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6040A - 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6040A
CN101296040A CNA2007101019128A CN200710101912A CN101296040A CN 101296040 A CN101296040 A CN 101296040A CN A2007101019128 A CNA2007101019128 A CN A2007101019128A CN 200710101912 A CN200710101912 A CN 200710101912A CN 101296040 A CN101296040 A CN 101296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ptical fiber
fiber link
network
light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19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登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A2007101019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60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6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60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被动式光纤网络PON的链路光纤监测方法,其步骤包含:决定复数群组,使得每一群组包含复数光纤网络单元之一部分;将上述每一群组分别通过光纤链路连接至一光分歧器;由光纤线路终端设备读取复数群组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以判断光纤线路终端设备、第一光分歧器以及复数群组间的光纤链路状态。本发明亦包含实行此方法的装置和系统。

Description

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被动式光纤网络链路的方法与装置,特别是关于利用光纤网络单元群组和光纤链路的对应关系侦测树状型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异常光纤链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光纤网络的光纤常会因外在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度变化、外力压迫、甚至人为的蓄意破坏而受损或断裂,致使光信号的传递中断或是损耗增加。因此监测光纤网络是必要的措施,然而成本和效率也应纳入考量。
图1显示已知的树状型被动式光纤网络架构100,其包含光纤线路终端设备102、光分歧器(Splitter)104-112及光纤网络单元121-136。在本图中光分歧器104-112皆为1:4的分离器,所以共有16个光纤网络单元121-136。光纤线路终端设备102利用分时多路技术和光纤网络单元121-136。在正常情况下,光纤线路终端设备102会持续接收到来自光纤网络单元121-136的回传光信号。
光纤线路终端设备102通常架设在局端机房。它提供一种介于被动式光纤网络系统(OLT客户端)和骨干网络(OLT网络端)之间的汇流/分流服务。意即,从客户端获取的资料流处理后汇集,送至网络端连至骨干网络,或将网络端的资料流处理后分至客户端。客户端使用被动光纤网络界面,而网络端通常装设同步光纤网络或T3等界面。
光纤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121-136如同以太网络(Ethernet)装置一般,每个ONU均有唯一的身份序号(ID),一般会架置在客户端附近或特定设施内。它提供一种介于被动式光纤网络系统(ONU网络端)和客户的个人计算机或内部局域网络(ONU客户端)之间的服务界面。
传统的光纤链路监测方式常利用光时域反射器(OpticalOime-Domain Reflectometry;OTDR)来测量光信号的传递有无异常。光时域反射器本身是较为昂贵的量测仪器,量测方法是在光纤的一端打入固定宽度的光脉冲,并使用高感应的光侦测器在同一端不断接收光脉冲打出后不同时间到达的反射光。由于光在光纤中会不断的损耗,因此可以得到相关的光时域反射器路径图(原理是所收到的光反射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小),来了解光传输的损耗情况。当此路径图某处有异常光损耗时,便可以知道光纤的哪个地方有异常情况。但前提是每个ONU到光分歧器(Splitter)的距离必须明显不同,否则无法分辨是哪一段光缆有异常情况。
如果两个以上的分支光纤网络长度相近时,将无法直接在光时域反射器的路径图上明确分辨何处发生异常情况。这时只能采用费时的方法,在光分歧器端直接量测这些光纤网络的状态,而无法在头端监测。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适用于分支光纤网络长度相近并能节省成本和时间的光纤网络监测方法和装置,以改进传统使用光时域反射器在光纤网络监测上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被动式光纤网络链路监测的方法,其利用光纤网络单元群组和光纤链路的对应关系侦测树状型被动式光纤网络中光纤链路的异常情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被动式光纤网络链路监测的装置,以侦测树状型被动式光纤网络中光纤链路的异常情况。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其应用于光纤网络架构中,此光纤网络架构包含光纤线路终端设备、第一光分歧器以及复数光纤网络单元(ONU),而上述光纤线路终端设备、第一光分歧器以及复数光纤网络单元间皆利用光纤链路连结,此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决定复数群组,使得每一群组包含此复数光纤网络单元之一部分;将上述每一群组分别通过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一光分歧器;由光纤线路终端设备读取复数群组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以判断光纤线路终端设备、第一光分歧器以及复数群组间的光纤链路状态,判断方式包含:若复数群组其中之一特定群组中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均属不正常状态,代表此特定群组与第一光分歧器间的光纤链路呈现异常状态,其中的光纤线路终端设备通过主要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一光分歧器。
本发明亦提出一种具有光纤链路监测功能的光纤网络系统,其包含:光纤线路终端设备、光分歧器以及复数光纤网络单元,其中上述光纤线路终端设备、光分歧器以及复数光纤网络单元间皆利用光纤链路连结,光纤线路终端设备通过一主要光纤链路连接至光分歧器,复数光纤网络单元区分为复数群组,且光纤线路终端设备内部至少设有一读取单元,此读取单元用以读取前述复数群组的回传光能量或光信号,并依据回传的光能量或光信号的强度,判断光纤线路终端设备、光分歧器以及复数群组间的光纤链路状态。
