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37B - 中央控制的并与交换网络相连的中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中央控制的并与交换网络相连的中继设备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37B
CN1013237B CN87104566A CN87104566A CN1013237B CN 1013237 B CN1013237 B CN 1013237B CN 87104566 A CN87104566 A CN 87104566A CN 87104566 A CN87104566 A CN 87104566A CN 1013237 B CN1013237 B CN 10132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hort
central processing
cpu
processing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7104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7104566A (zh
Inventor
乌韦·容格
赫尔穆特·泽格尔
安东尼·马赫尔
阿克塞尔·莱舒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87104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71045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7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07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using a stored programme control

Landscapes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各带一分交换网络和分支控制装置的,与双份的交换网络相接的中继组群两两成对相互配置。每一对组群中连接于第一个组群的用户线和/或中继线可转到第二个组群,同时第二分支控制装置承担控制功能。成对组群中的所有第一分支控制装置通过在处理机和交换网络备份线路中进入工作的交换网络与相应的处理机连接和被其装入软件。然后,在中继组群的第一支控制装置的控制功能向第二个转换和用户线或中继线从第一个分交换网络向第二个分交换网络转换过程中仍需交换网络和处理机备份线路。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中央控制的通信交换设备、特别是用于中央控制的脉冲编码调制(脉码调制)时间区分电路(时分多路)电话交换设备的电路布置。在这类设备中,用于线路接通的交换网络配装成双份,交换网络附设有程控中央处理机,用于控制交换网络以及为设置备用接通可能性(备用操作)而进行转换信号的处理;设备中装有若干分支中继组群,每个组群各设一个用于对外连接中继线和/或用户线的成组交换装置,组群另带有可编程的分支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线和用户线的转换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预处理并传送到中央处理机,然后再将这些转换信号发送到中继线和用户线上;在每个中继组群里,相应的成组交换装置在内部经两组固定接线成组的分别同两个并联的交换网络接口相连;为了在分支控制装置和处于准备状态或正在工作准备中的处理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以便进行上述的转换信号处理,并传输程序软件和中继交换软件,各个分支控制装置经其所属的交换网络同其它分支控制装置之间的数据通路应进入工作准备状态或保持在工作准备状态,为此设置了一个同中央处理机相连的输入输出装置,该装置象固定接线同交换网络的连接一样,分别同若干个而且是每个数据通路一个的固定接头牢固连接在一起。
这样一种线路设置在《电信报导》杂誌1981年附刊中,尤其在第7、19和49页及以下几页上已有报导。第19页及以下几页上用图 说明了外围中继组群的成组交换装置(GS)。在内部,成组交换装置同双份的交换网络相连,在外部则经组群单元(LTU/DIU)同数据传输系统的模拟线路或模拟信道相连。这些线路或信道(不包括用户线或用户分机信道)通向别的电话总局,并可按已知的方式用于单机建立联系。
第8页上介绍了通过双份交换网络使控制信道始终接通在工作准备状态的情况。为了保险起见,交换网络和中央处理机均配成双份的。从这样一种电话总局的整体来看,这种双份配置并不特别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它只是涉及到中央的个别组成部分。而外围的中继组群及其所属的组成部分,如分支控制装置和成组交换装置,由于其数量较大,而且范围较广,未能做成双份配置。一旦某个中继组群出现故障(如成组交换装置或分支控制装置故障或断电),在所连接的全部用户线和中继线的整体中,只是其中较小的一部分受影响,因而这种仅局限于这一小部分的暂时性工作中断无关大局,可以置之于不顾。
上述控制信道即是一开始所提到的数据通路。为了在分支控制装置和中央处理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一则是用于在中央处理机中处理由中继组群传来的信息,再者是为了将程序软件和中继交换软件由中央处理机传输到分支控制装置,必须随时保持这些数据通路畅通,为此需将数据通路转入工作准备状态或始终保持在工作准备状态。在上述杂誌的第25页上详细描述了在交换工作开始时,中央处理机是如何经过这些控制信道将程序和固定数据装入到分支控制装置里的。每一个分支控制装置都需要进行这样的装入过程。这种装入过程不仅需要在接通时(交换工作开始时)进行,而且在备用接通情况下,即如果现行的交换工作是用两个并联的交换网络之一和两个中央处理机之一, 也就是说使用相关的交换网络所属的中央处理机继续进行,不是使用这个交换网络和这个中央处理机,而是使用另一个交换网络和另一个中央处理机继续进行的话,也需要进行这一装入过程。
这种备用接通情况尤其在出现干扰或发生故障时(这往往难以预料)是十分必要的。干扰和故障有时可能会十分严重,以致需要立即接通备用。不过,这类故障和干扰往往只影响到整个交换设备中的个别部分,比如仅影响到交换网络的一小部分,或是影响其中的某些功能,或者影响到中央处理机中的某种功能,或者这类干扰和故障只是偶而零星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备用接通,有关的备用接通措施也还会出现短暂的延迟。
由于同备用线路相连的上述装入过程包括的数据量较大,而且每个分支控制装置都要进行这一过程,因而这种装入过程相当费时。而且由于这种装入过程在交换工作本身开始之前必须从头至尾全部完成,故其不利的后果是,备用接通措施不得不长时间地中断工作。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使用开头所述的这种电路设置改善备用接通措施的工作条件,避免出现无益的长时间工作中断。
