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1140B -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1140B
CN101321140B CN2008100224187A CN200810022418A CN101321140B CN 101321140 B CN101321140 B CN 101321140B CN 2008100224187 A CN2008100224187 A CN 2008100224187A CN 200810022418 A CN200810022418 A CN 200810022418A CN 101321140 B CN101321140 B CN 101321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ata
network
signaling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224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1140A (zh
Inventor
裴文江
刘玉洁
陈泽含
刘庭芳
刘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0224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1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1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1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1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涉及融合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字中继信令网关与媒体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本发明至少包含一组以下功能模块,主控处理器模块、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连接数字中继接口与媒体编解码单元的交叉处理管理模块、网络接口处理模块、实时传输数据管理模块、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字中继信令网关与媒体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本发明实现了从PSTN到IP的数据交互,为企业级的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融合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数字中继信令网关与媒体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电话业务是电信业的主流,20世纪后期程控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简称ISDN)的出现及其普遍应用标志着传统电信网络发展的巅峰。随着计算机和宽带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因特网成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网络,人们对通信的需求由语音变为对数据、图像、语音的综合需求。从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电路交换的网络必将由分组网所替代。未来电信网络的发展和建设主要是现有的网络的发展,包括:有线通信网、无线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以及因特网,多种网络融合统一,最终过渡到下一代网络。
目前公用电话网的话音通信技术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主要特征是:采用面向连接的基于64kb/s信道的电路交换,通过信令来控制连接。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业务质量有保障,控制相对简单。但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变化,其不足之处日渐突出,如呼叫建立需要占用资源;每个连接的带宽固定,不能适应可变速度的业务需求等。IP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简称VoIP)技术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在网络上传送网络数据包。VoIP电话的优点很多:节省带宽,在多个逻辑连接中动态地共享带宽;通话费用低,最大限度地在可用传输链路上复用语音业务量;易于开发增值业务,可以灵活地控制信令连接和数据传输,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体系结构开放,有利于多种通信方式的统一。VoIP的出现给传统的电信市场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很多电信运营商积极的投身试验VoIP电话业务。
尽管VoIP发展迅猛,但传统的基础设施有众多的用户,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简称PSTN)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在较长一段时期内,VoIP与PSTN网是互为补充又互相竞争的,这就产生了新旧网络融合互通的问题。为了做到两网间的互通,可以设立网关以实现网间的信令互通、承载连接以及媒体互通。现有的媒体网关大多为接入媒体网关或者模拟中继网关,这些网关有些针对大型民用网络,有些仅支持个别用户,而对于企业级的较大容量的互联组网支持不佳,而且未针对数字中继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字中继信令网关与媒体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实现从PSTN到IP的数据交互,为企业级的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至少包含一组以下功能模块,主控处理器模块、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连接数字中继接口与媒体编解码单元的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网络处理接口模块、实时数据传输模块、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
主控处理器模块:负责将因特网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的呼叫控制信令和语音数据流互相进行转换;同时统一调度和管理其他模块的运行;
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负责语音数据的收发处理,处于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与主控处理器模块之间,将语音数据流进行传递,使之进行编解码处理;该模块完成对媒体编解码处理硬件单元的资源分配任务,它负责对所有的语音流数据分配媒体编解码处理硬件资源,以供使用;在连接断开的时候,还要将已经分配的媒体编解码处理硬件资源进行回收;
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负责管理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使之接收PSTN网络的数据,并完成与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
