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4212A - 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4212A
CN101284212A CNA2008100183280A CN200810018328A CN101284212A CN 101284212 A CN101284212 A CN 101284212A CN A2008100183280 A CNA2008100183280 A CN A2008100183280A CN 200810018328 A CN200810018328 A CN 200810018328A CN 101284212 A CN101284212 A CN 101284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ond
film
feed liquid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183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4212B (zh
Inventor
姚秉华
付兴隆
吴小宁
余晓皎
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8100183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4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4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4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4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42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膜预处理:用液膜溶液浸泡聚合物支撑膜,然后干燥聚合物支撑膜表面,并用该聚合物支撑膜将料液池和解析池间隔开来;液膜迁移:将含重金属离子的料液相注入料液池内,控制料液相pH;再将分别称取的膜相和解析相混合组成分散相,分散相的总体积与料液相一致,将分散相注入解析池内;对料液池和解析池进行搅拌,定时取样分析解析池的浓度;分离回收:当解析池的浓度达到回收浓度时,停止搅拌,静置分散相,使分散相分层,其中的水相即为分离回收的重金属离子溶液。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保持了支撑液膜体系的稳定性,提高了膜传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的分离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分散支撑液膜进行金属分离回收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镀铜、镀锌、镀镍、镀镉等机械制造、电子轻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全国电镀行业每年排放的含重金属的废液约4亿吨。目前我国铅的回收约为80%,而国外铅的回收达到95%以上。重金属在自然界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百倍千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尽管有些重金属如铜、锌、钴、镍等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会对人体有毒副作用。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因此重金属的分离回收技术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现有的重金属的分离方法有溶剂萃取法、沉淀分离法、离子交换法、液膜分离法等。其中溶剂萃取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离技术之一,但是这种技术受传质平衡的限制,分离设备体积庞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萃取与反萃取属两个不同的传质过程,需要在两个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同时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成本较高。沉淀分离法通过沉淀反应将重金属以沉淀形式去除,而沉淀物的无害处理烦杂,不易再生利用或资源化。离子交换分离法受离子交换剂交换容量的限制。而液膜分离法是一种集萃取与反萃取于一体、同时进行的一种非平衡传质过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优异的选择性。
现有的一种乳状液膜法分离废水中的铬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制乳:将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和溶剂混合,高速搅拌,制得稳定的白色乳状液;2)、混合:将乳状液与待处理的K2Cr2O7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低速搅拌,使得铬充分提取;3)、破乳:待处理液中的铬被充分提取后,转入分液漏斗,取下层无色水相测铬的含量,监测达标后排放。油层为油相与内水相的乳状液,利用微波技术破乳后的水相即为铬盐。该乳状液膜分离的方法虽然有高的分离效率,但需要制乳和破乳等烦杂操作,设备费用高。
现有的一种利用中空纤维更新液膜的方法,能够实现同级萃取与反萃取的需要,包括以下步骤:1)、中空膜浸润:分别用液膜相和去离子水流过膜接触器,使膜的微孔用萃取相浸润;2)、料液相与萃取相按5~50∶1的体积比在料液罐内混合均匀,用蠕动泵将此混合液送入膜器管程(管程)入口,使其在中空纤维管内流动;用泵将反萃相送入膜器壳程(壳程)入口,使其在中空纤维管束间流动。从管程出口流出多余的有机相,收集在萃残罐中,经过简单澄清分相,循环回管程入口,重复使用。该方法虽然实现了萃取与反萃取同时进行,消除了支撑液膜因膜溶液流失而导致的液膜寿命问题,但其缺点是料液相和萃取相需要事先在料液罐内混合,当溶质的浓度较低时,萃取相易出现乳化,导致膜孔堵塞,膜阻力增大,传质效率下降,相间渗漏问题,难以控制,因液膜流失导致的液膜体系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解决了现有中空纤维更新液膜的方法因液膜流失导致的液膜体系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膜预处理:用浓度为10%~15%的液膜溶液浸泡聚合物支撑膜2~4小时,然后吸干聚合物支撑膜表面的液体,将该聚合物支撑膜放置在一分离池中,将分离池间隔成料液池和解析池;
步骤2、液膜迁移: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料液相注入料液池内,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的pH为4.00~5.25;再分别称取浓度为10%~15%的膜相和浓度为2mol/L~4mol/L的解析相注入解析池内,混合组成分散相,使分散相的液面与料液池内料液相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对料液池和解析池进行搅拌,每间隔10~30min取样分析解析池的浓度;
