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8830B - 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8830B
CN101318830B CN2008100484201A CN200810048420A CN101318830B CN 101318830 B CN101318830 B CN 101318830B CN 2008100484201 A CN2008100484201 A CN 2008100484201A CN 200810048420 A CN200810048420 A CN 200810048420A CN 101318830 B CN101318830 B CN 101318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ydrophobic material
solid crystal
ruins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484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8830A (zh
Inventor
陈子繁
谭白明
夏璐
周松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filed Critical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Priority to CN2008100484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18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8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8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8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88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3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magnesium cements or similar cements
    • C04B28/32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s, e.g. Sorel ce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7Water resistance, i.e. waterproof or water-repell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8Fire resistance, i.e. materials resistant to accidental fires or high 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涉及一种文物土遗址的保护方法。本固体晶憎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基本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氯化30%~40%,高镁矿粉45%~55%,三氯化铁3%~5%,复合添加剂4%~5%,硫酸铝钾2%~3%,硫酸铜2%~3%。本加固保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测量裂缝大小和土遗址含水量;②根据所得信息计算出所需的材料的量与浓度;③根据不同的遗址情况,使用喷洒或灌注等不同方法对遗址进行保护。本发明可以在类似的文物遗址保护中推广应用;固体晶憎水材料不仅在古遗址保护领域具有应用价值,它在抗水、防火、保温节能上显现出来的优异性能若应用到建筑领域,将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物土遗址的保护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古遗址一经发现,大多在经过考古发掘取得相关资料信息后便就地回填掩埋;对于重要的古遗址往往在经过综合考察分析论证后,或实行原地保存,或实行整体、局部搬迁保存,以达到长期留存的目的。无论是原地保存还是搬迁保存都必须经过技术保护处理才能实现,否则遗址长期暴露于大气环境中,受气候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损害性变化,甚至是毁灭性变化,从而影响到遗址及其赋存文物的安全,也违背了遗址保存的初衷。
高含水量土遗址,在我国有相当数量,如湖北枣阳九连墩车马坑遗址、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墓坑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湖北应城门板湾古建筑遗址、浙江绍兴印山大墓遗址、浙江萧山跨湖桥独木舟遗址等。高含水量土遗址大多分布在南方地区,目前所能见到的此类遗址都是经过考古发掘而露于地表的土建筑群体的残迹。由于出土时含水量较高,出土后在气候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难以保存。土遗址出现病害主要是受土体自身成分及结构和环境因素影响,土体难以保持平衡的持水值。水分呈自由进出状态,若吸水过多,会造成土体承载力下降;若失水过头,则会出现土质松散沙化。此过程不加以控制,任其反复发生,要不了多久整个遗址便会崩溃瓦解。
