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6052B - 一种抗通信侦察与截获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通信侦察与截获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6052B
CN101296052B CN 200710098922 CN200710098922A CN101296052B CN 101296052 B CN101296052 B CN 101296052B CN 200710098922 CN200710098922 CN 200710098922 CN 200710098922 A CN200710098922 A CN 200710098922A CN 101296052 B CN101296052 B CN 101296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seudo
random sequence
random
pattern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989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6052A (zh
Inventor
谢永斌
曹晏波
乔元新
孙建勋
董育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Linktech Infosystem Co., Ltd.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LINKTECH INFOSYSTEM Co Ltd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LINKTECH INFOSYSTEM Co Ltd,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LINKTECH INFO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0989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60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6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6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6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60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方法与装置,可有效降低保密通信风险。利用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再根据预先设置的伪随机序列与调制解调、交织解交织、编解码模式间的映射关系,使调制解调控制器、交织解交织控制器、编解码控制器按映射关系获得的调制解调、交织解交织、编解码模式进行随机调制解调、交织解交织和编解码。其随机调制解调、交织解交织、编解码实现基础是收发双方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同步控制,由连接收发双方的同步控制器完成。同步控制器读取发送方当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由同步控制器将序列生成信息中的序列启动信息发送给接收方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使发送、接收方产生相同的伪随机序列。

Description

一种抗通信侦察与截获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密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中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对抗系统中包括通信侦查系统和对抗系统,通信侦查系统在没有目标信号先验知识的情况下,为监听通信内容或干扰敌方通信,首先对无线通信信号进行搜索、提取相关信息、获取有效参数,对截取的无线信号进行敌我识别、信息分析和情报破译。目前通信侦查系统中的通信监听设备已具有多种侦查手段,包括信号检测、信号分类和参数识别等。通信监听设备获取的有效参数,其主要特征包括信号的频率、电平、调制方式、信号带宽、数字信号的码元速率及其它调制参数等。例如,Nandi-Azzouz分类器可以通过对归一化瞬时振幅功率谱密度最大值、瞬时相位绝对值的标准差、信号谱的对称性、瞬时频率的峰态峭度等9个特征参数时频特性的测量和统计来识别目前几乎所有常用的模拟和数字调制方式,然后再在获知调制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盲解调,根据解调出的信号内容最终获得侦查结果,提供给对抗系统。对抗系统则根据侦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和干扰策略来提高干扰的效能。
现有的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系统包括发射端机与接收端机。发射端机可以包括信源、编码控制器、交织控制器和调制控制器。编码控制器、交织控制器和调制控制器对信源输出的发送数据按固定的编码、交织、调制方式依序进行编码、交织和调制发送。接收端机可以包括解调控制器、解交织控制器、解码控制器和信宿。解调控制器、解交织控制器、解码控制器对接收到的发射端机数据按固定的解调、解交织、解码方式依序进行解调、解交织、解码,最后在信宿获得发射端机数据。
目前,一般的抗侦察和抗截获系统都采用相对固定的编码、交织、调制和相应的解码、解交织、解调方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业务采用最多两种不同的编码方式),导致对方实时判断已方调制方式与调制参数的机率增加,而且一旦对方获得了已方的调制方式与调制参数,就可有效地进行实时监听和进行高效干扰,而已方却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更改调制方式与调制参数。也即,由于现有技术中调制和编码方式相对固定,使对方的监听与对抗设备可以充分发挥其侦查和干扰效能,因而保密通信风险较大。
此外,有些通信系统采用了信道自适应的调制和编码技术(AMC),由于采用该技术的出发点只是根据信道变化情况调整调制阶数和编码码率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而调制和编码方式类型基本相同,只是在调制阶数和编码码率上有所区别,因此这种方式通常不能有效地对抗电子侦查和干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方法和装置,可以使对方无法实时判断已方的调制方式及其它调制参数,而且即使敌方用某种手段获得了已方电台,也仍然没有有效的实时侦听和高效干扰的手段,从而实现有效的保密与抗干扰通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方法,包括:
