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7110A -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7110A
CN101287110A CNA2008100250463A CN200810025046A CN101287110A CN 101287110 A CN101287110 A CN 101287110A CN A2008100250463 A CNA2008100250463 A CN A2008100250463A CN 200810025046 A CN200810025046 A CN 200810025046A CN 101287110 A CN101287110 A CN 101287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circuit
resistance
signal
coaxial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250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8248C (zh
Inventor
章冠华
陆炯
陈鑫
董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aoshida inform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GAOSHID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GAOSHID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GAOSHID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25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8248C/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7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7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82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824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属于有线电视技术领域。包括光电转换模块电路;放大电路;光网络单元电路、光网络终端;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测试点电平电路;混合电路。优点:具有快速广覆盖和低成本的特点,充分利用原有网络资源,无须升级当前网络,只要单点安装就可对整个小区或楼栋的用户进行覆盖。根据实际情况,只对有需求的地区进行安装,不需一次性将设备部署到位,每户建网成本相当于目前电信ADSL宽带的50%左右,而带宽是ADSL的10倍,足以满足未来若干年的业务需求。用户端设备可以随着用户的增加滚动投入,可以按需安装、投资,资金回收具有很强的可预见性。

Description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属于有线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是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双向网络改造的一种基于有线电视双向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有线电视(CATV,Cable Television)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到了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业务的发展,数字化、光纤化及双向传输技术等已逐步融入有线电视网中。为了更好的发展,增加新的服务功能,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对传输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的改造已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Hybrid Fiber Coax)作为一种宽带接入网络,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极宽的传输频带、丰富的频率资源、方便的接入手段和相对较低的技术改造费用。因此,通过有线电视来发展综合电信业务,即有线电视网络除了传送电视节目外,还具备上网、数据传送、视频点播、家庭信息化等功能是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HFC网络双向改造以前主要基于北美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产品标准(DOCSIS),是在HFC网络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设置电缆调制解调终端系统(CMTS,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上变频器、操作维护系统服务器(Oss Server)以及电缆调制解调器(CM,Cable Modem)等设备来实现在HFC网络中传输CATV信号和数据通信业务。但该技术除在人口分布比较稀疏的北美DOCSIS标准接入方式占有比较高的份额外,在亚洲及其他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DOCSIS标准的用户数量相对很少,国内的广电运营商这几年的实施也预示着DOCSIS标准在中国很难成为主流的双向改造技术。其中:
CMTS:是HFC网络的数据接入局端设备,是数据在HFC网络中传输的连接设备,主要用于完成数据通信网中数据的转发、协议处理和射频调制解调功能;
上变频器:位于CMTS中,是HFC网络的频率变换设备,主要用于将CMTS输出的下行中频模拟信号变频到CATV的任一电视频道上;
Oss Server:是整个系统和网络的管理设备,用于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种服务支持,如为系统提供DHCP、TFTP、TOD、LOG服务功能等;
CM:与HFC网络和用户终端连接,主要用于完成HFC网络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转发、协议处理以及调制解调功能等。
但是CMTS技术在HFC网络系统中只能进行数据通信业务,不能实现普通的电话业务等,在多业务实现上存在不足。同时,使用CMTS技术在HFC网络系统中进行数据通信业务,还存在以下几点技术问题:
1.噪声汇聚:对于大多数有线电视运营商而言,上行噪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低频带(<65MHz)。通常这种噪声由电子马达、雷电、HAM、短波广播甚至太阳黑子以及用户家中终端盒,埋入墙中的线缆质量,私接非标准件,家里各类接口处胶布连接线路等情况引起,它将破坏上行通道(反向回传通道)的数据传输,以致于降低用户的通信质量,尤其是在视频或IP话音等实时业务情形下,噪声干扰将引起数据传输延时和抖动,造成视频图象失真或话音不连续。这就要求HFC网络中的同轴电缆接头具有很高的电连接质量系数,并且维护和运行故障排除需要的技术支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短期内也难妥善解决。
