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9441B - 聚光元件 - Google Patents

聚光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9441B
CN101329441B CN2007101469539A CN200710146953A CN101329441B CN 101329441 B CN101329441 B CN 101329441B CN 2007101469539 A CN2007101469539 A CN 2007101469539A CN 200710146953 A CN200710146953 A CN 200710146953A CN 101329441 B CN101329441 B CN 101329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wavelength
item
light beam
information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69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9441A (zh
Inventor
木村徹
山下洁
森伸芳
新勇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103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0211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29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9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9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9441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元件、像差修正元件、聚光元件、物镜光学系统、光拾取器、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使用第一和第二波长λ1和λ2的光束、对第一和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具有: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多个台阶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形成由通过光轴方向的台阶分割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

Description

聚光元件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410059778.6、申请日为2004年6月17日、发明名称为“光学元件、像差修正元件、物镜光学系统、光拾取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像差修正元件、聚光元件、物镜光学系统、使用这些光学元件的光拾取器、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在光拾取器中,作为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的再现或对光盘记录信息的光源而使用的激光源的短波长化不断进展,例如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利用第二高次谐波的发生进行红外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变换的蓝紫色SHG激光器等波长405nm的激光光源正在实用化。 
如果使用这些蓝紫色激光光源,则在使用与DVD(数字化视频光盘)相同的数值孔径(NA)的物镜时,对于直径12cm的光盘,能记录15~20GB的信息,当把物镜的NA提高到0.85时,对于直径12cm的光盘能记录23~25GB的信息。下面,在本说明书中,把使用蓝紫色激光光源的光盘和光磁盘总称为“高密度光盘”。 
须指出的是,在使用NA0.85的物镜的高密度光盘中,光盘的倾斜(歪斜)引起的彗差增大,所以与DVD相比,把保护层设计得更薄(相对于DVD的0.6mm,是0.1mm)减少对于歪斜的彗差量。 
可是,只能说对于这样的高密度光盘能恰当地记录和再现信息,还不能说作为光盘播放器的产品的价值是充分的。现在,如果根据销售记录多种多样的信息的DVD或CD(光盘)的现实,则只能对高密度光盘记录和再现信息还不足够,例如对用户拥有的DVD或CD也同样能恰当地记录和再现信息对提高作为高密度光盘用的光盘播放器的商品价值是具有共性的。从这样的背景出发,希望搭载在高密度光盘用的光盘播放器上的光拾取器对高密度光盘、DVD、CD的任意一种都维持互换性,同时具有能恰当地记录和再现信息的性能。 
作为对高密度光盘、DVD、CD的任意一种都维持互换性,同时能恰当地记录和再现信息的方法,考虑到按照记录和再现的光盘的记录密度,有选择第切换高密度光盘用的光学零件和DVD、CD用的光学系统的方法,但是多个光学系统成为必要,所以不利于小型化,此外成本增大。 
因此,为了简化光拾取器的结构,谋求低成本化,希望在具有互换性的光拾取器中,把高密度光盘用的光学系统和DVD、CD用的光学系统公共化,极力减少构成光拾取器的光学零件个数。 
作为对于记录密度彼此不同的多种光盘能公共使用的光学系统用的物镜光学系统,知道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的在透镜表面设置以光轴为中心的环区构造,在各环区内形成多个凹凸构造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平9-306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1]特开平2002-277732号公报 
所述两个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通过使环区内形成的凹凸构造的阶梯深度为对于DVD的记录和再现波长λ1、CD的记录和再现波长λ2中的任意一方波长(例如λ1),在相邻的凹凸构造彼此间实质上不附加相位差的深度,通过凹凸构造,只对另一方波长(例如λ2)提供相位差。 
波长λ2的光束透射环区构造时,在各环区内形成的凹凸构造的数在相邻的环区构造彼此间提供波长的整数倍的相位差,所以由于环区构造,只有波长λ2的光束衍射。这是的各环区内形成的凹凸构造设定为同时确保对于波长λ1和波长λ2的透射率(衍射效率)。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物镜光学系统中,当波长λ2的光束由环 区构造衍射时,为了抵消DVD和CD的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波长λ2的光束作为发散光束射出,在专利文献2的物镜光学系统中,当波长λ2的光束由环区构造衍射时,在波长λ2的光束中附加抵消DVD和CD的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所以能用公共的物镜光学系统对DVD和CD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再现。 
专利文献1和2中描述的技术都实现DVD和CD等两种光盘间的互换,没有关于对于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和再现波长(400nm附近)、DVD的记录和再现波长(650nm附近),修正高密度光盘和DVD间的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对双方的波长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的最佳环区构造(例如,在各环区内形成的凹凸构造的数)的描述,所以为了实现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互换,难以原封不动地应用所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 
为了对高密度光盘和DVD,使用公共的物镜光学系统,适当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再现,除了上述的高密度光盘和DVD间的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还有必要解决高密度光盘固有的课题。 
高密度光盘固有的课题是(1)伴随着激光光源的短波长化的色像差、(2)伴随着高数值孔径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其中,(1)是在蓝紫色波长区域中,因为光学材料的波长分散(对于微小的波长变化的折射率的变化)大,所以变得明显的课题。当对光盘,从信息的再现切换到记录或从信息的记录切换到再现时,半岛体激光光源的输出变化,所以振荡波长变化(所谓的模式漂移)。虽然该波长变化为数nm,但是在蓝紫色波长区域中,波长分散大,所以在物镜光学系统重新聚焦之前,变为散焦状态,无法取得适当的记录和再现特性。 
此外,(2)是因为在物镜光学系统中产生的球面像差与数值孔径的四次方成比例增大,所以变得明显的课题。在高数值孔径的物镜光学系统中,因为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时的球面像差增大,所以对于激光光源的波长公差变得严格。特别是在蓝紫色波长区域中存在波长分散的影响,所以该课题变得更显著。此外,为了减少制造成本,使 物镜光学系统为塑料透镜是有效的,但是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增大,所以当光拾取器内的温度变化时,对于高密度光盘的信息的记录和再现特性中产生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考虑到上述的问题,提供对于包含使用蓝紫色激光光源的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使用的波长不同的多种光信息记录媒体,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再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物镜光学系统、光拾取器、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通过以下的结构能实现所述目的。 
(1)一种光学系统,用于光拾取器,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包括: 
第一光学功能面,形成有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其中每个环区形成有多个台阶; 
第二光学功能面,形成有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衍射构造,其中每个环区被台阶分割从而光束产生衍射次数的绝对值不低于1的衍射光。 
(2)一种光学系统,用于光拾取器,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包括: 
第一光学功能面,形成有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其中每个环区形成有多个台阶; 
第二光学功能面,形成有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光程差 付与构造,其中每个环区被台阶分割从而提供预定的光程差,而且每个环区的光程长度根据离光轴的高度而变化。 
(3)一种光学系统,用于光拾取器,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包括: 
像差修正元件; 
聚光元件,将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将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 
其中,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一个光学功能面上有多个光学功能区,多个光学功能区中的一个上形成有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其中每个环区形成有多个台阶。 
(4)一种像差修正元件,用于光拾取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与聚光元件之间,该聚光元件把从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把从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包含一光学功能面,该光学功能面具有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在该多个光学功能区中的一个上形成有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其中每个环区形成有多个台阶。 
(5)一种聚光元件,用于光拾取器,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 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元件的一个光学功能面具有多个光学功能区;在该多个光学功能区中的一个上形成有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其中每个环区形成有多个台阶。 
(6)一种光拾取器,使用多个波长的光束对多种不同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包括: 
第一光源,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第二光源,发出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第三光源,发出第三波长λ3(λ3>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物镜光学系统,把具有波长λ1、λ2或λ3的光束分别汇聚到第一、第二或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上; 
光阑; 
驱动器件,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一体驱动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和所述光阑; 
输入器件,使具有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波长λ1、λ2或λ3的光束中的至少一个光束不平行于光轴地入射到所述物镜光学系统; 
彗差修正元件,设置在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与发出不平行于光轴地入射到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中的光束的一光源之间,并减少由所述驱动器件向垂直于光轴的方向驱动所述物镜光学系统时产生的彗差; 
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一个光学功能面具有多个光学功能区,在该多个光学功能区中的包含光轴的所述光学功能区中形成有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其中每个环区形成有多个台阶。 
(7)一种光拾取器,使用多个波长的光束对多种不同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包括: 
第一光源,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第二光源,发出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第三光源,发出第三波长λ3(λ3>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物镜光学系统,把具有波长λ1、λ2或λ3的光束分别汇聚到第一、第二或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上;其中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一个光学功能面具有多个光学功能区,在该多个光学功能区中的包含光轴的所述光学功能区中形成有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其中每个环区形成有多个台阶; 
输入器件,使具有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波长λ1、λ2或λ3的光束中的至少两个光束以分别不同的放大倍率入射到所述物镜光学系统; 
发散角变换元件,具有一个包含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该重叠型衍射构造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其中每个环区形成有多个台阶,所述发散角变换元件改变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波长λ1、λ2、λ3的光束中的至少一个光束的发散角;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光源中的至少两个发出以分别不同的放大倍率入射到物镜光学系统的光束的光源封装在一个光源模块中,所述发散角变换元件配置在所述光源模块和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之间的光程中。 
(8)一种光拾取器,使用多个波长的光束对多种不同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包括: 
第一光源,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第二光源,发出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第三光源,发出第三波长λ3(λ3>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 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衍射透镜,具有一个包含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其中该重叠型衍射构造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每个环区形成有多个台阶,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对于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仅对于所述第二光束提供光程差的功能; 
聚光元件,汇聚具有所述波长λ1、λ2、λ3的光束使其经由所述衍射透镜分别入射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上; 
并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73): 
m1≥m2>m3  (173), 
其中,m1为由所述衍射透镜和所述聚光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的放大倍率,m2为由所述衍射透镜和所述聚光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的放大倍率,m3为由所述衍射透镜和所述聚光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对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的放大倍率。 
(9)一种光拾取器,使用多个波长的光束对多种不同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包括: 
第一光源,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第二光源,发出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第三光源,发出第三波长λ3(λ3>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 
聚光元件,把所述第一波长λ1~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 
像差修正元件,具有包含预定台阶的光学功能面; 
球面像差修正部件; 
其中,所述像差修正元件具有修正所述第一波长λ1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差引起的在所述聚光元件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或所述厚度t1与所述厚度t2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功能;所述球面像差修正部件 具有修正所述厚度t1和所述厚度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功能。 
(10)一种光拾取器,使用多个波长的光束对多种不同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包括: 
第一光源,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束; 
第二光源,发出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 
物镜光学系统,把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把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 
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包括:对具有第一波长λ1的入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而对具有第二波长λ2的入射光束提供光程差的第一光学功能面;抑制当第一波长λ1在±10nm的范围中变化时的波长分散引起的色像差变化的第二光学功能面。 
(11)一种光拾取器,使用多个波长的光束对多种不同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包括: 
第一光源,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束; 
第二光源,发出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 
物镜光学系统,把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把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具有厚度t2 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 
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包括:一个具有正的近轴光焦度的塑料透镜;对具有第一波长λ1的入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而对具有第二波长λ2的入射光束提供光程差的第一光学功能面;抑制当环境温度变化时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变化的第二光学功能面。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2是表示重叠型衍射光学元件的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4是表示重叠型衍射光学元件的构造的图。 
图5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6是表示重叠型衍射光学元件的构造的图。 
图7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8是表示重叠型衍射光学元件的构造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作用原理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作用原理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作用原理的图。 
图12是表示波长选择滤光器的透射率和数值孔径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3是表示波长选择滤光器的透射率和数值孔径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4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15是表示重叠型衍射光学元件的构造的图。 
图16是表示重叠型衍射光学元件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重叠型衍射光学元件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19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20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21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22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23是光拾取器的光程图。 
图24是光拾取器的光程图。 
图25是光拾取器的光程图。 
图26是用于说明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衍射构造的图(a)、(b)。 
图28是用于说明光程付与构造的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光程付与构造的功能的图。 
图30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31是表示光拾取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把使用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和蓝紫色SHG激光作为信息的记录和再现用的光源的光盘总称为“高密度光盘”,除了通过NA0.85的物镜光学系统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再现,保护层的厚度为0.1mm左右的规格的光盘,也包含通过NA0.65的物镜光学系统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再现,保护层的厚度为0.6mm左右的规格的光盘。此外,除了这样的在其信息记录面上具有保护层的光盘,也包含在其信息记录面上具有数~数十nm左右厚度的保护膜的光盘、保护层或保护膜的厚度为0的光盘。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高密度光盘中,也包含使用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和蓝紫色SHG激光作为信息的记录和再现用的光源的光磁盘。 
在本说明书中,DVD是DVD-ROM、DVD-Video、DVD-Audio、DVD-RAM、DVD-R、DVD-RW、DVD+R、DVD+RW等DVD系列光盘的总称,CD是CD-ROM、CD-Audio、CD-Video、CD-R、CD-RW等CD系列光盘的总称。 
本说明书中的“光学系统”是指射出从光源照射的光束,由具有给定的光学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构成,后面描述的“物镜光学系统”、“修正光学系统”是其一。 
在本说明书中,“重叠型衍射构造”如图26所示,是指在以光轴为中心连续配置的多个环区R3i中,各环区R3i进一步由多个光轴方向的台阶d3i分割为阶梯状的构造。通过适当设定有关的重叠型颜色构造的台阶d3i的深度Δ、台阶数N,如上所述,能对波长不同的多个入射光束提供有选择地只使波长不同的多个光束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的光束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或使多个波长的光束的 衍射次数彼此不同,或对特定波长的光束使衍射效率极小的作用。须指出的是,在从各波长的光束产生的各种次数的衍射光中,对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提供这样的衍射作用或使衍射效率极小的作用。须指出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把通过该“重叠型衍射构造”,不衍射(即不提供实质上的光程差)就原封不动透射的光束称作“0次衍射光”。 
在本说明书中,“衍射构造”如图27所示,是指由以光轴为中心连续配置的锯齿形状(图27(a))或阶梯形状(图27(b))的多个环区R1i构成,各环区R1i由光轴方向的台阶d1i分割的构造。该“衍射构造”按照入射光束的波长,产生绝对值为1以上的衍射次数的衍射光。在本说明书中,各环区再分割为阶梯状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和“衍射构造”是区别开来的。即是指在构成多个环形的区域中,通过由单一台阶构成的台阶构造,产生很多衍射光的台阶构造。此外,在图27中,表示台阶d1i的方向在有效直径内同一的情形,但是台阶d1i的方向在有效直径内颠倒的情形也包含在本说明书的“衍射构造”中。 
在本说明书中,“光程差付与构造”如图28所示,是指由以光轴为中心连续配置,由光轴方向的台阶d2i分割的多个环区R2i构成的构造。即指以光轴为中心连续配置的多个环区由台阶分割,付与给定光程差的台阶构造。这些环区R2i中,比位于最大有效直径内的给定高度的环区更靠内侧的环区在光轴方向转移,随着远离光轴,光程长度缩短,比位于最大有效直径内的给定高度的环区更靠外侧的环区在光轴方向转移,随着远离光轴,光程长度变长。作为这里所说的位于给定高度的环区,希望离中央部的光轴的高度为最大有效直径的60%到85%的范围内的高度。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光程差付与构造”是由包含光轴的中心区域C、在该中心区域C的外侧由微细的台阶d2i分割的多个环区R2i构成的构造,能表现为以下构造: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与中心区域C相邻的环区R2iA,对于中心区域C,光程长度缩短,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位置的环区R2iB,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环区R2iC, 光程长度变长,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中央部位于最大有效直径的60%到85%的范围内的高度的一个环区R2iD,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环区R2iE和在其外侧相邻的环区R2iF,光程长度缩短。这里所说的“中心区域C”是指包含光轴,由位于离光轴最近位置的台阶d2iA包围的光学功能区域。 
通过有关结构的光程差付与构造,能修正球面像差。例如,在都由塑料透镜的像差修正元件和聚光元件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中,当用形成了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像差修正元件来修正伴随聚光元件的温度上升的球面像差变化(参照图29的波面像差a)时,把台阶d2i的深度设定为满足d2i=p·λ0/(N0-1)。可是,p是1以上的整数,λ0是设计波长,N0是塑料透镜的设计基准温度下的折射率。 
在基准温度下,台阶d2i引起的光程差变为设计波长λ0的整数倍,所以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而当温度上升时,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下降,所以台阶d2i引起的光程差从设计波长λ0的整数倍稍微偏移,如图29的b所示,产生与温度上升时的聚光元件的球面像差(图29a)符号相反的球面像差,彼此的球面像差作用于抵消的方向(图29c)。 
须指出的是,图26~图28是在平行平面板上形成各构造时的概略图,在本说明书中,只要不脱离上述定义,各构造就不只局限于图26~图28的形态。 
在本说明书中,“像差修正元件”是指在光学功能面上形成上述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抑制保护层厚度不同的多种光盘间的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功能的光学元件。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像差修正元件不只是一个光学元件,可以是由多个光学元件构成的结构。而且,把象这样的像差修正元件那样,能修正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光学像差的由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称作“修正光学系统”。此外,“聚光元件”是在光拾取器中配置在与光盘相对的位置的光学元件,是指具有把从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光束汇聚,成像在规格不同的多种光盘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的功能的光学元件。该“聚光元件”也不只是一个光学元件,可以是由多个光学元件构成的结构。 
在本说明书中,“物镜光学系统”是指至少包含上述聚光元件的光学系统。物镜光学系统可以只由聚光元件构成。 
在本说明书中,当存在与有关聚光元件成为一体,通过致动器进行跟踪和聚焦的光学元件时,把由这些光学元件和聚光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定义为物镜光学系统。因此,在与聚光元件成为一体,通过致动器进行跟踪和聚焦的光学元件中包含上述的像差修正元件。 
在本说明书中,在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是指入射光束汇聚到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球面像差变为0.07λRMS以下的状态。 
本说明书的“光学功能面”是指从光源照射的光束入射,射出的光学面,产生球面像差等各种光学功能的面。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相位构造”是指产生相位变化的给定的台阶构造,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衍射构造、光程差付与构造也包含在其中。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首选结构。 
项1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具有:形成有在内部形成了多个台阶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形成有由通过光轴方向的台阶分割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 
项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入射到所述衍射构造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为n1,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入射到所述衍射构造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为n2时,把所述衍射构造的台阶深度设定为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 
n1>n2(1) 
项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或2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2)和表达式(3),并且当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入射到所述衍射构造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为n1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入射到所述衍射构造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为n2的组合为(n1,n2)=(2,1)、(3,2)、(5,3)、(8,5)、(10,6)中的任意一个。 
0.39<λ1<0.42  (2) 
0.63<λ2<0.68  (3) 
项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中具有形成所述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的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的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所述衍射构造的台阶中最靠近光轴的台阶的光轴方向的深度d1满足以下的表达式(4)~(8)中的任意一个。 
1.2μm<d1<1.7μm(4) 
2.0μm<d1<2.6μm(5) 
3.4μm<d1<4.1μm(6) 
5.6μm<d1<6.5μm(5) 
6.9μm<d1<8.1μm(8) 
项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是阶梯形状。 
项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是锯齿形状。 
项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由一个元件构成,所述重叠型衍 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光学元件的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所述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光学元件的另一光学功能面上。 
项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光程差。 
项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2)和(3)。 
0.39<λ1<0.42(2) 
0.63<λ2<0.68(3) 
项10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具有:形成有在内部形成了多个台阶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形成有由通过光轴方向的台阶分割的多个环区构成的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光学功能面。 
项1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0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的环区中比位于最大有效直径内的给定高度的环区更靠内侧的环区在光轴方向转移,随着远离光轴,光程长度缩短,比位于最大有效直径内的给定高度的环区更靠外侧的环区在光轴方向转移,随着远离光轴,光程长度变长。 
项1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给定高度的环区中央部离光轴的高度是最大有效直径的60%~85%的范围内的高度。 
项1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0~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 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台阶中离光轴最近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d2(μm)、所述光学元件中具有形成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光学功能面的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Nλ1、所述光学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折射率Nλ2,由以下表达式(9)、(10)表示的Φ1、Φ2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1)~(13): 
Φ1=d2(Nλ1-1)/λ1(9) 
Φ2=d2(Nλ2-1)/λ2(10) 
INT(Φ1)≤20   (11) 
0≤|INT(Φ1)-Φ1|≤0.4(12) 
0≤|INT(Φ2)-Φ2|≤0.4(13) 
其中,INT(Φi)(i=1,2是把Φi四舍五入而取得的整数)。 
项1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3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中具有形成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光学功能面的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范围内的材料形成,并且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4)和(15)。 
INT(Φ1)=5p(14) 
INT(Φ2)=3p(15) 
其中,p是1以上的整数。 
项1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0~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由一个元件构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光学元件的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形成在所述光学元件的另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 
项1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0~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光程差。 
项1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0~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 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2)和(3)。 
0.39<λ1<0.42  (2) 
0.63<λ2<0.68  (3) 
项1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2)和(3),并且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台阶的光轴方向的深度Δ(μm)、所述光学元件中具有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的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Nλ1实质上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6)。 
0.39<λ1<0.42  (2) 
0.63<λ2<0.68  (3) 
Δ=2m·λ1/(Nλ1-1)(16) 
其中,N是3或4或5中的任意一个,m为1以上的整数。 
项1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中具有形成了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的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范围内的材料形成,在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台阶的数N与所述环区中最靠近光轴的环区的光轴方向的深度D(μm)的组合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7)~(19)中的任意一个。 
N=3时,4.1≤D≤4.8(17) 
N=4时,5.4≤D≤6.4(18) 
N=5时,7.0≤D≤7.9(19) 
项20所述的结构是一种物镜光学系统,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的光拾取器中使用,用于把所述第一 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并且把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其特征在于: 
包含项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并且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在±10nm的范围内变化时,抑制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波长分散引起的色像差的功能。 
项2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在±10nm的范围内变化时,抑制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轴上色像差的功能。 
项2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或21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在±10nm的范围内变化时,抑制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波长分散引起的球面像差变化的功能。 
项23所述的结构是一种物镜光学系统,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的光拾取器中使用,用于把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并且把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其特征在于:包含:项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并且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具有近轴光焦度为正的塑料透镜,所述衍射构造具有抑制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所述塑料透镜的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变化。 
项2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3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在长波长一侧变化时,球面像差在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在短波长一侧变化时,球面像差在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波长依存性。 
项2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由像差修正元件、把从该像差修 正元件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并且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和所述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 
项2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形状。 
项2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 
项2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2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修正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的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功能。 
项29所述的结构是一种物镜光学系统,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的光拾取器中使用,用于把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并且把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其特征在于:包含:项10~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并且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在±10nm的范围内变化时,抑制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波长分散引起的球面像差变化的功能。 
项30所述的结构是一种物镜光学系统,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的光拾取器中使用,用于把所述第一 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并且把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其特征在于:包含:项10~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并且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具有近轴光焦度为正的塑料透镜,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具有抑制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所述塑料透镜的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变化的功能。 
项3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30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具有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附加的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温度依存性。 
项3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30或31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的环区中比位于最大有效直径内的给定高度的环区更靠内侧的环区在光轴方向转移,随着远离光轴,光程长度缩短,比位于最大有效直径内的给定高度的环区更靠外侧的环区在光轴方向转移,随着远离光轴,光程长度变长。 
项3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32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给定高度的环区的中央部离光轴的高度为最大有效直径的60%~85%的范围内的高度。 
项3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9~3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由像差修正元件、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并且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和所述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 
项3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9~3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修正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功能。 
项3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光学系 统,其特征在于:当由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附加到透射波面上的光程差由以下数学式定义时, 
[数学式1] 
Φ b = λ / λ B × n × Σ j = 1 B 2 j h 2 j
B2和B4的符号彼此不同。 
可是,λ是入射光束的波长,Λb是制造波长,h是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的高度(mm),B2j是光程差函数系数,n是衍射次数。 
项3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3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由具有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的像差修正元件、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并且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1组一个结构的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1(mm-1)满足以下表达式(20)。 
P1>0  (20) 
项3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3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由具有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面的像差修正元件、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并且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1组一个结构的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1(mm-1)和所述汇聚元件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2(mm-1)满足以下表达式(21)。 
|P1/P2|≤0.2  (21) 
项3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38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元件是环形聚烯烃类的塑料透镜,该塑料透镜在温度25℃时对于波长405nm的折射率N405、对于d线的阿贝数υd、-50℃~70℃的温度范围内的伴随着温度变化的对于波长405nm的折射率的变化率dN405/dT满足以下的表达式(22)~(24)。 
1.54<N405<1.58(22) 
50<υd<60(23) 
-10×10-5(℃-1)<dN405/dT<-8×10-5(℃-1
项4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38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使用在塑料材料中分散了直径30μm以下的粒子的材料成形。 
项4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38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是玻璃透镜。 
项42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具有项1~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 
项43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具有项20~4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光学系统。 
项44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搭载项42或43所述的光拾取器,能执行以下的(I)~(IV)中的至少一个。 
(I)对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和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 
(II)对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和对所述第二 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再现; 
(III)对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再现和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 
(IV)对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再现和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再现。 
根据项1所述的结构,通过适当设定形成在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内的台阶数、形成在各环区内的台阶深度、各环区的排列,对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不使其衍射,原封不动使其通过,并且对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光程差,使其衍射,所以能修正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能对任意波长的光束都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此外,使重叠型衍射构造承担使第一波长λ1的光束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对第二波长λ2的光束,使衍射效率极小,使其散射的分色镜的作用。 
例如,在高密度光盘和DVD的公共物镜光学系统中,通过在DVD的数值孔径NA2内形成用于修正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第一重叠型衍射构造,在从数值孔径NA2到高密度光盘的数值孔径NA1的区域中形成使第一波长λ1的光束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对第二波长λ2的光束,使衍射效率极小,使其散射的第二重叠型衍射构造,能提供对于任意的光盘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并且具有对于DVD的数值孔径切换功能的物镜光学系统。 
此外,为了对于高密度光盘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有必要通过设置修正轴上色像差的部件,防止称作模式漂移的激光光源的瞬间波长变化引起的聚光性能的恶化。因为蓝紫色区域的光学材料的波长分散变得非常大,所以对于很小的波长变化,聚焦位置偏移很大。 
此外,作为高密度光盘的一个规格,提出把物镜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提高到0.85左右的光盘,但是物镜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越大,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变化越大,所以由于制造误差,无 法使用具有波长误差的激光光源的课题变得显著。因此,有必要选择激光光源,所以光拾取器的制造成本上升。 
此外,塑料透镜比玻璃透镜的比重小,所以能减轻对驱动物镜光学系统的致动器的负担,能高速进行物镜光学系统的跟踪。此外,通过很好地制作所需的金属模具,能以稳定的质量、高精度、大批量生产由注射模塑成形制造的塑料透镜。可是,当物镜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增大时,如果使有关的物镜光学系统为塑料透镜,则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增大。这是因为由于折射率变化而产生的球面像差与数值孔径的4次方成比例增大。 
因此,在本结构中,通过在光学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设置衍射构造,具有抑制对于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的聚焦位置偏移、对于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伴随着折射率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功能,所以即使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或温度变化发生时,也能良好地维持对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再现特性。 
可是,高密度光盘用的光源和DVD用的光源中,波长差大,所以如果把上述衍射构造中产生的相同衍射次数的衍射光作为对各光盘的记录/再现用的光束使用,对于两个光源的波长的光束,无法取得充分的衍射效率。对于有关问题,如项2的结构所述,如果设计衍射构造,使对DVD使用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2比对高密度光盘使用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1低,就能充分确保对于两个光源的波长的光束的衍射效率。 
具体而言,如果作为衍射次数n1、n2,采用项3的结构中那样的组合,就能对波长λ1、λ2确保高的衍射效率,所以很好。对于任意波长的光束都能确保高的衍射效率的衍射次数n1、n2的组合除了项3所述的以外还存在,但是如果衍射次数变得过大,伴随着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的衍射效率的下降增大,所以不好。 
形成衍射构造的元件由对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范围内,d线的阿贝数为50~60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时,如项4的结构所述,在衍射构造的台阶中,如果把最靠近光轴的台阶深度d1设定为满足表 达式(4)~(8)中的任意一个,就能对第一波长λ1和第二波长λ2的光束确保高的衍射效率。须指出的是,衍射次数n1、n2的组合和台阶d1存在(n1,n2)=(2,1)与表达式(4)对应,(n1,n2)=(3,2)与表达式(5)对应,(n1,n2)=(5,3)与表达式(6)对应,(n1,n2)=(8,5)与表达式(7)对应,(n1,n2)=(10,6)与表达式(8)对应的关系。 