无线信号发射方对待发送数据用随机调制模式进行随机调制发送。
或者,还可包括随机编码过程,无线信号发射方对待发送数据先进行随机编码,再对随机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所述的随机调制发送。
或者,也还可包括随机编码过程和随机交织过程;无线信号发射方对待发送数据先进行随机编码,再对随机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交织,和对随机交织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所述的随机调制发送。
上述所述的随机调制模式可进一步包括:
A1、无线信号发射方产生一伪随机序列;
B1、由该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一随机调制模式;
C1、按照该随机调制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调制发送。
所述的随机编码和随机调制进一步包括:
A2、无线信号发射方产生一伪随机序列;
B2、由该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一随机编码模式和一随机调制模式;
C2、按照该随机编码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编码,和按该随机调制模式对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调制发送。
所述的随机编码、随机交织和随机调制进一步包括:
A3、无线信号发射方产生一伪随机序列;
B3、由该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一随机编码模式、一随机交织模式和一随机调制模式;
C3、按照该随机编码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编码,按照该随机交织模式对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交织,和按该随机调制模式对交织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调制发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方法,包括:
a、无线通信系统对无线信号发送与接收方进行随机调制模式、随机解调模式的模式同步控制;
b、无线信号发送方对待发送数据用随机调制模式进行随机调制发送;无线信号接收方用与无线信号发射方的随机调制模式相对应的随机解调模式对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随机解调接收。
所述步骤a,所述的同步控制,其过程包括:
a1、无线通信系统获得当前随机调制模式的模式同步信息;
a2、无线通信系统发送入网信息,该入网信息包括系统发给无线信号接收方实现与无线信号发送方模式同步的模式同步信息;
所述步骤b,所述的随机调制与解调,是无线信号发送方与接收方根据模式同步信息映射得到随机调制、解调模式。
所述步骤a1、a2中,所述的模式同步信息是无线信号发送方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随机序列生成信息;所述步骤b中,无线信号接收方根据随机序列生成信息启动其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生成与无线信号发送方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同步的伪随机序列,无线信号发送方与接收方根据该同步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随机调制、解调模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装置,包括发射端机和接收端机,发射端机包括调制控制器,接收端机包括解调控制器;还包括同步控制器,连接发射端机和接收端机;所述的发射端机还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所述发射端机的调制控制器按照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调制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调制发送,同步控制器读取发射端机当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所述的接收端机还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在同步控制器输出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的初始启动信息的启动下产生伪随机序列,该伪随机序列与发射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同步,所述的解调控制器按照该伪随机序列映射的随机解调模式对所接收数据进行解调接收。
或者,所述的发射端机还可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与编码控制器的连接,该编码控制器按照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编码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编码,并将经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送所述的调制控制器;所述的接收端机还可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与解码控制器的连接,该解码控制器对解调控制器输出的随机解调接收数据按照接收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解码模式进行随机解码。
或者,所述的发射端机还可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与编码控制器及交织控制器的连接,编码控制器按照发射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编码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编码,并将经随机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送所述的交织控制器,所述的交织控制器按照发射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交织模式对经随机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交织,随机交织后的待发送数据送所述的调制控制器;所述的接收端机还可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与解码控制器和解交织控制器的连接,解交织控制器对解调控制器输出的随机解调接收数据按照接收