高含水量土遗址其组分主要是蒙脱石(微晶高岭土)、蛭石、伊利石(水云母)和硫化铁等。它们的主要理化性质是:
1、蒙脱石
蒙脱石化学组成为(Na,Ca)0.33(Al,Mg)2【Si4O10】(OH)2·nH2O,晶体属单斜晶系的含水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蒙脱石颗粒细小,约0.2~1微米,具胶体分散特性,通常都呈块状或土状集合体产出。
2、蛭石
蛭石属化学成分复杂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由于其变化不定,一般很难用准确的化学式表达,即使同为蛭石,但因水化程度不同,氧化作用不一,其化学成分也难相同。由于外形似云母,通常由黑(金)云母经热液蚀变作用或风化而成。因其受热失水膨胀时呈挠曲状,形态酷似水蛭,故称蛭石。
3、伊利石
伊利石是白云母、蒙脱石、高岭石以及长石等矿物经风化作用而转变为粘土矿物的中间过渡产物。是一种钾硅酸盐矿物,又称水云母。矿物成分除伊利石外,伴生的有石英、绢云母、地开石、高岭石等,不具有膨胀性和可塑性。常见于云母片岩、片麻岩等风化后所形成的粘土中,也常见于由中、酸性火山岩经风化而形成的土壤中。
由于高含水量土遗址的土体含有较多的上述物质,出土时土体即表现为高含水状态。遇水时,土体即膨胀隆起,一般自由膨胀率在10%以上,具有明显的湿胀干缩表现,产生较大的上举力,使文物上升可高达10cm;失水时土体即收缩下沉。由于这种体积膨胀收缩的反复可逆运动,以及文物各部位挖方深度、上部荷载以及浸湿、脱水的差异,使文物产生不均匀的升、降运动,造成文物出现裂缝、位移、倾斜,甚至倒塌。
因此高含水量土遗址的保护已成为国内外文物保护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具体地说,是要寻找到一种新的加固材料和方法,使高含水量土遗址得到妥善保护并为开发利用提供可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并克服高含水量对遗址土体及泥化文物保护处理的阻力:加固材料必须具有高渗透性,高强度,抗老化性强,能自动调节文物及土体水分的平衡(即把吸水率调节在可控范围内);所形成的土壤结构体,不仅能大大提高抗水性,还要能保持土体与赋存文物的牢固而稳定的结合,还不影响文物外观色泽,以适应南方地区土遗址的保护。
土遗址已一经发掘,生存环境就必然发生改变,含水量的不断变化,使土体和赋存泥化文物从出现细小裂缝开始,到裂缝逐渐增大,并出现位移,发展到土体及泥化文物松散沙粒化,再到局部垮塌等,都会经历一系列不利的发展变化,遗址变得十分脆弱。要阻止裂缝的形成、发展以及土体松散沙粒化,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加固填充材料。虽然文物产生裂缝等损害的原因很复杂,就材料而言,干燥收缩和温差收缩是主要原因,如何增加强度、补偿收缩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固体晶憎水材料从遗址本体的物质结构出发,所采用的加固材料能从遗址本体内部入手,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加固材料与加固对象自发组装,形成较为牢固的整体,因为是从内部入手,不仅使文物自身应力得到加强,足以维持文物的结构稳定,还保证了文物信息原貌的不变,改变了以往重视从外部补救加固的传统。
本发明是将自主研制的固体晶憎水材料溶于水等液化介质中,得到各种不同流动性的液态或半液态体,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需求,采用相应的工艺方法施于文物上,它能迅速渗入到文物的毛细管内,随着结晶水化物的生成,使混合物产生适度膨胀,并在邻位约束下,在微区产生小而均匀的预应力,这一应力能有效补偿文物的干缩和冷缩;同时水化形成的大量固体晶具有十分致密的水化石结构,填充毛细孔隙作用,使文物中孔径下降,总孔隙减少,大大改善了文物中孔结构的分布,使文物更加密实,强度显著提高,抗裂防渗性能和耐久性明显改善,同时具备了疏、憎水功能和自动调节水分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抵抗周围环境介质侵蚀的能力。
具体地说:
一、固体晶憎水材料的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1、固体晶憎水材料的基本组分(重量百分比)
氯化镁            30%~40%
高镁矿粉          45%~55%
三氯化铁          3%~5%
复合添加剂        4%~5%
硫酸铝钾        2%~3%
硫酸铜          2%~3%
验证:
*所有组分下限之和小于100%,所有组分上限之和大于100%;
*每一组分的下限加其它组分的上限之和大于100%;
*每一组分的上限加其它组分的下限之和小于100%。
2、填充材料
①膨胀珍珠岩
可根据遗址受损情况酌情使用:裂缝大用量大;裂缝小用量小;
所配溶液与膨胀珍珠岩的比例为:1∶1~1∶100;
其作用是起填充作用。
②遗址土
用法同上;其作用是保持遗址外观。
2、固体晶憎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固体晶憎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将硫酸铜和三氯化铁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入粉碎机粉碎,然后放入2#缸中;
