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8971B - 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8971B
CN101308971B CN2007101669836A CN200710166983A CN101308971B CN 101308971 B CN101308971 B CN 101308971B CN 2007101669836 A CN2007101669836 A CN 2007101669836A CN 200710166983 A CN200710166983 A CN 200710166983A CN 101308971 B CN101308971 B CN 101308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omponent
socket
recess
pressed
elasticity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69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8971A (zh
Inventor
高田岳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08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8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8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89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ng Device With Holder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具备:插入电子零件的安装凹部、及沿着该安装凹部内侧的侧壁配设的弹性卡止零件,弹性卡止零件具有上下方向的弹性操作杆,该弹性操作杆具有朝上部内侧延伸的钩部、及朝下部延伸到比钩部前端更内侧的压入部。采用本发明的插座时,即使是小型的电子零件也容易插入,且安装稳定性佳,可以降低插座的高度。

Description

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将电子零件作电连接用的插座,特别适用于安装液晶显示器的背部光源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等小型电子零件。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液晶显示器的背部光源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插座,已知的有图7所示的插座110。
插座110如图7(a)所示,一旦将电子零件101向设有钩部132的一对弹性片130内侧的安装凹部121压入,即如图7(b)所示,弹性片130会朝外侧方向挠曲,且如图7(c)所示,由作弹性回复的钩部132将电子零件101的角落部103卡住。
但是,如图7(d)所示的电子零件101有可能无法承受钩部的弹力而倒下,导致插入不良,特别是在使用自动组装机时,难以可靠地进行插入组装。
而且,在弹性片130从外壳120立起的根部,因为弹性变形的负荷集中,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长度,此部分的挠曲角度会变大而有可能破损,因此很难降低插座的高度。
日本特开2006-3228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技术:一旦将电子零件插入插座,便在插入前端使操作杆转动并将此电子零件的后端卡住,但是这种技术需要操作杆的转动构造及空间,不适用于发光二极管之类的小型电子零件,而且构造复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2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座,即使是小型电子零件所也容易插入,组装稳定性好,且可降低插座的高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插座的特征为,具备:插入电子零件的安装凹部、及沿着该安装凹部内侧的侧壁配设的弹性卡止零件,弹性卡止零件具有上下方向的弹性操作杆,该弹性操作杆具有朝上部内侧延伸的钩部、及朝下部延伸到比钩部前端更内侧的压入部。
弹性卡止零件沿着安装凹部的内侧的侧壁配设,当将电子零件以不与钩部干涉的状态插入安装凹部时,由于设置于安装凹部中的压入部的前端一直延伸到比上部的钩部前端更内侧的位置,所以此压入部受到电子零件按压,由此便通过弹性操作杆而使钩部朝内侧倒入,并卡止于被插入的电子零件的角落部。
技术方案2的插座的特征为,弹性操作杆是在钩部及压入部之间,左右方向两侧与沿上下方向配设的弹性支撑片连接,并且弹性支撑片的下部与安装凹部卡接。
弹性支撑片使下端与安装凹部卡接,且使上端连接于弹性操作杆的钩部与压入部之间,所以一旦插入的电子零件按压压入部,弹性支撑片本身便会挠曲,使弹性操作杆的钩部朝与压入部相反一侧的安装凹部内侧移动。
由于弹性支撑片沿着安装凹部侧壁而上下方向配设,因此配设空间小,且不会朝外侧倒下,从而可以薄型化。
技术方案3的插座的特征在于,在安装凹部的侧壁上,在未配设弹性卡止零件的部分设有引导电子零件插入的引导面。
引导电子零件插入的引导面引导插入到安装凹部中的电子零件的侧面,并稳定电子零件的插入姿势。
技术方案4的插座的特征在于,压入部兼作与插入的电子零件作电连接的接点。
由此使弹性卡止零件兼具与电子零件的电极作电连接的接触件功能、以及电子零件的卡止功能,使结构紧凑。
