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6264B - 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6264B
CN101316264B CN2007101117351A CN200710111735A CN101316264B CN 101316264 B CN101316264 B CN 101316264B CN 2007101117351 A CN2007101117351 A CN 2007101117351A CN 200710111735 A CN200710111735 A CN 200710111735A CN 101316264 B CN101316264 B CN 101316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management
equipment
rule
resource
loa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117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6264A (zh
Inventor
林扬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117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16264B/zh
Priority to EP08757516A priority patent/EP2151956B1/en
Priority to PCT/CN2008/071102 priority patent/WO20081483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6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6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6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6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6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43Gateway controllers, e.g.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MGCP]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及设备,使得可以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本发明中,承载控制设备先获取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再根据资源管理规则下发资源操作命令。可以在审计能力命令请求中增加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在审计能力命令响应中以对应属性的值表示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也可以将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预配置在该承载控制设备,该承载控制设备从本设备内部获取该资源管理规则。如果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有多种,则可以由承载控制设备从中选一种,指示该承载设备后续使用该资源管理规则。

Description

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媒体网关控制器(Media Gateway Controller,简称“MGC”)和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简称“MG”)是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的分组网络的两个关键构件。其中,MGC负责业务控制功能,MG负责媒体承载功能,藉此实现业务控制平面和媒体承载平面的分离。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是MGC和MG之间通信的主要协议,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有网关控制协议(H.248/Gateway Control Protocol,简称“H.248/MeGaCo”)和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简称“MGCP”)两种协议,如图1所示。 
H.248/MeGaCo协议是在MGCP协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H.248协议为例,MG对于业务的承载是通过其上的资源来实现的,而这些资源被抽象地表示为终端(Termination)。终端之间的组合(即关联)被抽象表示为上下文(Context)。 
基于上述抽象连接模型,业务与承载之间的交互实际上就是对终端和上下文的操作。这种操作通过MGC和MG之间的命令(Command)的请求(Request)和响应(Reply)来完成。命令类型包括增加(Add)、修改(Modify)、删减(Subtract)、移动(Move)、审计值(AuditValue)、审计能力(AuditCapabilities)、通报(Notify)、服务改变(ServiceChange)。命令参数,也称为描述符(Descriptor),被分类为属性(Property)、信号(Signal)、 事件(Event)、统计(Statistic)等。为了方便,将具有业务相关性的参数从逻辑上聚合为包(Package)。 
H.248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MG上的资源分配,其抽象连接模型使得MGC可以为特定的上下文或终端指定特性,然后再由MG转换为具体的资源分配。这种业务与承载分离的网络架构使得MGC不必了解MG内部的资源或结构细节,从而简化了对承载的控制;但是同时也可能发生MGC指定的特性与MG实际可执行的资源管理相冲突的现象,即MGC指定的特性违反MG管理资源的特定规则(称为资源管理规则),从而使得MG的资源分配不够有效甚至导致失败。 
具体地说,在H.248中,MGC在呼叫、会话、业务等的不同阶段点上会存在不同的资源需求,使得资源的分配成为一个动态改变的过程,在该动态改变的过程中,MGC对资源的要求可能发生改变,需要指示MG对相关资源进行相应的操作,而该操作可能与MG实际可执行的资源管理相冲突,从而可能造成MG的资源分配不够有效甚至导致失败。 
一个典型的场景如下:呼叫双方最初进行的是单纯的语音会话,在某个阶段,呼叫双方需要将该单纯的语音会话切换为包含音频和视频的多媒体会话。对应该场景,MGC最初会指示MG创建一个单纯的音频流,在发生切换时,MGC可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指示MG再增加创建一个单纯的视频流,另一种是指示MG将原有的音频流转变为音频和视频的复合流。对应这两种选择,MG会进行不同的资源分配:对于前一种选择,MG为音频和视频各自分配编解码资源即可,而对于后一种选择,MG则还需要增加复合和解析资源的分配。实际情况下,MG可能只支持其中一种资源分配方式,但由于MGC不知道MG的资源管理规则,所以选择的资源分配方式可能不被MG支持,从而导致资源分配失败乃至业务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及设备,使得可以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承载控制设备从承载设备获取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根据所获取的资源管理规则,通知承载设备对资源进行操作,其中,所述资源管理规则包括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是否改变的资源管理规则。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承载控制设备,包括: 