步骤3、分离回收:根据上步的取样结果,当解析池的浓度达到回收浓度时,停止搅拌,静置分散相,使分散相分层,分成上层的膜相和下层的水相,其中的水相即为分离回收的重金属离子溶液。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聚合物支撑膜选用聚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或聚四氟乙烯膜,膜厚45μm,孔径0.22~0.45μm,孔隙率45~75%。
液膜溶液为流动载体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其中流动载体选用P204或P507,有机溶剂选用煤油、石油醚或庚烷。
膜相和解析相的体积比为3.75~4.25∶1。
膜相为含流动载体的有机溶液,流动载体选用P507,有机溶液选用煤油。
解析相是强酸溶液,选用硫酸、盐酸或硝酸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分散相中有膜相存在,在分离迁移过程中,由于搅拌作用,使支撑膜微孔中的液膜不断得到补充,保持了支撑液膜体系的稳定性,提高了膜传质效率,从而解决了支撑液膜技术中因液膜流失导致的液膜体系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所用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1.料液池,2.聚合物支撑膜,3.解析池,4.料液池搅拌器,5.解析池搅拌器,6.料液相,7.分散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所用的装置(以下简称SDLM迁移池)示意图。图中,料液池1中盛放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待回收料液相6,分散回收的解析池3中盛放由膜相和解析相组成的分散相7。在料液池1和解析池3之间设置有聚合物支撑膜2,由聚合物支撑膜2将料液相6和分散相7间隔在两边,在料液池1中设置有料液池搅拌器4,在解析池3中设置有解析池搅拌器5。料液池搅拌器4和解析池搅拌器5均采用转数可控的电动搅拌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液膜相高度分散在解析相中构成分散相,利用分散相中的液膜使聚合物支撑膜微孔中流失的液膜得到及时补充,构成稳定的液膜分离体系。分散相经过简单静止分层后,膜相可以再循环使用,回收解析相,即可达到分离回收重金属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膜预处理:用浓度为10%~15%的液膜溶液对聚合物支撑膜2浸泡2~4小时,使聚合物支撑膜2的微孔被液膜充分浸润,然后吸干聚合物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干燥后的聚合物支撑膜2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使聚合物支撑膜2将料液池1和解析池3间隔开来,如图1所示。
步骤2、液膜迁移:将含重金属离子的料液相注入料液池1内,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pH为4.00~5.25;再分别称取浓度为10%~15%的膜相和浓度在2mol/L~4mol/L之间的解析相注入解析池3内,构成分散相。膜相和解析相的体积比为3.75~4.25∶1,分散相的液面与料液相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用料液池搅拌器4和解析池搅拌器5分别在料液池1和解析池3内以1000~1500r/min速度进行电动搅拌,间隔10~30min取样分析。
取样分析时,对于单一金属离子,用分光光度法或极谱法对料液相的浓度进行测定;对于分离回收混合金属离子可选用520型MPT原子发射光谱仪对料液相的浓度进行测定。
步骤3、分离回收:根据上步的取样结果,当解析池的浓度达到回收浓度时,停止搅拌,静置分散相,使分散相分层,分成上层的膜相和下层的水相,其中的水相即为分离回收的重金属离子溶液。
本发明方法中分离回收分层后的膜相可以重复使用。
在上述步骤1中,聚合物支撑膜2可以选用多孔的聚丙烯膜PP、聚偏氟乙烯膜PVDF或聚四氟乙烯膜PTFE材料,膜厚45μm,孔径0.22~0.45μm,孔隙率45~75%。液膜溶液为流动载体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流动载体选用P204或P507,有机溶剂选用煤油、石油醚或庚烷。
在上述步骤2中,料液相为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溶液,其浓度在50~100ppm之间。分散相是解析相和膜相的混合溶液,其中膜相为含流动载体的有机溶液,流动载体选用P507,有机溶液选用煤油;解析相是强酸溶液,选用硫酸、盐酸或硝酸溶液。
过渡金属在分散支撑液膜体系中的反应和迁移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1)、料液相中的金属离子通过料液相和膜相之间的水扩散层;
2)、在水相-膜相界面,金属离子(M2+)与载体(HR)发生如下的配合反应;
Figure A20081001832800091
其中:下标f-表示水相,下标org表示膜相。Mf 2+-二价金属离子;(HR)2-在非极性油中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萃取剂。
3)、上一步生成的金属离子-载体配合物在膜相扩散;
4)、金属离子-载体配合物扩散到解析相,与反萃剂发生如下的反应;
其中:右下标S-反萃分散相。
5)、载体返回料液相和膜相界面。
实施例1
首先将PVDF聚合物支撑膜2置于浓度为10%的P507-煤油溶液中浸取吸附4h,然后用滤纸吸干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其作为隔板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取含铜浓度为100ppm的模拟电镀废水溶液200ml,加到料液池1中,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6的pH为5.25;取浓度为10%的P507-煤油溶液160ml加到解析池3中,然后在解析池3中再加入40ml的4mol/L HCL的解析剂。开动搅拌器,使料液池搅拌器4转速控制在1400r/min,解析池搅拌器5转速控制在1400r/min。每间隔20min取样,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迁移2h,对铜的回收率可达96%以上。
实施例2
首先将PTFE聚合物支撑膜2置于浓度为12%的P507-煤油溶液中浸泡3h,然后用滤纸吸干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其作为隔板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取含镍浓度为100ppm的模拟电镀废水溶液200ml,加到料液池1中,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6的pH为5.0;取浓度为12%的P507-煤油溶液150ml加到解析池3中,然后在解析池3中再加入40ml的3mol/L HCL的解析剂。开动搅拌器,使料液池搅拌器4转速控制在1200r/min左右,解析池搅拌器5转速控制在1000r/min左右。每间隔30min取样,以PAR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迁移2h,对镍的回收率可达96%以上。
