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8837B - 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8837B
CN101278837B CN2008100909023A CN200810090902A CN101278837B CN 101278837 B CN101278837 B CN 101278837B CN 2008100909023 A CN2008100909023 A CN 2008100909023A CN 200810090902 A CN200810090902 A CN 200810090902A CN 101278837 B CN101278837 B CN 101278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il
intrinsic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nm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09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8837A (zh
Inventor
中林和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8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8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 G01R33/3692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involving signal transmission without us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nections,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of the MR signal or an auxiliary signal other than the MR sign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该磁共振成像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RF线圈以及数据处理部件。RF线圈一面生成固有信息,一面接收核磁共振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接收到的核磁共振信号以及固有信息。数据处理部件,接收被无线发送的核磁共振信号以及固有信息,并按照固有信息生成基于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被检体的原子核自旋用拉莫尔频率的高频(RF:radio frequency)信号进行磁激励,并根据伴随这一激励而发生的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信号来重构图像的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以及RF线圈系统,特别是涉及通过无线方式来传递接收到的信号的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是将静磁场中放置的被检体的原子核自旋用拉莫尔频率的RF信号进行磁激励,并根据伴随这一激励而产生的NMR信号来重构图像的摄像方法。
近年来,在MRI装置中有用于接收NMR信号的RF线圈的数量增加的倾向。在以往的MRI装置中,利用全部RF线圈来接收NMR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NMR信号而生成图像。从而,在MRI装置上仅具备与RF线圈的数量相当的接收信道,并通过与各接收信道相对应的接收信号的数据处理而生成图像。
但是,为了图像化就需要与接收信道相应的数据处理,所以有处理时间变长之类的问题。作为处理时间增加的结果,将牵涉到患者的摄影时间的增加,而成为患者的负担。
因而,为了能够仅使用RF线圈局部地收集必要的数据,而在RF线圈中存储属性信息的技术已被提案(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01-346775号公报)。在这一技术中,能够基于属性信息来识别RF线圈,并使用特定的RF线圈有选择地收集必要的数据。由此来谋取数据处理量以及处理时间的下降。
以往,在MRI装置中所使用的RF线圈通过导电性的电缆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从RF线圈输出的接收信号和控制信号经由电缆而得以传递。但是,电缆不仅在将患者移动至床台上时碍事,而且当患者与电缆接触时,存在由于RF感应而烫伤的危险性。
为此,近年来,不将RF线圈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地传递信号的技术已被提案。作为具体例之一可列举将从RF线圈输出的信号从电转换成光的技术。在这一技术中,需要在RF线圈上连接光缆,但能够用比较细的光缆来传递信号。另外,在采用了光缆的信号传递的情况下,由于没有电气方式的与人体的接触,所以能够降低烫伤的危险性。
作为利用非电气方式连接的信号传递手段的其他具体例,将信号转换成电磁波,通过无线方式从RF线圈传递给控制装置的技术已被提案。即,将从摄影所用的信号接收用的RF线圈输出的电信号以无线方式进行转换并发送给控制装置的技术得以研究。
但是,在在将从RF线圈输出的电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在患者即被检体周边配置多个RF线圈的MRI装置中,将会存在难以在控制装置侧自动地辨认哪个RF线圈为数据收集用而被配置之类的问题。
例如,在设置MRI装置的摄影室中通常放置多个RF线圈。而且,在摄影时,摄影部位用的RF线圈被配置在被检体上或被检体近旁。但是,在未配置在被检体上或被检体近旁的RF线圈中也会接收信号。来自这种RF线圈的信号就是来自被检体的摄影部位以外的无用信号。从而,希望去除来自未配置在被检体上或被检体近旁的RF线圈的信号。但是,由于在控制装置侧无法识别所收集的数据是来自哪个RF线圈的数据,所以去除无用数据比较困难。
为此,需要将在全部的RF线圈中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并在数据处理后仅抽取出诊断所需要的数据,但是这会牵涉到无用数据处理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考虑到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可以通过有选择地利用来自数据收集用的RF线圈的数据,以较少的数据处理量生成图像。