2.带宽低:采用CMTS进行双向改造,需对光接收机和放大器进行双向改造(增加反向发射模块,反向放大模块),还需添加反向光接收机和上变频器等设备。它的下行传输速率为160比特/秒,上行传输速率为120M比特/秒100户共享,每户只有下行1.6比特/秒和上行1.2M比特/秒。局限在于CMTS设备包转发能力弱,一般仅有上万pps,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宽带业务需求。另外,CMTS设备数据功能简单,仅仅有简单的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协议(MAC,Media Access Control)学习管理,桥接转发能力,需外接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路由设备完成业务平台的搭建。
3.不符合IP化潮流:CMTS采用多值正交幅度调制(MQAM)调制方式,本质上是传输射频载波信号的模拟网络,和网络IP化和以太网化背道而驰。
4.户均成本高:CMTS虽然覆盖成本低,但用户需要配备CM作宽带接入和上网,价格比较高。项目前期投资大,需要对现有HFC网络中的传输设备进行双向改造。用户规模发展后,CMTS多个用户共享38M带宽,不能满足大量用户的使用,户均成本依然偏高。
5.不便于升级扩容:由于交互业务占用的频道不宜过多,一般下行只安排8个频道。由于CMTS与光发射机的对应关系,如果每个光节点服务100户,双向各占用2个频道(下行采用64QAM调制时50户共享38Mdps)的话,1台光发射机只能带4个光节点,这样只能选用6mW光发射机。如果1个分前端服务2万户,就需50台光发射机和50台8通道CMTS,2万个CM。这种方式前端设备数量巨大,维护管理复杂,对后端IP城域网的升级扩容造成极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它的噪声汇聚小,提供的带宽高,符合IP化,户均改造成本较低,便于升级扩容,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包括光电转换模块电路,把有线电视前端光发射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的有线电视信号设计要求通过衰减器、均衡器调整信号,输出给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把有线电视信号放大后输出给混合电路;光网络单元电路、光网络终端,把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多种业务数据处理综合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光网络终端,再将光网络终端经网络传输来的数据处理后分发到相应的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把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用户端多种业务数据处理综合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光网络单元电路,再将从光网络单元电路传输来的数据处理后分发到相应的用户端;测试点电平电路,把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输出的数据信号取样后放大输出固定频点的一个数据信号,网络调试时测量数据信号的强度;混合电路,把放大电路和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信号划分频率后通过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传输到每个有线电视用户。
本发明所述的光电转换模块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C2、C3、模块A1、衰减器ATT1和均衡器EQ1,电感L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接直流电源+24V,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接模块A1的4、5脚,模块A1的1脚接有线电视信号,模块A1的9脚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衰减器ATT1的一端,衰减器ATT1的另一端接均衡器EQ1的一端,均衡器EQ1的另一端接放大电路,电容C1、C2的另一端、模块的2、3、7、8脚接地。
本发明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电感L2、电容C4、C5、C7、二极管D1、D2、D3、电阻R1、模块A2、衰减器ATT2和高通滤波器HTP,衰减器ATT2的一端接光电转换模块电路,衰减器ATT2的另一端接模块A2的1脚,电感L2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接直流电源+24V,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和模块A2的5脚连接,模块A2的9脚与电阻R1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高通滤波器HTP一端连接,高通滤波器HTP另一端接混合电路,电容C1、C2的另一端、二极管D1、D2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模块A2的2、3、7、8脚接地。
本发明所述的光网络单元电路包括光网络单元、开关K1和电容C8,光网络单元与光网络终端、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和开关K1的一端连接,开关K1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和直流电源+12V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所述的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包括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开关K2、电容C9、电阻R2、信号耦合器Z1、低通滤波器LTP,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与光网络单元电路和开关K2的一端连接,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接信号耦合器Z1主绕组的一端,信号耦合器Z1主绕组的另一端接低通滤波器LTP的一端,低通滤波器LTP的另一端接混合电路,信号耦合器次绕组的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K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接直流电源+12V,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所述的测试点电平电路包