规则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其中,所述资源管理规则包括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是否改变的资源管理规则; 
操作指示单元,用于根据规则获取单元所获取的资源管理规则,通知承载设备对资源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承载设备,包括: 
规则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承载控制设备的表示获取资源管理规则的命令; 
规则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在规则请求接收单元收到表示获取资源管理规则的命令时,向承载控制设备发送响应命令,该响应命令中携带本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其中,所述资源管理规则包括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是否改变的资源管理规则。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承载控制设备先获取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再根据资源管理规则下发资源操作命令,由于承载控制设备在下发资源操作命令前先获取承载设备支持的资源处理规则,因此可以确保所发送的资源操作命令是承载设备可以支持的,从而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MGC和MG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的承载控制设备和承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控制设备(如MGC)从承载设备(如MG)获取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并根据所获取的资源管理规则,下发资源操作命令,从而可以确保所发送的资源操作命令是承载设备可以支持的,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 
下面以承载控制设备是MGC,承载设备是MG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如图2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需要定义一个或多个属性(Property)参数,用于描述MG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每个属性参数用于描述一类资源管理规则,例如描述资源媒体类型规则(Resource Media Type Rule)的属性,用于表示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是否可变;描述资源保有最大时间(Resource HoldingMaximum Time)的属性,表示资源可以被保有的以秒为单位的最大时间;等 等。该一个或多个属性参数可以定义在现有的包或新的包中。 
为了描述方便,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描述上述资源媒体类型规则的属性命名为“规则(Rules)”,并将该属性定义在命名为“资源管理规则(ResourceManagement Rules)包”的新包中。下面以“规则”属性为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该属性参数的可能的取值包括:“无(None)”、“恒定(Constant)”和/或“可变(Variable)”等。其中,取值“无”表示未确定特定规则;取值“恒定”表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不变;取值“可变”表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可变。在具体实施时,该属性参数的类型可以为一个枚举(Enumeration)的列表,将上述全部或部分取值的枚举的集合包括在该属性参数中。即该属性参数中可以完整地包括上述3个取值,也可以只包括其中部分取值,如只包括取值“无”和“恒定”,或者只包括取值“可变”和“恒定”等。 
在步骤210中,当MGC需要确定MG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时,MGC向MG发送审计能力命令请求,其中携带该“规则”属性,表示要审计的是关于媒体类型资源管理规则。在本步骤中,同样可以携带对应其它类别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表示还需要审计该类资源管理规则,由于实现方法相类似,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在步骤220中,MG向该MGC返回审计能力命令响应,该响应中同样携带该“规则”属性,MG将其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作为该“规则”属性的值返回给MGC。 
具体地说,如果该MG未确定特定规则,则将该“规则”属性取值为“无”;如果该MG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不变,则将该“规则”属性取值为“恒定”;如果该MG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可变,则将该“规则”属性取值为“可变”;或 者,如果该MG可以支持多种资源管理规则,则该“规则”属性可以包含对应这些规则的多个取值。 
在步骤230中,MGC根据该MG返回的“规则”属性取值,确定该MG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在需要时,MGC根据该MG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向MG下发资源操作命令,通知该MG对资源进行操作。由于MGC先获取MG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再根据获取到的资源管理规则下发资源操作命令,从而可以确保所发送的资源操作命令是MG可以支持的,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 
具体地说,如果返回的审计能力命令响应中的“规则”属性取值为“恒定”,即该MG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不变,则MGC在下发资源操作命令时,需要避免在要求MG为某个媒体类型分配相应资源后,又要求改变该资源所对应的媒体类型。如果该“规则”属性取值为“可变”,即该MG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可变,则MGC在下发资源操作命令时,可以在要求MG为某个媒体类型分配相应资源后,又要求改变该资源所对应的媒体类型。如果该“规则”属性取值为“无”,即该MG未确定特定规则,则MGC可以自由下发资源操作命令,但其下发的命令不一定能够被MG所成功执行。 
