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4322A - 一种网络设备和报文转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设备和报文转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4322A
CN101304322A CNA2008101159467A CN200810115946A CN101304322A CN 101304322 A CN101304322 A CN 101304322A CN A2008101159467 A CNA2008101159467 A CN A2008101159467A CN 200810115946 A CN200810115946 A CN 200810115946A CN 101304322 A CN101304322 A CN 101304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aryon processor
message
interface
processing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59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4322B (zh
Inventor
杨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159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4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4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4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4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4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和报文转发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一多核处理器和第二多核处理器,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一分类单元和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一转发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二分类单元和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依照本发明,能够使得网络设备的报文转发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设备和报文转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和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报文转发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微处理器在上世纪70年代发明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冯.诺依曼模型,只有一些很小的改动和例外。对编程者而言,每台计算机都包含一个单一的处理器,执行一系列预先编好的连续的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存储器存储所有的程序数据。因为对早期处理器的后向兼容性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性,因此芯片设计者原则上只是增强已有的设计,使性能进一步提高,而CPU体系架构变动很小,这种趋势维持了几十年的时间。过去30年里,CPU设计者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提高CPU性能:
时钟速度:提升CPU工作的节拍,让CPU跑得更快,也就意味着同样的工作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所看见的、最关心的CPU性能表示方法,主频简直就是CPU性能的代名词。由于受制于一些物理学问题,如散热(发热量太大且难以驱散)、功耗(太高)以及泄漏问题等,时钟速度的提升已经越来越难。目前频率最高的处理器也就是4GHz左右,上升非常缓慢。
执行优化:优化指令执行效率,尽量压榨每个时钟周期,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当前CPU设计中,一些指令的执行被不同程度地做了优化,如流水线设计、分支预测、同一时钟周期内执行更多指令,甚至是指令流再排序、支持乱序执行等等。引入这些技术的目的是让指令流更好、更快执行,降低延迟时间,确保每一个时钟周期都不浪费,榨出芯片的最后一点工作潜能。但是这种优化方式到了一定程度后,性能提升也变得非常有限,没有多少空间可以发挥了,或者反而会起到负面左右,如流水线过长、预测失败会导致性能下降。
缓存:增大片内高速缓存(即Cache)。相比较CPU的主频和执行性能,CPU对内存的访问较慢,因此让数据尽可能靠近处理器就很重要——当然最后就是直接放在CPU片内了。片内缓存持续飚升了很多年,现在的主流芯片商出售的CPU都带有2M甚至更高的二级缓存。但是,当缓存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对CPU系统性能影响几乎就看不到了。
在提高时钟速率、指令执行优化、增大处理器缓存等方法不能无限制的提高CPU处理性能的情况下,多核处理器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CPU处理性能的方法。多核处理器技术,是在同一个硅晶片上集成了多个独立物理核心(Core),在实际工作中,多个核心协同工作,以达到性能增加的目的。每个核心都具有独立的逻辑结构,包括一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简单地说,多核处理器从效果上可以看作是将多个通用的CPU以及一些功能部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中形成系统级芯片(SOC),这些CPU之间,以及CPU与集成到芯片上其它部件之间通过高速的内部互连技术进行通信,打破了以往多CPU系统中CPU之间以及CPU与系统其它部件之间通信的性能瓶颈,使系统性能得到保证。所谓核心,是指CPU内部负责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的执行中心。多核技术是在目前功耗限制下,能找到的最好的提升芯片性能的方法。这种方法允许每个核心可以在相对节能的方式下运行,并通过牺牲单个核心的运算速度,提高芯片整体上的性能。
通常情况下,具有多个核的处理器的处理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对称多处理器(SMP)模式,在该模式下的处理器,所有核具有相同的功能,相当于多个单核设备在并发运行;另一种非对称多处理器(AMP)模式,在该模式下只有一个或者部分核运行在操作系统上,这些核主要承担协议的实现和提供对外接口,其它核无操作系统支持,主要完成数据转发功能。SMP模式在实现上相对简单,但在该模式下,各核对资源的占用是完全独立的,这要求系统有足够的资源,如:内存,这对于大多数数据通信设备来说是无法满足的;对于AMP模式,从逻辑上来说,运行操作系统的核称为控制平面,完成数据转发的核称为数据平面。在数据通信产品中多核处理器一般选用AMP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流量的逐步增大,对于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安全网关等)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处理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目前的多核处理器实现的网络设备的报文转发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和报文转发方法,使得网络设备的报文转发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双多核处理器,所述双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一多核处理器和第二多核处理器,其中:
第一多核处理器用于,将从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外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第二多核处理器用于,对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将解析查表后的第二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上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一分类单元和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一转发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二分类单元和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二转发处理单元;
第一分类单元用于,将从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外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从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一类型报文、第二类型报文以及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第二分类单元用于,从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以及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对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上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一分类单元、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一转发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核单元的第一快速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二分类单元、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二转发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核单元的第二快速处理单元;