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解交织模式进行随机解交织,随机解交织后的接收数据送所述的解码控制器,解码控制器对解交织控制器输出的随机解交织接收数据按照接收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解码模式进行随机解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装置,包括:包括发射端机和同步控制器;所述的发射端机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和调制控制器,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调制控制器根据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随机调制模式并按该随机调制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调制发送;所述的同步控制器读取该发射端机当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将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包括的初始启动信息发送给接收端机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使接收端机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与发射端机的伪随机序列同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装置,包括接收端机和同步控制器;所述的接收端机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和解调控制器;同步控制器读取发射端机当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利用所包括的初始启动信息启动接收端机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使接收端机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与发射端机的伪随机序列同步,接收端机的解调控制器按照该伪随机序列映射的解调模式对所接收数据进行随机解调接收。
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通过随机调制模式实现。利用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再根据预先设置的伪随机序列与调制、解调模式间的映射关系(建立映射表),使调制、解调控制器按映射关系获得的调制、解调方式进行随机调制、解调。例如,映射方法可以如下所述:若伪随机序列是一个32bit的长序列,则会产生232种组合,可以通过对该长序列分段做异或等操作将其压缩为3bit,产生23种组合,对应8个伪随机数,每个伪随机数映射一种随机编解码、交织解交织和调制解调制模式,于是就可获得8种随机编解码、交织解交织和调制解调制模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基础是收发双方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同步控制,由分别连接收发双方的同步控制器完成收发双方调制、解调模式的同步。同步控制器读取发送方当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由同步控制器将序列生成信息中的序列启动信息发送给接收方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这样发送方、接收方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就会产生相同的伪随机序列,再根据伪随机序列与调制、解调模式间既定的映射关系或者说映射图案,而实现收发双方的调制、解调模式同步。
当然还可进一步地得到伪随机序列与编、解码模式甚至交织、解交织模式间的映射关系,使收方双方实现随机编、解码模式同步甚至随机交织、解交织模式同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针对采用固定调制方式所带来的通信风险,采用随机调制,使对方无法实时判断已方的调制方式及其它调制参数,同时还可采用随机编码和交织降低对方正确解码的概率,以此来降低对方侦听和干扰设备的效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使得即使对方用某种手段获得了已方电台,由于已方可以随时更换随机序列的生成密钥,因此对方仍然没有有效的实时侦听和高效干扰的手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随机调制、编码,增加了截获、侦听和干扰的难度,达到迷惑对方,实现保密和抗干扰通信,有效降低保密通信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随机调制编码通信系统原理性结构框图;
图2为图1中同步控制器控制收发双方实现模式同步的流程图;
图3为基于移位寄存器的随机序列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系统时间TOD和密钥共同控制分组加密算法的随机序列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随机调制编码技术方案实施例。
图1是随机调制编码通信系统原理框图,既说明本发明抗通信侦察与截获方法的实现过程,同时也说明了本发明抗通信侦察与截获的实现结构,列举出该系统中包括的发射端机100、接收端机110和同步控制器300。其中的同步控制器300可以是一个完成收发双方调制、解调与编码、解码模式同步的虚拟部件。发射端机100经天线发射编码、交织、调制后的信源220数据,接收端机110经天线接收调制信号并解调、解交织、解码,将接收数据放入信宿230中。
发射端机100中的随机序列发生器200(PN码控制器)产生伪随机序列,控制编码控制器240、交织控制器260和调制控制器280,编码控制器240、交织控制器260和调制控制器280根据伪随机序列与编码模式、交织模式、调制模式间的映射关系获得编码、交织、调制模式,并按随机编码、交织与调制模式对信源220输出的待发送数据顺序进行编码、交织、调制发送。同步控制器300读取发射端机100当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200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由同步控制器300将序列生成信息中的序列启动信息发送给接收端机110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210。
同步控制器300使得发射端机和接收端机的随机序列发生器同步,也即,使接收端机同步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同步于发射端机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