进而,本发明正是考虑到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由于能够根据线圈元件的配置等固有信息来识别各接收数据发送源的RF线圈,所以能够适当地实施使用了对每个RF线圈所赋予的校正值的亮度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而具有:至少一个RF线圈,一面生成固有信息,一面接收核磁共振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接收到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以及数据处理部件,接收被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并根据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RF线圈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而具有:生成固有信息的固有信息生成部件;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线圈元件;以及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上述固有信息以及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发送部件。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而具有:接收步骤,一面对每个RF线圈生成固有信息,一面对构成上述RF线圈的每个线圈元件生成核磁共振信号,并接收上述固有信息以及上述核磁共振信号;发送步骤,将由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从上述RF线圈通过无线方式来进行发送;以及数据处理步骤,接收由上述发送步骤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并根据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RF线圈的固有信息与RF线圈的属性信息的对应表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RF线圈上的固有信息发生器的开关的构成例的图;
图4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RF线圈上的固有信息发生器的开关的其他构成例的图;
图5是表示具有图4所示的通过电池充电器的连接器自动地断开的机械构造的固有信息发生器的开关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将图3或者图4所示的RF线圈放置在被检体上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圈的其他构成例的图;
图8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体表侧的线圈元件的配置例的图;
图9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背面侧的线圈元件的配置例的图;
图10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体表侧的RF线圈的其他构成例的图;
图11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的背面侧的RF线圈的其他构成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利用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拍摄被检体的图像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进行图1所示的在计算机中的RF线圈的固有信息读入,并使RF线圈及线圈元件的选择信息显示在监视器上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A、图14B以及图14C是以时间序列来表示图1所示的监视器上所显示的画面例的图;以及
图15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圈的变形例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图。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磁共振成像装置1具备RF线圈系统2以及控制装置3。RF线圈系统2以及控制装置3被设置在未图示的屏蔽室内。RF线圈系统2具有接收伴随未图示的被检体内部的原子核自旋的基于RF信号的激励而产生的NMR信号的功能,和将接收到的NMR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3的功能。RF线圈系统2具备多个RF线圈4,并具备从RF线圈4将RF线圈4的线圈ID(identification)等固有信息(RF线圈1、RF线圈2、……)与NMR信号一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3的功能。
各RF线圈4分别具有多个线圈元件5。在图1的例子中,在各个RF线圈4上具有两个线圈元件5。在各线圈元件5中分别接收一个NMR信号。构成为在各线圈元件5上分别连接放大器6,并从放大器6输出接收信号。在属于同一RF线圈4的各放大器6的输出侧连接共用的调制器7。在调制器7的输出侧连接信号发送天线8。而且,构成为将来自各线圈元件5的接收信号通过调制器7调制成各自对应的特定频率,并能够从信号发送天线8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3。
另外,在至少一个RF线圈4上设置有固有信息发生器9。最好是如图1所示那样在全部的RF线圈4上分别设置固有信息发生器9。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输出侧与调制器7进行连接。各固有信息发生器9具有生成用于识别各自对应的RF线圈4的固有信息,并将该固有信息作为固有信息信号输出给调制器7的功能。
另外,在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输出侧分别根据需要而设置开关10。而且,构成为在开关10为接通状态时从固有信息发生器9将固有信息信号输出给调制器7。构成为被输出到调制器7的固有信息信号经过频率调制,与接收信号重叠地从信号发送天线8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3。即,通过在固有信息发生器9上设置开关10,能够仅从开关10为接通状态的RF线圈4将固有信息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控制装置3。
此外,固有信息信号的发送频率的频带被设定成与MR接收信号的发送频率的频带不同的频带。通过将固有信息信号与MR接收信号分别调制成彼此不同的频率,可以在无线接收侧进行识别分离。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3具有通过接收从RF线圈系统2以无线方式发送的NMR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而生成MR图像的功能。控制装置3具备信号接收天线11、解调器12、切换合成器13、接收电路14和计算机15。计算机15具备输入装置16、监视器17以及存储装置18,通过用运算装置来执行在未图示的存储装置中保存的程序,而发挥作为RF线圈一次选择部19、属性信息取得部20、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元件选择部22、数据处理部23以及接口部24的功能。但是,还可用在控制装置3中设置用于实现计算机15的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路。
信号接收天线11是用于接收从信号发送天线8以无线方式发送的接收信号以及固有信息信号的天线。
解调器12具有通过对在信号接收天线11中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以及固有信息信号进行解调,而返回到频率调制前的原频率的功能;和使解调后的接收信号以及重叠于接收信号的固有信息信号输出到切换合成器13的功能。
切换合成器13根据需要而设置。切换合成器13具有以下功能,即,通过在来自属于同一或者不同RF线圈4的线圈元件5的接收信号间进行所希望的分配合成处理而生成图像生成用的所希望的信道数的接收信号,并把生成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电路14的功能。