括三极管V1、发光二极管LED1、晶振X1、开关K3、电感L3、电阻R3-R7、电容C10-C14,电容C14的一端与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的信号耦合器Z1的一端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电阻R4、R5、R6的一端、晶振X1的一端、电容C12、C13的一端、三极管V1的基极和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晶振X1的另一端,电容C12、C13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R5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接开关K3的一端,开关K3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接直流电源+12V,电容C10、C11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1阴极接地。
本发明所述的混合电路包括双工滤波器FLT、信号耦合器Z2、电阻R9-R12、电容C15、C16,双工滤波器FLT的H端接放大电路,双工滤波器的L端接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电路,双工滤波器的I/O端接信号耦合器Z2主绕组的一端,信号耦合器Z2主绕组的另一端接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信号耦合器Z2次绕组的一端与电阻R10、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接监测端,信号耦合器Z2次绕组的另一端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R11、R12的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的用于有线电视HFC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把数据基带信号和CATV信号进行混合后在有线电视HFC网的同轴电缆上实现双向传输,将单向广播式的CATV网络上改造成为一个双向、宽带、数字化的能够适应多媒体业务的新型接入网络。此设备具有快速广覆盖和低成本的特点,充分利用原有网络资源,无须升级当前网络,只要单点安装就可对整个小区或楼栋的用户进行覆盖。根据实际情况,只对有需求的地区进行安装,不需一次性将设备部署到位,每户建网成本相当于目前电信ADSL宽带的50%左右,而带宽是ADSL的10倍,足以满足未来若干年的业务需求。用户端设备可以随着用户的增加滚动投入,可以按需安装、投资,资金回收具有很强的可预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光电转换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3为放大电路原理图。
图4为光网络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5为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原理图。
图6为测试点电平电路原理图。
图7为混合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光电转换模块电路是把有线电视前端光发射机输出的有线电视光信号转换为有线电视电信号输出到后级电放大模块。+24V直流电压通过电容C1、电感L1和电容C2供电给模块A1的4、5脚,当有线电视光信号输入时,模块A1的9脚通过电容C3输出有线电视电信号到衰减器ATT1,再到均衡器EQ1。C1、C2为高频滤波电容,L1为高频滤波过电电感,A1为PHLIPS公司BG0807光电转换模块,C3为高频隔直电容,ATT1为调整输出有线电视电信号强度衰减器,EQ1为调整输出有线电视电信号倾斜度均衡器。
参见图3:放大电路是把光电转换模块输出的有线电视电信号由放大模块放大后输出。+24V直流电源通过电容C4、电感L2、二极管D1和电容C5供电模块A2的5脚,由衰减器ATT2调整有线电视电信号通过电容C6输入模块A2的1脚,由模块A2把有线电视电信号放大后通过模块A2的9脚输出,电阻R1、二极管D2、D3组成外围保护电路保护模块A2,经电容C7、高通滤波器HTP输出给混合电路双工滤波器FLT的H端。C4、C5为高频滤波电容,L2为高频滤波过电电感,A2为PDI公司D8740320GTH功率倍增模块,D1为瞬间过压保护二极管,C6、C7为高频隔直电容,ATT2为调整输出有线电视电信号强度衰减器,R1为模块输出保护电阻,D2、D3为模块输出保护二极管,HTP是滤掉有线电视65MHz以下电信号的高通滤波器。
参见图4:光网络单元电路是把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多种业务数据处理综合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光网络终端,再将从光网络终端网络传输来的数据处理后分发到相应的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12V直流电源通过电容C8、开关K1供电给光网络单元,当开关K1闭合,光网络单元和光网络终端通过光纤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再把数据传输到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C8为高频滤波电容,K1为电源开关,光网络单元为西门子公司的hix5404,光网络终端为西门子公司的hix5430。
参见图5: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是把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用户端多种业务数据处理综合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光网络单元,再将从光网络单元网络传输来的数据处理后分发到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用户端。+12V直流电源通过电容C9、开关K2供电给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当开关K2闭合,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由内部集成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经过信号耦合器Z1的主绕组、电阻R2,由信号耦合器Z1的主绕组输出数据信号到低通滤波器LTP给混合电路双工滤波器FLT的L端。C9为高频滤波电容,K2为电源开关,Z1为信号耦合器,R2为阻抗匹配电阻,LTP是滤掉35MHz以上数据信号的低通滤波器,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为法国速比特公司的GSDT3000。