本发明解决这项任务的方法是,每两个中继组群成对地相互配合,每个中继组群中对外连接用户线和/或中继线、对内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同其成组交换装置相连的组群单元如用户线路、多路用户线路、中继线(多路)终端线路等等,在故障状态下部分地可以转换,这样一来,两个中继组群中第一个组群的组群单元因故障状态可以接到另外一个,也就是第二个组群的成组交换装置上,同时,在通过转换了的组群单元进行联系时,相应的转换信号处理及成组交换装置的调整同样也要由另一个,也就是第二个中继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负责进行;两个中央处理机中 的一个还在暂时继续进行工作时,由另一个中央处理机准备备用线路,方法是,不但要把成对配置的全部组群由正常工作状态转入备用状态,而且,另一个中央处理机要把经过属于它的交换网络同所有第一个组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之间的数据通路转入工作准备状态,然后再把分支控制装置开始工作所需要的程序软件和中继交换软件逐个传输到分支控制装置里存储起来。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结果,使得在交换工作继续进行过程中,在对中继功能的交换能力有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大大缩短中央处理机和交换网络因备用线路而引起的全面工作中断的时间。对交换能力的限制仅存在于一段过渡时间内。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图中仅绘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本发明绝不仅限于此。图1中扼要表示了一种已知电话交换设备。图2则进一步重点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情况。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特点做专门说明之前,先介绍一下使用本发明的一种现代电话交换设备的工作原理。这里说明的是众所周知的使用脉冲技术的时分多路电话交换设备,这种设备在专业文献中已作过多方面的详细阐述,比如在前面所提到的《通信报导》杂誌中也曾谈过。其中在第19页及以下几页上阐述了这种电话交换系统的外围中继组群。象该杂誌第8页图1中所绘的那样,交换网络(SN)和中央处理机(CP)都是双份的,而在本文图1中则用“K1”和“K2”及“ZW1”和“ZW2”来表示。
图中摘要绘出两个中继组群LTG1和LTG2,二者属于图1中使用脉码技术的时分多路电话交换设备。两个组群按已知的方式经时分多 路导线L1/1、L2/1、L1/2和L2/2连接于多级的按图1带有时分多路输入端和时分多路输出端的双份交换网络K1/K2上,同时,每一个接口都与交换网络的双重设置相符,也是双份的。每个组群如LTG1上有两根时分多路导线,每根时分多路导线在两个传输方向上都各有为数较多的(比如30个)信道,正如前面提到的专利说明书中业已详细描述和说明的那样,时分多路导线分别同两个交换网络相连,既同它们的时分多路输入端相连,也同它们的时分多路输出端相连。
此外,根据图1,两个并联的交换网络K1/K2各设有一个中央处理机ZW1和ZW2,借助于中央处理机,可以按已知的方式利用缓冲装置MB1/MK1或MB2/MK2和交换网络调整装置KE1或KE2,通过各自的交换网络K1或K2实现建立联系的整个控制过程,这方面的详细情况在上述专利中已有说明。为此,中央处理机ZW1或ZW2(中央控制装置)从各中继组群如LTG1及其它组群中取来信息,然后再反向发送给它们。与此同时,分支控制装置GP1、GP2及组群中的其它类似组件也以已知的方式配合工作。在进行这种信息交换时,中继组群和组群单元均在其内部以寻址方式受到控制。
两个交换网络K1及K2和两个中央处理机中,每次只有一个交换网络如K1和一个中央处理机如ZW1处于工作状态,另一个交换网络和另一个处理机则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出现需要使用备用线路的情况。因此,为简便起见,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暂且只谈交换网络K1和中央处理机ZW1。
由中央处理机ZW1传送到上述中继组群的信息也可能是用来调用由中继组群或组群单元传送到中央控制装置的信息如拨号信息的调用指令,因而在此信息前面带有表示有关组群单元的地址。如果此时中 央处理机ZW1为将一信息(也许是调用指令)从此处传到彼处而需要选用某个组群单元,则由其本身先将地址和信息依次传送到输入输出装置G1(《通信报道》杂誌中为IOP),输入输出装置先将二者接收并存储起来。
正如上述专利说明书所阐述的那样,在输入输出装置G1和每个中继组群之间,而且是同它们的分支控制装置如GP1、GP2之间也有着数据通路,中间经过时分多路导线L1/1或L2/1,而且是在每条时分多路导线中各经过一条信道,还经过交换网络K1和缓冲装置MB1/ML1。假如此时输入输出装置经通道Z1从中央控制装置收到一条信息连同地址,则将该地址中的前面一部分(地址第一部分)送入地址信道转换器U11/U12,这个地址第一部分相当于有关的中继组群,因而也就是属于该组群通过缓冲装置MB1和交换网络K1的数据通路。刚才提到的转换器U11/U12发出一个与地址第一部分相符的控制信息,然后经控制通道U1将该信息送入电子拨码器W1,电子拨码器则据此调到有关的信息通道上(中经MB1)。这样,输入输出装置G1即通过上述途径同分支控制装置如GP1和有关的组群如LTG1建立了联系,然后再将信息连同地址全称,就是说包括地址第一部分传送给中继组群。
各个不同交换方向配备的时分多路中继线组成一个接口,用于一个接口的组群数量较大,图中仅摘要绘出其中的两个组群LTG1和LTG2。这些中继组群的意义、任务和功能在前述杂志中阐述得十分详尽,故本说明在行文中将此作为已知的事实而作为出发点。
上述杂志中还谈到,每个中继组群各配有许多组群单元。这些组群单元按已知的方式用于连接用户线、中继线或带有中继单元可以占用信道的传输系统。组群单元种类繁多,比如有用于模拟用户线的, 也有用于数字用户线的,还有用于模拟中继线的等等。还有的组群单元用于连接一条时分多路中继线,众所周知,这样一条中继线可以容纳中继单元可以占用的数量较多的脉码调制信道,比如24条或30条。按已知的情况确切地说,每次连接为一个信道时,其中一条用于一个传输方向,另一条用于另一个传输方向。
那本杂志上还详细介绍了这种组群单元的用途。如系模拟用户线或模拟中继线,一个组群单元可用于多条线路。以时分多路方式工作的传输系统容纳的信道对数目较大(见上述),故用于这种传输系统的组群单元构造也较复杂,接于一个组群单元的传输系统可以有24个或30个信道对。此外,在上述杂志中还写道,中继组群内装用于时分多路传输系统的组群单元,一个这样的组群总共可以连接4个或5个这样的组群单元。那本杂志中还指出,在一个组群内,若干组群单元同有关组群的时分多路耦合装置相连,通过此装置还可同交换网络中与有关组群相应的时分多路输入端信道和相应的时分多路输出端信道相连接。