连接数字中继接口与媒体编解码单元的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负责处理数字中继接口单元链路数目与媒体编解码单元通道数目对应分配的关系;
网络处理接口模块:实现将因特网的控制信令及语音流封装成IP数据包,用于在网络上传输;并管理网络接口硬件单元,使之协调工作;
实时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语音数据按照实时传输协议进行组包以及解包,并进行抖动处理和延时改善处理;
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负责因特网侧的信令,以及和主控处理器模块之间的通信;
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负责PSTN侧信令的处理,以及和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主控处理器模块之间的通信。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的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接收从PSTN网络发来的信令,发送给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处理后传送给主控处理器模块;主控处理器模块通过判断当前状态,实现信令协议转换,把产生的因特网控制信令传递给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将此信令传送给网络处理接口模块,发送到因特网,完成了一次信令交互。反方向过程类似。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的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接收PSTN网络的语音媒体流,经过连接数字中继接口与媒体编解码单元的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传送至媒体编解码处理管理模块,进行编解码处理后,将重新编码的语音码流发送至实时数据传输模块,实时数据传输模块对这些语音数据进行打包,经由网络处理接口模块,发送到因特网,完成一次语音媒体的交互。反方向过程类似。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的主控处理器模块通过系统控制信号进行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以及实时数据传输模块的控制。
本发明数字中继网关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继网关硬件系统上电;
步骤二:硬件、操作系统初始化,准备启动;
步骤三:主控处理器模块等待系统中断,判断是否是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接收中断、网络接口硬件单元接收中断、定时器中断中的一种;
步骤四:若主控处理器模块判断为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接收中断,则代表PSTN网络发来了数据,则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接收PSTN数据;
步骤五: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判断其是PSTN信令数据还是PCM语音数据;如果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接收到的是PSTN信令数据,则通过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将信令转化成内部协议,便于主控处理器模块处理;主控处理器模块对信令进行处理,并对整体状态进行记录和控制管理;主控处理器模块将内部协议发送给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把它转化成因特网信令,封装成网络数据包,发送到网络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返回步骤三,等待定时器中断,检查该队列中的数据,将其发送到因特网中去;
步骤六:如果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接收到的是PCM语音数据,则通过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将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实时数据传输模块再把编码的语音数据封装成因特网数据包,发送到网络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返回步骤三,等待定时器中断发送到因特网;
步骤七:如果主控处理器模块判断是网络接口硬件单元接收中断,表明因特网数据到达,由网络处理接口模块接收数据;
步骤八:网络处理接口模块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判断其是信令数据还是语音数据;如果网络处理接口模块接收到的是信令数据,则通过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将信令转化成内部协议,便于主控处理器模块处理;主控处理器模块对信令进行处理,并对整体状态进行记录和控制管理;主控处理器模块将内部协议发送给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把它转化成标准的PSTN信令,封装成PSTN数据,发送到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此后,返回步骤三,等待定时器中断,检查该队列中的数据,将其发送到PSTN网络中去;
步骤九:如果网络处理接口模块接收到的是语音数据,则通过实时数据传输模块将语音数据拆分出来;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再把语音数据解码,发送到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返回步骤三,等待定时器中断发送到PSTN网络;
步骤十:如果主控处理器模块判断是定时器中断,则检测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和网络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发送一次数据到相应的网络中去;如果为空,返回步骤三,等待中断。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使用数字中继技术,同时可处理多路PSTN电话。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挂接多组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并行使用,统一由数字中继管理模块进行调度。
2.本发明有专用的处理器硬件资源,无需对接计算机,可独立使用,架设方便,应用场景广泛,成本较低。
3.本发明内部的资源管理有序,申请和释放都由处理器状态机进行记录和管理,安全稳定,不会因拆卸某些模块受到影响。
4.本发明各个组成模块独立运行,稳定性高,统一由主控处理器模块进行调度管理,方便扩容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时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时数据传输模块与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主控处理器模块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主控处理器模块与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主控处理器模块与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主控处理器模块与实时数据传输模块和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时数据传输模块和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至少包含一组以下功能模块,主控处理器模块1、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连接数字中继接口与媒体编解码单元的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4、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
