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1172A - 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的校验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的校验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1172A
CN101321172A CNA2008101320478A CN200810132047A CN101321172A CN 101321172 A CN101321172 A CN 101321172A CN A2008101320478 A CNA2008101320478 A CN A2008101320478A CN 200810132047 A CN200810132047 A CN 200810132047A CN 101321172 A CN101321172 A CN 101321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local terminal
inconsistent
link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20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1172B (zh
Inventor
袁雪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320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1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1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1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1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装置和方法,该装置设置在网络的各个节点,包括收发模块及校验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接收远端发送的校验请求和管理权限信息,向相对远端发送校验请求,根据相对远端的校验请求向远端发送本端管理权限信息;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本端与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信息判断本端与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是否一致。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可以校验链路两端管理权限是否一致。

Description

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的校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中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的校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TDM业务是面向连接的业务,即只有链路通道两端都可以使用时,此通道才能承载业务,但是在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系统运行过程中,链路两端可能由于管理权限不一致,造成链路通道不可用,进而影响业务建立。造成不一致的情况有两种:1、软永久连接SPC与永久连接PC业务转换涉及到标签的增删和标签所在通道的管理权限转换。SPC业务转换为PC业务类似与SPC业务删除,如果由于通信故障导致转换失败,则造成业务所经过的某条链路通道两端的管理权限不一致。PC业务转换为SPC业务类似与SPC业务建立,如果转换不成功,需要将已经转换的(建立)的业务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恢复过程与SPC业务转换为PC业务相同,如果在转换过程中由于通信故障,也同样会造成链路通道两端的管理权限不一致。2、管理平面配置链路两端资源划分不一致,造成两端的管理权限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中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的校验装置及方法,以校验链路两端管理权限是否一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装置,该装置设置在网络的各个节点,包括收发模块及校验模块,其中,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远端发送的校验请求和管理权限信息,向相对远端发送校验请求,根据相对远端的校验请求向远端发送本端管理权限信息;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本端与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信息判断本端与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是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通知模块,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当判断本端与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不一致,且本端管理权限属于控制平面时,通知本端通知模块,所述通知模块用于接到本端校验模块管理权限不一致的通知后,向管理平面通知管理权限不一致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请求包括本端与相对远端关联的链路索引,所述管理权限信息指节点第四级别管理单元的权限是属于控制平面还是属于管理平面。
进一步的,各节点的校验装置通过控制通道利用链路管理协议的私有消息交互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的所述收发模块设置为定时,或基于配置命令、状态迁移命令发送校验请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方法,该校验方法基于各网络节点设置的校验装置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本端校验装置向相对远端校验装置发校验请求;
(b)远端校验装置向本端校验装置发送管理权限信息;
(c)本端校验装置将远端发送的管理权限信息与本端的管理权限信息相比较,判断两端管理权限是否一致。
进一步的,若步骤(c)中校验结果为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则管理权限属于控制平面的一端的校验装置向管理平面通知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关联链路不可用。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装置设置为定时执行校验方法,或由配置命令或状态迁移命令触发校验方法流程。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请求包括本端与相对远端关联的链路索引,所述管理权限信息指节点的第四级别管理单元的管理权限属于管理平面还是控制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方法中,各节点间通过控制通道利用链路管理协议的私有消息交互消息。
采用本发明校验装置和方法,能够有效的校验出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提高了业务建立、业务迁移的成功率,同时使全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方法示意图。
图3是简单组网示意图。
图4是业务连接经过的路由示意图。
图5是信令传递方向示意图。