使用这种按数量的配置重要的问题历来是,通信线路中各个不同区段的通信负载要尽可能密切地相互调配好。实际上这就意味着,包括了连接于一个组群中若干组群单元上的全部时分多路中继线(若干脉码调制传输系统,其中每一个系统均可配给另外一个通信方向,亦可两两成对地或多个共同地配给一个通信方向)的信道对数量同连接有关组群和交换网络的时分多路导线中的信道对数量要大致相同。因此,图2中的传输系统1U1至1U4和时分多路导线L1/1大体具有同等数量的信道对。
由于时分多路导线有时会因干扰而中断,如时分多路导线L1/1、 L1/2、L2/1和L2/2也会出这样的故障,因而其后果是,连接于有关组群中的组群单元上的时分多路传输系统也会全部瘫痪,不能再用来建立联系。由于在通信技术中,在每个通信方向的信道对数量方面规定了数值和数据的情况下,一个通信方向往往只需要设置一个唯一的传输系统,因而在连接组群和交换网络的时分多路导线中断时,这一通信方向上有关的唯一一个传输系统也会随之而中断工作。在分支控制装置如GP1和某一中继组群如LTG1发生故障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通过采取将中继组群两两成对相互配合的措施,可以排除这种有害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凡对图中简要绘出的两个中继组群LTG1和LTG2适用的,亦可适用于其它任一带有按所给方法连接脉码调制传输系统的连接装置的中继组群。此外,两个组群LTG1和LTG2中,每一个组群的连接装置1DIU1至1DIU4和2DIU1至2DIU4在正常工作时同其自身组群的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GS1或GS2相连接,当其中一个组群如LTG2处于故障状态时,这些组群单元可以转换到另一个组群如LTG1的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如GS1上。为此设置了转换器1D1至1D4和2D1至2D4。这些转换器在图中处在相当于正常工作状态的静止位置。当从正常工作转换到备用状态时,这些转换器将由图中所绘的静止位置转换到工作位置。当某一中继组群因干扰而发生上述性质的中断时,即会出现备用状态。
如果由于时分多路导线L2因干扰中断而由正常工作状态过渡到备用状态时,转换开关2d1至2d4从图中的静止位置转换到工作位置,则中继组群LTG2的组群单元2DIU1至2DIU4即从此刻起同组群LTG1的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GS1连接。所以,当时分多路导线L2发 生故障时,设有可为专用线占用的信道的脉码调制传输系统2U1至2U4继续进行工作。每个自身的通信方向均可分别配置一个这种脉码调制传输系统。一个通信方向上亦可配置两个或多个脉码调制传输系统,就是说,从通信技术方面来看,它们可以构成一个信道对共用线束。
在按上述方式发生转换时,原来经时分多路导线L2的信道对进行的联系自然要中断。但也可以这样设置,即在某些线路被占用来进行通信(比如通电话)时,它们可以不同时也被出现的干扰所影响,使原已存在的相应的通信联系继续保持下去。这一点无论如何必须做到,而且尤其是在因出现操作故障而随即引起转换的情况下。这时,有关的用户按已知的方式收到一个相应的听觉信号如忙音,此后他们可以重新建立起所要求的联系。从故障状态再度转换到正常工作状态时,比如当转换器2d1至2d4重新回到图中所绘的静止位置时,道理也大体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联系也要中断,有关的用户必须而且可以重新建立联系,除非-如前所述-原有的联系能够保持住。反过来说,不是组群LTG1而是组群LTG2从正常工作状态转入故障状态或从故障状态转入正常工作状态,道理也一样。
假如某一中继组群,比如组群LTG2按所述方式由正常工作状态转入备用状态,则传输系统1U1至1U4所包括的全部信道对只能经过时分多路导线L1或其信道对继续接通。这一过程按已知方式在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GS1里进行(这正涉及到这一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本身内部的接通过程)。因此,在转换状态下(指转换器2d1至2d4),有关的时分多路导线,比如L1/1所承受的通信负载要大得多。
众所周知,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时分多路导线L1信道对的联 系从数量上来看原则上不可能再随时接通,因为信道对数量不足,因而传输系统1U1至2U4的信道对此时只有一半的通信负载。这就意味着,1U1至2U4中每一个传输系统的信道对平均总有一部分不能得到利用。但可以保证,每一个传输系统均可以继续承担工作。因此,对每个有关的通信方向来说,尚有接通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数量有限。所以,当时分多路导线L1/1、L1/2、L2/1、L2/2中的一条(或另外一条)因故障中断时,任何一个通信方向均不一定中断。如已所知,每个组群(LTG1、LTG2)通向交换网络的时分多路连接导线L1/1、L1/2、L2/1和L2/2都是双份的,这和交换网络本身一样(见上面!),并且每个组群都是经这一条和另一条时分多路导线分别同两个交换网络中的这一个和另一个相互连接的。一旦中央总局出了故障,比如在交换网络K1上,则进行转换。
在这方面也可以考虑对故障状态做如下处理,即把1U1至1U4中每个传输系统的信道对闭锁一半。只要故障状态继续存在,闭锁了的信道对便不能被重新用来建立新的联系。也可以将故障状态报告给经有关的传输系统1U1至2U4与本局相连的那些电话总局。还可以规定,在这些电话总局中将有关的传输系统中所包括的信道对部分地做上闭锁标记,直至故障状态结束为止。其它电话总局(也象直接受影响的电话总局那样)中的线路搜寻和话务线路控制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比如相应地改变线路搜寻程序以及/或者对当时正起作用而实际上在线路选择方面行将进行的话务线路调整等。
如较前一段所述,联系是通过交换网络K1建立的。这时中央处理机ZW1也同时起作用。中央处理机借助地址可以对组群、对组群内的组群单元以及对接到每一个单元上面的信道对进行控制。现在可以 这样来安排,中央处理机既可借助正常工作状态的地址对每一个组群单元进行控制,也可借助故障状态地址对其进行控制。这些正常工作地址和故障状态地址根据当时的操作需要均可使用。所以这方面的设置是,同脉码调制传输系统相连的组群单元可以由中央处理机视情况借助正常工作地址和故障状态地址进行控制;当某一组群如LTG2或其控制装置如GP2中发生操作故障时,有关的组群单元如2DIU1至2DIU4在正常工作状态时被中央处理机闭锁了的故障状态地址即被打开,同时又将这些组群单元的正常工作地址加以闭锁。按图中未详细绘出的方式向中央处理机发出信号,说明有一个组群如LTG2从正常工作状态转入了故障状态。中央处理机根据这一信号即开始进行前面所说的将有关组群单元的故障状态地址打开并将其正常工作地址闭锁这一过程。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经有关组群单元连接的信道对的控制地址。这方面的设置还有,组群单元如2DIU1至2DIU4可以由中央处理机利用正常工作地址经过其所属的组群直接进行控制,利用故障状态地址经过其相应的另外的组群如LTG1也可以进行控制。
