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5701A - 用于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5701A
CN101325701A CNA2008101171971A CN200810117197A CN101325701A CN 101325701 A CN101325701 A CN 101325701A CN A2008101171971 A CNA2008101171971 A CN A2008101171971A CN 200810117197 A CN200810117197 A CN 200810117197A CN 101325701 A CN101325701 A CN 101325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tp
bag
cell
av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71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5701B (zh
Inventor
谭政
聂蓉
余和初
楚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XUN ELECTRONIC CO Ltd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SHENGXUN ELECTRONIC CO Ltd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XUN ELECTRONIC CO Ltd BEIJING filed Critical SHENGXUN ELECTRONIC CO Ltd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08101171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5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5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5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5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5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包括:确定RTP协议传输AVS码流,AVS码流在RTP有效负载区的具体格式,RTP数据包发送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头结构的三种发送方式为:一个RTP中只负载一帧的ONP格式发送;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的MNP格式发送;一帧被分为多个片段分别打入RTP包的ONFP格式发送以及封装及解析的格式。本发明实现了AVS在RTP传输上的打包格式,利用RTP协议实现了AVS的流媒体网络传输,使ASV编码在监控领域特别是网络化监控中得到高效应用,在安全防范监控技术领域可实现快捷安全的网络化监控。

Description

用于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化安全防范监控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到一种用于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经过第一代模拟监控、第二代半数字监控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代全数字网络监控,网络化监控已经成为安全防范监控领域的主流技术。数字化网络化监控与视频图像数字化编码密切相关,国际上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主要两大系列:ISO/IEC JTC1制定的MPEG系列标准;ITU针对多媒体通信制定的H.26x系列视频编码标准和G.7系列音频编码标准。目前音视频产业可以选择的信源编码标准有四个:MPEG-2、MPEG-4、MPEG-4AVC(简称AVC,也称JVT、H.264)、AVS。其中MPEG-2是第一代信源标准,其余三个为第二代标准。图像编码技术经过MPEG1、MPEG2、MPEG4发展到现在主流的H.264,这些优秀的技术使数据量巨大的数字图像压缩成相对较小的数据量,便于存储和网络传输。为了应对网络存储和网络传输的需要,我国也制订了AVS国家标准,AVS(Audio Video codingStandard)是中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顾名思义,“信源”是信息的“源头”,信源编码技术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数字音视频海量数据(即初始数据、信源)的编码压缩问题,它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数字音视频海量数据的编码压缩问题,也称为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技术。显而易见,它是其后数字信息传输、存储、播放等环节的前提。而流媒体网络传输需要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送协议是一套流媒体网络传输协议,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流媒体网络传输广泛采用的协议,它详细说明了在互联网上传递音频和视频的标准数据包格式。它一开始被设计为一个多播协议,但后来被用在很多单播应用中。RTP定义了网络传输规则,但并未严格规定各种图像编码格式在其上传输时的打包和拆包规则。RTP本身并没有提供按时发送机制或其它服务质量(QoS)保证,它依赖于低层服务去实现这一过程。RTP并不保证传送或防止无序传送,也不确定底层网络的可靠性。RTP实行有序传送,RTP中的序列号允许接收方重组发送方的包序列,同时序列号也能用于决定适当的包位置。AVS在RTP的打包格式并没有定义,意味着AVS标准在使用RTP这一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网络流媒体传输协议将不能很好地传输AVS编码音视频数据,也将会影响安防行业网络传输的互联互通。由于AVS网络传输刚刚兴起,而AVS在RTP上的传输打包方法目前没有确定,也就没有实际应用。