接收电路14具有通过进行从切换合成器13取得的接收信号的检波、A/D(analog to digital)转换处理等所需要的信号处理而生成经过数字化的接收数据的功能;和将所生成的接收数据输出到计算机15的功能。接收数据对RF线圈4的每个元件生成,在被生成的各接收数据中包含RF线圈4的固有信息。
存储装置18使RF线圈4的固有信息与RF线圈4的属性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在这里,作为RF线圈4的属性信息可列举RF线圈4的用途(头部用、胸部用以及足部用等)、种类(收发兼用以及接收用)、形状(RF线圈4自身的形状、线圈元件5的数量以及配置)以及设置位置等信息。
图2是表示RF线圈4的固有信息与RF线圈4的属性信息的对应表的一例的图。
如图2所示那样,例如在RF线圈4的固有信息“RF线圈1”上对应有属性信息“胸部用”“收发用”、“线圈元件5的数量为2”以及“线圈元件5在x方向上为1列”。
图1所示的计算机15的RF线圈一次选择部19具有从接收电路14分别输入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和不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的功能;和仅选择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并分别将固有信息输出到属性信息取得部20,将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输出到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的功能。
属性信息取得部20具有将通过基于从RF线圈一次选择部19输入的固有信息参照存储装置18而取得的属性信息(固有信息以及属性信息)输出到接口部24的功能。
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具有基于从接口部24输入的RF线圈4的选择信息,从伴随由属性信息取得部20输入的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中抽取与特定RF线圈4有关的接收数据的功能;和将抽取出的接收数据输出到元件选择部22的功能。
元件选择部22具有基于从接口部24输入的线圈元件5的选择信息,从由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输入的与特定的RF线圈4有关的接收数据中抽取与特定的线圈元件5有关的接收数据的功能;和将抽取出的接收数据输出到数据处理部23的功能。此外,由于在接收数据中预先附加有线圈元件5的识别信息,所以在属于同一RF线圈4的多个线圈元件5之间固有信息也通用,只要RF线圈4被确定,就能够识别出接收数据对应于哪个线圈元件5。
数据处理部23具有通过对从元件选择部22输入的接收数据实施傅立叶变换等图像重构处理和必要的图像处理而生成图像数据的功能;和使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显示在监视器17上的功能。
接口部24具有使从属性信息取得部20输入的RF线圈4的属性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的功能;从输入装置16接受RF线圈4的选择指示信息以及线圈元件5的选择指示信息并分别输出给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以及元件选择部22的功能;和使RF线圈4及线圈元件5的选择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的功能。
即,在计算机15中具备:从全部的RF线圈4中仅一次选择伴随固有信息的RF线圈4(伴随RF线圈4的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的功能;从一次选择的RF线圈4中仅二次选择特定的RF线圈4(伴随特定的RF线圈4的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的功能;和从二次选择的RF线圈4中仅选择特定的线圈元件5(来自特定的线圈元件5的接收数据)的功能。为此,仅被抽取出的接收数据成为数据处理对象,能够抑制数据处理量的增加。这样在计算机15中能够在数据收集后事后抽取接收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切换RF线圈4中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就能够在数据收集之前事先以可识别的方式接收需要的接收数据。
另外,计算机15能够基于伴随RF线圈4的固有信息而接收的RF线圈4的固有信息,来识别各接收数据发送源的RF线圈4。为此,计算机15能够适当地实施采用了对每个RF线圈4赋予的校正值的亮度校正。
图3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RF线圈4上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的构成例的图。
如图3所示那样,RF线圈4例如取截面为U字形的形状,并内置两个线圈元件5。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例如能够在RF线圈4的外装面设置为杠杆式,以便操作者能够进行通/断切换操作。而且,通过在摄影之前事前将开关10切换成接通,能够使表示是数据收集用的RF线圈4的RF线圈4的固有信息被无线发送。
图4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RF线圈4上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的其他构成例的图。
如图4所示那样,RF线圈4例如取截面为U字形的形状,并内置两个线圈元件5。在无线型的RF线圈4的情况下,向RF线圈4的电力供给不是用电缆而是从内置的电池进行。RF线圈4中内置的电池最好是在不使用RF线圈4期间进行充电。因而,在设置有磁共振成像装置1的摄影室内设置用于对内置在RF线圈4中的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池充电器30。
而且,能够构成为根据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是否与RF线圈4中内置的电池进行连接来切换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的通/断动作。即,在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与RF线圈4中内置的电池连接的情况下,由于不使用RF线圈4,所以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为断开,RF线圈4的固有信息不被无线发送。反之,在将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从RF线圈4移开的情况下,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为接通,RF线圈4的固有信息被无线发送。
图5是展示具有通过图4所示的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自动地断开的机械构造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的一例的图。
如图5所示那样,例如在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上设置将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以机械方式打开的开关操作用突起杆40,能够通过电池充电器30的连接器31的连接使RF线圈4上具备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自动地切换成断开状态。