本发明亦提出一种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装置,其应用于光纤网络架构中,此光纤网络架构包含光纤线路终端设备、光分歧器以及复数光纤网络单元,上述光纤线路终端设备、光分歧器以及复数光纤网络单元间皆利用光纤链路连结,复数光纤网络单元区分为复数群组,此光纤链路监测装置包含:一光能量撷取元件,用以撷取上述复数群组的回传光能量;以及一监测模块,用以检测回传光能量的强度,并依据此回传光能量的强度判断光纤线路终端设备、光分歧器以及复数群组间的光纤链路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已知的树状型被动式光纤网络架构。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光纤链路监测功能的光纤网络系统。
图2A至图2C例示图2的被动式光纤网络发生各种链路断线的示意图。
图3显示正常的光纤网络单元回传光功率分布图。
图3A至图3C分别显示对应于图2A至图2C断线情况的光纤网络单元回传光功率分布图。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被动式光纤网络光纤链路监测方法。
图4A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被动式光纤网络光纤链路监测方法的光纤链路状态判断流程图。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光纤链路监测功能的光纤网络系统。
图6显示图5的监测模块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0树状型被动式光纤网络架构
102光纤线路终端设备
104、106、108、110、112光分歧器
121-136光纤网络单元(ONU)
200/200A具有链路监测功能的被动式光纤网络
202光纤线路终端设备
204读取单元
206监测模块
206A中央处理单元
206B光功率检测单元
208第一光分歧器
209光能量撷取元件
210、212、214、216第二光分歧器
221-236光纤网络单元(ONU)
240主要光纤链路
250、252、254、256光纤链路
260-263群组
280-295光纤链路
402-418被动式光纤网络光纤链路监测方法步骤
410a/412a/416a被动式光纤网络光纤链路监测方法的告警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然而,除了所举实施例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在其它的实施例施行。再者,为求图式的简洁,图式内不相关的细节部份并未完全绘出。不同图式中相同的编号或标记代表相同的元件或概念。
图2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光纤链路监测功能的光纤网络系统200,其包含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第一光分歧器208、复数个第二光分岐器210-216、以及复数个光纤网络单元(ONUs)221-236。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通过主要光纤链路240连接至第一光分歧器208。第一光分歧器208通过光纤链路250-256分别连接至第二光分岐器210-216。第二光分岐器210-216又通过如图所示的其它光纤链路分别连接至光纤网络单元221-236。
复数个第二光分岐器210-216以及复数个光纤网络单元221-236被区分为如图所示的群组260-263。群组260包含第二光分岐器210和光纤网络单元221-224,群组261包含第二光分岐器212和光纤网络单元225-228,群组262包含第二光分岐器214和光纤网络单元229-232,群组263包含第二光分岐器216和光纤网络单元233-236。
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内具有读取单元204以读取来自群组260-263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读取单元204依据此等回传的光信号或光能量的强度判断各个光纤链路是否有异常状态或故障。例如,若群组260回传的光信号或光能量均不正常(但其它群组正常),则判断连接至群组260的光纤链路250可能有异常状态。又如,若群组260-263回传的光信号或光能量均不正常,则判断第一光分歧器208和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间的主要光纤链路240处于异常状态。又如,若群组260中仅有部分光纤网络单元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不正常,则判断直接连接至该等不正常光纤网络单元的光纤链路异常。
读取单元204的内部架构可以是,但不限于,图6所示的监测模块206和光能量撷取元件209的组合,详见图6的说明。
以下对各种链路故障情况和撷取自各个光纤网络单元的回传光能量或光功率的关加以说明,以帮助对本发明原理的了解。为简洁起见,光纤网络单元在以下说明有时将简称为ONU或ONUs。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整体链路皆正常时,各ONU的回传光功率分布图如图3所示(图3中的代号A-P分别代表ONU 221-236,图3A、图3B和图3C亦然)。此处为说明方便起见,假设ONU 221-236于正常状况下均回传大致相同的光功率强度,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差异。换言之,各ONU回传光功率的正常范围可以彼此不同,网管单位可以依实际情况设定所有ONU回传光功率的正常范围,再依此进行比对。此外,以下说明的举例均衍用图2的架构、名称和编号。
图2A例示图2的被动式光纤网络200发生之一链路断线情况示意图。此例中,读取单元204和第一光分歧器208间的主要光纤链路240的某处发生断线。此时,读取单元204将侦测到如图3A所示的ONU回传光功率分布图。因为主要光纤链路240是有群组260-263内的所有ONUs对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通信的必经路线,其一旦断线则所有回传信号将同时消失。由此可知,当所有群组260-263中的所有ONUs的回传信号均处于不正常范围之时即可判定该群组对应的主要光纤链路240可能出现问题。
图2B图显示图2的被动式光纤网络200发生的另一链路断线情况示意图。此例中,第一光分歧器208和第二光分歧器210之间的光纤链路250的某处发生断线。此时,读取单元204将侦测到如图3B所示的ONU回传光功率分布图。因为光纤链路250是ONUs 221-224对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通信的必经路线(且网络中的其它ONU对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的通信均无须经过光纤链路250),光纤链路250一旦断线则对应于ONUs 221-224的回传信号均势必消失。由此可知,若将ONUs  221-224归为同一群组260,则当此群组中的所有ONUs的回传信号均处于不正常范围时,即可判定该群组对应的光纤链路250可能出现问题。
图2C图显示图2的被动式光纤网络200发生的另一链路断线情况示意图。此例中,光分歧器210和ONU224之间的光纤链路的某处发生断线。此时,读取单元204将侦测到如图3C所示的ONU回传光功率分布图。因为断线处是ONU 224对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通信的必经路线(且网络中的其它ONU对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的通信均无须经过断线的光纤链路),故断线处对应于ONU 224的回传信号势必消失。由此可知,ONU 224的回传信号处于不正常范围之时,即可判定对应的光纤链路可能出现问题。