第一分类单元用于,将从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外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从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从第一快速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二类型报文以及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第一快速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第二分类单元用于,从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从第二快速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对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第二快速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上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还包括控制核单元,所述控制核单元用于生成指导报文解析查表的控制信息,将该控制信息发送至第一、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
第一、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进一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处理。
上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转发表、访问控制列表和业务配置信息。
上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还包括第一辅助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多核处理器中还包括第二辅助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辅助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多核处理器的流量进行限制,和/或,实现对第一多核处理器接口的访问;
所述第二辅助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二多核处理器的流量进行限制,和/或,实现对第二多核处理器接口的访问。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在网络设备中设置包括第一多核处理器和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双多核处理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多核处理器将从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外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第二多核处理器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将解析查表后的第二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第二多核处理器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第一多核处理器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特定策略对报文进行分类,使报文在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得到均衡的处理。进一步,根据特定策略选择核单元,将报文分发到不同核单元,实现各个核单元之间的负载均衡,使得各个核单元能够并发地执行报文转发处理。依照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设备的报文转发处理能力,从根本上保证了网络设备的报文转发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双多核处理器的集中式转发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双多核处理器的分布式转发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2所示的网络设备中的双多核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2所示的网络设备中的双多核处理器的优化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2所示的网络设备中的双多核处理器的另外一种优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双多核处理器的防火墙插卡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防火墙插卡中的多核处理器0的报文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防火墙插卡中的多核处理器1的报文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双多核处理器是指在网络设备的转发单元上集成两个多核处理器,在无需提升单个多核处理器的工作频率、核单元数量、硬件架构的情况下,便可使网络设备的转发单元的处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转发方法,在网络设备的转发单元中设置双多核处理器,由所述双多核处理器中的两个多核处理器协调进行报文的转发,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网络设备的报文转发处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多核处理器的报文转发方法具体包括:
双多核处理器中的一个多核处理器(第一多核处理器)从其外接口接收到报文时,首先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分类,将该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其中,第一类型报文是需要由第一多核处理器进行解析查表处理的报文,第二类型报文是需要由双多核处理器中的另外一个多核处理器(第二多核处理器)进行解析查表处理的报文。对报文进行分类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根据第一、二多核处理器的负载情况进行平均分配;又例如,对报文进行基于由IP报文五元组确定的流的分类。具体采用哪种分类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其中,对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包括但不限于:识别不同或者相同种类的报文,提取报文中携带的转发信息,查找转发表,重新封装报文,和/或,为服务质量执行基于各种优先级的队列调度,满足各种业务需求的计费,网络地址转换,报文检测,报文过滤,流量统计。
第一多核处理器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根据该报文的目的接口的不同,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第一多核处理器对第二类型报文不进行解析查表,直接将其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第二多核处理器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第二类型报文后,对其进行解析查表,根据该报文的目的接口的不同,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第二多核处理器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后,直接将其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第一多核处理器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后,直接将其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其中,第一、二多核处理器之间通过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连接。所述控制总线可以为:PCI总线、PCI快速(PCI-E)总线、超级传输(Hyper Transport,HT)总线;所述数据总线可以为:XAUI(10Gb以太网连接单元接口)总线、XGMII(10Gb独立于媒体的接口)总线、SPI4(标称带宽为9.953Gb/s的SPI接口)总线。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双多核处理器的集中式转发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双多核处理器的分布式转发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网络设备的转发单元中包括双多核处理器,所述双多核处理器中包括:多核处理器0和多核处理器1,其中,
多核处理器0:包括多个核单元(core),从多核处理器0的外接口接收报文,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分类,将该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根据该报文的目的接口的不同,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0的出接口或者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将第二类型报文直接发送至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直接将其发送至多核处理器1的出接口。