图6是产生残余连接区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自动光交换网络ASON中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装置,设置在ASON各组网节点,如图1所示,该校验装置可以由各节点的链路资源管理(Link Resource Manager,LRM)实现,包括收发模块、存储模块及校验模块,其中,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远端发送的校验请求和管理权限信息,及根据组网结构向相对远端发送校验请求,根据相对远端的校验请求向远端发送本端管理权限信息,校验请求包括本端与相对远端关联的链路索引,管理权限信息指节点第四级别管理单元的权限是属于控制平面还是属于管理平面;
根据具体的组网结构,一个节点可能有一个远端或多个远端,该节点与各远端间都有一个链路,若该节点有多个远端,则向多个远端发送校验请求和/或管理权限信息。
校验模块用于比较本端与各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信息,判断本端与各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是否一致;还用于当判断本端与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不一致,且本端管理权限属于控制平面时,通知本端通知模块,
通知模块用于接到本端校验模块管理权限不一致的通知后,向管理平面通知管理权限不一致的信息。
各节点的校验装置通过控制通道利用链路管理协议的私有消息交互消息。
所述装置的所述收发模块设置为定时,或基于配置命令、状态迁移命令发送校验请求。
本发明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方法基于以上各组网节点设置的校验装置实现,如图2所示,各节点进行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本端校验装置向相对远端校验装置发校验请求;
步骤202:远端校验装置向本端校验装置发送管理权限信息;
步骤203:本端校验装置将远端发送的管理权限信息与本端的管理权限信息相比较,判断两端管理权限是否一致。
校验装置通过比较链路两端AU4(管理单元组AUG中的第四级别管理单元AU是Administration Unit的缩写,管理单元)的使用状态是否一致来判断管理权限是否一致:
链路两端节点的校验装置之间通过控制通道利用DCL(Data ConnectionLimited,DCL公司的软件,ASON领域界称为DCL协议栈)提供的链路管理协议(LMP协议)的私有消息(私有消息是DCL协议栈本身具备的,我们只是用私有消息这个功能来进行校验)来交互AU4使用信息。
若不一致,则由LRM标记此链路不可用,并立即将对应的DCL路由数据库中的TE链路删除,并由隶属控制平面的一端向管理平面通报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关联链路不可用。
管理权限是否一致的校验可以设置为定时校验,也可基于节点(端点)收到配置命令或状态迁移命令开始校验,配置命令可以是增加、修改或删除配置命令。
目前,ASON在运行阶段只有当状态迁移时才会出现管理权限不一致。
如果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没有分配标签,则造成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原因是管理平面配置;如果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已经分配标签,并且标签为信令方向的上游,则造成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原因是SPC与PC的相互转换;如果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已经分配标签,并且标签为信令方向的下游,两种原因都可以导致这种结果,但通信故障恢复后,由SPC与PC的相互转换造成的不一致区段,可以通过另一端校验解决。如图4,红色区段为转换过程中由于通信故障造成未完成迁移操作的区段,虽然C、D间的LRM不能判定造成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原因,但是A、B间的LRM可以确定。
进行组网时,就要对节点间的链路进行配置,如果两端配置不一致,就造成链路资源在两端的资源视图不同,进而影响业务建立。本方案使用配置和运行数据来区分造成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原因,本方案使用配置和运行数据来区分造成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原因,即在配置了链路后,LRM进行链路两端资源划分一致性校验,称为配置数据校验,配置数据校验发现的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其原因就是由于管理平面配置导致的不一致。配置数据校验完成后,将链路(TE链路)投入运行数据(参与业务路由计算),但管理平面配置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的通道不可使用。在运行过程中LRM仍然会校验链路两端管理权限,如果校验到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而之前的配置数据校验一致,则说明是由于SPC与PC相互转换造成不一致。节点间链路的配置有3种情况造成管理权限不一致:
节点收到配置命令(新增、修改及删除)后,执行配置命令同时启动配置数据校验过程,以下分别以应用实例予以说明:
应用实例一
1.1新增传送接口配置(包含自动发现远端的情况)
节点收到新增传送接口配置命令执行进行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LRM收到新增传送接口配置命令,向传送接口远端节点发送管理权限信息校验请求;
如果发现发送校验请求不成功(控制通道故障或者控制通道未配置),LRM需要定时重发校验请求直到收到对端的校验数据;
若在在定时周期内未收到对端应答,则表明发送校验请求不成功。
(2)对端收到校验请求后,应答本端管理权限信息,若远端节点应答未配置此链路,则停止发送校验数据;
(3)收到对端校验请求后,不管是否应答过都以本端的配置数据作为应答;
(4)收到对端应答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过程,校验完成后泛洪此链路。
1.2修改传送接口配置
(1)收到修改传送接口配置命令,不改变链路的运行数据;
(2)先与远端进行配置数据校验,校验过程与新增传送接口相同(不存在远端节点应答未配置此链路情况);
(3)校验完成前链路资源仍保持以前的资源状态。
1.3删除传送接口
(1)收到删除传送命令。
(2)LRM删除链路运行数据,并向链路对端发送传送接口删除指示,同时进行配置数据校验,如果由于通信故障发送不成功,LRM需要定时重发校验数据直至收到对端应答。
(3)如果收到对端删除传送接口指示,删除本端运行数据,但是传送接口配置数据仍然保留。
配置数据后,在运行过程中LRM仍然会校验链路两端管理权限,如果校验到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而之前的配置数据校验一致,则说明是由于SPC与PC相互迁移造成的不一致。
1、SPC迁移为PC过程中出现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
(1)某条SPC业务在进行SPC迁移为PC的过程中,SPC业务经过的其中某节点失效或者通信网故障
(2)首节点在优雅(删除分为强制删除和优雅删除,在首节点只能发起优雅删除)删除定时器超时后会向下游节点发送删除信令
(3)失效节点恢复或者通信网恢复,就会出现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LRM校验到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将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通知给管理平面。
2、PC迁移为SPC过程中出现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
(1)某条PC业务在进行PC迁移为SPC的过程中,PC业务经过的其中某节点失效或者通信网故障
(2)首节点在定时器超时后会向下游节点发送删除信令
(3)失效节点恢复或者通信网恢复,就会出现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LRM校验到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将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通知给管理平面。
以图3为例,列举由于管理平面配置造成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典型场景:
场景a1:管理平面配置A端点的1#AUG(AUG管理单元组Administration Unit Group)给控制平面使用,管理平面配置B端点的1#AUG给管理平面使用,LRM校验到这种情况上报管理平面。