参见图6:测试点电平电路是把模拟的数据信号放大后输出固定频点的1个数据信号,经信号耦合器混合在数据信号中输出,方便网络调试时测量数据信号的强度。+12V直流电源通过电容C10、开关K3、电感L3供电给测试点电平电路,当开关K3闭合时,通过电阻R3点亮发光二极管LED1,由电阻R4、R5、R6、R7、电容C11、C12、C13组成的外围电路经三极管V1放大信号,用晶振X1固定信号频点,输出1个固定频点的信号电平经过电容C14、信号耦合器Z1的分支输入端,由信号耦合器Z1的主绕组混合到低通滤波器LTP,方便网络调试时测量数据信号的强度。C10为高频滤波电解电容,K3为电源开关,L3为高频滤波过电电感,R3、R4、R5、R6、R7为电阻,LED1为发光二极管,C11、C12、C13、C14为高频隔直电容,Z1为信号耦合器,R2为阻抗匹配电阻,V1为三极管,X1为晶振。
参见图7:混合电路是把CATV信号和数据信号混合后通过同轴分配网络传输到每个有线电视用户。有线电视信号输入到双工滤波器FLT的H端,数据信号输入到双工滤波器FLT的L端,经双工滤波器FLT混合后由双工滤波器FLT的I/O端输出到信号耦合器Z2、电阻R9组成的耦合电路,耦合电路主输出通过电容C15传输到HFC网络,耦合电路分支输出通过电阻R10、R11、R12、电容C16传输到监测端。FLT为双工滤波器,Z2为信号耦合器,R9为阻抗匹配电阻,C15为高频耐高压瓷介电容,R10、R11、R12为衰减电阻,C16为高频隔直电容。
IP化是信息网络发展的总趋势。新一代编解码技术的传输都是基于IP格式的,因此前端必须IP化,前端IP化必然带动传输网络的IP化。本发明是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即将发布的≤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最新研制开发的一个有线电视双向网设备,它内部集成了CATV传输的光接收机、数据传输的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EOC,Ethernet Over Coax)头端设备,是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双向网改造的1个产品,它有如下几点技术优势:
1.噪声汇聚:本发明采用了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技术(PLC,PowerlineCommunication),由于此协议依据电力线设计,采用低频段,故抗干扰能力强。它的内部数据传输设备物理层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方式,将待发的信息码元通过串并变换,降低速率,从而增大码元周期,削弱多径干扰的影响。在2-28MHz频段调制,每个子载波可以单独进行BPSK、QPSK、8QAM、16QAM、64QAM、256QAM和1024QAM调制。OFDM中各个子载波频谱有1/2重叠正交,这样提高了OFDM调制方式的频谱利用率。在接收端通过相关解调技术分离出各载波,同时消除码间干扰影响。
2.提供非常高的带宽:EPON的光网络终端(OLT,Optical LineTerminal)设备在干线可传输1G带宽,最大支持32个ONU设备,可更好的支持未来网络建设和规划发展。它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85-200M比特/秒,是CMTS的几十倍。
3.符合IP化潮流:它的物理层采用OFDM调制方式。下行方向,数据从OLT到光通信站内的ONU采用时分复用技术(TDM),ONU根据终端设备标识(TEI),在物理层上做判断,接收给它自己的数据帧,摒弃那些给其它ONU的数据帧。上行方向,采用时分多址接入技术(TDMA)和载波检测多路复用(CSMA)传输上行流量。TDMA面向连接,提供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Service)保障,确保带宽预留、高可靠性和严格的时延抖动控制。CSMA面向优先级,提供4级优先级。
4.户均成本相对较低: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上的同轴电缆、分支分配器资源,不用入户施工,施工量大幅减少,改造速度快。可跨接用户放大器和干线放大器,因此不需要进行网络改造。可“定点”改造,可以以光节点甚至放大器为单位进行改造,灵活方便,从而实现滚动发展。在光纤接入层采用无源分路器实现组网,充分节省光纤干线资源。
5.便于升级扩容:EPON系统对局端资源占用很少,模块化程度高,系统初期投入低,扩展容易,投资回报率高。EPON系统是面向未来的技术,大多数EPON系统都是一个多业务平台,对于向全IP网络过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系统具有良好业务扩展和网络升级能力,网络可以按照用户量的增长进行扩展,带宽也可以平滑升级。
6.安全性、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对下行数据采用128-bit AES编码加密,保证每个用户完全隔离,为防止非法ONU连接到网络窃取数据,需要ONU的认证进行授权,确保合法的ONU注册。EPON系统是一个二层交换系统,为更好的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系统支持Private VLAN实现二层隔离,充分保护每个用户的信息安全。可以在定义特定的广播包过滤规则,避免来自网络的恶意攻击造成用户网络拥塞,广播包控制规则通过定义广播包的门限值过滤掉那些恶意的广播攻击,是系统和用户业务保持稳定。采用高品质器件,可适应室外高、低温应用环境。本发明内部的ONU和EOC头端对用户终端集中管理,提供很强的线路诊断功能。
7.带宽分配灵活,服务有保证:对带宽的分配和保证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EPON可以通过动态带宽算法(DBA)、DiffServ、PQ/WFQ、WRED等来实现对每个用户进行带宽分配,并保证每个用户的QOS。其中:
EPON:是以太无源光网络,是广电网络数字化、光纤化、IP化的最佳承载体,它由光网络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无源光分路器(ODN)组成;
OLT:是光网络终端,负责EPON系统外部资源与终端用户的连接,汇聚外部业务,协调远端ONU,发送“门消息(Gates)”给ONU用来分配时隙;
ONU:是光网络单元,负责用户的接入,业务的覆盖,采用“报告消息(Reports)”向OLT获取时隙或者请求时隙;
EOC:是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是以太网信号经过调制解调等复杂处理后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传输到以太网用户。

Claims (7)