主控处理器模块1:负责将因特网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的呼叫控制信令和语音数据流互相进行转换;同时统一调度和管理其他模块的运行;如图9所示,对于从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传递过来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信令,系统控制状态机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比如呼叫参考、时隙分配号、主叫和被叫号码等,然后依据系统当前所处状态,将该信令转换成会话初始化协议格式,并发送至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直至Internet;对于从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传递过来的会话初始化协议信令,系统控制状态机同样将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比如信令类型、呼叫参考等,然后查询系统当前所处状态,将该信令转换成Q931格式,并发送至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在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中,Q931信令承载于Q921消息之中,并发送到PSTN。呼叫一旦建立,PSTN与IP分组网络中的语音流就可以进行互通。语音流在媒体编解码管理硬件中进行编解码处理,然后经由实时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至IP网络,以及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发送至PSTN。语音流并不经过主控处理器模块,主控处理器模块在此过程中只是对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及实时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控制与管理,比如分配媒体编解码管理资源、打开实时传输数据管理通道等。待呼叫结束,主控处理器模块还需对媒体编解码管理资源进行回收以及关闭实时传输数据管理通道。
主控处理器模块以呼叫为单位,给每一个呼叫分配独立的资源,对每一个呼叫进行维护和管理。从建立连接,到连接成功,直至最后连接断开,都有相应的管理实体对其进行监控。按照这个设计思想,采用“中继群和端点管理”的办法,每个中继群可以管理1~30个端点,每个端点独立设计它的端点控制块。
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负责语音数据的收发处理,处于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与主控处理器模块之间,将语音数据流进行传递,使之进行编解码处理;该模块完成对媒体编解码处理硬件单元的资源分配任务,它负责对所有的语音流数据分配媒体编解码处理硬件资源,以供使用;在连接断开的时候,还要将已经分配的媒体编解码处理硬件资源进行回收;
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负责管理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使之完成与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
连接数字中继接口与媒体编解码单元的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4:负责处理数字中继接口单元链路数目与媒体编解码单元通道数目对应分配的关系;
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实现将因特网的控制信令及语音流封装成IP数据包,用于在网络上传输;并管理网络接口硬件单元,使之协调工作;
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负责将语音数据按照实时传输协议进行组包以及解包,并进行抖动处理和延时改善处理;为了解决很多共享数据的问题,主控处理器模块通过套接字(socket)与实时传输数据管理部分交换信息,包括实时传输数据管理语音通道控制信息和媒体编解码管理通道控制信息。如图6、图7、图8所示,实时数据传输模块与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需要交互大量的语音信息,所以较好的处理是媒体编解码管理部分构建到实时传输数据管理的驱动层,并且媒体编解码管理提供函数(API)给实时数据传输模块,这样实时数据传输模块定时的从媒体编解码管理驱动获取语音信息,同时还需要提供函数(API)给实时数据传输模块,这样实时传输数据管理把从网络传来的语音信息提交给媒体编解码管理驱动。但这样不便于语音队列的缓冲处理,所以在媒体编解码管理和实时传输数据管理之间建立以语音队列,媒体编解码管理接收到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送来的语音后,把它直接联结到语音接收队列的对尾,实时数据传输模块自己从这个队列中读取语音数据。
如图4、图5所示,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负责因特网侧的信令,以及和主控处理器模块之间的通信;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所完成的工作,就是运行会话初始化协议协议栈,同时与Internet和主控处理器模块进行交互,处理来自网络和中继网关内部的会话初始化协议信令。从网络过来的会话初始化协议信令,被送至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通过运行会话初始化协议状态机,对该信令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结果信令。通过会话初始化协议通信管道,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将结果信令送至主控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对应的,从主控处理器模块传过来的会话初始化协议信令,通过会话初始化协议通信管道,被送至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通过运行会话初始化协议状态机,对该信令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结果信令,送至Internet。从而完成了控制信令的交互。