但随着我国监控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适用于监控行业的AVS网络传输也有了迫切的需求,如何解决AVS编码在RTP上的传输打包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AVS编码网络传输的方法,从而更快捷安全的应用于网络化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是本领域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AVS信源编码标准,实现AVS在RTP传输上的打包格式,利用RTP协议实现AVS的流媒体网络传输,使ASV编码在监控领域特别是网络化监控中得到高效应用,在安全防范监控技术领域实现更快捷安全的网络化监控,提供一种用于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包括:确定RTP协议传输AVS码流,AVS码流在RTP有效负载区的具体格式,封装及解析的格式,其特点是,RTP数据包发送网络抽象层单元(Network Abstract Layer Unit,简称NALU)的发送方式有三种:一个RTP中只负载一帧(ONP)、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MNP)、一帧被分为多个片段分别打入RTP包(ONFP);三种发送方式,它们有共同的单元头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头结构(NALU Head,NH),共2Bytes,三种发送方式定义的值如下:
一个RTP中只负载一帧(ONP)的值为:            0x01;
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MNP)的值为;            0x10;
一帧分为多个片段分别打入RTP包(ONFP)的值为: 0x11;
1.一个RTP中只负载一帧(ONP)格式发送定义如下:单元头(NH),2Bytes、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NALU DATA),4字节对齐、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NALUDATA),n字节,4字节对齐,在NH的后面,跟要发送的数据;
2.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MNP)格式发送定义如下:采用交错格式和是否对每个NALU使用独立时戳,可分为如下四种子类型:
共用时间戳顺序排列的一包多单元(MNP-NIT)时,交错格式(NH标志为I)为0、独立时间戳(NH标志T)为0;
交错排序的一包多单元(MNP-I)时,交错格式(NH标志为I)为1、独立时间戳(NH标志T)为0;
顺序排列的独立时间戳单元(MNP-T)时,交错格式(NH标志为I)为0、独立时间戳(NH标志T)为1;
交错排序的独立时间戳单元(MNP-IT)时,交错格式(NH标志为I)为1、独立时间戳(NH标志T)为1;
共用时间戳顺序排列的一包多单元(MNP-NIT)格式发送时,RTP包中NALU按其解码顺序依次排列,共用RTP包头中的时戳,共用时间戳顺序排列的一包多单元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2字节)-单元大小-单元数据-单元大小-单元数据…;
交错排序的一包多单元(MNP)格式发送时,数个RTP数据包构成一组,将按其解码顺序连续排列的多个NALU交错封装,交错排序的一包多单元(MNP)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2字节)-组号(2字节)-单元大小(2字节)-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1字节)-单元数据-单元大小(2字节)-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1字节)-单元数据…;
顺序排列的独立时间戳单元(MNP-T)格式发送时,其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2字节)-单元大小(2字节)-相对时间戳(2字节)-单元数据-单元大小(2字节)-相对时间戳(2字节)-单元数据…;
交错排序的独立时间戳单元(MNP-IT)格式发送时,其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2字节)-组号(2字节)-单元大小(2字节)-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1字节)-相对时间戳(4字节)-单元数据-单元大小(2字节)-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1字节)-相对时间戳(4字节)-单元数据-单元大小-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1字节)-相对时间戳(4字节)-单元数据…;
3.一个单元拆成多个分包)格式发送(ONFP)发送格式定义如下:
单元头-单元数据;
上述所述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头结构(NH结构)为:
SM、D、S、E、I、T、R、MT、SMT;
SM-Send Method,发送格式,包括每包包含的NALU个数,每包1个NALU包为ONP,每包多个NALU包为MNP,一个NALU包被拆成多个部分为ONFP。
D-(Discard):1bit,为1时表示被丢弃的标识;
S-(Start):1bit,为1时表示此包为分片的开始;
E-(End):1bit,为1时表示此包为分片的结束,S标识和E标识不同时为1;
I-(Interleaved):1bit,为1时表示采用交互格式;
T-(Time):1bit,为1表示此包中每个NALU都有独立的时戳;
R-(Reserved):1bit,保留位。
MT-(Media Type):3bits,媒体类型,定义如下:
视频(Video)            0x001
音频(Audio)            0x010
报警类数据(Alarm)      0x100
SMT-(Sub-Media Type):5bits,媒体子类型,其定义如下:
I帧(I-Frame)           0x00001
P帧(P-Frame)           0x00010
AVS在RTP传输上的打包格式,可以采用ONP、MNP方式或ONFP格式方式,使用ONFP的规则是,分片时使得每个RTP的有效载荷达到最大;当选择MNP时,应采用与使用ONFP的同样规则,即使得RTP的有效载荷达到最大,一个RTP包的最大载荷应满足使整个包的大小不超过MTU。
在打包规则中,本方案定义了多种RTP打包格式,当选择ONP格式方式时,首先判断要打包的NALU是否能被一个RTP包所包含,如果能包含,则将其按ONF格式进行封装。如果不行能包含,则采用ONFP。使用ONFP的规则是,分片时使得每个RTP的有效载荷达到最大;当选择MNP时,应采用与使用ONFP的同样规则,即使得RTP的有效载荷达到最大。
在解包规则中,解包的方法是统一的,接收端应该有两个队列,一个是RTP数据包的队列,另一个是NALU的队列;RTP队列中的数据包应该按其序列号依次排列,即每收到一个RTP数据包,接收端必须根据其序列号将其插入RTP队列中的对应位置;NALU队列中的每一项则应按其解码顺序排列,NALU队列的来源是解析RTP队列中的数据包,首先,从RTP队列的队首取一个RTP数据包,检查其Marker bit(是否可重构解码的标志位),如果Market bit位为1,则说明该RTP包可以解析;而该RTP数据包必定是ONP、MNP-NIT、MNP-T中的一种,对于ONP,直接取出其NALU DATA加入NALU队尾即可,对于MNP-NIT和MNP-T,依次取出其中的每一个NALU,依次加入NALU队尾即可。