同样,如前所述利用转换开关2d1至2d4进行通信线路转换(全部信道对)那样,由正常工作状态转入故障状态时,中央控制机构向有关组群单元提供节拍脉冲也由其所属的组群转换到另一组群。这样可以保证组群单元同已发生转换的组群在节拍上保持同步进行。同样,由正常工作状态转入故障状态的组群中有关组群单元所需工作电压的提供也转换到了另一个组群上。更为有利的做法是,提供工作电压的设备要有冗余,也就是说,要设计得能防止断电,比如将两个组群中的全部组群单元都搞成双重馈电。
也可以采取和上述情况略有不同的做法,中央处理机通过组群所 属的信道对组群单元进行控制时仅用一个地址,该地址包括表示相应组群的地址第一部分和表示该组群中相应组群单元的地址第二部分。这在前面业已述及。利用有关组群单元的地址第一部分可以控制该组群单元所属的相应的组群。按照已知方式对该组群的控制是这样进行的:用地址第一部分在地址信道转换器U11/U12中组成调整信息,该信息经控制通道U1送到电子拨码器W1里,这样,输入输出装置G1就经过缓冲装置MB1,同由交换网络K1所接通的信道相连接,该信道即经过时分多路导线如L1/1通到有关的组群。如有某一组群单元的地址信息送来,地址信道转换器U11/U12可以借助其地址第一部分发出处理机用于控制有关信道的信道编号。这一信号道编号即表示前面提到的有关信道。信道编号可用作调整信息,该信息经过信号途径继续传送到所提到的电子拨码器W1,以便将其调整到有关的信道上。电子拨码器亦可以任意方式当成交换。-中央处理机ZW1中的地址信道转换器U11/U12既可以同中央处理机分开设置(如图1中所示),也可以是中央处理机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外,该转换器也可以已知的方式用于进行中央处理机ZW1的输入过程和输出过程。
如已所述,在为控制有关的组群而对相应的信道进行操作时,所提到的地址和信息需由该信道传输。地址及信息经此信道传输到有关组群时,需经过前面提到的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如GS1首先送到有关的分支控制装置如GP1。分支控制装置根据此地址,尤其是根据其中的地址第二部分可以判断,有关的信息需要送到哪一个组群单元。
在前面所讲的控制过程方面,最初的设计出发点是,在较前面所提到的地址部分表示地址和信息按前述方式所传送到的那个组群。那 么,地址第二部分则表示,相应的信息需要送到有关组群如LTG1中的哪一个组群单元。假定这里指的是组群单元1DIU2,另外还假定,有关的组群如LTG1正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转换器1d2处于图1中所给的静止位置。这样,组群单元在这种工作状态下由于转换器1d2位于静止位置而同组群LTG1的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GS1相连。
前面已经谈到,分支控制装置GP1利用送到组群单元1DIU2的信息也接收并暂时存储了由表示组群LTG1的地址第一部分及表示组群单元1DIU2的地址第二部分所组成的地址。利用地址第一部分,分支控制装置GP1可以判断,有关的信息要送到属于同一个组群LTG1的某个组群单元,利用地址第二部分,分支控制装置GP1可以判断,信息需送到组群单元1DIU2。据此,分支控制装置GP1可以控制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GS1,使分支控制装置GP1通向组群单元1DIU2的传输通道接通,这时,传输通道经转换器1d2的静止位置畅通无阻。
也可以不同于上述情况,比如在上述控制过程中,分支控制装置在接收有关地址时,可以不必同时也接收信息,而只接收地址本身;利用这一地址,分支控制装置可以由通过时分多路导线L1/1的信道,中经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GS1和转换器1d2的静止位置,为信息接通到达连接装置1DIU2的直接传输通道。在这种情况下,地址经信道由分支控制装置GP1接收,然后用来接通由这条信道通向有关组群单元的直接通道。因而在此种情况下,有关信息不必在分支控制装置GP1中进行中间存储。
这方面尚需对故障状态作一专门阐述。前面已经提到,引起故障状态的原因可能是,某组群同中央处理机之间的信道无法使用,或者 是有关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如GP2和/或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如GS1失去了必要的工作能力。中央处理机借助于连续监控程序可以发现这些情况,关于这一点,前面提到的《通信报道》杂志以及联邦德国专利说明书3,106,903中已有详尽论述。假如中央处理机发现有操作故障,比如是在组群LTG2,则中央处理机ZW1同受故障影响的组群LTG2所属各组群单元2DIU1至2DIU4之间下一步的数据交换在整个操作故障期间全部经组群LTG1进行。为此,有关组群LTG2中的所有转换器均从图中所绘的静止位置翻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这一过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出现的操作故障可以由受影响的组群本身内部发现。发现的方法是,根据上面提到的德国专利公开说明书,每个组群同中央处理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可用作对各种工作能力的连续监控,出现故障时这种数据交换即被中断,这一点可以由有关的组群内部发现。据此,有关的分支控制装置本身如GP2即可对组群内部的转换器2d1至2d4进行上述操作。但还有另一种方法,即由中央处理机ZW1发现影响组群LTG2的操作故障,然后向两两成对配置的组群LTG1的分支控制装置GP1发送一条相应的信息,分支控制装置再向组群LTG2中的四个转换器发出操作命令。
在出现影响到组群LTG2的操作故障时则启动转换器2d1至2d4。这样,组群单元2DIU1至2DIU4即同组群LTG1的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GS1相连接。
如果中央处理机ZW1发现与组群LTG2的操作故障有关的功能故障,就是说,当中央处理机发现,同相应的组群单元2DIU1至2DIU4下一步的数据交换需通过组群LTG1的信道进行,则中央处理机也向输入输出装置G1中的地址信号转换器发一条相应的信息。利用这条信 息可以暂时改变与组群LTG2中的组群单元2DIU1至2DIU4有关的信道编号。实际上这等于说,在组群LTG2操作故障期间,当控制其中的一个组群单元时,地址信道转换器在接到带有表示组群LTG2的地址第一部分的地址时,经过控制通道U1向电子拨码器W1发出一个控制信息,此信息的作用是,在此种情况下使电子拨码器W1不再操作组群LTG2的信道,而是操作组群LTG1的信道。同时,中央处理机在组群LTG2操作故障状态下为控制组群单元2DIU1至2DIU4,也要象在组群LTG2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那样,向有关的组群发出地址和信息。在组群LTG2处于操作故障期间,地址信道转换器U11/U12中也要坚持不操作组群LTG2的信道,而操作组群LTG1的信道。由组群LTG2的操作故障而造成其组群单元的信息转接可根据地址信道转换器U11/U12中存储的信道编号的临时改变情况,借助于电子拨码器W1在输入输出装置里进行,信道编号作为控制信息视情况从转换器中调出,并送去控制拨码器W1。
