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7703A - 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7703A
CN101277703A CNA2005800481231A CN200580048123A CN101277703A CN 101277703 A CN101277703 A CN 101277703A CN A2005800481231 A CNA2005800481231 A CN A2005800481231A CN 200580048123 A CN200580048123 A CN 200580048123A CN 101277703 A CN101277703 A CN 101277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rcin
ssm
virus
cell
activ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81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凯兹
C·J·金
L·夏皮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vit Scien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vit Scie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vit Sciences Inc filed Critical Cavit Scie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277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7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4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 A61K31/705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 A61K31/706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7064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condensed or non-condensed pyrimidines
    • A61K31/7076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condensed or non-condensed pyrimidines containing purines, e.g. adenosine, adenylic ac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04Peptides having up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2Cyclic peptides, e.g. bacitracins; Polymyxins; Gramicidins S, C; Tyrocidins A, B or C
    • A61K38/13Cyclospor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77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A61K38/1793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or cytokines; for lymphokines; for interfer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9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A61K38/21Interferons [IF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33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derived from pro-opiomelanocortin, pro-enkephalin or pro-dynorphin
    • A61K38/35Corticotropin [AC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2Stomatological preparations, e.g. drugs for caries, aphtae, periodontit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nausea, cinetosis or vertigo; Antiem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senses
    • A61P27/02Ophthalm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61P31/18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for HIV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20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 A61P31/22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for herpes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8Antiallerg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7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rus or bacterioph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Zo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IDS & HIV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的方法,特别涉及用于抑制病毒感染及该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的组合物和方法,尤其涉及含天然和人工合成组合物的抑制性化合物,其中组合物包括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

Description

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04年12月16日、申请号为60/636,091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抑制病毒感染以及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或失调的组合物和方法,尤其涉及含天然和人工合成的Tubercin、结核菌多糖(Specific Substance of Maruyama)或其功能衍生物的抑制性化合物。
背景技术
[0002]人免疫缺陷病毒
[0003]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一直被认为是免疫系统慢性退化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AIDS)(Barre-Sinoussi,F.,et al.,1983,Science 220:868-870;Gallo,R.,et al.,1984,Science 224:500-503)的主要病因。至少有两类HIV病毒:HIV-1(Barre-Sinoussi,F.,et al.,1983,Science 220:868-870;Gallo,R.,et al.,1984,Science 224:500-503)和HIV-2(Clavel,F.,et al.,1986,Science 233:343-346;Guyader,M.,et al.,1987,Nature 326:662-669)。而各种类型的人群中又存在大量遗传异质性。CD4.sup.+T淋巴细胞人群中,HIV病毒复制非常活跃,HIV感染会使这一类细胞减少,而后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机会性感染、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肿瘤生长,直至最后死亡。
[0004]HIV是逆转录酶病毒家族(Teich,N.,et al.,1984,RNATumor Viruses,Weiss,R.,et al.,eds.,CSH-Press,pp.949-956)成员。逆转录酶病毒的外壳较小,含有一条单链RNA,利用一个由病毒编码的反转录酶(RNA依赖的DNA聚合酶)(Varmus,H.,1988,Science240:1427-1439)DNA合成的DNA模板进行复制。
[0005]HIV病毒粒子由病毒核心(一部分由衣壳蛋白组成)、病毒RNA基因组和早期复制所需的蛋白构成。蛋白核心外围的外壳由十四烷基化的gag蛋白构成,该外壳外面包裹了一层由被感染细胞膜形成的脂膜壳。HIV脂膜壳表面糖蛋白在合成时,会先合成一个16.0KDa的前体蛋白,然后细胞蛋白酶将该前体蛋白切割成两个糖蛋白:gp41和gp120。gp41是一个跨膜糖蛋白,gp120是一个细胞外糖蛋白,它们相互间呈非共价连接,可能以三聚体或多聚体形式存在(Hammarskjold,M.,&Rekosh,D.,1989,Biochem.Biophys.Acta 989:269-280)。
[0006]HIV专攻CD4+细胞,因为CD4细胞表面蛋白(CD4)可作为HIV-1病毒的细胞受体(Dalgleish,A.,et al.,1984,Nature 312:763-767;Klatzmann et al.,1984,Nature 312:767-768;Maddon et al.,1986,Cell47:333-348)。当gp41锚定病毒膜内的壳糖蛋白复合体时,病毒通过gp120与细胞CD4受体分子结合进入细胞内(McDougal,J.S.,et al.,1986,Science 231:382-385;Maddon,P.J.,et al.,1986,Cell 47:333-348),从而揭示了为什么HIV定向攻击CD4+细胞的原因。虽然以上所述的病毒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病毒感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有证据表明,病毒感染还必须有另外一些病毒/细胞相互作用因素的参与。
[0007]HIV治疗
[0008]HIV感染较为普遍,HIV相关疾病已成为全世界主要的健康问题。虽然人类为有效治疗这类疾病而不懈努力,但目前仍未开发出针对AIDS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研究者们在试图开发这类药物时,将HIV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作为治疗干预的靶目标(Mitsuya,H.,et al,1991,FASEB J.5:2369-2381)。由于普遍认为干预宿主细胞蛋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人们开始利用病毒靶点来干预HIV生命周期。例如,病毒编码的逆转录酶就成为药物开发的一个热点。许多以逆转录酶为靶点的药物相继问世,包括2′,3′-二脱氧核苷类似物,如ddl、ddC、tenofavir、neveripine、efavirenz、delavirdine和d4T,经研究显示,它们具有抗HIV活性(Mitsuya,H.,et al.,1991,Science 249:1533-1544)。
[0009]新型的HIV-1治疗方案显示,攻击逆转录酶(RT)的抗HIV化合物,如叠氮胸苷(AZT)、拉米夫定(3TC)、二脱氧次黄苷(ddI)、二脱氧胞啶(ddC),与HIV-1蛋白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减少2-3个对数级)对病毒载量的影响要比单独使用AZT(大约减少1个对数级)强得多。例如,最近利用AZT、ddl、3TC和利托那韦(Perelson,A.S.,et al.,1996,Science 15:1582-1586)联合用药获得的结果就非常鼓舞人心。但是,如果长期服用这些化合物的组合药,会产生毒性,尤其会损害骨髓。而且长期进行细胞毒治疗还有可能抑制CD8+T细胞,而该细胞具有杀伤细胞活性(Blazevic,V.,et al.,1995,AIDS Res.Hum.Retroviruses 11:1335-1342),能释放抑制性因子,尤其是趋化因子Rante、MIP-1.α和MIP-1.β(Cocchi,F.,et al.,1995,Science270:1811-1815),是控制HIV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胞。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长期进行化学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会导致HIV变异,而产生部分或完全耐药性(Lange,J.M.,1995,ATDS Res.Hum.Retroviruses10:S77-82),而且抗病毒治疗中可能无法避免这类突变问题。因治疗而导致的野生型病毒消亡、突变病毒出现,以及CD4+T细胞数量相应减少等问题充分暗示,至少因某些化合物作用而导致病毒突变是AIDS治疗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