②将硫酸铝钾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温度在100℃左右),直至硫酸铝钾全部熔化为止,然后将其倒入1#缸中,再加适量的水用木棒搅拌20分钟左右,防止沉淀;
③在2#缸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20分钟左右,静置至完全沉淀后,将上层液体倒入3#缸中;
④将氯化镁和高镁矿粉按比例倒入4#缸中加水搅拌;
⑤将1、3、4#缸中的液体加复合添加剂倒入5#缸内,搅拌即得。
3、材料选择及作用原理
1)材料选择及其性能
过去用有机硅和硅酸钠加固土遗址及其泥化文物,由于有机硅抗水性能差,吸水力过大,削弱了车马文物的强度和耐压度,不能保证车马文物的稳定性。用瓦灰和一些成膜性物质进行表面保护,也因瓦灰和成膜性物质与文物的物理特性差别很大,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分离现象导致文物在它们的外力作用下崩溃。因而,本发明选择了氯化镁(MgCl2)、高镁矿粉、膨胀珍珠岩、氯化铁(FeCl3)、含有生物纤维素的复合添加剂以及遗址土,按照一定比例(视加固对象受损情况而定)配制成浆液,对车马坑进行灌浆加固。
①氯化镁
氯化镁是一种无色六角晶体,易潮解,溶于水。
②高镁矿粉
高镁矿粉的主要成分是MgO,选用高镁矿粉和氯化镁为原料,比硅铝胶粘剂的强度提高2~3倍,吸水率降低50%~70%。
③膨胀珍珠岩
  化学成分 SiO2 Al2O3 Fe2O3 CaO K2O Na2O MgO H2O
  含量百分比   68~74   ±12   0.5~3.6   0.7~1.0   2~3   4~5   0.3   2.3~6.4
珍珠岩经膨胀而成为一种轻质、多功能新型材料——膨胀珍珠岩。膨胀珍珠岩对土壤起到了降低孔隙、减小孔径和孔表面积的作用,可改善和优化后期土壤结构体的孔结构,使这些微孔从早期的有害孔(孔径20~50nm)细化为后期的无害孔(孔径<20nm)甚至消失,有助于提高加固基材的力学强度和耐久性,充分体现出抗气候性强的优点和良好的抗收缩膨胀能力,能在此方法中充当骨料,能极好地改变胶结物的弹性,尤其是在液态系统中使用时,能使砂浆的流动性大大提高。
④氯化铁
氯化铁作为催化剂在此方法中使用,氯化铁添加量的多少决定了化学浆固化速度及颜色的深浅。
⑤复合添加剂
复合添加剂是一种含有生物纤维素材料的溶液。由于生物纤维素和植物或海藻产生的天然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单元,但生物纤维素纤维却有许多独特的性质。这些性质是:
A、生物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素相比无木质素、果胶和半纤维素等伴生产物,具有高结晶度(可达95%,植物纤维素的为65%)和高的聚合度(DP值2000~8000);
B、超精细网状结构,由直径3~4纳米的微纤组合成40~60纳米粗的纤维束,并相互交织形成发达的超精细网络结构;
C、生物纤维素的弹性模量为一般植物纤维的数倍至10倍以上,且抗张强度高;
D、生物纤维素有很强的持水能力,未经干燥的生物纤维素的WRV值高达1000%以上,冷冻干燥后的持水能力仍超过600%,经100℃干燥后的生物纤维素在水中的再溶胀能力还能与棉短绒相当;
E、生物纤维素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适应性和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
F、生物纤维素由于其纳米级超细纤维对物体具有极强的缠绕结合能力和拉力强度。
2)作用原理
(1)高含水量土壤中阳离子吸附性和代换性的改良
车马坑土体的松散沙化以及开裂、变形都是由于土体水分的流失致使土体体积收缩不均匀引起的。氧化镁的加入使酸性晶转化为酸性镁,水化热过程中加入膨胀土,使整个物料交变为晶体硬骨架,从而使晶结格达到硅酸水泥的强度和硬度,遇水而不分散。同时,硬度的增加,可使酸性镁的吸水性控制在技术要求范围内。较好地控制了氧化镁的吸水率和晶结格增强了酸性镁的密实度和强度,此两项技术突破了世界性的难题,也跨越了长久以来世界应用氧化镁上的技术难关。
针对高含水量土壤中阳离子吸收性和代换性进行的改良,一方面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盐可提高土壤物质的溶解度,当增加矿质胶体后,进一步激发了矿物材料的活性,使得渗透力及离子代换量得以显著提高;另一方面赋存文物土壤中沉积腐殖质的有机物和其他丰富的硅酸盐层之间由钙离子和镁离子承担连接,具有带电性的钙镁离子可显著提高土壤结构的交换量,增强加固材料与土壤之间的吸附、嵌镶能力,部分离子不断发生重新排列而致密化,形成另一种非结晶体矿物结构。同时,利用土壤中丰富的金属离子铁和铝进行牢固的氧桥结合,不仅平衡了晶体中的电荷,还填充了结构空隙。
适当的非金属矿物质珍珠岩的加入,具有可协调离子交换容量、较强的保水能力、良好的粘接性能,保证了土壤及赋存文物结构中的孔径下降,总孔隙减少,大大改善了文物中孔结构的分布。尤其在液态系统中使用时,砂浆的流动性能非常好,彻底改变了加固材料的扩散途径,使其优先由表面接触向内部扩散并不断进行交换,使加固材料的结构越来越致密,从而得到土壤结构适宜的应力强度。
车马坑土体经过加固保护,其结构更加密实、强度显著提高、抗裂防渗能力和耐久性明显改善,同时大大提高了遗址土体抵抗周围环境介质侵蚀的能力。
(2)生物纤维素与土壤复合胶凝体系的优势互补
