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6370A - 影像色彩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色彩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6370A
CN101316370A CNA200710109812XA CN200710109812A CN101316370A CN 101316370 A CN101316370 A CN 101316370A CN A200710109812X A CNA200710109812X A CN A200710109812XA CN 200710109812 A CN200710109812 A CN 200710109812A CN 101316370 A CN101316370 A CN 101316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rominance signal
color
green
coefficient
sat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98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6370B (zh
Inventor
高盟超
李育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098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16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6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6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6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63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Color Television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像色彩调整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定义一肤色区域,此肤色区域包括一中央区域与一边界区域。接下来,判断一色彩信号是否位于此肤色区域;若此色彩信号位于中央区域,则根据一色调系数,调整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与蓝灰阶值;若此色彩信号位于边界区域,则根据一边界色调系数,调整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与蓝灰阶值。本发明因直接针对影像信号(R,G,B)进行运算以调整肤色区域中的色彩信号,避免色彩模型转换的运算流程,因此大大降低了电路复杂度以及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影像色彩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影像色彩调整方法及其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调整影像肤色色调及饱和度的影像色彩调整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视的传输信号多半采用Y(亮度)、C(色彩)分离的技术来传输,而上述的C信号是用来将色彩转换成R-Y与B-Y,以代表色彩的色调(hue)与饱和度(saturation),其中R与B分别为三原色的红色与蓝色信号。所以,传统方法多半是在这样的色彩模式(color model)之下做色调、饱和度和亮度对比的调整。
然而,传统的方法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只能同时调整所有色彩,无法针对特定的色彩区域作调整。例如加强蓝天白云、绿叶、夕阳等特定色彩区域的饱和度,使画面上显示的影像更为鲜艳动人,或是将偏红或偏白的肤色调整回到正确的位置。第二个问题是即使输入源是数字的红、绿、蓝(简称为RGB)信号,也要先转换到上述的Y、R-Y、B-Y模式,调整过后再转回显示用的RGB模式。这个转换动作会增加电路的复杂度与成本。
色彩调整是目前显示器的重要功能,其中以肤色的自然呈现最为人眼所重视,面对各式各样的影像来源,一种供用户调整肤色的机制是不可或缺的。而目前的显示器多仅提供单一色彩(如红、蓝、绿)的调整功能,而没有针对肤色提出个别调整的功能选项,无法提供用户简易的肤色调整功能。此外,不同的色彩调整方式,其主要的差别在于演算法的差异,在传统技术的色彩调整通常需要进行色彩模型的转换。色彩模型的转换需要使用复杂的运算电路,因此如何找出有效且电路实现成本较低的色彩演算方式是目前技术所需努力追求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色彩调整的方法与装置,可直接在RGB模式下进行肤色调整,而不需要经过色彩模式转换,以降低相关电路的复杂度与成本。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色彩调整的方法与装置,将肤色区域分为两个个别区域,针对边界处进行渐进式的调整,以降低拟似轮廓(pseudo contour)的发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色彩调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定义一肤色区域,此肤色区域包括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为了影像的连续性,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的系数不同。接下来判断一色彩信号是否位于此肤色区域,并区分此色彩信号是位于中央区域还是边界区域。若此色彩信号位于中央区域,则根据一色调系数,调整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与蓝灰阶值。若此色彩信号位于边界区域,则根据一边界色调系数,调整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与蓝灰阶值。其中,此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分别以R、G、B表示。
在本发明的色彩调整的方法中,将R>G>B的色彩区域定义为肤色区域,而其中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则由一阀值所决定。中央区域符合(R-G)>X且(G-B)>X,而边界区域符合0≤(R-G)≤X且0≤(G-B)≤X,其中阀值X等于30。
在本发明的色彩调整的方法中,色调系数包括一绿色调系数g与一蓝色调系数b,若色彩信号位于该中央区域,则调整后的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等于G-(G*g),调整后的色彩信号中的蓝灰阶值等于B-(B*b),且0<g<0.2、0<b<0.2。