多核处理器1:包括多个核单元(core),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第二类型报文,对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根据该报文的目的接口的不同,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1的出接口或者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直接将其发送至多核处理器2的出接口。其中,多核处理器1到主控板中的交换芯片的接口可以认为是多核处理器1的一个出接口。
多核处理器0、1间包括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数据总线传递两个多核处理器的报文数据,可以通过XAUI、XGMII、SPI4等实现,控制总线传递两个多核处理器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PCI、PCI-E、HT等实现。较优的实现方式是控制信息和数据报文承载总线分离;当然也可以在一个总线中同时传递控制信息和数据报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中双多核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双多核处理器中包括多核处理器0和多核处理器1,多核处理器0中包括:控制核单元、分类单元0和包括多个核单元的转发处理单元0;多核处理器1中包括:分类单元1和包括多个核单元的转发处理单元1。其中,
分类单元0:从多核处理器0的外接口接收报文,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分类,将该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从转发处理单元0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一类型报文、第二类型报文以及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转发处理单元0中的核单元: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根据该报文的目的接口的不同,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0的出接口或者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将第二类型报文直接发送至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0的出接口。
分类单元1:从转发处理单元1中选择核单元,将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以及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转发处理单元1中的核单元:对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根据该报文的目的接口的不同,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1的出接口或者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直接发送至多核处理器1的出接口。
控制核单元:用于生成指导报文解析查表的控制信息,将该控制信息发送至转发处理单元0、1中的核单元。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转发表、访问控制列表和业务配置信息。转发处理单元0、1中的核单元,进一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处理。
上述的分类单元0和分类单元1可以由多核处理器的一个或几个核实现,也可以由多核处理器的硬件报文解析加速引擎实现。控制核与转发处理单元0通过芯片内部的高速总线连接,控制核与转发处理单元1通过两个多核处理器的控制总线连接,如PCI总线、PCI-E总线、HT总线等。转发处理单元0和分类单元1之间、转发处理单元1和分类单元0之间可以通过XAUI、XGMII、SPI4等高速总线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核单元位于多核处理器0中,其也可位于多核处理器1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多核处理器0、1中各模块的功能描述是基于从多核处理器0的外接口接收到报文为基础的。当报文从多核处理器1的外接口进入网络设备时,对报文的转发处理与以上描述类似,即:由分类单元1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分类,将该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仍然由转发处理单元0中的核单元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由转发处理单元1中的核单元对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并根据报文目的接口的不同,将解析查表后的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0或多核处理器1的出接口。
另外,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转发处理单元0、1主要包括两种应用:第一种应用是对报文进行解析查表,第二种应用是无需对报文进行解析查表。显然,第二种应用可以用较少的核就可以实现。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在多核处理器0、1中设置快速处理单元(快速处理单元中每个核单元的核数目小于转发处理单元中每个核单元的核数目),快速处理单元仅需要把接收到的报文从接口转发出去,接口包括:多核处理器0、1的出接口,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
参照图4,优化的双多核处理器中包括多核处理器0和多核处理器1,多核处理器0中包括:控制核单元、分类单元0、包括多个核单元的转发处理单元0、包括至少一个核单元的快速处理单元0;多核处理器1中包括:分类单元1、包括多个核单元的转发处理单元1、包括至少一个核单元的快速处理单元1。其中,
分类单元0:从多核处理器0的外接口接收报文,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分类,将该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从转发处理单元0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从快速处理单元0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二类型报文以及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转发处理单元0中的核单元: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根据该报文目的接口的不同,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0的出接口或者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
快速处理单元0中的核单元: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0的出接口。
分类单元1:从转发处理单元1中选择核单元,将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从快速处理单元1中选择核单元,将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转发处理单元1中的核单元:对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根据该报文的目的接口的不同,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1的出接口或者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
快速处理单元1中的核单元: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多核处理器1的出接口。
控制核单元:用于生成指导报文解析查表的控制信息,将该控制信息发送至转发处理单元0、1中的核单元。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转发表、访问控制列表和业务配置信息。转发处理单元0、1中的核单元,进一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处理。
图5为双多核处理器的另外一种优化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双多核处理器与图3中的双多核处理器的区别在于,为每个多核处理器预留至少一个核单元实现辅助处理单元,辅助处理单元可以实现限制多核处理器流量、特定处理器接口访问等,以保证多核处理器中的核单元高效可靠的工作。即,在多核处理器0中还包括辅助处理单元0,在多核处理器1中还包括辅助处理单元1。
其中,
辅助处理单元0:用于对多核处理器0的流量进行限制,和/或,实现对多核处理器0接口的访问;
辅助处理单元1:用于对多核处理器1的流量进行限制,和/或,实现对多核处理器1接口的访问。
此外,基于复杂的网络转发应用,转发处理单元中的几个核单元也可以按照流行流水线的方式工作,以提高某些特定业务的转发性能。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一个应用实例。
参照图6,为基于双多核处理器实现基于开放式应用平台(OAP)架构的防火墙插卡,双多核处理器中的多核处理器0、1协同工作,提高了设备的性。结合具体的应用,便于产品实现,相比较前面介绍的基于双多核处理器的网络设备,本实例中的网络设备及其处理流程进行了简化。
来自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的报文被多核处理器0的分类单元分发两类: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第一类型报文交给多核处理器0内部的核处理,第二类型报文交给多核处理器1。多核处理器0内部的核处理完相应的业务(如访问控制列表、报文深度检测、应用层报文过滤等)后,将第一类型报文转发回到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多核处理器0未作处理直接转发到多核处理器1的第二类型报文,被多核处理器1的分类单元分发给多核处理器1内部的核,多核处理器1内部的核处理完相应的业务后,将第二类型报文转发回到多核处理器0,多核处理器0再将该报文转发给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
图7和图8分别为图6所示的防火墙插卡中的多核处理器0、1的报文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6、7、8所示:
首先,预先在多核处理器0和多核处理器1中分别设置分类单元、包括多个核单元的转发处理单元、包括多个核单元的快速处理单元、包括多个核单元的辅助处理单元;
其次,在多核处理器0中预先设置控制核单元,在网络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控制核单元生成指导报文解析查表的控制信息,将控制信息发送到转发处理单元中的各个核单元,必要时需要多核处理器1的辅助处理单元协助完成控制信息的传递,控制信息可以是转发表、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业务配置信息等;
第三,当报文到达多核处理器0从外接口时,多核处理器0的分类单元接收该报文,将接收到的报文发送到所选择的核单元,基于配置一部分报文被发送到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一部分报文被发送到快速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
第四,多核处理器0的快速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不对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处理,直接将报文转发到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
第五,多核处理器0的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对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处理,处理完毕的报文从出接口转发出去;
第六,多核处理器1中的分类单元从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接收到报文后,将接收到的报文发送到所选择的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
第七,多核处理器1的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对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处理,处理完毕的报文返回到多核处理器0、1间的接口;
第八,多核处理器0的报文分类单元将来自多核处理器1的报文分发给多核处理器0的快速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该核单元将报文直接发送到出接口。
辅助处理单元不参与报文的业务处理和转发,其用于实现各种辅助的业务:对转发处理单元和快速处理单元的流量进行限制,确保转发处理单元和快速处理单元没有过负荷的运作;实现特定接口访问,如HT/PCI接口访问,确保该接口高速的总线性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2)

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中包括双多核处理器,所述双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一多核处理器和第二多核处理器,其中:
第一多核处理器用于,将从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外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第二多核处理器用于,对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将解析查表后的第二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一分类单元和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一转发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二分类单元和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二转发处理单元,其中:
第一分类单元用于,将从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外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从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一类型报文、第二类型报文以及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第二分类单元用于,从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以及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对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一分类单元、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一转发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核单元的第一快速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多核处理器中包括:第二分类单元、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二转发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核单元的第二快速处理单元,其中:
第一分类单元用于,将从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外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从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从第一快速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二类型报文以及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第一快速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第二分类单元用于,从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从第二快速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对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第二快速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用于,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还包括控制核单元,所述控制核单元用于生成指导报文解析查表的控制信息,将该控制信息发送至第一、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
第一、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进一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转发表、访问控制列表和业务配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还包括第一辅助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多核处理器中还包括第二辅助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辅助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多核处理器的流量进行限制,和/或,实现对第一多核处理器接口的访问;
所述第二辅助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二多核处理器的流量进行限制,和/或,实现对第二多核处理器接口的访问。
7.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络设备中设置包括第一多核处理器和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双多核处理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多核处理器将从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外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第二多核处理器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将解析查表后的第二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第二多核处理器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第一多核处理器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设置:第一分类单元和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一转发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多核处理器中设置:第二分类单元和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二转发处理单元;并且
由第一分类单元将从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外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从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一类型报文、第二类型报文以及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由所选的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由第二分类单元从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以及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由所选的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对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设置:第一分类单元、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一转发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核单元的第一快速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多核处理器中设置:第二分类单元、包括多个核单元的第二转发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核单元的第二快速处理单元;并且