如图2所示,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主要负责PSTN侧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信令(Q931信令,Q921信令)的处理,以及和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主控处理器模块之间的通信。其设计结构如图2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主体由Q921协议处理层和Q931协议处理层构成,再加上两个分别与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和主控处理器模块进行通信的管道,组成了系统中完整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从PSTN侧过来的Q921数据包,通过Q921管道,被送至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由“第二层协议”子模块进行处理,并提取承载在Q921数据包中的Q931数据(如果有的话),然后将Q931数据包送至“第三层协议”子模块进行处理。在该子模块中,Q931信令进入Q931状态机,进行处理,并产生相应的Q931响应信令。再通过Q931管道,将产生的Q931响应包送给主控处理器模块做进一步处理。同样地,来自主控处理器模块的Q931信令,经过Q931管道,被送入至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首先进入“第三层协议”子模块,经过处理之后,生成相应的Q931响应信令。然后将该信令送到“第二层协议”子模块。在该子模块中,Q931信令被承载到Q921数据包上,再通过Q921管道,发送至PSTN。对于链路建立、维护和终止的控制信令(不包含Q931信息的Q921数据),可以通过调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提供的函数(API),将数据直接发送给主控处理器模块。反之亦然。
如图3所示,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被设计成一个任务,通过调用Nucleus操作系统提供的函数(API),被作为一个单独的任务嵌入到操作系统之中。Nucleus通过其自身的调度机制,就会执行这个任务,从而使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得到运行。通信管道也是通过调用Nucleus操作系统提供的函数(API)来实现的。
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接收从PSTN网络发来的信令,发送给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处理后传送给主控处理器模块1;主控处理器模块1通过判断当前状态,实现信令协议转换,把产生的因特网控制信令传递给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将此信令传送给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发送到因特网,完成了一次信令交互。反方向过程类似。
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接收PSTN网络的语音媒体流,经过连接数字中继接口与媒体编解码单元的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4,传送至媒体编解码处理管理模块2,进行编解码处理后,将重新编码的语音码流发送至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对这些语音数据进行打包,经由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发送到因特网,完成一次语音媒体的交互。反方向过程类似。
主控处理器模块1通过系统控制信号进行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以及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的控制。
如图10所示,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收到PSTN侧的Q921数据后,提取其中承载的Q931控制信令。此时,并没有将提取出的Q931信令直接发送给主控处理器模块1,而是将该信令按照内部通信协议进行转化,再通过通信管道发送至主控处理器模块1。主控处理器模块1再把该内部通信数据转换成标准因特网信令发送给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同样地,主控处理器模块1也会从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接收到被封装成内部通信数据的标准因特网信令,从该数据中获取了有用的信息后,必须按照Q931协议格式对收到的内部通信数据进行打包,再通过通信管道发送给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
如图11所示,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需要处理下面几方面事情:把Internet发送过来的控制命令正确的接收,并通过主控处理器模块1提供的通信管道,把这个事件通知到主控处理器模块1,驱动状态变迁;把主控处理器模块1对Internet控制命令的响应正确的发送给Internet;正确接收Internet的响应,并通过主控处理器模块1提供的通信管道,把这个响应通知给主控处理器模块1,然后会话初始化协议协议栈部分应该删除这个消息和Internet对它的响应。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收到因特网信令后,将该信令按照内部通信协议进行转化,通过通信管道发送至主控处理器模块1。主控处理器模块1再把该内部通信数据转换成标准Q931协议发送给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同样地,主控处理器模块1也会从PSTN网络接收到被封装成内部通信数据的、被转换成内部通信数据的回应消息。从该数据中获取了有用的信息后,必须按照因特网信令格式对收到的内部通信数据进行打包,再通过通信管道发送给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
如图12所示,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和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是整个系统中的语音流媒体转接模块。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负责从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中读取已经按照因特网中的语音编码协议编码的PSTN语音流,并发送至Internet。相对应地,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负责从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中读取因特网中的语音流数据,并发送至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进行PCM编码处理。前文已经叙述过,语音数据流直接在这两个模块之间交互,并不经过主控处理器模块1,但是主控处理器模块1对这两个模块起控制作用,即指示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和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进行相应的动作。
如图13所示,主控处理器模块采用定时器方式,周期性地向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和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发送控制指令,使其查询对端模块的语音缓冲区是否有数据。如果有,则将其搬运至本模块,并发送至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硬件或者Internet,然后重新计时,等待下一个读取周期;如果没有数据,则重新计时,等待下一读取周期,不做任何处理。

Claims (3)

1.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组以下功能模块,主控处理器模块(1)、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连接数字中继接口与媒体编解码单元的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4)、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
