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5592A -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5592A
CN101285592A CNA2008101046863A CN200810104686A CN101285592A CN 101285592 A CN101285592 A CN 101285592A CN A2008101046863 A CNA2008101046863 A CN A2008101046863A CN 200810104686 A CN200810104686 A CN 200810104686A CN 101285592 A CN101285592 A CN 101285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mbustion
combustion stage
combustion
axial swirler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46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7318C (zh
Inventor
彭云晖
许全宏
张驰
林宇震
刘高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8101046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57318C/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5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5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73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731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燃烧室为单环腔结构,由燃烧室头部和火焰筒组成,燃烧室头部包括位于中心的预燃级和外围的主燃级;主燃级包含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和主燃级轴向旋流器;采用将主燃级燃油的喷射和主燃级轴向旋流器一体化技术方案,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喷出的主燃级燃油进入到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的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通道内,并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的旋流空气混合,预混的油气混合物再经过主燃级混合腔进入到燃烧区中燃烧;该燃烧方式能有效的降低燃烧室污染物误的排放;同时可以减小燃烧室的长度;本发明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亦可用于工业燃气轮机和舰船燃气轮机燃烧室中,以减少排向大气中的污染物。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污染排放燃烧室,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低污染燃烧。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必须满足日益严格的航空发动机污染排放标准。目前采用的CAEP4(Committee on Aviation EnvironmentalProtection)标准的要求已经非常严格,特别是对NOx污染排放要求,而2008年后将采用的CAEP6标准则更为严格。工业燃气轮机的污染排放要求达到个位数——万分之一浓度排放要求。
一般来说,航空发动机污染物可分为两类:由于高的火焰温度产生的污染物是氮氧化物(NOx);由于低的火焰温度产生的污染物是一氧化碳和未燃碳氢(CO和UHC)。根据污染物产生的机理以及实验结果可知,燃烧室燃烧区当量比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0.6~0.8),上述两大类污染物排放达到最小。对于常规燃烧室来说,在高功率状态时,由于采用液雾扩散燃烧方式,燃烧区局部当量比总是在1附近,远超过上述低污染燃烧所需当量比范围要求,因此CO和UHC的排放小,但是NOx的排放达到最大。在低功率状态时,燃烧区当量比又很低,远低于上述低污染燃烧所需当量比区间,NOx排放低,但CO和UHC排放又很高,因此对于常规燃烧室来说,无法满足在整个发动机工作范围内的低污染要求。
GE发动机公司提出了一种低污染燃烧室-TAPS(Twin Annular Premixing Swirler),燃烧室头部包括主燃级和预燃级,而且主燃级和预燃级分别供油,实现分区燃烧方式。根据这一思路,GE公司申请了几项美国专利。申请号为6418726的美国专利提出的主燃级方案是:主燃级燃油喷入到轴向旋流器的后部,形成预混预蒸发油气混合物。在这种结构方案中,要达到一定的混合度和蒸发度,需要的混合和蒸发距离较长,从该专利中附图可知,燃油喷射点到燃烧区入口处距离大约是燃烧室头部结构高度的一半,对于这种分级燃烧室来说,头部结构高度大于常规燃烧室的头部结构高度,因此燃烧室头部的轴向长度太长,从而影响燃烧室乃至发动机的长度和重量要求。在申请号为6363726的美国专利中同样存在这种问题,燃油喷射点到燃烧区入口处距离大约是燃烧室头部结构高度的三分之一。上述几个美国专利都实现了整个发动机工作范围内的低污染要求,但是主燃级燃油喷射点离旋流器出口都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增加了燃烧室头部轴向长度,从而增加发动机长度和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采用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方案,在有效降低燃烧室我染排放的同时,减小燃油喷射点到燃烧区入口的距离,从而减小燃烧室头部结构的轴向长度,便有效的减小了发动机的长度和重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由燃烧室头部26和火焰筒组成,其特征在于:燃烧室为单环腔结构,燃烧室头部26包括位于中心的预燃级24和外圈的主燃级25,主燃级25有包含有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和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4;采用将主燃级燃油41的喷射和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4一体化的技术方案,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喷出的主燃级燃油41进入到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37的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通道42内,并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4的旋流空气混合,预混的油气混合物再经过主燃级混合腔36进入到燃烧区16中燃烧,实现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方案。
所述主燃级25的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喷射点38位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3上,喷射点数量与叶片数量相同。
所述主燃级25的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喷射点39位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37两侧任意位置,每个叶片上的喷射点数量可以是1个,或者2个,或者多个组合。
所述主燃级25的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喷射点40位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外壁44上,喷射点数量与叶片数量相同。
所述主燃级25的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位置包括喷射点38,喷射点39和喷射点40中的任意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的组合。
所述主燃级燃油喷射点到燃烧区入口处距离49x与燃烧室头部结构高度48y之间的关系是: x ≤ 1 4 y .