[0010]研究者们还试图开发一类药物,能在HIV感染最早期抑制病毒进入细胞。目前,焦点主要集中在与HIV结合的细胞表面受体CD4上。例如,研究显示可溶性重组CD4能抑制HIV-1病毒株感染CD4+T细胞(Smith,D.H.,et al.,1987,Science 238:1704-707)。但是,一些早期分离的HIV-1病毒对重组CD4的抑制作用就不是很敏感(Daar,E.,etal.,1990,Proc.Natl.Acad.Sci.USA 87:6574-6579)。而且可溶性重组CD4的临床试验仍未取得确定性结果(Schooley,R.,et al.,1990,Ann.Int.Med.112:247-253;Kahn,J.O.,et al.,1990,Ann.Int.Med.112:254-261;Yarchoan,R.,et al.,1989,Proc.Vth Int.Conf.on AIDS,p.564,MCP 137)。
[0011]HIV复制晚期包括一些病毒编码蛋白的关键性病毒特异性过程,所以,这一时期也被作为可能的抗HIV药物靶点。晚期复制过程与病毒蛋白酶活性相关,所以有人正在开发抑制这种蛋白酶的药物(Erickson,J.,1990,Science 249:527-533)。目前,还出现用CD8+T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来抑制HIV感染的研究(Paul,W.E.,1994,Cell82:177;Bolognesi,D.P.,1993,Semin.Immunol.5:203)。研究显示,CD8+T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MIP-1.α和MIP-1.β对体外分离的HIV-1或HIV-2感染细胞所产生的HIV-1p24抗原有抑制作用(Cocchi,F,et al.,1995,Science 270:1811-1815)。可见,趋化因子对HIV感染有一定疗效。但是,所有这些及其他一些候选药物的临床结果仍不明朗。
[0012]另外,还可以开发疫苗来治疗HIV感染。研究显示,HIV-1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gp160、gp120、gp41)是AIDS患者体内抗HIV抗体针对的主要抗原(Barin et al.,1985,Science228:1094-1096)。所以,目前为止,这些蛋白在作为开发抗HIV疫苗的抗原方面很有前景。几家研究开发小组已经开始利用gp160、gp120和/或gp41的不同部分,作为宿主免疫系统的免疫靶点。例如参见:美国专利5,141,867(Ivanoff,L.等)、WO92/22,654(Saith,G.等)、WO91/09,872(Shafferman,A.)和WO90/07,119(Formoso,C等)。但是,HIV蛋白疫苗仍然存在问题,由于病毒变异很快,所以许多疫苗会因此失效。所以,尽管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开发和试验从未间断,但是,仍然需要有效、无毒的治疗。
[0013]由于传统的HIV-1治疗手段难于操作,而且治疗不充分,所以仍然需要新的治疗形式。
[0014]疱疹病毒
[0015]疱疹病毒是在宿主细胞核内复制的双链DNA病毒。疱疹病毒粒子由30多种不同蛋白组成,这些蛋白均在宿主细胞内组装。衣壳中有大约6-8种蛋白。疱疹病毒喜好的宿主细胞是脊椎细胞。疱疹病毒是动物病毒,是许多疾病的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Epstein-Barr病毒可能与癌症发生有关;巨细胞病毒(CMV)对AIDS患者感染的威胁性最大;Varicella Zoster病毒是鸡瘟和带状疱疹的致病因子。单纯疱疹病毒亚型1和2(HSV-1、HSV-2)是疱疹病毒中最常见的人感染因子。这些病毒导致的疾病谱较宽,遍及相对不太严重的感染如唇单纯疱疹和严重致命性疾病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美国人口中大多数都或多或少受过疱疹病毒感染。据估测,每年有98,000,000人得唇疱疹(HSV-1),大约30,000,000人得生殖器疱疹(HSV-2)。通常这些病毒与粘膜表面和受损皮肤接触,侵入上皮和真皮,进行复制。这类病毒感染除表现为临床明显损伤外,可能还存在潜在影响,尤其是可能感染神经细胞。而且这些病毒一旦感染后,就很难根除。由于现有的病毒感染治疗手段不彻底,所以患者饱受折磨,却也无可奈何。
[0016]大多数感染人群的症状比较轻微,例如,身体不适、发热、打冷颤、鼻炎和腹泻。但是,疱疹病毒还与许多严重的健康疾病相关,如软组织瘤、癌、转移性疾病、浆细胞瘤、骨髓瘤、淋巴瘤,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s syndrome)、沃纳综合征(Werner′s syndrome)、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纤维神经瘤1型和某些免疫缺陷综合征。还有一些临床较为关注的其它病征,如白斑病、水泡性溃疡粘膜病、特发性灼口综合征、阿弗他溃疡。
[0017]例如,单纯疱疹病毒家族成员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就与地方性伯基特淋巴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淋巴瘤、移植术后淋巴增生病、霍奇金病(HD)和罕见的T-细胞淋巴瘤有关,而且还与口腔毛状白斑病、淋巴增生病、淋巴上皮癌、B-细胞淋巴瘤和非角化性鳞状细胞鼻咽癌有关。
[0018]人疱疹病毒-8与各种形式的卡波西肉瘤、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和Castleman病有关,还与某些淋巴瘤有关,包括被称为体腔淋巴瘤的罕见B细胞淋巴瘤、肾移植受者上皮性瘤、恶性间皮瘤、血管肉瘤和血管淋巴样增生。
[0019]淋巴增生病、淋巴瘤、霍奇金病和口腔鳞状细胞癌及相关疾病中检测到人疱疹病毒-6。
[0020]HSV-1引发的原发性感染一般都不怎么严重,不过大面积的过敏性皮炎可能会致命,因为这可能与脑炎发生有关。角膜结膜炎、咽炎和肝炎可能也会加重原发性感染。20-40%的人群会在某个阶段出现HSV引发的复发性口唇感染,不过其中只有1%属于复发性重症。复发多形性红斑似乎也与HSV-1有关,因为有65%的患者都得过唇疱疹。
[0021]带状疱疹感染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运动神经病、感觉性神经病、多神经根神经病、自主神经病、局灶性或多灶性颅神经病、神经根神经病、和神经丛病,通常由肿瘤浸润引起。
[002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易患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病、结膜鳞状细胞癌和儿童平滑肌肉瘤。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癌症大多数都与某些特定人疱疹(HHV)病毒有关:HHV-8与卡波西肉瘤相关,EB病毒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病最密切相关,而且也可能与儿童平滑肌肉瘤有关。另外,在非免疫抑制性人群中也发现了上述病毒与癌症间的类似关系(并非全部)。关于疱疹病毒相关性疾病方面的介绍可参阅Flaitz和Hicks的综述(Flaitz CM,Hicks MJ.Molecular piracy:the viral link to carcinogenesis.Oral Oncol1998Nov;34(6):448-53)。
[00.23]由于对疱疹病毒感染的传统治疗手段难于操作,而且治疗不彻底,所以仍然需要新的治疗形式。
[0024]天花
[0025]天花病毒是导致天花的病因,它属于正痘病毒类,这类病毒还包括猴痘、牛痘和牛痘苗病毒。由天花主要毒株感染的疾病的临床表现为:感染剂量低(10-100个病毒粒子)、潜伏期长(平均12天),发热、全身症状、由皮疹期发展到脓疱期、死亡率低于30%、痊愈后面部会留疤痕。天花会通过接触,或者有可能通过空气中浮质,而导致人体间呼吸传染。
[0026]20世纪前半叶,天花是导致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成因之一。然而,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那时缺少该病毒的宿主动物,而系统地使用疫苗(活的、毒性减弱的牛痘苗病毒)能非常有效地攻克这种疾病。的确,1967-1977年间开展的全球天花根除计划,最终消灭了这种自然疾病(Fenner et al.,WHO,Geneva,p.1460,1988)。但由于天花消失而且疫苗易引起副作用等原因,现在已经不再对儿童、医务人员和军队士兵们进行常规疫苗接种,而仅对实验室中从事牛痘苗及相关病毒研究的人员免疫接种。所以,世界人口中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天花免疫力。而剩余那部分人的免疫力也已残剩无几,因为第一次种痘后疫苗免疫力只能维持5年,再种痘后,也只维持在20年以下。所以,一旦有人利用天花病毒搞偷袭或生物战,人类势必不堪一击,其免疫屏障将无法抵挡天花的大面积蔓延(Anon.(Editorial),Lancet353:1539,1999;Henderson,Science 283:1279-1282,1999;Henderson etal.,J.A.M.A.281:2127-2137,1999)。
[0027]由于天花灭绝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所以一些国家储备了大量疫苗以备急用。例如,在美国,最初储备了155,000瓶疫苗(名义上15.5百万剂)(Wyeth Laboratories生产),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监管。1999年1月在全国疫苗咨询委员会(National Vaccines Advisory Committee)召开的会议上,CDC汇报了有关全国天花疫苗储备情况。当时,Wyeth公司储备的15.5百万剂疫苗中,有3.4百万剂还没有进行质量控制检测,而10.3百万剂在最后一次有效期检测中发现已过保质期,只剩下1.7百万剂满足出厂标准(LeDuc,Presentation to the National Vaccines Advisory Committee,Washington D.C,Jan.11-12,1999)。除供应量有限外,由于疫苗是用100剂量瓶分装的,所以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还会出现疫苗分发受限及浪费现象增多的问题。
[0028]除美国的储备外,荷兰Bilthoven全国公共健康协会(N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和一些其他国家也都储备了天花疫苗,在天花灭绝当时,他们可能就已储存了达300百万剂的疫苗。但是,同样由于储藏稳定性问题,疫苗的实际供应量已减少到50百万剂以下(Henderson,Science 283:1279-1282,1999)。
[0029]所以,虽然使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和/或核苷类似物进行治疗已取得成效,但是仍然迫切需要针对这些病毒的其它靶点,来提供其他更有效治疗。
[0030]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病毒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安全、有效,满足了长期以来对这方面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32]本发明涉及治疗性化合物、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制剂,以及所述化合物尤其在治疗和预防病毒感染方面的应用。
[0033]在优选实施例中,抑制哺乳动物病毒感染或复制的治疗性化合物包括Tubercin、Tubercin-3、Tubercin-5、Tubercin-7、SSM(又称SSMA或结核菌多糖)或Z-100,或者其组合物。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这种可抑制哺乳动物病毒感染或繁殖的制剂包括基于Tubercin、Tubercin-3、Tubercin-5、Tubercin-7、SSM,或者Z-100的低聚糖-蛋白结合体或脂阿拉伯甘露聚糖-蛋白结合体,或者其任意组合物。
[0034]所述可抑制哺乳动物病毒感染或复制的制剂可包括但不限于天然、合成或生物合成的有机小分子、天然和/或合成的无机小分子。
[0035]本发明一方面是提供具有较高抗病毒活性的低浓度临床用病毒抑制剂。
[0036]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包含上述制剂的药物组合物。
[0037]本发明还提供治疗哺乳动物病毒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向需要治疗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用赋形剂。
[003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抑制哺乳动物病毒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向易受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施用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用赋形剂。
[0039]在一个实施例中,被抑制病毒包括属于肝病毒科、腺病毒科、细小病毒科、papovariridae、痘病毒科、虹彩病毒科和疱疹病毒科,或其任意组合的DNA病毒。
[0040]在另一实施例中,被抑制病毒包括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杯状病毒科(Calciviridae)、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科、冠状病毒科、弹状病毒科、丝状病毒科、副粘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沙粒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和双RNA病毒科,或者其任意组合的RNA病毒。