分配标签可以有两种:1、是分配给管理平面使用2、是分配给控制平面使用。
这里只是说权限分配给控制平面使用,具体有没有分配标签,是由控制平面来决定的
场景a1给出的是对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就校验出了管理权限不一致,且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没有分配标签。
场景a2:管理平面配置A端点的1#AUG给控制平面使用,管理平面配置B端点的1#AUG给管理平面使用,之后创建SPC业务使用了A节点的1#AUG,B节点分配标签必然失败,但在回滚过程中由于通信故障A端点分配的标签没有删除,LRM校验到这种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同时A端存在标签,A端标签需要按照残余连接进行处理,同时将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通知给管理平面。
场景a2是对配置数据不经过校验,直接作为运行数据,在运行的时候校验出管理权限不一致,且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已经分配标签,并且标签属于信令方向的下游(场景a2),因场景a2标签分配一定是在Path过程完成,所以标签一定是信令方向的下游。
场景a3:管理平面配置A端点的1#AUG给管理平面使用,管理平面配置B端点的1#AUG给管理平面使用,1#AUG承载由管理平面管理的PC业务,用户执行将PC转换为SPC操作,操作成功后A端点的1#AUG为控制平面使用,B端点的1#AUG为控制平面使用,之后用户删除转换后的SPC业务,然后配置A端点的1#AUG给管理平面使用,LRM校验到这种情况后需要上报管理平面。
场景a3是配置的时候校验了管理权限一致,将配置数据运行之后,在运行阶段又进行管理权限的校验,发现管理权限不一致,且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没有分配标签。
以图4为例,列举PC与SPC业务相互转换过程中发生通信故障造成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场景,因PC转换为SPC若转换不成功,接下来的处理与SPC转换为PC非常类似,所以下面只列举SPC转换为PC的场景:
场景b1:一条由A至D的SPC业务在进行SPC迁移为PC的过程之前,C节点失效,在完成迁移操作后C节点从失效中恢复。在上述情况下,B、C节点的LRM针对链路B.2←→C.3中的时隙在各自端点的权限管理状态为:B节点的2#端口上的时隙由管理平面进行控制,C节点的3#端口上的时隙由控制平面进行控制,并且C节点3#端口上的时隙标签是业务信令方向的上游。
场景b2:A节点向下游发送Path(R&D)消息已经到D节点,D节点向上游回送PathErr(path_state_removed)消息,此时C节点失效没有处理PathErr消息,首节点A在优雅删除定时器超时后会向下游节点发送PathTear消息删除信令。然后C节点从失效中恢复,这时各节点的状态为:节点A、B、D所要迁移的资源均由管理平面控制,节点C所要迁移的资源由控制平面控制。在上述情况下,B、C节点的LRM针对链路B.2←→C.3中的时隙在各自端点的权限管理状态为:B节点的2#端口上的时隙由管理平面进行控制,C节点的3#端口上的时隙由控制平面进行控制,并且C节点3#端口上的时隙标签是业务信令方向的上游;C、D节点的LRM针对链路C.4←→D.5中的时隙在各自端点的权限管理状态为:C节点的4#端口上的时隙由控制平面进行控制,D节点的5#端口上的时隙由管理平面进行控制,并且C节点4#端口上的时隙标签是业务信令方向的下游。
综上,在SPC转换为PC的信令过程中,发生标签删除和管理权限转换的信令过程是PathErr或PathTear,如图5业务的信令方向(创建业务时Path消息的方向)与PathErr和PathTear的关系,PathErr信令过程造成的管理权限不一致,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已经分配标签,并且标签属于信令方向的下游。PathTear信令过程造成的管理权限不一致,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已经分配标签,并且标签属于信令方向的上游。PC业务转换为SPC业务与此类似。
其中,上游、下游是根据业务信令方向来确定的,即path方向。
校验到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如果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没有分配标签,则造成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原因是管理平面配置;如果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已经分配标签,并且标签为信令方向的上游,则造成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原因是SPC与PC的相互转换;如果权限配置给控制平面使用的一端已经分配标签,并且标签为信令方向的下游,两种原因都可以导致这种结果,但通信故障恢复后,由SPC与PC的相互转换造成的不一致区段,可以通过另一端校验解决。如图6,红色区段为转换过程中由于通信故障造成未完成迁移操作的区段,虽然C、D间的LRM不能判定造成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原因,但是A、B间的LRM可以确定。
采用本发明校验装置和方法,能够有效的校验出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提高了业务建立、业务迁移的成功率,同时使全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Claims (10)

1、一种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置在网络的各个节点,包括收发模块及校验模块,其中,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远端发送的校验请求和管理权限信息,向相对远端发送校验请求,根据相对远端的校验请求向远端发送本端管理权限信息;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本端与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信息判断本端与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是否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通知模块,所述校验模块还用于当判断本端与相对远端的管理权限不一致,且本端管理权限属于控制平面时,通知本端通知模块,所述通知模块用于接到本端校验模块管理权限不一致的通知后,向管理平面通知管理权限不一致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请求包括本端与相对远端关联的链路索引,所述管理权限信息指节点第四级别管理单元的权限是属于控制平面还是属于管理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节点的校验装置通过控制通道利用链路管理协议的私有消息交互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所述收发模块设置为定时,或基于配置命令、状态迁移命令发送校验请求。
6、一种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校验方法基于各网络节点设置的校验装置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本端校验装置向相对远端校验装置发校验请求;
(b)远端校验装置向本端校验装置发送管理权限信息;
(c)本端校验装置将远端发送的管理权限信息与本端的管理权限信息相比较,判断两端管理权限是否一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步骤(c)中校验结果为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则管理权限属于控制平面的一端的校验装置向管理平面通知两端管理权限不一致的关联链路不可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装置设置为定时执行校验方法,或由配置命令或状态迁移命令触发校验方法流程。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请求包括本端与相对远端关联的链路索引,所述管理权限信息指节点的第四级别管理单元的管理权限属于管理平面还是控制平面。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方法中,各节点间通过控制通道利用链路管理协议的私有消息交互消息。