图6是展示将图3或者图4所示的RF线圈4设置在被检体上的状态的图。
如图6所示那样,图3或者图4所示的截面为U字形的RF线圈4被配置在被检体的体表侧。而且,能够通过RF线圈4的各线圈元件5来接收在被检体内发生的NMR信号。
另外,虽然在图1中展示了具备多个具有两个线圈元件5的RF线圈4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的例子,但对具备多种多样的具有更多的线圈元件5的无线用的RF线圈4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也能够同样地设置固有信息发生器9以及开关10。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圈4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图8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P的体表侧的线圈元件5的配置例的图;图9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P的背面侧的线圈元件5的配置例的图。
如图7、图8、图9所示那样,能够在被放置于床台50上的被检体P的体表侧和背面侧分别配置RF线圈4。在被检体的体表侧以覆盖宽范围的摄影部位的方式在z方向上配置两个RF线圈4。被检体的体表侧的各RF线圈4具备分别在x方向为4列、在z方向为4列合计16个线圈元件5。在被检体的背面侧也以覆盖宽范围的摄影部位的方式配置具备在x方向为4列、在z方向为8列合计32个线圈元件5的RF线圈4。在背面侧的RF线圈4中,根据考虑到被检体P脊梁骨的存在的灵敏度提高的观点,在体轴附近配置较其他线圈元件5更小的线圈元件5。
属于各RF线圈4的多个线圈元件5分别与个别对应的放大器6连接,各放大器6与共用的调制器7连接。另外,对每个RF线圈4设置固有信息发生器9,并分别经由开关10与调制器7连接。调制器7与信号发送天线8连接。然后,在来自各线圈元件5的接收信号通过放大器6进行放大以后,在调制器7中被频率调制成相互不同的频率。被频率调制成特定频率的各接收信号从信号发送天线8转换成电磁波后进行发送。另外,在开关10接通情况下,在固有信息发生器9中生成的固有信息信号也在调制器7中进行频率调制,并与各接收信号重叠而作为电磁波从信号发送天线8进行发送。
在控制装置3中设置信号接收天线11,信号接收天线11与解调器12连接。在解调器12的输出侧设置切换合成器13,在切换合成器13的输出侧按接收信道的数量相应地连接接收电路14。图7是表示接收信道的数量与线圈元件5的数量相同的例子。
然后,作为电磁波发送的各接收信号以及固有信息信号通过信号接收天线11得以接收,并在解调器12中被解调成频率调制前的频率。由此能够在控制装置3中可以识别地取得每个线圈元件5的接收信号。即,通过将来自各线圈元件5的接收信号分别频率调制成预先确定的特定频率后进行无线发送,可识别接收信号是在哪个线圈元件5中接收的接收信号。在解调器12中经过解调的接收信号在切换合成器13中被分配合成为接收信道相应的接收信号。然后,接收信道相应的接收信号被分别输出到对应的接收电路14而成为信号处理的对象。
此外,还能够构成为将切换合成器13设置在RF线圈4侧,对分配合成后的接收信道相应的接收信号进行无线发送。但是,如果将切换合成器13设置在控制装置3侧、即无线的接收侧,就能够使RF线圈4的更换变得容易,并使对接收信号的分配合成处理的灵活性提高。
图10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P的体表侧的RF线圈4的其他构成例的图;图11是表示设置在图7所示的被检体P的背面侧的RF线圈4的其他构成例的图。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那样能够在被检体P周围配置更多的RF线圈4。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具备在x方向为4列、在z方向为4列的16构件的线圈元件5的RF线圈4在z方向配置3个,所以合计48构件的线圈元件5被设置在被检体P的体表侧。另外,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分别将具备在x方向为4列、在z方向为8列的32构件的线圈元件5的RF线圈4配置在脊骨侧,将未图示的具备2构件的线圈元件5的RF线圈4配置在下颌附近,将未图示的具备12构件的线圈元件5的RF线圈4配置在头部。因此,共计46构件的线圈元件5被设置在被检体P的背面侧。
在各RF线圈4上分别设置具备开关10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另外,各线圈元件5经由未图示的线圈端口分别与专用的放大器6连接。而且,各固有信息发生器9以及放大器6分别与调制器7连接。
接着就磁共振成像装置1的动作以及作用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通过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拍摄被检体的图像时的过程的流程图,图中在S上附加了数字的标记表示流程图的各步骤。
首先在步骤S1中,在数据收集之前事前把数据收集中使用的单个或者多个RF线圈4配置在被检体的摄影部位附近。然后,把数据收集中使用的RF线圈4中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设成接通状态,另一方面,把数据收集中不使用的RF线圈4中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设成断开状态。例如,在数据收集中使用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为断开状态的RF线圈4的情况下,在数据收集时开关10被切换到接通。另一方面,在数据收集中不使用固有信息发生器9的开关10为接通状态的RF线圈4的情况下,在数据收集时开关10被切换到断开。
在这里,每个RF线圈4的开关10的切换既可以根据各RF线圈4在数据收集中是否被使用每次都通过操作者来进行,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扫描方案用软件进行。
接着,在步骤S2中进行数据收集。此时,接收信号从RF线圈4被无线发送给控制装置3。在这里,由于每个RF线圈4固有的固有信息对每个RF线圈4而言不变,所以一次发送给控制装置3侧即可。因而,在数据收集期间,还可以将通过步骤S1成为接通状态的开关10切换到断开。或者,还可以通过使接收数据和伴随于其的固有信息的各频率不同(例如、设固有信息为高频)等,在数据收集期间维持基于步骤S1的开关10的接通状态。
在静磁场下从未图示的发送用RF线圈对被检体发送RF信号,另一方面,通过倾斜磁场线圈在摄影区域形成倾斜磁场。然后因被检体内的核磁共振而生成的NMR信号通过规定的RF线圈4上具备的各线圈元件5来进行接收。各线圈元件5将分别接收到的NMR信号作为电信号即接收信号分别输出到对应的放大器6,在各放大器6中经过放大的各接收信号在调制器7中被分别频率调制成预先确定的频率。另一方面,从开关10为接通状态的RF线圈4的固有信息发生器9输出固有信息信号并在调制器7中进行频率调制。经过频率调制的每个线圈元件5的接收信号以及固有信息信号被转换成电磁波通过无线方式从信号发送天线8发送。
被无线发送的各接收信号以及固有信息信号通过控制装置3的信号接收天线11接收,并在解调器12中进行解调。作为由此而生成的每个线圈元件5的电信号的接收信号以重叠了固有信息信号的状态被输出到切换合成器13。在切换合成器13中,通过在与各线圈元件5对应的多个接收信号间进行分配合成处理,而生成接收信道相应的接收信号,在这里来自各线圈元件5的接收信号被原样地作为接收信道相应的接收信号。
从切换合成器13输出的接收信号分别在接收电路14中伴随规定的信号处理被数字化。从接收电路14输出的接收数据被输出到计算机15的RF线圈一次选择部19。