实施例3
首先将PVDF聚合物支撑膜2置于浓度为10%的P204-煤油溶液中浸泡2h,然后用滤纸吸干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其作为隔板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取含锌浓度为50ppm的模拟电镀废水溶液200ml,加到料液池1中,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6的pH为4.00;取浓度为10%的P507-煤油溶液160ml加到解析池3中,然后在解析池3中再加入40ml的2mol/L硝酸的解析剂。开动搅拌器,使料液池搅拌器4转速控制在1200r/min,解析池搅拌器5转速控制在1200r/min。每间隔10min取样,以PAR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迁移2h,对锌的回收率可达96%以上。
实施例4
首先将PP聚合物支撑膜2置于浓度为15%的P507-煤油溶液中浸泡2h,然后用滤纸吸干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其作为隔板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取含镉浓度为70ppm的模拟电镀废水溶液200ml,加到料液池1中,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6的pH为5.0;取浓度为15%的P507-煤油溶液170ml加到解析池3中,然后在解析池3中再加入40ml的4mol/LHCL的解析剂。开动搅拌器,使料液池搅拌器4转速控制在1200r/min,解析池搅拌器5转速控制在1000r/min。每间隔30min取样,用极谱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迁移2h,对镉的回收率可达96%以上。
实施例5
首先将PVDF聚合物支撑膜2置于浓度为10%的P204-煤油溶液中浸泡2h,然后用滤纸吸干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其作为隔板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取含铅浓度为80ppm的模拟电镀废水溶液200ml,加到料液池1中,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6的pH为5.20;取浓度为10%的的P507-煤油溶液160ml加到解析池3中,然后在解析池3中再加入40ml的3mol/L硫酸的解析剂。开动搅拌器,控制料液池搅拌器4转速为1200r/min、解析池搅拌器5转速为1200r/min。每间隔30min取样,以PAR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迁移2h,对铅的回收率可达96%以上。
实施例6
首先将PVDF聚合物支撑膜2置于浓度为15%的P507-煤油溶液中浸泡2h,然后用滤纸吸干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其作为隔板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分别取含铜、锌浓度均为50ppm的混合模拟电镀废水溶液200ml,加到料液池1中,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6的pH为4.5;取浓度为10%的P507-煤油溶液160ml加到解析池3中,然后在解析池3中再加入40ml的3.5mol/L HCL的解析剂。开动搅拌器,控制料液池搅拌器4转速在1200r/min、解析池搅拌器5转速在1200r/min。每间隔25min取样,用520型MPT原子发射光谱仪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迁移2h,对锌的迁移可达90%以上,而对铜的迁移只有5%,从而实现了对锌和铜的分离和回收。
实施例7
首先将PTFE聚合物支撑膜2置于浓度为15%的P204-庚烷溶液中浸泡3h,然后用滤纸吸干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其作为隔板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分别取含锌、镉浓度均为50ppm的混合模拟电镀废水溶液200ml,加到料液池1中,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6的pH为4.8;取浓度为12%的P507-煤油溶液150ml加到解析池3中,然后在解析池3中再加入40ml的3.2mol/L硝酸的解析剂。开动搅拌器,控制料液池搅拌器4转速在1400r/min、解析池搅拌器5转速在1400r/min。每间隔20min取样,用520型MPT原子发射光谱仪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迁移2h,对锌的迁移可达90%以上,而对镉的迁移只有5%,从而实现了对锌和镉的分离和回收。
实施例8
首先将PVDF聚合物支撑膜2置于浓度为15%的P507-煤油溶液中浸泡2.5h,然后用滤纸吸干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其作为隔板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分别取含锌、铅浓度均为50ppm的混合模拟电镀废水溶液200ml,加到料液池1中,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6的pH为4.2;取浓度为15%的P507-煤油溶液170ml加到解析池3中,然后在解析池3中再加入40ml的4mol/L硝酸的解析剂。开动搅拌器,使料液池搅拌器4转速在1300r/min,解析池搅拌器5转速在1300r/min。每间隔10min取样,用520型MPT原子发射光谱仪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迁移2h,对锌的迁移可达90%以上,而对铅的迁移只有5%,从而实现了对锌和铅的分离和回收。
实施例9
首先将PP聚合物支撑膜2置于浓度为12%的P204-石油醚溶液中浸泡4h,然后用滤纸吸干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其作为隔板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将含铜,镍,锌,铅及镉离子的模拟电镀废水溶液依次加到料液池1中,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6的pH为5.0;取浓度为12%的P507-煤油溶液160ml加到解析池3中,然后在解析池3中再加入40ml的4mol/L硫酸的解析剂。开动搅拌器,使料液池搅拌器4转速控制在1500r/min,解析池搅拌器5转速控制在1500r/min。每间隔20min取样,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迁移2h后,对这五种金属的回收率可达96%以上。
实施例10