在本发明的色彩调整的方法中,边界色调系数包括一绿边界色调系数ge与一蓝边界色调系数be,若色彩信号位于边界区域,则调整后的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等于G-(G*ge),调整后的色彩信号中的蓝灰阶值等于B-(B*be),此外ge=g*(R-G)/30*(G-B)/30、be=b*(R-G)/30*(G-B)/30。
从另一观点来看,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色彩调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定义一肤色区域,此肤色区域包括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为了影像的连续性,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的系数不同。接下来判断一色彩信号是否位于此肤色区域,并区分此色彩信号是位于中央区域还是边界区域。若此色彩信号位于中央区域,则根据一饱和度系数,调整色彩信号中的饱和度。若此色彩信号位于边界区域,则根据一边界饱和度系数,调整色彩信号中的饱和度。
在本发明的色彩调整的方法中,上述调整饱和度的色彩调整的方法,若色彩信号位于中央区域,则调整后的色彩信号的红灰阶值等于(R-M)*k+M,调整后的色彩信号的绿灰阶值等于(G-M)*k+M,调整后的色彩信号的蓝灰阶值等于(B-M)*k+M,其中M为一中间值,M等于(R+B)/2,k为饱和度系数。
在本发明的色彩调整的方法中,上述调整饱和度的色彩调整的方法,其中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边界区域,则调整后的色彩信号的红灰阶值等于(R-M)*ke+M,调整后的色彩信号的绿灰阶值等于(G-M)*ke+M,调整后的色彩信号的蓝灰阶值等于(B-M)*ke+M,其中M为一中间值,M等于(R+B)/2,ke为边界饱和度系数,k为饱和度系数,ke等于(k-1)*(R-G)/30*(G-B)/30+1。
在本发明的色彩调整的方法中,上述调整饱和度的色彩调整的方法,其中饱和度系数为定值,边界饱和度随饱和度系数与色彩信号中的红、绿灰阶值而变。
在本发明另的色彩调整的方法中,若色彩信号未位于肤色区域,则不予调整。
从再一观点来看,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色彩调整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调整单元、判断单元及选择器。接收单元是用来接收一色彩信号,调整单元耦接至接收单元的输出,并根据一色调系数与一边界色调系数,调整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蓝灰阶值。判断单元用以判断该色彩信号是否位于一肤色区域,并输出选择信号,而选择器耦接于接收单元与调整单元,并根据选择信号,输出色彩信号或调整后的色彩信号。
在本发明的色彩调整装置中,上述调整单元还会根据饱和度系数与边界饱和度系数,调整色彩信号中的红灰阶值、绿灰阶值与蓝灰阶值,然后经由选择器输出以调整位于肤色区域的色彩信号。
本发明因直接针对影像信号(R,G,B)进行运算以调整肤色区域中的色彩信号,避免色彩模型转换的运算流程,因此大大降低了电路复杂度以及生产成本。此外,本发明可同时适用于色相与饱和度的调整,让显示器在肤色调整的功能上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肤色色调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色度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色调区域划分的色度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肤色饱和度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色彩饱和度分布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色彩调整装置的方块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色调调整步骤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饱和度调整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肤色色调(Hue)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请参考图1的步骤S110,首先定义一个肤色区域,其中肤色区域包括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将R>G>B的区域定义为为肤色区域,其中R、G、B为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NTSC)标准的色彩模型,分别表示色彩信号的红灰阶值、绿灰阶值以及蓝灰阶值。
接下来,步骤S120判断一个色彩信号是否位于该肤色区域内。若色彩信号位于肤色区域的中央区域内,则根据色调系数来调整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蓝灰阶值(步骤S130)。若此色彩信号位于肤色区域的边界区域,则根据边界色调系数来调整色彩信号的绿灰阶值、蓝灰阶值(步骤S140)。若色彩信号未位于肤色区域中,则不予调整,直接输出(步骤S150)。此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110还包括接收该色彩信号,而在上述步骤S140之后,还包括输出调整后的色彩信号。
接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调整范围。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色度图(chromaticity diagram)。在图2当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三原色红、绿、蓝分别标示为PR、PG、PB,这三点之间的三角形包含了上述显示装置能显示的所有色彩。黄色(yellow)、洋红色(magenta)、青色(cyan)在三角形的三边上分别标示为PY、PM、PC。PR、PC之间,PG、PM之间以及PB、PY之间的三条直线将三角形划分为六个色彩区域,分别标示为1到6。而位于三角形之内,色彩区域1~6的共同顶点是白色PW。下面的表1是色彩区域1~6的定义。
表1,色度图中的色彩区域定义
  色彩区域   顶点   灰阶值比例关系
  1   PR、PY、PW   R>G>B
  2   PR、PM、PW   R>B>G
  3   PB、PM、PW   B>R>G
  4   PB、PC、PW   B>G>R
  5   PG、PC、PW   G>B>R
  6   PG、PY、PW   G>R>B
本实施例是将色彩区域1定义为肤色区域。以R、G、B分别代表某个像素的色彩信号的红、绿、蓝灰阶值,只要满足R>G>B,这个色彩信号就位于本实施例的调整范围之内。不等式R>G>B可以拆解为R>G与G>B。在图2的色度图当中,色彩区域1就是位于PY与PB之间的直线(表示R=G)右边,以及PR与PC之间的直线(表示G=B)之上。