1、一种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转换模块电路,把有线电视前端光发射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的有线电视信号设计要求通过衰减器、均衡器调整信号,输出给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把有线电视信号放大后输出给混合电路;光网络单元电路、光网络终端,把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多种业务数据处理综合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光网络终端,再将光网络终端经网络传输来的数据处理后分发到相应的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把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用户端多种业务数据处理综合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光网络单元电路,再将从光网络单元电路传输来的数据处理后分发到相应的用户端;测试点电平电路,把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输出的数据信号取样后放大输出固定频点的一个数据信号,网络调试时测量数据信号的强度;混合电路,把放大电路和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信号划分频率后通过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传输到每个有线电视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转换模块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C2、C3)、模块(A1)、衰减器(ATT1)和均衡器(EQ1),电感(L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接直流电源+24V,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接模块(A1)的4、5脚,模块(A1)的1脚接有线电视信号,模块(A1)的9脚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衰减器(ATT1)的一端,衰减器(ATT1)的另一端接均衡器EQ1的一端,均衡器(EQ1)的另一端接放大电路,电容(C1、C2)的另一端、模块的2、3、7、8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电感(L2)、电容(C4、C5、C7)、二极管(D1、D2、D3)、电阻(R1)、模块(A2)、衰减器(ATT2)和高通滤波器(HTP),衰减器(ATT2)的一端接光电转换模块电路,衰减器(ATT2)的另一端接模块(A2)的1脚,电感(L2)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接直流电源+24V,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和模块(A2)的5脚连接,模块(A2)的9脚与电阻(R1)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高通滤波器(HTP)一端连接,高通滤波器(HTP)另一端接混合电路,电容(C1、C2)的另一端、二极管(D1、D2)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模块(A2)的2、3、7、8脚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网络单元电路包括光网络单元、开关(K1)和电容(C8),光网络单元与光网络终端、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和开关(K1)的一端连接,开关(K1)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和直流电源+12V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包括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开关(K2)、电容(C9)、电阻(R2)、信号耦合器(Z1)、低通滤波器(LTP),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与光网络单元电路和开关(K2)的一端连接,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接信号耦合器(Z1)主绕组的一端,信号耦合器(Z1)主绕组的另一端接低通滤波器(LTP)的一端,低通滤波器(LTP)的另一端接混合电路,信号耦合器次绕组的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开关(K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接直流电源+12V,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点电平电路包括三极管(V1)、发光二极管(LED1)、晶振(X1)、开关(K3)、电感(L3)、电阻(R3-R7)、电容(C10-C14),电容(C14)的一端与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头端电路的信号耦合器(Z1)的一端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电阻(R4、R5、R6)的一端、晶振(X1)的一端、电容(C12、C13)的一端、三极管(V1)的基极和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晶振(X1)的另一端,电容(C12、C13)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R5)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接开关(K3)的一端,开关(K3)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接直流电源+12V,电容(C10、C11)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1)阴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电路包括双工滤波器(FLT)、信号耦合器(Z2)、电阻(R9-R12)、电容(C15、C16),双工滤波器(FLT)的H端接放大电路,双工滤波器的L端接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电路,双工滤波器的I/O端接信号耦合器(Z2)主绕组的一端,信号耦合器(Z2)主绕组的另一端接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信号耦合器(Z2)次绕组的一端与电阻(R10、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接监测端,信号耦合器(Z2)次绕组的另一端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R11、R12)的另一端接地。
CN200810025046A 2008-04-25 2008-04-25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24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25046A CN100588248C (zh) 2008-04-25 2008-04-25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25046A CN100588248C (zh) 2008-04-25 2008-04-25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7110A true CN101287110A (zh) 2008-10-15