假如现在有一条信息连同其所属的由地址第一部分和地址第二部分组成的地址由于故障而被送到组群LTG1,虽然有关的信息是用于组群单元2DIU1至2DIU4的,这时,分支控制装置GP1借助于地址第一部分首先即可发现,这一有关的信息本是用于别的组群中某个组群单元的。分支控制装置借助地址第二部分可以查到此信息所指定的相应组群单元。于是,分支控制装置GP1根据地址第一部分和地址第二部分将此信息转送到另一组群LTG2中信息指定的那个组群单元。为此,分支控制装置GP1经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GS1接通一条传输通道,然后将信息经此通道传输出去。传输需经过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GS1的相应接续以及有关转换器如2d2的工作位置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有 关的信息亦可缓冲存储在分支控制装置GP1中,然后再传送到有关的组群单元如2DIU2,或者按前面所述方式,在此种工作状态下,亦可由通过时分多路导线L1/1的信道,中经时分多路复用交换装置GS1和处于工作位置的转换器2d2,接通通向连接装置2DIU2的直接通道。
按照前面所讲的方式,信息既可由中央处理机传输到每个组群单元,反之亦可由各组群单元传输到中央处理机。在后面一种情况下,由中央处理机送到有关组群单元的信息可以是调用信息,根据这一信息,已经调出需要传输的信息然后按相反的方向从有关的组群单元送到中央处理机。从组群到组群之间的信息传输也可以同样方式进行,这在联邦德国专利说明书3,128,365中已有说明。因此,用这种方式可以将信息由一个组群中的某个组群单元传送到另一个组群的某个组群单元,而且,这些信息不必由中央处理机ZW1本身进行接收,而是在信息由某一组群单元到达输入输出装置G1后,再从这里直接传送到信息所指定的有关组群单元中。按照上述专利说明书所阐述的输入输出装置G1内部信息传输的方法,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
利用图中简要绘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业已对本发明付诸应用的时分多路电话交换设备作了较为一般的说明,现在,本说明书将着重阐述本发明的重点方面。从前面的叙述中可以知道,用于线路接通的交换网络K1/K2是双份的。同样,中央处理机ZW1/ZU2也是双份的,同时,其中的一个交换网络如K1和一个中央处理机如ZW1是相互配合安置的,另一个交换网络同另一个中央处理机也是这样。已知中央处理机的作用之一是控制其交换网络以及为此需要进行的转换信号处理。众所周知,两个中央处理机都是程序控制的。交换网络和中央处理机的双份配置显然是用于备用接通可能性(备份工作)。一旦两个 交换网络中有一个和/或两个中央处理机中有一个和/或配属于它们的某个设备中出现功能故障和/或线路技术故障,则中继接续工作显然可以不用其中的一个交换网络如K1,不用其中的一个中央处理机如ZW1,而用另一个交换网络如K2和另一个中央处理机如ZW2继续进行,反之亦然。
如上所述,并且在前面提到的文献资料中也已公开说明,这类设备中配有若干分支中继组群,每个组群各带一个成组交换装置,用于对外连接中继线和/或用户线以及相应的信道,另带有一个可编程的分支控制装置,用于接收这些线路上的转换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预处理并转送到相应的中央处理机,还用来向这些线路或信道发送转换信号。比如组群LTG1就有成组交换装置GS1和分控制装置GP1成组交换装置GS1的外部连接有中继装置单元1DIU1至1DIU4,这在较前面业已提到过,成组交换装置的内部连有两条时分多路导线L1/1和L1/2,这两条导线分别通到两个交换网络K1和K2。如前所述,每条时分多路导线包括有若干,比如说30个信道时,同时,每个信道对在一个传输方向上有一条传输通道,在另一个传输方向上有另一条传输通道。每一个信道对构成一条固定线路(链路)。所以,每个成组交换装置如GS1,均经两组链路成组地分别同两个并联的交换网络的接口相连接。
前面还提到-从上述文献中也可以看出-,为了进行用于转换信号处理的数据交换,应使分支控制装置和准备工作的处理机之间的数据通路进入工作准备状态或保持在工作准备状态。这种转换信号处理指的是,由用户发出的拨号信息以及经业已建立的或部分建立的连接通道传送并经分支组群到达的转换信号,在经相应的分支控制装置进行预处理之后送到相应的中央处理机,这样,用于交换网络的 这些调整信息以及转换信号和控制信息均经过处理,然后经有关的线路送到相应的分支控制装置,或者在这里用来发送,或者为接通振铃信号、呼叫信号等等而传送到有关的用户。每个分支控制装置同相应的中央处理机之间用于进行转换信号处理的数据交换经数据通路进行,由每个分支控制装置到处于工作状态的相应的处理机之间的数据通路中经处于工作状态的相应的交换网络建立,并始终保持在工作准备状态。这些数据通道象通信的信道一样是经过交换网络建立的。按照业已述及的方式,只要交换网络K1和中央处理机ZW1尚处于工作状态时,这些通道需经过装置MB1和G1。
每个组群中各分支控制装置同处于工作状态的中央处理机之间的上述数据通道不仅用于上述转换信号处理的数据交换,而且还有一个用途是,当某一中央处理机及其所属的交换网络在进入工作状态时,此中央处理机可以向所有组群的各个分支控制装置输送程序软件和中继交换软件。这一过程亦称为“装入”,这在上述《通信报道》杂志1981年附刊上,尤其在第19页及后面几页上阐述得十分详尽。为此,在前面所述的实用举例中设置了一个同中央处理机如ZW1连接的输入输出装置如G1,输入输出装置上连接有许多数据缓冲存储装置如MB1;每一个存储装置都有若干数据通道经过有关的交换网络如K1通到有关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里。象链路同交换网络接口的连接那样,这些数据缓冲存储器也分别同固定接口牢固连接在一起。据此,如前所述,一条链路以及链路接口分别同一个信道对相对应。信道对属于同交换网络K1或K2连接的时分多路导线。