请参考图3,肤色区域中的中央区域310与边界区域320(斜线部分)则由一阀值X所决定,其中该中央区域符合(R-G)>X且(G-B)>X,该边界区域符合0≤(R-G)≤X且0≤(G-B)≤X,在本实施例中X=30。阀值X主要限定边界区域的范围,在中央区域中,色调系数可以是预设常数,也可以由使用者任意指定,而在边界区域中,边界色调系数会随着色调系数与色彩信号的RGB三灰阶值而改变。假设色调系数设定为绿色调系数g与蓝色调系数b,而边界色调系数分别以绿边界色调系数ge与蓝边界色调系数be表示,Rout、Gout、Bout分别表示调整后的红灰阶值、绿灰阶值以及蓝灰阶值,X表示阀值,本实施的调整方式可以下列公式表示:
位于中央区域的调整公式:
Rout=R
Gout=G-G*g
Bout=B-B*b
位于边界区域的调整公式:
Rout=R
Gout=G-G*ge
Bout=B-B*be
ge=g*[(R-G)/X]*[(G-B)/X]
be=b*[(R-G)/X]*[(G-B)/X]
简单的来说,本实施例的调整方式是将肤色区域分为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分别以两种调整公式进行色彩信号的调整,以降低拟似轮廓的发生。当色彩信号位于中央区域时,以定值调整色彩信号,当色彩信号位在边界区域时,以渐进式的方式调整色彩信号,会使边界上的色彩信号以渐进式变化,进而降低错误轮廓的发生。在进行色彩信号的调整时,若色彩信号位于肤色区域之外,则不予调整直接输出。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色彩信号位于肤色区域中,其红灰阶值也不会进行调整。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位于顶点PR与PG之间的阀值与位于顶点PG与PB之间的阀值可设定为不同值,而边界区域则会随着阀值而调整。在图3中存在两条虚线,分别代表偏红(R)方向的阀值X与偏绿(G)方向的阀值Y,本实施例将阀值均设为30。假设顶点PR与PG之间的阀值为X,顶点PG与PB之间的阀值为Y,则中央区域符合(R-G)>X且(G-B)>Y,该边界区域符合0≤(R-G)≤X且0≤(G-B)≤Y,其边界色调系数ge与be则如下列公式所示:
ge=g*[(R-G)/X]*[(G-B)/Y]
be=b*[(R-G)/X]*[(G-B)/Y]
理论上,区域1内部每一个位置都应该存在一个相对应的色调系数,但是在实际应用上,通过繁琐的运算找出精确的色调系数并不实用,这种作法需要极复杂的电路来实现,而且效果也不十分突出。所以本实施例将肤色区域划分为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请参考图3),然后中央区域采用一致的色调系数,而边界区域采用随位置而修正的边界色调系数,因此大大降低电路的复杂度,而且解决了伪轮廓的问题。
当一个色彩信号出现时,若坐落在区域2~区域6,则色调系数g=b=0,也就是说,此色彩信号非肤色,不予以调整。当此色彩信号落在区域1时,R维持原值,不予调整(即红灰阶值R不予以调整),然后G与B分别根据色调系数g及b进行调整。其中,色调系数g及b是可以调整的参数,使用者可以针对个人的喜好,将色调系数g调大,使影像中人物的肤色偏向洋红色(Magenta,R与B的中间色,像喝醉酒的脸红),或者将色调系数b调大,使影像中人物的肤色偏黄(Yellow,R与G的中间色,类似黄疸病的颜色)。
第二实施例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亦提出一种可调整饱和度的色彩调整方法,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肤色饱和度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4实施例与图1实施例主要差别在于图4主要针对饱和度作调整,其色彩调整的演算法不同,但肤色区域的划分与图1相同,在此不再累述。请参考图4的步骤S410,首先定义一个肤色区域,其中肤色区域包括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接下来,步骤S420判断一个色彩信号是否位于该肤色区域内。若色彩信号位于肤色区域的中央区域内,则根据饱和度系数来调整色彩信号的饱和度(步骤S430)。若此色彩信号位于肤色区域的边界区域,则根据边界饱和度系数来调整色彩信号的饱和度系数(步骤S440)。若色彩信号未位于肤色区域中,则不予调整,直接输出(步骤S450)。其中,饱和度系数可以是预设常数,也可以由使用者任意指定,边界饱和系数会随着饱和度系数与色彩信号的RGB三灰阶值而改变。
图5为一色彩分布图,外框A为人眼所能看到的所有色彩的范围,内框B为显示器所能呈现的所有色彩的范围。内框B里面有许多向外发散的线条(色彩分布图的内框B是一个倒立的三角锥),每一条线上的RGB比例皆相同,所以是属于同一色相,亦即代表着相同的颜色。但是越接近内框B的内部,表示颜色越淡,一个色相的浓度即随着线条向外而增加。越接近内部,RGB之间的差值就越小,当R=G=B时,则为黑白画面,而颜色越淡,饱和度就越差,反之,若远离内部,即表示饱和度越好,RGB之间的差值也越大。举例而言,(R1,G1,B1)=(1,2,3)与(R2,G2,B2)=(10,20,30)的比例相同,所以是同一种颜色,但是(R2,G2,B2)=(10,20,30)的颜色比较浓,饱和度比较好。
根据上述理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调整色彩饱和度的方法。因为本实施例主要是针对肤色区域(R>G>B)做饱和度调整,所以先计算出一个中间值M=(R+B)/2,再设定饱和度系数k,其中饱和度系数k是一个可以随着使用者偏好调整的参数。然后利用中间值M与饱和度系数k调整RGB等参数值,得到调整后的色彩信号的RGB参数值,分别以Rout、Gout、Bout表示如下:
Rout=M+k*(R-M)
Gout=M+k*(G-M)
Bout=M+k*(B-M)
在实际应用上,区域2~6的饱和度系数k=1,将其代入上述公式,可知非肤色区域的饱和度不会受到改变。当饱和度系数k大于1时,Rout比R更偏离中间值M,而Bout也比B更偏离中间值M,所以Rout与Bout的差值比R与B的差值还要大,因此Rout、Gout、Bout的饱和度比RGB的饱和度高。反之,若使用者调整饱和度系数k到小于1,则此色彩信号的饱和度就会下降。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肤色调整失真,可将饱和度系数范围设定为0<k<2。
接下来,与色彩色相调整方法相同的,为了使画面整体较为流畅,避免拟似轮廓现象,本实施例的色彩饱和度调整方法亦存在一边界饱和度系数ke、偏红(R)方向的阀值X与偏绿(G)方向的阀值Y,此处阀值亦设为30(请参照图3),因此边界饱和度系数ke等于(k-1)*(R-G)/X*(G-B)/Y+1。若此色彩信号位于肤色区域的边界区域,则根据边界饱和度系数ke来调整色彩信号的饱和度系数(请参照步骤S440),其参数调整公式如下:
Rout=M+ke*(R-M)
Gout=M+ke*(G-M)
Bout=M+ke*(B-M)
经由图4与图5实施例的说明,在调整饱和度方面,同样将符合R>G>B的色彩区域定义为肤色区域,然后利用阀值定义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并配合上述图4与图5所述的调整公式调整色彩信号中的RGB参数值。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可直接调整色彩信号中的RGB参数值,不需要经过色彩模式转换,因此可大幅降低相关电路的复杂度与成本。同时,将肤色区域分为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其中在中央区域中以固定的参数值来进行调整,可降低电路或影像资料运算的复杂度,在边界区域采用渐进式的调整方式,可有效降低拟似轮廓的发生。