所述主燃级25的气量占燃烧室头部气量的65%~95%,预燃级24的气量占5%~35%。
所述燃烧用气量全部从燃烧室头部26供入,火焰筒上没有主燃孔,只有冷却孔、外掺混孔21和内掺混孔22。
所述主燃级收扩件35收缩角度47在0°至180°内可调。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主燃级轴向旋流器通道内的燃油在轴向旋流器气流的作用下形成预混预蒸发油气混合物进入到燃烧区中燃烧,形成预混燃烧方式,预燃级采用离心喷嘴和旋流器结构,形成扩散燃烧方式,兼顾燃烧稳定和污染排放两个矛盾的性能要求。这种燃烧方式能够控制燃烧室在不同状态下的当量比,使该当量比始终保持在低污染排放的区间内,从而有利于控制污染排放。燃烧室火焰筒上没有主燃孔,只有冷却孔和掺混孔,燃烧用气量全部从燃烧室头部进入。主燃级和预燃级保持合适的气量分配,以适应不同发动机燃烧室工况要求。控制冷却空气流动,避免产生过多的CO和UHC。
预燃级在慢车等低功率状态下启动,保持低功率状态时燃烧区的当量比落在上述低污染燃烧当量比区间内,使燃烧的稳定性好,容易起动。当发动机工作在高功率状态时才启动主燃级,控制燃烧区的当量比在上述低污染燃烧当量比区间,主燃级是预混预蒸发模式,能够保证燃烧区内局部当量比的均匀性。采用这种低污染燃烧室头部结构,可确保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所有的工作状态下,燃烧区的当量比控制在低污染燃烧的区间内,同时通过控制主燃级油雾均匀度、混合度和蒸发度来控制燃烧区的当量比均匀度,从而达到污染排放低,稳定性好等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性能要求。
在某一参数(进口流速和温度压力等)条件下,燃油达到某一混合度下所需要的距离定义为L,从污染排放角度考虑,这个长度越大越好,但是从回火和自燃角度考虑,这个长度又不宜太大,因此对应于某一参数时,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这个长度应该是个定值。对于TAPS方案来说,主燃级燃油喷射点到燃油达到某一混合度时的长度为L,而旋流器出口到喷射点的距离为Lsi,旋流器长度为Ls,这样从旋流器进口到燃油达到某一混合度时的长度为L+Lsi+Ls。本发明采用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方案,燃油喷射和轴向旋流器集成一体,在相同的轴向旋流器进口参数下,达到相同的混合度时的长度为L1+L,其中L1不大于Ls,不仅去掉了轴向旋流器出口到喷射点的距离Lsi,而且还充分利用了轴向旋流器的长度Ls,从而大大缩短了燃烧室头部的轴向长度,减小了燃烧室和发动机的长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的主燃级燃油在轴向旋流器通道内的喷射,达到相同的混合度和蒸发度时,需要的距离大大缩短,减小了燃烧室的长度。
2.本发明的燃烧室燃烧气量全部由头部供入,冷却及掺混等用气则从火焰筒进入,增加燃烧室功效的同时简化燃烧室的结构。
3.本发明的预燃级扩散燃烧与主燃级预混预蒸发燃烧的复合燃烧方式,实现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宽稳定工作范围和低污染排放等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燃烧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燃烧室的区域3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第一种主燃级燃油喷射点的喷射情况示意图;其中图4a为主视图,图4b为左视图,图4c为图4b左视图中的剖视图;
图5为第二种主燃级燃油喷射点的喷射情况示意图;其中图5a为主视图,图5b为图5a主视图中的剖视图,图5c为正二等侧图(三维视图),图5d为左视图,图5e为图5d左视图中的剖视图;
图6为第三种主燃级燃油喷射点的喷射情况示意图;其中图6a为主视图,图6b为图6a主视图中的剖视图,图6c为图6b中的剖视图,图6d为正二等侧图(三维视图);
图7为主燃级油路整流环示意图,其中图7a为整流环主视图,图7b为图7a主视图中的剖视图;
图8为燃油喷射系统示意图,其中图A为燃油喷射到横向射流中的示意图,图B为TAPS主燃级燃油喷射示意图,图C为本发明主燃级燃油喷射示意图;
图中:10发动机,11低压压气机,12高压压气机,13燃烧室,14高压涡轮,15低压涡轮,16燃烧区,17外机匣,18内机匣,19外火焰筒壁,20内火焰筒壁,21外掺混孔,22内掺混孔,23头部端壁,24预燃级,25主燃级,26头部结构,27预燃级离心喷嘴,28预燃级旋流器,29预燃级收扩件,30预燃级混合腔,31预燃级离心喷嘴燃油,32预燃级旋流器叶片,33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4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5主燃级收扩件,36主燃级混合腔,37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38喷射点,位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上,39喷射点,位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两侧任一位置,40喷射点,位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外壁上,41主燃级燃油,42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通道,43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4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外壁,45主燃级喷嘴入口,46主燃级油路整流环,47主燃级收扩件收缩角度,48燃烧室头部结构高度,49主燃级燃油喷射点到燃烧区入口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发明。