同步控制器300向接收端机110中的随机序列发生器输出伪随机序列生成的初始启动信息,启动接收端机110中的随机序列发生器210产生伪随机序列,随机序列发生器210产生的伪随机序列与随机序列发生器200产生的伪随机序列同步。随机序列发生器210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控制解调控制器290、解交织控制器270和解码控制器250,解调控制器290、解交织控制器270和解码控制器250根据伪随机同步序列与解调模式、解交织模式、解码模式间的映射关系获得解调、解交织、解码模式,按解调、解交织、解码模式对接收数据进行随机解调、解交织、解码,解调、解交织、解码后的接收数据放入信宿230中。
实施时,也可仅进行随机调制与解调,即随机序列发生器200、210产生的随机序列只发送给调制、解调控制器280、290,不对编码、解码控制器240、250进行随机编、解码;或者仅进行随机编码、解码与随机调制、解调,即随机序列发生器200、210产生的随机序列只发送给调制、解调控制器280、290和编码、解码控制器240、250,不对交织、解交织控制器260、270进行随机交织、解交织。抗通信侦察和截获装置也可只包括发射端机100与同步控制器300,或者只包括接收端机110和同步控制器300,也可同时包括发射端机100、接收端机110和同步控制器300,如图1中所示结构的全体。
在发射端机100中,随机序列发生器200产生伪随机序列,控制编码控制器240、交织控制器260和调制控制器280根据伪随机序列与编码模式、交织模式、调制模式间的映射关系,按映射图案编码、交织、调制发射数据。
在接收端机110中,随机序列发生器210产生伪随机序列,控制解调控制器290、解交织控制器270和解码控制器250根据伪随机序列与解调模式、解交织模式和解码模式间的映射关系,按映射图案解调、解交织、解码得到接收数据。
图1所示各功能模块完成抗通信侦察与截获的过程如下:
发射端信源220产生发送数据,送编码控制器240;
发射端随机序列发生器200产生伪随机序列,送编码控制器240、交织控制器260和调制控制器280,同时供同步控制器300读取随机序列发生器200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
发射端编码控制器240按照既定的映射表由伪随机序列映射成相应的编码模式,并根据该编码模式对信源220产生的发送数据进行编码;
发射端交织控制器260按照既定的映射表由伪随机序列映射成相应的交织模式,并根据该交织模式对经过编码控制器240编码后的数据进行交织;
发射端调制控制器280按照既定的映射表由伪随机序列映射成相应的调制模式,并根据该调制模式对经过交织控制器240交织后的数据进行调制发送;
接收端随机序列发生器210在同步控制器300的控制下产生伪随机序列,该伪随机序列与发射端随机序列发生器200产生的伪随机序列同步,该伪随机序列送解码控制器250、解交织控制器270和解调控制器290;
接收端解调控制器290按照既定的映射表由伪随机序列映射成相应的解调模式,并根据该解调模式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该解调模式与调制模式相对应;
接收端解交织控制器270按照既定的映射表由伪随机序列映射成相应的解交织模式,并根据该解交织模式对经过解调控制器290解调后的数据进行解交织,该解交织模式与交织模式相对应;
接收端解码控制器250按照既定的映射表由伪随机序列映射成相应的解码模式,并根据该解码模式对经过解交织控制器270解交织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数据,放入信宿230,该解码模式与编码模式相对应;
同步控制器300完成收发双方调制与解调、交织与解交织和编码与解码模式的同步。
图2所示为同步控制器300完成收发双方模式同步的实现流程,通过入网端机初始入网模式同步即随机序列发生器同步的实施流程说明同步控制器300的功能。
移动通信系统中,由同步控制器完成帧同步和系统时间同步,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该同步控制器除完成帧同步和系统时间同步外还需要完成模式的同步,包括调制与解调模式、交织与解交织模式和编码与解码模式的同步,只有在帧同步、系统时间同步和模式同步后才完成了入网端机初始入网和同步的建立过程。由于帧同步和系统时间同步的实现和一般移动通信系统相同,在此不再描述。图中介绍的是针对本发明随机调制与解调模式、交织与解交织模式和编码与解码模式的同步,对于只涉及调制与解调模式同步,或者只涉及调制与解调模式、编码与解码模式的同步则可同理处理。
如前所述,发射端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同时供移动通信系统的同步控制器读取该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
步骤21,同步控制器在广播信道上周期发送入网信息数据;
步骤22,入网端机在广播信道上按既定的解调、解码方式守候入网信息,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工作后,入网端机在广播信道上搜索入网信息,广播信道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是系统和待入网端机都已知的,该入网信息可以随时间变化也可以不随时间变化,若入网信息随时间变化则可以由系统和待入网端机默认的随机序列控制;
步骤23,系统时间同步、帧同步后,入网端机捕获入网信息并解调解码入网信息,入网端机采用与广播信道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调解码方式搜索并解调解码入网信息,入网信息除移动通信系统本身的资源分配信息外还包括系统发给入网端机随机序列发生器的序列生成信息,该随机序列生成信息包括任意类型随机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同步启动信息,例如,可以是移位寄存器的当前状态或者采用密钥(KEY)和系统时间(TOD)联合机制产生的基于分组加密算法随机序列生成器的当前TOD等;
步骤24,入网端机按照入网信息启动随机序列发生器,入网端机在广播信道上正确解调解码该初始启动信息,并按该信息启动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伪随机序列;
步骤25,入网端机按照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调制编码方式、解调解码方式;
步骤26,入网端机用映射到的调制编码方式、解调解码方式收发数据,同步后的伪随机序列按相同的调制编码映射关系控制调制编码、解调解码模式并与系统同步,完成模式同步过程。
步骤27,系统与入网端机按照解调解码模式、调制编码模式收发数据。
此时,入网端机完成初始入网和同步过程,在系统分配的业务信道上按与系统相同的模式正确地调制编码、解调解码,发送、接收数据。
图3、图4给出两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实施例。