作为有关的衍射构造的具体形状,如项5所述的结构那样,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是阶梯形状。 
此外,作为有关的衍射构造的具体形状,如项6所述的结构那样,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是锯齿形状。 
为了在对光学元件提供高的附加价值的同时,实现低成本化,如项7所述的结构那样,把光学元件由一个元件构成,在元件的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和衍射构造。 
如上所述,通过光源波长的短波长化,光学材料的波长分散增大,所以在物镜光学系统中,色像差的问题变得显著。这里所说的“色像差”是指由于波长变化,球面像差变化的“色球面像差”的至少一方。球面像差与数值孔径的4次方成比例增大,所以当物镜光学系统为高数值孔径时,所述“色球面像差”的问题更加显著化。因此,如项20~22的结构所述,为了对于高密度光盘能恰当地记录/再现信息,希望使衍射构造具有抑制物镜光学系统的波长分散引起的色像差的功能。 
此外,用塑料透镜构成物镜光学系统有利于低成本化和轻量化,但是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增大,所以当光拾取器内的温度变化时,在对高密度光盘的信息的记录/再现特性中产生障碍。为了当光拾取器内的温度变化时,也能维持良好的记录/再现特性,如项23的结构所述,希望使衍射构造具有抑制塑料透镜的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功能。 
具体而言,如项24的结构所述,通过衍射构造的作用,使物镜光学系统具有当第一波长λ1变长时,球面像差在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第一波长λ1缩短时,球面像差在修正过正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波 长依存性。 
如果在曲率大的光学元件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或衍射构造那样的具有光轴方向的台阶的构造,则由于台阶部分引起的光束移开的影响,透射率下降。为了防止透射率的下降,如项25的结构所述,把物镜光学系统由像差修正元件和聚光元件构成,在像差修正元件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和衍射构造。 
根据项10所述的结构,与项1所述的结构同样,能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修正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对任意波长的光束都能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此外,使重叠型衍射构造承担使第一波长λ1的光束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对第二波长λ2的光束,使衍射效率极小,使其散射的分色镜的作用。 
此外,在本结构中,通过在光学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设置光程差付与构造,使其具有抑制对于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伴随着折射率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功能,所以即使发生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或温度变化,也能良好地维持对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再现特性。 
为了通过光程差付与构造修正球面像差,如项11的结构所述,在光程差付与构造的环区中比位于最大有效直径内的给定高度的环区更靠内侧的环区在光轴方向转移,随着远离光轴,光程长度缩短,比位于最大有效直径内的给定高度的环区更靠外侧的环区在光轴方向转移,随着远离光轴,光程长度变长。据此,能抑制对于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伴随着折射率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位于所述给定高度的环区中央部离光轴的高度如项12的结构所述,希望是最大有效直径的60%~85%的范围内的高度。 
如项13的结构所述,为了提高光程差付与构造对于第一波长λ1和第二波长λ2的光束的透射率,希望把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台阶中位于最靠近光轴的位置的台阶的深度d2、通过该台阶对第一波长λ1和第二波长λ2的光束附加的光程差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271
和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272
设定为满足表达式(11)~(13)。当不满足时,当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时或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时,对于任意波长的光束都发生高次的球面像差。高次的球面像差 虽然对记录再现性能没影响,但是实质上等价于透射率下降。如果满足这些表达式,对于任意波长的光束都能抑制高次的球面像差的发生,能提高透射率。 
当形成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元件由对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d线的阿贝数为50~60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时,如项14的结构所述,光程差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281
和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282
满足表达式(14)和(15)。表达式(14)意味着通过位于最靠近光轴的台阶对第一波长λ1的光束附加的光程差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283
是第一波长λ1的大致5倍。如果这样设定位于最靠近光轴的台阶的深度d2,则通过该台阶对第二波长λ2的光束附加的光程差 实质上为第二波长λ2的大致3倍,所以对任意波长的光束,都能抑制高次球面像差的发生,能提高透射率。 
下面,列举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日本ZEON(株式会社)的光学塑料材料“ZEONEX 330R”(产品名)当第一波长λ1和第二波长λ2分别为0.405μm和0.655μm时,对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Nλ1是0.5252,对第二波长λ2的折射率Nλ2是1.5070。当位于最靠近光轴的台阶的深度d2为由d2=5·λ1/(Nλ1-1)=5·0.405/(1.5252-1)=3.856μm决定的深度时,通过该台阶对第一波长λ1的光束附加的光程差 变为第一波长λ1的5倍(即在表达式(14)中,p=1)。通过该深度的台阶对第二波长λ2的光束附加的光程差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286
从表达式(10),变为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287
/λ2=3.856·(1.5070-1)/0.655=2.98,光程差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288
实质上变为第二波长λ2的3倍,所以对第二波长λ2的光束也能抑制高次球面像差的发生,能提高透射率。 
此外,为了在对光学元件提供高的附加价值的同时,实现低成本化,如项15的结构所述,使光学元件由一个元件构成,在光学元件的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和光程差付与构造。 
如上所述,通过光源波长的短波长化和物镜光学系统的高数值孔径化,由于波长变化,球面像差变化的“色球面像差”的问题变得显著。因此,如项29的结构所述,为了对高密度光盘能恰当地记录/再现信息,希望使衍射构造具有抑制物镜光学系统的波长分散引起的色像差 的功能。 
此外,用塑料透镜构成物镜光学系统有利于低成本化和轻量化,但是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增大,所以当光拾取器内的温度变化时,在对高密度光盘的信息的记录/再现特性中产生障碍。为了当光拾取器内的温度变化时,也能维持良好的记录/再现特性,如项30的结构所述,希望使光程差付与构造具有抑制塑料透镜的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功能。 
具体而言,如项31的结构所述,通过形成具有对第一波长λ1附加的球面像差伴随着环境温度上升,折射率降低时,在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伴随着环境温度下降,折射率升高时,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温度依存性的光程差付与构造,能抑制伴随着温度变化在塑料透镜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 
这样通过光程差付与构造,抑制伴随着塑料透镜的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方法利用伴随着光程差付与构造的折射率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所以与利用波长依存性的衍射构造不同,即使不发生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激光光源的波长变化,抑制球面像差的变化的效果也能起作用。 
具体的光程差付与构造的结构如项32的结构那样,光程差付与构造的环区中比位于最大有效直径内的给定高度的环区更靠内侧的环区在光轴方向转移,随着远离光轴,光程长度缩短,比位于最大有效直径内的给定高度的环区更靠外侧的环区在光轴方向转移,随着远离光轴,光程长度变长。据此,能抑制对于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或伴随着折射率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位于所述给定高度的环区的中央部离光轴的高度如项33的结构所述,为最大有效直径的60%~85%的范围内的高度。 
此外,如果在曲率大的光学元件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或光程差付与构造那样的具有光轴方向的台阶的构造,则由于台阶部分引起的光束移开的影响,透射率下降。为了防止透射率的下降,如项34的结构所述,把物镜光学系统由像差修正元件和聚光元件构成,在像差修 正元件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和光程差付与构造。 
作为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具体结构,如项18的结构所述,使各环区内形成的台阶数N为3或4或5的任意一个(即把各环区分割为4或5或6部分),通过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Δ对第一波长λ1的光束附加的光程差实质上为第一波长λ1的2m倍(可是,m是1以上的整数),据此,重叠型衍射构造对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通过对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光程差,能有选择地使第二波长λ2的光束衍射,并且对任意波长的光束能确保高的透射率。 
如项19所述的结构那样,当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元件由对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d线的阿贝数为50~60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时,希望把形成在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和由N个台阶构成的一个环区的深度D=Δ(N+1)设定为满足表达式(17)~(19)的任意一个。 
据此,对于第一波长λ1的光束,产生对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的0次衍射光,对第二波长λ2的光束通过提供光程差,产生1次衍射光,所以不但能有效修正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而且对任意波长的光束,能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 
此外,如项36的结构所述,通过使B2和B4的符号彼此不同,能增大光程差函数 的单位变化量的h变化量。它相当于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环区的最小宽度增大,能实现透射率的提高、金属模具的加工的容易化等。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些作用效果,希望设置B2和B4的大小使光程差函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302
在有效直径内具有拐点。这里,说明光程差函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303
在有效直径内具有拐点时和不具有拐点时的实际形状的不同。光程差函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304
在有效直径内具有拐点时的形状如图17所示,以位于拐点的环区(在图17中,从内侧开始第八个环区)为边界,切换环区的倾斜方向。当光程差函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305
在有效直径内不具有拐点时的形状如图16所示,全部环区的倾斜方向变为相同。 
如项37所述的结构那样,当由像差修正元件和1组一个结构的 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构成物镜光学系统时,采用使像差修正元件对于第一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1为正,对聚光元件,第一波长λ1的光束作为收敛光束入射的结构。一般,把有限共轭型(倍率m≠0)的聚光元件的数值孔径NA换算为无限共轭型的NA∞(以下,称作换算NA)能用NA∞=NA(1-m)表示。因此,在收敛光束入射(即m>0)的聚光元件中,能减小换算NA,所以能把伴随着温度变化,聚光元件中发生的球面像差变化抑制在很小。 
此外,如项38所述的结构那样,希望把像差修正元件对于第一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1和聚光元件对第一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2设定为满足表达式(21)。通过使专门配置在光盘一侧的聚光元件具有对入射光束的光焦度,能充分确保对DVD的工作距离。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象重叠型衍射构造那样的具有光轴方向的台阶的构造,所以通过台阶部分遮断其前进路线,能抑制无助于聚光点的形成的光束的比例,能防止透射率的下降。 
项39的作用效果与后面描述的项112的作用效果同样。 
项40的作用效果与后面描述的项114的作用效果同样。 
项41的作用效果与后面描述的项113的作用效果同样。 
项45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由像差修正元件、用于把从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光束成像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根据项45所述的结构,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光学功能区域,通过在特定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能有选择地只使三个波长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所以,如果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的排列,能修正高密度光盘、DVD和CD等三种光盘间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对三个波长能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此外,通过使三个波长的衍射次数不同,能承担豁达光学设计的自由度,对特定的波长使衍射效率极小,遮断特定波长,使其他波长透射的分色镜的作用。 
此外,通过使专门配置在光盘一侧的聚光元件具有对入射光束的光焦度,在三种规格不同的光盘中,能充分确保对保护层厚度最大的CD的工作距离。 
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象重叠型衍射构造那样的具有微细台阶的构造,所以通过台阶部分能遮断其前进路线,抑制无助于聚光点的形成的光束的比例,能防止透射率的下降。 
项46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由像差修正元件、用于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光束成像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 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一倍率m1和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二倍率m2大致一致。 
根据项46的结构,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光学功能区域,通过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有选择地只使三个波长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所以如果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的排列,当高密度光盘的保护层为与DVD相同的0.6mm时,使对于高密度光盘的倍率m1和对于DVD的倍率m2几乎相同,能修正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 
据此,能把高密度光盘用的视准透镜和DVD用的视准透镜公共化,能使用把高密度光盘用的光源和DVD用的光源封装化的光源模块,所以能削减光拾取器的光学元件数量。 
作为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台阶量Δ、台阶数Δ,希望为后面描述的表1~8的组合。 
此外,通过使专门配置在光盘一侧的聚光元件具有对于入射光束的光焦度,在三种规格不同的光盘中,能充分确保对保护层厚度最大的CD的工作距离。 
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那样的具有微细台阶的构造,所以能通过台阶部分遮断其前进路线,能抑制无助于聚光点的形成的光束的比例,能防止透射率的下降。 
项4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6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近轴的衍射光焦度为负。 
根据项47所述的结构,当高密度光盘象保护层厚度0.1mm的光 盘那样,保护层厚度比DVD薄时,如果使对于高密度光盘的倍率m1和对于DVD的倍率m2相同,则因为DVD的保护层厚,所以对于DVD的球面像差在修正过剩方向变化。 
这时,如项47的结构所述,使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对于第二波长λ2的近轴光焦度为负,对聚光元件,第二波长λ2的光束作为发散光入射,则由于聚光元件的倍率变化,能抵消向上述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变化。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像差修正元件和聚光元件的光轴偏移引起的彗形像差的发生见效,所以能使把像差修正元件和聚光元件一体化的步骤变得容易。 
项4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6或47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二波长λ2附加修正不足的球面像差。 
或者,如项48的结构所述,如果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对第二波长λ2附加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就能抵消向上述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变化。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二波长λ2的斜光束入射时产生的彗形像差减小,所以对于DVD用的光盘和光学元件的光轴偏移的公差增大,从而降低了光拾取器的制造成本。 
须指出的是,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对第二波长λ2的近轴倍数为负,并且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对第二波长λ2附加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 
项4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6~4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倍率m1和所述第二倍率m2满足以下的表达式(25)。 
m1=m20(25) 
如项49所述的结构那样,如果使对于高密度光盘的倍率m1和对于DVD的倍率m2为0,则即使光学元件向光盘的磁道方向移动,也没有物点位置的变化,所以能取得良好的跟踪特性。 
项5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6~4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三倍率m3满足以下的表达式(26)。 
-0.25<m3<-0.10  (26) 
以表1~8为例,如后所述,当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台阶量Δ、台阶数N,有选择地只使三个波长中的第二波长λ2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时,在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作用下,无法修正对保护层最厚的CD发生的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变化。因此,如项50的结构所述,通过使对CD的倍率m3为表达式(26)的范围内,能修正有关的球面像差变化。 
如果对CD入射发射光束,则即使是焦距小的光学元件,也能充分确保对CD的工作距离,所以有利于光拾取器的小型化。 
项5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6~5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是封装化的光源模块,所述光学元件把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把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 
根据项51所述的结构,使对于高密度光盘的倍率m1和对于DVD的倍率m2几乎相同,所以能使用把高密度光盘用的光源和DVD用的光源封装化的光源模块。据此,能削减光拾取器的光学元件数量。 
项52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由像差修正元件、用于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 光束成像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二倍率m2和对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三倍率m3大致一致。 
根据项52所述的结构,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光学功能区域,通过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有选择地只使三个波长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所以如果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的排列,能使对于DVD的倍率m2和对于CD的倍率m3几乎相同,修正DVD和C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 
据此,能使用把DVD用的光源和CD用的光源封装化的光源模块,所以能削减光拾取器的光学元件数量。 
作为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台阶量Δ、台阶数Δ,希望为上述的表1~8的组合。 
此外,通过使专门配置在光盘一侧的聚光元件具有对于入射光束的光焦度,在三种规格不同的光盘中,能充分确保对保护层厚度最大的CD的工作距离。 
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有重叠型衍射构造那样的具有微细台阶的构造,所以能通过台阶部分遮断其前进路线,能抑制无助于聚光点的形成的光束的比例,能防止透射率的下降。 
项5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52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近轴的衍射光焦度为正。 
如果对于DVD的倍率m2和对于CD的倍率m3相同,则DVD的保护层比CD薄,对于DVD的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 
这时,如项53的结构所述,如果对于聚光元件,第二波长λ2的光束作为收敛光入射,则由于聚光元件的倍率变化,能抵消向上述的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变化。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像差修正元件和聚光元件的光轴偏移引起的对于第二波长λ2的彗形像差的发生减小,所以把像差修正元件和聚光元件一体化的步骤变得容易。 
项54的结构根据项52或53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二波长λ2附加修正过剩的球面像差。 
或者,如项53的结构所述,如果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对第二波长λ2附加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就能抵消向上述的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变化。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二波长λ2的斜光束入射时产生的彗形像差减小,所以对于DVD用的光源和光学元件的光轴偏移的公差增大,从而降低了光拾取器的制造成本。 
须指出的是,可以使重叠型衍射构造对于第二波长λ2近轴光焦度为正,并且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对第二波长λ2附加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 
项5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52~5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一倍率m1满足以下的表达式(27)。 
m1=0(27) 
根据项55所述的结构,例如如果使对于高密度光盘的倍率m1为0,则即使光学元件在光盘的磁道方向移动,也没有物点位置的变化,所以能取得良好的跟踪特性。 
项5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52~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倍率m2和所述第三倍率满足以 下的表达式(28)和(29)。 
m2=m3(28) 
-0.25<m2<-0.10(29) 
以表1~8为例,如后所述,当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台阶量Δ、台阶数N,有选择地只使三个波长中的第二波长λ2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时,在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作用下,无法修正对保护层最厚的CD发生的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变化。因此,如项56的结构所述,通过使对CD的倍率m3为表达式(28)的范围内,能修正有关的球面像差变化。 
项5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52~5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三光源是封装化的光源模块,所述光学元件把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把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 
根据项57所述的结构,使对于DVD的倍率m2和对于CD的倍率m3几乎相同,所以能使用把DVD用的光源和CD用的光源封装化的光源模块。据此,能削减光拾取器的光学元件数量。 
项58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由像差修正元件、用于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光束成像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 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所述第一波长λ1和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中的相邻台阶间的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间隔最小值满足以下的表达式(30)和(31)。 
0.39μm<λ1<0.42μm(30) 
P>3μm(31) 
根据项58所述的结构,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光学功能区域,通过在特定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有选择地只使三个波长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所以如果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的排列,就能修正高密度光盘、DVD、CD等三种光盘间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对全部三个波长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此外,通过使三个波长的衍射次数不同,能扩大光学设计的自由度,能使其承担对于特定的波长,使衍射效率极小,遮断特定的波长,使其他波长透射的分色镜的作用。 
本结构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各环区通过多个不连续的光轴方向的台阶分割为阶梯状的构造,但是如果相邻的台阶间的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间隔(各台阶构造的宽度)如果过小,则基于SPDT的金属模具加工变得困难的问题变得显著。此外,金属模具的形状误差引起的衍射效率下降随着变为短波长,变得更大。 
因此,在本结构中,使有关的台阶构造的宽度的最小值P小于3μm,使基于SPDT的金属模具加工变得容易,对于蓝紫色区域的波长λ1,金属模具的形状误差引起的衍射效率下降不会变得过大。 
此外,通过在专门配置在光盘一侧的聚光元件具有对入射光束的光焦度,在三种规格不同的光盘中,能充分确保对保护层厚度最大的CD的工作距离。 
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象重叠型衍射构造那样的具有微细台阶的构造,所以通过台阶部分遮断其前进路线,能抑制无助于聚光点的形成的光束的比例,能防止透射率的下降。 
项5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5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中相邻的台阶间的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间隔最小值P满足以下的表达式(32)。 
P>5μm(32) 
如项59所述的结构所述,为了使以上的作用效果更有效,希望使台阶构造的宽度的最小值P比5μm大。 
项6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5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中相邻的台阶间的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间隔最小值P满足以下的表达式(33)。 
P>10μm(33) 
如项60所述的结构所述,为了使使以上的作用效果更有效,希望使台阶构造的宽度的最小值P比10μm大。 
项61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由像差修正元件、用于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光束成像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当用所述数学式1定义通过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附加在透射波面上的光程差时,B2和B4的符号彼此不同。 
根据项61的结构,通过使B2和B4的符号彼此不同,能增大光程差函数 的单位变化量的h的变化量。它相当于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环区的最小宽度增大,能实现透射率的提高、金属模具加工的容易化。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些作用效果,希望设定B2和B4的大小,从而使光程差函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412
具有拐点。 
项6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58~6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一倍率m1、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二倍率m2、对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三倍率m3彼此不同。 
如果要确保台阶构造的宽度的最小值P很大,就无法充分取得基于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像差修正效果,无法完全修正高密度光盘、DVD、CD等三种光盘间的保护层厚度引起的球面像差的课题变得显著。因此,如项62所述的结构那样,使对于高密度光盘的倍率m1、对于DVD的倍率m2、对于CD的倍率m3彼此不同,修正用重叠型衍射构造未完全修正而残留的球面像差。 
项6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62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倍率、所述第二倍率m2、所述第三倍率m3满足以下的表达式(34)~(36)。 
m1=0(34) 
-0.08<m2<-0.01(35) 
-0.25<m3<-0.10(36) 
具体而言,作为对于高密度光盘的倍率m1、对于DVD的倍率m2、对于CD的倍率m3,希望如项63的结构所述,在表达式(34) ~(36)的范围内。 
项64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由像差修正元件、用于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光束成像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所述不连续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Δ(μm)的任意一个在各光学功能区域中不同。 
根据项64所述的结构,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光学功能区域,在多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通过在各光学功能区域中使形成在各环区内的不连续的台阶数、不连续的台阶数的光轴方向深度Δ(μm)的任意一个不同,通过使三个波长的衍射次数不同,能扩大光学设计的自由度,能使其承担对于特定的波长,使衍射效率极小,遮断特定的波长,使其他波长透射的分色镜的作用。 
此外,通过使专门配置在光盘一侧的聚光元件具有对入射光束的衍射能力,在三种规格不同的光盘中,能充分确保对保护层厚度最大的CD的工作距离。 
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象重叠型衍射构造那样的具有微细台阶的构造,所以通过台阶部分遮断其前进路线,能抑制无助于聚光点的形成的光束的比例,能防止透射率的下降。 
项65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由像差修正元件、用于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光束成像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形成由以光轴为中心的台阶分割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 
项66所述的结构是根据项65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台阶的深度设计为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1,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2、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3都变为更低次数。 
项67所述的结构是根据项66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所述第三波长λ3(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37)~(39),并且所述 衍射次数n1、所述衍射次数n2和所述衍射次数n3的组合(n1、n2、n3)=(2,1,1)、(4、2、2)、(6、4、3)、(8、5、4)、(10、6、5)中的任意一个。 
0.39<λ1<0.42  (37) 
0.63<λ2<0.68  (38) 
0.75<λ3<0.85  (39) 
项68所述的结构是根据项66或67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所述衍射构造的台阶中最靠近光轴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d1满足以下表达式(40)~(44)中的任意一个。 
1.2μm<d1<1.7μm(40) 
2.6μm<d1<3.0μm(41) 
4.4μm<d1<5.0μm(42) 
5.6μm<d1<6.5μm(43) 
6.9μm<d1<8.1μm(44) 
项6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65~6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在±10nm的范围内变化时,抑制所述聚光元件的色像差引起的聚焦位置偏移的功能。 
项7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69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在±10nm的范围内变化时,抑制所述聚光元件的色像差引起的轴上色像差的功能。 
项7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69或70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在±10nm的范围内变化时,抑制所述聚光元件的色像差引起的球面像差变化的功能。 
项7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65~7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是塑料透镜,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向长波长一侧变化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 向变化,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向短波长一侧变化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波长依存性,从而具有抑制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所述聚光元件的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变化的功能。 
项7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72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包含光轴的中心光学功能区域和包含该中心光学功能区域的周边光学功能区域,只在所述周边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衍射构造。 
项7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65~7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形状。 
项7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65~7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 
项7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65~7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所述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另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 
根据项65所述的结构,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光学功能区域,通过在特定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有选择地只使三个波长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所以如果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的排列,就能修正高密度光盘、DVD、CD等三种光盘间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对全部三个波长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此外,通过使三个波长的衍射次数不同,能扩大光学设计的自由度,能使其承担对于特定的波长,使衍射效率极小,遮断特定的波长,使其他波长透射的分色镜的作用。 
此外,为了对高密度光盘能恰当地记录/再现信息,有必要通过设置修正色像差的部件,防止称作模式漂移的激光光源的瞬间波长变化引起的聚光性能的恶化。因为蓝紫色区域的光学材料的波长分散变 得非常大,所以对于很小的波长变化,聚焦位置偏移很大。 
此外,作为高密度光盘的一个规格,提出把物镜的数值孔径提高到0.85左右的光盘,但是光学元件的数值孔径越大,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变化越大,所以由于制造误差,无法使用具有波长误差的激光光源的课题变得显著。因此,有必要选择激光光源,所以光拾取器的制造成本上升。 
可是,塑料透镜比玻璃透镜的比重小,所以能减轻对驱动物镜光学系统的致动器的负担,能高速进行物镜光学系统的跟踪。此外,通过很好地制作所需的金属模具,能以稳定的质量、高精度、大批量生产由注射模塑成形制造的塑料透镜。可是,当物镜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增大时,如果使有关的物镜光学系统为塑料透镜,则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增大。这是因为由于折射率变化而产生的球面像差与数值孔径的4次方成比例增大。 
因此,在本结构中,通过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设置衍射构造,能抑制聚光元件中发生的对于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的聚焦位置偏移、对于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伴随着折射率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所以即使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或温度变化发生时,也能良好地维持对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再现特性。 
此外,通过使专门配置在光盘一侧的聚光元件具有对入射光束的光焦度,能充分确保对保护层厚度最大CD的工作距离。 
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或象衍射构造那样的具有微细台阶的构造,所以通过台阶部分遮断其前进路线,能抑制无助于聚光点的形成的光束的比例,能防止透射率的下降。 
可是,在高密度光盘用的光源和CD用的光源中,波长差大,所以如果把上述的衍射构造中产生的同一次数的衍射光作为对各光盘的记录/再现用的光束利用,则对于三个波长,无法取得充分的衍射效率。对于有关问题,如项66的结构所述,如果设计衍射构造,使对DVD使用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和对CD使用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比对高密度光盘使用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低,就能充分确保对三个波长的衍射 效率。 
具体而言,作为衍射次数n1、n2、n3,如果采用项67的结构中的组合,则对于波长λ1~λ3的全部波长,能确保高的衍射效率。 
当像差修正元件由对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d线的阿贝数为50~60的范围内的材料构成时,如项68的结构所述,如果把衍射构造中位于最靠近光轴的位置的台阶深度d1设定为满足表达式(40)~(44)中的任意一个,则对于波长λ1~λ3的全部波长,能确保高的衍射效率。须指出的是,衍射次数n1、n2、n3的组合和台阶d1存在(n1,n2,n3)=(2,1,1)与表达式(40)对应,(n1,n2,n3)=(4,2,2)与表达式(41)对应,(n1,n2,n3)=(6,4,3)与表达式(42)对应,(n1,n2,n3)=(8,5,4)与表达式(43)对应,(n1,n2,n3)=(10,6,5)与表达式(44)对应的关系。 
一般,在光拾取器中,对光盘记录信息时比再现信息时需要更大的激光能量。因此,当从再现切换为记录时,有时伴随着激光能量变化,引起波长变化(模式漂移)。通过有关的模式漂移,在物镜光学系统中发生聚焦位置偏移,所以在聚焦伺服响应之前,离焦状态持续。在项69的结构中,用物镜光学系统的衍射构造抑制聚光元件的蓝紫色区域中的聚焦位置偏移,所以即使蓝紫色激光光源发生模式漂移时,也能维持良好的聚光性能。 
为了抑制聚光元件的蓝紫色区域中的聚焦位置偏移,具体而言,如项70的结构所述,通过使衍射构造的近轴的功率为正,抑制轴上色像差。 
此外,为了抑制由于光学元件的NA增大时变得显著的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而在光学元件中发生的球面像差变化,具体而言,如项72的结构所述,通过使衍射构造具有当入射光束的波长变长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入射光束的波长缩短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波长依存性,抑制聚光元件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 
此外,为了抑制光学元件的NA增大时变得显著的由于折射率变化而在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希望使衍射构造具有当入射光束的波长变长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入射光束的波长变短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波长依存性。在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中,如果温度上升,折射率就下降,所以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如果温度下降,则折射率提高,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而激光光源,具有如果温度上升,则波长变长,温度下降,则波长缩短的特性。如果利用该特性,则通过使衍射构造具有上述球面像差的波长依存性,能抵消聚光元件中发生的球面像差变化。须指出的是,为了有效抑制聚光元件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希望在非球面上形成衍射构造。 
在为了在三个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而使用的三个波长的光束的公共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用于抑制伴随着温度变化,在聚光元件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的衍射构造时,有必要采用项66~68的结构中的衍射构造。这时,在原理上不可能对三个波长整体,使衍射效率为100%。因此,如项73的结构所述,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包含光轴的中心光学功能区域和包含该中心光学功能区域的周边光学功能区域,只在周边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衍射构造。例如,该周边光学功能区域为从DVD的NA到高密度光盘的NA所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时(例如NA0.60~NA0.85),通过使衍射构造的最佳波长与波长λ1一致,能使对于波长λ1的衍射效率为100%,能使不形成衍射构造的连续非球面的中心光学功能区域的对于波长λ2和波长λ3的透射率高。因为球面像差与NA的4次方按比例增大,所以在NA小的中心光学功能区域中不形成衍射构造,通过周边光学功能区域的衍射构造,也能修正球面像差。 
作为有关的衍射构造的具体形状,如项74所述的结构所述,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是阶梯形状。 
此外,有关的衍射构造的具体形状如项75所述的结构所述,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是锯齿形状。 
为了使像差修正元件的金属模具的加工变得容易,如项76所述的结构所述,希望在不同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和衍射构造。 
项77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由像差修正元件、用于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光束成像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在包含光轴的中心区域和该中心区域的外侧形成由通过台阶分割的多个环区构成的光程差付与构造。 
根据项77所述的结构,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光学功能区域,通过在特定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能有选择地只使三个波长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所以如果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的排列,就能修正高密度光盘、DVD和CD等三种光盘间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对三个波长整体能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此外,通过使三个波长的衍射次数不同,能扩大光学设计的自由度,能使其承担对于特定的波长,使衍射效率极小,遮 断特定的波长,使其他波长透射的分色镜的作用。 
此外,在本结构中,通过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设置光程差付与构造,抑制聚光元件中产生的对于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的聚焦位置偏移、对于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伴随着折射率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所以即使发生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或温度变化时,也能良好地维持对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再现特性。 
此外,通过适当设定光程差付与构造的相邻环区间的台阶量,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同样,使其具有抑制保护层厚度不同的多种光盘间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能增加本结构光学元件的设计的自由度。 
此外,通过使专门配置在光盘一侧的聚光元件具有对入射光束的光焦度,能充分确保对三种规格不同的光盘中保护层厚度最大的CD的工作距离。 
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或光程差付与构造那样的具有微细台阶的构造,所以通过台阶部分遮断其前进路线,能抑制无助于聚光点的形成的光束的比例,能防止透射率的下降。 
项7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77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和所述像差修正元件都是塑料透镜,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具有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对所述第一波长λ1附加的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对所述第一波长λ1附加的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温度依存性,从而具有抑制由于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所述聚光元件的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变化的功能。 
项7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7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中,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在所述中心区域外侧相邻的所述环区,对于所述中心区域,光程长度变短,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位置的所述环区,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所述环区,光程长度变长,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的75% 的位置的所述环区,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环区和在其外侧相邻的环区,光程长度变短。 
项8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77~7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第三波长λ3(μm)、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台阶中最靠近光轴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d2(μm)、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Nλ1、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折射率Nλ2、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三波长λ3的折射率Nλ3,分别由以下的表达式(45)~(47)表示的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11
满足以下的表达式(48)~(51)。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12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13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14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15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16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17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18
其中,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19
(i=1、2、3)是把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110
四舍五入而取得的整数。 
项8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77~8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另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 
根据项78所述的结构,为了抑制由于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的折射率变化而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使像差修正元件为塑料透镜,形成具有当折射率降低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折射率升高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折射率依存性的光程差付与构造,从而能抵消伴随着温度变化而在聚光元件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据此,当光学元件的NA增大时,也能提供伴随着温度变化的对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再现特性的变化小的光学元件。 
此外,象本结构那样,当通过光程差付与构造抑制伴随着聚光元件的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时,利用像差修正元件的折射率变化,所以与利用衍射构造的波长依存性抑制聚光元件的球面像差变化时不同,即使不发生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激光光源的波长变化,球面像差的抑制效果也起作用。 
有关的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具体构造如项79所述的结构,是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在中心区域外侧相邻的环区,对于中心区域,光程长度缩短,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位置的环区,对于在内侧相邻的环区,光程长度变长,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的75%位置的环区,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环区和在其外侧相邻的环区,光程长度缩短的构造。如果采用这样的构造,就能使光程差付与构造具有当折射率降低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折射率提高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折射率依存性。 
当在为了在三个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而使用的三个波长的光束的公共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上述的光程差付与构造时,如项80的结构所述,希望把位于最靠近光轴的位置的台阶深度d2、通过该台阶对波长λ1~λ3的各波长附加的光程差 满足表达式(45)~(51)。 
当不满足这些表达式时,在高密度光盘用的光源和DVD或CD用的光源中,波长差大,所以对于任意的波长,产生高次的球面像差。虽说高次的球面像差对于记录/再现性能没有影响,但是实质上等价于透射率的下降。如果满足这些表达式,对于任意的波长,都能抑制高次的球面像差的发生,能提高透射率。 