由于采用了上述用于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实现了AVS在RTP传输上的打包格式,利用RTP协议实现了AVS的流媒体网络传输,使ASV编码在监控领域特别是网络化监控中得到高效应用,在安全防范监控技术领域实现快捷安全的网络化监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一种用于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包括:确定RTP协议传输AVS码流,AVS码流在RTP有效负载区的具体格式,封装及解析的格式;RTP数据包发送网络抽象层单元(Network Abstract Layer Unit,简称NALU)的发送方式有三种:一个RTP中只负载一帧(ONP)、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MNP)、一帧被分为多个片段分别打入RTP包(ONFP);三种发送方式,它们有共同的单元头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头结构(NALU Head,NH),共2Bytes,三种发送方式定义的值如下:
一个RTP中只负载一帧(ONP)的值为:            0x01;
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MNP)的值为;            0x10;
一帧分为多个片段分别打入RTP包(ONFP)的值为: 0x11;
而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头结构(NH结构)为:
SM、D、S、E、I、T、R、MT、SMT;
1.一个RTP中只负载一帧(ONP)格式发送定义如下:
单元头(NH)为2Bytes、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NALU DATA),4字节对齐、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NALU DATA),n字节,4字节对齐,在NH的后面,跟要发送的数据;
2.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MNP)格式发送定义如下:
采用交错格式和是否对每个NALU使用独立时戳,可分为如下四种子类型:
共用时间戳顺序排列的一包多单元(MNP-NIT)时,交错格式(NH标志为I)为0、独立时间戳(NH标志T)为0;
交错排序的一包多单元(MNP-I)时,交错格式(NH标志为I)为1、独立时间戳(NH标志T)为0;
顺序排列的独立时间戳单元(MNP-T)时,交错格式(NH标志为I)为0、独立时间戳(NH标志T)为1;
交错排序的独立时间戳单元(MNP-IT)时,交错格式(NH标志为I)为1、独立时间戳(NH标志T)为1;
其中;
共用时间戳顺序排列的一包多单元(MNP-NIT)格式发送时,RTP包中NALU按其解码顺序依次排列,共用RTP包头中的时戳,共用时间戳顺序排列的一包多单元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2字节)-单元大小-单元数据-单元大小-单元数据…;
交错排序的一包多单元(MNP)格式发送时,数个RTP数据包构成一组,将按其解码顺序连续排列的多个NALU交错封装,交错排序的一包多单元(MNP)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2字节)-组号(2字节)-单元大小(2字节)-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1字节)-单元数据-单元大小(2字节)-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1字节)-单元数据…;
顺序排列的独立时间戳单元(MNP-T)格式发送时,其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2字节)-单元大小(2字节)-相对时间戳(2字节)-单元数据-单元大小(2字节)-相对时间戳(2字节)-单元数据…;
交错排序的独立时间戳单元(MNP-IT)格式发送时,其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2字节)-组号(2字节)-单元大小(2字节)-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1字节)-相对时间戳(4字节)-单元数据-单元大小(2字节)-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1字节)-相对时间戳(4字节)-单元数据-单元大小-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1字节)-相对时间戳(4字节)-单元数据…;
3.一个单元拆成多个分包)格式发送(ONFP)发送格式定义如下:
单元头-单元数据;
下面的实施例采用ONP和ONFP两种方式具体说明,当一个NALU大小可以在一个RTP包中发送时,采用ONP,否则,采用ONFP;约定最大RTP包大小为1440字节,RTP报头为12字节,本文规定的NH大小为2字节,用1440字节减去12+2字节等于1426字节,经计算可知,无论采用ONP还是ONFP,可以发送的最大有效载荷为1426字节。
采用ONP格式方式发送大小为678字节大小的网络抽象层单元(NALU):
80 E0 09 2B 00 01 E1 B8 00 00 00 00 40 01……;
其中,前面12个字节是RTP报头,后面紧跟的两个字节是NH,后面的载荷省略未标出。根据数据可知,本实施例使用的RTP版本号为2,Marker bit被置为1,表示此包可以解码;Payload type为96,表示为AVS编码,序列号为2347;时戳为123320表示从开始播放至今经过了123.320秒;此RTP会话源的SSRC为00 00 00 00;在NH中,发送方法(SM)为01,表示为ONP;媒体类型为0,表示为视频;媒体子类型为1,表示为I帧。
采用ONFP格式方式发送大小为1758字节的网络抽象层单元(NALU);
第一个包为:
80 60 07 43 00 0B FD B0 00 00 00 00 D0 02……;
可看出使用的RTP版本号为2,Marker bit为0,表示收到此包尚不可以解码;Payload type为96,表示为AVS编码,序列号为1859;时戳为785840,表示从开始播放至今经过了785.840秒;此RTP会话源的SSRC为00 00 00 00;在NH中,发送方法(SM)为11,表示为ONFP;起始标识位(S)为1,表示分片的开始;媒体类型为0,表示为视频;媒体子类型为2,表示为P帧;其后紧跟1426字节的网络抽象层单元(NALU)数据。
第二个包为:
80 E0 07 44 00 0B FD B0 00 00 00 00 C8 02……;