由第一分类单元将从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外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分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从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从第一快速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第二类型报文以及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由所选的第一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对第一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由所选的第一快速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将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一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由第二分类单元从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第二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从第二快速处理单元中选择核单元,将从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接收到的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所选的核单元;
由第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对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后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或者第一、二多核处理器间的接口;
由第二快速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将经解析查表后的第一类型报文发送至第二多核处理器的出接口。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在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设置控制核单元,由所述控制核单元生成指导报文解析查表的控制信息,将该控制信息发送至第一、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
第一、二转发处理单元中的核单元进一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查表处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转发表、访问控制列表和业务配置信息。
12.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在所述第一多核处理器中还设置第一辅助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多核处理器中设置第二辅助处理单元;
由所述第一辅助处理单元对第一多核处理器的流量进行限制,和/或,实现对第一多核处理器接口的访问;
由所述第二辅助处理单元对第二多核处理器的流量进行限制,和/或,实现对第二多核处理器接口的访问。
CN2008101159467A 2008-06-30 2008-06-30 一种网络设备和报文转发方法 Active CN101304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59467A CN101304322B (zh) 2008-06-30 2008-06-30 一种网络设备和报文转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59467A CN101304322B (zh) 2008-06-30 2008-06-30 一种网络设备和报文转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4322A true CN101304322A (zh) 2008-11-12
CN101304322B CN101304322B (zh) 2010-07-28

Family

ID=40114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59467A Active CN101304322B (zh) 2008-06-30 2008-06-30 一种网络设备和报文转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4322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790A (zh) * 2010-04-22 2010-09-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流量控制方法和多核处理器
CN102469045A (zh) * 2010-11-05 2012-05-23 中科正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web安全网关并发性能的方法
CN103345432A (zh) * 2013-06-07 2013-10-09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核cpu过载检测装置和多核cpu过载检测方法
CN103746909A (zh) * 2013-12-23 201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05310A (zh) * 2014-03-24 2014-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转发设备
WO2015014015A1 (zh) * 2013-07-30 2015-02-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4506331A (zh) * 2014-12-22 2015-04-0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报文传输方法及多核网络设备
CN104980360A (zh) * 2014-04-11 2015-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5207946A (zh) * 2015-08-27 2015-12-30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网络数据包负载均衡和预解析方法
WO2016011894A1 (zh) * 2014-07-25 2016-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471770A (zh) * 2015-11-20 2016-04-06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21672A (zh) * 2017-03-28 2017-07-04 南京国电南自维美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交换芯片的多网口多cpu的规约转换装置
CN108769084A (zh) * 2018-08-28 2018-11-06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器与防火墙
CN108780437A (zh) * 2017-12-14 2018-11-0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核间通信方法、处理器和多处理器通信系统
CN108881060A (zh) * 2018-06-29 2018-11-23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通信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84327A (zh) * 2018-07-27 2018-12-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多核cpu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15392B2 (en) * 2004-09-29 2011-09-06 Intel Corporation Updating instructions to free core in multi-core processor with core sequence table indicating linking of thread sequences for processing queued packets
CN100466629C (zh) * 2006-09-18 2009-03-0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和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报文转发方法
CN100452757C (zh) * 2006-10-12 2009-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1166099B (zh) * 2007-09-21 2010-06-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多核网络设备和线卡板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790B (zh) * 2010-04-22 2012-12-1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流量控制方法和多核处理器
CN101834790A (zh) * 2010-04-22 2010-09-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流量控制方法和多核处理器
CN102469045A (zh) * 2010-11-05 2012-05-23 中科正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web安全网关并发性能的方法