由以上的揭示可知本发明亦提出一种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被动式光纤网络链路监测方法,此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光纤网络架构中,以下说明将参照图2的编号。图4所示的光纤网络链路监测方法包含步骤402-406。步骤402决定复数群组260-263,使得每一群组260-263包含复数光纤网络单元221-236之一部分。例如,如图2的说明决定群组260-263分别包含的内容。同一群组中的所有光纤网络单元和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通信时均须通过同一特定光纤链路,且不属于此群组的其它网络单元和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通信时均无须通过此特定光纤链路。依据此原则,每一群组均可以对应至一特定光纤链路(例如于图2中,包含ONUs 221-224的群组260对应至光纤链路250)。上述群组亦可以如图2所示更分别包含第二光分歧器210-216,以方便说明其和对应的特定光纤链路的连接关。步骤404将每一群组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光纤链路连接至第一光分歧器208。步骤406由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读取复数群组260-263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以判断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第一光分歧器208以及复数群组260-263间的光纤链路状态。判断光纤链路状态的方式详见图4A的说明。
图4A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被动式光纤网络光纤链路监测方法的光纤链路状态判断流程图。以下说明仍参照图2的编号。步骤410检查所有群组260-263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是否均处于不正常状态。若其均处于不正常状态,则执行步骤410a,告警主要光纤链路240处于异常状态;否则继续执行步骤412。
步骤412检查群组260-263中之一特定群组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是否均处于不正常状态。若其均处于不正常状态,则执行步骤412a,告警该特定群组与第一光分歧器208间的光纤链路处于异常状态;否则则继续执行步骤414。步骤414判断是否所有群组均检查完毕,若尚有未检查的群组,则回到步骤412继续检查下一特定群组;若检查完毕则继续执行步骤416。
步骤416检查群组260-263中之一特定光纤网络单元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是否处于不正常状态。若其处于不正常状态,则执行步骤416a,告警直接连接至该特定光纤网络单元的光纤链路呈现异常状态;否则则继续执行步骤418。步骤418判断是否所有光纤网络单元均检查完毕,若尚有未检查的光纤网络单元,则回到步骤416继续检查下一特定光纤网络单元;若检查完毕则结束本流程。
图4和图4A的流程可由图6中的中央处理单元206A主控。判定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是否处于不正常状态依据分别为各光纤网络单元设定的回传光信号正常强度范围,不同的光纤网络单元其信号正常强度范围可以不同。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光纤链路监测功能的光纤网络系统200A的架构图,其包含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光能量撷取元件209、监测模块206、光分歧器208-216及光纤网络单元221-236。光能量撷取元件209连接至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及监测模块206,并通过光纤链路240连接至光分歧器208。光分歧器208通过光纤链路250、252、254及256分别连接至光分歧器210、212、214及216。此四个光分歧器210-216又分别通过光纤链路(280-283、284-287、288-291、292-295)连接至光纤网络单元(221-224、225-228、229-232、233-236)。此架构基本上是在已知架构中的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与光分歧器208之间加入一光能量撷取元件209,和一监测模块206。实务上,光能量撷取元件209和监测模块206可整合入同一模块,甚至整合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
光能量撷取元件209可以是包含一光分歧器和一光滤波(opticalfilter)的模块或是包含一光分歧器和一分波多路器(wave divisionmodule;WDM)的模块,然并不以此为限。光能量撷取元件209可以基于分时多路协议撷取来自光纤网络单元221-236回传至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的通信光信号能量,并传送至监测模块206以进一步分析。监测模块206的功能在于检测并分析光能量撷取元件209撷取的光能量,其内部架构于图6的实施例有更详细的说明。监测模块206以群组为单位对接收的光纤网络单元回传信号进行分析。
监测模块206即基于如上所述将网络中所有光纤链路对应至特定群组的概念,对光能量撷取元件209撷取的光能量进行必要的转换和分析。当发现同一群组中的所有光纤网络单元和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的通信均出现问题时,即判定该群组对应的光纤链路可能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而应进一步检修。详细的监测方法请参见图4和图4A实施例的说明。
图6显示图5的监测模块20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其包含中央处理单元206A和光功率检测元件206B。光功率检测元件206B可以是包含一光二极管(photo diode)的光信号侦测和转换元件,然而,并不以此为限。其功能在于执行光功率的检测功能,例如将光能量转换成电子信号以利后续的分析动作。中央处理单元206A可以是一般泛用式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用以进一步分析光功率检测元件206B转换后的信号,并据以判断是否有光纤链路发生断线或异常情况。图6并显示监测模块206通过光能量撷取元件209连接至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和被动式光纤网络的主要光纤链路240。实务上,如前所述,光能量撷取元件209和监测模块206可整合入同一模块,甚至整合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202,而成为如图2所示的读取单元20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所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应用于光纤网络架构中,该光纤网络架构包含一光纤线路终端设备、一第一光分歧器以及复数光纤网络单元ONU,而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该第一光分歧器以及该复数光纤网络单元间皆利用光纤链路连结,该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决定复数群组,使得每一该群组包含该复数光纤网络单元之一部分;