通信工作所需要的通信技术方面的信息储存在分支控制装置里,这些信息比如是用户线接续-用户号码配置、用户接通权利、所接中 继线的技术特征等以及对通信技术功能的发挥有着决定作用的程序信息,这些信息暂时先输入两个中央处理机中相应的存储器内,然后在其中一台中央处理机进入工作状态时,再将它们由此传输到各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并存储起来。这种传输和存储是按组群分别进行的,也就是说,对各个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是分别先后依次进行。当接通某一电话局时,这种传输和存储所需用的时间同调整电话局时所需的整个工作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在使用中央处理机和交换网络的备用线路时,为此耗用的时间则较长些。在此种情况下也规定将中央处理机中存储的通信技术方面的信息和程序信息装入中继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中,以便确保这些既存储于新进入工作状态的中央处理机内又存储于分支控制装置内的信息之间完全相同。这样可以避免二者之间存在任何差别,否则,这些既存储于进入工作状态的中央处理机内又存储在各组群分支控制装置内的通信技术信息和程序信息之间就可能会出现差别。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比如可能是,中间曾对这些通信技术信息和/或程序信息作过改动,或者是这些信息在分支控制装置中受到某种干扰的影响而变了样。通过因使用备用线路而新进入工作状态的中央处理机将这些程序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重新装入所有分支控制装置,可以绝对避免出现此种差别。
为了从时间上缩短上述程序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由因使用备用线路而新进入工作状态的中央处理机装入各组群分支控制装置的过程,故将中继组群两两成对相互配置,并使各组群内对外用于连接用户线和/或中继线、对内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同成组交换装置相连的组群单元在故障状态时部分地可以相互转换。这里使用了较前面详细介绍过的技术方法来处理,同时采取了所有组群由正常工作转入故障状态的上述 转换方式。这样,成对配置的两个组群中第一个组群的组群单元要同另外一个,也就是各对中第二个组群的成组交换装置接通,所有成对配置的组群也都照此进行。同时,对于经转换了的组群单元接通的线路来说,相应的转换信号处理及成组交换装置调整同样也由另一个,也就是第二个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负责进行。
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在两个成对配置的组群内部,只有一个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服务于所有的组群单元,比如用户线路、多路用户线路、中继线终端线路,也可以是中继线多路终端线路等等。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凡经两个组群的组群单元建立的所有联系也仅经过一个组群的成组交换装置接通。由于在这种工作状态中,两个组群中第一个组群的组群单元要同另一个组群中的成组交换装置接通,因此,所有接续通路均借助分支控制装置经第二个组群的交换网络接通。这里,两个组群本身权利完全平等,就是说,这种转换在这两个组群之间反正一样。整个后续的工作过程暂时与前面详述过的故障状态下的工作方式一样。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所有组群一律处于备用状态。
在建立备用状态后,全部分支控制装置将从通信交换工作中抽出一半,成组交换装置也要抽出一半,而且是每一对组群中抽出一个分支控制装置及其所属的成组交换装置。
因此,两个中央处理机中一个作为另一个的备用线路,在尚处于工作状态的中央处理机还在工作运行期间就要作好备份准备,方法是将所有成对配置的组群由正常工作状态转换到备用状态;此外,另一个中央处理机经其所属的另一个交换网络同所有第一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建立数据通路,其方式在较前面段落中已有说明。这种通道是 通向所有的组群,这些组群中的组群单元业已转换到同其成对配置的另一个组群单元的成组交换装置上,也就是说通过那些因准备备用线路而从正常通信交换工作中撤出其分支控制装置和成组交换装置的组群。
通过上述新建立的数据通道,因行将启用备用线路而新进入工作的中央处理机将所有程序信息和各种通信技术信息装入有关的分支控制装置中,或装入它们相应的存储器里。然后,这个中央处理机将这些必要的程序和通信中继软件依次传输到当时业已撤出正常交换工作的分支控制装置,在它们当中存储起来,以便它们重新开始工作时使用。当另一个中央处理机尚在利用为此而从正常工作业已转入备用状态的那些分支控制装置和成组交换装置继续进行交换工作以准备拟将启用的备用线路时,行将启用备用线路而进入工作状态的中央处理机即在此过渡期间进行上述装入工作以便做好准备。
如果前面所述的为准备备用线路而装入程序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的过程进行完毕,即实现备用线路接通。这时,整个中央数据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按已知的方式由一个中央处理机转移到另一个中央处理机,同时其中一个交换网络也被另一个交换网络所取代。这里,业已存在的通道也可以继续保留下去,直到它们被拆除。所有新的通道均借助于新装入信息的分支控制装置而且还要经过它们所属的成组交换装置来建立。其余的分支控制装置及其所属的成组交换装置不再用来继续建立通道。这时,组群内部借助图2中所绘的转换接点1d1至1d4进行转换,随后,借助于那些在备用线路使用前从正常交换工作中撤出的分支控制装置并经其所属的成组交换装置,交换工作又继续进行。在备用线路启用前仍以准备用状态(Quasi-Notbetrieb)继续进行交换工作的那些分支控制装置及其所属的成组交换装置暂时停止工作。 然后,因备用线路而业已进入工作的那个中央处理机依次建立通往所有那些因使用备用线路而暂时退出工作的分支控制装置的数据通道。接着,中央处理机也将必要的程序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装入这些分支控制装置的存储器里,这一过程在时间上分布在正常的交换过程中。当分支处理机将必要的程序信息和有关的通信技术信息装入所有的分支控制装置以后,成对配置的中继组群又逐个依次将工作方式由备用状态转入正常工作状态。
有关符号表
LTG1,LTG2    中继组群
GP1,GP2    分支控制装置
GS1,GS2    时分多复用交换装置
L1/1,L2/1,L1/2,L2/2    时分多路导线
1U1-2U4    脉码传输系统
1DIU1-2DIU4    组群单元
1D1-2D4    转换器
K1,K2    并联交换网络
KE1,KE2    交换网络调整装置
MB1/ML1,MB1/MK1    缓冲装置
MB2/ML2,MB2/MK2    缓冲装置
G1,G2    输入输出装置
W1,W2    电子拨码器
U11,U12,U21,U22    地址信号转换器
U13,U23    中间存储器
有关符号表
U1,U2    控制通道
Z1,Z2    中央数据通道
ZW1,ZW2    中央处理机

Claims (6)