可看出使用的RTP版本号为2,Marker bit为1,表示收到此包可以解码;Payload type为96,表示为AVS编码,序列号为1860;时戳为785840,表示从开始播放至今经过了785.840秒;因为它与上一个包属于同一个网络抽象层单元(NALU),所以时戳相同;此RTP会话源的SSRC为00 00 00 00;在NH中,发送方法(SM)为11,表示为ONFP;结束标识位(E)为1,表示分片的结束;媒体类型为0,表示为视频;媒体子类型为2,表示为P帧;其后紧跟剩下的332字节的网络抽象层单元(NALU)数据。

Claims (6)

1.一种用于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包括:确定RTP协议传输AVS码流,AVS码流在RTP有效负载区的具体格式,封装及解析的格式,其特征在于,RTP数据包发送网络抽象层单元的发送方式有三种:一个RTP中只负载一帧-ONP或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MNP及一帧被分为多个片段分别打入RTP包-ONFP,三种发送方式有共同的单元头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头结构-NH,共2Bytes,三种格式发送方式定义的值如下:
一个RTP中只负载一帧-ONP的值为:           0x01;
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MNP的值为;           0x10;
一帧分为多个片段分别打入RTP包-ONFP的值为:0x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述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头结构-NH结构为:
SM、D、S、E、I、T、R、MT、SM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述一个RTP中只负载一帧-ONP格式发送定义为:单元头为2Bytes、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4字节对齐、网络抽象层单元数据n字节,4字节对齐,在单元头的后面,跟要发送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述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MNP格式发送定义为如下四种子类型:
a.共用时间戳顺序排列的一包多单元时,交错格式为0、独立时间戳为0;RTP包中NALU按其解码顺序依次排列,共用RTP包头中的时戳,共用时间戳顺序排列的一包多单元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单元大小-单元数据-单元大小-单元数据…;
b.交错排序的一包多单元时,交错格式1、独立时间戳0;多个RTP数据包构成一组,将按其解码顺序连续排列的多个NALU交错封装,交错排序的一包多单元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组号-单元大小-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单元数据-单元大小-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单元数据…;
c.顺序排列的独立时间戳单元时,交错格式为0、独立时间戳为1;顺序排列的独立时间戳单元格式发送时,其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单元大小-相对时间戳-单元数据-单元大小-相对时间戳-单元数据…;
d.交错排序的独立时间戳单元时,交错格式为1、独立时间戳为1;交错排序的独立时间戳单元格式发送时,其格式定义如下,依次为:
单元头-组号-单元大小-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相对时间戳-单元数据-单元大小-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相对时间戳-单元数据-单元大小-当前单元在包内的解码顺序-相对时间戳-单元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述一个RTP包里含多个帧-MNP格式发送定义的四种子类型中,交错格式的NH标志为I,独立时间戳的NH标志为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述一个单元拆成多个分包-ONFP发送格式定义为:单元头-单元数据。
CN2008101171971A 2008-07-25 2008-07-25 用于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 Active CN101325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71971A CN101325701B (zh) 2008-07-25 2008-07-25 用于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71971A CN101325701B (zh) 2008-07-25 2008-07-25 用于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5701A true CN101325701A (zh) 2008-12-17
CN101325701B CN101325701B (zh) 2011-06-08

Family

ID=40188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71971A Active CN101325701B (zh) 2008-07-25 2008-07-25 用于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570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3040A (zh) * 2013-03-15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据收发装置、数据收发系统以及数据收发方法
CN105407351A (zh) * 2014-09-15 2016-03-1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实时传输协议数据包中重建编码方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72339A (zh) * 2015-12-15 2016-04-06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录像回放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8268238A (zh) * 2018-01-24 2018-07-10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fifo设备