CN100588248C CN100588248C (zh) 2010-02-03

Family

ID=40059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250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248C (zh) 2008-04-25 2008-04-25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8248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1043B (zh) * 2009-03-16 2013-06-26 重庆景宏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hfc宽带网络的综合业务组网方法及综合业务光站设备
CN105007180A (zh) * 2015-07-02 2015-10-28 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ccmts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933828A (zh) * 2016-07-11 2016-09-07 东莞正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低音音效的方法及其电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1043B (zh) * 2009-03-16 2013-06-26 重庆景宏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hfc宽带网络的综合业务组网方法及综合业务光站设备
CN105007180A (zh) * 2015-07-02 2015-10-28 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ccmts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007180B (zh) * 2015-07-02 2019-01-29 广州珠江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ccmts管理方法
CN105933828A (zh) * 2016-07-11 2016-09-07 东莞正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低音音效的方法及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88248C (zh)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5895B1 (en) Delivering downstream data in ethernet pon over coax network
CN102045551B (zh)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射频光纤传输光工作站
US20070109974A1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ni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support for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network
US20060228113A1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ni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support for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network
CN101808344A (zh) 以太网无源电网络
CN102437941A (zh) 融合EoC功能的EPON光网络单元
CN100588248C (zh)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
Chow et al. A multi-drop in-house ADSL distribution network
CN202334775U (zh)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局端控制器
CN101883297A (zh) 一种数字宽带融合叠加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01374788Y (zh) 综合业务光站
CN201185420Y (zh)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光通信站
CN101478504B (zh) 实现光纤与同轴电缆信号转换的多媒体住宅网关及方法
Cisco Cable Technologies
CN200941630Y (zh) 一种hfc网络高频宽带接入系统
CN202268963U (zh) 有线电视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局端模块控制电路
CN102387334B (zh) 有线电视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局端模块控制电路
KR19980050170A (ko) 통합형 광 가입자망 시스템에서의 에이치.에프.씨(hfc)접속 모듈 구조 및 hfc 망종단장치의 구조
CN201919117U (zh) 用于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射频光纤传输光工作站
KR101611903B1 (ko) 수동광 멀티미디어 네트워크 장치
CN202737899U (zh) 一种适用于宽带同轴接入的野外过流型局端设备
CN103782548B (zh) 一种混频电路、业务设备及混频业务系统
CN216774795U (zh) 一种基于5G+Hinoc技术的智能组网设备
CN102510485B (zh) 有线电视网络三网融合改造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局端控制器
Jones The basics of tele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532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Changshou City ancient town Baimao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after: Suzhou gaoshida inform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The ancient town of Changshou City province 215532 Jiangsu Baima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Gaoshid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