为了使像差修正元件的金属模具加工容易,如项81的结构所述,希望分别在不同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和光程差付与构造。 
项82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 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由像差修正元件、用于把从该像差修正元件射出的光束成像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各自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构成; 
所述聚光元件是1组一个结构的塑料透镜;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1(mm-1)满足以下的表达式(52)。 
P1>0  (52) 
项8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82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是塑料透镜,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近轴折射光焦度PR(mm-1)满足以下的表达式(53)。 
PR>0  (53) 
项8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8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区域是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 
项8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84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第三波长λ3(μm)、在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所述不连续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Δ(μm)、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Nλ1、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折射率Nλ2、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三波长λ3的折射率Nλ3,分别由以下 的表达式(54)~(56)表示的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41
满足以下的表达式(57)~(59)。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42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43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44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45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47
可是,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48
(i=1、2、3)是把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49
四舍五入而取得的整数。 
项8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85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410
和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满足以下的表达式(60)和(61)。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5411
3≤N≤11(61) 
项8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84~8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等价的第一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与所述第一光学作用不同的第二光学作用。 
项8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87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作用是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的0次衍射,所述第二光学作用是使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向1次方向衍射的1次衍射。 
项8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8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的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波长λ1(μm)、第二波长λ2(μm)、第三波长λ3(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62)~(64),并且在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 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所述环区的光轴方向的深度D(μm)的组合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65)~(68)中的任意一个。 
0.39<λ1<0.42  (62) 
0.63<λ2<0.68  (63) 
0.75<λ3<0.85  (64) 
N=3时,4.1≤D≤4.8(65) 
N=4时,5.4≤D≤6.4(66) 
N=5时,7.0≤D≤7.9(67) 
N=6时,8.4≤D≤9.0(68) 
项9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87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作用是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的0次衍射,所述第二光学作用是使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向2次方向衍射的2次衍射。 
项9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90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的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波长λ1(μm)、第二波长λ2(μm)、第三波长λ3(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69)~(71),并且在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所述环区的光轴方向的深度D(μm)的组合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72)~(75)中的任意一个。 
0.39<λ1<0.42  (69) 
0.63<λ2<0.68  (70) 
0.75<λ3<0.85  (71) 
N=8时,11.3≤D≤12.7(72) 
N=9时,12.8≤D≤14.1(73) 
N=10时,14.2≤D≤15.6(74) 
N=11时,15.7≤D≤17.2(75) 
项9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84~9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的全部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 
项9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9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不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 
项9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9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多个光学功能面上。 
项9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9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厚度t1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厚度t2满足以下的表达式(76)。 
项9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95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两个光学功能区域,入射到所述两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到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入射到所述两个光学功能区域中不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分别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 
项9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96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光学功能区域中不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9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96或97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光学功能区域中不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三波 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所述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从而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无助于向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是指使光束成为在信息记录面上具有0.01λrms以上的像差的状态。 
项9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95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三个光学功能区域,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到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分别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两好的波面,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 
项10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99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中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10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99或100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所述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所述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从而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10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99~10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中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2为40%以下,并且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10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99~10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通过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提供与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提供的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成为无助于向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和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10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9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厚度t1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厚度t2满足以下的表达式(77)。 
t1/t2≤0.4  (77) 
项10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04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三个光学功能区域,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到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分别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两好的波面,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 记录面上形成两好的波面。 
项10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05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中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10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05或106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所述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所述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从而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10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05~10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中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2为40%以下,并且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10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05~10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通过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提供与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提供的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成为无助于向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和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11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10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1(mm-1)和所述聚光元件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2(mm-1)满足以下的表达式(78)。 
|P1/P2|≤0.2  (78) 
项11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是塑料透镜。 
项11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是塑料透镜。 
项11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是玻璃透镜。 
项11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使用在塑料材料中分散直径39nm以下的粒子的材料,形成所述聚光元件。 
项11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1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进行像差修正,对于第一波长λ1和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厚度t1,变为界限以下。 
根据项82所述的结构,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光学功能区域,通过在特定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能有选择地使三个波长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所以如果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的排列,就能修正高密度光盘、DVD、CD等三种光盘间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能对三个波长整体确保高的折射率(衍射效率)。此外,通过使三个波长的衍射次数不同,能扩大光学设计的自由度,能使其承担对于特定的波长,使衍射效率极小,遮断特定的波长,使其他波长透射的分色镜的作用。因为塑料透射比玻璃透镜的比重小,所以能减轻对驱动物镜光学系统的致动器的负担,能高速进行物镜光学系统的跟踪。此外,通过很好地制作所需的金属模具,能以稳定的质量、高精度、大批量生产由注射模塑成形制造的塑 料透镜。可是,当物镜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增大时,如果使有关的物镜光学系统为塑料透镜,则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增大。这是因为由于折射率变化而产生的球面像差与数值孔径的4次方成比例增大。 
因此,在本结构中,通过使像差修正元件的对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1为正,波长λ1的光束作为收敛光束入射到聚光元件。一般,关于数值孔径NA的有限共轭型(倍率m≠0)的聚光元件的换算为无限光束入射的NA∞(以下,称作换算NA)能用NA∞=NA(1-m)表示。因此,在收敛光束入射的倍率m>0的聚光元件中,能减小换算NA,所以能把伴随着温度变化,聚光元件中发生的球面像差变化抑制在很小。 
此外,通过使专门配置在光盘一侧的聚光元件具有对入射光束的光焦度,能充分确保对三种规格不同的光盘中保护层厚度最大的CD的总左距离。 
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或衍射构造那样的具有微细台阶的构造,所以通过台阶部分遮断其前进路线,能抑制无助于聚光点的形成的光束的比例,能防止透射率的下降。 
为了更有效地把伴随着温度变化,聚光元件中发生的球面像差变化抑制在很小,如项83所述的结构那样,使像差修正元件为塑料透镜,使像差修正元件的对波长λ1的近轴折射光焦度PR为正。如果温度上升,则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下降,所以当像差修正元件为正透镜时,入射光束对聚光元件的收敛度减小。它等价于聚光元件的倍率m减小,所以由于该倍率变化,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而在聚光元件中,如果温度上升,则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所以能抵消倍率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变化。 
根据项84所述的结构,通过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能有选择地使三个波长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所以如果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的排列,就能修正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 像差、DVD和C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 
须指出的是,作为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台阶量Δ、台阶数N,希望为后面描述的表8中的组合。 
当在为了在三个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而使用的三个波长光束的公共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时,如项85的结构所述,希望把台阶的深度Δ、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对于波长λ1~λ3等各波长的光程差附加量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621
设定为满足表达式(54)~(59)。据此,对三个波长整体能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 
此外,如果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622
变得过大,则一个台阶的深度增大,所以作为结果,一个间隔的深度Δ(N+1)增大,此外,如果台阶数N变得过多,则1个间隔的阶梯构造的宽度减小。据此,金属模具的加工变得困难、对于入射光束的微小波长变化的透射率(衍射效率)变动增大的问题变得显著。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显著化,如项86的结构所述,希望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对于波长λ1的1间隔的光程差附加量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623
形成在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满足表达式(60)、(61)。 
为了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有效修正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或DVD和C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如项87的结构所述,决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台阶深度Δ、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的对于波长λ1~λ3等各波长的光程差附加量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624
从而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波长λ1和波长λ3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波长λ2提供与此不同的光学作用。 
据此,能使对于高密度光盘的倍率m1和对于DVD的倍率m2几乎相同,修正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或使对于DVD的倍率m2和对于CD的倍率m3几乎相同,修正DVD和C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 
具体而言,如项88所述,希望重叠型衍射构造为对波长λ1和波长λ3,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0次衍射),对波长λ2,通过在相邻的环区间提供光程差,产生1次衍射的构造。 
更具体而言,如项89所述的结构那样,当像差修正元件由对波 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d线的阿贝数为50~60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时,希望形成在各环区内的台阶的数N、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的深度D=Δ(N+1)满足表达式(65)~(68)中的任意一个。 
须指出的是,形成在各环区内的台阶的数N、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的深度D的组合即表达式(64)~(68)存在后述的表1与表达式(65)对应,表2与表达式(66)对应,表3与表达式(67)对应,表4与表达式(68)对应。 
据此,对于波长λ1和波长λ3,能产生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的0次衍射光,对波长λ2,通过在相邻的环区间提供光程差,产生1次衍射光,并且对波长λ1~λ3的整体波长,能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 
此外,如项90的结构所述,也可以使重叠型衍射构造为对波长λ1和波长λ3,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对波长λ2,通过在相邻的环区间提供光程差,产生2次衍射光的构造。 
这时,如项91的结构所述,希望把形成在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和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部分的深度D=Δ(N+1)设定为满足表达式(72)~(75)中的任意一个。 
据此,对于波长λ1和波长λ3,能产生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的0次衍射光,对波长λ2,通过在相邻的环区间提供光程差,产生2次衍射光,并且对波长λ1~λ3的整体波长,能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 
须指出的是,后面描述的表5与表达式(72)对应,表6与表达式(73)对应,表7与表达式(74)对应,表8与表达式(76)对应。 
此外,如项92的结构所述,不仅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在全部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 
或者,如项93的结构所述,按照使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的功能,只在必要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可以有不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区域。 
如项94的结构所述,可以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多个光学功能面上 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这时,能扩大形成在各环区内的各阶梯构造的宽度,所以基于SPDT的金属模具加工变得容易,此外,存在对于蓝紫色区域的波长λ1,金属模具的形状误差引起的衍射效率下降不会过分增大的优点。 
如项95的结构所述,对通过NA0.65的物镜光学系统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对保护层厚度为0.6mm左右的规格的高密度光盘、DVD和CD具有兼容性的光拾取器,也能应用具有本结构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元件。 
这时,如项96的结构所述,当像差修正元件的对波长λ1的有效直径、对波长λ2的有效直径相同时,希望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与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内对应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包围其周围的光学功能区域等两个光学功能区域。 
而且,如项97的结构所述,在与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1以及λ2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适当设定形成在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的深度D,使波长λ1和波长λ2的光束以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透射,使对于波长λ3的光束的衍射效率极小,承担分色镜的作用。 
据此,自动形成对CD的数值孔径限制,所以能提供不需要其他构件的孔径限制元件的简单结构的光学元件。 
作为有关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例子,列举出后面描述的表11~13的构造。 
这样,使在与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1以及λ2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数值孔径限制功能时,如项98的结构所述,采用对波长λ1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此不同的光学作用的构造,使透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CD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有关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具体例是对波长λ1和λ2的光束实质上 不提供光程差,只使波长λ3的光束向±2次方向衍射的表11的构造。 
当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波长λ1的有效直径和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不同时,如项99的结构所述,希望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与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内对应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与从包含其周围的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与从包围其周围的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1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等三个光学功能区域。 
而且,如项100的结构所述,在与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适当设定形成在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的深度,使波长λ1和波长λ2的光束以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透射,使对于波长λ3的光束的衍射效率极小,使其承担分色镜的作用。 
据此,自动形成对CD的数值孔径限制,所以能提供不需要其他构件的孔径限制元件的简单结构的光学元件。 
作为有关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例子,列举出后面描述的表11~13的构造。 
这样,使在与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数值孔径限制功能时,如项101的结构所述,采用对波长λ1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此不同的光学作用的构造,使透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CD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有关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具体例是对波长λ1和λ2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只使波长λ3的光束向±2次方向衍射的表11的构造。 
如项102的结构所述,在与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1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适当设定形成在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的深度D,使波长λ1的光束以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透射,使 对于波长λ2和λ3的光束的衍射效率极小,使其承担分色镜的作用。 
据此,自动形成对CD和DVD的数值孔径限制,所以能提供不需要其他构件的孔径限制元件的简单结构的光学元件。 
这样,使在与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1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数值孔径限制功能时,如项103的结构所述,采用对波长λ2和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波长λ1的光束不同的光学作用的构造,使透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波长λ2和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DVD和CD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有关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具体例是对波长λ1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只使波长λ2的光束向-2次方向衍射,使波长λ3的光束向±3次的方向衍射的表14的构造。 
须指出的是,在上述的项99~103的结构中,以对于波长λ1的有效直径比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大时为例,说明其作用效果,但是当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比对于波长λ1的有效直径大时,也能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 
如项104的结构所述,对通过NA0.65的物镜光学系统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对保护层厚度为0.1mm左右规格的高密度光盘(例如,蓝光盘)、DVD和CD具有兼容性的光拾取器,也能应用具有本结构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元件。 
这时,如项105的结构所述,希望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与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内对应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与包含其周围的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与包含其周围的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1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等三个光学功能区域。 
而且,如项106的结构所述,在与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适当设定形成在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的深度D,使波长λ1和波长λ2的光束以高的透射率(衍 射效率)透射,使对于波长λ3的光束的衍射效率极小,使其承担分色镜的作用。 
据此,自动形成对CD的数值孔径限制,所以能提供不需要其他构件的孔径限制元件的简单结构的光学元件。 
作为有关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例子,列举出后面描述的表11~13的构造。 
这样,使在与对于波长λ3的有效直径到对于λ2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数值孔径限制功能时,如项107的结构所述,采用对波长λ1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此不同的光学作用的构造,使透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CD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有关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具体例是对波长λ1和λ2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只使波长λ3的光束向±2次方向衍射的表11的构造。 
如项108的结构所述,在与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到对于λ1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适当设定形成在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的深度D,使波长λ1的光束以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透射,使对波长λ2和λ3的光束的衍射效率极小,使其具有分色镜的作用。 
据此,自动形成对CD和DVD的数值孔径限制,所以能提供不需要其他构件的孔径限制元件的简单结构的光学元件。 
这样,使在与对于波长λ2的有效直径到对于波长λ1的有效直径对应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数值孔径限制功能时,如项109的结构所述,采用对波长λ2和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波长λ1的光束不同的光学作用的构造,使透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波长λ2和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DVD和CD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有关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具体例是对波长λ1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只使波长λ2的光束向-2次方向衍射,使波长λ3的光束向 ±3次的方向衍射的表14的构造。 
此外,如项110的结构所述,希望把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波长λ1的近轴光焦度P1、聚光元件的近轴光焦度P2满足表达式(78)。 
据此,能使专门配置在光盘一侧的聚光元件具有对入射光束的光焦度,所以能确保对三种规格不同的光盘中保护层厚度最大的CD的工作距离。 
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或衍射构造或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台阶部分遮断其前进路线,能抑制无助于聚光点的形成的光束的比例,能防止透射率的下降。 
如项111的结构所述,如果使像差修正元件为塑料透镜,就能提高重叠型衍射构造或衍射构造或光程差付与构造那样的微细构造的成形时的复制性,所以很好。 
如项112的结构所述,如果使聚光元件为塑料透镜,就能以稳定的质量和高精度大批量生产。须指出的是,如果使具有大的聚光能力的聚光元件为塑料透镜,则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增大,但是通过使与它组合使用的像差修正元件为项64、76、81中的结构,就能有效抑制折射率变化引起的球面像差。 
而如项113的结构所述,如果聚光元件为玻璃透镜,就能成为关于对蓝紫色区域的光的耐光性、耐温度性、透射率等具有高可靠性的聚光元件。 
作为玻璃透镜,如果使用玻化温度Tg为400℃以下的玻璃材料,则比较低温的成形成为可能,所以能延长金属模具的寿命。据此,能降低聚光元件的制造成本。 
作为玻化温度Tg低的玻璃材料,例如有(株式会社)住田光学玻璃制造的K-PG325或K-PG375(都是产品名)。 
此外,作为聚光元件的材料,可以使用项113的结构中那样的在塑料材料中分散直径30nm以下的粒子的材料。 
通过在如果温度上升,折射率就下降的塑料材料中均匀地混合如果温度上升折射率就上升的无机材料,能抵消两者的折射率的温度依 存性。据此,保持了塑料材料的成形性,伴随着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小的光学材料(以下把有关的光学材料称作“无热树脂”)。 
这里,就聚光元件的折射率的温度变化加以说明。折射率对变化变化的变化率根据Lorentz-Lorentz的公式,通过用温度t把折射率n微分,用由以下的数学式2表示的A表示。 
[数学式2] 
A = ( n 2 + 2 ) ( n 2 - 1 ) 6 n { ( - 3 a ) + 1 [ R ] δ [ R ] δt }
可是,n是所述聚光透镜对激光光源的波长的折射率,α是聚光元件的线膨胀系数,[R]是聚光元件的分子光焦度。 
一般的塑料材料时,第二项的作用比第一项小,所以几乎能忽略第二项。例如,当为丙烯酸树脂(PMMA)时,线膨胀系数α为7×10-5,如果代入上式,则A=-12×10-5,与实测值大致一致。 
这里,在本发明的聚光元件中,通过把直径30nm以下的微粒分散到塑料材料中,实质上增大以上表达式的第二项的作用,抵消第一项的线膨胀引起的变化。 
具体而言,希望把以往-12×10-5左右的对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率抑制在低于10×10-5。更希望抑制在8×10-5,还希望抑制在6×10-5,但是希望在降低伴随着聚光元件的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例如,通过在丙烯酸树脂(PMMA)中分散氧化铌(Nb2O5)的微粒,能消除折射率变化对温度变化的依存性。 
成为母材的塑料材料的体积比为80,氧化铌为20左右的比例,把它们均匀混合。微粒存在容易凝集的问题,但是知道对粒子表面提供、分散电荷的技术,能产生必要的分散状态。 
须指出的是,为了控制折射率变化对于温度变化的比率,能适当增减该体积比例,也能混合分散多种纳米尺寸的无机粒子。 
在体积比例上,在所述例子中为80∶20,但是在90∶10~60∶40之间能适当调整。如果体积比例比90∶10小,则抑制折射率变化的效 果减小,相反,如果超过60∶40,则无热树脂的成形性上产生问题,所以是不希望的。 
希望微粒为无机物,更希望是氧化物。而且,希望氧化状态饱和,希望是不再氧化的氧化物。 
无机物是为了把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塑料材料的反应抑制在很低,由于是氧化物,能防止伴随着蓝紫色激光的长时间照射的透射率恶化或波面像差恶化。 
须指出的是,如果分散到塑料材料中的微粒的直径大,就容易发生入射光束的散射,聚光元件的透射率下降。在高密度光盘中,在信息的记录/再现中使用的蓝紫色激光器中,能跨长时间取得稳定的激光振荡的激光功率为30mW左右,所以如果光学元件对蓝紫色激光的透射率低,则在信息记录的高速化、对应多层盘的观点上是不利的。因此,分散到塑料材料中的微粒的直径希望为20nm以下,更希望为10~15nm以下,这对防止聚光元件的透射率下降是很好的。 
一般,光学元件的波长越短,而且NA越大,其制造就越难。因此,如项115的结构所述,把聚光元件对于高密度光盘的波长λ1和保护层厚度t1,把像差的修正最优化,当与像差修正元件组合时,使其容易表现出作为高密度光盘用的光学元件的性能。 
项116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拾取器具有把所述第一波长λ1到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物镜光学系统; 
使用项45~1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作为所述物镜光学 系统。 
项117所述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搭载项117所述的光拾取器,能执行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和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再现中的至少一方。 
项118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三光源、把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从所述第三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三波长λ3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之间的的光程中;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项11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区域是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重叠型衍射构造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近轴衍射光焦度为负。 
项12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或119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区域是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二波长λ2附加修正不足的球面像差。 
项12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区域是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近轴衍射光焦度为。 
项12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或121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功能区域是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二波长λ2附加修正过剩的球面像差。 
项123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三光源、把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从所述第三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三波长λ3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之间的的光程中;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所述第一波长λ1、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中相邻的台阶间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间隔最小值P满足以下的表达式(79)和(80)。 
0.39μm<λ1<0.42μm  (79) 
P>3μm(80) 
项12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23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中相邻的台阶间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间隔最小值P满足以下的表达式(81)。 
P>5μm(81) 
项12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24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中相邻的台阶间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间隔的最小值P满足以下的表达式(82)。 
P>10μm(82) 
项126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三光源、把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从所述第三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三波长λ3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之间的的光程中;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当用所述数学式1定义由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附加给透射波面的光程差时,B2和B4的符号彼此不同。 
项127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使用从第 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三光源、把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从所述第三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三波长λ3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之间的的光程中;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台阶的数N、所述不连续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Δ(μm)的任意一个在各光学功能区域中不同。 
项128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三光源、把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从所述第三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三波长λ3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之间的的光程中;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形成以光轴为中心的由台阶分割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 
项12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2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台阶深度设计为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1,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2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3都为更低的次数。 
项13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29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所述第三波长λ3(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83)~(85),并且所述衍射次数n1、所述衍射次数n2、所述衍射次数n3的组合是(n1,n2,n3)、=(2,1,1)、(4,2,2)、(6,4,3)、(8,5,4)、(10,6,5)中的任意一个。 
0.39<λ1<0.42(83) 
0.63<λ2<0.68(84) 
0.75<λ3<0.85(85) 
项13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29或130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的范围内的材料形成; 
所述衍射构造中最靠近光轴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满足以下表达式(86)~(90)中的任意一个。 
1.2μm<d1<1.7μm(86) 
2.6μm<d1<3.0μm(87) 
4.4μm<d1<5.0μm(88) 
5.6μm<d1<6.5μm(89) 
6.9μm<d1<8.1μm(90) 
项13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28~13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近轴衍射光焦度PD0(mm-1)、所述衍射构造的对于比所述第一波长λ1长10nm的波长的近轴衍射光焦度PD1(mm-1)、所述衍射构造的对于比所述第一波长λ1短10nm的波长的近轴衍射光焦度PD2(mm-1)满足以下的表达式(91)。 
PD2<PD0<PD1(91) 
项13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28~13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向长波长一侧变化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向短波长一侧变化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波长依存性。 
项13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33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包含光轴的中心光学功能区域、包围该中心光学功能区域的周边光学功能区域,只在所述周边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衍射构造。 
项13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28~13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是阶梯形状。 
项13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28~13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是锯齿形状。 
项13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28~13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 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所述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另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 
项138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三光源、把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从所述第三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三波长λ3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之间的的光程中;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在包含光轴的中心区域和该中心区域的外侧形成由通过台阶分割的多个环区构成的光程差付与构造。 
项13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3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具有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对所述第一波长λ1附加的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对所述第一波长λ1附加的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温度依存性。 
项14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39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中,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在 所述中心区域的外侧相邻的所述环区,对于所述中心区域,光程长度缩短,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位置的所述环区,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所述环区,光程长度变长,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的75%位置的所述环区,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环区和在外侧相邻的环区,光程长度缩短。 
项14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38~14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所述第三波长λ3(μm)、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台阶中最靠近光轴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d2(μm)、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Nλ1、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折射率Nλ2、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三波长λ3的折射率Nλ3,分别由以下的表达式(92)~(94)表示的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81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82
满足以下的表达式(95)~(98)。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83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85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86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87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88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89
可是,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810
(i=1、2、3)是把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811
四舍五入而取得的整数。 
项14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38~14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另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 
项14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14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光学功能区域是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 