而且,如果弹性卡止零件为金属,则放热性也可提高。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插座上,将弹性卡止零件沿着安装凹部的内侧配设,在弹性操作杆的上部设置朝内侧延伸的钩部,在弹性操作杆的下部设置前端部突出到比钩部前端更内侧的位置的压入部,从而不需压开钩部即可直接插入电子零件,因此容易插入,并且可通过使电子零件的前端与设在安装凹部底部附近的压入部接触,就可以使钩部朝内侧弹性变形,从而将电子零件卡止。
这样,只需轻微按压电子零件就可确实地安装于插座。
弹性卡止零件不像已有操作杆方式那样需要转动用的轴构造及轴空间,而可做成例如金属弹簧那样的一体结构,从而与已有方式相比,非常薄型化和小型化,且可减少插座的零件数。
通过用弹性支撑片来支撑弹性操作杆的左右两侧,使弹性变形负荷施加在弹性卡止零件上的部位分散,可使弹性卡止零件更薄,达成插座的小型化。
并且,如果弹性支撑片沿着安装凹部的侧壁配设,便可由安装凹部的侧壁来保持弹性支撑片的里面,从而可更有效率地使钩部移动,所以可以降低插座的高度,且容易将弹性卡止零件安装于外壳中。
在安装凹部侧壁中,如果设置引导电子零件插入用的引导面,则可将电子零件更稳定地插入安装于插座。
如果弹性卡止零件兼作与被插入的电子零件作电连接的接点,则不需分别设置将电子零件用卡止的零件及与电子零件用电连接用的零件,可以进一步减少零件数。
附图说明
图1(a)是将电子零件安装于本发明的插座后的纵剖视图,(b)是弹性卡止零件的纵剖视图,(c)是弹性卡止零件的A方向外观图。
图2(a)是插座的俯视图,(b)是显示B-B线剖视图,(c)是C-C线剖视图,(d)是仰视图。
图3(a)是安装了电子零件后的插座的俯视图,(b)是D-D线剖视图。
图4显示弹性卡止零件由于电子零件的压入而弹性变形的状态。
图5显示将电子零件安装于插座后的状态。
图6显示使用弹性卡止零件与电子零件作电连接的插座。
图7显示已有插座。
符号说明
1电子零件      2前端部       3角落部
4侧面          5电极         10、11插座
20外壳         21凹部        22上部
23下部         24侧壁        26引导面
27安装孔       28卡接沟      30弹性卡止零件
31弹性操作杆   32钩部        33压入部
34连接部       35支点部      36弹性支撑片
37安装部       38缺口部      39端子部
40接触件       41端子部      50弹性卡止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插座。
图1(a)是将电子零件1安装于插座10后的纵剖视图,图1(b)是弹性卡止零件30的纵剖视图,图1(c)是弹性卡止零件30的A方向外观图。
图2(a)是插座10的俯视图,图2(b)是B-B线剖视图,图2(c)是C-C线剖视图,图2(d)是仰视图。
图3(a)是安装了电子零件1后的插座10的俯视图,图3(b)是D-D线剖视图。
插座10是在外壳20中设置插入电子零件1用的安装凹部21,凹部形状配合电子零件1的外形。
本实施例的电子零件的外形为大致长方体,因而凹部形状在俯视时为四边形,但当电子零件为圆柱形时,此安装凹部21的形状在俯视时为圆形。
在安装凹部21内,如图2(a)所示,沿着安装凹部21的互相面对的侧壁24配设一对弹性卡止零件30和一对接触件40,如图1(a)所示,弹性卡止零件30用于将电子零件1卡止于安装凹部21内,如图3(b)所示,接触件40与电子零件电极5作电连接。
接触件40具有与电子基板电连接的端子部41。
弹性卡止零件30是在一块金属制板弹簧材的中央部设置大致コ字形的缺口部38,并弯曲形成从缺口部38的内侧到达上端的弹性操作杆31、以及在缺口部38的两侧上下方向配设的弹性支撑片36。
弹性操作杆31的左右分别具有与弹性支撑片36连接的连接部34。
弹性操作杆31沿着电子零件1的插入方向形成,在安装凹部21的上部22设有朝安装凹部21的内侧方向延伸的钩部32,在安装凹部21的下部23设置朝安装凹部21的内侧方向延伸且前端朝下方向弯折的压入部33。
在本说明书中,将电子零件1插入插座10的安装凹部21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且将插入口侧作为上部22。
弹性卡止零件30的左右方向是指将此弹性卡止零件30沿上下方向配设于插座10的安装凹部21内侧的侧壁上时的左右方向。
而且,在连接部34及压入部33之间,设有朝安装凹部侧壁24方向凸出而呈山形弯折的支点部35。
弹性支撑片36设有安装部37,该安装部37沿着安装凹部侧壁24朝电子零件插入方向形成,一端部连接于弹性操作杆31的连接部34,另一端部朝宽度方向两侧延伸。
弹性卡止零件30从外壳20的底面侧穿过安装孔27,并使安装部37与图2(d)所示的外壳20的卡接沟28卡接,从而安装于安装凹部21内。
插座10通过将电子零件1插入安装凹部21而利用电子零件1的插入前端部2将压入部33朝安装凹部侧壁24方向挠曲而作弹性变形,且使钩部32从电子零件插入路径外侧朝安装凹部21的内侧方向移动,以用钩部32将电子零件1的插入后端的角落部3卡止以防脱落,由此完成电子零件1的安装。
图4显示通过将压入部33压入而使弹性卡止零件30弹性变形的状态。
一旦对弹性卡止零件30在将安装部37固定的状态下从图4(a)所示的无负荷状态将压入部33朝箭头E方向压入,用连接部34而与弹性操作杆31连接的弹性支撑片36便如图4(b)那样朝与压入部33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作弹性变形而挠曲,压入部33一边倾斜一边朝弹性支撑片36侧移动,使弹性操作杆31转动而倒入,钩部32则朝箭头F方向转动。
图4(c)显示在将弹性卡止零件30安装于安装凹部21内的状态下利用电子零件的插入前端部将压入部33朝箭头E方向压入的状态。