将每一该群组分别通过光纤链路连接至该第一光分歧器;
由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读取该复数群组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以判断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该第一光分歧器以及该复数群组间的光纤链路状态,判断方式包含:
若该复数群组其中之一特定群组中的该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均处于不正常状态,代表该特定群组与该第一光分歧器间的光纤链路呈现异常状态,
其中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通过一主要光纤链路连接至该第一光分歧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其中上述的判断方式还包含:
若该复数群组的该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均处于不正常状态,代表该主要光纤链路呈现异常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其中上述的判断方式还包含:
若该特定群组中之一特定光纤网络单元的该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处于不正常状态,代表直接连接至该特定光纤网络单元的光纤链路呈现异常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其中每一该群组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光分歧器,且每一该群组内的光纤网络单元与该至少一第二光分歧器间以光纤链路连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其中上述判断该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是否正常的标准依据分别为该复数光纤网络单元中的每一光纤网络单元设定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正常强度范围。
6.一种具有光纤链路监测功能的光纤网络系统,其包含:
一光纤线路终端设备;
一光分歧器;以及
复数光纤网络单元ONU,
其中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该光分歧器以及该复数光纤网络单元间皆利用光纤链路连结,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通过一主要光纤链路连接至该光分歧器,该复数光纤网络单元区分为复数群组,且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内部至少设有一读取单元,该读取单元用以读取该复数群组的回传光能量或光信号,并依据该回传的光能量或光信号的强度,以判断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该光分歧器以及该复数群组间的光纤链路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光纤链路监测功能的光纤网络系统,其中该光纤链路状态的判断方式包含:
若该复数群组其中之一特定群组的该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均属不正常状态,代表该特定群组与该光分歧器间的光纤链路呈现异常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光纤链路监测功能的光纤网络系统,其中该光纤链路状态的判断方式还包含:
若该复数群组的该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均属不正常状态,代表该主要光纤链路呈现异常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光纤链路监测功能的光纤网络系统,其中该光纤链路状态的判断方式还包含:
若该特定群组中的一特定光纤网络单元的该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属不正常状态,代表直接连接至该特定光纤网络单元的光纤链路呈现异常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光纤链路监测功能的光纤网络系统,其中上述判断该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是否正常的标准依据分别为该复数光纤网络单元中的每一光纤网络单元设定的回传光信号或光能量正常强度范围。
11.一种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装置,应用于光纤网络架构中,该光纤网络架构包含一光纤线路终端设备、一光分歧器以及复数光纤网络单元ONU,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通过一主要光纤链路连接至该光分歧器,该光分歧器以及该复数光纤网络单元间亦通过光纤链路连结,该复数光纤网络单元区分为复数群组,该光纤链路监测装置包含:
一光能量撷取元件,用以撷取该复数群组的回传光能量;以及
一监测模块,用以检测该回传光能量的强度,并依据该回传光能量的强度判断该光纤线路终端设备、该光分歧器以及该复数群组间的光纤链路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装置,其中该监测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光功率检测单元以及一中央处理单元,其中该光功率检测单元用以侦测该回传光能量的强度,该中央处理单元用以分析该回传光能量的强度,且若该复数群组其中之一特定群组的该回传光能量均属不正常状态,代表该特定群组与该光分歧器间的光纤链路呈现异常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装置,其中该光功率检测元件包含一光二极管。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装置,其中该光能量撷取元件包含一光分歧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装置,其中该光能量撷取元件,还包含一光滤波器。
CNA2007101019128A 2007-04-25 2007-04-25 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12960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019128A CN101296040A (zh) 2007-04-25 2007-04-25 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019128A CN101296040A (zh) 2007-04-25 2007-04-25 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6040A true CN101296040A (zh) 2008-10-29

