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9653B - 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9653B
CN101299653B CN 200810131841 CN200810131841A CN101299653B CN 101299653 B CN101299653 B CN 101299653B CN 200810131841 CN200810131841 CN 200810131841 CN 200810131841 A CN200810131841 A CN 200810131841A CN 101299653 B CN101299653 B CN 101299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rate
control channel
control information
ccfi
c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318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9653A (zh
Inventor
毕峰
苟伟
张颖光
段亚军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8101318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9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9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9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6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获取所有CCE采用的编码速率;在CCE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低的编码速率;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最低的编码速率。上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CCE采用的编码速率;第一选择模块,用于在CCE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低的编码速率;设置模块,用于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最低的编码速率。本发明降低了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开销。

Description

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dvanced系统与IMT-Advanced(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国际移动通信)系统都是以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OFDM系统中,是时频两维的数据形式,为了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端省电,控制信道通常采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时分复用)方式,即,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在时间上是分开的,例如,在一个子帧内有14个OFDM符号,前3个OFDM符号作为控制信道,后11个OFDM符号作为业务信道。
在现有系统中,往往允许接入的用户较多,首先以目前LTE系统的控制信道为例进行说明。在LTE系统中,下行控制信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CCFI(Control Channel Format Indicator,控制信道格式指示);
2)DL Grant(Down Link Grant,下行调度授权);
3)UL Grant(Up Link Grant,上行调度授权);
4)HI:HARQ指示(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ion,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
可以看出,控制信道的设计是由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为了方便描述,下面定义几个术语及约定:
1)CCFI即指示几个OFDM符号用于控制信道,与CCE(ControlChannels Elements,控制信道单元)独立;HI也与CCE独立;
2)在频域连续L个子载波叫做CCE,CCE可以包括DL Grant和UL Grant;
3)所有的CCE都是QPSK调制;
4)每个控制信道是由一个CCE或是CCE组合构成;
5)每个UE能够监测一系列侯选控制信道;
6)侯选控制信道的数目是盲检测的最大次数;
7)侯选控制信道的数目大于CCE的数目;
8)收发两端规定了几种组合,例如只有1、2、4、8个CCE组合在一起作为侯选控制信道;
9)1、2、4、8组合分别对应不同编码速率;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发射机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Node-B(演进节点)端,把每个UE(UE1至UEn)控制信令分别进行信道编码,然后进行QPSK调制,进行CCE到RE(ResourseElement,子载波)形成E-CCFI,然后进行子载波映射、空间分集,进行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反傅立叶变换)添加CP,并/串DAC,并发射出去,假设此时控制信道由16个CCE构成,接收端进行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傅立叶变换)后,UE从组合为1个CCE开始进行盲检测(即分别对CCE1、CCE2、...、CCE16进行盲检测),如果UE ID没有监听成功,则从组合为2个CCE进行盲检测(即分别对[CCE1 CCE2]、[CCE3 CCE4]、...、[CCE15CCE16]),依次类推。如果在整个盲检测过程中都没有监听到和自己相匹配的UE ID,说明此时没有属于自己的控制信令下达,则UE切换到睡眠模式;如果监听到和自己相匹配的UE ID,之后按照控制信令解调相对应的业务信息。因为要遍历所有的CCE组合情况,可以看出对于某些UE的盲检测次数过多。
在LTE/LTE-Advanced与IMT-Advanced系统中,支持QPSK、16QAM、64QAM调制方式,而在同一时刻多个UE的调制方式很多都是相同的,如果每个UE的控制信令里都发射此信息,这样就增加了控制信令的开销。但是可以把具有相同调制方式的放在E-CCFI(Enhanced-Control Channel Format Indicator,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里,E-CCFI里的内容包括业务调制方式和对应的CCE的最大序号,发射端把每个具有相同业务调制方式的UE对应得CCE仅仅映射在相对应的CCE序号范围内,这样能够减少盲检测时间;并且把此时调制方式相同较多的UE的CCE放在前面或中间或后面,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大部分UE的盲检测时间。E-CCFI即减少控制信令开销,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UE端盲检测的次数、降低UE端处理流程及功率损耗。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E-CCFI组成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形式由两部分构成,业务分别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的CCE最大序号及业务调制方式指示,其中,
CCFI:用于指示控制信道所占用OFDM符号的个数;
N1:下/上行M1调制方式下CCE的最大序号;
M1:下/上行使用频率最高的业务信道的调制方式;
N2:下/上行M2调制方式下CCE的最大序号;
M2:下/上行使用频率次高的业务信道的调制方式;
N3:下/上行第3种调制方式下CCE的最大序号;
N4:上/下行m1调制方式下CCE的最大序号;
m1:上/下行使用频率最高的业务信道的调制方式;
N5:上/下行m2调制方式下CCE的最大序号;
m2:上/下行使用频率次高的业务信道的调制方式;
N6:上/下行第3种调制方式下CCE的最大序号。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对于控制信令的内容、分配方式、减少控制信令开销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是,没有考虑到有效的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设置,现有技术有其局限性,例如,CCFI固定采用1/16编码速率,但是针对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码率没有进行讨论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码率的设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包括:获取所有CCE采用的编码速率;在CCE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低的编码速率;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最低的编码速率。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所有CCE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除最高的编码速率以外的所有编码速率和设置的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可采用的最低的编码码率组成编码速率序列;根据编码速率序列对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进行盲检测。
优选地,盲检测的顺序为以下之一:从高编码速率到低编码速率、从低编码速率到高编码速率。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6,则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2。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12,则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CCE采用的编码速率;第一选择模块,用于在CCE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低的编码速率;设置模块,用于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最低的编码速率。