生物纤维素的参与使得被加固的泥化文物与其载体土之间具有了更加牢固结(嵌)合的媒介力。生物纤维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与高等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相比,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如超强的吸水性、不同凡响的机械性能、结晶度高、分子取向好等。由于生物纤维素的分子量小于水,经机械匀浆后与各种相互不亲和的有机、无机纤维材料混合,作为膨胀土材料中的合成添加剂,用于加固文物十分牢固。由于遗址土体中含有蒙脱石成分,蒙脱石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阳离子交换性能,对生物纤维素同样也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在加固过程中,生物纤维素很容易随水分子渗入到泥化文物和土体中,在泥化文物与土体间能够以嵌合的方式形成网络结构,同时由于生物纤维素具有的优异特性,它的加入改善了其他材料刚性有余、柔韧性不足的缺陷。
此外,它还与无机胶体有着共性,如颗粒极小、拥有巨大的比表面以及带有电荷。土壤胶体也常带有负电,相互都具有负的电动电位而相互排斥,电动电位愈高排斥力愈强,成为稳定的溶胶状态。当电动电位降至一定程度时,胶体即可凝聚。随着结晶水化物的生成,使混合物产生适度的膨胀,并在其邻位约束下,在微区产生小而均匀的预应力。复合添加剂生物纤维素的引入,不仅改善了早期结构,还使赋存文物及土壤在没有地下水干扰和并非恒温恒湿环境下获得较为适宜的晶/胶比,即:当土壤周围水分过高时,生物纤维素会利用自身超强的吸水能力,将过多地吸入水分;而当土壤周围水分偏低时,它又会在周围相邻物质强大的电位力作用下,将自身所含水份释放出来,由此而协调和保持遗址土体水率的稳定。因此,生物纤维素的参与可保证遗址土体体系中保水率始终处于可调控状态。从而保持土体与赋存文物成为牢固而稳定的结构体,由此才能达到保护文物的最终目的。
二、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
(一)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测量裂缝大小和土遗址含水量;
②根据所得信息计算出所需的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量;
③根据不同的遗址情况,使用喷洒或灌注等不同方法对遗址进行保护:
A、对于保存比较好(没有裂缝,或者细小裂缝)的水平面,将固体晶憎水材料喷洒在表面,反复进行多次即可;
B、对于护坡、立面(墙体)和裂缝则要找到最适合的压灌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布嘴,灌浆嘴要布置在裂缝处,裂缝如果纵横交错,在交叉处设灌浆嘴;
b、埋嘴,用防水油埋灌浆嘴;
c、压水,测量水量和流量,以便确定固体晶憎水材料的用量;
d、灌浆,灌浆控制压力大于地下水压力49-98千帕,从最下部的灌浆管压入,直至顶阀门溢出为止;关闭所有阀门;待固结后拆除灌浆管。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固体晶憎水材料和加固方法在搬迁的湖北枣阳九连墩车马坑遗址土体及泥化文物的加固保护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本发明可以在类似的文物遗址保护中推广应用。
3、固体晶憎水材料不仅在古遗址保护领域具有应用价值,它在抗水、防火、保温节能上显现出来的优异性能若应用到建筑领域,将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修复前的车马坑照片;
图2是修复后的车马坑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实验室试验研究
1、对比试验。
试验样品为:1#原装遗址土、2#高分子材料加固遗址土、3#固体晶材料加固遗址土,采用这三种样品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样品制备:直径50mm,高20mm的固定容器,根据1#原装遗址土、2#高分子材料加固遗址土、3#固体晶材料加固遗址土对材料配比的不同要求分别制样。
1#原装遗址土,为不加任何其他材料的遗址土;
2#高分子材料加固遗址土,为按3∶1的比例即3份高弹性高分子材料与1份水对原装遗址土进行加固的样品;
3#固体晶材料加固遗址土,按照5∶2∶8的比例,即将5份氯化镁,2份水,8份高镁矿粉,配制成化学浆对原装遗址土进行加固的样品。
1)抗水变形试验
取上述三种样品,分别量取100ml的水置于400ml的烧杯内,将样品在同一时间内分别置于三个这样的烧杯中,并同时记时,观察每种样品的变化情况,结果为:
1#,遇水土壤表面即发生膨胀、松散,1分20秒后彻底崩溃;
2#,在第1分钟时开始产生气泡,并有明显吸水发生,2小时后松散痕迹明显,1周后彻底塌陷;
3#,于2007年9月8日入水浸泡至今仍无变化。
2)抗收缩试验
在容量相同的模具内
1#,干燥一周后,在样品周边便出现3-5mm的收缩;
2#,干燥一周后,在样品周边便出现1-2mm左右的收缩;
3#,至今在样品周边无收缩出现。
由于文物遗迹是受人类保护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不允许任何外应力的干扰。对于加固保护后文物遗迹的抗水变形等技术指标的要求,须建立在文物自身抗变形能力的基础上来考量。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着重对遗址土体的抗水变形能力和抗收缩变形能力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得出采用固体晶材料加固遗址土体完全能够抵御保护条件下(改造遗址周围地质环境,减少外因干扰)环境对遗址土体的侵蚀这一结论。