第三实施例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可将上述图1、图4等调整方法整合于一调整装置中,同时调整色彩信号的肤色调整与饱和度。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色彩调整装置的方块图,色彩调整装置600包括接收单元610、调整单元620、判断单元630以及选择器640。调整单元620耦接于接收单元610与选择器640之间,判断单元630耦接于选择器640与接收单元610之间。此外,选择器640也直接耦接至接收单元的输出端。
接收单元610用以接收一色彩信号CS,并将其输出至选择器640的输入端。色彩信号CS的色差向量为R、G、B三个参数,经过调整单元620调整后的色差向量则转变为Rout、Gout、Bout三个参数。判断单元630则用以判断色彩信号CS是否位于一肤色区域并输出选择信号SS,选择器640根据选择信号SS,输出色彩信号CS或调整后的色彩信号CS。若色彩信号CS位于肤色区域(符合R>G>B的条件),则输出调整后的色彩信号CS的Rout、Gout、Bout参数,反之,则选择器640采纳原色彩信号的RGB参数作为输出信号。
上述调整单元620具有色调调整与饱和度调整功能,可同时进行色调调整与饱和度调整,其硬件实现方式可由电路实现或利用微处理器,以程序化的方式实现。调整单元620的运算方式分别绘示于图7及图8。请先参照图7,图7为根据图6实施例的调整单元的色调调整流程图。在色调调整方面,请同时参照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说明,步骤S710设定色调系数g、b,其设定方式可由使用者设定或是内建于色彩调整装置600。步骤S720则计算边界色调系数ge、be。接着,步骤S730则计算位于中央区域的色彩信号CS的Rout、Gout、Bout参数,步骤S740计算位于边界区域的色彩信号CS的Rout、Gout、Bout参数。上述步骤S730、S740的顺序可调换。图7所示的色调调整方式请参照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加累述。
关于饱和度的调整方式,请同时参照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与图8,图8为根据图6实施例的调整单元的饱和度调整流程图。步骤S810设定饱和度系数k,其设定方式可由使用者设定或是内建于色彩调整装置600。步骤S820则计算边界饱和度系数ke。接着,步骤S830则计算位于中央区域的色彩信号CS的Rout、Gout、Bout参数,步骤S840计算位于边界区域的色彩信号CS的Rout、Gout、Bout参数。上述步骤S830、S840的顺序可调换。图8所示的色调调整方式请参照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加累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因直接调整色彩信号RGB的色调及饱和度,而且将肤色区域划分为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而具备下列优点:
1.上述实施例不必经过繁琐的Y(亮度)、C(色彩)分离技术,所以结构及运算都较简单,降低了电路复杂度及生产成本。
2.上述实施例将肤色区域划分为中央区域与边界区域,并在其边界区域采用渐进式的方式调整色调与饱和度,所以本实施例能以低复杂度的电路设计(或程序设计),克服拟似轮廓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7)

1.一种色彩调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定义一肤色区域,该肤色区域包括一中央区域与一边界区域;
判断一色彩信号是否位于该肤色区域;
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中央区域,则根据一色调系数,调整该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蓝灰阶值;以及
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边界区域,则根据一边界色调系数,调整该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蓝灰阶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区域与该边界区域由一阀值所决定,其中该中央区域符合(R-G)>X且(G-B)>X,该边界区域符合0≤(R-G)≤X且0≤(G-B)≤X,其中X为该阀值,其中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分别以R、G、B表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阀值X等于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色调系数包括一绿色调系数g与一蓝色调系数b,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中央区域,则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等于G-(G*g),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中的蓝灰阶值等于B-(B*b),其中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分别以R、G、B表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0<g<0.2、0<b<0.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边界色调系数包括一绿边界色调系数ge与一蓝边界色调系数be,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边界区域,则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等于G-(G*ge),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中的蓝灰阶值等于B-(B*be),其中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分别以R、G、B表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ge=g*(R-G)/30*(G-B)/30、be=b*(R-G)/30*(G-B)/3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色调系数为定值,该边界色调系数随该色调系数与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灰阶值、绿灰阶值而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色彩信号未位于该肤色区域,则不予调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调整该色彩信号的红灰阶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定义该肤色区域的步骤中,该肤色区域符合R>G>B,其中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分别以R、G、B表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该色彩信号;以及