参见图3,是一种基于移位寄存器产生伪随机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结构,是当前普遍使用的一种随机序列发生器,其产生伪随机序列的方法是:在时钟脉冲(clock)的驱动下,把n级移位寄存器中每级寄存器m的内容送给下一级寄存器,根据本原多项式选择反馈系数Ci,i=0,1,...,n的取值,并作乘法然后模p加,输出序列就是相应的伪随机序列。使用抽头选取法进行抽取,寄存器的选取抽头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ui,i=0,1,...,r,代表选取密钥,密钥为通信双方约定的通信密码,与选取抽头的输出模p加后控制随机序列合成器的输出。在同步过程中需要传递的同步信息即随机序列发生器的序列生成信息是移位寄存器的当前状态。
参见图4,基于系统时间TOD和密钥共同控制分组加密算法的随机序列发生器,也是当前普遍使用的一种随机序列发生器。TOD是当前的系统时间,也是同步过程中需要传递的同步信息即随机序列发生器的序列生成信息。密钥为通信双方约定的通信密码。该随机序列发生器经过N轮的迭代处理生成伪随机序列,每轮迭代处理包括相同的处理步骤。
图中各模块功能分别如下:
非线性S盒置换模块:通过S盒的并行应用,优化了输入与密钥组合在最坏情况下的非线性特征。
线性移位混合模块:确保通过多轮迭代处理的变换后,系统具有很好的扩散效果。
轮密钥异或模块:在各中间轮迭代处理中,将轮密钥与该轮迭代处理的数据块异或,加入密钥的影响。
序列压缩模块:合并字节,并输出受TOD时间和密钥共同控制的随机序列。
该随机序列生成器首先对输入的TOD进行分块排列,对每一块数据用S盒中相应位置的数据进行替换,S盒是按某种线性复杂度非常高的代数变换得到的置换查找表。移位混合模块对经过S盒替换后数据进行行移位和列混合提高序列的扩散效果。轮密钥异或模块根据密钥首先生成每轮的密钥,再和移位混合后的数据进行异或处理。N轮的迭代处理完成后,对序列进行压缩生成最终的随机序列来控制编、解码和调制、解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无线通信系统对无线信号发射与接收方进行随机调制模式、随机解调模式的模式同步控制;
b、无线信号发射方对待发送数据用随机调制模式进行随机调制发送;无线信号接收方用与无线信号发射方的随机调制模式相对应的随机解调模式对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随机解调接收,
其中,
所述步骤a,所述的模式同步控制,其过程包括:
a1、无线通信系统获得当前随机调制模式的模式同步信息;
a2、无线通信系统发送入网信息,该入网信息包括系统发给无线信号接收方实现与无线信号发射方模式同步的模式同步信息;
所述步骤b,所述的随机调制模式与随机解调模式,是无线信号发射方与接收方根据模式同步信息映射得到的随机调制、解调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机调制发送进一步包括:
A1、无线信号发射方产生一伪随机序列;
B1、由该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一随机调制模式;
C1、按照该随机调制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调制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的映射,是根据步骤A1所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查询映射表获得的,该映射表中给出伪随机序列与随机调制模式间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随机编码过程,无线信号发射方对待发送数据先进行随机编码,再对随机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所述的随机调制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机编码和随机调制发送进一步包括:
A2、无线信号发射方产生一伪随机序列;
B2、由该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一随机编码模式和一随机调制模式;
C2、按照该随机编码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编码,和按该随机调制模式对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调制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中的映射,是根据步骤A2所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查询映射表获得的,该映射表中给出伪随机序列与随机编码模式、随机调制模式间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随机编码过程和随机交织过程;无线信号发射方对待发送数据先进行随机编码,再对随机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交织,和对随机交织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所述的随机调制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机编码、随机交织和随机调制发送进一步包括:
A3、无线信号发射方产生一伪随机序列;
B3、由该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一随机编码模式、一随机交织模式和一随机调制模式;
C3、按照该随机编码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编码,按照该随机交织模式对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交织,和按该随机调制模式对交织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调制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3中的映射,是根据步骤A3所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查询映射表获得的,该映射表中给出伪随机序列与随机编码模式、随机交织模式、随机调制模式间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1、a2中,所述的模式同步信息是无线信号发射方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随机序列生成信息;
所述步骤b中,无线信号接收方根据随机序列生成信息启动其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生成与无线信号发射方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同步的伪随机序列,无线信号发射方与接收方根据该同步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随机调制、解调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伪随机序列同步信息可以是任意类型的随机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同步启动信息,该初始同步启动信息或者是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中移位寄存器的当前状态,或者是采用密钥和系统时间TOD联合机制产生的基于分组加密算法序列生成器的当前系统时间TOD。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1中,无线通信系统读取发射方当前的模式同步信息;所述步骤a2中,无线通信系统在广播信道上周期性发送所述的入网信息,所述的广播信道采用预定的调制、解调模式,该预定的调制解调模式不随时间变化,或者在由通信双方默认的伪随机序列控制下随时间变化。