主控处理器模块(1):负责将因特网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的呼叫控制信令和语音数据流互相进行转换;同时统一调度和管理其他模块的运行;
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负责语音数据的收发处理,处于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4)与主控处理器模块(1)之间,将语音数据流进行传递,使之进行编解码处理;该模块完成对媒体编解码处理硬件单元的资源分配任务,它负责对所有的语音流数据分配媒体编解码处理硬件资源,以供使用;在连接断开的时候,还要将已经分配的媒体编解码处理硬件资源进行回收;
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负责管理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使之接收PSTN网络的数据,并完成与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
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接收从PSTN网络发来的信令,发送给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处理后传送给主控处理器模块(1);主控处理器模块(1)通过判断当前状态,实现信令协议转换,把产生的因特网控制信令传递给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将此信令传送给网络处理接口模块,发送到因特网,完成了一次信令交互;
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接收PSTN网络的语音媒体流,经过连接数字中继接口与媒体编解码单元的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4),传送至媒体编解码处理管理模块(2),进行编解码处理后,将重新编码的语音码流发送至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对这些语音数据进行打包,经由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发送到因特网,完成一次语音媒体的交互;
连接数字中继接口与媒体编解码单元的数字中继与媒体管理模块(4):负责处理数字中继接口单元链路数目与媒体编解码单元通道数目对应分配的关系;
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实现将因特网的控制信令及语音流封装成因特网数据包,用于在网络上传输;并管理网络接口硬件单元,使之协调工作;
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负责将语音数据按照实时传输协议进行组包以及解包,并进行抖动处理和延时改善处理;
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负责因特网侧的信令,以及和主控处理器模块之间的通信;
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负责PSTN侧信令的处理,以及和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主控处理器模块之间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中继网关,其特征在于:主控处理器模块
(1)通过系统控制信号进行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以及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的控制。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中继网关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继网关硬件系统上电;
步骤二:硬件、操作系统初始化,准备启动;
步骤三:主控处理器模块(1)等待系统中断,判断是否是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接收中断、网络接口硬件单元接收中断、定时器中断中的一种;
步骤四:若主控处理器模块(1)判断为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接收中断,则代表PSTN网络发来了数据,则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接收PSTN数据;
步骤五: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判断其是PSTN信令数据还是PCM语音数据;如果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接收到的是PSTN信令数据,则通过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将信令转化成内部协议,便于主控处理器模块(1)处理;主控处理器模块(1)对信令进行处理,并对整体状态进行记录和控制管理;主控处理器模块(1)将内部协议发送给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把它转化成因特网信令,封装成网络数据包,发送到网络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返回步骤三,等待定时器中断,检查该队列中的数据,将其发送到因特网中去;
步骤六:如果数字中继接口管理模块(3)接收到的是PCM语音数据,则通过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将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再把编码的语音数据封装成因特网数据包,发送到网络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返回步骤三,等待定时器中断发送到因特网;
步骤七:如果主控处理器模块(1)判断是网络接口硬件单元接收中断,表明因特网数据到达,由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接收数据;
步骤八: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判断其是信令数据还是语音数据;如果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接收到的是信令数据,则通过会话初始化协议模块(7)将信令转化成内部协议,便于主控处理器模块(1)处理;主控处理器模块(1)对信令进行处理,并对整体状态进行记录和控制管理;主控处理器模块(1)将内部协议发送给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综合业务数字网协议模块(8)把它转化成标准的PSTN信令,封装成PSTN数据,发送到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此后,返回步骤三,等待定时器中断,检查该队列中的数据,将其发送到PSTN网络中去;
步骤九:如果网络处理接口模块(5)接收到的是语音数据,则通过实时数据传输模块(6)将语音数据拆分出来;媒体编解码管理模块(2)再把语音数据解码,发送到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返回步骤三,等待定时器中断发送到PSTN网络;
步骤十:如果主控处理器模块(1)判断是定时器中断,则检测数字中继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和网络接口硬件单元发送队列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发送一次数据到相应的网络中去;如果为空,返回步骤三,等待中断。