输出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
13.一种色彩调整方法,包括:
定义一肤色区域,该肤色区域包括一中央区域与一边界区域;
判断一色彩信号是否位于该肤色区域;
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中央区域,则根据一饱和度系数,调整该色彩信号的饱和度;以及
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边界区域,则根据一边界饱和度系数,调整该色彩信号的饱和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区域与该边界区域由一阀值所决定,其中该中央区域符合(R-G)>X且(G-B)>X,该边界区域符合0≤(R-G)≤X且0≤(G-B)≤X,其中X为该阀值,其中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分别以R、G、B表示。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阀值X等于30。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中央区域,则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的红灰阶值等于(R-M)*k+M,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的绿灰阶值等于(G-M)*k+M,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的蓝灰阶值等于(B-M)*k+M,其中M为一中间值,M等于(R+B)/2,k为该饱和度系数,其中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分别以R、G、B表示。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边界区域,则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的红灰阶值等于(R-M)*ke+M,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的绿灰阶值等于(G-M)*ke+M,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的蓝灰阶值等于(B-M)*ke+M,其中M为一中间值,M等于(R+B)/2,ke为该边界饱和度系数,k为该饱和度系数,其中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分别以R、G、B表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e等于(k-1)*(R-G)/30*(G-B)/30+1。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饱和度系数为定值,该边界饱和度随该饱和度系数与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而变。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色彩信号未位于该肤色区域,则不予调整。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定义该肤色区域的步骤中,该肤色区域符合R>G>B,其中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分别以R、G、B表示。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该色彩信号;以及
输出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
23.一种色彩调整装置,包括:
一接收单元,用以接收一色彩信号;
一调整单元,耦接至该接收单元的输出,根据一色调系数与一边界色调系数,调整该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蓝灰阶值;
一判断单元,耦接至该接收单元,用以判断该色彩信号是否位于一肤色区域,并输出一选择信号;以及
一选择器,耦接于该接收单元、该调整单元以及该判断单元,并根据该选择信号输出该色彩信号或调整后的该色彩信号。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色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肤色范围的一中央区域,则根据一色调系数,调整该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蓝灰阶值,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肤色范围的一边界区域,则根据一边界色调系数,调整该色彩信号中的绿灰阶值、蓝灰阶值。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色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单元根据一饱和度系数与一边界饱和度系数,调整该色彩信号的饱和度。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色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肤色范围的一中央区域,则根据一饱和度系数,调整该色彩信号的饱和度,若该色彩信号位于该肤色范围的一边界区域,则根据一边界饱和度系数,调整该色彩信号的饱和度。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色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肤色区域符合R>G>B,其中该色彩信号中的红、绿、蓝灰阶值分别以R、G、B表示。
CN200710109812XA 2007-05-30 2007-05-30 影像色彩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6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9812XA CN101316370B (zh) 2007-05-30 2007-05-30 影像色彩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9812XA CN101316370B (zh) 2007-05-30 2007-05-30 影像色彩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6370A true CN101316370A (zh) 2008-12-03
CN101316370B CN101316370B (zh) 2010-08-25

Family