图1是一个发动机10的示意图,发动机10包括低压压气机11,高压压气机12,燃烧室13,高压涡轮14和低压涡轮15。发动机10工作时,空气经过低压压气机11压缩后,再进入高压压气机12,高压空气进入到燃烧室13中燃烧,燃油喷射系统向高压气流中喷油,在燃烧室13中进行充分有效地燃烧,燃烧后形成高温高压燃气,进入到高压涡轮14和低压涡轮15,从而推动涡轮做功。图2是燃烧室13的示意图,燃烧室为单环腔结构。图3是图2中的区域3放大视图,是燃烧室头部的详细结构。燃烧室13包括一个燃烧区16,燃烧区16的外边界是外火焰筒壁19,内边界是内火焰筒壁20,环形的内火焰筒壁20和外火焰筒壁19在环形的内机匣18和外机匣17之间。在内、外火焰筒壁面上安排有内掺混孔22和外掺混孔21,用于调整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内、外火焰筒壁面上还安排冷却孔(图中未示出),用于冷却火焰筒壁面,保证燃烧室的寿命。在燃烧区16的上游是头部结构26,头部结构26通过头部端壁23与火焰筒壁面连接。头部结构26包括预燃级24和主燃级25,因为没有主燃孔,所有的燃烧气量都从燃烧室头部加入,这样燃烧室头部就是一个贫油头部,有利于减小NOx污染排放,预燃级24气量占燃烧室头部气量的5%~35%,主燃级25气量占燃烧室头部气量的65%~95%。
中心预燃级24包括中心喷嘴27、预燃级旋流器28和收扩件29,收扩件29形成了预燃级混合腔30。中心喷嘴27采用离心喷嘴,离心喷嘴喷出的燃油31与预燃级旋流器28的旋流空气在预燃级混合腔30中混合后再进入到燃烧室的燃烧区中燃烧。
外圈主燃级25包括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4和收扩件35,收扩件35与预燃级收扩件29的外壁面形成了主燃级混合腔36,收扩件35的收缩角度47在0°至180°内可调,以适应不同发动机燃烧室工况要求。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喷出的主燃级燃油41进入到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37的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通道42内,并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4的旋流空气混合,预混的油气混合物再经过主燃级混合腔36进入到燃烧区16中燃烧。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4为一级轴向旋流器。主燃级空气雾化喷嘴33的喷射点38、喷射点39和喷射点40在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通道42内的分布位置包括: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3上的喷射点38、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37两侧的喷射点39和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外壁44喷射点40,分别如图4、图5、图6所示。对应三种不同的喷射点,主燃级燃油41都是从主燃级喷嘴入口45进入,主燃级油路整流环46用于平均分配每个喷射点的燃油,整流环上的小孔直径和数量根据主燃级雾化情况调节。在图4中,主燃级燃油41经过主燃级喷嘴入口45进入到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3上,经过主燃级油路整流环46将燃油平均分布到整流环后部的集油环中,再经过喷射点38喷入到叶片通道42中,其中图4a为喷射点38位置处的主视图,图4b为此处的左视图,图4c为图4b左视图中的剖视图。在图5中,主燃级燃油41经过主燃级喷嘴入口45进入到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3上,经过主燃级油路整流环46将燃油平均分布到整流环后部的集油环中,集油环与叶片内通道相通,燃油再经过这个相通的通道在喷射点39喷入到叶片通道42中,喷射点39是叶片两侧任意一个位置,其中图5a为喷射点39位置处的主视图,图5b为图5a主视图中的剖视图,图5c为正二等侧图(三维视图),图5d为左视图,图5e为图5d左视图中的剖视图。在图6中,主燃级燃油41经过主燃级喷嘴入口45进入到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3上,经过主燃级油路整流环46将燃油平均分布到整流环后部的集油环中,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3的集油环和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外壁44的集油环通过叶片内通道相通,燃油经过这个通道进入到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外壁44的集油环中,再在喷射点40喷入到叶片通道42中,其中图6a为喷射点40位置处的主视图,图6b为图6a主视图中的剖视图,图6c为图6b中的剖视图,图6d为正二等侧图(三维视图)。主燃级油路整流环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图7a为整流环主视图,图7b为图7a主视图中的剖视图;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通道42和主燃级燃油喷嘴喷射点38、喷射点39和喷射点40的数量根据叶片数量而定。主燃级空气雾化喷嘴33的喷射点位置可以是喷射点38、喷射点39和喷射点40中的任意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的组合。上述主燃级燃油喷射点到燃烧区入口距离49为燃烧室头部结构高度48的四分之一,这些喷射点位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通道内,充分利用了轴向旋流器的轴向距离,同时去掉了轴向旋流器出口到喷射点的距离Lsi,如图8C所示,对比图8A所示的燃油喷射到横向射流中的示意图,和图8B所示的TAPS主燃级燃油喷射示意图,可以知道本发明能够大大缩短燃烧室头部结构的轴向长度,从而减小燃烧室和发动机的长度及重量。
发动机10工作在低功率状态时,燃烧室只有预燃级24供油,主燃级25只有空气经过而不供油,预燃级的离心喷嘴27使得燃烧室燃烧区16形成扩散燃烧方式,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燃烧室可靠的稳定性和起动特性,并降低CO和UHC污染排放。发动机10工作在高功率状态时,主燃级25和预燃级24同时供油,主燃级燃油41喷入到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通道42内,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4的旋流使油气形成预混预蒸发状态,再进入到燃烧区16中燃烧,形成预混燃烧方式,能有效的降低航空发动机NOx污染排放,同时保证高的燃烧效率和均匀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等性能。主燃级25和预燃级24的主燃收扩件35和预燃收扩件29能很好的防止喷嘴积碳和回火。