CN2008101320478A 2008-07-22 2008-07-22 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的校验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1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20478A CN101321172B (zh) 2008-07-22 2008-07-22 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的校验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20478A CN101321172B (zh) 2008-07-22 2008-07-22 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的校验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1172A true CN101321172A (zh) 2008-12-10
CN101321172B CN101321172B (zh) 2011-07-13

Family

ID=4018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204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1172B (zh) 2008-07-22 2008-07-22 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的校验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11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17861A1 (zh) * 2009-08-10 2011-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ncp业务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2300132A (zh) * 2011-09-08 2011-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自动发现的配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7680A (zh) * 2003-12-10 2005-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传输中管理者与代理者相互安全校验的方法
CN100336342C (zh) * 2004-07-29 200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光网络系统及其用户组管理方法
CN1859371B (zh) * 2005-10-28 201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工程链路时隙状态一致性校验方法
CN101052223A (zh) * 2007-05-14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端实体数据库信息的维护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17861A1 (zh) * 2009-08-10 2011-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ncp业务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1998181B (zh) * 2009-08-10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ncp业务迁移方法及装置
US8554073B2 (en) 2009-08-10 2013-10-0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grating 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 (SNCP) service
CN102300132A (zh) * 2011-09-08 2011-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自动发现的配置的方法
CN102300132B (zh) * 2011-09-08 2017-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自动发现的配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1172B (zh) 201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6806B (zh) 共享格状网恢复的实现方法
JP351697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0389578C (zh) 传统光传送网和智能光网络组网时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3098425A (zh) 通信网络系统及通信网络构成方法
US7782892B2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of traffic engineering link timeslot status
CN102724030A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堆叠系统
CN101427499A (zh) 多节点aps控制协议信令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99893B (zh) 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中基于状态转换的迁移方法
CN101674217B (zh) 一种在mesh网络中实现永久环网保护的方法
CN102611610B (zh) 一种多条相同路径隧道集中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47611B (zh) 一种建立和拆除双向点到多点标签转发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21172B (zh) 链路两端管理权限一致性的校验装置及方法
KR20130039312A (ko) 공유 메쉬 보호 절체 방법
US2012001139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error connection and error prevention in 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CN101883298A (zh)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控制平面故障隔离的方法
CN1744568B (zh) 用于经由路径或迂回路径交换数据信息的网络节点
CN102006220A (zh) Ip网络信令传输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983908B (zh) 一种标签资源管理的自纠错方法
CN112583622B (zh) 故障事件信息的上报方法及系统
CN100518172C (zh) 一种h.248协议的信令传输适配方法及系统
CN101778312B (zh) Ason/gmpls残余连接检测方法
US20040136520A1 (en) Next generation gateway
CN101415006A (zh) 信令迁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59527B (zh) 校验数据链路并发布为流量工程链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997029A (zh) 一种在主备接入方式中实现负载分担的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