下面以一个具体场景为例进行举例说明,比如说,针对呼叫双方从最初仅是单纯的语音会话切换为包含音频和视频的多媒体会话的场景:MGC最初会指示MG创建一个单纯的音频流1,MG将为该音频流分配相应的音频编解码资源。当发生切换时,如果上述“规则”属性的取值为“恒定”,那么MGC应该指示MG再创建一个单纯的视频流2,MG将为该视频流2分配相应的视频编解码资源;如果上述“规则”属性的取值为“可变”,那么MGC可以指示MG将原有的音频流1转变为包括音频和视频的多媒体流1,MG将为该多媒体流1增加分配相应的视频编解码资源,以及相应的音频/视频流 复合和解析资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审计能力命令请求中增加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在审计能力命令响应中以对应属性的值表示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使得MGC能够获取MG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并根据该规则下发资源操作命令,达到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的效果。且由于该方式只要对现有协议进行简单的扩展就可以达到所需效果,实现起来较为方便。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承载设备MG支持同一类资源管理规则中的多种的情况下,承载控制设备MGC会从中选择一个并指示该MG后续使用所选出的资源管理规则进行资源管理。这样可以保证承载设备对资源的管理方式与承载控制设备预期的完全一致,减少隐性错误的发生。 
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步骤310和步骤320与步骤210和步骤22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330中,MGC收到该审计能力命令响应后,判断该“规则”属性是否包含多个取值,即判断该MG是否可以支持多种资源管理规则,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50,反之,则进入步骤340。 
在步骤340中,由于MG向该MGC返回的审计能力命令响应中的“规则”属性只包含一个取值,从而在本步骤中,MGC在需要时,根据该唯一的取值所表示的该MG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向MG下发资源操作命令,通知该MG对资源进行操作。由于MGC先获取MG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再根据获取到的资源管理规则下发资源操作命令,从而可以确保所发送的资源操作命令是MG可以支持的,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 
具体地说,如果返回的审计能力命令响应中的“规则”属性取值为“恒定”,则MGC在下发资源操作命令时,需要避免在要求MG为某个媒体类 型分配相应资源后,又要求改变该资源所对应的媒体类型。如果该“规则”属性取值为“可变”,则MGC在下发资源操作命令时,可以在要求MG为某个媒体类型分配相应资源后,又要求改变该资源所对应的媒体类型。如果该“规则”属性取值为“无”,即该MG未确定特定规则,则MGC可以自由下发资源操作命令,但其下发的命令不一定能够被MG所成功执行。 
在步骤350中,由于MG向该MGC返回的审计能力命令响应中的“规则”属性包含多个取值,因此在本步骤中,MGC需要从该MG所支持的多种资源管理规则中选取一种,并将其选取的资源管理规则作为“规则”属性的取值,携带在修改命令中发送给MG,以指示该MG后续使用该资源管理规则进行资源管理。这样可以保证MG对资源的管理方式与MGC预期的完全一致,减少隐性错误的发生。 
举例而言,如果该MGC选择的资源管理规则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不变,则将“规则”属性的取值设置为“恒定”,携带在修改命令中发送给MG。或者,如果该MGC选择的资源管理规则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可变,则将“规则”属性的取值设置为“可变”,携带在修改命令中发送给MG。接着进入步骤360。 
在步骤360中,MGC在需要时根据步骤350中所选择的资源管理规则,向MG下发资源操作命令,通知该MG对资源进行操作。 
具体地说,如果在步骤350中该MGC选择的资源管理规则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不变,则MGC在下发资源操作命令时,需要避免在要求MG为某个媒体类型分配相应资源后,又要求改变该资源所对应的媒体类型。如果该MGC选择的资源管理规则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可变,则MGC在下发资源操作命令时,可以在要求MG为某个媒体类型分配相应资源后,又要求改变该资源所对应的媒体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MGC意外出错,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在MG上 进一步设置预防措施。具体地说,MG在收到了MGC下发的资源操作命令时,首先进行判断,如果MGC要求MG进行的资源管理操作违反了该MG自身预先设置的资源管理规则或者该MGC在步骤350中指示的资源管理规则,则MG向MGC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该错误信息中可以包括错误码和/或错误描述文本。在MG进行这种错误管理后可以使整个系统更为健壮,不会因为MGC出错而导致MG将错就错地管理,从而MGC中的隐错可以被及时地发现。 
本实施方式同样是以规则属性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属性的实现方法与之大致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承载控制设备(如MGC)通过发送审计能力命令请求,从控制设备(如MG)获取该控制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控制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预设置在承载控制设备中,该承载控制设备直接从本设备的内部获取该资源管理规则。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承载控制设备,该承载控制设备可以是MGC设备,该设备包括:规则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操作指示单元,用于根据该规则获取单元所获取的资源管理规则,通知该承载设备对资源进行操作。由于承载控制设备先获取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再根据获取到的资源管理规则下发资源操作命令,从而可以确保所发送的资源操作命令是承载设备可以支持的,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 
该规则获取单元从承载设备获取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如图4所示,该规则获取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子单元:审计请求发送子单元,用于向该承载设备发送审计能力命令请求,其中携带至少一个描述资源 管理规则的属性,每个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对应一类资源管理规则,表示要审计的是该类资源管理规则;审计响应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该承载设备反馈的审计能力命令响应,该响应中携带相同数目的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各属性的值是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该类资源管理规则;规则提取子单元,用于从该审计响应接收子单元收到的审计能力命令响应中提取各属性的值,得到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各类资源管理规则。由于只要对现有协议中审计能力命令请求和响应进行简单的扩展就可以达到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的效果,实现起来较为方便。 