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选择模块,用于在所有CCE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除最高的编码速率以外的所有编码速率和设置的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可采用的最低的编码码率组成编码速率序列;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编码速率序列对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进行盲检测。
优选地,检测模块盲检测的顺序为以下之一:从高编码速率到低编码速率、从低编码速率到高编码速率。
优选地,设置模块的操作具体包括:如果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6,则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2。
优选地,设置模块的操作具体包括:如果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12,则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6。
以上实施例采用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最低的编码速率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码率的设置的问题,进而降低了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开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发射机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E-CCFI组成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收发两端工作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2,获取所有CCE采用的编码速率;
步骤S304,在CCE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低的编码速率;
步骤S306,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最低的编码速率。
该实施例应用于发射端,采用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最低的编码速率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码率的设置的问题,进而降低了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开销。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所有CCE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除最高的编码速率以外的所有编码速率和设置的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可采用的最低的编码码率组成编码速率序列;根据编码速率序列对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进行盲检测。
优选地,盲检测的顺序为以下之一:从高编码速率到低编码速率、从低编码速率到高编码速率。
以上优选实施例应用于接收端对发射信息的处理。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6,则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2。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12,则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6。
控制信息统一采用相同的调制方式,如QPSK,而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就是控制信息采用的编码速率。接收端只要能满足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性能优于CCE的性能即可,也就是说,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可以随CCE的编码速率变化而变化。下面结合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收发两端工作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402,生成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
步骤S404,发射端(Node-B)根据此时所有CCE中最低的编码速率来决定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只要是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所有CCE中最低的编码速率即可;
具体地,发射端根据此时所有CCE中最低的编码速率来决定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例如,如果所有CCE中采用的编码速率分别是2/3、1/3、1/6、1/12,则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为了保证解调性能采用1/16的编码速率;如果所有CCE中采用的编码速率分别是2/3、1/3、1/6,则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为了保证解调性能采用1/12的编码速率,以此类推,只要是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所有CCE中最低的编码速率即可;
步骤S406,根据上述方法确定编码速率,映射后发射;
步骤S408,接收端(UE)根据不同的编码速率对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进行盲检测,盲检测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顺序可以是从高/低编码速率开始到低/高编码速率,直到正确地解调出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
具体地,接收端根据不同的编码速率对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进行盲检测,以上述可能存在的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编码速率为1/3、1/6、1/12、1/16为例,接收端盲检测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顺序可以是从高/低编码速率开始到低/高编码速率,直到正确地解调出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
综上,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自适应编码可以进一步减少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本身带来的开销。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装置。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装置的方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2,用于获取所有CCE采用的编码速率;
第一选择模块54,用于在CCE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低的编码速率;
设置模块56,用于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最低的编码速率。
优选地,设置模块的操作具体包括:如果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6,则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2。如果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12,则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6。
该实施例应用于发射端,采用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最低的编码速率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码率的设置的问题,进而降低了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开销。
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选择模块,用于在所有CCE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除最高的编码速率以外的所有编码速率和设置的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可采用的最低的编码码率组成编码速率序列;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编码速率序列对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进行盲检测。
优选地,检测模块盲检测的顺序为以下之一:从高编码速率到低编码速率、从低编码速率到高编码速率。
以上优选实施例应用于接收端对发射信息的处理。
以上实施例采用设置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最低的编码速率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码率的设置的问题,进而减小了E-CCFI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开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有控制信道单元采用的编码速率;