与此同时,我们还制作了7组样品,委托湖北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干燥收缩、抗水变形参量、紫外线老化和粘接强度等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检测(见附件《检验报告》),检测结果显示:固体晶加固遗址土的干燥收缩强度为1.05~8.4MPa之间,远远大于原装遗址土的0.39MPa;固体晶加固遗址土的抗水变形参量是0.21~0.7MPa之间,优于原装遗址土的0MPa。这两项检测指标与我们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2、现场加固试验
为使车马坑的现场加固取得成果,特别制定了相应的加固修复方案,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对车马坑的整体加固;第二个阶段是对马骨的修复。
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鉴于塌陷、开裂的情况严重,加固工作分四部分进行:粘接车体断裂部分;加固车坑部分;加固马坑部分;还原表面部分。
按照方案所设计的内容,对车马坑采用灌浆加固法,所用材料为:
氯化镁(MgCl2)、高镁矿粉、膨胀珍珠岩、氯化铁(FeCl3)以及遗址原装土。
1)粘界断裂处
三号车坑的右侧车轮因长期处于向外严重倾斜状态,由于自重原因,车轮上半部一大块断裂,因此,粘接修复首先从此处开始。
第一步:先用牙签准确地把断裂的土块适当固定在车轮上的原位置,并且用木棍支撑好,然后再用一定湿度的泥浆从下到上堵好,在顶部留一个小孔,并在周围筑一个围沿,以方便灌浆。
第二步:和浆。分别将三氯化铁按照1∶2的比例配制成水溶液;氯化镁配制成5∶2的水溶液,然后加入8份的高镁矿粉,混合并搅拌均匀,之后加入2%的复合添加剂并搅拌均匀。
第三步:准备好一盆湿泥,之后用水瓢舀一定量的化学浆,并酌量加入碾碎干燥后的遗址原装土,搅拌好,装入洗瓶中。
第四步:把浆从顶部小孔灌入,并分人注意车轮的两边,以防止浆液从其它孔漏出,一旦漏出就用准备好的湿泥堵好,并用海绵清除漏出的浆液,之后用清水小心搽洗,以防留有痕迹。
第五步:待浆液半硬化,立即清除围堰和湿泥,并清除多余的浆液,并用遗址原装土还原遗址出土的形貌。
2)车坑加固
加固车坑部分也分两步:加固车坑基座和加固车体。首先加固基座部分,以便使它能够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并且防止车体坍塌和下陷。此后再加固车体本身。
第一步:探裂缝。为了全面结实的加固车坑的基座,必须把所有粗缝(对车坑构成威胁)都找出来,并灌浆充实,使之结实牢固,能长久支撑整个车体。因此首先用一定大小的钢条把基座边沿的松散土块小心揭取,用竹签探明所有的粗洞内部情况。
第二步:配制浆液,加固基座。首先按照前面第一部分所介绍的比例配制好化学浆,之后将每条粗裂缝充灌一遍,使坑内每条细小但又无法看见的小缝都能填充上加固料。如此加固一遍后,在配制的化学浆中加入一定量的膨胀珍珠岩,量的多少视缝的大小而定。在以上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漏浆的情况,因此,随时注意用湿泥土堵漏,灌浆完成以后,再把揭取的泥块放回原位置,再用一些稍稀的浆把泥块灌注粘接起来。
第三步:配制浆液,加固车体。首先按照5∶2∶8的比例将氯化镁,水,高镁矿粉,配制成化学浆,之后加入三氯化铁催化剂,之后将其灌入洗瓶中,并且加入一定量的遗址原装土和复合添加剂,如同第一阶段所述,用细铁丝探洞并筑围堰,之后将薄膜覆盖在缝的周围,以防止化学浆滴到车体上。如果车体上的缝比较大,采用漏斗间隔灌浆,直至灌满。在灌浆过程中,为防止堵塞,需经常用竹签小心戳一戳。
3)马坑加固
马坑的加固试验也与车坑一样,只是在灌浆时,将马骨及泥化木车用薄膜盖好,防止浆液对它们的“污染”。在配制浆液时,根据需要筛好不同粗细的膨胀珍珠岩。在灌完一遍后,回头再探一遍,找出未查明的小缝,以使马坑得到彻底加固。
4)表面还原
在所有的裂缝得到加固之后,开始对车马坑进行表面还原处理。
第一步:用浆液加固四周土块与钢板(承托整个搬迁遗址)之间的缝隙,用比较稀的浆液灌进去,之后施压使之严实。
第二步:还原车坑中表面部分,用扫帚把一些泥渣清扫干净,之后用毛刷再清扫一遍。
第三步:配置一定浓度的浆液,加入大量的土灰和三氯化铁,使之有明显的粘稠感,之后用瓢从上浇入,使之缓慢沿着坑面往下流,同时用毛刷不停的刷,使浆液与车坑表面充分接触,而且分布均匀,之后用毛刷轻轻的戳,使之具有与发掘土表面有同样的质感,同时发挥出抗裂和防表面灰化的作用。
第四步:整个车马坑表面的还原。首先用猪毛刷把表面清扫干净,防止还原时化学浆与土块剥离,之后配置一定浓度的化学浆,加入适量的遗址原装土,使之粘稠合适,浇在车马坑表面,再用建筑铲用力刮均匀,然后再用毛刷轻轻蘸一下,然后再用筛子在其表面撒上一层细土,即还原如初。对于比较完整的表面,直接在其上刷一遍氯化镁溶液,之后再撒上细土。表面还原工作完成后清扫马骨上的浮灰,使之清晰可辨。
修复前后的对比情况如图1、2。

Claims (1)

1.一种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测量裂缝大小和土遗址含水量;
②根据所得信息计算出所需的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量;
③根据不同的遗址情况,使用喷洒或灌注不同方法对遗址进行保护:
A、对于保存比较好的水平面,将固体晶憎水材料喷洒在表面,反复进行多次即可;