13.一种抗通信侦察和截获的装置,包括发射端机和接收端机,发射端机包括调制控制器,接收端机包括解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同步控制器,连接发射端机和接收端机;
所述的发射端机还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所述的调制控制器按照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调制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调制发送,同步控制器读取该当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
所述的接收端机还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在同步控制器输出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的初始启动信息的启动下产生伪随机序列,该伪随机序列与发射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同步,所述的解调控制器按照该伪随机序列映射的随机解调模式对所接收数据进行随机解调接收,
其中,
a1、无线通信系统获得当前随机调制模式的模式同步信息;
a2、无线通信系统发送入网信息,该入网信息包括系统发给所述的接收端机实现与所述的发射端机模式同步的模式同步信息;
以及其中,随机调制模式与随机解调模式,是所述的发射端机与所述的接收端机根据模式同步信息映射得到的随机调制、解调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端机还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与编码控制器的连接,该编码控制器按照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编码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编码,并将经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送所述的调制控制器;
所述的接收端机还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与解码控制器的连接,该解码控制器对解调控制器输出的接收数据按照接收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解码模式进行随机解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端机还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与编码控制器及交织控制器的连接,编码控制器按照发射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编码模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编码,并将经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送所述的交织控制器,所述的交织控制器按照发射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交织模式对编码后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随机交织,交织后的待发送数据送所述的调制控制器;
所述的接收端机还包括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与解码控制器和解交织控制器的连接,解交织控制器对解调控制器输出的接收数据按照接收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解交织模式进行解交织,解交织后的接收数据送所述的解码控制器,解码控制器对解交织控制器输出的接收数据按照接收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映射得到的随机解码模式进行随机解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机与接收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是基于移位寄存器结构产生伪随机序列,所述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是移位寄存器当前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机与接收端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是基于密钥和系统时间TOD共同控制的分组加密算法结构产生伪随机序列,所述的伪随机序列生成信息是当前系统时间TOD。
CN 200710098922 2007-04-29 2007-04-29 一种抗通信侦察与截获的方法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6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98922 CN101296052B (zh) 2007-04-29 2007-04-29 一种抗通信侦察与截获的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98922 CN101296052B (zh) 2007-04-29 2007-04-29 一种抗通信侦察与截获的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6052A CN101296052A (zh) 2008-10-29
CN101296052B true CN101296052B (zh) 2013-01-02

Family

ID=40066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9892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6052B (zh) 2007-04-29 2007-04-29 一种抗通信侦察与截获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60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9842B (zh) * 2016-08-17 2022-08-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交织序列构造、基于交织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发射、接收机