ID=40107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981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6370B (zh) 2007-05-30 2007-05-30 影像色彩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1637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4527A (zh) * 2011-05-10 2011-09-14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式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4767983A (zh) * 2015-03-19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64620A (zh) * 2018-03-30 2018-08-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11583846A (zh) * 2020-04-28 2020-08-25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0770B2 (ja) * 1994-04-15 2003-01-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映像信号の肌色再生回路
EP1591994A1 (en) * 2003-02-07 2005-11-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Color space correction circuit in display device
CN1791229A (zh) * 2004-12-15 2006-06-21 祥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色彩的方法及处理器
CN100515093C (zh) * 2005-06-10 2009-07-15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图象色彩调整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4527A (zh) * 2011-05-10 2011-09-14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式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2184527B (zh) * 2011-05-10 2013-06-19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式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4767983A (zh) * 2015-03-19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64620A (zh) * 2018-03-30 2018-08-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8364620B (zh) * 2018-03-30 2019-07-1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WO2019184388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11295682B2 (en) 2018-03-30 2022-04-05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riv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1583846A (zh) * 2020-04-28 2020-08-25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显示设备
CN111583846B (zh) * 2020-04-28 2024-04-26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6370B (zh)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1681B (zh) 图像显示装置
US8098259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8493514B2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lor temperature
CN101572824B (zh) 摄像单元
US9607575B2 (en) Display mode adjust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ode adjusting module thereof
CN103929631B (zh) 使用场景检测的白平衡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15211A (zh) 色彩独立增强处理方法
CN101621702B (zh) 色度和饱和度的自动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1316370B (zh) 影像色彩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98252A (zh) 一种电视色彩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0515093C (zh) 图象色彩调整方法
CN102164290B (zh) 自动白平衡暗处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1677407B (zh) 用于一显示装置中的色彩调整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US6873730B2 (en) Color conversion method for preferred color tones
US20070076014A1 (en) Universal color decoder an method for decoding input signal for a multiple primary color display system
CN101098487A (zh) 电视机色彩调节方法
CN109346015A (zh) 一种基于节能思想的颜色显示方法
CN102164289B (zh) 实现色彩管理模块的方法和/或设备
CN105306917A (zh) 低灰阶白平衡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显示器
CN100409306C (zh) 一种优化显示器件的显示色彩的方法
JPH0998443A (ja) 色補正装置
CN101345813B (zh) 影像色彩补偿装置及其方法
CN108563414A (zh) 一种手表显示亮度调整方法
CN106911905B (zh) 一种基于ycbcr色彩系统实现彩色空间功能的方法
CN103379347A (zh) 校正参数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