首先将PVDF聚合物支撑膜2置于浓度为10%的P507-煤油溶液中浸泡2h,然后用滤纸吸干支撑膜2表面的液体,将其作为隔板固定安装在SDLM迁移池中间。将含锌/铜,锌/镉及锌/铅离子的模拟电镀废水溶液依次加到分散支撑液膜装置中的料液池1中,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6的pH为5.25;取浓度为15%的P507-煤油溶液155ml加到解析池3中,然后在解析池3中再加入40ml的4mol/L HCL的解析剂。开动搅拌器,使料液池搅拌器4转速控制在1200r/min,解析池搅拌器5转速控制在1200r/min。每间隔30min取样,用520型MPT原子发射光谱仪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迁移2h,对锌的迁移可达90%以上,而对铜,镉及铅的迁移只有5%,从而实现了对锌与铜,镉及铅的分离和回收。
本发明的方法利用聚合物作为支撑膜,合理控制各相组分的组成和含量,不需要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只是将膜相分散在解析相中,避免了乳状液膜分离法中制乳、破乳等烦杂操作;分散相中有膜相存在,在分离迁移过程中,由于搅拌作用,使支撑膜微孔中的液膜不断得到补充,保持了支撑液膜体系的稳定性,提高了膜传质效率,从而解决了支撑液膜技术中因液膜流失导致的液膜体系不稳定的问题。

Claims (6)

1、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膜预处理:用浓度为10%~15%的液膜溶液浸泡聚合物支撑膜2~4小时,然后吸干聚合物支撑膜表面的液体,将该聚合物支撑膜放置在一分离池中,将分离池间隔成料液池和解析池;
步骤2、液膜迁移: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料液相注入料液池内,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料液相的pH为4.00~5.25;
再分别称取浓度为10%~15%的膜相和浓度为2mol/L~4mol/L的解析相注入解析池内,混合组成分散相,使分散相的液面与料液池内料液相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对料液池和解析池进行搅拌,每间隔10~30min取样分析解析池的浓度;
步骤3、分离回收:根据上步的取样结果,当解析池的浓度达到回收浓度时,停止搅拌,静置分散相,使分散相分层,分成上层的膜相和下层的水相,其中的水相即为分离回收的重金属离子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物支撑膜选用聚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或聚四氟乙烯膜,膜厚45μm,孔径0.22~0.45μm,孔隙率45~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液膜溶液为流动载体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其中流动载体选用P204或P507,有机溶剂选用煤油、石油醚或庚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膜相和解析相的体积比为3.75~4.2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膜相为含流动载体的有机溶液,流动载体选用P507,有机溶液选用煤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解析相是强酸溶液,选用硫酸、盐酸或硝酸溶液。
CN2008100183280A 2008-05-29 2008-05-29 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4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83280A CN101284212B (zh) 2008-05-29 2008-05-29 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83280A CN101284212B (zh) 2008-05-29 2008-05-29 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4212A true CN101284212A (zh) 2008-10-15
CN101284212B CN101284212B (zh) 2011-05-04

Family

ID=40056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1832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4212B (zh) 2008-05-29 2008-05-29 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421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0604B (zh) * 2009-05-15 2010-11-10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重金属的离子液体大块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CN102154548A (zh) * 2011-03-18 2011-08-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混合载体双相薄板式组合液膜迁移装置及方法
CN102633393A (zh) * 2011-02-15 2012-08-15 同济大学 一种无机/有机废水的纳米技术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4759444A (zh) * 2015-03-12 2015-07-08 湖南省同力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液晶显示器二次资源的综合回收处理方法
CN110791649A (zh) * 2018-08-01 2020-02-14 南开大学 一种将电子废弃物中的金属制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11285499A (zh) * 2020-03-21 2020-06-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适用于高放废液分离的平板支撑液膜装置及分离方法
CN113634126A (zh) * 2021-08-14 2021-11-12 江苏华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镁溶液液膜分离处理装置及工艺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0604B (zh) * 2009-05-15 2010-11-10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重金属的离子液体大块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CN102633393A (zh) * 2011-02-15 2012-08-15 同济大学 一种无机/有机废水的纳米技术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2633393B (zh) * 2011-02-15 2013-10-23 同济大学 一种无机/有机废水的纳米技术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2154548A (zh) * 2011-03-18 2011-08-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混合载体双相薄板式组合液膜迁移装置及方法