[0041]在另一实施例中,被抑制病毒包含属于包括HTLV-I、HTLV-II、HTLV-III(HIV-1)和HIV-2在内的慢病毒科(Lentiviridae)和包括A、B、C、δ、E和/或G型在内的肝炎病毒,或其任意组合的病毒。
[0042]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被用来预防或减轻AIDS症状。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被用来预防或减轻选自身体不适、发热、干咳、肌痛和胸痛、呼吸不畅、发汗、胃痛、腹泻和粘膜溃疡,或者其任意组合的AIDS症状。
[0043]在另一实施例中,哺乳动物所患的、通过施用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来抑制的具体病毒性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A、B、C、δ、E和G型)、流感、病毒性肺炎、病毒性支气管炎、疱疹感染(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小儿麻痹症、AIDS(HIV-1感染)、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乳头状瘤(HPV)、麻疹、风疹、幼儿急疹、传染性红斑、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脊髓炎、脱髓鞘性脑白质炎(绵羊)和马贫血(Equestrian Anemia)、巨细胞病毒感染、腮腺炎、水痘、狂犬病、病毒性肠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包炎,或者其任意组合。
[0044]在另一实施例中,哺乳动物所患的、通过施用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来抑制的具体病毒性疾病包括身体不适、鹅口疮、盗汗和流感样病症、发热、打冷颤、鼻炎、腹泻、异位性皮炎、脑炎、角膜结膜炎、咽炎、龈口炎、疱疹性肝炎、复发性口面皮肤粘膜损害或唇疱疹、带状疱疹、天花皮损、水痘皮损、多形性红斑、特发性灼口综合征、阿弗他溃疡、白塞综合征(Behcet’ssyndrome)、单核细胞增多症、伯基特淋巴瘤、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Castleman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淋巴瘤、移植术后淋巴增生病、霍奇金病、T-细胞淋巴瘤、口腔毛状白斑病、淋巴增生病、淋巴上皮癌、体腔淋巴瘤或B-细胞淋巴瘤、非角化性癌、鳞状细胞鼻咽癌、肾抑制相关上皮肿瘤、恶性间皮瘤、血管肉瘤、卡波西肉瘤、血管淋巴样增生、前列腺增生、宫颈癌、外阴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加德纳综合征、沃纳综合征、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纤维神经瘤1型、多发性神经病、运动神经病、感觉性神经病、多神经根神经病、自主神经病、局灶性或多灶性颅神经病、神经根神经病、尤其因肿瘤浸润引起的神经丛病、慢性尿道感染、阴道病、阴道炎、宫颈细胞病变、生殖器疣、足底疣、性传播或产前传播的疱疹病,或者其任意组合。
[0045]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哺乳动物所患的、通过施用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来抑制或治疗的具体疾病和/或失调包含传染性疾病,其中包括被称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的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某些实施例中,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包含羊氧病、慢性消耗性疾病(CWD)、牛海绵状脑病(BSE)(有时称“疯牛病”)和多变典型的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或者其任意组合。
[0046]在一实施例中,对上面提到的病毒性疾病和/或适应症所引起的疼痛和/或症状的减轻或抑制程度达到约10-20%。再一实施例中,疼痛减轻或抑制程度达到30-40%。另一实施例中,疼痛减轻或抑制程度达到50-60%。还有一实施例中,疼痛减轻或抑制程度达到75-100%。上述数值范围还包括所述范围内的所有具体的百分数值。例如,对于约75-100%来说,虽然没有确切指明该范围中的每一个具体范围,但是该范围也包含76-99%,77-98%等范围。
[0047]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治疗逆转录酶病毒感染的新方法,该方法包含向需要治疗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一种或多种选自逆转录酶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逆转录酶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或病毒侵入抑制剂的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可选自核苷RT抑制剂:Retrovir(AZT/齐多夫定;Glaxo Wellcome公司生产)、Combivir(GlaxoWellcome公司生产)、Epivir(3TC,拉米夫定;Glaxo Wellcome公司生产)、惠妥滋(Videx)(ddl/去羟肌苷;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生产)、Hivid(ddC/扎西他滨;Hoffmann-La Roche公司生产)、Zerit(d4T/司他夫定;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生产)、Ziagen(阿巴卡韦,1592U89,Glaxo Wellcome公司生产)、替诺福韦、恩曲他滨、Hydrea(羟基脲/HO;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生产的核苷RT增效剂)或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Viramune(奈韦拉平;RoxaneLaboratories公司生产)、Rescriptor(地拉韦啶;Pharmacia&Upjohn公司生产)、Sustiva(依非韦伦,DMP-266;DuPont Merck公司生产)、Preveon(阿德福韦酯,bis-POM PMEA;Gilead公司生产)。蛋白酶抑制剂(PI’s)选自Fortovase(沙奎那维;Hoffmann-La Roche公司生产)、Norvir(利托那韦;Abbott Laboratories公司生产)、Crixivan(茚地那韦;Merck&Company公司生产)、Viracept(尼非那韦;AgouronPharmaceuticals公司生产)、Angenerase(安普那韦/141W94;GlaxoWellcome公司生产)、阿扎那韦、Kaletra(洛品那韦/利托那韦)VX-478、KNI-272、CGP-61755和U-103017,或侵入抑制剂T20(Fuzeon orenfuvirtide),或者其任意组合。
[0048]上面提到的本发明各方法中,可以将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用赋形剂与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量的抗病毒药物和/或抗炎化合物和/或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量的免疫调节剂联合用药,施用于需要治疗对象。
[0049]在本发明的某些方法实施例中,所述抗炎化合物或免疫调节药物包含干扰素;包括干扰素β-1b(betaseron)和β-干扰素的干扰素衍生物;包括伊洛前列素、卡西前列素的前列腺素衍生物;包括皮质醇、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的糖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环孢霉素A、FK-506、methoxsalene、沙利度胺、柳氮磺吡啶、硫唑嘌呤、甲氨喋呤的免疫抑制剂;包括zileutone、MK-886、WY-50295、SC-45662、SC-41661A、BI-L-357的脂氧化酶抑制剂;白三烯拮抗剂;包括ACTH和其类似物的肽衍生物;可溶性TNF受体;TNF抗体;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其他细胞因子、T-细胞蛋白的可溶性受体;抗白细胞介素、其他细胞因子、T-细胞蛋白受体的抗体;以及钙泊三醇和其类似物,这些化合物或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任意组合使用。
[0050]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针对缓解或减轻哺乳动物因患上述一种或多种病毒性疾病和/或适应症所引起的疼痛或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哺乳动物施用能减轻疼痛或症状的有效量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用赋形剂,该组合物可以单独给药,也可以与一种或多种抗炎化合物或免疫调节剂联合用药,其中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能有效抑制病毒性疾病和/或适应症。
[0051]本发明还涉及将所述包含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和药用赋形剂与一种或多种抗菌或抗病毒组合物或其任意组合联合使用,来治疗任意一种前面提到的病毒性疾病和/或适应症或其任意组合。
[0052]因此,本发明提供用于治疗或预防目标对象所患病毒感染和/或病毒适应症的方法。
[0053]在一实施例中,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包括在病毒疾病和/或病毒适应症发生后,向需要治疗对象施用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用赋形剂的步骤。
[0054]在另一实施例中,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包括在病毒疾病和/或病毒适应症发生前,向需要治疗对象施用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用赋形剂的步骤。
[0055]任一方法均能抑制哺乳动物的病毒感染。
[0056]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在预防、减轻或治疗由HIV-1、肝炎病毒或鼠疱疹病毒引起的症状方面的应用范围不具体包含Yutaka等人在文献中公开的Z-100的应用(Inhibition of 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replication by Z-100,an immunomodulatorextracted from human-type tubercle bacilli,in macrophages Yutaka Emorilet al.J Gen Virol 85(2004),2603-2613))。
[0057]还有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在预防、减轻或治疗由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症状方面的应用范围不具体包含KobayashiM等人在文献中公开的Z-100的应用(Lipid-arabinomannan extractedfro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improves the resistance of thermallyinjured mice to herpes virus infections(Kobayashi M et al.Immunol Lett.1994 Jun;40(3):199-205))。
[0058]本发明制剂的优选给药剂量可约为10ng-10mg/ml或10ng-10mg/mg。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的治疗有效量也可以用摩尔浓度计量,使用范围大约为1nM-10mM。该制剂中还可以加入药物或化妆品所使用的载体。精确的剂量数据用熟知的常规临床试验即可取得,无需进行其他非常规实验。
[0059]本发明的再有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预防被认为容易与某种病毒接触的对象出现该特定病毒感染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对象施用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其中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抑制上述特定病毒与一种或多种病毒受体结合,从而预防该对象与病毒接触后出现感染症状。
[0060]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预防怀疑与某种病毒接触的对象出现该病毒感染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对象施用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其中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抑制上述病毒与一种或多种病毒受体结合,从而预防该对象与病毒接触后出现感染症状。