接着,在步骤S3中,RF线圈一次选择部19从接收电路14分别输入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和不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然后,RF线圈一次选择部19从全部接收数据中仅选择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并分别将固有信息输出到属性信息取得部20,将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输出到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
属性信息取得部20通过基于从RF线圈一次选择部19输入的固有信息参照图2所示的对应表取得属性信息。若RF线圈4的属性信息被取得,则属性信息取得部20对接口部24输出RF线圈4的属性信息被辨认出来的意思的信息。于是,接口部24使是否读入RF线圈4的属性信息的询问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
接着,在步骤S4中,进行RF线圈4的属性信息的读入,并显示在监视器17上。即,若操作者参照监视器17,并通过输入装置16的操作把RF线圈4的属性信息的读入指示输出到接口部24,则接口部24使从属性信息取得部20输入的RF线圈4的属性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
接着,在步骤S5中,为图像生成用而使用的特定的RF线圈4被二次选择。即,若操作者参照监视器17,并通过输入装置16的操作把图像生成用的数据收集中使用的特定的RF线圈4的选择信息输出到接口部24,则接口部24将特定的RF线圈4的选择信息输出到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
接着,在步骤S6中,从特定的RF线圈4中选择为图像生成用而将使用的特定的线圈元件5。即,若操作者参照监视器17,并通过输入装置16的操作把图像生成用的数据收集中使用的特定的线圈元件5的选择信息输出到接口部24,则接口部24将特定的线圈元件5的选择信息输出到元件选择部22。
接着,在步骤S7中,进行接收数据的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处理而生成的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17上。即,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基于从接口部24输入的特定RF线圈4的选择信息,从RF线圈一次选择部19选择的伴随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中抽取伴随特定RF线圈4的固有信息的接收数据。然后,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将抽取出的接收数据输出到元件选择部22。
接着,元件选择部22基于从接口部24输入的特定的线圈元件5的选择信息,从由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输入的接收数据中抽取来自特定的线圈元件5的接收数据。由此,仅来自用于数据收集的特定的RF线圈4中所包含的特定的线圈元件5的接收数据被抽取出。抽取出的接收数据被输出到数据处理部23。
于是,数据处理部23通过对从元件选择部22输入的接收数据实施傅立叶变换等图像重构处理及必要的图像处理而生成图像数据。然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被显示在监视器17上。由于图像重构处理及图像处理仅对必要的接收数据有选择地进行,所以数据处理量的增加得以抑制,能够以更短的时间进行。
此外,所选择的RF线圈4的固有信息,只要操作者不更换数据收集用的RF线圈4而继续进行摄影,就被保持在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中。反之,在操作者将数据收集用的RF线圈4变更成其他RF线圈4,并从输入装置16重新将别的RF线圈4的选择指示信息通过接口部24输出到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的情况下,在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中保持的RF的固有信息被更新成新选择的RF线圈4的固有信息。
另外,不仅能够使RF线圈4的属性信息,还能够使RF线圈4和线圈元件5的选择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在此情况下,从接口部24将表示哪个RF线圈4以及线圈元件5被选择的图像信息提供给监视器17。
图13是表示进行图1所示的计算机15中的RF线圈4的固有信息(固有信息以及属性信息)的读入,并使RF线圈4及线圈元件5的选择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时的流程的流程图,图中在S上附加了数字的标记表示流程图的各步骤。
在初始状态下,若属性信息取得部20经由计算机15的RF线圈一次选择部19参照图2所示的对照表辨认出RF线圈4的属性信息,则在步骤S10中属性信息取得部20判定RF线圈4的固有信息已被接收。然后,属性信息取得部20对接口部24输出已辨认出RF线圈4的属性信息的意思的信息。接着,在步骤S11中接口部24使用于指示RF线圈4的属性信息的读入的读入按钮显示在监视器17上。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中属性信息取得部20未判定出接收到RF线圈4的固有信息的情况下,读入按钮不显示在监视器17上。
图14A、图14B以及图14C是以时间序列来表示图1所示的监视器17上所显示的画面例的图。
如图14A所示那样在监视器17的操作画面上显示着属性读入按钮60。
然后,若操作者通过鼠标等输入装置16的操作按下属性读入按钮60,则在图13的步骤S12中接口部24判定RF线圈4的属性信息的读入指示已进行。
于是,在步骤S13中接口部24将RF线圈4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指示输出给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然后,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从接口部24输入RF线圈4的属性信息,并保持此属性信息。另外,RF线圈二次选择部21在已有所保持的RF线圈4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对RF线圈4的属性信息进行更新。
进而,在步骤S14中,接口部24使RF线圈4的属性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7上。由此如图14B所示那样当前摄影中可以使用的RF线圈4的属性信息(固有信息以及属性信息)61被显示在监视器17的操作画面上。即,在监视器17的操作画面上,能够确认伴随着从RF线圈4取得的接收数据的固有信息“RF线圈1”,和对应于该固有信息的属性信息(数量:2,线圈元件5的配置:在x方向上为1列的“元件1”以及“元件2”)。
接着,在图13的步骤S15中若操作者通过鼠标等输入装置16的操作而选择数据收集用的线圈元件5即“元件1”,则接口部24将表示“元件1”已被选择的意思的线圈元件5的选择信息输出到元件选择部22。由此在元件选择部22中能够抽取出来自被选择的线圈元件5的接收数据以用于数据处理。