US10356484B2 (en) 2013-03-15 2019-07-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data transceiving system,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CN110139150A (zh) * 2019-04-12 2019-08-16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19495A (zh) * 2018-07-13 2020-01-21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3040A (zh) * 2013-03-15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据收发装置、数据收发系统以及数据收发方法
CN104053040B (zh) * 2013-03-15 2019-05-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据收发装置、数据收发系统以及数据收发方法
US10356484B2 (en) 2013-03-15 2019-07-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data transceiving system,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CN105407351A (zh) * 2014-09-15 2016-03-1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实时传输协议数据包中重建编码方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07351B (zh) * 2014-09-15 2019-03-1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实时传输协议数据包中重建编码方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72339A (zh) * 2015-12-15 2016-04-06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录像回放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5472339B (zh) * 2015-12-15 2019-03-19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录像回放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8268238A (zh) * 2018-01-24 2018-07-10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fifo设备
CN110719495A (zh) * 2018-07-13 2020-01-21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0139150A (zh) * 2019-04-12 2019-08-16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5701B (zh)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5701B (zh) 用于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的avs编码网络传输方法
US107158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data for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system
US1138162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media data in hybrid network
KR101972951B1 (ko) 오버헤드를 최소화한 헤더를 가지는 패킷 기반의 미디어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0568971C (zh) 一种mpeg-4的传输码流到互联网流媒体联盟流的实时转换方法
WO2007045140A1 (fr) Methode en temps reel pour transferer des donnees multimedia
US20130094518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d transmitting mmt payload
CN101646074B (zh) 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方法
CN102665140B (zh) 一种avs视频帧的rtp封装方法
WO2012094915A1 (zh) 流媒体前向纠错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7147916A (zh) 一种在传输层上传输h.265编码视频数据的方法
WO2010049312A1 (en) Data container for transferring high resolution audio/video data in a high speed ip network
CN108881958B (zh) 一种多媒体数据流封装方法和装置
CN101193290A (zh) 一种mpeg-4的传输码流到互联网流媒体联盟流的实时转换系统
CN106303537B (zh) 一种openh264多码流传输方法
US1105731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MMT payload header
KR101983045B1 (ko) 복합 네트워크에서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ivanlar et al. AT&T's Error Resilient Video Transmission Technique
Zhou et al. RTP Encapsulation for Scalable Video Strea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S-2 Simulation
Civanlar et al. RFC2448: AT&T's Error Resilient Video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N108632638A (zh) 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u Jun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Conform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