[0061]本发明的还有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缓解目标对象出现的某种病毒感染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对象施用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其中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抑制上述病毒与一种或多种病毒受体结合。
[0062]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通过接触后预防措施来降低易感个体在工作和非工作环境中受疱疹感染几率的方法。将抗病毒有效量的Tubercin和/或SSM化合物或其功能衍生物通过口服、直肠和/或阴道给药,可以预防疱疹性传播和/或预防或抑制宫内传播。
[0063]这种优选实施例还可衍生出一种减少或防止疱疹病毒在患者体内复制的方法,即,将治疗有效量的Tubercin和/或SSM化合物或其功能衍生物与其他化合物,如具有抗疱疹病毒活性的阿昔洛韦等核苷药物联合用药。
[0064]本发明还包含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或粘膜损伤和疼痛的方法以及预防将来再发生类似损伤和疼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施用一种或多种药物有效量的上述组合物以治疗和/或预防所述损伤。
[0065]本文还提供一种治疗哺乳动物因病毒感染而导致病理失调的通用方法,该方法包括施用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像炎症反应、肿瘤发生、自免疫疾病等病理失调可能由所述病毒感染直接或间接引起。
[0066]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医疗药物,该药物可快速、安全地解决疱疹和其他病毒感染问题。该药物可制成局部制剂,施用于感染区,待疾病的物理症状消失,患者外表回复正常后停用。
[0067]除前面提到的优选实施例外,对表面病毒感染或者因皮肤、体腔内粘膜表面感染而全部或局部引起的生理失调的治疗方法显然也包含在本发明范围内。可能被疱疹病毒感染的粘膜表面例如包括口腔软组织、中耳、胃肠道、泌尿生殖道、通气/肺组织、眼睛和腹膜。
[0068]根据该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局部病毒感染或治疗局部失调的方法,其中该方法是将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化合物或其功能衍生物与上述组织和器官在充分的时间内接触。
[0069]治疗所述病毒的优选化合物是基本上纯的天然或合成的Tubercin和/或SSM或其功能衍生物。Tubercin和/或SSM和类似的活性化合物可通过一系列试验进行鉴定,其中,一项试验中,化合物(天然或合成的Tubercin和/或SSM或其功能衍生物)表现出病毒抑制活性。例如但不限于,其中的一项试验包括抑制白介素-18或IL-18诱导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在U1单核细胞中复制。其他试验包括抑制本领域已知的IL-6、NaCl、LPS、TNF等HIV刺激物。还有一些试验包括后面将谈到的MAGI-CCR-5细胞试验和PBMC试验。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其他类似病毒抑制性试验均可以用来鉴定天然或合成的Tubercin和/或SSM化合物或其功能衍生物在前面所述各方法中的应用。
[0070]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通过施用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来治疗和预防病毒性肿瘤。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各类转移性病毒或非病毒相关癌症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这类肿瘤可包含纤维肉瘤、粘液肉瘤、脂肪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脊索瘤、血管肉瘤、内皮肉瘤、淋巴血管肉瘤、淋巴血管内皮肉瘤、滑膜瘤、间皮瘤、Ewing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腺癌、汗腺癌、皮脂腺癌、乳突癌、乳头状腺癌、囊腺癌、髓样癌、支气管肺癌、肾细胞癌、肝细胞瘤、胆管癌、绒毛膜癌、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Wilms瘤、宫颈癌、睾丸肿瘤,肺癌、小细胞肺癌、膀胱癌、上皮癌、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松果体瘤、血管母细胞瘤、听神经瘤、少枝胶质细胞瘤、脑膜瘤、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或其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通过联合施用Tubercin和/或SSM以及一种以上的蛋白或肽来治疗和/或预防病毒感染。这一治疗中,治疗前述任一种病毒、病毒性适应症和/或疾病的优选化合物中,需要基本上纯的天然或合成蛋白或肽。该蛋白或其肽段可以与一种或多种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化学方法合成的改性糖或改性寡聚糖连接形成糖蛋白或糖多肽。抗体、酶、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有代表性的一类蛋白可作为一个分子的非糖部分。本文中可以与改性糖连接的抗体包括CDP-571、吉妥单抗、比西单抗、英西单抗、卡罗单抗、铟[111In]沙妥莫单抗喷地肽、贝伐单抗、替伊莫单抗、西妥昔单抗、硫索单抗、阿非莫单抗、HuMax-CD4、MDX-RA、帕利珠单抗、巴利昔单抗、伊诺莫单抗、lerdelimumab、pemtumomab、独特型疫苗(CEA)、Titan、Leucotropin、依那西普、pexelizumab、alemtuzurnab、那他珠单抗、依法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epratuzumab、帕利珠单抗、达利珠单抗、lintuzumab、Cytogam、Engerix-B、Enbrel、Gamimune(IgG)、Meningitec、Rituxan、Synagis、Reopro、Herceptin、Sandoglobulin、Menjugate和BMS-188667。可作为非糖部分的生长因子、酶和受体包括Benefix、Meningitec、Refacto、Procit、Epogen、Eprex、Intron A、Neupogen、Humulin、Avonex、Betaseron、Cerezyme、Genotropin、Kogenate、NeoRecormon、Gonal-F、Humalog、NovoSeven、Puregon、Norditropin、Rebif、Nutropin、Activase、Espo、Neupogen、Integrilin、Roferon、Insuman、Serostim、Prolastin、Pulmozyme、Granocyte、Creon、Hetrodin HP、Dasen、Saizen、Leukine、Lifergen、Retavase、Proleukin、Regranex、Z-100、Somatropin、Humatrope、Nutropin Depot、epoetin delta、Eutropin、ranpirnase、英利昔单抗、tifacogin、重组人白介素-11、干扰素-α、阿地白介素、OP-1、drotrecogin alfa、tasonermin、重组人白介素-11、依那西普、阿非莫单抗、达利珠单抗、胸腺素-α1、贝卡普勒明(becaplermin)和A-74187。其他可使用的非糖部分包括pexelizumab、阿那白滞素、阿法达贝泊汀(darbepoetin alfa)、甘精胰岛素、Avonex、阿仑单抗、Leucotropin、Betaseron、阿地白介素、阿法链道酶、替奈普酶、重组人白介素-11、绒膜促性腺激素α和那沙普酶或其任意组合。
[0071]本发明的还有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新的在丝氨酸蛋白水解(SP)活性辅助下的治疗和/或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病毒感染患者或潜伏患者联合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或者具有哺乳动物α1-抗胰蛋白酶(AAT)或AAT类似活性的化合物和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其中,所述联合治疗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与一种或多种病毒受体结合,以及/或者抑制一种或多种病毒症状和/适应症。
[0072]在本发明有关Tubercin和/或SSM-AAT联合治疗方面,可以将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与其他化合物混合,制成一种制剂,也可以将治疗有效量的Tubercin和/或SSM活性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与治疗有效量的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或者具有哺乳动物α1-抗胰蛋白酶(AAT)或AAT类似活性的化合物同时或先后分别施用。
[0073]在本发明有关Tubercin和/或SSM-AAT联合治疗方面,也可以通过化学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或高级合成化学反应,将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直接与AAT化合物或其功能衍生物结合。
[0074]在本发明有关Tubercin和/或SSM-AAT联合治疗方面,用来治疗前述各病毒、病毒性适应症和/或疾病的优选化合物中,需要基本上纯的天然或合成的AAT。尤其是,AAT最好从野生型、突变型或转基因哺乳动物中提取,或者从野生型、突变型或转化细胞培养物中分离。
[0075]所用的肽可以是同源和类似肽。同源肽是指具有同源序列的天然肽,而类似肽是指肽衍生物,如上述肽的醛或酮衍生物。虽然不是要限制AAT和其肽衍生物,但像噁二唑、噻二唑和三唑类肽等化合物和含某些苯撑二脂肪酸酯(phenylenedialkanoate ester)的物质是较理想的选择。
[0076]上述各方法中,可在本发明有关Tubercin和/或SSM-AAT联合治疗法中使用的具有哺乳动物α1-抗胰蛋白酶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物质进一步包括一系列肽,这些肽包含与AAT部分或片段对应的氨基酸肽。例如但不限于,在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中,可具体选用与AAT的10个氨基酸片段对应的氨基酸肽,尤其是,MPSSVSWGIL(SEQUENCE ID NO.19)、LAGLCCLVPV(SEQUENCEII)NO.20)、SLAEDPQGDA(SEQUENCE ID NO.21)、AQKTDTSHHD(SEQUENCE ID NO.22)QDHPTFNKIT(SEQUENCE ID NO.23)、PNLAEFAFSL(SEQUENCE ID NO.24)、YRQLAHQSNS(SEQUENCEID NO.25)、TNIFFSPVSI(SEQUENCE ID NO.26)、ATAFAMLSLG(SEQUENCE ID NO.27)、TKADTHDEIL(SEQUENCE ID NO.28)、EGLNFNLTEI(SEQUENCE ID NO.29)、PEAQIHEGFQ(SEQUENCEID)NO.30)、ELLRTLNQPD(SEQUENCE ID NO.31)、SQLQLTTGNG(SEQUENCE ID NO.32)、LFLSEGLKLV(SEQUENCE ID NO.33)、DKFLEDVKKL(SEQUENCE ID NO.34)、YHSEAFTVNF(SEQUENCEID NO.35)、GDHEEAKKQI(SEQUENCE ID NO.36)、NDYVEKGTQG(SEQUENCE ID NO.37)、KIVDLVKELD(SEQUENCE ID NO.38)、RDTVFALVNY(SEQUENCE ID NO.39)、IFFKGKWERP(SEQUENCEID NO.40)、FEVKDTEDED(SEQUENCE ID NO.41)、FHVDQVTTVK(SEQUENCE ID NO.42)、VPMMKRLGMF(SEQUENCE ID NO.43)、NIQHCKKLSS(SEQUENCE ID NO.44)、WVLLMKYLGN(SEQUENCE ID NO.45)、ATAIFFLPDE(SEQUENCE ID NO.46)、GKLQHLENEL(SEQUENCE ID NO.47)、THDIITKFLE(SEQUENCEED NO.48)、NEDRRSASLH(SEQUENCE ID NO.49)、LPKLSITGTY(SEQUENCE ID NO.50)、DLKSVLGQLG(SEQUENCE ID NO.51)、ITKVFSNGAD(SEQUENCE ID NO.52)、LSGVTEEAPL(SEQUENCEID NO.53)、KLSKAVHKAV(SEQUENCE ID NO.54)、LTIDEKGTEA(SEQUENCE ID NO.55)、AGAMFLEAIP(SEQUENCE ID NO.56)、MSIPPEVKFN(SEQUENCE ID NO.57)、KPFVFLMIEQ(SEQUENCEID NO.58)、NTKSPLFMGK(SEQUENCE ID NO.59)、VVNPTQK(SEQUENCE ID NO.60)或其任意组合。
[0077]另外,可在本发明有关Tubercin和/或SSM-AAT联合治疗法中使用的AAT肽还应具体包括任意一个和所有的与上述SEQ ID NO.1中10个氨基酸AAT肽不同的AAT肽。例如,虽然本文只列举了SEQID NO.1中的第1-10个、第11-20个、第21-30个AAT肽氨基酸等,并没有具体列出SEQ ID NO.1中每一个具体的AAT肽,但是本发明组合物和这些组合物应用方法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的AAT肽例如SEQID NO.1中第2-12个、第3-13个、第4-14个氨基酸等的组合,以及任意一个和所有与SEQ ID NO.1中所选氨基酸对应的AAT肽段。所以,通过上面非限制性的解释说明,本申请人有权拥有基于SEQ ID NO.1中氨基酸序列的任一和所有AAT肽相关组合物及其这些组合物在本发明方法中的应用。