或者,该承载控制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该规则获取单元从该存储单元获取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 
该承载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规则审查单元,用于根据该规则获取单元得到的资源管理规则,判断该承载设备是否支持同一类资源管理规则中的至少两种;规则选择单元,用于在该规则审查单元判定该承载设备支持同一类资源管理规则至少两种时,从这至少两种资源管理规则中选择一种;规则设置单元,用于指示该承载设备在后续进行资源管理时,使用该规则选择单元所选的资源管理规则。通过承载控制设备对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进行选择,可以保证承载设备对资源的管理方式与承载控制设备预期的完全一致,减少隐性错误的发生。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承载设备,该承载设备可以是MG,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规则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承载控制设备的表示获取资源管理规则的命令;规则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在该规则请求接收单元收到表示获取资源管理规则的命令时,向该承载控制设备发送响应命令,该响应命令中携带本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以便确保承载控制设备所发送的资源操作命令是本承载设备可以支持的,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 率。 
其中,上述表示获取资源管理规则的命令是审计能力命令请求,其中携带至少一个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每个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对应一类资源管理规则,表示要审计的是该类资源管理规则;上述响应命令是审计能力命令响应,该响应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属性,各属性的值是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 
该承载设备还可以包括:操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承载控制设备的资源操作指示;资源操作单元,用于根据该操作接收单元收到的指示,对相应资源进行操作。 
该承载设备还可以包括:规则设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承载控制设备的资源管理规则的设置指示;规则设定单元,用于根据该规则设置接收单元收到的设置指示,将该承载控制设备所选择的资源管理规则设置在本承载设备中;规则判断单元,用于在该操作接收单元收到对资源进行操作的指示时,判断该操作是否违反了该规则设定单元所设置的资源管理规则;错误管理单元,用于在该规则判断单元判定该操作违反了该规则设定单元所设置的资源管理规则时,向该承载控制设备返回错误信息,该错误信息中包括错误码和/或错误描述文本;该资源操作单元在该规则判断单元判定该操作符合该规则设定单元所设置的资源管理规则时,对资源进行相应操作。在承载设备进行这种错误管理后可以使整个系统更为健壮,不会因为承载控制设备出错而导致承载设备将错就错地管理,承载控制设备中的隐错可以被及时地发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承载控制设备先获取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再根据资源管理规则下发资源操作命令,可以确保所发送的资源操作命令是承载设备可以支持的,从而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 
可以在审计能力命令请求中增加至少一个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每个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对应一类资源管理规则,表示要审计的是该类资 源管理规则,在审计能力命令响应中以对应属性的值表示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该类资源管理规则,只要对现有协议进行简单的扩展就可以达到减少资源操作失败的概率的效果,实现起来较为方便。 
如果承载设备所支持的同一类资源管理规则有多种,则可以由承载控制设备从中选一种,指示该承载设备后续使用该资源管理规则,这样可以保证承载设备对资源的管理方式与承载控制设备预期的完全一致,减少隐性错误的发生。 
在承载设备中,如果承载控制设备要求该承载设备执行的对资源的操作违反了该承载设备自身预先设置的或者承载控制设备在先设定的资源管理规则,则向承载控制设备返回错误信息。在承载设备进行这种错误管理后可以使整个系统更为健壮,不会因为承载控制设备出错而导致承载设备将错就错地管理,承载控制设备中的隐错可以被及时地发现。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承载控制设备从承载设备获取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根据所获取的资源管理规则,通知所述承载设备对资源进行操作;其中,所述资源管理规则包括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是否改变的资源管理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控制设备从所述承载设备获取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所述承载控制设备向所述承载设备发送审计能力命令请求,其中携带至少一个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每个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对应一类资源管理规则,表示要审计的是该类资源管理规则;
所述承载设备向所述承载控制设备反馈审计能力命令响应,在该响应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属性,各所述属性的值是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该类资源管理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的可能的取值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表示未确定特定规则的取值、表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不变的取值、表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可变的取值;
所述承载控制设备根据所获取的资源管理规则,通知所述承载设备对资源进行操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如果对应媒体类型的所述属性的值是表示未确定特定规则的取值,则所述承载控制设备任意通知所述承载设备对资源进行操作;
如果对应媒体类型的所述属性的值是表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不变的取值,则所述承载控制设备禁止通知所述承载设备改变已分配资源所对应的媒体类型;