CN112003803B (zh) * 2020-08-10 2021-08-17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vhf、uhf频段航空电台信号的侦收设备
CN112350797B (zh) * 2020-10-29 2022-08-16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敌我识别系统的抗欺骗询问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5A (zh) * 1995-04-25 1996-10-30 冯钧 有线电视的加密方法
EP0919835A2 (en) * 1997-11-27 1999-06-02 G.D.S. Co., Ltd. Random pulse type radar apparatus
CN1527490A (zh) * 2003-09-23 2004-09-08 四川大学 用于信息安全传输的数字调制解调方法
CN1538684A (zh) * 2003-04-14 2004-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基带处理和编码调制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5A (zh) * 1995-04-25 1996-10-30 冯钧 有线电视的加密方法
EP0919835A2 (en) * 1997-11-27 1999-06-02 G.D.S. Co., Ltd. Random pulse type radar apparatus
CN1538684A (zh) * 2003-04-14 2004-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基带处理和编码调制的装置及方法
CN1527490A (zh) * 2003-09-23 2004-09-08 四川大学 用于信息安全传输的数字调制解调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6052A (zh) 2008-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4606B (zh) 一种自适应跳频图案的产生方法
CN1065700C (zh) 分叉同相和90°相差扩展频谱信道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685476B (zh) 一种兼容数据链的时隙数据帧的形成终端及其工作方法
EP2871800A1 (en) Visible-light communication-based encryption, decryption and encryption/decryp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3841118B (zh) 基于tcp有效载荷构建可靠双向隐蔽信道的方法
WO2020047984A1 (zh) 一种多次重复移相的码移键控调制方法及其解调方法
CN104618058B (zh) 基于ldpc编码的中速率逐帧可变调制器
EP3054611B1 (en) Visible light signal sending and reception processing method, transmission end, reception end, and system
CN101431400B (zh) 一种基于混沌混杂自同步方法的加解密方法及其系统
US9319095B2 (en) DSSS inverted spreading for smart utility networks
CN107204825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CN101296052B (zh) 一种抗通信侦察与截获的方法与装置
WO19950234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he use of spreading cod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23630B (zh) 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语音编码的语音流的信息隐藏方法
CN104168244B (zh) 一种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系统参数传输方法
CN101040455B (zh) 调制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位序列的方法和调制器
CN103078817B (zh) 基于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变参数扩频序列低检测概率信号发射与接收方法
CN107612861A (zh) 一种基于ccsk调制的idma系统通信方法
CN105429706A (zh) 基于aes加密交织的混沌码分多址可见光通信系统
CN108540287A (zh) 物联网安全管理加密方法
CN108306707A (zh) 一种多址接入的方法、装置和通讯系统
CN115695116B (zh) 一种基于时间同步的跟踪发信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5553641B (zh) 一种混沌保密通信方法及保密通信系统
CN113115305B (zh) 一种基于免疫编码的干扰管理和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6603199B (zh) 基于哈希编码的无线网络多址接入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ATANG LIANXIN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407

Owner nam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29,XUEYUAN ROAD,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ITY TO: 100191 RESEARCH BUILDING NO.1,, DATANG GROUP, NO.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IT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407

Address after: 10019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40 Datang research group first floor

Applicant after: Datang Linktech Infosystem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