另外,在步骤S16中接口部24为了能够辨识“元件1”已被选择而将“元件1”的识别显示指示输出给监视器17。其结果是,例如,如图14C所示那样,被选择的“元件1”以及“元件1”所属的固有信息“RF线圈1”即RF线圈4,分别通过着色或图案显示等显示方法而强调显示。为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把握为数据处理用而选择的线圈元件5。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中由操作者按下了属性读入按钮60的情况下,已经被选择的线圈元件5的识别显示得以维持。然后,若属性信息取得部20基于RF线圈4的固有信息辨认出属性信息,则从步骤S10起以同样的流程进行RF线圈4的属性信息的读入及被选择的线圈元件5的识别显示。
也就是说,如以上那样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在从RF线圈4将接收信号无线发送给控制装置3侧的情况下,将与RF线圈4的各种属性信息对应的固有信息伴随所希望的调制及编码而无线发送给控制装置3侧。
为此,根据磁共振成像装置1,在配置了多个RF线圈4的情况下,即使在控制装置3中接收到来自多个RF线圈4的接收信号,也可以基于固有信息来确定作为接收信号发送源的RF线圈4。
另外,在磁共振成像装置1中,为了仅在被使用于摄影时无线发送RF线圈4的固有信息,在摄影之前事前根据需要在RF线圈4中具备能够切换RF线圈4的固有信息的通/断这样的开关10。
为此,根据磁共振成像装置1,通过在控制装置3侧辨认对应于固有信息的属性信息,能够有选择且自动地使用仅来自数据收集所用的RF线圈4的接收数据以用于数据处理,而不进行固有信息自身的分析及识别处理。
即,若不设置开关10且假设全部的RF线圈4将固有信息总是无线发送给控制装置3侧这样地构成,则摄影中不使用的RF线圈4的固有信息也被传递给控制装置3侧。为此,在控制装置3侧自动判别来自数据收集中所使用的RF线圈4的接收信号就很困难,为了能够接收来自全部的RF线圈4的接收信号,需要在控制装置3中具备线圈元件5相应的接收信道。除此以外,还需要在控制装置3侧具备用于处理来自实际摄影中不使用的RF线圈4的接收信号的电路。另外,在控制装置3侧,为了识别来自应该用于数据处理的RF线圈4的接收数据,需要来自操作者的接收数据的选择信息。
相对于此,如果在RF线圈4中设置为了进行固有信息的无线发送的通/断切换的开关10,就可以根据固有信息的有无在控制装置3侧自动地判别来自用于图像化的RF线圈4的接收信号和来自不用于图像化的RF线圈4的接收信号。也就是说,在控制装置3侧不限于数据收集时,在数据收集前也可以识别摄影中所使用的RF线圈4和摄影中不使用的RF线圈4。因此,虽然在上述的说明中,设固有信息与接收信号一起进行无线发送,但也可以仅仅将固有信息从RF线圈4进行无线发送并在控制装置3侧进行接收。
由此,可以仅仅将来自必要RF线圈4的接收数据有选择地设为数据处理的对象,能够回避应该处理的信息量的增加。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摄影时间的增加、及伴随在控制装置3侧具备的电路规模的增加的稳定性的低下。除此以外,如果将来自特定的单个或者多个RF线圈4的固有信息的组合在控制装置3侧进行保存以及管理,不仅适合于摄影的条件设定变得容易,而且能够期待实现对RF线圈4的操作上的限制的把握。其结果是,牵涉到操作的简化及摄像性能的提高得以期待。
另一方面,即使从包含不使用的RF线圈4的多个RF线圈4向控制装置3侧分别传递对应的多个固有信息,操作者也可以基于对应于固有信息的详细属性信息来决定是否使用接收数据。进而,不仅是RF线圈4,操作者还可以选择用于数据处理的线圈元件5。为此,可以更高效率地进行控制装置3中的数据处理。
接着,就上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圈4的变形例的构成图。
如图15所示那样,还能够与切换固有信息信号的通/断的开关不同地或者取代切换固有信息信号的通/断的开关地,设置切换来自所希望的RF线圈4的接收信号的无线发送的通/断的信号发送切换开关70。信号发送切换开关70例如能够设置在调制器7的输出侧。但是,还可以将信号发送切换开关70设置在线圈元件5或放大器6的输出侧。
如果在调制器7的输出侧设置信号发送切换开关70,则能够通过信号发送切换开关70以及切换固有信息信号的通/断的开关的通/断切换,仅使附加了固有信息信号的接收信号可以无线发送到控制装置3侧。在此情况下,由于在控制装置3侧接收的接收信号中始终附加有固有信息,所以不管是否检测出固有信息都能够将接收到接收信号的用于数据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线圈元件5或放大器6的输出侧设置信号发送切换开关70,能够在RF线圈4侧对每个线圈元件5硬性进行接收信号的无线发送的切换。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通过仅仅利用来自从多个RF线圈4中选择的RF线圈的接收数据,能够以较少的数据处理量生成图像。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通过仅仅利用来自从构成所选择的RF线圈的多个线圈元件中选择的线圈元件的接收数据,能够以更少的数据处理量生成图像。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由于能够根据线圈元件5的配置等固有信息来识别各接收数据发送源的RF线圈4,所以数据处理部23能够适当地实施使用了对每个RF线圈4赋予的校正值的亮度校正。

Claims (15)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RF线圈,其一面生成固有信息,一面接收核磁共振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接收到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以及
数据处理部件,其接收被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并按照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上述多个RF线圈的各个进一步具备用于进行上述固有信息的无线发送的通/断切换的开关,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在接收到来自上述多个RF线圈的固有信息的情况下,选择伴随固有信息的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不伴随固有信息的核磁共振信号中的伴随固有信息的核磁共振信号,基于该选择出的核磁共振信号生成图像数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关构成为:在对应的上述RF线圈的充电器被连接时成为断开状态。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RF线圈中的各个进一步具备多个线圈元件,
还具有对来自上述多个线圈元件的接收信号进行分配合成的分配合成部件。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构成为:保持在数据收集中使用的上述RF线圈的固有信息。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构成为:在接收到显示指示时使上述固有信息显示。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构成为:在接收到来自上述多个RF线圈的固有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来自与由输入装置选择的固有信息相对应的上述RF线圈的核磁共振信号生成图像数据。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RF线圈中的各个进一步具备多个线圈元件,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构成为:基于来自与由输入装置选择的线圈元件相对应的上述RF线圈的核磁共振信号生成图像数据。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仅使用从上述多个RF线圈接收的接收数据中的、伴随上述固有信息的上述接收数据来生成上述图像数据。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RF线圈中的各个将上述固有信息设成自身的线圈ID。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部件,使上述固有信息与上述多个RF线圈中的各个的属性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以及