CN2008100224187A 2008-07-11 2008-07-11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1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224187A CN101321140B (zh) 2008-07-11 2008-07-11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224187A CN101321140B (zh) 2008-07-11 2008-07-11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1140A CN101321140A (zh) 2008-12-10
CN101321140B true CN101321140B (zh) 2011-07-20

Family

ID=4018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2241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1140B (zh) 2008-07-11 2008-07-11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11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0722B (zh) * 2017-06-01 2020-12-08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CN107835327B (zh) * 2017-10-30 2020-01-07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网关的协议栈队列的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540A (zh) * 2001-03-16 2001-08-29 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互通的服务器
CN1312635A (zh) * 2000-03-08 2001-09-1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多业务通信系统及方法
EP1175074A2 (en) * 2000-07-21 2002-01-23 Tellme Networks, Inc. IP-based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system for servicing calls from a PSTN
CN1464707A (zh) * 2002-06-21 2003-12-31 南京北极星软件有限公司 电话互联网多方通讯系统
KR20040090883A (ko) * 2003-04-18 2004-10-27 한승표 Pstn-인터넷간 아날로그 호접속연동장치 및 제어절차
CN201001140Y (zh) * 2006-12-27 2008-01-02 德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voip接入网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2635A (zh) * 2000-03-08 2001-09-1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多业务通信系统及方法
EP1175074A2 (en) * 2000-07-21 2002-01-23 Tellme Networks, Inc. IP-based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system for servicing calls from a PSTN
CN1310540A (zh) * 2001-03-16 2001-08-29 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互通的服务器
CN1464707A (zh) * 2002-06-21 2003-12-31 南京北极星软件有限公司 电话互联网多方通讯系统
KR20040090883A (ko) * 2003-04-18 2004-10-27 한승표 Pstn-인터넷간 아날로그 호접속연동장치 및 제어절차
CN201001140Y (zh) * 2006-12-27 2008-01-02 德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voip接入网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1140A (zh) 2008-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1997023078A1 (en) Hybrid packe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telephony system
CN107370722B (zh)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MXPA02000017A (es) Implementacion de establecimiento de llamada basica que transporta direccion de capa y punto logico en direccion hacia atras en redes celulares con separacion de control de llamada y control de apoyo.
CN102291699A (zh) 一种ip信息与sms短消息结合的手机短信发送系统及方法
CN108737912A (zh) 报文互通方法、potn互通模块及potn系统
CN101141807B (zh) 一种编解码协商方法
CN100581204C (zh) 语音网关及语音网关构建专线链路的方法
CN101543106B (zh) 用于控制媒体网关的电信系统
MXPA02001535A (es) Implementacion de procedimientos de establecimiento de llamada con separacion de control de llamada y control de portadora.
CN100372346C (zh) 一种基于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
CN1245001C (zh) 在窄带系统中应用atm交换与传送的设备和方法
CN101321140B (zh) 一种数字中继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CN101257540A (zh) 一种连接IPv6网络电话和PSTN的语音网关
CN203057286U (zh) 基于全ip软交换技术的业务综合接入控制器
CN101997887A (zh) 业务信令发送、接收、传送方法及终端
CN100508645C (zh) 窄带应用与宽带传输相结合
CN101742560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CN100471290C (zh) 实现半双工ip语音通信的方法
CN101242548B (zh) 一种采用呼叫业务方式传送消息的方法
CN102137112A (zh) 媒体流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1163147B (zh) Parlay网关到无线智能网协议的适配装置及方法
CN206004697U (zh) 一种智能化建筑电话网络系统
KR100461726B1 (ko) 인터넷 기반 통합망에서 개방형 서비스 api를 이용한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CN108900723B (zh) 强插呼叫方法、强插呼叫设备和通话系统
CN100452784C (zh) 一种语音网关通讯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