项14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43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 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第三波长λ3(μm)、在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所述不连续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Δ(μm)、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Nλ1、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折射率Nλ2、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三波长λ3的折射率Nλ3,分别由以下的表达式(99)~(101)表示的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91
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02)~(104)。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92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93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94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95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96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97
可是, (i=1、2、3)是把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99
四舍五入而取得的整数。 
项14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44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和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05)和(106)。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7911
3≤N≤11(106) 
项14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43~14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等价的第一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与所述第一光学作用不同的第二光学作用。 
项14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46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作用是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的0次衍射,所述第二光学作用是使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向1次方向衍射的 1次衍射。 
项14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47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的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波长λ1(μm)、第二波长λ2(μm)、第三波长λ3(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07)~(109),并且在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所述环区的光轴方向的深度D(μm)的组合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10)~(113)中的任意一个。 
0.39<λ1<0.42  (107) 
0.63<λ2<0.68  (108) 
0.75<λ3<0.85  (109) 
N=3时,4.1≤D≤4.8(110) 
N=4时,5.4≤D≤6.4(111) 
N=5时,7.0≤D≤7.9(112) 
N=6时,8.4≤D≤9.0(113) 
项14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46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作用是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的0次衍射,所述第二光学作用是使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向2次方向衍射的2次衍射。 
项15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49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的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波长λ1(μm)、第二波长λ2(μm)、第三波长λ3(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14)~(116),并且在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所述环区的光轴方向的深度D(μm)的组合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17)~(120)中的任意一个。 
0.39<λ1<0.42  (114) 
0.63<λ2<0.68  (115) 
0.75<λ3<0.85  (116) 
N=8时,11.3≤D≤12.7(117) 
N=9时,12.8≤D≤14.1(118) 
N=10时,14.2≤D≤15.6(119) 
N=11时,15.7≤D≤17.2(120) 
项15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43~15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的全部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 
项15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15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不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 
项15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15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多个光学功能面上。 
项15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15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两个光学功能区域,在所述两个光学功能区域的不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15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15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两个光学功能区域,在所述两个光学功能区域的不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所述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从而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 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15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15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三个光学功能区域,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15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153、15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三个光学功能区域,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所述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从而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15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153、156、15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三个光学功能区域,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中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中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2为40%以下,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15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153、156~15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三个光学功能区域,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中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提供的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二 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成为无助于向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16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8~15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差修正元件是塑料透镜。 
项161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拾取器具有把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到从所述第三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 
在所述第一光源~第三光源和所述聚光元件之间的光程中配置项118~16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像差修正元件。 
项162所述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搭载项161所述的光拾取器,能执行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和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再现的至少一方。 
项163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元件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相对的位置; 
所述聚光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一倍率m1和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二倍率m2大致一致。 
项16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4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二波长λ2附加修正不足的球面像差。 
项16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5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倍率m1和所述第二倍率m2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21)。 
m1=m2=0(121) 
项16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4~16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三倍率m3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22) 
0.25<m3<-0.10  (122) 
项16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4~16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是封装化的光源模块,所述聚光元件把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把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 
项169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 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元件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相对的位置; 
所述聚光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二倍率m2和对所述第散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三倍率m3大致一致。 
项17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9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二波长λ2附加修正过剩的球面像差。 
项17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9或170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一倍率m1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23) 
m1=0  (123) 
项17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9~17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倍率m2和所述第三倍率m3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24)和(125)。 
m2=m3(124) 
-0.25<m2<-0.10  (125) 
项17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9~17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三光源是封装化 的光源模块,所述聚光元件把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把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 
项174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元件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相对的位置; 
所述聚光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所述第一波长λ1、在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中相邻的台阶间的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间隔最小值P满足下的表达式(126)和(127)。 
0.39μm<λ1<0.42μm  (126) 
P>3μm(127) 
项17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74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中相邻的台阶间的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间隔最小值P满足下的表达式(128)。 
P>5μm(128) 
项17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75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中相邻的台阶间的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间隔最小值P满足下的表达式(129)。 
P>10μm(129) 
项177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元件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相对的位置; 
所述聚光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当用所述数学式1定义由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附加给透射波面的光程差时,B2和B4的符号彼此不同。 
项17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74~17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一倍率m1、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二倍率m2、对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时的第三倍率m3彼此不同。 
项17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7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倍率m1、所述第二倍率m2、所述第三倍率m3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30)~(132)。 
m1=0(130) 
-0.08<m2<-0.01(131) 
-0.25<m3<-0.10(132) 
项180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元件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相对的位置; 
所述聚光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台阶的数N、所述不连续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Δ(μm)中的任意一个在各光学功能区域中不同。 
项181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元件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相对的位置; 
所述聚光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 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中形成由通过以光轴为中心的台阶分割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 
项18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1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台阶深度设计为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1,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2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3都为更低的次数。 
项18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2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所述第三波长λ3(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33)~(135),并且所述衍射次数n1、所述衍射次数n2、所述衍射次数n3的组合是(n1,n2,n3)、=(2,1,1)、(4,2,2)、(6,4,3)、(8,5,4)、(10,6,5)中的任意一个。 
0.39<λ1<0.42(133) 
0.63<λ2<0.68(134) 
0.75<λ3<0.85(135) 
项18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2或183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的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所述衍射构造中最靠近光轴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满足以下表达式(136)~(140)中的任意一个。 
1.2μm<d1<1.7μm(136) 
2.6μm<d1<3.0μm(137) 
4.4μm<d1<5.0μm(138) 
5.6μm<d1<6.5μm(139) 
6.9μm<d1<8.1μm(140) 
项18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1~18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在±10nm的范围内变化时,抑制所述聚光元件的色像差引起的聚焦位置偏移的功能。 
项18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5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近轴衍射光焦度PD0(mm-1)、所述衍射构造的对于比所述第一波长λ1长10nm的波长的近轴衍射光焦度PD1(mm-1)、所述衍射构造的对于比所述第一波长λ1短10nm的波长的近轴衍射光焦度PD2(mm-1)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41)。 
PD2<PD0<PD1(141) 
项18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5或186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向长波长一侧变化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向短波长一侧变化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波长依存性。 
项18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1~18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是塑料透镜,所述衍射构造具有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向长波长一侧变化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所述第一波长λ1向短波长一侧变化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波长依存性,从而具有抑制由于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所述聚光元件的折射率变化而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的功能。 
项18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包含光轴的中心光学功能区域和包围该中心光学功能区域的周围的周边光学功能区域,只在所述周边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衍射构造。 
项19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1~18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 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构造的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是锯齿形状。 
项19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81~19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聚光元件的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所述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聚光元件的另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 
项192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元件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相对的位置; 
所述聚光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所述聚光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在包含光轴的中心区域和该中心区域的外侧形成由通过台阶分割的多个环区构成的光程差付与构造。 
项19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92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是塑料透镜,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具有当环境温度上升时,对所述第一波长λ1附加的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对所述第一波长λ1附加的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温度依存性,从而具有抑制由于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所述聚光元件的折射率变化而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的功 能。 
项19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93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中,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在所述中心区域外侧相邻的所述环区,对于所述中心区域,光程长度缩短,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位置的所述环区,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环区,光程长度变长,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的75%位置的所述环区,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环区和在其外侧相邻的环区,光程长度缩短。 
项19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92~19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所述第三波长λ3(μm)、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的台阶中最靠近光轴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d2(μm)、所述聚光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Nλ1、所述聚光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折射率Nλ2、所述聚光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三波长λ3的折射率Nλ3,分别由以下的表达式(142)~(144)表示的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21
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45)~(148)。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22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24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25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26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27
可是, (i=1、2、3)是把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210
四舍五入而取得的整数。 
项19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92~19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聚光元件的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所述光程差付与构造形成在所述聚光元件的另一方的光学功能面上。 
项19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3~19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 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光学功能区域是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 
项19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97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波长λ1(μm)、所述第二波长λ2(μm)、所述第三波长λ3(μm)、在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所述不连续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Δ(μm)、所述聚光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Nλ1、所述聚光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折射率Nλ2、所述聚光元件的对于所述第三波长λ3的折射率Nλ3,分别由以下的表达式(149)~(151)表示的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31
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52)~(154)。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33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34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35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36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37
可是, (i=1、2、3)是把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39
四舍五入而取得的整数。 
项19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9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310
和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55)和(156)。 
Figure G2007101469539D009311
3≤N≤11(156) 
项20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97~19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等价的第一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与所述第一光学作用不同的第二光学作用。 
项20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 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作用是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的0次衍射,所述第二光学作用是使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向1次方向衍射的1次衍射。 
项20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的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波长λ1(μm)、第二波长λ2(μm)、第三波长λ3(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57)~(159),并且在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所述环区的光轴方向的深度D(μm)的组合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60)~(163)中的任意一个。 
0.39<λ1<0.42  (157) 
0.63<λ2<0.68  (158) 
0.75<λ3<0.85  (159) 
N=3时,4.1≤D≤4.8(160) 
N=4时,5.4≤D≤6.4(161) 
N=5时,7.0≤D≤7.9(162) 
N=6时,8.4≤D≤9.0(163) 
项20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作用是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在相邻的环区间实质上不提供光程差的0次衍射,所述第二光学作用是使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向2次方向衍射的2次衍射。 
项20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由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为1.5~1.6的范围内,并且d线的阿贝数为50~60的范围内的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波长λ1(μm)、第二波长λ2(μm)、第三波长λ3(μm)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64)~(166),并且在形成在包含所述光轴 的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不连续的台阶数N、所述环区的光轴方向的深度D(μm)的组合分别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67)~(170)中的任意一个。 
0.39<λ1<0.42  (164) 
0.63<λ2<0.68  (165) 
0.75<λ3<0.85  (166) 
N=8时,11.3≤D≤12.7(167) 
N=9时,12.8≤D≤14.1(168) 
N=10时,14.2≤D≤15.6(169) 
N=11时,15.7≤D≤17.2(170) 
项20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97~20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的全部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 
项20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3~20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区域中不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 
项20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3~20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多个光学功能面上。 
项20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3~20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厚度t1、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厚度t2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71)。 
0.8≤t1/t2≤1.2(171) 
项20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两个光学功能区域,入射到所述所述两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入射到所述两 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不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分别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 
项21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9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不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21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9或210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光学功能区域的不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所述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从而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21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08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三个光学功能区域,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所述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的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 
项21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12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所述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的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三 波长λ3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中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21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12或213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所述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的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所述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从而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21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12~2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中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并且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21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12~2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通过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提供的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成为无助于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21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3~20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厚度t1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厚度t2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72)。 
t1/t2≤0.4  (172) 
项21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功能区域是三个光学功能区域,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所述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的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入射到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在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良好的波面。 
项21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所述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的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中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22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18或2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在所述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的外侧相邻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等价的光学作用,对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所述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从而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22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18~2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入射到该重叠型衍射构造中时产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并且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入射时产 生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η3为40%以下。 
项22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18~22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个光学功能区域中的最外侧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该重叠型衍射构造通过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提供与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提供的光学作用不同的光学作用,使透射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成为无助于对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以及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项22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3~2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是塑料透镜。 
项22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3~2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是玻化温度Tg为400℃以下的玻璃透镜。 
项22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63~22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使用在塑料材料中分散直径30nm以下的粒子的材料成形。 
项226是一种光拾取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拾取器具有把所述第一波长λ1到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物镜光学系统; 
使用项163~2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光元件作为所述物镜光学系统。 
项227所述的结构搭载项226所述的光拾取器,能执行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和对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再现中的至少一方。 
项228是一种光拾取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拾取器具有用于把所述第一波长λ1~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物镜光学系统、光阑、向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一体驱动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和光阑的驱动装置; 
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具有以下结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中的至少一个光束以非平行的状态对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入射; 
在所述第一光源~第三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光源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之间的光程中配置具有减少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由所述驱动装置向垂直于光轴的方向驱动时产生的彗形像差的功能的彗形像差修正元件。 
项22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28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彗形像差修正元件当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由所述驱动装置向垂直于光轴的方向驱动时,在对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以非平行状态入射的所述光束通过的有效直径内,把球面像差修正为衍射界限以下,在所述有效 直径的外侧,具有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 
项23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29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以非平行状态入射的所述光束是发散光束。 
项23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29或230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以非平行状态入射的所述光束是第三波长λ3的光束。 
项23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29~23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以非平行状态入射的所述光束是第二波长λ2的光束。 
项23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29~23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以非平行状态入射的所述光束是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 
项23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33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彗形像差修正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的公共光程中。 
项23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33或234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彗形像差修正元件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形成由通过以光轴为中心的台阶分割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 
项23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33~2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三光源是封装化的光源模块。 
项237是一种光拾取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拾取器具有把所述第一波长λ1~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 息记录面上的物镜光学系统; 
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具有用于把所述第一波长λ1~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物镜光学系统、光阑、向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一体驱动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和光阑的驱动装置; 
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具有以下结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以光轴为中心的多个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 
在该多个环形光学功能区域中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量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地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 
在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中的至少两个光束对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以彼此不同得倍率入射; 
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三光源中射出对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以彼此不同的倍率入射的所述至少两个光束的光源是封装化的光源模块; 
在所述光源模块和所述物镜光学系统之间配置在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有把在内部形成了给定数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用于把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光束中的至少一个光束的发散角变化,向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导入的发散角变换元件。 
项23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37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发散角变换元件中的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对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光束中的某一光束提供第一光学作用,对其他波长的光束提供与所述第一光学作用不同的第二光学作用。 
项23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38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所述光束是两个光束,该两个光束是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 
项24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38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光源模块射出的所述光束是两个光束,该两个光束是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 
项24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1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形成所述波长选择滤光器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和包围其周围的周边的光学功能区域,所述波长选择滤光器具有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使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透射,在该周边的光学功能区域中遮断或反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使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以及第二波长λ2的光束透射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 
项24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45~115中的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元件的光学功能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形成所述波长选择滤光器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包围其周围的第一周边的光学功能区域、再包围其周围的第二周边的光学功能区域,所述波长选择滤光器具有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使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透射,在第一周边的光学功能区域中遮断或反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使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以及第二波长λ2的光束透射,在第二周边的光学功能区域中遮断或反射所述第二波长λ2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使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透射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 
项24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41或242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选择滤光器形成在所述像差修正元件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 
项24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41或242所述的光拾取器用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选择滤光器形成在所述聚光元件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 
项24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6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拾取器具有配置在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光束入射面一侧的孔径限制元件,在所述孔径限制元件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形成所述波长选择滤光器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包含光轴的光 学功能区域和包围其周围的周边光学功能区域,所述波长选择滤光器具有在该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使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透射,在该周边光学功能区域中遮断或反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使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以及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透射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 