如果对应媒体类型的所述属性的值是表示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可变的取值,则所述承载控制设备允许通知所述承载设备改变已分配资源所对应的媒体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控制设备获取所述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承载设备支持同一类资源管理规则中的至少两种,则所述承载控制设备从所述至少两种资源管理规则中选择一种,指示该承载设备后续使用该资源管理规则进行资源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控制设备通知所述承载设备对资源进行操作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操作违反了所述承载控制设备在先指示给所述承载设备后续使用的资源管理规则,则所述承载设备向所述承载控制设备返回错误信息,该错误信息中包括错误码和/或错误描述文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控制设备是媒体网关控制设备,所述承载设备是媒体网关。
7.一种承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规则获取单元,用于从承载设备获取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其中,所述资源管理规则包括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是否改变的资源管理规则;
操作指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规则获取单元所获取的资源管理规则,通知所述承载设备对资源进行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
所述规则获取单元从所述存储单元获取所述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获取单元从所述承载设备获取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
所述规则获取单元包括以下子单元:
审计请求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承载设备发送审计能力命令请求,其中携带至少一个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每个描述资源管理规则的属性对应一类资源管理规则,表示要审计的是该类资源管理规则;
审计响应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承载设备反馈的审计能力命令响应,该响应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属性,各所述属性的值是该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该类资源管理规则;
规则提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审计响应接收子单元收到的审计能力命令响应中提取所述至少一个属性的值,得到所述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规则审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规则获取单元得到的资源管理规则,判断所述承载设备是否支持同一类资源管理规则中的至少两种;
规则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规则审查单元判定所述承载设备支持同一类资源管理规则中的至少两种时,从所述至少两种资源管理规则中选择一种;
规则设置单元,用于指示所述承载设备在后续进行资源管理时,使用所述规则选择单元所选的资源管理规则。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控制设备是媒体网关控制设备。
12.一种承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规则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承载控制设备的表示获取资源管理规则的命令;
规则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在所述规则请求接收单元收到表示获取资源管理规则的命令时,向所述承载控制设备发送响应命令,该响应命令中携带本承载设备所支持的资源管理规则,所述资源管理规则包括所分配资源对应的媒体类型是否改变的资源管理规则。
1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承载控制设备的资源操作指示;
资源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接收单元收到的所述指示,对所述资源进行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承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规则设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承载控制设备的资源管理规则的设置指示;
规则设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规则设置接收单元收到的设置指示,将所述承载控制设备所选择的资源管理规则设置在本承载设备中;
规则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接收单元收到对资源进行操作的指示时,判断该操作是否违反了所述规则设定单元所设置的资源管理规则;
错误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规则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操作违反了所述规则设定单元所设置的资源管理规则时,向所述承载控制设备返回错误信息,该错误信息中包括错误码和/或错误描述文本;
资源操作单元在所述规则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操作符合所述规则设定单元所设置的资源管理规则时,对所述资源进行所述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设备是媒体网关。
CN2007101117351A 2007-06-02 2007-06-02 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1316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17351A CN101316264B (zh) 2007-06-02 2007-06-02 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及设备
EP08757516A EP2151956B1 (en) 2007-06-02 2008-05-27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under service and bearing separating structure
PCT/CN2008/071102 WO2008148338A1 (fr) 2007-06-02 2008-05-27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ressource en service et structure de séparation de suppor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17351A CN101316264B (zh) 2007-06-02 2007-06-02 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6264A CN101316264A (zh) 2008-12-03