[0078]在上述各方法中,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可以是部分融合多肽,其中,所述融合多肽包括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与该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异源的氨基酸序列。
[0079]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融合多肽包含人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如人IgG1恒定区,其包括被修饰的人IgG1恒定区,其中IgG1恒定区不与Fc受体结合,以及/或者不启动抗体依赖性细胞毒(ADCC)反应。
[008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融合多肽可另外包含一个用于鉴定、追踪或纯化所述融合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例如,所述融合多肽可进一步包含一个FLAG或HIS标记序列。该融合多肽还可进一步包含蛋白酶切位点,用于从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序列中切除所述异源氨基酸序列。
[0081]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上述各方法中,一种或多种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本身即可当佐剂施用,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用作免疫刺激剂或免疫调节剂,与医师桌上手册中罗列的下述一种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0082]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上述各方法中,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本身可作为疫苗制剂的佐剂施用,以增强疫苗对所有抑制细菌、病毒或寄生生物抗原制剂的免疫反应,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用作免疫刺激剂或免疫调节剂,与医师桌上手册中罗列的下述一种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0083]在上述各方法中,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可抑制哺乳动物感染的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可包含天然、合成和生物合成的有机小分子或化合物、天然和/或合成的无机小分子或化合物,不过前提是这些分子或化合物应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或Tubercin和/或SSM类似活性(下述体外试验可测定这类活性)。
[0084]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药物组合物可通过口腔、全身、植入、静脉、局部、鞘内、颅内、心室内、吸入或鼻内给药。
[0085]本发明的某些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对象或哺乳动物是人。
[0086]本发明的另一些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对象或哺乳动物是家畜类和/或驯养的哺乳动物。
[0087]虽然上述各方法中使用了Tubercin、SSM和其功能衍生物,但显而易见上述各方法在实施时可以使用其它已用作免疫刺激剂和抗肿瘤剂的细菌细胞壁提取物,而无需进行创造性实验来摸索。所以,可在上述各方法中使用的有代表性的细菌细胞壁提取物可以是从分枝杆菌、丙酸杆菌、诺卡氏菌和放线菌以及卡介菌(BCG)等提取的多糖K、β-1,3-葡聚糖和来自双歧杆菌、乳酸乳球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等的提取物。例如但不限于,胞壁酰肽葡聚糖复合体(MPGC)是发酵乳杆菌的非毒性细菌细胞壁提取物,该乳杆菌中含有与富含甘露醇的、不同长度的多糖相连的胞壁酸部分。所述富含甘露醇的多糖能促使整个胞壁酸复合体合为一体,可在本发明各方法中使用。
[0088]以上对本发明的重要特征作了全面概述,这样便于以下详细说明理解起来更容易,而且能更好的认识本发明的贡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在下面予以阐述。
[0089]有一点要理解,以下对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所作的详尽图文说明并不表示本发明将受限于该实施例的具体细节。本发明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操作和实施。另外,还应当理解,本文术语和用词仅为说明之用,不应视为限制性词语。
[0090]同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利用本文公开的思想可以很容易设计出其它实施本发明若干特征和优点的方法。所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应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等同内容。
附图说明
[0091]图1为Tubercin在U1细胞中的作用。
[0092]图2为Tubercin和脂多糖在U1细胞中的作用。
[0093]图3为利用U1细胞进行的增殖和毒性研究。
[0094]图4为Tubercin在被HIV感染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作用。
[0100]图5为图4所示的一个PBMC培养物中IL-8的数量结果。
[0101]图6为图5所述培养物中IL-8的测定结果。
[0102]图7为Tubercin在MAGI细胞中对HTV-1感染的抑制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103]标准方法
[0104]本发明中可能用到传统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本领域技术中的重组DNA技术。相关文献中对这些技术有详细著述,例如可参阅:Sambrook,Fritsch&Maniatis,《分子克隆》:A Laboratory Manual,Second Edition 1989,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Cold SpringHarbor,N.Y.;Animal Cell Culture,R.I.Freshney,ed.,1986。
[0105]治疗方法
[0106]本发明提供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需要治疗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
[0107]所以,施用一定剂量的本发明组合物,即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有益于治疗病毒疾病或失调。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制剂是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的类似物,该制剂可经静脉注射或口服后通过血脑屏障。通过脑血屏障有很多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分子亲水性;将分子用作结合物引入屏障,如与血脑屏障中受体结合的转铁蛋白,等等。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制剂注入颅内,或者直接心室给药。在又一实施例中,可以吸入或鼻内给药。
[0108]再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和组合物被用来治疗病毒性疾病或免疫系统失调。另一实施例中,在出现病毒性疾病的症状或迹象前,或者在出现严重的症状或迹象前,将本发明制剂作为预防药及时施用,可以防止疾病发生。所以,可以利用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对可能染上某种特定病毒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
[0109]本发明制剂的有效剂量和适宜的治疗方案依所治疗的适应症和患者状况、分子本身的性质如体内半衰期和活性水平而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常规实验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这些参数。
[0110]按需要治疗患者生物流体量计,施用剂量约为1pg/ml-500μg/ml。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的治疗有效量也可用摩尔浓度来计量,约为1nM-2mM。
[0111]本发明针对的病毒性疾病
[0112]本发明的抑制哺乳动物病毒感染的方法所针对的具体病毒性疾病或失调包括但不限于由DNA病毒、RNA病毒和逆转录酶病毒引起的病毒疾病或失调。
[0113]在一个实施例中,被抑制病毒是属于肝病毒科、腺病毒科、细小病毒科、papovariridae、痘病毒科、iridoviridae和疱疹病毒科的DNA病毒。
[0114]在另一实施例中,被抑制病毒包含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杯状病毒科(Calciviridae)、披膜病毒科、黄病毒科、冠状病毒科、弹状病毒科、丝状病毒科、paramyxoviridae、正粘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沙粒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和双RNA病毒科的RNA病毒。
[0115]在另一实施例中,被抑制病毒包含属于HTLV-I、HTLV-II、HTLV-III、(HIV-1)和HIV-2等慢病毒科和肝炎A、B、C、δ和/或E型病毒或其任意组合的病毒。
本发明方法可治疗的病毒性疾病和/或症状
[0116]在另一实施例中,向哺乳动物施用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所针对的具体病毒性疾病包含病毒性肝炎(A、B、C、E)、流感、病毒性肺炎、病毒性支气管炎、疱疹感染(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带状疱疹、小儿麻痹症、AIDS(HIV-1感染)、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乳头状瘤(HPV)、麻疹、风疹、幼儿急疹、传染性红斑、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脊髓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腮腺炎、水痘、狂犬病、病毒性肠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包炎,等等。
[0117]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被用于预防或缓解AIDS症状。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被用于预防或缓解身体不适、发热、干咳、肌痛和胸痛、呼吸不畅、发汗、X光下纵膈加宽、颈胸水肿、坏死性纵膈淋巴结炎、非凹陷性水肿、焦痂、恶心、呕吐、发热、胃痛、出血性腹泻和粘膜溃疡和出血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或者其任意组合的AIDS症状。
[0118]在另一实施例中,向哺乳动物施用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所针对的具体病毒性疾病包含身体不适、发热、打冷颤、鼻炎、腹泻、异位性皮炎、脑炎、角膜结膜炎、咽炎、龈口炎、病毒性肝炎、复发性口面皮肤粘膜损害或唇疱疹、天花皮损、水痘皮损、多形性红斑、特发性灼口综合征、阿弗他溃疡、白塞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单核细胞增多症、伯基特淋巴瘤、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Castleman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淋巴瘤、移植术后淋巴增生病、霍奇金病、T-细胞淋巴瘤、口腔毛状白斑病、淋巴增生病、淋巴上皮癌、体腔淋巴瘤或B-CeIl淋巴瘤、非角化性癌、鳞状细胞鼻咽癌、肾移植相关上皮肿瘤、恶性间皮瘤、血管肉瘤、卡波西肉瘤、血管淋巴样增生、前列腺增生、宫颈癌、外阴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加德纳综合征、沃纳综合征、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纤维神经瘤1型、多发性神经病、运动神经病、感觉性神经病、多神经根神经病、自主神经病、局灶性或多灶性颅神经病、神经根神经病、通常由肿瘤浸润、性或宫内传播的疱疹疾病引起的神经丛病,或者其任意组合。
[0119]因此,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预防疑似或易受HIV-1病毒侵袭的机体出现AIDS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机体施用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缓解AIDS患者的AIDS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机体施用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