Family

ID=40066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019128A Pending CN101296040A (zh) 2007-04-25 2007-04-25 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604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24169A2 (zh) * 2011-05-11 2011-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网络设备类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836618A (zh) * 2014-02-11 2015-08-12 谭昌文 双向五讯耦合收发系统及其方法
TWI614998B (zh) * 2016-05-06 2018-02-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被動式光纖網路電路改接資通訊服務自動回測系統及其方法
TWI677211B (zh) * 2017-12-14 2019-11-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纖改接品質管控裝置及其方法
TWI684335B (zh) * 2017-08-07 2020-02-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被動式接取網路之障礙查測系統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24169A2 (zh) * 2011-05-11 2011-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网络设备类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1124169A3 (zh) * 2011-05-11 201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网络设备类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836618A (zh) * 2014-02-11 2015-08-12 谭昌文 双向五讯耦合收发系统及其方法
TWI614998B (zh) * 2016-05-06 2018-02-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被動式光纖網路電路改接資通訊服務自動回測系統及其方法
TWI684335B (zh) * 2017-08-07 2020-02-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被動式接取網路之障礙查測系統與方法
TWI677211B (zh) * 2017-12-14 2019-11-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纖改接品質管控裝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4702B2 (en) Optical link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24255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ult discovery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CN102187603B (zh) 使用两波长otdr及波长相关的反射元件用于得出光网络中的光路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KR100609703B1 (ko) 가입자 단말 이상 동작 여부의 원격 진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080317462A1 (en) Optical fiber link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1624593A1 (e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WO2008128462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de détection de défaut pour un réseau réparti optique
CN102386974A (zh) Pon网络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3905112B (zh) 无源光网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546010B (zh) 基于pon系统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1296040A (zh) 被动式光纤网络的光纤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KR20090100109A (ko) 광 펄스 유형을 이용한 광가입자망 광케이블 감시 장치 및그 방법
WO2013141765A1 (en) A system, a wavelength isolator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supervision of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20150215034A1 (en) Pon system and olt
JP6376404B2 (ja) Pon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局側装置及び故障端末特定方法
CN101836381B (zh) 用以诊断光通信网络的方法
KR20130093829A (ko) 광선로 감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540184A (zh) 一种海缆分布式监测光路的自动倒换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7692054A (zh) 光网关的光链路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18966B (zh) 一种基于正交编码的onu定位系统和定位方法
JP2012029176A (ja) 障害onu特定装置、障害onu特定方法及びponシステム
US7522835B1 (en) Method of testing bit error rates for a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51380B2 (ja) 光心線識別方法及び識別装置
CN201025711Y (zh) 一种光缆故障自检的波分传输系统
CN114598945A (zh) 波分复用应用中的保护倒换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