属性信息取得部件,其从上述存储部件取得对应于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一起取得的上述固有信息的上述属性信息,
上述数据处理部件按照上述固有信息以及由上述属性信息取得部件取得的上述属性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属性信息是表示上述多个RF线圈中的各个的用途、种类、形状以及设置位置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RF线圈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RF线圈,该多个RF线圈中的各个具有:
生成固有信息的固有信息生成部件;
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多个线圈元件;
用于进行上述固有信息的无线发送的通/断切换的开关;以及
通过无线方式来发送上述固有信息以及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发送部件。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RF线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有信息生成部件将上述固有信息设成具有该固有信息生成部件的上述RF线圈的线圈ID。
14.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步骤,一面针对每个RF线圈生成固有信息,一面针对构成上述RF线圈的每个线圈元件生成核磁共振信号,并接收上述固有信息以及上述核磁共振信号;
发送步骤,将由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从上述RF线圈通过无线方式进行发送;以及
数据处理步骤,接收由上述发送步骤无线发送的上述核磁共振信号以及上述固有信息,并按照上述固有信息生成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的图像数据,
上述数据处理步骤仅使用由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接收数据中的、伴随上述固有信息的上述接收数据来生成上述图像数据。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收步骤将上述固有信息设成上述RF线圈的线圈ID。
CN2008100909023A 2007-04-06 2008-04-01 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Active CN1012788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0623 2007-04-06
JP2007100623 2007-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8837A CN101278837A (zh) 2008-10-08
CN101278837B true CN101278837B (zh) 2011-11-16

Family

ID=40011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09023A Active CN101278837B (zh) 2007-04-06 2008-04-01 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74864B2 (zh)
CN (1) CN1012788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4192B2 (en) * 2009-11-25 2012-08-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data
JP6170930B2 (ja) * 2011-10-25 2017-07-26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磁場データモデム
CN104135921B (zh) * 2012-02-22 2016-08-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磁共振摄像装置以及rf线圈
JP6073612B2 (ja) * 2012-09-12 2017-02-01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6021652B2 (ja) * 2013-01-16 2016-11-09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rfコイル装置
DE102013218226B4 (de) * 2013-09-11 2019-02-2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Kompatibler Magnetresonanzempfänger
DE102014207314B4 (de) * 2014-04-16 2017-08-10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Verfahren, System und Magnetresonanzanlage zum Ausgleichen von Inhomogenitäten des Magnetfelds
EP3140667B1 (en) * 2014-05-09 2020-12-2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 therapy system containing an mri module and means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n rf coil
EP3169230A4 (en) * 2014-07-17 2018-04-04 Elwha LLC Artificially structured unit cells providing localized b1 magnetic fields for mri and nmr devices
CN104502871B (zh) * 2014-12-25 2018-05-0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局部线圈、局部线圈识别方法及磁共振系统
DE102015107588B4 (de) 2015-05-13 2023-08-0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optoelektronischer Bauelemente und oberflächenmontierbares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CN108885245A (zh) * 2016-03-01 2018-11-23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软件狗