项24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116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拾取器具有配置在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光束入射面一侧的孔径限制元件,在所述孔径限制元件的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形成所述波长选择滤光器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包围其周围的第一周边的光学功能区域、再包围其周围的第二周边的光学功能区域,所述波长选择滤光器具有在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域中使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透射,在第一周边的光学功能区域中遮断或反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使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以及第二波长λ2的光束透射,在第二周边的光学功能区域中遮断或反射所述第二波长λ2和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使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透射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 
项24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45或246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拾取器具有至少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驱动所述物镜光学系统的驱动装置,所述孔径限制元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成为一体,向垂直于光轴的方向驱动。 
项248所述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拾取器具有:至少具有一个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给定数的不连续台阶的多个环区连续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对所 述第一光束以及所述第三光束不提供相位差,只对所述第二光束提供相位差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学面的衍射透镜;把通过所述衍射透镜的所述第一波长λ1~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 
当由所述衍射透镜和所述聚光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对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的倍率为m1,由所述衍射透镜和所述聚光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的倍率为m2,由所述衍射透镜和所述聚光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对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的倍率为m3时,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73)。 
m1≥m2>m3  (173) 
项24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48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表达式(174) 
m1=m2  (174) 
项25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48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表达式(175)和(176)。 
m1=m2=0  (175) 
-0.25<m3<-0.10  (176) 
根据项248所述的结构,通过把由衍射透镜和聚光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对第三光束的倍率为m3设定为满足表达式(173),能修正高密度光盘和C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 
须指出的是,对DVD的信息的记录/再现中使用的第二光束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附加了相位差,受到衍射作用,所以通过衍射作用,能修正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 
为了使光拾取器的特性良好,使光拾取器的设计、制造容易,如项249的结构所述,希望由衍射透镜和聚光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对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倍率m1、m2象表达式(174)那样,为相同倍率。 
希望如项250的结构所述,由衍射透镜和聚光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对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倍率m1、m2象表达式(175)那样, 为0,这时对于第三光束的倍率m3设定为满足表达式(176)。 
项251的结构是一种光拾取器,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λ2>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t2≥t1)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λ3>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t3>t2)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拾取器具有:把所述第一波长λ1~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分别汇聚到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光元件、具有相位构造的像差修正元件、球面像差修正元件; 
所述像差修正元件具有修正所述第一波长λ1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差引起的在所述聚光元件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或所述t1与所述t2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功能; 
所述球面像差修正元件具有修正所述厚度t1和所述厚度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功能。 
项25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构造是重叠型衍射构造、衍射构造、光程差付与构造中的任意一个。 
项25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2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相位构造附加给所述第一光束的光程差是所述第一波长λ1的整数倍。 
项25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3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相位构造附加给所述第一光束的光程差是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偶数倍。 
项255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4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拾取器还包含具有衍射构造、光程差付与构造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二相位构造的第二像差修正元件,通过所述第二相位构造附加给所述 第一光束的光程差是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奇数倍。 
项256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1~2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聚光元件和所述像差修正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随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倍率m1与对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倍率m2大致一致。 
项257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1~25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对所述第一波长λ1和所述厚度t1的保护层,把球面像差修正最优化。 
项258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1~25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和所述像差修正元件保持为彼此相对的位置关系不变化。 
项259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1~25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像差修正元件是由通过电压的外加对透射的光束产生相位变化的液晶层、用于对液晶元件外加电压的彼此相对的电极层构成的液晶相位控制元件,所述液晶相位控制元件通过进行所述第三光束的相位控制,修正所述厚度t1和所述厚度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 
项260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9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相位控制元件只有选择地进行所述第三光束的相位控制。 
项261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1~25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像差修正元件是由致动器、通过所述致动器至少能向光轴方向位移的可动透镜组构成的可动透镜部件,所述可动透镜部件通过使所述聚光元件的倍率变化,修正所述厚度t1和所述厚度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 
项262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6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对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倍率m3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77)。 
-0.15<m3<-0.02  (177) 
项263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51~26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三光源中的至少两个光源一体 化而成。 
项264所述的结构根据项263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三光源的全部一体化而成。 
根据项251所述的结构,通过相位构造的功能,能进行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例如高密度光盘)、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例如DVD)的互换,通过球面像差修正部件的功能,能进行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例如高密度光盘)、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例如CD)的互换。这里,相位构造具有修正第一波长λ1与第一波长λ1的差引起的在聚光元件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或t1与t2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功能。当为前者时,相当于t1和t2彼此相同时(例如,t=0.6mm的HD DVD和t2=0.6mm的DVD),当为后者时,相当于t1和t2彼此不同时(例如,t1=0.1mm的蓝光盘和t2=0.6mm的DVD)。 
作为相位构造,如项252所述的结构那样,可以是图26所示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图27所示的衍射构造、图28所示的光程差付与构造的任意一个。 
此外,如项253所述的结构那样,希望设计相位构造,从而当通过相位构造时,附加在第一光束上的光程差变为第一波长λ1的整数倍。据此,能防止第一光束的相位构造的透射率下降。 
如项254所述的结构那样,如果把相位构造设计为当通过相位构造时,附加在第一光束上的光程差变为第一波长λ1的偶数倍,就能防止第二光束和第三光束的相位构造的透射率下降。 
可是,如果把相位构造设计为附加在第一光束上的光程差变为第一波长λ1的偶数倍,透射相位构造的第一光束和第三光束的作用彼此相等。因此,在相位构造中无法降低t1和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所以球面像差修正部件的负担增大。 
因此,如项255的结构所述,设置具有衍射、光程差付与构造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二相位构造的第二像差修正元件,把第二相位构造设计为当通过第二相位构造时,附加在第一光束上的光程差变为第一波长λ1的奇数倍。这时,当第三光束通过第二相位构造时,附加λ的半 整数倍的光程差。据此,第三光束的第二相位构造的透射率下降,但是对于透射第二相位构造的第三光束,能附加与第一光束不同的作用,所以能减少t1和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能减少球面像差修正部件的负担。这样,通过相位构造能减少t1和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所以作为球面像差修正部件,使用后面描述的项260的结构所述的具有通过致动器能在光轴方向位移的透镜组的可动透镜部件时聚光元件的对第三波长λ3的倍率m3绝对值不会变得过大。结果,能取得良好的聚光元件的跟踪特性。 
当相位构造为重叠型衍射构造时,希望使各环区内的分割数为4、5、6中的任意一个(即各环区内的台阶数为3、4、5中的任意一个),各环区内的台阶的光轴方向深度Δ设定为实质上满足Δ2m·λ1/(Nλ1-1),最希望使各环区内的分割数为5,m=1。据此,当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时,因为只对第二光束提供相位差,产生衍射,所以能实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互换,并且能把第二光束的相位构造的透射率下降抑制在很小。须指出的是,所述m是5以下的正的整数,Nλ1是像差修正元件对第一波长λ1的折射率。 
此外,当相位构造为衍射构造时,希望设定各环区的台阶深度,使第一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1、第二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2、第三光束入射时产生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n3满足以下的关系。 
n1≥n2≥n3 
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衍射次数是指在衍射构造中发生的各种衍射次数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衍射效率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这些衍射次数的组合中希望(n1,n2,n3)=(1,1,)、(2,1,1)、(3,2,1)、(3,2,2)、(8,5,4)。为了确保第一光束~第三光束等全部光束的衍射效率,特别希望(n1,n2,n3)=(2,1,1)、(8,5,4)。 
此外,当相位构造是光程差付与构造时,当相邻的环区间的光程差(以各光束的波长为单位表示)对第一光束为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091
对第二光束为 对第三光束为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01
时,希望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03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04
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项256所述的结构,对于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能使由聚光元件和像差修正元件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共轭长度相同,所以能把第一光束用的光学元件和第二光束用的光学元件公共化,能简化光拾取器的结构。 
一般,波长越短,光学元件的要求精度越严格。如项257的结构所述,通过对第一波长λ1和厚度t1的保护层,把聚光元件最优化,能容易表现出需要特别高精度的聚光元件的对第一波长的特性。 
当通过相位构造的作用,进行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互换性,由于聚光元件和像差修正元件的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偏心,容易产生彗形像差。如项258的结构所述,通过把聚光元件和像差修正元件一体化,进行跟踪驱动,能抑制所述彗形像差的发生,能取得良好的跟踪特性。 
作为把聚光元件和像差修正元件一体化的方法,可以接合格元件的边缘部彼此间,也可以通过另外的结合构件一体化,也可以通过在架子上组入各元件,进行一体化。 
作为用于进行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互换的球面像差修正部件,能使用项259的结构中所述的通过在液晶层上外加电压,控制透射的第三光束的相位的液晶相位控制部件。这样的液晶相位控制部件不需要机械的可动部,所以有利于光拾取器的小型化。 
此外,球面像差与有效直径(即聚光元件的数值孔径NA)的4次方成比例增大,所以如果由有效直径大的第一光束和有效直径小的第三光束公用液晶相位控制部件,则第三光束的球面像差修正不足的问题变得显著。这里所说的“公用”是指进行对各波长的光束的相位控制。例如,当第三波长λ3为785nm,CD的数值孔径NA为0.45,第一波长λ1为405nm,高密度光盘的数值孔径NA为0.85,对第一光束 附加±2λRMS(λ=λ1)的球面像差时,能附加给第三光束的球面像差量为±0.01λRMS(λ=λ3)左右(±0.2{(0.454/785)/(0.854/405)}。能由液晶相位控制元件修正的球面像差为±2λRMS左右,所以当由第一光束和第三光束公用液晶相位控制元件时,第三光束球面像差附加量不足,无法进行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互换。因此,如项260的结构所述,采用有选择地只进行第三光束的相位控制的结构,对第三光束能附加足够的球面像差,所以很好。 
作为用于进行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互换的球面像差修正部件,能使用项261的结构中所述的具有通过致动器能在光轴方向位移的透镜组的可动透镜部件。可动透镜部件通过使聚光元件的倍率变化,进行t1和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的修正,所以不会发生与聚光元件的光轴偏移引起的彗形像差,没必要与聚光元件成为一体,进行跟踪驱动,在这一点上是有利的。 
作为可动透镜部件的具体形态,可以是把从第三光源射出的发散光束的发散角变化,向聚光元件引导的耦合透镜,也可以是配置在把从第三光源射出的发散光束变换为平行光束并向聚光元件引导的视准透镜和聚光元件之间的光程中的光束扩展器透镜。 
通过在第一光束~第三光束都通过的公共光程中配置上述的可动透镜部件,能修正第一光源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伴随着温度变化的聚光元件的折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分布、对2层、4层等多层型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时的层间的聚焦跳动、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保护层制造误差引起的厚度偏移或厚度分布等引起的球面像差,所以能提高对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特性。 
须指出的是,作为使上述可动透镜组向光轴方向位移的致动器,能使用步进电机、螺线管、语音线圈致动器或利用压电元件的致动器。通过步进电机或语音线圈致动器使光学元件光轴方向移动的技术是公开的,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作为利用压电元件的致动器,能使用以下的文献中记载的使用压电元件的小型线性致动器。 
OPTICS DESIGN,No.26,16-21(2002) 
此外,在可动透镜部件中,位移的透镜组可以只是一个透镜组,也可以是搭载多个致动器,使多个透镜组位移的结构。此外,也可以采用通过响应频带彼此不同的多个致动器,使一个透镜组位移的结构。 
作为球面像差修正部件,当使用具有通过致动器能在光轴方向位移的透镜组的可动透镜部件时,如项261的结构所述,通过使透镜组位移,使聚光元件对第三光束λ3的倍率m3满足表达式(177),能良好修正t1和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 
此外,本发明的光拾取器分别独立配置波长彼此不同的三个光源的结构也适用,但是如项263的结构所述,如果使用把三个光源中的至少2个光源一体化的光源,就有利于光拾取器的小型化和成本的削减。特别是如项264的结构所述,希望使用把三个光源全部一体化的光源。作为把多个光源一体化的光源,可以使用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形成各光源的发光点的光源(所谓的1芯片激光器),也可以使用把各光源收藏在一个框架中的光源(所谓的1罐(can)激光器)。此外,可以使用把多个光源一体化的光源和光检测器进一步一体化的光源模块。 
根据本发明,能取得对使用包含蓝紫色激光光源的高密度光盘和DVD的使用波长不同的多种光信息记录媒体,能恰当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再现的光拾取器用的像差修正元件、光拾取器用的聚光元件、物镜光学系统、光拾取器、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首先,举例说明本发明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作用。 
图9~11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元件中包含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一个例子。在图9~11中,重叠型衍射构造具有把锯齿形状的环区构造(衍射立体面)分割为多个阶梯状的构造,在本例子中,相邻的阶梯关于最短波长和最长波长,只产生各波长的整数倍的光程差,实质上相位差。 
如果1个台阶的台阶量为Δ,着眼的波长为λ,构成该波长的台阶的媒体的折射率为n,则由该台阶产生的光程差表现为Δ(n-1),所以如果把台阶量Δ决定为满足Δ(n-1)=jλ1,则在该波长中,只产 生波长λ1的j(整数)倍的光程差。并且另一波长为λ3,选择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31
的整数j、k,如果设定台阶量Δ,使其满足Δ(n-1)=jλ1=kλ3,则通过该台阶,关于波长λ1,只产生波长的j倍的光程差,关于波长λ3,只产生波长的k倍的光程差,所以关于这两个波长波长λ1、波长λ3,实质上波面一致,不产生相位差。 
例如,当λ1=405nm,λ3=785nm时,选择j=2,k=1(即台阶量Δ=2×405/(n-1),则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32
所以用该台阶,在λ1=405nm的波长中,如图9所示,产生2波长的光程差,在λ3=785nm中,如图10所示,几乎产生1波长的光程差。集中了多个这样的台阶的构造关于λ1、λ3,相位一致,所以对透射光不产生任何作用。 
可是,关于与λ1、λ3不同的波长λ2=655nm的光,在1台阶中,产生δ=2×405×(1.5066-1)/(1.5247-1)-655=127nm的光程差(这里,1.5247如后所述,是光学元件材料对波长λ1的折射率,1.5066是光学元件材料对波长λ2的折射率),如果通过四个台阶分割1间隔的近锯齿形状的立体构造(即把1间隔5分割),就产生波长λ2的1波长的光程差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33
,如图11所示,相邻间隔的波面分别错开1波长重叠。即产生+1次衍射光。 
如图11所示,相邻间隔的波面分别错开1波长重叠。即产生+1次衍射光。 
如果1间隔中包含的不连续的台阶数为N,1台阶的台阶高度为Δ,波长为λ,波长λ的光学元件材料的折射率为n,该重叠型衍射构造的m次的衍射效率ηm就用以下表达式(数学式3和数学式4)表示。 
[数学式3] 
η m = [ sin { π ( m - φ ) } πm sin ( πm / ( N + 1 ) ) sin { π ( m - φ ) / ( N + 1 ) } ] 2
[数学式4] 
φ = Δ ( n - 1 ) ( N + 1 ) λ
如果关于所述例子进行计算,则关于λ1、λ3,不衍射,即产生0次衍射光,但是衍射效率分为变为100%、99.6%,关于λ2,+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变为87.2%。 
须指出的是,在所述计算中,作为光学元件材料,假定d线的折射率nd为1.5091,阿贝数νd为56.5的塑料材料,光学元件材料对λ1的折射率为1.5247,光学元件材料对λ2的折射率为1.5066,光学元件材料对λ3的折射率为1.5050。 
从该数学式可知,如果增大台阶数N,就只剩下[]中左边的分数式,右侧逐渐逼近1,取得提供通常的锯齿状衍射元件的衍射效率的表达式。当N取有限的值时,产生各种作用,作为该作用,当λ1=405nm,λ2=650nm,λ3=785nm时,包含所述例子,其他考虑到下表(表1~表8)的组合。 
在表中,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42
如(数学式4)所示,用波长单位表示由N个台阶构成的1间隔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光程差,相反1间隔的台阶量Δ(N+1)使用该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43
由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44
提供。各波长的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45
因为台阶量Δ(N+1)相同,所以根据波长而不同。此外,m是衍射效率变为最大的衍射次数,这时的衍射效率为ηm。须指出的是,这里的计算假定所述塑料材料为光学元件材料。 
[表1] 
台阶数N=3 
1间隔的台阶量Δ(N+1)=4.63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46
[表2] 
台阶数N=4 
1间隔的台阶量Δ(N+1)=6.18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51
[表3] 
台阶数N=5 
1间隔的台阶量Δ(N+1)=7.72μm 
[表4] 
台阶数N=6 
1间隔的台阶量Δ(N+1)=9.26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53
[表5] 
台阶数N=8 
1间隔的台阶量Δ(N+1)=12.35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54
[表6] 
台阶数N=9 
1间隔的台阶量Δ(N+1)=13.89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61
[表7] 
台阶数N=10 
1间隔的台阶量Δ(N+1)=15.44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62
[表8] 
台阶数N=11 
1间隔的台阶量Δ(N+1)=16.98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63
这样,本发明的重叠型衍射构造通过适当设定台阶量Δ、台阶数N,有选择地只使3个波长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所以通过适当设定重叠型衍射构造的各环区的排列,能修正高密度光盘、DVD、CD等三种光盘间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对三个波长整体,能确保高的透射率(衍射效率)。 
此外,本发明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如上所述,除了有选择地只使3个波长中的一个衍射,并且其他波长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的作用以外,还能使3个波长的衍射次数不同,或对特定的波长,使衍射效 率极小、使散射,从而无助于聚光。 
例如,如果如以下的表9~表10那样设定台阶量Δ、台阶数N,就能使3个波长的衍射次数不同,所以能扩大光学设计的自由度。 
[表9] 
台阶数N=10 
1间隔的台阶量Δ(N+1)=14.03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71
[表10] 
台阶数N=11 
1间隔的台阶量Δ(N+1)=15.57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72
此外,如果象以下的表11~表14那样设定台阶量Δ、台阶数N,则对特定的波长,能使衍射效率极小,散射,无助于聚光。 
[表11] 
台阶数N=3 
1间隔的台阶量Δ(N+1)=11.58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73
[表12] 
台阶数N=7 
1间隔的台阶量Δ(N+1)=10.13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81
[表13] 
台阶数N=4 
1间隔的台阶量Δ(N+1)=9.26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82
[表14] 
台阶数N=5 
1间隔的台阶量Δ(N+1)=3.86μm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183
在表11~13中,对于波长λ1和波长λ2,确保85%以上的高透射率(衍射效率),对波长λ3,衍射效率显著下降,变为50%以下。此外,在表14中,对于波长λ1,确保100%的高透射率(衍射效率),对波长λ2和波长λ3,衍射效率显著下降,变为50%以下。如果把这样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应用于对DVD和CD能公共使用的物镜光学系统中,就能使其承担遮断特定的波长,使其他波长透射的分色镜的作用。 
例如,当高密度光盘、DVD和CD的数值孔径彼此不同时,把 物镜光学系统的一个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与CD的NA内对应的第一光学功能区域(例如,NA0.45内)、与从CD的NA到DVD的NA对应的第二光学功能区域(例如NA0.45~NA0.60)、与从DVD的NA到高密度光盘的NA对应的第三光学功能区域(例如NA0.60~NA0.85)等三个三光学功能区域,通过在第二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表11~13的重叠型衍射构造,能只遮断λ3的波长。 
通过在第三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表14的重叠型衍射构造,能遮断波长λ2和波长λ3。 
通过在特定的光学功能区域中形成表11~14的重叠型衍射构造,能实现不需要另外构件的孔径限制元件的简单结构的物镜光学系统。 
须指出的是,上述的表1~14的构造是使用波长λ1、λ2、λ3分别为405nm、655nm、785nm,对λ1、λ2、λ3的折射率分别为1.5247、1.5066、1.5050的光学元件材料,最佳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一部分的例子,当使用与这些不同的波长或光学元件材料时,并不一定成为最佳的构造。即本发明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并不局限于表1~14的构造,按照使用波长、光学元件材料的特性,能进行各种变更。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 
[实施形态1] 
图1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和C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一光拾取器PU1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8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0875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58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mm,数值孔径NA2=0.60,C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3=785nm,保护层PL3的厚度t3=1.2mm,数值孔径NA3=0.45。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1由以下部分构成:把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射出408nm的激光光束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和光检测器PD1一体化后的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由对 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58nm的激光光束的第一发光点EP1、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785nm的激光光束的第二发光点EP2、接收来自DVD的信息记录面RL2的反射光束的第一受光部DS1、接收来自CD的信息记录面RL3的反射光束的第二受光部DS2、以及棱镜PS构成的DVD/CD用激光模块LM1;由像差修正元件L1和具有把透射该像差修正元件L1的激光光束汇聚到信息记录面RL1、RL2、RL3上的功能的两面为非球面的聚光元件L2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OBJ;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偏振光分束器BS;以及视准透镜COL。 
须指出的是,作为高密度光盘HD用的光源,除了上述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也能使用蓝紫色SHG激光器。 
在光拾取器PU1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1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使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工作,使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发光。由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发散光束经过视准透镜COL,变为平行光束,透射偏振光分束器BS后,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光阑STO、偏振光分束器BS、视准透镜COL后,变为收敛光束,汇聚到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的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1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第一发光点EP1发光。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1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 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1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1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1中,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第二发光点EP2发光。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1中用双点划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C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2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2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CD上的信息。 
下面,就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加以说明。像差修正元件L1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091,阿贝数νd为56.5的塑料透镜,对λ1的折射率为1.5242,对λ2的折射率为1.5064,对λ3的折射率为1.5050。此外,聚光元件L2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435,阿贝数νd为56.3的塑料透镜。此外,在各光学功能部(来自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激光束通过的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的区域)的周围,具有与光学功能部一体成形的边缘部FL1、FL2,通过接合边缘部FL1、FL2,进行一体化。 
须指出的是,当把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一体化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接合构件,把二者一体化。 
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如图2所示,分割为与CD数值孔径0.45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一光学功能区域AREA1、与从CD数值孔径0.45到DVD数值孔径0.60的区域对应的第二光学功能区域AREA2、与从DVD数值孔径0.60到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0.85的区域对应的第三光学功能区域AREA3,分别在第一光学功能区域AREA1、第二光学功能区域 AREA2、第三光学功能区域AREA3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HOE2、HOE3。 
在形成在第一光学功能区域AREA1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阶梯构造的深度d31设定为由d31=2λ1/(n-1)(μm)计算出的值,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4。其中,λ1是用微米单位表示从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这里,λ1=0.408μm),n是像差修正元件LD1对波长λ1的折射率。 
对于这样设定光轴方向的深度的阶梯构造,当波长λ1的光束入射时,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产生2×λ1(μm)的光程差,对波长λ1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相位差,原封不动地透射。须指出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把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实质上不提供相位差,原封不动地透射的光束称作0次衍射光。 
此外,当对于该阶梯构造,来自第二发光点EP2的波长λ3(这里,λ3=0.785μm)的激光光束入射时,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产生(2×λ1/λ3)×λ3(μm)的光程差。λ3是λ1的大约2倍,所以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大致产生1×λ3(μm)的光程差,波长λ3的光束与波长λ1的激光光束同样,实质上不被提供相位差,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0次衍射光)。 
而对该阶梯构造,来自第一发光点EP1的波长λ2(这里,λ2=0.658μm)的激光光束入射时,因为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4,所以按照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在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中的入射部位,被提供相位差,向+1次方向衍射(+1次衍射光)。这时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87.5%,但是对于DVD的信息的记录/再现是足够的光量。 
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的各环区的宽度∧1、各环区的倾斜方向(在图1中,各阶梯构造的包络线11的倾斜方向)设定为当波长λ2的光束入射时,通过衍射作用对+1次衍射光附加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物镜光学系统OBJ对波长λ3的倍率m3决定为能修正高密度 光盘HD的保护层PL1和CD的保护层PL3的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所以当象本实施形态那样,使对波长λ2的倍率m2和波长λ3的倍率m3相同时,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和CD的保护层PL3的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被修正过剩,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和DVD的保护层PL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球面像差变为修正不足方向。 
这里,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的各环区的宽度∧1、各环区的倾斜方向设定为当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对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入射时,通过衍射作用对+1次衍射光附加的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量与对波长λ2的倍率m2和对波长λ3的倍率m3大致相同引起的所述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彼此抵消。据此,透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和DVD的保护层PL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形成良好的点。 
在形成在第二光学功能区域AREA2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2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阶梯构造的深度d32设定为由d32=3λ1/(n-1)(μm)计算出的值,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4。 
对于这样设定光轴方向的深度的阶梯构造,当波长λ1的光束入射时,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产生3×λ1(μm)的光程差,对波长λ1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相位差,所以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0次衍射光)。 
此外,对该阶梯构造,来自第一发光点EP1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入射时,因为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4,所以按照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在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中的入射部位,被提供相位差,向-1次方向衍射(-1次衍射光)。这时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87.5%,但是对于DVD的信息的记录/再现是足够的光量。 
这里,重叠型衍射构造HOE2的各环区的宽度∧2、各环区的倾斜方向设定为当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对重叠型衍射构造HOE2入射时,通过衍射作用对-1次衍射光附加的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量与对波 长λ2的倍率m2和对波长λ3的倍率m3大致相同引起的所述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彼此抵消。据此,透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2和DVD的保护层PL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形成良好的点。 
而对该阶梯构造,来自第二发光点EP2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入射时,按照重叠型衍射构造HOE2的入射部位,波长λ3的激光光束被提供相位差,向-2次方向衍射(-2次衍射光)。这时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的-2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极低,为24.9%。须指出的是,如果波长λ3的激光光束入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2,除了上述的-2次衍射光,也产生+2次衍射光、+3次衍射光,但是它们的衍射效率分别为23.1%、11.1%,比-2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还低。 
在所述说明中,为了修正对波长λ2的倍率m2和对波长λ3的倍率m3大致相同引起的所述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HOE2采用了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入射时产生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的构造,但是可以把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HOE2的衍射光焦度设定为正,当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入射时,减小λ2的激光光束的发散度,射出的构造。 
这时,入射到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HOE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发散度减小,射出。这相当于通过聚光元件L2,倍率增大,所以在入射到聚光元件L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中,通过该倍率变化,附加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决定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HOE2的宽度∧1、∧2、各环区的倾斜方向,从而使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量与对波长λ2的倍率m2和对波长λ3的倍率m3大致相同引起的所述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彼此抵消。 
在形成在第三光学功能区域AREA3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23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阶梯构造的深度d33设定为由d33=1λ1/(n-1)(μm)计算出的值,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5。 
对于这样设定光轴方向的深度的阶梯构造,当波长λ1的光束入射时,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产生1×λ1(μm)的光程差,对波长λ1的 光束实质上不提供相位差,原封不动地透射(0次衍射光)。 
而对该阶梯构造,来自第一发光点EP1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入射时,按照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在重叠型衍射构造HOE3中的入射部位,被提供相位差,向-2次方向衍射(-2次衍射光)。这时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2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极低,为39.1%。须指出的是,如果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入射到重叠型衍射构造HOE3,则除了上述的-2次衍射光,也产生±3次衍射光,但是其衍射效率为11.0%,比-2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还低。即重叠型衍射构造HOE3具有与有选择地遮断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分色镜同样的作用,所以在第一光拾取器PU1中,没必要另外搭载对DVD的孔径限制元件,能简化结构。 
而对该阶梯构造,来自第二发光点EP2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入射时,按照重叠型衍射构造HOE2的入射部位,波长λ3的激光光束被提供相位差,向±3次的方向衍射(±3次衍射光)。这时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的±3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极低,为40.5%。即上述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2和重叠型衍射构造HOE3具有与有选择地遮断波长λ3的激光光束的分色镜同样的作用,所以在第一光拾取器PU1中,没必要另外搭载对CD的孔径限制元件,能简化结构。 
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如图2所示,分割为相当于DVD数值孔径0.60内的区域的包含光轴的第四光学功能区域AREA4、相当于从DVD数值孔径0.60到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0.85的区域的第五光学功能区域AREA5,由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DOE1、DOE2分别形成在光学功能区域AREA4和光学功能区域AREA5中。 
衍射构造DOE1、DOE2是用于抑制蓝紫色区域中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色像差、伴随着入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构造。 
在衍射构造DOE1中,最接近光轴的台阶的高度d01设计为对于波长390nm的光束(像差修正元件L1对波长390nm的折射率为1.5273),衍射效率变为100%,满足上述的表达式(16)。如果对这样设定台阶深度的衍射构造DOE1,波长λ1的激光光束入射,则以 96.8%的衍射效率产生+2次衍射光,如果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入射,则以93.9%的衍射效率产生+1次衍射光,如果波长λ3的激光光束入射,则以99.2%的衍射效率产生+1次衍射光,所以在任意的波长区域中,都能取得足够的衍射效率,并且在蓝紫色区域中修正色像差时,波长λ2和波长λ3的波长区域中色像差的修正不会变得过剩。 
而衍射构造DOE2对波长λ1是最优化了的,所以如果波长λ1的激光光束入射到衍射构造DOE2,就以100%的衍射效率产生+2次衍射光。 
衍射构造DOE1、DOE2具有当在蓝紫色区域中,入射光束的波长变长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入射光束的波长缩短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波长依存性。据此,抵消伴随着入射波长变化而在聚光元件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所以能缓和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对振荡波长的规格。 
在本实施形态的像差修正元件L1中,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的光学功能面S1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形成衍射构造的结构,但是,相反也可以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的光学功能面S1形成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结构。 
[实施形态2] 
图3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和C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二光拾取器PU2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8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0875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58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mm,数值孔径NA2=0.60,C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3=785nm,保护层PL3的厚度t3=1.2mm,数值孔径NA3=0.45。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2由以下部分构成:由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408nm的激光光束的第一发光点EP1、 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58nm的激光光束的第二发光点EP2、接收来自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的反射光束的第一受光部DS1、接收来自DVD的信息记录面RL2的反射光束的第二受光部DS2、棱镜PS构成的高密度光盘HD/DVD用激光模块LM2;把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射出785nm的激光光束的红外线半导体激光器LD3和光检测器PD3一体化的CD用模块MD2;由像差修正元件L1和具有把透射该透射L1的激光光束汇聚到信息记录面RL1、RL2、RL3上的功能的两面为非球面的聚光元件L2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OBJ;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偏振光分束器BS;视准透镜COL;以及耦合透镜CUL。 
在光拾取器PU1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第一发光点EP1发光。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3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由棱镜PS反射,经过视准透镜COL,大致成为平行光后,透射偏振光分束器BS,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光阑STO、偏振光分束器BS后,由视准透镜COL变为收敛光束,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1。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2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第二发光点EP2发光。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3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经视准透镜COL大致变为平行光束后,透射偏振光分束器BS,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 OBJ、振光分束器BS后,通过视准透镜COL变为收敛光束,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2。然后,使用受光部DS2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2中,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3中用双点划线描述的光程那样,使CD用模块MD2工作,使红外线半导体激光器LD3发光。从红外线半导体激光器LD3射出的发散光束由耦合透镜CUL变换发散角后,由振光分束器BS反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CD的保护层PL3,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3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3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后,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通过耦合透镜CUL变换发散角,汇聚到CD用HD用模块MD2的光检测器PD3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受光部PD3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CD上的信息。 
下面,就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加以说明。像差修正元件L1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091,阿贝数νd为56.5的塑料透镜,对λ1的折射率为1.5242,对λ2的折射率为1.5064,对λ3的折射率为1.5050。此外,聚光元件L2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435,阿贝数νd为56.3的塑料透镜。此外,在各光学功能部(来自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激光束通过的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的区域)的周围,具有与光学功能部一体成形的边缘部FL1、FL2,通过接合边缘部FL1、FL2,进行一体化。 
须指出的是,当把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一体化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接合构件,把二者一体化。 
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如图4所示,分割为与DVD数值孔径0.67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六光学功能区域AREA6、与从DVD数值孔径0.67到高密度光盘HD数值孔径0.85的区域对应的第七光学功能区域AREA7,在第六光学功能区域AREA6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 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 
在形成在第六光学功能区域AREA6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阶梯构造的深度d34设定为由d34=2λ1/(n-1)(μm)计算出的值,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4。可是,λ1是用微米单位表示从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这里,λ1=0.408μm),n是像差修正元件LD1对波长λ1的折射率。 
