的预编码矩阵,从接收端码本存储模块109获取最优的预编码矩阵在码本中的索引号,将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码本存储模块109;
发射端的码本存储模块109根据索引号找到相应的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加权模块103从发射端码本109中获得预编码矩阵,对输入向量S进行加权,输出加权后的数据流。
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选择预编码加权矩阵的方案,OFDM解调模块105输出的信号表示为:
y = 1 N s H n S + n - - - ( 1 )
其中,Hn=HFn,n=1,2....,L,L是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个数,Fn是预编码加权矩阵;S是空分复用模块102的输出: S = [ S 1 , S 2 . . . . . , S N S ] T ; n是噪声矢量: n = [ n 1 , n 2 . . . . . . . , n N R ] T ; NT为发射天线数,NS是流数,NR是接收天线数,其中,NT=NS
检测译码模块107采用MMSE的加权矩阵是:
G = H n H [ 1 N S H n H n H + N 0 I ] - 1 - - - ( 2 )
(2)式中的Hn H表示Hn的共轭转置;
根据G×y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接收的第i个数据流的信噪比(Signal NoiseRate,SNR)为:
SNR n , i r = h n , i r H [ Σ i ≠ j j = 1 N T h n , j r h n , j H + N 0 I ] - 1 h n , j r - - - ( 3 )
其中,(3)式中的hn,j是Hn中的元素,r表示是接收端的SNR,I是单位矩阵,N0是方差为σ2的白噪声;
采用最大化最小SNR准则:
F opt = arg F n max ( min ( SNR n , i r ) ) i - - - ( 4 )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取最小SNR时,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最差,而又将最小的SNR最大化,使最差的BER变好,因而使映射到每个子载波中的数据流的BER值很接近。而针对于MIMO-OFDM开环系统,由于信道的随机分布特性使开环系统中的映射到每个子载波的数据流的BER值已经较接近了。因而,使用现有技术提供的MIMO-OFDM预编码系统的BER相对于MIMO-OFDM开环系统没有减少,使MIMO-OFDM预编码系统的性能增益与MIMO-OFDM开环系统相比接近于零。MIMO-OFDM开环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是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使采用MIMO-OFDM预编码系统与MIMO-OFDM开环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增益。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包括:
获取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
获得所述最值所对应的表示信道状态信息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将所述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
一种网元设备,该设备包括:
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
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索引号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得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并获得该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将该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使发射端根据索引号获取预编码加权矩阵,从而获得信道状态信息。由于对应于每个预编码加权矩阵,各数据流的均方误差的和为一常数,如果其中一个数据流的均方误差最大,那必有另一数据流的均方误差较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信号度量值中的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且信号度量值是与均方误差有关的数值,使映射到同一频域单位上的两个数据流的均方误差的差异很大。用户被分配了多个频域单位,那么映射在多个频域单位上的数据流的平均误比特率较小,与MIMO-OFDM开环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增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MIMO-OFDM空分复用的预编码系统;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MIMO-OFDM空分复用的开环系统;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两个数据流的均方误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网元设备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网元设备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BER与MSE的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MIMO-OFDM空分复用的预编码系统性能与现有技术的比较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MIMO-OFDM空分复用的预编码系统性能与现有技术的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中的最值;获得最值所对应的表示信道状态信息的预编码加权矩阵;将该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其中,频域单位可以是子载波或者频带;信号度量值是均方误差或者信噪比。
下面以MIMO-OFDM空分复用的预编码系统中NT=Ns的情况为例,参阅图1,并结合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端的预编码选择模块110根据信道矩阵H和每个预编码加权矩阵F,获得每个F所对应的被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
步骤302、获取每个F所对应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大值Xnmax,在Xnmax中查找最大值Xmax
该步骤可采取如下具体实现方式:在第一个预编码加权矩阵F1对应的被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查找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大值X1max;在第二个预编码加权矩阵F2对应的被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查找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大值X2max;在X1max和X2max中取最大值记为Xmax。然后在第三个预编码加权矩阵F3对应的被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查找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大值X3max,将X3max与Xmax进行比较,如果X3max>Xmax,将X3max记为Xmax,同理,求出Xnmax中的最大值Xmax
步骤303、获得Xmax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步骤304、获取上述步骤获得的预编码加权矩阵的索引号。
步骤305、将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
在步骤305将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之后,发射端就可以根据该索引号查找并获得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从而获得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该实施例中信号度量值X可以为均方误差MSE或者信噪比SNR。在信号度量值X为MSE时,步骤301通过下述公式(5)获得每个F所对应的被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MSE。
E { ( s - s ^ ) ( s - s ^ ) H } = [ N 0 I + 1 N s ( HF ) H ( HF ) ] - 1 = [ N 0 I + 1 N s F H H H HF ] - 1 ≡ P - - - ( 5 )