CN101316264B true CN101316264B (zh) 2011-05-04

Family

ID=40093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17351A Active CN101316264B (zh) 2007-06-02 2007-06-02 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151956B1 (zh)
CN (1) CN101316264B (zh)
WO (1) WO20081483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2860B (zh) * 2013-05-06 2017-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规则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0702A (zh) * 2005-10-28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发夹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874349A (zh) * 2006-03-09 2006-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网关实现内部连接的方法
CN1889540A (zh) * 2005-06-28 2007-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控制代理及其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4365B (zh) * 2005-11-11 201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媒体网关中终端状态的方法
US7792096B2 (en) * 2005-11-18 2010-09-07 Genband Us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istributed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clustered media gateway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166178B (zh) * 2006-10-16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描述协议版本协商方法、系统及网络实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9540A (zh) * 2005-06-28 2007-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控制代理及其实现方法
CN1870702A (zh) * 2005-10-28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发夹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874349A (zh) * 2006-03-09 2006-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网关实现内部连接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48338A1 (fr) 2008-12-11
EP2151956A4 (en) 2010-08-04
EP2151956B1 (en) 2012-10-03
CN101316264A (zh) 2008-12-03
EP2151956A1 (en) 2010-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7889B2 (en) Decoupled cascaded mixers architechture and related methods
JP6454683B2 (ja) 音声通信端末、中間ノード、処理装置、接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21693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relaying state
CN103067187A (zh) 用于在连接方之间分配视频会议资源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1895468B (zh) 一种终端设备、核心网服务器、业务聚合系统及方法
CN101217389B (zh) 音频会议桥接级联实现方法及音频会议桥接级联系统
EA012519B1 (ru) Способ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од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олезных данных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одному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ному соединению
CN101453459B (zh) 一种实现媒体协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66178B (zh) 会话描述协议版本协商方法、系统及网络实体
CN101184271B (zh) 多媒体资源服务的选择方法及多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
CN100421432C (zh) 对媒体资源服务器进行路由的方法
JP5366861B2 (ja) ゲートウェイとsipサーバとの間のセッションを移行する方法、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10835B (zh) 共享初始过滤规则集的下发方法
CN101155096A (zh) 一种注册方法及系统
CN101316264B (zh) 业务与承载分离架构下资源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3442257A (zh) 一种流资源管理的实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378391B (zh) 媒体业务实现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1547190B (zh) 媒体流的控制方法、系统和逻辑实体
CN100542354C (zh) 终端配置方法和终端配置系统
CN101325564B (zh) 一种虚拟媒体网关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59631A (zh) 一种虚拟媒体网关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321139A (zh) 资源管理方法、承载设备及承载控制设备
CN101552713A (zh) 一种包基础与扩展关系的交换方法、装置
CN100546289C (zh) 承载端点的审计方法及其系统
CN101409861B (zh) 特征和寻址子系统及用户登记方法、呼叫方法和漫游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