CN111417863B (zh) * 2017-11-27 2024-04-16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无线磁共振线圈装置、无线磁共振信号接收系统及方法
US11030128B2 (en) 2019-08-05 2021-06-0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ulti-ported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with bank allocation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134676B (zh) * 2019-12-30 2022-09-2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1604B1 (en) * 2001-10-09 2005-11-0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cis N.V. Wireless controller and application interface for an MRI system
US6975751B2 (en) * 2002-05-17 2005-12-1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struction of non-uniformly sampled 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8675B2 (ja) * 1992-03-19 2001-05-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核磁気共鳴検査装置
JP3111045B2 (ja) * 1997-09-11 2000-11-20 技術研究組合医療福祉機器研究所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用rfプローブ
US6362622B1 (en) * 2000-02-29 2002-03-26 Philips Medical Systems, (Cleveland)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mbed and retrieve attribute information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ils
JP4351934B2 (ja) * 2004-03-08 2009-10-28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無線通信承認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1604B1 (en) * 2001-10-09 2005-11-0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cis N.V. Wireless controller and application interface for an MRI system
US6975751B2 (en) * 2002-05-17 2005-12-1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struction of non-uniformly sampled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72451A (ja) 2008-11-13
JP5274864B2 (ja) 2013-08-28
CN101278837A (zh) 2008-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8837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rf线圈系统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US7619415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RF coil system,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JP4856094B2 (ja) 磁気共鳴装置及び方法
JP6104712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6073612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5190341B (zh) 用于系列局部rf线圈的包括数字转换器的可拆卸接收器块
JP6021652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rfコイル装置
JP5537744B2 (ja) アンテナ接続ユニット、受信強度補正装置およ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システム
JP5546753B2 (ja) 磁気共鳴装置
US20090322335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diagnostic apparatus, magnetic resonance diagnostic main unit and coil unit
CN104135921B (zh) 磁共振摄像装置以及rf线圈
AU2006288410B2 (en) Receiver apparatus
US10281537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CN103841886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2077564B (zh) 由图像接收机和图像发送机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JP2009189475A (ja) カプセル内視鏡システム
EP0991008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and automatically transferring an x-ray image to a remote location
EP1960802A1 (en) Arrangement for receiving and/or transmitting rf signals especially in a mri system
CN102138793B (zh) 磁共振成像设备
CN104422914B (zh) 兼容的磁共振接收器
JP5238156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における高周波コイルの選択方法
US10564245B2 (en) RF coil storage device with magnetic field generator and RF coil device
CN104515965B (zh) 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的尺度变换
CN101351140B (zh) 接收装置及使用其的被检体内信息取得系统、信息登记方法
CN103930022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9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