其中,≡P表示记为矩阵P,假设NT=NS=2,则:
P = MSE 11 MSE 12 MSE 21 MSE 22
P的对角线元素是各个数据流的MSE,MSE11是数据流1的均方误差,MSE22是数据流2的均方误差。MSE越大,对应的数据流信号强度越差,该数据流性能越差;
假设码本存储模块上预存64个预编码加权矩阵F,两个数据流的MSE示意图如图4所示。步骤301求出数据流1在各个预编码加权矩阵下的均方误差MSE11和数据流2在各个预编码加权矩阵下的均方误差MSE22。步骤302和步骤303选择的预编码加权矩阵是32,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据流1在各预编码加权矩阵下的均方误差和数据流2在相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下的均方误差的和为常数,即MSE11+MSE22和为常数。如果MSE11最大,则MSE22最小,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预编码加权矩阵所对应的|MSE11-MSE22|最大。
其中,步骤302和步骤303可以用下述公式(6)表示,步骤302中的Xnmax为公式(6)中的max(MSEii n),Xmax为公式(6)中
Figure A20071010869000112
F opt = arg F n max ( max ( MSE ii n ) ) ii - - - ( 6 )
当信号度量值X是SNR时,接收端的预编码选择模块110采用公式(3)计算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SNR。此时,步骤302和步骤303可以用下述公式(7)表示,步骤302中的Xnmax为公式(7)中的max(SNRn,i r),Xmax为公式(7)中
Figure A20071010869000114
F opt = arg F n max ( max ( SNR n , i r ) ) i - - - ( 7 )
其中,公式(7)中的i表示第i个数据流;n=1,2....,L,L是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个数;r表示接收端。
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包括:
步骤501与步骤301相同。
步骤502、获取与各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小值Xnmin,在Xnmin中查找最小值Xmin
该步骤可采取如下具体实现方式:在第一个预编码加权矩阵F1对应的被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查找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小值X1min;在第二个预编码加权矩阵F2对应的被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查找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小值X2min;在X1min和X2min中取最小值记为Xmin。然后在第三个预编码加权矩阵F3对应的被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查找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小值X3min,将X3min与Xmin进行比较,如果X3min<Xmin,将X3min记为Xmin,同理,求出Xnmin中的最小值Xmin
步骤503、获得Xmin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步骤504-步骤505与步骤304-步骤305相同。
在步骤505将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之后,发射端就可以根据该索引号查找并获得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从而获得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该实施例中信号度量值X可以是均方误差MSE或者信噪比SNR。在信号度量值X是MSE时,上述步骤502和步骤503可以用公式(8)表示:
F opt = arg F n min ( min ( MSE ii n ) ) ii - - - ( 8 )
其中,步骤502中的Xnmin为公式(8)中的min(MSEii n),Xmin为公式(8)中
当信号度量值X是SNR时,接收端的预编码选择模块110采用公式(3)计算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SNR。此时,步骤502和步骤503可以用公式(9)表示:
F opt = arg F n min ( min ( SNR n , i r ) ) i - - - ( 9 )
此时,步骤502中的Xnmin为公式(9)中的min(SNRn,i r),Xmin为公式(9)中
Figure A20071010869000131
公式(9)中的i表示第i个数据流;n=1,2....,L,L是码本中预编码矩阵的个数;r表示接收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网元设备,该设备包括: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601,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602,索引号反馈单元603。
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601获取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其中,频域单位是子载波或者频带,信号度量值X是均方误差或信噪比;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602,获得该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索引号反馈单元603,将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602获得的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
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601进一步包括:与各加权矩阵对应的信号度量最大值获取单元6011和最大值查找单元6012,
与各加权矩阵对应的信号度量最大值获取单元6011在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获取与各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大值Xnmax;最大值查找单元6012在Xnmax中查找最大值Xmax
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602获得该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是:Xmax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一种网元设备,该设备包括: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701,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702,索引号反馈单元703。
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701获取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其中,频域单位是子载波或者频带,信号度量值X是均方误差或信噪比;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702,获得该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索引号反馈单元703,将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702获得的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
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701进一步包括:与各加权矩阵对应的信号度量最小值获取单元7011和最小值查找单元7012,
与各加权矩阵对应的信号度量最小值获取单元7011在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获取与各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小值Xnmin;最小值查找单元7012在Xnmin中查找最小值Xmin