当压入部33要随着压入而一边倾斜一边朝弹性支撑片36侧的安装凹部侧壁24方向移动时,由于支点部35与安装凹部侧壁24抵接而限制了压入部33向安装凹部侧壁24方向的移动。
而且,由于压入部33被压入,弹性操作杆31便以支点部35与安装凹部侧壁24抵接的顶部为杠杆作用的支点而以支点部35为转动中心转动,从而使钩部32朝箭头G方向的安装凹部21的内侧方向转动。
此时,因弹性卡止零件30使弹性支撑片36的靠近安装凹部侧壁24的外侧面与安装凹部侧壁24接触,所以可防止弹性支撑片36朝与钩部32移动的G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可有效地使钩部32移动。
至于弹性卡止零件30各部的弹性复元力,可以使从压入部33到支点部35的弹性复元力大于从弹性支撑片36的连接部34到安装部37的弹性复元力,并使从支点部35到钩部32的弹性复元力位于其间。
图5显示将电子零件1安装于插座10的状态。
如图5(a)那样将电子零件1朝安装凹部21插入。
在安装凹部21的侧壁上,沿周方向设有引导面26,该引导面26与电子零件1的侧面4滑动接触,从而一边保持电子零件1的插入姿势一边引导插入。
一对弹性卡止零件30相互面对地分别沿着安装凹部侧壁24配设,钩部32彼此之间的距离大于电子零件1的宽度,压入部33彼此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子零件1的宽度,
钩部32设置于电子零件1的插入路径的外侧,当如图5(b)那样将电子零件1的大致一半以上无负荷地插入安装凹部21中时,电子零件1的插入前端部2会将配设于安装凹部下部23的电子零件1插入路径内侧的压入部33均等地分别压入。
所谓电子零件1的插入前端部2,不仅是指电子零件1的前端,也包含侧面4的位于插入方向前端侧的部分。
当将电子零件1进一步插入时,如图5(c)所示,电子零件1的插入前端部2一边使压入部33倾斜一边从电子零件1的插入路径强行移动,且使弹性操作杆31转动。
此时,支点部35抵接于安装凹部侧壁24,且如杠杆作用的支点那样成为弹性操作杆31的转动中心,从而使钩部32从电子零件1的插入路径的外侧朝插入凹部21的内侧方向移动。
当进一步插入电子零件1而使之到达安装位置时,如图5(d)所示,钩部32在电子零件1的插入路径上,朝钩住电子零件1的角落部3以防止电子零件1向脱落方向移动的位置移动,从而将电子零件卡止于插座10上。
由于电子零件1的大部分插入安装凹部21中,从而在利用引导面26而保持插入姿势的状态下将弹性卡止零件30压入,所以不会因承受弹性卡止零件30的弹力而倒下。
安装于插座10中的电子零件1可以通过扩张钩部32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取下。
钩部32的移动量,或电子零件1将压入部33压入所需的强度可以通过改变从支点部35到压入部33的长度以及从支点部35到钩部32的长度来调节。
而且钩部32也可在电子零件到达安装位置前的期间与电子零件接触,例如使钩部前端与电子零件的侧面滑动接触,以使弹性操作杆挠曲,从而在电子零件到达安装位置时利用弹性复元力而沿着电子零件的角落部突出,从而将电子零件卡止。
弹性卡止零件30一边使弹性支撑片36挠曲一边使弹性操作杆31挠曲并呈杠杆状转动,由此可防止弹性变形的负荷集中。
从而,与以往相比,可更降低弹性卡止零件30在电子零件插入方向的高度,且更薄型,可以谋求插座的低矮化和小型化。
另外,即使用树脂形成与外壳一体的弹性卡止零件,也可以谋求插座的低矮化和小型化。
因此特别适合安装于要求插入容易、低矮化和小型化的液晶显示器的背部光源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等。
当用金属制的弹簧材形成弹性卡止零件30时,通过如上述那样与电子零件接触,可作为放热板发挥作用而进行电子零件的放热。
插座还可用弹性卡止零件与电子零件作电连接。
例如弹性卡止零件50用金属弹簧材等具有弹性的导电体形成,如图6所示,用钩部32将电子零件1卡止,且使压入部33与电子零件电极5弹性接触,将从外壳20侧朝外侧延伸的弹性卡止零件50的端子部39与安装插座11的印刷电路基板等模块的电气电路作电连接,以实现相互的电连接。
本案实施例是将一对弹性卡止零件互为相对地设置,但也可只设置于一侧。

Claims (5)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具备:插入电子零件的安装凹部、及沿着该安装凹部内侧的侧壁配设的弹性卡止零件,
弹性卡止零件具有上下方向的弹性操作杆,
该弹性操作杆具有朝上部内侧延伸的钩部、及朝下部延伸到比钩部前端更内侧的压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弹性操作杆是在钩部及压入部之间将左右方向两侧与沿上下方向配设的弹性支撑片连接,并且弹性支撑片的下部与安装凹部卡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凹部的侧壁上,在未配设弹性卡止零件的部分设有引导电子零件插入的引导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压入部兼作与插入的电子零件作电连接的接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压入部兼作与插入的电子零件作电连接的接点。
CN2007101669836A 2007-05-18 2007-11-08 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89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33273 2007-05-18
JP2007133273A JP2008288103A (ja) 2007-05-18 2007-05-18 ソケ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8971A CN101308971A (zh) 2008-11-19