B、对于护坡、立面和裂缝则要找到最适合的压灌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布嘴,灌浆嘴要布置在裂缝处,裂缝如果纵横交错,在交叉处设灌浆嘴;
b、埋嘴,用防水油埋灌浆嘴;
c、压水,测量水量和流量,以便确定固体晶憎水材料的用量;
d、灌浆,灌浆控制压力大于地下水压力49~98千帕,从最下部的灌浆管压入,直至顶阀门溢出为止;关闭所有阀门;待固结后拆除灌浆管;
所述固体晶憎水材料,其基本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
Figure FSB00000671510700011
所述复合添加剂是一种含有生物纤维素材料的溶液;
所述固体晶憎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将硫酸铜和三氯化铁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入粉碎机粉碎,然后放入2#缸中;
②将硫酸铝钾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直至硫酸铝钾全部熔化为止,然后将其倒入1#缸中,再加适量的水用木棒搅拌20分钟,防止沉淀;
③在2#缸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20分钟,静置至完全沉淀后,将上层液体倒入3#缸中;
④将氯化镁和高镁矿粉按比例倒入4#缸中加水搅拌;
⑤将1、3、4#缸中的液体加复合添加剂倒入5#缸内,搅拌即得。
CN2008100484201A 2008-07-17 2008-07-17 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8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84201A CN101318830B (zh) 2008-07-17 2008-07-17 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84201A CN101318830B (zh) 2008-07-17 2008-07-17 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8830A CN101318830A (zh) 2008-12-10
CN101318830B true CN101318830B (zh) 2012-04-25

Family

ID=40179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4842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8830B (zh) 2008-07-17 2008-07-17 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18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3429B (zh) * 2011-11-14 2014-12-17 曹传松 考古发掘现场固化保护方法
CN102839979A (zh) * 2012-09-26 2012-12-26 中国国家博物馆 可控考古模型试验场中的古井遗址复建方法
CN103539418A (zh) * 2013-11-05 2014-01-29 兰州大学 新型土遗址锚固用烧料礓石石英砂浆液
CN110510985B (zh) * 2019-06-04 2021-01-05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砂岩类石质文物加固的渗透型纯无机镁基加固材料及制备方法及加固方法
CN115304345B (zh) * 2022-08-05 2023-04-25 河南朴之原建筑肌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陶土浆体材料的制作与应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761A (zh) * 2003-11-12 2004-11-10 浙江大学 潮湿环境土遗址表层的加固剂及其加固方法
CN1693588A (zh) * 2005-06-23 2005-11-09 李最雄 一种土遗址加固剂与加固工艺
CN1718936A (zh) * 2005-07-28 2006-01-11 浙江大学 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防水加固方法
CN1912316A (zh) * 2006-08-23 2007-02-14 李克彪 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异地保护加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761A (zh) * 2003-11-12 2004-11-10 浙江大学 潮湿环境土遗址表层的加固剂及其加固方法
CN1693588A (zh) * 2005-06-23 2005-11-09 李最雄 一种土遗址加固剂与加固工艺
CN1718936A (zh) * 2005-07-28 2006-01-11 浙江大学 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防水加固方法