其中,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702获得该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是:Xmin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上述实施例都是以子载波作为频域单位进行分析的,也可以以频带作为频域单位,频带为连续子载波的资源块,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频带上映射加权后的数据流,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此外,上述实施例是以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两个数据流为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多个数据流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得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MSE,找到MSE中的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将该预编码加权矩阵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使发射端根据索引号获取该预编码加权矩阵,从而获得信道状态信息。由于对应于每个预编码加权矩阵,各数据流的MSE的和为一常数,如图4所示,如果其中一数据流的MSE最大,那必有另一数据流的MSE较小,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MSE中的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使映射到同一频域单位上的两个数据流的MSE的差异很大。用户被分配了多个频域单位,假设映射到第一个频域单位上的第一个数据流的MSE为MSE1,第二个数据流的MSE为MSE2,由于信道随机性,可能映射到第二个频域单位上的第一个数据流的MSE为MSE2,第二个数据流的MSE为MSE1。根据现有的MSE与BER的关系式: BER = f ( MSE ) ∝ e - 1 MSE , 得到如图8所示的MSE与BER的关系示意图。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数据流的平均误比特率是:现有技术采用最大化最小SNR准则,使得两个数据流的SNR更接近,那么也就使得两个数据流的MSE更接近。现有技术提供的数据流的MSE=(MSE1+MSE2)/2,因而,使用现有技术得到的BER是:
Figure A20071010869000151
从图8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BER本发明小于BER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性能增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得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的各数据流的SNR,找到SNR中的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将该预编码加权矩阵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使发射端根据索引号获取该预编码加权矩阵,从而获得信道状态信息。由于 SNR ∝ 1 MSE , 在SNR最大时,MSE较小,在SNR最小时,MSE较大,所以使映射到同一频域单位上的两个数据流的MSE的差异很大。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BER平均小于BER 有技术,具有明显的性能增益。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系统性能增益,在IEEE 802.16e独立12径TU信道下,移动速度为3km/h时,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其中,系统的载频为3.5GHz,带宽为10MHz,FFT和CP的长度分别为1024和128。图9示出了信道相关性为0.7时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性能与现有技术的系统性能的比较,图10示出了信道相关性为0.2时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性能与现有技术的系统性能的比较。从图9和图10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在SNR相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BER性能明显好于现有技术和开环系统,在BER性能相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SNR相对于现有技术和开环系统要少1dB。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可能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
获得所述最值所对应的表示信道状态信息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将所述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度量值X是均方误差或者信噪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具体为:
在所述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获取与各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大值Xnmax
在所述Xnmax中查找最大值Xmax
所述获得所述最值所对应的表示信道状态信息的预编码加权矩阵具体为:
获得所述Xmax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具体为:
在所述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获取与所述各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小值Xnmin
在所述Xnmin中查找最小值Xmin
所述获得所述最值所对应的表示信道状态信息的预编码加权矩阵具体为:
获得所述Xmin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域单位是子载波或者频带。
6、一种网元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
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索引号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索引号反馈到发射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中的信号度量值X是:均方误差或信噪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包括:与各加权矩阵对应的信号度量最大值获取单元和最大值查找单元,
所述与各加权矩阵对应的信号度量最大值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获取与各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大值Xnmax
所述最大值查找单元,用于在所述Xnmax中查找最大值Xmax
所述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中获得的所述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是:所述Xmax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包括:与各加权矩阵对应的信号度量最小值获取单元和最小值查找单元,
所述与各加权矩阵对应的信号度量最小值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获取与各预编码加权矩阵对应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最小值Xnmin
所述最小值查找单元,用于在所述Xnmin中查找最小值Xmin
所述预编码加权矩阵获得单元中获得的所述最值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是:所述Xmin所对应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10、根据权利要求6、7、8或者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度量最值获取单元中获取的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域单位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是:被映射在同一个子载波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或者被映射在同一个频带上的各数据流的信号度量值X中的最值。