CN101308971B true CN101308971B (zh) 2012-06-13

Family

ID=40125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698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8971B (zh) 2007-05-18 2007-11-08 插座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288103A (zh)
CN (1) CN101308971B (zh)
TW (1) TW20084755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5898B2 (ja) * 2009-03-11 2014-04-0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光半導体デバイス、ソケットおよび光半導体ユニット
JP5369086B2 (ja) * 2010-12-17 2013-12-18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取付用モジュール、及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モジュール
CN112397917B (zh) * 2020-10-20 2024-01-05 速珂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电池防插伤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1954B1 (en) * 2006-01-20 2007-10-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Socket connector improved in adaptability to a terminal position of a connection objec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1954B1 (en) * 2006-01-20 2007-10-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Socket connector improved in adaptability to a terminal position of a connection obje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69824B (zh) 2012-08-01
TW200847555A (en) 2008-12-01
CN101308971A (zh) 2008-11-19
JP2008288103A (ja) 200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1750C (zh) 动力工具
JP6595252B2 (ja) コネクタと接続対象物との接続構造
US7083454B2 (en) Connector
JP2019071215A (ja) コネクタ
US2010018431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277264B2 (en) Contact having independently deformable spring portions and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contact
JP200710334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90963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portion
CN101783451A (zh) 卡用连接器
US20120231646A1 (en) Connector
US20120178278A1 (en) Connector
JP200725052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914321B2 (en)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1308971B (zh) 插座
CN101490907B (zh) 电缆连接器
US2019004426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onductor
US853507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3414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109478746A (zh) 连接器
CN201072829Y (zh) 电连接器
US5588861A (en) ZIF chip socket
US7736155B2 (en) Connector
CN101295849B (zh) 电气器件用插座
EP1633177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20244734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floatable grounding pa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