CN102469045B (zh) * 2010-11-05 2015-04-08 中科信息安全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web安全网关并发性能的方法
CN103345432B (zh) * 2013-06-07 2016-12-28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核cpu过载检测装置和多核cpu过载检测方法
CN103345432A (zh) * 2013-06-07 2013-10-09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核cpu过载检测装置和多核cpu过载检测方法
WO2015014015A1 (zh) * 2013-07-30 2015-02-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3746909A (zh) * 2013-12-23 201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746909B (zh) * 2013-12-23 2017-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05310B (zh) * 2014-03-24 2017-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转发设备
CN103905310A (zh) * 2014-03-24 2014-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转发设备
CN104980360B (zh) * 2014-04-11 2018-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980360A (zh) * 2014-04-11 2015-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16011894A1 (zh) * 2014-07-25 2016-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506331A (zh) * 2014-12-22 2015-04-0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报文传输方法及多核网络设备
CN104506331B (zh) * 2014-12-22 2017-09-2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报文传输方法及多核网络设备
CN105207946B (zh) * 2015-08-27 2018-05-01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网络数据包负载均衡和预解析方法
CN105207946A (zh) * 2015-08-27 2015-12-30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网络数据包负载均衡和预解析方法
CN105471770A (zh) * 2015-11-20 2016-04-06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71770B (zh) * 2015-11-20 2019-03-01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21672A (zh) * 2017-03-28 2017-07-04 南京国电南自维美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交换芯片的多网口多cpu的规约转换装置
CN106921672B (zh) * 2017-03-28 2023-12-22 南京国电南自维美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交换芯片的多网口多cpu的规约转换装置
CN108780437A (zh) * 2017-12-14 2018-11-0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核间通信方法、处理器和多处理器通信系统
WO2019113885A1 (zh) * 2017-12-14 2019-06-2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核间通信方法、处理器和多处理器通信系统
US10949274B2 (en) 2017-12-14 2021-03-16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Inter-core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cessor and multi-processo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81060A (zh) * 2018-06-29 2018-11-23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通信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84327A (zh) * 2018-07-27 2018-12-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多核cpu及网络设备
CN108984327B (zh) * 2018-07-27 2020-12-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多核cpu及网络设备
CN108769084B (zh) * 2018-08-28 2020-12-15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器与防火墙
CN108769084A (zh) * 2018-08-28 2018-11-06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器与防火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4322B (zh) 201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4322B (zh) 一种网络设备和报文转发方法
KR101725755B1 (ko) 적응형 라우팅을 이용하여 자원 활용도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메커니즘
US20170061058A1 (en) Automatic pipelining of noc channels to meet timing and/or performance
US20140092740A1 (en) Adaptive packet deflection to achieve fair, low-cost, and/or energy-efficient quality of service in network on chip devices
CN107078971B (zh) 组合保证吞吐量和尽力而为的片上网络
CN107113227B (zh) 流水线化混合分组/电路交换片上网络
CN109240832A (zh) 一种硬件重构系统及方法
CN103532876A (zh) 数据流的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5045566B (zh) 一种嵌入式并行计算系统及采用其的并行计算方法
JP2007534052A (ja) 集積回路及びトランザクション撤回方法
Agyeman et al. An efficient 2d router architecture for extend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homogeneous 3d noc-based multi-core architectures
CN103166863B (zh) 集总式8x8低延迟高带宽交叉点缓存队列片上路由器
EP3235194B1 (en) Parallel direction decode circuits for network-on-chip
Gebhardt et al. Link pipelining strategies for an application-specific asynchronous NoC
CN102195891A (zh) 用于片上网络的带控制信号的低功耗路由器
Wu et al. BPCM: a flexible high-speed bypass paralle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for GPU cluster
Dongre et al. An empirical network-on-chip topology design for multicore architectures
CN107332789B (zh) 基于click控制器的全异步人工神经元网络的通讯方法
CN110297802A (zh) 一种新型处理器之间互联结构
Feng et al. Scalable Low-Power High-Performance Optical Network for Rack-Scale Computers
Agyeman et al. Towards the practical design of performance-aware resilient wireless NoC architectures
Rekha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Novel Secured NoC for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s
Renuka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TCAM Controller Enabled CDMA Network on Chip Router for High-Speed 5G Communications
Wang et al. A hybrid on-chip network with a low buffer requirement
Nedjah et al. Genetic Algorithms on Network-on-Ch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4

Address after: 24th Floor, Block B, Zhizhen Building, No. 7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igu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