1、一用于中央控制的通信交换设备备用接通运作的方法,在该设备中,为保证备用接通可能性(备用工作状态),用于接通线路的交换网络同用于控制交换网络以及用于为此而需的转换信号处理的程控中央处理机均为双重设置;在该设备中装有若干分支中继交换组群,每个组群各带一个用于对外连接中继线和/或用户线的成组交换装置,以及带有一用于接收来自这些线路的转换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预处理并转送到中央处理机,然后再把转换信号发送到上述线路上的可编程的分支控制装置;在该设备中,在每一个这样的交换组群中的相关成组交换装置在内部经两组固定接线成组地分别同两个并联设置的交换网络中的一个以及另一个交换网络接口相连接;在该设备中,一个用于为了上述转换信号的处理和程序软件及中继交换软件的传输的在分支控制装置和那台已做好工作准备或正处于工作准备中的处理机之间进行的数据交换,使由处理机经其所属的交换网络到每个分支控制装置之间的数据通路进入已做好工作准备状态或保持在这种状态而设置的同中央处理机相连的输入输出装置,输入输出装置以若干个为每一个数据通路所设的固定接头分别同交换网络的接口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每两个中继组群成对地相对配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存在于中继组群中的用于连接用户线和/或中继线的组群单元与所在中继组群的成组交换装置连接;在应急工作状态下,两个成对组群中第一个组群的组群单元同另外一个,也就是第二个组群中的成组交换装置接通,对于在经过转换的组群单元上伸长的接线,其相应的转换信号的处理及成组交换装置的调整同样也由另一个,即第二个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负责进行;两个中央处理机中的一个的备用接通在本机暂时尚在继续运转工作期间由另一个中央处理机以下述方式加以准备,即不仅要把所有成对相互配置的组群由正常工作转入应急工作状态,而且另一个中央处理机要使经其所属的交换网络到所有第一个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的数据通道进入已做好工作准备的状态,并随后将为分支控制装置开始运作所需的程序软件和中继交换软件依次传入分支控制装置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组群由另通过正为其准备备用接通线路的那个中央处理机从正常工作状态转换到应急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备用线路接通后,进入工作状态的另一个处理机使用第二组群的分控制装置进行应急状态下的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组群中的组群单元利用备用线路转换到第二组群的成组交换装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用另一个中央处理机进行应急工作期间,该处理机将重新开始工作所必须的程序软件和交换软件输入第一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里,然后由另一个中央处理机将有关的第一组群从应急工作状态转换到正常工作状态。
6、一用于中央控制的通信交换设备的线路配置,
在该设备中,为保证备用接通可能性(备用工作状态),用于接通线路的交换网络同用于控制交换网络以及用于为此而需的转换信号处理的程控中央处理机均为双重设置;在该设备中装有若干分支中继交换组群,每个组群各带一个用于对外连接中继线和/或用户线的成组交换装置,以及带有一用于接收来自这些线路的转换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预处理并转送到中央处理机,然后再把转换信号发送到上述线路上的可编程的分支控制装置;在该设备中,在每一个这样的交换组群中的相关成组交换装置在内部经两组固定接线成组地分别同两个并联设置的交换网络中的一个以及另一个交换网络接口相连接;在该设备中,一个用于为了上述转换信号的处理和程序软件及中继交换软件的传输的在分支控制装置和那台已做好工作准备或正处于工作准备中的处理机之间进行的数据交换,使由处理机经其所属的交换网络到每个分支控制装置之间的数据通路进入已做好工作准备状态或保持在这种状态而设置的同中央处理机相连的输入输出装置,输入输出装置以若干个为每一个数据通路所说的固定接头分别同交换网络的接口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每两个中继组群成对地相互设置;每个组群中对外用于连接用户线和/或中继线、对内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同其成组交换装置相连的组群单元在应急工作状态下部分地可以转换,两个组群中第一个组群的组群单元在应急工作状态下同另外一个,也就是第二个组群中的成组交换装置接通,对于在经过转换的组群单元上伸长的接线,其相应的转换信号处理及成组交换装置调整同样也由另一个,即第二个组群的分支控制装置负责进行。
CN87104566A 1986-07-03 1987-07-03 中央控制的并与交换网络相连的中继设备 Expired CN1013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P3622369.7 1986-07-03
DE3622369 1986-07-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7104566A CN87104566A (zh) 1988-05-11
CN1013237B true CN1013237B (zh) 1991-07-17

Family

ID=6304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7104566A Expired CN1013237B (zh) 1986-07-03 1987-07-03 中央控制的并与交换网络相连的中继设备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4905220A (zh)
EP (1) EP0254855B1 (zh)
JP (1) JP2695636B2 (zh)
CN (1) CN1013237B (zh)
AT (1) ATE67364T1 (zh)
BR (1) BR8703373A (zh)
CA (1) CA1296795C (zh)
DE (1) DE3772888D1 (zh)
FI (1) FI82580C (zh)
LU (1) LU86734A1 (zh)
PT (1) PT85231B (zh)
ZA (1) ZA8748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67915T1 (de) * 1987-05-22 1991-10-15 Siemen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fuer zentralgesteuerte zeitmultiplex-fernmeldevermittlungsanlagen, insbesondere pcm-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n, mit an ein koppelfeld angeschlossenen anschlussgruppen.