燃烧室头部结构安装及连接形式:预燃级旋流器28的叶片32与收扩件29和预燃级旋流器内壁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3分成两部分,在前部分开出集油环和主燃级喷嘴入口45的燃油孔,再将主燃级油路整流环46连接在集油环的内部,然后将内壁后部分与前部分连接成一体,最后整个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3与预燃级收扩件29连接成一体。在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上开孔,便于燃油通过。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37分别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3和主燃级收扩件35连接,这样预燃级和主燃级旋流器形成了一个整体,最后将燃油喷嘴27插入到预燃级旋流器内,并与主燃级喷嘴入口45连接。在发动机燃烧室安装时,火焰筒与机匣安装完成后,从燃烧室前端的喷嘴安装座处插入上述的头部结构(包括燃油喷嘴、主燃级和预燃级旋流器),与头部端壁23连接,头部端壁23与头部结构26通过一个活动环连接,避免燃烧室的轴向和径向的热应力。

Claims (9)

1、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由燃烧室头部(26)和火焰筒组成,其特征在于:燃烧室为单环腔结构,燃烧室头部(26)包括位于中心的预燃级(24)和外圈的主燃级(25),主燃级(25)有包含有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和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4);采用将主燃级燃油(41)的喷射和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4)一体化的技术方案,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喷出的主燃级燃油(41)进入到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37)的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通道(42)内,并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34)的旋流空气混合,预混的油气混合物再经过主燃级混合腔(36)进入到燃烧区(16)中燃烧,实现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主燃级(25)的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喷射点(38)位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内壁(43)上,喷射点数量与叶片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主燃级(25)的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喷射点(39)位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叶片(37)两侧任意位置,每个叶片上的喷射点数量可以是1个,或者2个,或者多个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主燃级(25)的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喷射点(40)位于主燃级轴向旋流器外壁(44)上,喷射点数量与叶片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主燃级(25)的直射式空气雾化喷嘴(33)位置包括喷射点(38),喷射点(39)和喷射点(40)中的任意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主燃级燃油喷射点到燃烧区入口处距离(49)x与燃烧室头部结构高度(48)y之间的关系是: x ≤ 1 4 y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主燃级(25)的气量占燃烧室头部气量的65%~95%,预燃级(24)的气量占5%~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燃烧用气量全部从燃烧室头部(26)供入,火焰筒上没有主燃孔,只有冷却孔、外掺混孔(21)和内掺混孔(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主燃级收扩件(35)收缩角度(47)在0°至180°内可调。
CNB2008101046863A 2008-04-22 2008-04-22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31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1046863A CN100557318C (zh) 2008-04-22 2008-04-22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1046863A CN100557318C (zh) 2008-04-22 2008-04-22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5592A true CN101285592A (zh) 2008-10-15
CN100557318C CN100557318C (zh) 2009-11-04

Family