对于这样设定光轴方向的深度的阶梯构造,当来自第一发光点EP1的波长λ1的激光光束入射时,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产生2×λ1(μm)的光程差,对波长λ1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相位差,所以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0次衍射光)。 
此外,当对于该阶梯构造,波长λ3(这里,λ3=0.785μm)的激光光束入射时,λ3是λ1的大约2倍,所以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大致产生1×λ3(μm)的光程差,波长λ3的光束与波长λ1的激光光束同样,实质上不被提供相位差,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0次衍射光)。 
而对该阶梯构造,来自第二发光点EP2的波长λ2(这里,λ2=0.658μm)的激光光束入射时,因为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5,所以按照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在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中的入射部位,被提供相位差,向+1次方向衍射(+1次衍射光)。这时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87.5%,但是对于DVD的信息的记录/再现是足够的光量。 
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的各环区的宽度∧4、各环区的倾斜方向(在图3中,各阶梯构造的包络线14的倾斜方向)设定为当波长λ2的光束入射时,通过衍射作用对+1次衍射光附加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 
把物镜光学系统OBJ设计为对于波长λ1、倍率m1=0、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的组合,球面像差变为最小。因此,象本实施形态那样,当对于波长λ1的激光光束的倍率m1、对于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倍率m2大致相同时,由于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和DVD的保护层PL2的厚度不同,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和DVD的 保护层PL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球面像差变为修正过剩方向。 
这里,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的各环区的宽度Λ4、各环区的倾斜方向设定为当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对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入射时,通过衍射作用对+1次衍射光附加的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量与对波长λ1的倍率m1和对波长λ2的倍率m2大致相同引起的所述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彼此抵消。据此,透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和DVD的保护层PL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形成良好的点。 
在所述说明中,为了修正对波长λ1的倍率m1和对波长λ2的倍率m2大致相同引起的所述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采用当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入射时,产生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的构造,但是也可以是把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的衍射光焦度设定为负,当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入射时,增大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发散度,射出的构造。 
这时入射到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度增大,射出。这对于聚光元件L2,相当于倍率减小,所以在入射到聚光元件L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中,通过该倍率变化,附加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决定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的宽度∧4、各环区的倾斜方向,从而使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与对波长λ1的倍率m1和对波长λ2的倍率m2大致相同引起的所述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彼此抵消。 
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如图4所示,分割为相当于DVD数值孔径0.67内的区域的包含光轴的第八光学功能区域AREA8、相当于从DVD数值孔径0.67到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0.85的区域的第九光学功能区域AREA9,由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DOE3、DOE4分别形成在光学功能区域AREA8和光学功能区域AREA9中。 
衍射构造DOE3、DOE4是用于抑制蓝紫色区域中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色像差、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构造。 
在衍射构造DOE3中,最接近光轴的台阶的高度d03设计为对于波长390nm的光束(像差修正元件L1对波长390nm的折射率为1.5273),衍射效率变为100%,满足上述的表达式(16)。如果对这样设定台阶深度的衍射构造DOE1,波长λ1的激光光束入射,则以96.8%的衍射效率产生+2次衍射光,如果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入射,则以93.9%的衍射效率产生+1次衍射光,如果波长λ3的激光光束入射,则以99.2%的衍射效率产生+1次衍射光,所以在任意的波长区域中,都能取得足够的衍射效率,并且在蓝紫色区域中修正色像差时,波长λ2和波长λ3的波长区域中色像差的修正不会变得过剩。 
而衍射构造DOE4对波长λ1最优化,所以如果波长λ1的激光光束入射到衍射构造DOE4,就以100%的衍射效率产生+2次衍射光。 
衍射构造DOE3、DOE4具有当在蓝紫色区域中,入射光束的波长变长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入射光束的波长缩短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波长依存性。据此,抵消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在聚光元件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变化,扩大高NA的塑料透镜即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可使用的温度范围。 
在本实施形态的像差修正元件L1中,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的光学功能面S1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形成衍射构造的结构,但是,相反也可以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的光学功能面S1形成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物镜光学系统OBJ是对无限远的物点修正正弦条件的光学系统,所以不满足对有限物点的正弦条件。因此,象进行对CD的信息的记录/再现时那样,发散光束入射到物镜光学系统OBJ时,如果物镜光学系统OBJ向垂直于光轴的方向(CD的磁道方向)移动,则红外半导体激光器LD3的发光点变为轴外物点,所以产生彗形像差。 
耦合透镜CUL是具有减少彗形像差的功能的彗形像差修正元件,把它设计为当未通过2轴致动器AC把物镜光学系统OBJ向垂直 于光轴的方向驱动时,在波长λ3的激光光束通过的有效直径内,球面像差修正为衍射边界以下,在该有效直径外侧,在修正过剩方向产生球面像差。 
据此,当物镜光学系统OBJ向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时,波长λ3的激光光束通过设计为具有大的球面像差的区域,所以在透射耦合透镜CUL和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中附加彗形像差。比耦合透镜CUL的有效直径更外侧的球面像差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为该彗形像差与红外半导体激光器LD3的发光点变为轴外物点引起的彗形像差抵消。 
通过与这样设计的耦合透镜CUL组合使用,能使不满足对有限物点的正弦条件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对CD的跟踪特性良好。 
这里,说明本实施形态2的第二光拾取器PU2对DVD和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的孔径切换。 
在第二光拾取器PU2中,NA1、NA2、NA3分别不同,所以对DVD和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有必要按照各光盘的数值孔径,切换孔径。 
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形成在包含光轴的第六光学功能区域AREA6中,所以只对通过第六光学功能区域AREA6的光束修正对于波长λ2的球面像差,对通过包围其周围的第七光学功能区域AREA7的光束,不修正。因此,入射到物镜光学系统OBJ中的波长λ2的光束中通过第七光学功能区域AREA7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这等价于自动进行与NA2对应的孔径切换,所以在第二光拾取器PU2中,没必要另外设置与DVD的数值孔径NA2对应的孔径限制元件。 
而物镜光学系统OBJ不具有对波长λ3的孔径切换功能,所以有必要另外设置与CD的数值孔径NA3对应的孔径限制元件,作为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孔径限制元件,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 
波长选择滤光器WF如图12所示,在NA3内的区域中使λ1~λ3的全部波长透射,在比NA3更外侧的区域中,具有只遮断波长λ3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通过波长选择性,进行与NA3对应的孔径切换。 
须指出的是,可以使波长选择滤光器WF具有图13所示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该波长选择滤光器WF在NA3的区域中使λ1~λ3的全部波长透射,在NA3到NA2的区域中,只遮断波长λ3,在NA2到NA1的区域中,具有遮断波长λ2和λ3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所以通过波长选择性,进行与NA2以及NA3对应的孔径切换。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但是,也可以在聚光元件L2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或者另外搭载在其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的孔径限制元件AP。这时,通过2轴致动器AC,一体跟踪驱动孔径限制元件AP和物镜光学系统OBJ。 
[实施形态3] 
图5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和C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三光拾取器PU3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8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0875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58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mm,数值孔径NA2=0.67,C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3=785nm,保护层PL3的厚度t3=1.2mm,数值孔径NA3=0.51。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3由以下部分构成:把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射出408nm的激光光束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和光检测器PD1一体化的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由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58nm的激光光束的第一发光点EP1、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785nm的激光光束的第二发光点EP2、接收来自DVD的信息记录面RL2的反射光束的第一受光部DS1、接收来自CD的信息记录面RL3的反射光束的 第二受光部DS2、棱镜PS构成的DVD/CD用激光模块LM1;由像差修正元件L1和具有把透射该像差修正元件L1的激光光束汇聚到信息记录面RL1、RL2、RL3上的功能的两面为非球面的聚光元件L2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OBJ;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偏振光分束器BS;视准透镜COL、以及耦合透镜CUL。 
须指出的是,作为高密度光盘HD用的光源,除了上述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也能使用蓝紫色SHG激光器。 
在光拾取器PU3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5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使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工作,使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发光。由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发散光束经过视准透镜COL,变为平行光束,透射偏振光分束器BS后,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光阑STO、偏振光分束器BS、视准透镜COL后,变为收敛光束,汇聚到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的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3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第一发光点EP1发光。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5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由耦合透镜CUL变换其发散角后,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由耦合透镜CUL变换发散角,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1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1 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3中,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第二发光点EP2发光。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5中用双点划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由耦合透镜CUL变换其发散角后,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C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由耦合透镜CUL变换发散角,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2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2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CD上的信息。 
下面,就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加以说明。像差修正元件L1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091,阿贝数νd为56.5的塑料透镜,对λ1的折射率为1.5242,对λ2的折射率为1.5064,对λ3的折射率为1.5050。此外,聚光元件L2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435,阿贝数νd为56.3的塑料透镜。此外,在各光学功能部(来自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激光束通过的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的区域)的周围,具有与光学功能部一体成形的边缘部FL1、FL2,通过接合边缘部FL1、FL2,进行一体化。 
须指出的是,当把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一体化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接合构件,把二者一体化。 
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如图6所示,分割为与DVD数值孔径0.67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十光学功能区域AREA10、与从DVD数值孔径0.67到高密度光盘HD数值孔径0.85的区域对应的第十一光学功能区域AREA11,在第十光学功能区域AREA10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 
在形成在第十光学功能区域AREA10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阶梯构造的深度d35设定为由d35=2λ1/ (n-1)(μm)计算出的值,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4。可是,λ1是用微米单位表示从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这里,λ1=0.408μm),n是像差修正元件LD1对波长λ1的折射率。 
对于这样设定光轴方向的深度的阶梯构造,当波长λ1的光束入射时,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产生2×λ1(μm)的光程差,对波长λ1的光束实质上不提供相位差,原封不动地透射(0次衍射光)。 
此外,当对于该阶梯构造,波长λ3(这里,λ3=0.785μm)的激光光束入射时,波长λ3是λ1的大约2倍,所以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大致产生1×λ3(μm)的光程差,波长λ3的光束与波长λ1的激光光束同样,实质上不被提供相位差,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0次衍射光)。 
而对该阶梯构造,来自第二发光点EP2的波长λ2(这里,λ2=0.658μm)的激光光束入射时,因为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5,所以按照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在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中的入射部位,被提供相位差,向1次方向衍射(+1次衍射光)。这时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87.5%,但是对于DVD的信息的记录/再现是足够的光量。 
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的各环区的宽度∧5、各环区的倾斜方向(在图5中,各阶梯构造的包络线15的倾斜方向)设定为当波长λ2的光束入射时,通过衍射作用对+1次衍射光附加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 
为了使基于SPDT的金属模具加工变得容易,对篮紫色区域的波长λ1,金属模具的形状误差引起的衍射率下降不会变得过大,把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的阶梯构造的宽度最小值P设定为满足上述的表达式(9)。 
因此,只凭借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的作用,无法完全修正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和DVD的保护层PL2的厚度引起的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 
因此,把物镜光学系统OBJ对波长λ2的倍率m2设定为能修正 用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未完全修正而残留的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据此,透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和VD的保护层PL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形成良好的点。 
在所述说明中,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采用当波长λ2的挂激光光束入射时产生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的构造,但是也可以是把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的衍射光焦度设定为负,当波长λ2的挂激光光束入射时,增大λ2激光光束的发散度,射出的构造。 
这时入射到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度增大,射出。这对于聚光元件L2,相当于倍率减小,所以在入射到聚光元件L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中,通过该倍率变化,附加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这时,把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的宽度∧5、各环区的倾斜方向决定为满足上述的表达式(9),决定物镜光学系统OBJ对波长λ2的倍率m2,从而能修正用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未完全修正而残留的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 
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如图6所示,分割为相当于DVD数值孔径0.67内的区域的包含光轴的第十二光学功能区域AREA12、相当于从DVD数值孔径0.67到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0.85的区域的第十三光学功能区域AREA13,由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DOE5、DOE6分别形成在光学功能区域AREA12和光学功能区域AREA13中。 
衍射构造DOE5、DOE6是用于抑制蓝紫色区域中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色像差、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构造,具体的构造与光拾取器PU2的衍射构造DOE3、DOE4同样,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形态的像差修正元件L1中,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的光学功能面S1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形成衍射构造的结构,但是,相反也可以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的光学功能面S1形成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结构。 
此外,耦合透镜CUL是把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分别变换为与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对波长λ2的倍率m2、对波长λ3的倍率m3对应的发散角,射出的光学元件。 
耦合透镜CUL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091,阿贝数νd为56.6的塑料透镜,对λ2的折射率为1.5064,对λ3的折射率为1.5050。 
这里,把耦合透镜CUL的对波长λ2的近轴折射光焦度决定为能把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变换为与物镜光学系统OBJ对于波长λ2的倍率m2对应的发散角,射出。 
耦合透镜CUL的光盘一侧光学功能面S2分割为相当于CD的数值孔径0.51内的区域的包含光轴的第十四光学功能区域AREA14(省略图示)、相当于从CD的数值孔径0.51到DVD的数值孔径0.67的区域的第十五光学功能区域AREA15(省略图示),在光学功能区域AREA14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构造即重叠型衍射构造HOE6。 
在形成在第十四光学功能区域AREA14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6中,形成在各环区内的阶梯构造的深度d36设定为由d36=1λ2/(n-1)(μm)计算出的值,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5。可是,λ2是用微米单位表示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波长,n是耦合透镜CUL对波长λ2的折射率。 
对于这样设定光轴方向的深度的阶梯构造,当波长λ2的光束入射时,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产生1×λ1(μm)的光程差,对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实质上不提供相位差,所以不衍射,原封不动地透射(0次衍射光)。 
而对该阶梯构造,来自第二发光点EP2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入射时,因为各环区内的台阶数N设定为5,所以按照波长λ3的激光光束在重叠型衍射构造HOE6中的入射部位,被提供相位差,向-1次方向衍射(-1次衍射光)。这时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的-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91.1%,但是对于CD的信息的记录/再现是足够的光量。 
重叠型衍射构造HOE6对波长λ3的近轴衍射光焦度设定为负,重叠型衍射构造HOE6的各环区的宽度∧6、各环区的倾斜方向(在图5中,各阶梯构造的包络线16的倾斜方向)决定为能把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变换为与物镜光学系统OBJ对波长λ3的倍率对应的发散角。 
通过这样利用重叠型衍射构造HOE6的衍射作用的波长选择性,当物镜光学系统OBJ对波长λ2的倍率与物镜光学系统OBJ对波长λ3的倍率不同时,也能使用把DVD用的激光光源和CD用的激光光源集成化的DVD/CD用激光模块LM1。 
这里,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第三光拾取器PU3对DVD和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的孔径切换。 
在第三光拾取器PU3中,NA1、NA2、NA3分别不同,所以对DVD和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有必要按照各光盘的数值孔径,切换孔径。 
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形成在包含光轴的第十光学功能区域AREA10中,所以只对通过第十光学功能区域AREA10的光束修正对于波长λ2的球面像差,对通过包围其周围的第十一光学功能区域AREA11的光束,不修正。因此,入射到物镜光学系统OBJ中的波长λ2的光束中通过第十一光学功能区域AREA11的光束成为无助于向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形成点的散射成分。 
这等价于自动进行与NA2对应的孔径切换,所以在第三光拾取器PU3中,没必要另外设置与DVD的数值孔径NA2对应的孔径限制元件。 
而物镜光学系统OBJ不具有对波长λ3的孔径切换功能,所以有必要另外设置与CD的数值孔径NA3对应的孔径限制元件,作为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孔径限制元件,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 
波长选择滤光器WF如图12所示,在NA3内的区域中使λ1~λ3的全部波长透射,在比NA3更外侧的区域中,具有只遮断波长λ3的 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通过波长选择性,进行与NA3对应的孔径切换。 
须指出的是,可以使波长选择滤光器WF具有图13所示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该波长选择滤光器WF在NA3的区域中使λ1~λ3的全部波长透射,在NA3到NA2的区域中,只遮断波长λ3,在NA2到NA1的区域中,具有遮断波长λ2和λ3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所以通过波长选择性,进行与NA2以及NA3对应的孔径切换。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但是,也可以在聚光元件L2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或者另外搭载在其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的孔径限制元件AP。这时,通过2轴致动器AC,一体跟踪驱动孔径限制元件AP和物镜光学系统OBJ。 
[实施形态4] 
图7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和C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四光拾取器PU4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8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6mm,数值孔径NA1=0.6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58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mm,数值孔径NA2=0.65,C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3=785nm,保护层PL3的厚度t3=1.2mm,数值孔径NA3=0.50。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4由以下部分构成:把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射出408nm的激光光束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和光检测器PD1一体化的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由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58nm的激光光束的第一发光点EP1、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785nm的激光光束的第二发光点EP2、接收来自DVD的信息记录面RL2的反射光束的第一受光部DS1、接收来自CD的信息记录面RL3的反射光束的第二受光部DS2、棱镜PS构成的DVD/CD用激光模块LM1;物镜光学系统OBJ;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偏振光分束器BS;视准透镜COL。 
须指出的是,作为高密度光盘HD用的光源,除了上述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也能使用蓝紫色SHG激光器。 
在光拾取器PU4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7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使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工作,使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发光。由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发散光束经过视准透镜COL,变为平行光束,透射偏振光分束器BS后,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光阑STO、偏振光分束器BS、视准透镜COL后,变为收敛光束,汇聚到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的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4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第一发光点EP1发光。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7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1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1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4中,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第二发光点EP2发光。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7中用双点划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C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 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2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2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CD上的信息。 
下面,就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加以说明。物镜光学系统OBJ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091,阿贝数νd为56.5的塑料透镜,对λ1的折射率为1.5242,对λ2的折射率为1.5064,对λ3的折射率为1.5050。 
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如图8所示,分割为与DVD数值孔径0.50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十六光学功能区域AREA16、与从CD数值孔径0.50到高密度光盘HD(DVD)数值孔径0.65的区域对应的第十七光学功能区域AREA17,在第十六光学功能区域AREA16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7。 
重叠型衍射构造HOE7的各环区宽度∧7、各环区的倾斜方向设定为当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对重叠型衍射构造HOE7入射时,通过衍射作用,对+1次衍射光附加的修正过剩方向的球面像差量与对波长λ2的倍率m2和对波长λ3的倍率m3相同而引起的所述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彼此抵消。据此,透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和DVD的保护层PL2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形成良好的点。 
重叠型衍射构造HOE7的具体构造与光拾取器PU1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的构造同样,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须指出的是,在重叠型衍射构造HOE7中,也可以与光拾取器PU1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同样,采用把近轴的衍射光焦度设定为正,当波长λ2的激光光束入射时,减小波长λ2的激光光束的发散度,射出的构造。 
在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半导体激光器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的全面上形成用于抑制蓝紫色区域中伴随着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构造即光程差付与构造NPS。 
在光程差付与构造NPS中,把最靠近光轴的台阶高度d11设计 为在相邻的阶梯构造间,对波长λ1度附加10×λ1(μm)的光程差。如果用上述的表达式(22)和(23)计算通过由该台阶分割的相邻的环区,对波长λ2以及λ3的各波长附加的光程差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431
和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432
则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434
和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436
几乎为整数,所以光程差付与构造NPS引起的高次球面像差的发生减小,能实现高的透射率。 
如图8所示,在光程差付与构造NPS中,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在中心区域的外侧相邻的环区,对于中心区域,光程长度缩短,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位置的环区,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环区,光程长度变长,在光轴方向转移形成最大有效直径的75%位置的环区,对于在其内侧相邻的环区和在其外侧相邻的环区,光程长度缩短。 
这样的结构的光程差付与构造NPS具有当折射率降低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折射率依存性,所以能抑制蓝紫色区域中伴随着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须指出的是,在视准透镜COL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的全面上形成由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DOE7,但是它是用于抑制蓝紫色区域中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色像差的构造。 
这里,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第四光拾取器PU4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的孔径切换。 
在第四光拾取器PU4中,NA1(=NA2)与NA3不同,所以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有必要按照数值孔径NA3,切换孔径。 
物镜光学系统OBJ不具有对波长λ3的孔径切换功能,所以有必要另外设置与CD的数值孔径NA3对应的孔径限制元件,作为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孔径限制元件,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 
波长选择滤光器WF如图12所示,在NA3内的区域中使λ1~λ3的全部波长透射,在比NA3更外侧的区域中,具有只遮断波长λ3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通过波长选择性,进行与NA3对应的孔径切换。 
此外,当NA1、NA2、NA3彼此不同时,希望使波长选择滤光 器WF具有图13所示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该波长选择滤光器WF具有在NA3内的区域中使λ1~λ3的全部波长透射,在NA3到NA2的区域中,只遮断波长λ3,在NA2到NA1的区域中,遮断波长λ2和λ3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所以通过波长选择性,能进行与NA2以及NA3对应的孔径切换。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但是也可以另外搭载在其光学功能面上形成波长选择滤光器WF的孔径限制元件AP。这时,通过2轴致动器AC,一体跟踪驱动孔径限制元件AP和物镜光学系统OBJ。 
[实施形态5] 
图14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和C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五光拾取器PU5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8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0875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58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mm,数值孔径NA2=0.60,C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3=785nm,保护层PL3的厚度t3=1.2mm,数值孔径NA3=0.45。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5由以下部分构成:把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射出408nm的激光光束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和光检测器PD1一体化的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把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58nm的激光光束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和光检测器PD2一体化的DVD用模块MD2;把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785nm的激光光束的红外半导体激光器LD3和光检测器PD3一体化的CD用模块MD3;由像差修正元件L1和具有把透射该透射L1的激光光束汇聚到信息记录面RL1、RL2、RL3上的功能的两面为非球面的聚光元件L2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 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视准透镜COL;1轴致动器UAC;光束整形元件SH。 
在光拾取器PU5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14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使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工作,使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发光。由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发散光束透射光束整形元件SH,其截面形状从椭圆形整形为圆形,透射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经过视准透镜COL变为平行光束后,透射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透射孔径限制元件AP,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视准透镜COL后,变为收敛光束,透射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光束整形元件SH,汇聚到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的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5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14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使DVD用模块MD2工作,使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发光。从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射出的发散光束由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反射,通过视准透镜COL变为平行光束后,透射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由孔径限制元件AP限制光束直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视准透镜COL后,变为收敛光束,由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反射,汇聚到DVD用模块MD2的光检测器PD2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2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此外,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14中用双点划线描述的光程那样,使CD用模块MD2工作,使红外半导体激光器LD3发光。从红外半导体激光器LD3射出的发散光束由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反射后,通过孔径限制元件AP限制光束直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CD的保护层PL3,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3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3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后,由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反射,收敛到CD用模块MD3的光检测器PD2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3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CD上的信息。 
下面,就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加以说明。像差修正元件L1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091,阿贝数νd为56.5的塑料透镜,对λ1的折射率为1.5242,对λ2的折射率为1.5064,对λ3的折射率为1.5050。此外,聚光元件L2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435,阿贝数νd为56.3的塑料透镜。此外,在各光学功能部(来自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激光束通过的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的区域)的周围,具有与光学功能部一体成形的边缘部FL1、FL2,通过接合边缘部FL1、FL2,进行一体化。 
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如图15(a)所示,分割为与DVD数值孔径0.60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十八光学功能区域AREA18、与从DVD数值孔径0.60到高密度光盘HD数值孔径0.85的区域对应的第十九光学功能区域AREA19,在第十八光学功能区域AREA18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8。 
形成在第十八光学功能区域AREA18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8的构造与第二光拾取器PU2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如图15(c)所示,分割为相当于DVD的数值孔径0.60内的区域的包含光轴的第二十光 学功能区域AREA20、相当于从DVD的数值孔径0.60到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0.85的区域的第二十一光学功能区域AREA21,分别在光学功能区域AREA20和光学功能区域AREA21中形成由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DOE8、DOE9。 
衍射构造DOE8、DOE9是用于抑制蓝紫色区域中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色像差、伴随着入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构造,该构造与第二光拾取器PU2的衍射构造DOE3、DOE4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形态的像差修正元件L1中,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衍射构造的结构,但是相反也可以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视准透镜COL能通过1轴致动器UAC,在光轴方向改变位置。据此,能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所以对高密度光盘HD,总能维持良好的记录/再现特性。 
通过本实施形态的视准透镜COL的位置调整修正的球面像差的发生原因例如是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折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分布、对2层盘、4层盘等多层盘的记录/再现时的层间的聚焦跳动、保护层PL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厚度偏移或厚度分布等。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时的情形,但是也可以通过视准透镜COL的位置调整修正形成在DV的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的球面像差。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对DVD或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作为用于按照各光盘的数值孔径NA,切换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孔径的元件,具有通过接合构件B与物镜光学系统OBJ一体化的孔径限制元件AP。 
在孔径限制元件AP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图13所示的具有透射 率的波长选择性的波长选择滤光器WF。波长选择滤光器WF具有在NA3内的区域中,使λ1~λ3的全部波长透射,在NA3到NA2的区域中,只遮断波长λ3,在NA2到NA1的区域中,具有遮断波长λ2和λ3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所以通过波长选择性,进行与NA2以及NA3对应的孔径切换。 
须指出的是,本实施形态的物镜光学系统OBJ与第二光拾取器PU2、第三光拾取器PU3同样,具有与DVD的数值孔径NA2对应的孔径切换功能,所以可以使波长选择滤光器WF具有图12所示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 
(实施形态6) 
图18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和C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一光拾取器PU1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8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0875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58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mm,数值孔径NA2=0.60,C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3=785nm,保护层PL3的厚度t3=1.2mm,数值孔径NA3=0.45。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6由以下部分构成:把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射出408nm的激光光束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和光检测器PD1一体化的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由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58nm的激光光束的第一发光点EP1、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785nm的激光光束的第二发光点EP2、接收来自DVD的信息记录面RL2的反射光束的第一受光部DS1、接收来自CD的信息记录面RL3的反射光束的第二受光部DS2、棱镜PS构成的DVD/CD用激光模块LM1;由像差修正元件L1和具有把透射该像差修正元件L1的激光光束汇聚到信息记录面RL1、RL2、RL3上的功能的两面为非球面的聚光元件L2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2轴致动器AC;与高密 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1轴致动器UAC;扩束器透镜EXP;偏振光分束器BS;视准透镜COL;耦合透镜CUL;光束整形元件SH。 
须指出的是,作为高密度光盘HD用的光源,除了上述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也能使用蓝紫色SHG激光器。 
扩束器透镜EXP由近轴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EXP1和近轴光焦度为正的第二透镜EXP2构成。 
在光拾取器PU6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18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使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工作,使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发光。由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发散光束透射光束整形元件SH,其截面形状从椭圆形整形为圆形后,经过视准透镜COL变为平行光束,通过透射第一透镜EXP1、第二透镜EXP2,直径扩大,透射偏振光分束器BS后,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透射孔径限制元件AP,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 
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第二透镜EXP2、第一透镜EXP1、扩束器透镜EXP、视准透镜COL后,变为收敛光束,汇聚到高密度光盘HD用模块MD1的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6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发光点EP1发光。从发光点EP1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18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通过耦合透镜CUL变换为平行光束后,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 
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 镜光学系统OBJ,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通过耦合透镜CUL变为收敛光束,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1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1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6中,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发光点EP2发光。从发光点EP2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18中用双点划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后,通过耦合透镜CUL变换发散角,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由孔径限制元件AP限制光束直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C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由偏振光分束器BS反射后,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2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2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CD上的信息。 
下面,就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加以说明。像差修正元件L1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091,阿贝数νd为56.5的塑料透镜,对λ1的折射率为1.5242,对λ2的折射率为1.5064,对λ3的折射率为1.5050。此外,聚光元件L2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6062,阿贝数νd为61.2的塑料透镜。此外,像差修正元件L1、聚光元件L2、孔径限制元件AP通过接合构件B一体化。 
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分割为与DVD数值孔径0.60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二十二光学功能区域AREA22、与从DVD数值孔径0.60到高密度光盘HD数值孔径0.85的区域对应的第二十三光学功能区域AREA23,在第二十二光学功能区域AREA22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9。 
形成在第二十二光学功能区域AREA22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9的构造与第二光拾取器PU2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形态的像差修正元件L1中,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结构,但是相反也可以采用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扩束器透镜EXP的第一透镜EXP1通过1轴致动器UAC能光轴方向改变位置。据此,能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所以对高密度光盘HD总能维持良好的记录/再现特性。 