[0120]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组合物
[0121]Tubercin
[0122]Tubercin-3和Tubercin-5
[0123]可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Tubercin组合物包括Tubercin-3和Tubercin-5的tubercin糖复合物。Tubercin-3可按Chung,T.H.,J.Korean Med.Ass.,17,427-431(1974);Chung,T.H.et al.,Yonsei Med.J.,17,131-135(1976)所述方法制备。Tubercin-5可从美国专利6,274,356(全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所述的结核分枝杆菌中提取。Tubercin-5是具有甘露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主要单糖间形成的直链和侧链糖苷键的多糖混合物。所述多糖的分子量低于7,000道尔顿,2,500-3,500道尔顿更佳。
[0124]例如,Tubercin-5糖复合物包括结核分枝杆菌提取物,该提取物主要包括由甘露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的多糖,其中各多糖的平均分子量在7,000或7,000以下,这些多糖的部分酸水解产物包括:
Man - Man - Man - Ara - Ara - Ara - ( Ara ) n Man - Man - Man - Ara - Ara - Ara - ( Ara ) o Man - Man - Man - Ara - Ara - Ara - ( Ara ) p - X ; 以及
Man-Man-Man-Man-Man-Ara-Ara-Ara-Ara-Ara-Ara;
结构A
其中,n、o和p均为整数,x是葡萄糖和半乳糖残基链。
[0125]在另一实施例中,结构A中Tubercin-5提取物的部分酸水解产物可进一步包括:
Man - Man - Man - Ara - Ara - Ara - ( Ara ) l Man - Man - Man - Ara - Ara - Ara - ( Ara ) m - X
结构B
其中,l和m均为整数,x是葡萄糖和半乳糖残基链。
[0126]在另一实施例中,结构B所示Tubercin-5提取物的部分酸水解产物可包括
Man - Man - Man - Ara - Ara - Ara Man - Man - Man - Ara - Ara - Ara - Glu - Gal ; 以及
Man - Man - Man - Ara - Ara - Ara Man - Man - Man - Ara - Ara - Ara Man - Man - Man - Ara - Ara - Ara - Glu - Gal
结构C
[0127]在另一实施例中,结构A所示Tubercin-5提取物的部分酸水解产物可进一步包含上述提取物的部分酸水解产物,其包括但不限于:
Man-Man;
Man-Man-Man;
Man-Man-Man-Ara;
Man-Man-Man-Ara-Ara;
Man-Man-Man-Man-Ara-Ara-Ara-Ara;
Man-Man-Man-Ara-Ara-Ara-Ara-Ara-Ara;以及
Man-Man-Man-Man-Ara-Ara-Ara-Ara-Ara-Ara。
[0128]结核菌多糖(Specific Substance of Maruyama,SSM)
[0129]SSM是一种结核菌疫苗,其名称——Specific Substance ofMaruyamag取自于东京Nippon医科大学的教授Chisato Maruyama的姓名。SSM(本文中有时称作SSMA)包含阿拉伯甘露聚糖和通过酯键与所述阿拉伯甘露聚糖键合的脂肪酸,所述脂多糖中脂肪酸占3-28%。该脂多糖可从人结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Aoyama B菌株或H.sub.37R.sub.v菌株细胞中经热水提取和纯化途径得到。所以,SSM是一种脂阿拉伯甘露聚糖,含有化学组分确定的脂多糖结构,可根据美国专利4,394,502或美国专利4,329,452(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所述方法分离提纯。某些实施例中,可通过酯键将脂肪酸与阿拉伯甘露聚糖键合,制得SSM脂多糖,可用碱将所述阿拉伯甘露聚糖从人结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Aoyama B菌株或H.sub.37 R.sub.v菌株细胞中提取纯化,所述脂多糖中脂肪酸占3-2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酯键将脂肪酸与脂阿拉伯甘露聚糖键合,制得SSM脂多糖,可用热水将所述脂阿拉伯甘露聚糖从人结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Aoyama B菌株或H.sub.37 R.sub.v菌株细胞中提取纯化,所述脂多糖中脂肪酸占3-28%。在任一情况下,所述脂肪酸是棕榈酸、豆蔻酸、硬脂酸、结核硬脂酸、十七烷酸、油酸和亚油酸,所述脂多糖中阿拉伯糖占30-74%、甘露糖占20-50%、葡萄糖占0-10%和半乳糖占0-13%。
[0130]Satomura K等人在一项测定SSM清除HBe抗原效果的研究中发现,SSM能刺激人外周血细胞中γ-IFN产生,并且还暗示,用SSM治疗HBe抗原呈阳性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SSM通过抑制IL-10和刺激γ-IFN来清除HBe,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恢复正常(Effects of SSM(specific substance maruyama)on HBeantigen-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clinical efficacy and modulation ofcytokines J Nippon Med Sch.2000Aug;67(4):261-6)。
[0131]Z-100
[0132]Z-100是与SSM一样的制剂,但比SSM的疫苗活性强,而且使用浓度不同。Z-100是从分枝结核杆菌中提取的阿拉伯甘露聚糖,具有各种免疫调节活性,如诱导白介素12、γ-IFN和趋化因子产生(Inhibi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rus type 1 replication by Z-100,an immunomodulator extracted from human-type tubercle bacilli,inmacrophages Yutaka Emoril et al.J Gen Virol 85(2004),2603-2613)。Yutaka等人研究发现,Z-100影响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MDMs)中人1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复制。MDMs中,Z-100不仅显著抑制亲巨噬细胞HIV-1病毒株(HIV-1JR-CSF)复制,而且还显著抑制假型HIV-1复制,后者包括双嗜性Moloney鼠白血病病毒或水泡性口炎病毒G外壳。Yutaka等人还发现,Z-100能抑制HIV-1表达,甚至感染24小时后再加入Z-100仍有抑制作用。另外还发现,把pNL431ucenv载体直接转染到MDMs中之后,Z-100能明显抑制该载体的表达(其中env基因被改造,萤火虫萤光素酶基因取代了nef基因)。这些发现共同暗示,Z-100主要在HIV-1转录水平上抑制病毒复制。但是,Yutaka等人又发现,Z-100对MDMs中细胞表面受体CD4和CCR5的表达产生负调节,这暗示Z-100对HIV-1侵入多少也有些抑制作用。Yutaka等人的另一项实验证实,Z-100可诱导这些细胞产生IFN,进而诱导16-kDa CCAA/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转录因子产生,它们能抑制HIV-1长末端重复转录。SB 203580(p38细胞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一种抑制剂)能削弱这些作用效果,说明MDMs中p38MAPK信号传输路径参与了Z-100诱导的HIV-1复制抑制过程。综上所述,Yutaka等人的系列研究结果表明Z-100可能是一种可用于控制HIV-1感染的免疫调节剂。
[0133]另外,关于Z-100(从结核分枝杆菌Aoyama B中提取的脂阿拉伯甘露聚糖)对烫伤大鼠(TI-大鼠)抵抗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效果也有人作了研究(Kobayashi M et al.Lipid-arabinomannanextracted fro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improves the resistance ofthermally injured mice to herpes virus infections(Kobayashi M et al.Immunol Lett.1994 Jun;40(3):199-205)。Kobayashi M等人发现,TI大鼠的感染敏感度要比正常大鼠(N大鼠)高大约100倍。但TI大鼠经Z-100治疗后(10mg/kg i.p.;烫伤后第1、3和5天给药),其感染敏感度降到N大鼠的水平。他们还发现,将TI大鼠中分离的与烧伤相关的CD8+CD11b+TCRγ/δ+抑制因子T细胞过继转移到N大鼠中会增加N大鼠的HSV感染敏感度,但将从Z-100治疗的TI大鼠(ZTC)中制备的CD8+T-cell部分给N大鼠接种后,其感染敏感度没有发生变化。另外,在抗IL-4单克隆抗体(mAb)存在条件下进行的体外试验没有发现BAST细胞的细胞抑制活性。BAST细胞不经刺激也可向培养液中分泌IL-4。ZTC刺激产生的IL-4和ZTC的抑制细胞活性很低。综上所述,Kobayashi M等人的结果显示,Z-100通过调节BAST细胞和/或调节这些细胞的IL-4分泌,可以促进TI大鼠抵抗HSV感染。
[0134]除Tubercin和SSM(Z-100)化合物和/或上面公开的物质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本发明上述各方法中使用的SSM和/或Tubercin组合物可以是SSM和/或Tubercin的功能衍生物组合物,包括用热水从结核杆菌中提取的多糖,其中该多糖由阿拉伯糖、甘露糖和葡萄糖残基组成。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SSM和/或Tubercin的功能衍生物组合物中,根据凝胶过滤分离技术,确定所述多糖的分子量约为5×102-5×104。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SSM和/或Tubercin功能衍生物组合物由10-72wt.%甘露糖、3-30wt.%阿拉伯糖和5-30%wt.%葡萄糖组成。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衍生物组合物由40-50wt.%甘露糖、15-25wt.%阿拉伯糖和5-15%wt.%葡萄糖组成。该组合物可根据美国专利NO.6,015,796中所述方法制备分离。本文中所述范围还包括该范围内所有具体的百分数值。例如,虽然没有指明约10-72%中各个具体范围,但是该范围还包括11-71%、12-78%等等。
[0135]Tubercin和/或SSM-AAT联合治疗中使用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0136]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新的治疗和/或预防病毒感染的丝氨酸蛋白水解(SP)活性辅助性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所述已感染病毒机体或将感染病毒机体联合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或者具有哺乳动物α1-抗胰蛋白酶(AAT)或AAT类似活性的化合物和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其中,所述联合治疗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与一种或多种病毒受体结合,以及/或者抑制一种或多种病毒症状和/适应症。
[0137]与其它可用方法相比,联合使用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哺乳动物α1-抗胰蛋白酶(AAT)或AAT类似活性的化合物来减轻和/或治疗哺乳动物所得的一种或多种病毒感染例如具有但不限于以下若干优点:
[0138]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以而且已经人工合成(AAT仿制品)(参见以下CE-2072)。这类药剂可制成本领域常见的口服丸剂或者制成吸入剂以治疗通过吸入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0139]2.已批准用于人的商用制剂将应用于病毒感染治疗。目前这些制剂只针对适应症而没有用于病毒感染,它们包括AAT注射剂、血浆制品和蛋白酶抑制剂等(American J.Of Resp Critical Care Med1998,VIl 158:49-59)。而本发明的某个具体例有可能直接投入实际应用。例如但不限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已通过吸入方式向病人用药。