ID=4005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81010468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318C (zh) 2008-04-22 2008-04-22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7318C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5591B (zh) * 2008-04-22 2010-06-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径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CN102032598A (zh) * 2010-12-08 2011-04-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多旋流中间稳焰级的周向分级低污染燃烧室
CN102393028A (zh) * 2011-12-09 2012-03-2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天然气燃料燃气轮机干式低排放燃烧室
CN101709884B (zh) * 2009-11-25 2012-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CN103148514A (zh) * 2013-04-01 2013-06-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一种两级径向贫燃预混式低排放燃气喷嘴
CN103343985A (zh) * 2013-06-21 2013-10-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双预膜气动雾化低污染燃烧室头部结构
CN103939946A (zh) * 2014-04-10 2014-07-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的低旋流燃烧室头部结构
CN104949152A (zh) * 2015-05-25 2015-09-3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燃气轮机lng/航空煤油双燃料燃烧室
CN105114187A (zh) * 2015-08-17 2015-12-0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Lng/航空煤油航空发动机燃油供应系统及燃烧室工作方式
CN105972643A (zh) * 2015-03-12 2016-09-2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料喷嘴
CN107763666A (zh) * 2017-11-07 2018-03-0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燃烧室头部油气掺混器及具有该结构的发动机
CN109737452A (zh) * 2019-01-23 2019-05-10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气态燃料适用的中心分级低污染燃烧室
CN111174233A (zh) * 2020-01-14 2020-05-1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中心分级贫油预混低污染燃烧室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5591B (zh) * 2008-04-22 2010-06-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径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CN101709884B (zh) * 2009-11-25 2012-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CN102032598A (zh) * 2010-12-08 2011-04-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多旋流中间稳焰级的周向分级低污染燃烧室
CN102032598B (zh) * 2010-12-08 2012-05-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多旋流中间稳焰级的周向分级低污染燃烧室
CN102393028B (zh) * 2011-12-09 2013-08-2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天然气燃料燃气轮机干式低排放燃烧室
CN102393028A (zh) * 2011-12-09 2012-03-2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天然气燃料燃气轮机干式低排放燃烧室
CN103148514A (zh) * 2013-04-01 2013-06-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一种两级径向贫燃预混式低排放燃气喷嘴
CN103343985A (zh) * 2013-06-21 2013-10-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双预膜气动雾化低污染燃烧室头部结构
CN103343985B (zh) * 2013-06-21 2015-07-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双预膜气动雾化低污染燃烧室头部结构
CN103939946A (zh) * 2014-04-10 2014-07-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的低旋流燃烧室头部结构
CN103939946B (zh) * 2014-04-10 2015-12-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的低旋流燃烧室头部结构
CN105972643B (zh) * 2015-03-12 2019-01-0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料喷嘴
US10591164B2 (en) 2015-03-12 2020-03-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uel nozzle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CN105972643A (zh) * 2015-03-12 2016-09-2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料喷嘴