通过第一透镜EXP1的位置调整修正的球面像差的发生原因例如是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折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分布、对2层盘、4层盘等多层盘的记录/再现时的层间的聚焦跳动、保护层PL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厚度偏移或厚度分布等。 
在第二透镜EXP2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由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DOE10。衍射构造DOE10是用于修正蓝紫色区域中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色像差的构造,决定衍射构造DOE10的近轴的衍射光焦度,使第二透镜EXP2对于波长λ1的近轴衍射光焦度Pλ1、对波长λ1+10(nm)的第二透镜EXP2的近轴衍射光焦度Pλ1+10、对波长λ1-10(nm)的第二透镜EXP2的近轴衍射光焦度Pλ1-10满足Pλ1+10<Pλ1<Pλ1-10的关系。 
此外,耦合透镜CUL是把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分别变换为与物镜光学系统OBJ对波长λ2的倍率m2、对波长λ3的倍率m3对应的发散角,射出的光学元件。在本实施形态中,m2=0,所以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通过透射耦合透镜CUL,变换为平行光束。 
耦合透镜CUL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091,阿贝数νd为56.5的塑料透镜,对λ2的折射率为1.5064,对λ3的折射率为1.5050。 
虽然省略图示,但是耦合透镜CUL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分割为与CD数值孔径0.45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二十四光学功 能区域AREA24、与从CD数值孔径0.45到DVD数值孔径0.60的区域对应的第二十五光学功能区域AREA25,在第二十四光学功能区域AREA24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0。 
形成在第二十四光学功能区域AREA24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0的构造与第三光拾取器PU3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6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作为按照CD的数值孔径NA3切换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孔径的元件,具有通过接合构件B与物镜光学系统OBJ一体化的孔径限制元件AP。 
在孔径限制元件AP的光学功能面上形成图12所示的具有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的波长选择滤光器WF。波长选择滤光器WF具有在NA3内的区域中,使λ1~λ3的全部波长透射,在比NA3更外侧的区域中,只遮断波长λ3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所以通过波长选择性,进行与NA3对应的孔径切换。 
须指出的是,本实施形态的物镜光学系统OBJ与第二光拾取器PU2、第三光拾取器PU3、第五光拾取器PU5同样,具有与DVD的数值孔径NA2对应的孔径切换功能,通过该孔径切换功能,能进行与NA2对应的孔径切换。 
(实施形态7) 
图19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和C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七光拾取器PU7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8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0875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58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mm,数值孔径NA2=0.60,C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3=785nm,保护层PL3的厚度t3=1.2mm,数值孔径NA3=0.45。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7由以下部分构成: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 记录/再现时发光,射出408nm的激光光束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58nm的激光光束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把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785nm的激光光束的红外半导体激光器LD3和光检测器PD3一体化的CD用模块MD3;由像差修正元件L1和具有把透射该透射L1的激光光束汇聚到信息记录面RL1、RL2、RL3上的功能的两面为非球面的聚光元件L2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OBJ;波长选择滤光器WF;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第三偏振光分束器BS3;第一视准透镜COL1;第二视准透镜COL2;传感器透镜SEN;光束整形元件BS。 
须指出的是,作为高密度光盘HD用的光源,除了上述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也能使用蓝紫色SHG激光器。 
在光拾取器PU7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19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使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发光。由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发散光束透射光束整形元件SH,其截面形状从椭圆形整形为圆形后,通过第一视准透镜COL1变换为平行光束后,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透射波长选择滤光器WF、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 
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波长选择滤光器WF、第三偏振光分束器BS3后,由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反射,由传感器透镜SEN提供非点像差的同时,变换为收敛光束,汇聚到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7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 19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使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发光。从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射出的发散光束由第二视准透镜COL2变换为平行光束,由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反射后,透射第二和第三偏振光分束器BS2、BS3,透射波长选择滤光器WF、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 
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波长选择滤光器WF、第三偏振光分束器BS3后,由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反射,由传感器透镜SEN提供非点像差的同时,变换为收敛光束,汇聚到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2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此外,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19中用双点划线描述的光程那样,使CD用模块MD3工作,使红外半导体激光器LD3发光。从红外半导体激光器LD3射出的发散光束由第三偏振光分束器BS3反射后,由波长选择滤光器WF限制光束致敬,透射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CD的保护层PL3,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3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 
信息记录面RL3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后,由第三偏振光分束器BS3反射,汇聚到CD用模块MD3的光检测器PD3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3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CD上的信息。 
下面,就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加以说明。像差修正元件L1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091,阿贝数νd为56.5的塑料透镜,对λ1的折射率为1.5242,对λ2的折射率为1.5064,对λ3的折射率为1.5050。此外,聚光元件L2是d线的折射率nd为1.5435,阿贝数νd为56.3的塑料透镜。此外,在各光学功能部(来自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 的激光束通过的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的区域)的周围,具有与光学功能部一体成形的边缘部FL1、FL2,通过接合边缘部FL1、FL2,进行一体化。 
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分割为与DVD数值孔径0.60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26光学功能区域AREA26、与从DVD数值孔径0.60到高密度光盘HD数值孔径0.85的区域对应的第27光学功能区域AREA27,在第26光学功能区域AREA26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1。 
形成在第26光学功能区域AREA26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1的构造与第二光拾取器PU2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虽然省略图示,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分割为相当于DVD的数值孔径0.60内的区域的包含光轴的第28光学功能区域AREA28、相当于从DVD的数值孔径0.60到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0.85的区域的第29光学功能区域AREA29,分别在光学功能区域AREA28和光学功能区域AREA29中形成由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DOE11、DOE12。 
衍射构造DOE11、DOE12是用于抑制蓝紫色区域中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色像差、伴随着入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构造,该构造与第二光拾取器PU2的衍射构造DOE3、DOE4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形态的像差修正元件L1中,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衍射构造的结构,但是相反也可以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由通过电压的外加对光束产生相位变化的液晶层、用于对液晶元件外加电压的彼此相对 的电极层、对电极层供给电压的电源构成。彼此相对的电极层中的至少一方分割为给定的图案,通过向该电极层外加电压,液晶元件的定向状态变化,能对透射的光束附加给定的相位。据此,能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所以对高密度光盘HD能维持良好的记录/再现特性。 
通过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修正的球面像差的发生原因例如是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折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分布、对2层盘、4层盘等多层盘的记录/再现时的层间的聚焦跳动、保护层PL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厚度偏移或厚度分布等。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时的情形,但是也可以通过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修正形成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的球面像差、形成在CD的信息记录面RL3上的点的球面像差。特别是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通过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修正保护层PL1和保护层PL3的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能把物镜光学系统OBJ对第三光束的倍率m3设定得更大,所以能把跟踪驱动时的彗形像差的发生抑制在很小。 
此外,物镜光学系统OBJ和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通过接合构件B一体化。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形成当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作为用于按照CD的数值孔径NA3,切换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孔径的波长选择滤光器WF。 
波长选择滤光器WF具有图12所示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该波长选择滤光器WF具有在NA3内的区域中,使λ1~λ3的全部波长透射,在比NA3更外侧的区域中,只遮断波长λ3的透射率的波长选择性,通过波长选择性进行与NA3对应的孔径切换。 
须指出的是,本实施形态的物镜光学系统OBJ与第二光拾取器PU2、第三光拾取器PU3、第五光拾取器PU5同样,具有与DVD的 数值孔径NA2对应的孔径切换功能,通过该孔径切换功能,能进行与NA2对应的孔径切换。 
(实施形态8) 
图20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一光拾取器PU8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7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1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60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5mm,数值孔径NA2=0.60。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8由以下部分构成: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射出407nm的激光光束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60nm的激光光束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公用的光检测器PD;由像差修正元件L1和具有把透射该像差修正元件L1的激光光束汇聚到信息记录面RL1、RL2上的功能的两面为非球面的聚光元件L2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OBJ;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第一视准透镜COL1;第二视准透镜COL2;传感器透镜SEN;光束整形元件BS。 
须指出的是,作为高密度光盘HD用的光源,除了上述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也能使用蓝紫色SHG激光器。 
在光拾取器PU8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20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使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发光。由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发散光束透射光束整形元件SH,其截面形状从椭圆形整形为圆形后,通过第一视准透镜COL1变换为平行光束后,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透射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 
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后,由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反射,由传感器透镜SEN提供非点像差的同时,变换为收敛光束,汇聚到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8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20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使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发光。从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射出的发散光束由第二视准透镜COL2变换为平行光束,由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反射后,透射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 
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后,由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反射,由传感器透镜SEN提供非点像差的同时,变换为收敛光束,汇聚到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下面,就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加以说明。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都是塑料透镜。此外,在各光学功能部(来自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激光束通过的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的区域)的周围,具有与光学功能部一体成形的边缘部FL1、FL2,通过接合边缘部FL1、FL2,进行一体化。 
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分割为与DVD数值孔径0.65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30光学功能区域AREA30、与从DVD数值孔径0.65到高密度光盘HD数值孔径0.85的区域对应的第31光学功能区域AREA31,在第30光学功能区域AREA30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2。 
形成在第30光学功能区域AREA30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2 的构造与第二光拾取器PU2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虽然省略图示,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由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DOE13。 
衍射构造DOE13是用于抑制蓝紫色区域中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轴上色像差、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构造,光轴方向的台阶设计为当波长λ1=407nm的光束入射时,以100%的衍射效率产生+5次衍射光。当波长λ2=660nm的光束对衍射构造DOE13入射时,以99.8%的概率产生+3次衍射光,对任意的波长都确保高的衍射效率。 
在本实施形态的像差修正元件L1中,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衍射构造的结构,但是相反也可以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由通过电压的外加对光束产生相位变化的液晶层、用于对液晶元件外加电压的彼此相对的电极层、对电极层供给电压的电源构成。彼此相对的电极层中的至少一方分割为给定的图案,通过向该电极层外加电压,液晶元件的定向状态变化,能对透射的光束附加给定的相位。据此,能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所以对高密度光盘HD能维持良好的记录/再现特性。 
通过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修正的球面像差的发生原因例如是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折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分布、对2层盘、4层盘等多层盘的记录/再现时的层间的聚焦跳动、保护层PL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厚度偏移或厚度分布等。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时的情形,但是也可以通过液晶相位控制元件 LCD修正形成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的球面像差。 
此外,物镜光学系统OBJ和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通过接合构件B一体化。 
须指出的是,本实施形态的物镜光学系统OBJ与第二光拾取器PU2、第三光拾取器PU3、第五光拾取器PU5、第七物光拾取器PU7同样,具有与DVD的数值孔径NA2对应的孔径切换功能,通过该孔径切换功能,能进行与NA2对应的孔径切换。 
[实施形态9] 
图21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一光拾取器PU9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5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1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50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5mm,数值孔径NA2=0.65。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9由以下部分构成: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射出405nm的激光光束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50nm的激光光束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公用的光检测器PD;由像差修正元件L1和具有把透射该像差修正元件L1的激光光束汇聚到信息记录面RL1、RL2上的功能的两面为非球面的聚光元件L2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OBJ;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视准透镜COL;1轴致动器UAC;传感器透镜SEN;光束整形元件BS。 
须指出的是,作为高密度光盘HD用的光源,除了上述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也能使用蓝紫色SHG激光器。 
在光拾取器PU9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21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使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发光。由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射出的发散光束透射光束整形 元件SH,其截面形状从椭圆形整形为圆形后,透射第一和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1、BS2后,通过视准透镜COL变换为平行光束,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 
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视准透镜COL后,由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反射,由传感器透镜SEN提供非点像差的同时,变换为收敛光束,汇聚到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9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21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使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发光。从红色半导体激光器LD2射出的发散光束由第一偏振光分束器BS1反射后,透射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由视准透镜COL变换为平行光束,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 
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视准透镜COL后,由第二偏振光分束器BS2反射,由传感器透镜SEN提供非点像差的同时,变换为收敛光束,汇聚到光检测器PD1的受光面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PD1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下面,就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加以说明。像差修正元件L1是塑料透镜,聚光元件L2是玻璃透镜。此外,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接合构件B一体化。 
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分割为与DVD数值孔径0.65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32光学功能区域AREA32、与从DVD数值孔径0.65到高密度光盘HD数值孔径0.85的区域对应的第33光学功能区域AREA33,在 第32光学功能区域AREA32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3。 
形成在第32光学功能区域AREA32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34的构造与第二光拾取器PU2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虽然省略图示,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由包含光轴的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多个环区构成的衍射构造DOE14。 
衍射构造DOE14是用于抑制蓝紫色区域中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色球面像差的构造,光轴方向的台阶设计为当波长λ1=405nm的光束入射时,以100%的衍射效率产生+5次衍射光。当波长λ2=650nm的光束对衍射构造DOE14入射时,以100%的概率产生+3次衍射光,对任意的波长都确保高的衍射效率。 
在本实施形态的像差修正元件L1中,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衍射构造的结构,但是相反也可以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视准透镜COL通过1轴致动器UAC能在光轴方向改变其位置。据此,能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所以对高密度光盘HD能维持良好的记录/再现特性。 
通过视准透镜COL的位置调整修正的球面像差的发生原因例如是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折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分布、对2层盘、4层盘等多层盘的记录/再现时的层间的聚焦跳动、保护层PL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厚度偏移或厚度分布等。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时的情形,但是也可以通过视准透镜COL修 正形成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的球面像差。 
须指出的是,本实施形态的物镜光学系统OBJ与第二光拾取器PU2、第三光拾取器PU3、第五光拾取器PU5、第七光拾取器PU7、第八光拾取器PU8同样,具有与DVD的数值孔径NA2对应的孔径切换功能,通过该孔径切换功能,能进行与NA2对应的孔径切换。 
[实施形态10] 
图22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一光拾取器PU10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7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0875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60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mm,数值孔径NA2=0.65。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10由以下部分构成:由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407nm的激光光束的第一发光点EP1、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60nm的激光光束的第二发光点EP2、接收来自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的反射光束的第一受光部DS1、接收来自DVD的信息记录面RL2的反射光束的第二受光部DS2、棱镜PS构成的高密度光盘/DVD用激光模块LM;由像差修正元件L1和具有把透射该像差修正元件L1的激光光束汇聚到信息记录面RL1、RL2上的功能的两面为非球面的聚光元件L2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OBJ;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视准透镜COL;1轴致动器UAC。 
须指出的是,作为高密度光盘HD用的光源,除了上述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也能使用蓝紫色SHG激光器。 
此外,在光拾取器PU10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第一发光点EP1发光。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22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由PS反射后,通过视准透镜COL变换为平行光束,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 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视准透镜COL,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1上。然后,使用光检测器DS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10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第二发光点EP2发光。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22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后,通过视准透镜COL。然后,作为发散光入射到物镜光学系统OBJ中,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视准透镜COL,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2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2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下面,就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加以说明。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都是塑料透镜。此外,在各光学功能部(来自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激光束通过的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的区域)的周围,具有与光学功能部一体成形的边缘部FL1、FL2,通过接合边缘部FL1、FL2,进行一体化。 
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分割为与DVD数值孔径0.65内的区域对应的包含光轴的第34光学功能区域AREA34、与从DVD数值孔径0.65到高密度光盘HD数值孔径0.85的区域对应的第35光学功能区域AREA35,在第34光学功能区域AREA30中形成有把在其内部形成了阶梯构造的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排列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4。 
形成在第304光学功能区域AREA34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4的构造与第二光拾取器PU2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用于抑制蓝紫色区域中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的构造即光程差付与构造NPS。该光程差付与构造NPS的光轴方向的台阶设定为在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设计基准温度下,对波长λ1的光束提供5倍的光程差的深度。当波长λ2的光束入射到设定为有关深度的台阶时,对波长λ2的光束提供的光程差变为λ2的3倍,所以对任意的波长,都能确保高的透射率。 
光程差付与构造NPS具有当折射率降低时,球面像差向修正不足方向变化,当折射率升高时,球面像差向修正过剩方向变化的球面像差的折射率依存性,所以能抑制蓝紫色区域中物镜光学系统OBJ的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在本实施形态的像差修正元件L1中,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4,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光程差付与构造NPS的结构,但是相反也可以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光源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光程差付与构造NPS,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4的结构。 
此外,通过本实施形态的视准透镜COL的位置调整修正的球面像差的发生原因例如是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折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分布、对2层盘、4层盘等多层盘的记录/再现时的层间的聚焦跳动、保护层PL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厚度偏移或厚度分布等。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时的情形,但是也可以通过视准透镜COL的位置调整修正形成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的球面像差。 
须指出的是,本实施形态的物镜光学系统OBJ与第二光拾取器PU2、第三光拾取器PU3、第五光拾取器PU5、第七物光拾取器PU7、第八光拾取器PU8、第九光拾取器PU9同样,具有与DVD的数值孔径NA2对应的孔径切换功能,通过该孔径切换功能,能进行与NA2 对应的孔径切换。 
[实施形态11] 
图30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和C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一光拾取器PU11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8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0875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58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mm,数值孔径NA2=0.65,C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3=785nm,保护层PL3的厚度t3=1.2mm,数值孔径NA3=0.45。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11由以下部分构成:由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408nm的激光光束(第一光束)的第一发光点EP1(第一光源)、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58nm的激光光束(第二光束)的第二发光点EP2(第二光源)、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785nm的激光光束(第三光束)的第三发光点EP3(第三光源)、接收来自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的反射光束的第一受光部DS1、接收来自DVD的信息记录面RL2的反射光束的第二受光部DS2、接收来自CD的信息记录面RL3的反射光束的第三受光部DS3、棱镜PS构成的高密度光盘HD/DVD/CD用激光模块LM;在其光学面上形成衍射构造(相位构造)的两面为非球面的物镜光学系统(聚光元件)OBJ;DVD/CD用的孔径限制元件AP;用于跟踪物镜光学系统OBJ并使其聚焦的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视准透镜COL;用于在光轴方向驱动视准透镜COL的1轴致动器UAC;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球面像差修正部件);用于把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和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一体化的保持构件B。在本实施形态中,成为把具有相位构造的像差修正元件、用于把第一光束~第三光束分别汇聚到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DVD的信息记录面RL2、CD的信息记录面RL3上的聚光元件 一体化的结构。 
在光拾取器PU11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激光模块LM工作,使第一发光点EP1发光,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得发散光束如图30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由棱镜PS反射,经过视准透镜COL,变为平行光束后,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透射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孔径限制元件AP,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通过视准透镜COL变为收敛光束,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1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11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通过1轴致动器UAC使视准透镜COL移动为物镜光学系统OBJ和视准透镜COL之间的距离比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还小,从而使第二光束以平行光束的状态从视准透镜COL射出。然后,使激光模块LM工作,使第二发光点EP2发光。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30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经过视准透镜COL变为平行光束后,透射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通过孔径限制元件AP限制光束直径后,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通过视准透镜COL变为收敛光束,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2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2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11中,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为 了修正保护层PL1的厚度t1、保护层PL3的厚度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使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工作,从而对透射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的第三光束附加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然后使激光模块LM工作,使第三发光点EP3发光。从第三发光点EP3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30中用双点划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经过视准透镜COL大致变为平行光束后,透射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被提供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由孔径限制元件AP限制光束直径后,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第三保护层PL3,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3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3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由视准透镜COL变为收敛光束,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3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3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CD上的信息。 
须指出的是,与DVD时同样,也可以采用通过1轴致动器UAC使视准透镜COL移动为物镜光学系统OBJ和视准透镜COL之间的距离比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还小,从而使第三光束以平行光束的状态从视准透镜COL射出的结构。 
下面,说明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形成在激光模块LM一侧的光学面上的衍射构造DOE15(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状)是用于修正保护层PL1的厚度t1和保护层PL2的厚度t2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的构造。物镜光学系统OBJ分别把在衍射构造DOE15中产生的第一光束~第三光束的1次衍射光汇聚到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DVD的信息记录面RL2、CD的信息记录面RL3上。把该衍射构造DOE15的光程差函数最优化为能修正保护层PL1的厚度t1和保护层PL2的厚度t2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所以保护层PL1的厚度t1和保护层PL3的厚度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未完全修正而残留,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用液晶相位控制元件LCD修正该残留球面像差,实现高密度光盘HD和CD的互换。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高密度光盘能通过1轴致动器UAC在光轴方向改变位置,但是据此,能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由视准透镜COL的位置调整修正的球面像差的发生原因例如是第一光源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折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分布、对2层盘、4层盘等多层盘的记录/再现时的层间的聚焦跳动、保护层PL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厚度偏移或厚度分布等。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时的情形,但是也可以通过视准透镜COL的位置调整,修正形成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的球面像差。 
[实施形态12] 
图31是概略表示对高密度光盘HD、DVD和CD中的任意一个,都能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第一光拾取器PU11的结构的图。高密度光盘H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1=408nm,保护层PL1的厚度t1=0.0875mm,数值孔径NA1=0.85,DV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2=658nm,保护层PL2的厚度t2=0.6mm,数值孔径NA2=0.65,CD的光学规格为波长λ3=785nm,保护层PL3的厚度t3=1.2mm,数值孔径NA3=0.45。可是,波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孔径的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光拾取器PU12由以下部分构成:由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408nm的激光光束(第一光束)的第一发光点EP1(第一光源)、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658nm的激光光束(第二光束)的第二发光点EP2(第二光源)、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发光并且射出785nm的激光光束(第三光束)的第三发光点EP3(第三光源)、接收来自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的反射光束的第一受光部DS1、接收来自DVD的信息记录面RL2的反射光束的第二受光部DS2、接收来自CD的信息记录面RL3的反射光束的第三受光部DS3、棱镜PS构成的高密度光盘HD/DVD/CD用激光模块LM;由在其光学面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 造(相位构造)和衍射构造(第二相位构造)像差修正元件L1和两面为非球面的聚光元件L2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OBJ;CD用的孔径限制元件AP;用于跟踪物镜光学系统OBJ并使其聚焦的2轴致动器AC;与高密度光盘HD的数值孔径NA0.85对应的光阑STO;视准透镜COL;由负透镜E1和正透镜E2构成的扩束器透镜EXP(球面像差修正);用于向光轴方向驱动负透镜E1的1轴致动器UAC;用于把物镜光学系统OBJ和孔径限制元件AP一体化的保持构件B。 
在光拾取器PU12中,当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使激光模块LM工作,使第一发光点EP1发光,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得发散光束如图31中用实线描绘的光线路线那样,由棱镜PS反射,经过视准透镜COL,变为平行光束后,通过透射扩束器透镜EXP,把光束直径扩大,然后由光阑STO限制光束直径,透射孔径限制元件AP,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高密度光盘HD的保护层PL1,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1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扩束器透镜EXP,通过视准透镜COL变为收敛光束,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1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1的输出信号,能读取记录在高密度光盘H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12中,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通过1轴致动器UAC使负透镜E1移动为负透镜E1和正透镜E2之间的距离比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还大,从而使第二光束以平行光束的状态从扩束器透镜EXP射出。然后,使激光模块LM工作,使第二发光点EP2发光。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31中用虚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经过视准透镜COL变为平行光束后,通过透射扩束器透镜EXP,把光束直径扩大,然后透射孔径限制元件AP后,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DVD的保护层PL2,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 记录面RL2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扩束器透镜EXP,通过视准透镜COL变为收敛光束,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2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2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DVD上的信息。 
此外,在光拾取器PU12中,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为了修正保护层PL1的厚度t1、保护层PL3的厚度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通过1轴致动器UAC使负透镜E1移动为负透镜E1和正透镜E2之间的距离比对高密度光盘H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还小。然后使激光模块LM工作,使第三发光点EP3发光。从第三发光点EP3射出的发散光束如图31中用双点划线描述的光程那样,由棱镜PS反射,经过视准透镜COL大致变为平行光束后,通过透射扩束器透镜EXP,变换为发散光束,由孔径限制元件AP限制光束直径后,通过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第三保护层PL3,成为形成在信息记录面RL3上的点。物镜光学系统OBJ通过配置在其周围的2轴致动器AC,进行聚焦或跟踪。在信息记录面RL3上,由信息凹坑调制的反射光束再次透射物镜光学系统OBJ、孔径限制元件AP、扩束器透镜EXP,由视准透镜COL变为收敛光束,在棱镜PS内部反射2次,汇聚到受光部DS3上。然后,使用受光部DS3的输出信号,能读出记录在CD上的信息。 
下面,说明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结构。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都是塑料透镜,通过彼此接合与其光学功能部一体成形的边缘部FL1、FL2,进行一体化。形成在像差修正元件的激光模块LM一侧的光学面上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5是用于修正保护层PL1的厚度t1和保护层PL2的厚度t2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的构造。具体的构造和功能与第二光拾取器PU2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须指出的是,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5只形成在DVD的数值孔径NA2内,所以透过比NA2更外侧的区域的第二光束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成为散射成分,能自动进行对DVD的孔径限制。 
此外,把用形成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面上的衍射构造DOE16(截面形状是阶梯形状)产生的第一光束的5次衍射光、第二光束的3次衍射光、第三光束的2次衍射光分别汇聚到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DVD的信息记录面RL2、CD的信息记录面RL3上。该衍射构造DOE16是通过对第三光束附加第三波长λ3的半整数倍的光程差,减少t1和t3的差引起的球面像差的构造。据此,能使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物镜光学系统OBJ对第三光束的倍率m3的绝对值不会变得过大,所以负透镜E1的移动量减小,此外使物镜光学系统OBJ的跟踪特性良好。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成为通过1轴致动器UAC,使负透镜E1向光轴方向移动,从而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的结构。通过负透镜E1的位置调整修正的球面像差的发生原因例如是第一光源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折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分布、对2层盘、4层盘等多层盘的记录/再现时的层间的聚焦跳动、保护层PL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厚度偏移或厚度分布等。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修正形成在高密度光盘HD的信息记录面RL1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时的情形,但是也可以通过负透镜E1的位置调整,修正形成在DVD的信息记录面RL2上的点的球面像差。此外,也可以不负透镜E1,而是使正透镜E2移动的结构。 
此外,作为球面像差修正部件,可以不是扩束器透镜EXP,而使用通过致动器能在光轴方向位移的视准透镜或耦合透镜。 
下面,用8个例子(实施例1~8)说明适合作为上述的光拾取器PU1~PU4、PU8~PU10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光学元件,用3个例子说明由PU12的球面像差修正元件和物镜光学系统OBJ构成的光学系统。 
当从面的顶点相切的平面开始的变形量为X(mm),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的高度为h(mm),曲率半径为r(mm)时,用把表1~25中的非球面系数代A2i入以下的数学式5中的数学式表示各实施例的非 球面。可是,κ为圆锥系数。 
[数学式5] 
x = h 2 / r 1 + 1 - ( 1 + κ ) ( h / r ) 2 + Σ i = 2 A 2 i h 2 i
此外,各实施例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和衍射构造由通过这些构造对透射波面附加的光程差表示。当λ为入射光束的波长,λB为制造波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的高度为h(mm),B2j为光程差函数系数,n为衍射次数时,用由所述数学式1定义的光程差函数系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732
表示光程差。 
在表15~表25中,NA1、f1、λ1、m1、t1分别为使用高密度光盘时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数值孔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焦距、物镜光学系统OBJ的波长、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倍率、保护层的厚度,NA2、f2、λ2、m2、t2分别为使用DVD时的同样的值,NA3、f3、λ3、m3、t3分别为使用CD时的同样的值。 
此外,r(mm)是曲率半径,d1(mm)、d2(mm)、d3(mm)分别为使用高密度光盘HD时、使用DVD时、使用CD时的透镜间隔,Nλ1、Nλ2、Nλ3分别是透镜对波长λ1、波长λ2、波长λ3的折射率,νd是d线的透镜的阿贝数。 
此外,n1、n2、n3分别是在重叠型衍射构造或衍射构造中产生的第一光束、第二光束、第三光束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数。 
实施例1~3的光学元件是在对波长408nm、保护层厚度0.0875mm、倍率1/18.215把球面像差修正最优化的数值孔径0.85的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L2中组合在半导体激光器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构造的塑料透镜即像差修正元件L2。 
实施例4的光学元件是在对波长408nm、保护层厚度0.0875mm、倍率1/17.123把球面像差修正最优化的数值孔径0.85的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L2中组合在半导体激光器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 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构造的塑料透镜即像差修正元件L2。 
此外,实施例5的光学元件是在对波长408nm、保护层厚度0.0875mm、倍率0把球面像差修正最优化的数值孔径0.85的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L2中组合在半导体激光器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构造的塑料透镜即像差修正元件L2。 