CN104759444A (zh) * 2015-03-12 2015-07-08 湖南省同力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液晶显示器二次资源的综合回收处理方法
CN104759444B (zh) * 2015-03-12 2017-04-12 湖南省同力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液晶显示器二次资源的综合回收处理方法
CN110791649A (zh) * 2018-08-01 2020-02-14 南开大学 一种将电子废弃物中的金属制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11285499A (zh) * 2020-03-21 2020-06-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适用于高放废液分离的平板支撑液膜装置及分离方法
CN113634126A (zh) * 2021-08-14 2021-11-12 江苏华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镁溶液液膜分离处理装置及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4212B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4212B (zh) 一种重金属的分散支撑液膜分离回收方法
Parhi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principle and its practices: A short review
Sastre et al. Improved techniques in liquid membrane separations: an overview
Rathore et al. Hollow fiber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a novel technique for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plutonium from aqueous acidic wastes
Pont et al. Selective transport and removal of Cd from chloride solutions by polymer inclusion membranes
US4396474A (en) Modified carbon or graphite fibrous percolating porous electrode, its use in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Liang et al. Separation of Eu (III) with supported dispersion liquid membrane system containing D2EHPA as carrier and HNO3 solution as stripping solution
Van Eygen et al. Efficient membrane-based affinity separations for chemical applications: A review
CN109909073B (zh) 一种基于气浮法进行的微塑料分离方法
CN101670242B (zh) 萃取相预分散浸没式中空纤维支撑液膜分离方法
WO2014035919A2 (en) Gas sparging for transport of dissolved species through a barrier
CN112813261A (zh) 一种用于湿法冶金分离贵、贱金属以及稀有元素的聚合物包容膜
He et al. Simultaneous removal and recovery of cadmium (II) and CN− from simulated electroplating rinse wastewater by a strip dispersion hybrid liquid membrane (SDHLM) containing double carrier
Sun et al. Improved transport of gold (I) from aurocyanide solution using a green ionic liquid-based polymer inclusion membrane with in-situ electrodeposition
CN106683731A (zh) 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及设备
CN101418375A (zh) 液膜提金-隔膜电解提金工艺
Wang et al. Hydrodynamics of an electrochemical membrane bioreactor
Kumar et al. Hollow fiber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for the separation/concentration of gold (I) from aqueous cyanide media: modeling and mass transfer evaluation
Rzelewska-Piekut et al. Liquid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of metal ions from wastewaters
Valenzuela et al. Use of a surfactant liquid membrane contactor for zinc uptake from an acid aqueous effluent
CN112755983A (zh) 一种三维多孔油水分离泡沫
Haghighi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for facilitated transport of Ge (IV) through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containing Alamine 336
CN102976561A (zh) 一种处理含酚苯甲醚生产废水的工艺
CN102757107B (zh) 可用于处理重金属和氨氮及放射性废水的微乳液膜药剂及其处理方法
Qudus et al.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for lead removal: intensified low shear extra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