[0140]3.这种抗病毒治疗方法可能比较安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AAT注射剂治疗AAT遗传缺陷患者,至今还没有发现这种治疗所产生的长期不良影响(American J.Of Resp Critical Care Med 1998,VIl158:49-59;Wencker et al.Chest 2001 119:737-744)。而且,Kawasaki疾病患者使用抑制宿主丝氨酸蛋白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后(Ulinistatin,Ono pharmaceuticals),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另外,利用抑制宿主丝氨酸蛋白酶的方法治疗病毒感染所需疗程较短,从而大大降低了因长期使用AAT或AAT仿制品或其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0141]因此,有关本发明的联合使用具有哺乳动物α1-抗胰蛋白酶(AAT)或AAT类似活性的化合物和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的实施例,以下将详述所使用的丝氨酸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0142]丝氨酸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0143]丝氨酸蛋白酶在人生理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介导一些重要生理功能的激活。除正常生理功能外,它还与人的许多病理性失调有关。丝氨酸蛋白酶识别活性位点上由天冬氨酸、组氨酸和丝氨酸构成的催化三联体。
[0144]天然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通常(也有例外)为多肽和蛋白,主要根据活性位点的二硫键和序列同源性进行分类。植物、动物和昆虫等组织和体液以及微生物中都发现含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894年Fermi和Pemossi在人血浆中最先发现了蛋白酶抑制剂活性。至今已鉴定出至少9种蛋白(其中有一些被归为一组),分别是α1-抗胰蛋白酶-蛋白酶抑制剂、抗凝血酶III、抗糜蛋白酶、C1-抑制剂和α2-抗纤溶酶,它们能抑制各种蛋白酶活性,即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凝血酶、组织蛋白G、糜蛋白酶、纤溶酶原激活酶和纤溶酶。这些抑制剂都属于α1-抗胰蛋白酶-蛋白酶抑制剂类。α2-巨球蛋白能抑制所有四类催化剂成员:丝氨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和金属蛋白酶。但是,其他类型的蛋白酶抑制剂具有类特异性。例如,α1-抗胰蛋白酶-蛋白抑制剂(又称抗胰蛋白酶或AAT)和间-α-胰蛋白酶-蛋白抑制剂只抑制丝氨酸蛋白酶、α1-抗半胱氨酸蛋白酶只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α1-抗胶原酶只抑制金属酶类的胶原蛋白酶。
[0145]人嗜中性弹性蛋白酶(NE)是中性粒细胞在各种炎症刺激下应答产生的一种蛋白水解酶。正常情况下,NE的降解能力受血浆中高浓度α1-抗胰蛋白酶的调节。但是,嗜中性粒细胞一旦受到刺激后便会突然产生活化的氧代谢物,其中一些代谢物(如次氯酸)能将α1-抗胰蛋白酶中关键的甲硫氨酸残基氧化。被氧化了的α1-抗胰蛋白酶对NE的抑制能力被削弱,因此,研究者们认为这种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的改变使NE在局部受控环境中发挥降解作用。
[0146]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51,000,含417个氨基酸和3个寡聚糖侧链。之所以将人α1-抗胰蛋白酶称为抗胰蛋白酶,是因为最先发现它能使胰腺胰蛋白酶失活。人α1-抗胰蛋白酶是一条多肽链,不含二硫键,只有一个半胱氨酸残基,通常与其它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形成分子内二硫键。α1-抗胰蛋白酶的反应位点含有甲硫氨酸残基,在烟草烟味或其他氧化污染物环境下容易氧化。这类氧化会降低α1-抗胰蛋白酶的生物活性,所以用丙氨酸、缬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或赖氨酸取代该位点的氨基酸之后,α1-抗胰蛋白酶会变得更稳定,可用以下序列表示:
1 MPSSVSWGIL LAGLCCLVPV SLAEDPQGDA AQKTDTSHHDQDHPTFNKIT PNLAEFAFSLYRQLAHQSNS TNIFFSPVSIATAFAMLSLG TKADTHDEIL EGLNFNLTEI PEAQIHEGFQELLRTLNQPD SQLQLTTGNG LFLSEGLKLV DKFLEDVKKLYHSEAFTVNF GDHEEAKKQI NDYVEKGTQG KIVDLVKELDRDTVFALVNY IFFKGKWERP FEVKDTEDED FHVDQVTTVKVPMMKRLGMF NIQHCKKLSS WVLLMKYLGN ATAIFFLPDEGKLQHLENEL THDIITKFLE NEDRRSASLH LPKLSITGTYDLKSVLGQLG ITKVFSNGAD LSGVTEEAPL KLSKAVHKAVLTIDEKGTEA AGAMFLEAIP MSIPPEVKFN KPFVFLMIEQNTKSPLFMGK VVNPTQK 417
[0147]Ciliberto,et al.in Cell 1985,41,531-540。α1-抗胰蛋白酶羧基末端附近的重要的氨基酸序列用黑体和下划线表示,该序列与本发明有关(详细序列例如可参见美国专利No.5470970,其全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148]血浆中ATT正常浓度为1.3-3.5mg/ml,但当宿主对例如怀孕、急性感染和肿瘤等引起的炎症和/或组织损伤产生应答时,ATT便成为急性期反应物,含量增加3-4倍。ATT容易扩散到组织区,与目标蛋白酶,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形成1∶1复合物。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纤溶酶、凝血酶、组织激肽释放酶和Xa因子等其他蛋白也可作为底物。然后酶/抑制剂复合物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酶复合物(SEC)受体结合,经肝脾代谢循环后排出体外。人α1-抗胰蛋白酶的循环水平一旦低于正常15%,就容易在早期感染肺病,如家族性肺气肿。家族性肺气肿与α1-抗胰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尤其是弹性蛋白酶)比例较低有关。可见这种抑制剂在抵御丝氨酸蛋白酶攻击的防御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49]α1-抗胰蛋白酶是为数不多的天然哺乳动物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中的一员,目前已被批准用于蛋白酶失衡的临床治疗。自80年代中期以来,治疗性α1-抗胰蛋白酶开始投入市场,这种蛋白酶可用各种纯化方法制备(例如参见Bollen等人的美国专利4,629,567、Thompson等人的专利US 4,760,130、US 5,616,693和WO 98/56821)。目前Bayer公司销售的ProlastinTM可用于纯化各种α1-抗胰蛋白酶(Lebing等人的美国专利5,610,285,申请日:1997年3月11日)。利用遗传工程方法产生的α1-抗胰蛋白酶的重组未修饰重组体和突变体(美国专利4,711,848)及其使用方法,如α1-抗胰蛋白酶基因治疗/释放(FrenchAnderson等人的美国专利5,399,346)均已公知。
[0150]丝氨酸蛋白酶的两种抑制细胞作用机制表现为直接降解和G-蛋白耦合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的激活。蛋白酶与受体结合后会水解特定肽键,水解后新的N端序列将该受体激活。PAR激活取决于PAR类型和受影响的细胞或组织,可能包括激活β磷脂酶C和蛋白酶C及抑制腺苷酸激酶过程(Dery,O.and Bunnett,N.W.Biochem SocTrans 1999,27,246-254;Altieri,D.C.J.Leukoc Biol 1995,58,120-127;Dery,O.et al.Am J.Physiol 1998,274,C1429-C1452)。
[0151]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述实施例,本领域的其他已知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也能在本发明范围内使用。例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选用专利WO98/24806所述的抑制剂,该专利中使用取代噁二唑、噻二唑和三唑作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美国专利5,874,585中使用取代杂环化合物作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包括:(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2-苯乙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2-甲氧苯氧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三氯甲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甲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二氯甲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甲氧苯氧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2,6-二氯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反式-苯乙烯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反式-4-三氯甲基苯乙烯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反式-4-甲氧苯乙烯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噻吩基甲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苯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和(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苯基苯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美国专利5,216,022还给出了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其他小分子,包括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又称为CB-2072)、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2-(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2-(5-(甲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2-(5-(3-三氯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2-(5-(4-二甲基氨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2-(5-(1-napthylenyl)-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1-(3-(5-(3,4-亚甲基二氧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5-二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5-二甲氧苯氧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5-二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二苯基次甲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苯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4-苯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苯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苯氧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环己基亚甲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三氯甲基二甲基亚甲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1-奈基亚甲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吡啶基甲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3,5-二苯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苄基氧羰基)-L-异戊氨酰-N-[1-(3-(5-(4-二甲基氨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L-脯氨酰胺、2-(5-[(苄基氧羰基)氨基]-6-oxo-2-(4-氯苯基)-1,6-二氢-1-嘧啶基]-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S)-2-甲基丙基]乙酰胺、2-(5-氨基-6-氧代-2-(4-氯苯基)-1,6-二氢-1-