实施例6的光学元件是在对波长407nm、保护层厚度0.1mm、倍率1/14.104把球面像差修正最优化的数值孔径0.85的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L2中组合在半导体激光器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构造的塑料透镜即像差修正元件L1。 
此外,实施例7的光学元件是把对波长405nm、保护层厚度0.0875mm、倍率0把球面像差修正最优化的数值孔径0.85的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L2与在半导体激光器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重叠型衍射构造,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构造的塑料透镜即像差修正元件L1组合。 
实施例8的光学元件是把对波长407nm、保护层厚度0.0875mm、倍率1/11.416把球面像差修正最优化的数值孔径0.85的塑料透镜即聚光元件L2与在半导体激光器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形成光程差付与构造NPS,在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形成重叠构造HOE的塑料透镜即像差修正元件L1组合。 
实施例1的光学元件是适合作为图1所示的第一光拾取器PU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光学元件,表15表示它的具体数值数据。 
[表15-1] 
[实施例1] 
[光学规格] 
HD:NA1=0.85,f1=2.200mm,λ1=408nm,m1=0,t1=0.0875mm 
DVD:NA2=0.60,f2=2.287mm,λ2=658nm,m2=-1/8.104,t2=0.6mm 
CD:NA3=0.45,f3=2.281mm,λ3=785nm,m3=-1/8.032,t3=1.2mm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1(mm)   d2(mm)   d3(mm)   Nλ1   Nλ2   Nλ3   νd
  OBJ   -   ∞   19.680   19.466
  STO   0.050   0.050   0.050
  1  2   (下表)  (下表)   0.900  0.050   0.900  0.050   0.900  0.050   1.52424   1.50643   1.50497   56.5
  3  4   1.442  -4.596   2.510  0.684   2.510  0.720   2.510  0.334   1.55965   1.54062   1.53724   56.3
  5  6   ∞  ∞   0.0875   0.600   1.200   1.62110   1.57975   1.57326   30.0
[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近轴曲率半径、非球面系数、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751
[表15-2] 
[第三面和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6.6181E-011.1149E-022.4988E-031.8506E-052.9476E-046.5641E-05-4.2096E-05-3.6165E-067.9919E-06-1.2231E-06   -1.6733E+021.0501E-01-1.1650E-011.0619E-01-7.0978E-022.7327E-02-4.3888E-03
通过在第一光学功能区域AREA1上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的作用,使对于波长λ2的倍率m2和波长λ3的倍率m3大致一致,并且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 
此外,通过第四光学功能区域AREA4上形成的衍射构造DOE1和在第五光学功能区域AREA5上形成的衍射构造DOE2的作用,修正蓝紫色区域中的色像差和伴随着入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当假定基于模式漂移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LD1的波长变化量为+1nm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151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20mλRMS,良好地修正了模式漂移引起的离焦成分的变化。 
当假定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为+10nm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74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4mλRMS,良好地修正了伴随着入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光学元件是适合作为图3所示的第二光拾取器PU2和图14所示的第五光拾取器PU5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光学元件, 表16表示具体的数值数据。 
[表16-1] 
[实施例2] 
[光学元件的光学规格] 
HD:NA1=0.85,f1=2.200mm,λ1=408nm,m1=0,t1=0.0875mm 
DVD:NA2=0.67,f2=2.282mm,λ2=658nm,m2=0,t2=0.6mm 
CD:NA3=0.45,f3=2.281mm,λ3=785nm,m3=-1/8.097,t3=1.2mm 
[光学元件的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1(mm)   d2(mm)   d3(mm)   Nλ1   Nλ2   Nλ3   νd
  OBJ   ∞   ∞   19.617
  STO   0.050   0.050   0.050
  1  2 (下表)(下表)   0.900  0.050   0.900  0.050   0.900  0.050   1.52424   1.50643   1.50497   56.5
  3  4   1.442  -4.596   2.510  0.684   2.510  0.432   2.510  0.331   1.55965   1.54062   1.53724   56.3
  5  6   ∞  ∞   0.0875   0.600   1.200   1.62110   1.57975   1.57326   30.0
[光学元件+耦合透镜的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3(mm)   Nλ3   νd
  OBJ   7.000
  1’   -9.315   2.000   1.50497   56.5
  2’   -7.819   7.000
  STO   0.050
  1  2   (下表)  (下表)   0.900  0.050   1.50497   56.5
  3  4   1.442  -4.596   2.510  0.355   1.53724   56.3
  5  6   ∞  ∞   1.200   1.57326   30.0
[表16-2] 
[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近轴曲率半径、非球面系数、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第三面和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6.6181E-011.1149E-022.4988E-031.8506E-052.9476E-046.5641E-05-4.2096E-05-3.6165E-067.9919E-06-1.2231E-06   -1.6733E+021.0501E-01-1.1650E-011.0619E-01-7.0978E-022.7327E-02-4.3888E-03
[第2’面的非球面系数] 
  第2’面
  κA4A6A8A10   0-2.2210E-029.0770E-02-1.4749E-019.3254E-02
通过在第6(18)光学功能区域AREA6上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18)的作用,使对于波长λ1的倍率m1和波长λ2的倍率m2大致一致,并且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 
此外,通过第8(20)光学功能区域AREA8(20)上形成的衍射构造DOE3(DOE8)和在第9(21)光学功能区域AREA9(21)上形成的衍射构造DOE4(DOE9)的作用,修正蓝紫色区域中的色像差和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当假定基于模式漂移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LD1的波长变化量为+1nm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151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27mλRMS,良好地修正了模式漂移引起的离焦成分的变化。 
当环境温度上升30度时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的振荡波长为409.5nm,这时的像差修正元件L1的折射率为1.52079,聚光元件L2的折射率为1.55671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116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45mλRMS,良好地修正了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此外,表16中也表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中组合作为彗形像差修正元件的耦合透镜CUL的数值数据。当对CD的信息记录/再现时光学元件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的移动量为0.2mm时,对于光学元件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发生量51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20mλRMS,良好地修正了伴随着光学元件的移动的彗形像差变化。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光学元件是适合作为图5所示的第三光拾取器PU3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光学元件,表17表示具体的数值数据。 
[表17-1] 
[实施例3] 
[光学元件的光学规格] 
HD:NA1=0.85,f1=2.200mm,λ1=408nm,m1=0,t1=0.0875mm 
DVD:NA2=0.67,f2=2.282mm,λ2=658nm,m2=-1/16.051,t2=0.6mm 
CD:NA3=0.51,f3=2.281mm,λ3=785nm,m3=-1/8.100,t3=1.2mm 
[光学元件的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1(mm)   d2(mm)   d3(mm)   Nλ1   Nλ2   Nλ3   νd
  OBJ   ∞   37.788   19.623
  STO   0.050   0.050   0.050
  1  2   (下表)  (下表)   0.900  0.050   0.900  0.050   0.900  0.050   1.52424   1.50643   1.50497   56.5
  3  4   1.442  -4.596   2.510  0.684   2.510  0.575   2.510  0.331   1.55965   1.54062   1.53724   56.3
  5  6   ∞  ∞   0.0875   0.600   1.200   1.62110   1.57975   1.57326   30.0
[光学元件+耦合透镜的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2(mm)   d3(mm)   Nλ2   Nλ3   νd
  OBJ   15.000   15.000
  1’   ∞   2.000   2.000   1.50643   1.50497   56.5
  2’   -19.617   9.723   10.000
  STO   0.050   0.050
  1  2   (下表)  (下表)   0.900  0.050   0.900  0.050   1.50643   1.50497   56.5
  3  4   1.442  -4.596   2.510  0.573   2.510  0.296   1.54062   1.53724   56.3
  5  6   ∞  ∞   0.600   1.200   1.57975   1.57326   30.0
[表17-2] 
[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近轴曲率半径、非球面系数、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811
[第三面和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6.6181E-011.1149E-022.4988E-031.8506E-052.9476E-046.5641E-05-4.2096E-05-3.6165E-067.9919E-06-1.2231E-06   -1.6733E+021.0501E-01-1.1650E-011.0619E-01-7.0978E-022.7327E-02-4.3888E-03
[表17-3] 
[第2’面的非球面系数、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821
在第10光学功能区域AREA10上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5的作用、使对波长λ1的倍率m1与对波长λ2的倍率m2不同,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 
此外,通过第12光学功能区域AREA12上形成的衍射构造DOE5和在第13光学功能区域AREA13上形成的衍射构造DOE6的作用,修正蓝紫色区域中的色像差和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当假定基于模式漂移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LD1的波长变化量为+1nm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151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32mλRMS,良好地修正了模式漂移引起的离焦成分的变化。 
当环境温度上升30度时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振荡波长为409.5nm,这时的像差修正元件L1的折射率为1.52079,聚光元件L2的折射率为1.55671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116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45mλRMS,良好地修正了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此外,表17中也表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中组合作为发散角变换元件的耦合透镜CUL的数值数据。 
耦合透镜CUL是利用第14光学功能区域AREA14中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6的作用,把从第一发光点EP1射出的波长λ2的激光光束、从第二发光点EP2射出的波长λ3的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分别变换为与物镜光学系统OBJ对波长λ2的倍率m2、对波长λ3的倍率m3对应的发散角,输出的光学元件。 
[实施例4] 
实施例4的光学元件是适合作为图3所示的第二光拾取器PU2和图14所示的第五光拾取器PU5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光学元件,表18表示具体的数值数据。 
[表18-1] 
[实施例4] 
[光学元件的光学规格] 
HD:NA1=0.85,f1=2.200mm,λ1=408nm,m1=0,t1=0.0875mm 
DVD:NA2=0.67,f2=2.309mm,λ2=658nm,m2=0,t2=0.6mm 
CD:NA3=0.51,f3=2.281mm,λ3=785nm,m3=-1/8.000,t3=1.2mm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1(mm)   d2(mm)   d3(mm)   Nλ1   Nλ2   Nλ3   νd
  OBJ   ∞   ∞   19.387
  STO   0.050   0.050   0.050
  1  2   (下表)  (下表)   0.900  0.050   0.900  0.050   0.900  0.050   1.52424   1.50643   1.50497   56.5
  3  4   1.445  -4.540   2.510  0.679   2.510  0.477   2.510  0.330   1.55965   1.54062   1.53724   56.3
  5  6   ∞  ∞   0.0875   0.600   1.200   1.62110   1.57975   1.57326   30.0
[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近轴曲率半径、非球面系数、衍射次数、制 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841
[表18-2] 
[第三面和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6.6105E-011.1439E-022.5153E-038.3248E-062.9389E-046.6343E-05-4.2105E-05-3.6643E-067.9754E-06-1.2239E-06   -1.5745E+021.0519E-01-1.1661E-011.0617E-01-7.0962E-022.7343E-02-4.3966E-03
通过在第6(18)光学功能区域AREA6上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8)的作用,使对于波长λ1的倍率m1和波长λ2的倍率m2大致 一致,并且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 
作为通过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作用,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方法,存在对波长λ2的光束附加修正不足的球面像差的方法、把对波长λ2的光束的近轴衍射光焦度设定为负的方法,但是前者存在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的光轴偏移引起的波长λ2的光束的彗形像差的问题,后者存在当波长λ2的光束入射时,彗形像差的发生增大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HOE8)中,通过组合两者,进行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修正,当决定对波长λ2的光束的近轴衍射光焦度时,注意缓和像差修正元件L1和聚光元件L2的光轴偏移引起的彗形像差,并且使对于波长λ2的光束的轴外特性不过分恶化。 
此外,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HOE8)的光程差函数在NA2=0.67内具有拐点,在拐点前后,光程差函数的切线的倾斜从正向负切换。这与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HOE8)的环区的倾斜方向(图3中的14)在途中颠倒对应,但是如果光程差函数这样具有拐点,就能确保环区的宽度大(图3中的Λ4)。在本实施例中,环区的宽度的最小值为70μm。 
此外,通过第8(20)光学功能区域AREA8(20)上形成的衍射构造DOE3(DOE8)和在第9(21)光学功能区域AREA9(21)上形成的衍射构造DOE4(DOE9)的作用,修正蓝紫色区域中的色像差和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当假定基于模式漂移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LD1的波长变化量为+1nm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151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32mλRMS,良好地修正了模式漂移引起的离焦成分的变化。 
当环境温度上升30度时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LD1的振荡波长为409.5nm,这时的像差修正元件L1的折射率为1.52079,聚光元件 L2的折射率为1.55671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114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46mλRMS,良好地修正了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实施例5] 
实施例5的光学元件是适合作为图3所示的第二光拾取器PU2和图14所示的第五光拾取器PU5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光学元件,表19表示具体的数值数据。 
[表19-1] 
[实施例5] 
[光学规格] 
HD:NA1=0.85,f1=2.200mm,λ1=408nm,m1=0,t1=0.0875mm 
DVD:NA2=0.67,f2=2.303mm,λ2=658nm,m2=0,t2=0.6mm 
CD:NA3=0.51,f3=2.272mm,λ3=785nm,m3=-1/7.062,t3=1.2mm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1(mm)   d2(mm)   d3(mm)   Nλ1   Nλ2   Nλ3   νd
  OBJ   ∞   ∞   16.998
  STO   0.050   0.050   0.050
  1  2   (下表)  (下表)   0.900  0.050   0.900  0.050   0.900  0.050   1.52424   1.50643   1.50497   56.5
  3  4   1.547  -3.805   2.510  0.648   2.510  0.457   2.510  0.329   1.62225   1.60306   1.59924   61.2
  5  6   ∞  ∞   0.0875   0.600   1.200   1.62110   1.57975   1.57326   30.0
[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近轴曲率半径、非球面系数、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871
[表19-2] 
[第三面和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6.5500E-018.1711E-03-4.6002E-042.3310E-03-1.3988E-032.7074E-042.2973E-04-1.6181E-044.0853E-05-3.8604E-06   -1.1767E+029.0672E-02-9.6820E-027.6345E-02-4.9000E-021.8605E-02-2.9535E-03
通过在第6(18)光学功能区域AREA6上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8)的作用,使对于波长λ1的倍率m1和波长λ2的倍率m2大致一致,并且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 差。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中,与实施例4的光学元件同样,通过组合对波长λ2的光束附加修正不足的球面像差的方法、把对波长λ2的光束的近轴衍射光焦度设定为负的方法,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环区宽度的最小值为81μm。 
此外,通过在第8(20)光学功能区域AREA8(20)上形成的衍射构造DOE3(DOE8)和在第9(21)光学功能区域AREA9(21)上形成的衍射构造DOE4(DOE9)的作用,修正蓝紫色区域中的色像差和伴随着入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当假定基于模式漂移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LD1的波长变化量为+1nm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138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18mλRMS,良好地修正了模式漂移引起的离焦成分的变化。 
当假定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为+10nm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54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4mλRMS,良好地修正了入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图16表示在实施例2的光学元件中,形成在第6光学功能区域AREA6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的剖视图,图17表示在实施例4的光学元件中,形成在第18光学功能区域AREA18中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8的剖视图。 
在图中,横轴代表离光轴的高度h(mm),纵轴表示重叠型衍射构造HOE4(HOE8)的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的高度D(mm)。 
[实施例6] 
实施例6的光学元件是适合作为图20所示的第8光拾取器PU8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光学元件,表20表示具体的数值数据。此外,图23表示光程图。 
[表20-1] 
[实施例6] 
[光学规格] 
HD:NA1=0.85,f1=1.762mm,λ1=407nm,m1=0,t1=0.1mm 
DVD:NA2=0.65,f2=1.839mm,λ2=660nm,m2=0,t2=0.6mm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1(mm)   d2(mm)   Nλ1   Nλ2   νd
  OBJ   ∞   ∞
  STO   0.0500   0.0500
  1  2   (下表)  (下表)   0.8000  0.0500   0.8000  0.0500   1.52439   1.50635   56.5
  3  4   1.1578  -4.3607   1.9400  0.5503   1.9400  0.3187   1.55981   1.54055   56.3
  5  6   ∞  ∞   0.1000   0.6000   1.62000   1.58000   30.0
[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近轴曲率半径、非球面系数、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表20-2] 
[第三面和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6.6194E-012.3605E-027.3281E-031.1210E-032.0127E-036.6045E-04-8.1167E-04-2.3825E-053.8272E-04-1.0160E-04   -2.0957E+021.8576E-01-3.1119E-014.5733E-01-4.9600E-013.0165E-01-7.4912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通过在第30光学功能区域AREA30上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2的作用,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通过像差修正元件L1自动进行DVD的使用时的孔径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中,通过组合使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2的2次的光程差函数系数B2和4次的光程差函数系数B4为不同符号,对波长λ2的光束附加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的方法和把对波长λ2的近轴衍射光焦度设定为负的方法,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2的环区的最小值为17.4μm,因为能取得充分的环区宽度,所以金属模具的加工容易。 
此外,通过形成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的衍射构造DOE13的作用,修正蓝紫色区域中的轴上色像差和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当假定基于模式漂移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的波长变化量为+1nm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119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35mλRMS,良好地修正了模式漂移引起的离焦成分的变化。 
当环境温度上升30度时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的振荡波长为 408.5nm,这时的像差修正元件L1的折射率为1.52094,聚光元件L2的折射率为1.55687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89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28mλRMS,良好地修正了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实施例7] 
实施例7的光学元件是适合作为图21所示的第9光拾取器PU9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光学元件,表21表示具体的数值数据。此外,图24表示光程图。 
[表21-1] 
[实施例7] 
[光学规格] 
HD:NA1=0.85,f1=1.765mm,λ1=405nm,m1=0,t1=0.1mm 
DVD:NA2=0.65,f2=1.826mm,λ2=650nm,m2=0,t2=0.6mm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1(mm)   d2(mm)   Nλ1   Nλ2   νd
  OBJ   ∞   ∞
  STO   0.0500   0.0500
  1  2   (下表)  (下表)   1.0000  0.2000   1.0000  0.2000   1.52469   1.50668   56.5
  3  4   1.2372  -3.3048   2.1400  0.5319   2.1400  0.3001   1.62272   1.60337   61.2
  5  6   ∞  ∞   0.1000   0.6000   1.62000   1.58000   30.0
[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近轴曲率半径、非球面系数、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921
[表21-2] 
[第三面和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6.5735E-011.5546E-02-1.0395E-031.0347E-02-9.7392E-032.9457E-033.9500E-03-4.3906E-031.7571E-03-2.6284E-04   -1.1212E+021.5169E-01-2.5481E-013.5667E-01-3.7802E-012.1856E-01-5.1014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通过在第32光学功能区域AREA32上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3的作用,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通过像差修正元件L1自动进行DVD的使用时的孔径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中,通过组合使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3的2次的光程差函数系数B2和4次的光程差函数系数B4为不同符号,对波长λ2的光束附加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的方法和把对波长λ2的近轴衍射光焦度设定为负的方法,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3的环区的最小值为93.8μm,因为能取得充分的环区宽度,所以金属模具的加工容易。 
此外,通过形成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光盘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2上的衍射构造DOE13的作用,修正蓝紫色区域中的轴上色像差和色球面像差变化。 
当假定基于模式漂移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的波长变化量为+1nm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114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23mλRMS,良好地修正了模式漂移引起的离焦成分的变化。 
当假定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的制造误差引起的波长偏移为+10nm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47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4mλRMS,良好地修正了伴随着入射波长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实施例8] 
实施例8的光学元件是适合作为图22所示的第10光拾取器PU10的物镜光学系统OBJ的光学元件,表22表示具体的数值数据。此外,图25表示光程图。 
[表22-1] 
[实施例8] 
[光学规格] 
HD:NA1=0.85,f1=1.802mm,λ1=407nm,m1=0,t1=0.0875mm 
DVD:NA2=0.65,f2=1.888mm,λ2=660nm,m2=0,t2=0.6mm 
[近轴数据] 
  面编号   r(mm)   d1(mm)   d2(mm)   Nλ1   Nλ2   νd
  OBJ   ∞   ∞
  STO   0.0500   0.0500
  1  2   10.7695  (下表)   0.8000  0.0500   0.8000  0.0500   1.52439   1.50639   56.5
  3  4   1.1589  -4.9861   1.9400  0.5361   1.9400  0.2719   1.55981   1.54055   61.2
  5  6   ∞  ∞   0.0875   0.6000   1.62000   1.58000   30.0
[第二面的近轴曲率半径、非球面系数、衍射次数、制造波长、光程差函数系数]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941
[表21-2] 
[第一面、第三面和第四面的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3面   第4面
  κ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2.5831E-01-8.3565E-051.3321E-06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6.5345E-012.4534E-027.3164E-032.1062E-031.2314E-038.8703E-04-5.3424E-04-7.5068E-052.9623E-04-6.5778E-05   -3.5746E+021.8708E-01-2.9678E-014.3464E-01-5.1105E-013.4582E-01-9.5672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第一面的光程差付与构造] 
  i   hiS(mm)   hiL(mm)   mi1d(mm)   mi1   mi2
  0123456   0.00000.58000.86001.38001.45001.50001.5300   0.58000.86001.38001.45001.50001.53001.5600   0.0000000.0038810.0077610.0038810.000000-0.003881-0.007761   0-5-10-50510   0-3-6-3036
通过在第34光学功能区域AREA34上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4的作用,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并且通过像差修正元件L1自动进行DVD的使用时的孔径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中,通过组合使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4的2次的光程差函数系数B2和4次的光程差函数系数B4为不同符号,对波长λ2的光束附加修正不足方向的球面像差的方法和把对波长λ2的光束的近轴衍射光焦度设定为负的方法,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重叠型衍射构造HOE14的环区的最小值为66.3μm,因为能取得充分的环区宽度,所以金属模具的加 工容易。 
此外,通过形成在像差修正元件L1的半导体激光器一侧的光学功能面S1上的光程差付与构造NPS的作用,修正蓝紫色区域中的伴随着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当环境温度上升30度时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的振荡波长为408.5nm,这时的像差修正元件L1的折射率为1.52094,聚光元件L2的折射率为1.55687时,对于聚光元件L2单独的离焦成分的变化量81mλRMS,当在聚光元件L2中组合像差修正元件L1时,变为15mλRMS,良好地修正了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球面像差变化。 
须指出的是,在表22-2的“第一面的光程差付与构造”中,i表示中心区域和各环区的编号,中心区域为i=0,在中心区域的外侧相邻的第一环区为i=1,在第一环区的外侧相邻的第二环区为i=2…。hiS为中心区域和各环区的起点高度,hiL表示中心区域和各环区的终点高度。此外,mi1d表示各环区对于中心区域的在光轴方向的位移量。例如,第二环区(i=2)对于中心区域(i=0),向光盘一侧位移7.761μm,第六环区(i=6)对于中心区域(i=0),向激光光源一侧位移7.761μm。此外,mi1是以波长λ1(=407nm)为单位表示各环区对于中心区域的光程差的值,mi2是以波长λ2(=660nm)为单位表示各环区对于中心区域的光程差的值。例如,第二环区对于中心区域,光程长度短10×λ1(=6×λ2),第六环区对于中心区域,光程长度短10×λ1(=6×λ2)。 
[实施例9] 
实施例9的光学系统是由都为塑料透镜的负透镜和正透镜构成的扩束器透镜、都为塑料透镜的像差修正元件和聚光元件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构成的光学系统,适合作为第12光拾取器PU的光学系统。表23表示具体的数值数据。 
[表23-1] 
[实施例9] 
[光学规格] 
f1=2.200,NA1=0.85,λ1=408nm,d2=3.0000,d8=0.7190,d9(t1)=0.0875 
f2=2.278,NA2=0.65,λ2=658nm,d2=3.1800,d8=0.4770,d9(t2)=0.6 
f3=2.275,NA3=0.45,λ3=785nm,d2=0.2000,d8=0.4290,d9(t3)=1.2 
[近轴数据] 
Figure G2007101469539D01971
[表23-2]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4面   第7面   第8面
  κ   -0.10191E+01   0.11413E+01   -0.42828E+00   -0.65249E+00   -0.43576E+02
  A4   -0.54020E-01   -0.59836E-01   -0.29680E-04   0.77549E-02   0.97256E-01
  A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29588E-03   -0.10617E+00
  A8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19226E-02   0.81812E-01
  A1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12294E-02   -0.41190E-01
  A12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29138E-03   0.11458E-01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21569E-03   -0.13277E-02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16850E-03   0.00000E+00
  A18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44948E-04   0.00000E+00
  A2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43471E-05   0.00000E+00
[光程差函数系数] 
  第5面
  n1/n2/n3   0/1/0
  λB   658nm
  B2   3.6500E-03
  B4   -1.0196E-03
  B6   1.6630E-05
  B8   -9.3691E-05
  B10   9.0441E-06
物镜光学系统是通过像差修正元件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在表23中,第五面)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作用,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HD/DVD互换透镜。须指出的是,聚光元件是对高密度光盘HD最优化了球面像差修正的透镜。 
此外,如果入射光束的波长改变,由于色像差的影响,从扩束器透镜射出的光束的发散度变化。因此,在对DVD的记录/再现时,使负透镜移动为负透镜和正透镜的间隔变为比高密度光盘HD还宽,从而使从扩束器透镜射出的第二光束变为平行光束。 
须指出的是,在重叠型衍射构造中产生的第一光束的0次衍射光(透射光)的衍射效率为100%,第二光束的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87%,第三光束的0次衍射光(透射光)的衍射效率为100%,对任意的光束,取得高的衍射效率。 
[实施例10] 
实施例10的光学系统是由塑料透镜即扩束器透镜、塑料透镜即物镜光学系统构成的光学系统,适合作为第12光拾取器PU12的光学系统。此外,本实施例的物镜光学系统适合作为第11光拾取器PU1的物镜光学系统。表24表示具体的数值数据。 
[表24-1] 
[实施例10] 
[光学规格] 
f1=2.200,NA1=0.85,λ1=408nm,d0=11.1247,d2=15.0000,d4=0.6988,d5(t1)=0.0875 
f2=2.264,NA2=0.60,λ2=658nm,d0=11.5247,d2=14.6000,d4=0.4280,d5(t2)=0.6 
f3=2.276,NA3=0.45,λ3=785nm,d0=9.1747,d2=16.9500,d4=0.1325,d5(t3)=1.2 
[近轴数据] 
[表24-2]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第4面
  κ   -0.67089E+02   -0.65737E+00   -6.7004E-01   -0.54707E+02
  A4   0.00000E+00   0.00000E+00   6.2259E-03   0.10933E+00
  A6   0.00000E+00   0.00000E+00   5.2878E-05   -0.11038E+00
  A8   0.00000E+00   0.00000E+00   1.8134E-03   0.79680E-01
  A10   0.00000E+00   0.00000E+00   -1.2562E-03   -0.40854E-01
  A12   0.00000E+00   0.00000E+00   2.9205E-04   0.12151E-01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2.1716E-04   -0.15470E-02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1.6878E-04   0.00000E+00
  A18   0.00000E+00   0.00000E+00   4.4777E-05   0.00000E+00
  A20   0.00000E+00   0.00000E+00   -4.3471E-06   0.00000E+00
[光程差函数系数] 
  第3面
  n1/n2/n3   1/1/1
  λB   480nm
  B2   0.00000E+00
  B4   -2.0425E-03
  B6   -2.0631E-04
  B8   -8.8830E-05
  B10   -1.0296E-05
物镜光学系统是通过在光源一侧的光学面(在表24中,第三面)形成的衍射构造的作用,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HD/DVD互换透镜。 
此外,通过使视准透镜向光轴方向移动,使物镜光学系统的倍率变化,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C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但是在衍射构造中,通过利用第一光束~第三光束,减少高密度光盘HD和C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所以视准透镜减小,此外,使物镜光学系统的跟踪特性良好。 
此外,如果入射光束的波长变化,则由于色像差的影响,从视准透镜射出的光束的发散度变化。因此,当对DVD的记录/再现时,使视准透镜移动为视准透镜和物镜光学系统的间隔比高密度光盘HD时还窄,从而从视准透镜射出的第二光束变为平行光束。 
须指出的是,在衍射构造中产生的第一光束的1次衍射效率为88%,第二光束的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76%,第三光束的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50%,通过把制造波长Λb设定为480nm,对要求记录时的高速化的高密度光盘HD和DVD,取得高的衍射效率。 
[实施例11] 
实施例11的光学系统是由都为塑料透镜的负透镜和正透镜构成的扩束器透镜、都为塑料透镜的像差修正元件和聚光元件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构成的光学系统,适合作为第12光拾取器PU的光学系统。表25表示具体的数值数据。 
[实施例11] 
[表25-1] 
[光学规格] 
f1=2.200,NA1=0.85,λ1=408nm,d2=3.0000,d8=0.7185,d9(t1)=0.0875 
f2=2.276,NA2=0.65,λ2=658nm,d2=3.1400,d8=0.4835,d9(t2)=0.6 
f3=2.328,NA3=0.45,λ3=785nm,d2=1.4900,d8=0.2633,d9(t3)=1.2 
[近轴数据] 
Figure G2007101469539D02011
[表25-2] 
[非球面系数] 
  第1面   第2面   第3面   第4面   第6面   第7面   第8面
  κ   -0.68486E+00   -0.51627E+00   -0.53651E+02   -0.12346E+00   0.00000E+00   -0.65249E+00   -0.43576E+02
  A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1.45920E-02   0.7549E-02   0.97256E-01
  A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2.32980E-05   0.29588E-03   -0.10617E+00
  A8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5.48820E-06   0.19226E-02   0.81812E-01
  A1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2.68810E-07   -0.12294E-02   -0.41190E-01
  A12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29138E-03   0.11458E-01
  A14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21569E-03   -0.13277E-02
  A16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16850E-03   0.00000E+00
  A18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44948E-04   0.00000E+00
  A2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00000E+00   -0.43471E-05   0.00000E+00
[光程差函数系数] 
  第5面   第6面
  n1/n2/n3   0/1/0   5/3/2
  λB   658nm   408nm
  B2   3.6500E-03   -8.0000E-03
  B4   -9.6924E-04   1.4770E-03
  B6   -5.2431E-05   0.0000E+00
  B8   -5.7323E-05   0.0000E+00
  B10   1.6570E-06   0.0000E+00
物镜光学系统是通过像差修正元件的光源一侧的光学面(在表25中,第五面)形成的重叠型衍射构造的作用,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DV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HD/DVD互换透镜。须指出的是,聚光元件是对高密度光盘HD最优化了球面像差修正的透镜。 
此外,通过使扩束器透镜的负透镜向光轴方向移动,使物镜光学系统的倍率变化,修正高密度光盘HD和C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但是在像差修正元件的光盘一侧的光学面(表25中,第六面)中形成的衍射构造中,通过利用第一光束的5次衍射光、第二光束的3次衍射光、第三光束的2次衍射光,减少高密度光盘HD和CD的保护层厚度不同引起的球面像差,所以负透镜的移动量小,此外,使物镜光学系统的跟踪特性良好。 
此外,如果入射光束的波长改变,由于色像差的影响,从扩束器透镜射出的光束的发散度变化。因此,在对DVD的记录/再现时,使负透镜移动为负透镜和正透镜的间隔变为比高密度光盘HD还宽,从而使从扩束器透镜射出的第二光束变为平行光束。 
须指出的是,在重叠型衍射构造中产生的第一光束的0次衍射光(透射光)的衍射效率为100%,第二光束的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87%,在衍射构造中产生的第一光束的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100%,第二光束的3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100%,第三光束的2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为41%。基于两个衍射构造的衍射效率为第一光束为100%,第二光束为87%,第三光束为41%,对要求记录时的高速化的高密度光盘HD和DVD,取得高的衍射效率。 

Claims (4)

1.一种聚光元件,用于光拾取器,并使用从第一光源射出的第一波长λ1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1的保护层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使用从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波长λ2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2的保护层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中λ2>λ1、t2>t1,并且使用从第三光源射出的第三波长λ3的光束,对具有厚度t3的保护层的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再现和/或记录,其中λ3>λ2、t3≥t2,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元件的一个光学面具有多个光学功能区;在该多个光学功能区的包含光轴的光学功能区中形成有把多个环区以光轴为中心配置的重叠型衍射构造,其中每个环区内形成有多个台阶;并且
由通过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束产生的衍射次数、由通过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束产生的衍射次数、以及由通过所述重叠型衍射构造的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束产生的衍射次数都彼此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波长λ1和各环区内的相邻台阶间的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间隔的最小值P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和(2):
0.39μm<λ1<0.42μm  (1)
P>3μm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该多个光学功能区中的两个光学功能区中形成有重叠型衍射构造;形成在各环区内的所述台阶的数量N或所述台阶的光轴方向的深度Δ中的任意一个在各光学功能区中互不相同,该深度Δ的单位是μm。
CN2007101469539A 2003-06-18 2004-06-17 聚光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94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3911/2003 2003-06-18
JP2003173911 2003-06-18
JP296556/2003 2003-08-20
JP2003296556 2003-08-20
JP2003318483 2003-09-10
JP318483/2003 2003-09-10
JP385393/2003 2003-11-14
JP2003385393 2003-11-14
JP435248/2003 2003-12-26
JP2003435248 2003-12-26
JP2004110368A JP5002118B2 (ja) 2003-06-18 2004-04-02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用の光学素子、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110368/2004 2004-04-0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97786A Division CN100388042C (zh) 2003-06-18 2004-06-17 光学元件、像差修正元件、物镜光学系统、光拾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9441A CN101329441A (zh) 2008-12-24
CN101329441B true CN101329441B (zh) 2011-01-19

Family

ID=3944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695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3541B (zh) 2003-06-18 2004-06-17 物镜光学系统
CN20071014695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9441B (zh) 2003-06-18 2004-06-17 聚光元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695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3541B (zh) 2003-06-18 2004-06-17 物镜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1835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9412B2 (ja) * 2011-02-17 2014-02-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対物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07436484B (zh) * 2017-09-15 2023-08-01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6120A (zh) * 2001-10-31 2003-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相位补偿器和使用该相位补偿器的兼容光拾取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37484A2 (en) * 2000-10-30 2002-05-10 Konica Corporation Objective lens, light converging optical system,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6120A (zh) * 2001-10-31 2003-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相位补偿器和使用该相位补偿器的兼容光拾取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277732A 2002.09.25
US 2003/0009080 A1,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9441A (zh) 2008-12-24
CN101183541A (zh) 2008-05-21
CN101183541B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9788A (zh) 光拾取器
US7821904B2 (en)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bjective optical element
KR20040091553A (ko) 광 픽업 장치, 광 정보 기록 재생 장치, 익스팬더 렌즈,커플링 렌즈 및 색수차 보정용 광학 소자
WO2010013616A1 (ja) 対物レンズ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EP1562187A2 (en)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2005353261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5018086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483864B2 (ja) 対物光学系、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KR20050041923A (ko) 광학 소자, 광픽업 장치 및 광정보 기록 재생 장치
US20070253310A1 (en) Coupling Lens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CN101329441B (zh) 聚光元件
JP2011198465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400326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光学系、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5317105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WO2010116828A1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用の集光光学系の光学素子、集光光学系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6059517A (ja) 複合光学素子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