CN104949152A (zh) * 2015-05-25 2015-09-3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燃气轮机lng/航空煤油双燃料燃烧室
CN104949152B (zh) * 2015-05-25 2017-05-1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燃气轮机lng/航空煤油双燃料燃烧室
CN105114187B (zh) * 2015-08-17 2017-05-0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Lng/航空煤油航空发动机燃油供应系统及燃烧室工作方式
CN105114187A (zh) * 2015-08-17 2015-12-0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Lng/航空煤油航空发动机燃油供应系统及燃烧室工作方式
CN107763666A (zh) * 2017-11-07 2018-03-0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燃烧室头部油气掺混器及具有该结构的发动机
CN107763666B (zh) * 2017-11-07 2023-08-04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燃烧室头部油气掺混器及具有该结构的发动机
CN109737452A (zh) * 2019-01-23 2019-05-10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气态燃料适用的中心分级低污染燃烧室
CN111174233A (zh) * 2020-01-14 2020-05-1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中心分级贫油预混低污染燃烧室
CN111174233B (zh) * 2020-01-14 2021-06-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中心分级贫油预混低污染燃烧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7318C (zh) 2009-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5591B (zh)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径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CN101275750B (zh) 一种径向旋流器拐弯区直接喷射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CN100557318C (zh) 一种一体化燃油喷射轴向旋流器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CN100557317C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贫油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US5351477A (en) Dual fuel mixer for gas turbine combustor
CN102032598B (zh) 一种带多旋流中间稳焰级的周向分级低污染燃烧室
CN101737802B (zh) 中心空腔稳火切向燃烧室
CN101709884B (zh) 一种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US77169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gas turbine engine
CN101799174B (zh) 主燃级切向供油的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EP1193449B1 (en) Multiple annular swirler
CN102022753B (zh) 一种预燃级部分预混预蒸发的低污染燃烧室
CN101694301B (zh) 对冲火焰燃烧室
CN102200291B (zh) 一种采用气动主级分级的低污染燃烧室
US20070137207A1 (en) Pilot fuel injector for mixer assembly of a high pressure gas turbine engine
US6571559B1 (en) Anti-carboning fuel-air mixer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combustor
CN105157062A (zh) 一种预燃级采用双层轴向旋流器的低排放燃烧室
CN103047683B (zh) 一种三级油路部分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CN101949551A (zh) 一种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CN102889617B (zh) 一种采用径向成膜主燃级的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CN103123122A (zh) 一种主级燃油直接喷射的贫油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CN100543371C (zh) 一种径向旋流器拐弯区液雾喷射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
JP4400314B2 (ja)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及び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の燃料供給方法
CN109708148B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器双级径向旋流器
JP3499004B2 (ja)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