CN 200710108690 2007-06-18 2007-06-18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 Active CN101330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08690 CN101330357B (zh) 2007-06-18 2007-06-18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08690 CN101330357B (zh) 2007-06-18 2007-06-18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0357A true CN101330357A (zh) 2008-12-24
CN101330357B CN101330357B (zh) 2013-04-17

Family

ID=4020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08690 Active CN101330357B (zh) 2007-06-18 2007-06-18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3035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5293A1 (zh) * 2009-06-19 2010-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11012090A1 (zh) * 2009-07-30 2011-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通信的方法和系统、基站及移动终端装置
WO2011017954A1 (zh) * 2009-08-11 2011-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075952A (zh) * 2011-02-14 2011-05-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干扰消除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656560B (zh) * 2009-09-24 2012-09-2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效频谱利用率的协作通信方法
CN102104994B (zh) * 2009-12-21 2015-03-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mimo系统中向用户发射数据的方法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9402B (zh) * 2005-08-05 2011-06-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空间相关mimo系统中使用的自适应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257367B (zh) * 2007-02-28 2013-03-2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5293A1 (zh) * 2009-06-19 2010-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1931440A (zh) * 2009-06-19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11012090A1 (zh) * 2009-07-30 2011-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通信的方法和系统、基站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01989867B (zh) * 2009-07-30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通信的方法和系统、基站及移动终端装置
WO2011017954A1 (zh) * 2009-08-11 2011-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
KR20120082864A (ko) * 2009-08-11 2012-07-24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 단말기
CN101626262B (zh) * 2009-08-11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选择方法及装置
US8705638B2 (en) 2009-08-11 2014-04-22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KR101664087B1 (ko) * 2009-08-11 2016-10-10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 단말기
CN101656560B (zh) * 2009-09-24 2012-09-2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效频谱利用率的协作通信方法
CN102104994B (zh) * 2009-12-21 2015-03-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mimo系统中向用户发射数据的方法和基站
CN102075952A (zh) * 2011-02-14 2011-05-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干扰消除处理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0357B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1328B (zh) 基于载波索引调制的mimo-ofdm系统的检测方法
CN101330357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网元设备
CN1988434B (zh) 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的导频子载波分组方法
CN104917712B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891556B2 (en) Signal for transmission in single-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141563A (zh) 一种用于mimo-ofdm系统的空频联合调制设计方案
CN101018219B (zh) 一种空频信号处理方法
Cheng et al. Analysis and cancellation of mixed-numerologies interference for massive MIMO-OFDM UL
CN104580057A (zh) 一种单载波mimo系统的时域导频及其同步方法
US20110292827A1 (en) Method for demodulating data and demodulating apparatus based on a downlink transmit diversity mode in a lte system
WO2007111198A1 (ja) 送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KR20090016464A (ko) 공간-시간-주파수 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CN102546483A (zh) 一种宽带同频干扰噪声估计和干扰抑制的方法及相应系统
CN108632002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816027B (zh) 多天线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迭代信道估计方法
CN101958866A (zh) 导频插入方法和导频插入模块
US100090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downlink data in a massive MIMO system
CN101286754A (zh) 获取信道信息的方法、通信设备
CN1791081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cazac码的训练符号传输方法
CN102447658B (zh) 干扰抑制合并的方法及装置
Huang et al. Minimal Euclidean distance‐inspired optimal and suboptimal modulation schemes for vector OFDM system
WO200914296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ybrid mimo schemes in ofdm/a systems
CN103929274B (zh)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预编码方法
CN104022980B (zh) 一种ofdm系统信干噪比盲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01969417A (zh) 低回传的mimo-scfde系统自适应多模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