EP0291790B1 (de) * 1987-05-22 1992-01-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Fernmeldevermittlungsanlagen, insbesondere PCM-Zeitmultiplex-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n, mit einem Zentralkoppelfeld und mit an dasselbe angeschlossenen dezentralen Teilkoppelfeldern
EP0291791B1 (de) * 1987-05-22 1991-09-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Fernmeldevermittlungsanlagen, insbesondere PCM-Zeitmultiplex-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n, mit einem Zentrallkoppelfeld und mit an dasselbe angeschlossenen dezentralen Teilkoppelfeldern
AR246648A1 (es) * 1987-10-06 1994-08-31 Siemens Ag Disposicion de circuito para instalaciones de enlace de telecomunicaciones gobernadas centralmente particularmente centrales de enlace telefonico-pcm
EP0320627B1 (de) * 1987-12-16 1993-02-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Umschaltung einer Anschlussgruppe auf eine Partneranschlussgruppe in Fernmeldevermittlungsanlagen
EP0360924B1 (de) * 1988-09-22 1993-12-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trieb von taktgesteuerten Zeitmultiplex-Fernmeldevermittlungsanlagen, insbesondere PCM-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n, mit Zentralkoppelfeld und angeschlossenen Teilkoppelfeldern
ES2047629T3 (es) * 1988-09-22 1994-03-01 Siemens Ag Disposicion de circuito para instalaciones de conmutacion de telecomunicaciones, especialmente instalaciones de conmutacion telefonica de multiplexacion temporal-pcm con campo de acoplamiento central y campos de acoplamiento parcial conectados.
ATE110219T1 (de) * 1989-03-17 1994-09-15 Siemens Ag Schaltungsanordung für zentralgesteuerte zeitmultiplex-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n mit zentralem koppelfeld und dezentralen anschlussgruppen.
US5115425A (en) * 1990-05-31 1992-05-19 At&T Bell Laboratories Switching system reliability
JP2623923B2 (ja) * 1990-06-12 1997-06-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薄膜合成装置
ES2141340T3 (es) * 1994-03-08 2000-03-16 Excel Switching Corp Central de telecomunicaciones de redundancia mejorada.
US6882621B1 (en) 1998-04-17 2005-04-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equivalently connecting subassemblies in 1:N redundancy
DE10246105A1 (de) * 2002-10-02 2004-04-15 Siemen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Verbindung von mehreren Amtsverbindungsleitungen über PCM-Strecken (Datenübertragungsstrecke für pulse code modulierte Signale) mit einem amtsinteren Koppelnetz, zur Verwendung in einer vermittlungstechnischen Anl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036311B (it) * 1975-06-17 1979-10-30 Cselt Centro Studi Lab Telecom Sistema duplicato per la supervi sione e il controllo di impianti di telecomunicazione duplicati
US4074072A (en) * 1976-05-24 1978-02-14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Multiprocessor control of a partitioned switching network by control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network
IT1071840B (it) * 1976-11-12 1985-04-10 Olivetti & Co Spa Sistema multiprocessore per la commutazione automatica di linee telegrafiche e metodo di trasferimento dei caratteri di informazione
US4382294A (en) * 1981-10-26 1983-05-03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Telephone switching control arrangement
US4583218A (en) * 1983-05-11 1986-04-15 At&T Bell Laboratories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 a switching system having clustered remote switching modules
US4543651A (en) * 1983-09-12 1985-09-24 At&T Bell Laboratories Duplicated time division switching system
ATE61901T1 (de) * 1986-03-10 1991-04-15 Siemen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fuer zentralgesteuerte zeitmultiplex-fernmeldevermittlungsanlagen, insbesondere pcm-fernsprechvermittlungsanlagen mit an ein koppelfeld angeschlossenen anschlussgrupp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T85231A (pt) 1988-07-29
FI872923A0 (fi) 1987-07-02
FI872923A (fi) 1988-01-04
LU86734A1 (de) 1987-06-02
JP2695636B2 (ja) 1998-01-14
PT85231B (pt) 1993-12-31
EP0254855B1 (de) 1991-09-11
FI82580C (fi) 1991-03-11
EP0254855A1 (de) 1988-02-03
BR8703373A (pt) 1988-03-15
FI82580B (fi) 1990-11-30
JPS6326195A (ja) 1988-02-03
ZA874800B (en) 1988-11-30
US4905220A (en) 1990-02-27
CN87104566A (zh) 1988-05-11
CA1296795C (en) 1992-03-03
ATE67364T1 (de) 1991-09-15
DE3772888D1 (de) 1991-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69043A (en) Arrangement for interfacing the space stage to the time stages of a T-S-T digital switching system
CN1013237B (zh) 中央控制的并与交换网络相连的中继设备
US5331632A (en) Expandable time slot interchanger
US4430733A (en) Switching of digital signals
CA1256540A (en) Methods of establishing and terminating connections in a distributed-control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4905222A (en)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centrally controll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telecommunication switching systems, particularly PCM-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s with line trunk groups connected to a switching matrix
US5014264A (en) Circuit configura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 switching systems, in particular PC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s with a central switching network and peripheral sub-switching networks connected to it
US4873694A (en) Switching configuration for PC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telephone exchange having a central switching network and individual sub-switching networks
US5226042A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wideband communications through a time division switching system
US4494229A (en) Interconnecting apparatus for a distributed switching telephone system
EP0687123A2 (en) Intgrated network switch supporting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s
US4901347A (en)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telecommunication switching systems, particularly PCM-time-division multiplex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s with a central matrix and with local sub-switching matrices connected to the same
US4809261A (en) Space and time switch for 22 PCM highways
EP0103437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igital electronic switching systems
US4633461A (en) Switching control for multiple stage time division switch
US4164627A (en) Time division switching network using time slot interchangers
CN1038803C (zh) 中央控制电信交换设备
GB2168572A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151292C (en) Integrated network switch with variable functions
HU202697B (en)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program information and junction data of central controlled exchanges particularly of pcm exchanges
US4524442A (en) Modularly expandable space stage for a T-S-T digital switching system
EP1016313B1 (en) Cross-connect switch for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JPS6339159B2 (zh)
US5475678A (en) Signalling processing system for circuit mode systems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installation
GB2027565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switching of digital sign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