在所述控制信道单元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低的编码速率;
设置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所述最低的编码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有控制信道单元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除最高的编码速率以外的所有编码速率和设置的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中扩展的控制信息可采用的最低的编码速率组成编码速率序列;
根据所述编码速率序列对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中扩展的控制信息进行盲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检测的顺序为以下之一:
从高编码速率到低编码速率、从低编码速率到高编码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6,则设置所述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12,则设置所述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6。
6.一种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控制信道单元采用的编码速率;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信道单元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低的编码速率;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低于所述最低的编码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在所有控制信道单元采用的编码速率中选择除最高的编码速率以外的所有编码速率和设置的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中扩展的控制信息可采用的最低的编码速率组成编码速率序列;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速率序列对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中扩展的控制信息进行盲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盲检测的顺序为以下之一:
从高编码速率到低编码速率、从低编码速率到高编码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的操作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6,则设置所述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的操作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最低的编码速率是1/12,则设置所述增强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中扩展的控制信息的编码速率是1/16。
CN 200810131841 2008-06-23 2008-06-23 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9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31841 CN101299653B (zh) 2008-06-23 2008-06-23 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31841 CN101299653B (zh) 2008-06-23 2008-06-23 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9653A CN101299653A (zh) 2008-11-05
CN101299653B true CN101299653B (zh) 2013-08-07

Family

ID=40079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318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9653B (zh) 2008-06-23 2008-06-23 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96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4136B (zh) * 2011-08-08 2017-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方法及配置装置
CN105703882B (zh) * 2014-11-28 202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信道或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相应的发送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512A (zh) * 2006-03-17 2007-09-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的共享信息信道的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1060380A (zh) * 2006-04-20 2007-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512A (zh) * 2006-03-17 2007-09-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的共享信息信道的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1060380A (zh) * 2006-04-20 2007-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9653A (zh) 2008-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49654B2 (ja) 無線局、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AU2008325466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basic signal allo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KR101449031B1 (ko) 미드앰블의 전송방법
KR101079387B1 (ko) Ofdm 통신 환경에서 업링크 액세스 요청
JP5898180B2 (ja) 広帯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資源割当指示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2022027880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9029401A1 (zh) 参考信号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6614847A (zh) 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KR20070074431A (ko) 단반송파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제어정보와 데이터의 시간적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US8886238B2 (en)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944902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U200922526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ilot Allocation, Method and Pilot Pattern Thereof
WO2017167139A1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存储介质
CN107872299B (zh) 一种被用于免授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KR20070043600A (ko)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방식의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선택적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CN101296008B (zh) 控制信道自适应发射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99745A (zh) 控制信道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1299653B (zh) 控制信道编码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55841B (zh) 广播控制信道、数据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11431680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99626B (zh) 控制信道自适应发射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09221B (zh) 大带宽下控制信道前后向兼容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04274B (zh) 控制信道自适应发射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16103B (zh) 指示移动终端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控制信道盲检测方法
CN101296032B (zh) 控制信道单元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