CN1912316A (zh) * 2006-08-23 2007-02-14 李克彪 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异地保护加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8830A (zh) 2008-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nggraini et al. Three point bending flexural strength of cement treated tropical marine soil reinforced by lime treated natural fiber
EP4129949A1 (en) Unfired construction material using original state shielding soi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Liu et al. Bio-mediated method for improving surface erosion resistance of clayey soils
CN104818707B (zh) 应用棉花秸秆固结和固化疏浚淤泥、新吹填土的方法
CN103936346B (zh) 一种页岩陶粒透水生态混凝土
CN101318830B (zh) 基于固体晶憎水材料的高含水量土遗址加固保护方法
L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and fertilizer release performance of planting concrete made with recycled-concrete aggregates from demolition
CN109594445A (zh) 一种生态环保彩色透水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04514217B (zh) 膨胀土地基改良剂及改良施工方法
Assadi Langroudi Micromechanics of collapse in loess
Liu et al. Microanalytical characterizations,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water 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solidified dredged sludge with industrial solid waste and architecture residue soil
CN102199925A (zh) 海水用粒子防渗材料
Atahu The effect of coffee husk ash on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expansive soil
CN105084835A (zh) 一种煤矿奥灰高承压水底板裂隙注浆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64809B (zh) 吹填海积淤泥固化剂及其固化方法
Jiang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Field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Grass-Planting Concrete Blocks with Concave-Convex Construction for Mid-Sized and Small River Revetment Projects.
Bayesteh et al. Behavior of cement-stabilized marine clay and pure clay minerals exposed to high salinity grout
Fe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clay particles on the microbial treatment of granite residual soil
Li et al. Impact of soil density on biomineralization using EICP and MICP techniques for earthen sites consolidation
Sharifi Teshnizi et al. Gypsum and rice husk ash for sustainable stabilization of forest road subgrade
CN103936375B (zh) 一种用于盐渍淤泥土壤硬化的固化剂及其应用
Wang et al. Montmorillonite combined with microbially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for wind erosion control of bare surface soil in arid mining area
CN101318831B (zh) 用于高含水量土遗址保护的固体晶憎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7590A (zh) 一种植物水泥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16759A (zh) 一种水泥稳定珊瑚砂基层或底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