嘧啶基]-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2-(5-[(苄基氧羰基)氨基]-6-氧代-2-(4-氯苯基)-1,6-二氢-1-嘧啶基]-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S)-2-甲基丙基]乙酰胺、2-(5-氨基-6-氧代-2-(4-氯苯基)-1,6-二氢-1-嘧啶基]-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甲基丙基]乙酰胺、(吡咯-2-羰基)-N-(苄基)甘氨酰-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胺、(吡咯-2-羰基)-N-(苄基)甘氨酰-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S)-甲基丙基]胺、(2S,5S)-5-氨基-1,2,4,5,6,7-hexahydroazepino-[3,2,1]-吲哚-4-酮-羰基-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R,S)-2-甲基丙基]胺、BTD-[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胺、(R,S)-3-氨基-2-氧代-5-苯基-1,4,-苯并二氮卓(benzodiazepine)-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苄基氧羰基)-1-异戊氨酰-2-1-(2,3-二氢-1H-引哚)-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胺、(苄基氧羰基)-1-异戊氨酰-2-1-(2,3-二氢-1H-吲哚)-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胺、乙酰基-2-L-(2,3-二氢-1H-吲哚)-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胺、3-(S)-(苄基氧羰基)氨基)-ε-内酰胺-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3-(S)-(氨基)-ε-内酰胺-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三氯乙酸盐、3-(S)-[(4-吗啉羰基-丁酰基)氨基]-ε-内酰胺-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R,S)-甲基丙基]乙酰胺、6-[4-氯苯基]-ε-内酰胺-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2-(2-(R,S)-苯基-4-氧代噻唑烷-3-基]-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2-(2-(R,S)-苯基-4-氧代噻唑烷-3-基]-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羟甲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2-(2-(R,S)-苄基-4-氧代噻唑烷-3-基]-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2-(2-(R,S)-苄基-4-氧代噻唑烷-3-基氧化物]-N-[1-(3-(5-(1-苯酰-3,8-喹唑啉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1-苯酰-3,6-哌嗪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1-苯基-3,6-哌嗪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1-苯基-3,6-哌嗪二酮)-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3-[(苄基氧羰基)氨基]-喹啉-2-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3-[(苄基氧羰基)氨基]-7-哌啶基-喹啉-2-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3-(甲氧甲酰基-喹啉-2-酮-N-[1-(2-(5-(3-甲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3-(氨基-喹啉-2-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3-[(4-吗啉)乙酰]氨基-喹啉-2-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3,4-二氢-喹啉-2-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1-乙酰基-3-(4-氯亚苄基)哌嗪-2,5-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1-乙酰基-3-(4-二甲基氨基亚苄基)哌嗪-2,5-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1-乙酰基-3-(4-甲氧甲酰基亚苄基)哌嗪-2,5-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1-乙酰基-3-[(4-吡啶基)亚甲基]哌嗪-2,5-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4-[1-苄基-3-(R)-苄基-哌嗪-2,5,-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甲基丙基]乙酰胺、4-[1-苄基-3-(S)-苄基哌嗪-2,5,-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4-[1-苄基-3(R)-苄基哌嗪-2,5,-二酮]-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4-[1-苄基-3-(S)-苄基哌嗪-2,5,-二酮]-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4-[1-苄基-3-(S)-苄基哌嗪-2,5,-二酮]-N-[1-(3-(5-(2-二甲基氨基乙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4-[1-甲基-3-(R,S)-苯基哌嗪-2,5,-二酮]-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4-[[-甲基-3-(R,S)-苯基哌嗪-2,5,-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4-[1-(4-吗啉乙基)3-(R)-苄基哌嗪-2,5,-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5-(R,S)-苯基-2,4-咪唑烷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5-(R)-苄基-2,4-咪唑烷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5-(S)-苄基-2,4-咪唑烷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5-(S)-苄基-2,4-咪唑烷二酮-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5-(R)-苄基-2,4-咪唑烷二酮-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1-苄基-4-(R)-苄基-2,5-咪唑烷二酮-N-[1-(2-(5-(3-甲基苄基)-1,3,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和1-苄基-4-(R)-苄基-2,5-咪唑烷二酮-N-[1-(3-(5-(3-三氯甲基苄基)-1,2,4-噁二唑基]羰基)-2-(S)-甲基丙基]乙酰胺等。
[0152]同样,美国专利5,869,455、5,861,380、5,807,829和5,801,148分别公开了N取代衍生物、含有环系统的蛋白抑制剂酮类和二酮、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三类肽类似物和用作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取代杂环化合物。这些专利和以下所列举的PCT公布文本等全文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其他有同等效果的可用来代替α1-抗胰蛋白酶或与其联合使用的分子也可以同样使用,如WO 98/20034中公开的从跳蚤中提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并不需要开展非常规创造性试验,即能确定选用这些化合物,而且在选用时也不会仅限于这一个参考文献,例如,还可以选用例如WO98/23565中公开的用于抑制丝氨酸蛋白酶的氨基胍和烷氧胍化合物。
[0153]使用本发明方法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其他联合治疗
[0154]除以上所列举的联合治疗外,本发明上述各方面和实施例还涵盖其他的一些联合治疗。具体来说,可以将本发明的组合物与一种或多种大环内酯类或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细菌剂、抗真菌剂、抗病毒剂和抗寄生虫剂、抗炎或抗免疫调节药物或制剂一起联合给药。
[0155]可以与本发明组合物联合使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合成、半合成或天然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酒霉素、新酒霉素、YC-17、雨滨蛙肽、红霉素A-F、竹桃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克拉霉素、环酯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罗他霉素、美欧卡霉素和兰卡杀菌素及其衍生物。可见,红霉素和其衍生化合物属于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优选的红霉素和红霉素类化合物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醋竹桃霉素。
[0156]除上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其他适合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生物例如包括能预防、抑制或破坏生存的任何分子,本文中使用的这些分子同样包括抗细菌剂、抗真菌剂、抗病毒剂和抗寄生虫剂,可从产生这些制剂的生物体中分离,或者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如EliLilly,Indianapolis,Lid.、Sigma,St.Louis,Mo.等制药公司)
[0157]例如,异烟肼(isonicotinic acid hydrazide)是常用的抗TB(结核)抗生素,常引起严重肝炎,有时甚至致病,而且患者年龄越大,引发肝炎的机率越大。另外,一定剂量的异烟肼也可引起某些受用者患周围神经病。另一种用来治疗TB的抗生素利福平必须与异烟肼等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肺结核治疗初期以及再次治疗时需要与利福平一起联合治疗。
[0158]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乙硫异烟胺通常通过口服给药。链霉素一般通过肌内给药。阿米卡星(Amikacin)通过肌内或静脉内给药,也用于治疗麻风病的氯法齐明(Clofazimine)通过口服给药。
[0159]阿米卡星是从卡那霉素A衍生而来的半合成氨基糖苷抗生素,制备方法参见美国专利3,781,268,其综述参见Kerridge,Pharmac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 Substances1:125-153,M.E.Goldberg,ed.(1977)。阿米卡星一般通过肌内或静脉内给药。有关临床药理、适应症、副作用和剂量等信息参见Physicians DeskReference,42 ed.(1988)at pages 744-746(以下简称PDR)。
[0160]氯法齐明又称LAMPRENE.RTM,是一种抗细菌剂,制备方法参见Barry,et at.,Nature 179:1013(1957),相关综述参见Karat,et al.,Brit.Med.J.3:175(1971)。该制剂常通过口服给药。有关临床药理、预防和剂量等信息见PDR第982页。
[0161]乙硫异烟胺又称AMIDAZINE.RTM和TRECATOR.RTM,是一种抗细菌制剂,见英国专利800,250。该药剂常口服给药,有关预防和剂量等信息见PDR第2310页。
[0162]环丙沙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细菌剂,口服,又称CIPRO.RTM,每日总剂量一般为500-1,000mg,通常24小时分两次等量服用,更多信息见PDR(1989)第1441-1443页。其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还包括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troveofloxacin、培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
[0163]抗细菌的抗生素制剂例如还包括但不限于盘尼西林类、头孢菌素类、碳头孢烯类(carbacephems)、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oxazalidinones和氟喹诺酮类。它们例如包括但不限于:青霉素G(CAS注册号:61-33-6);甲氧西林(CAS注册号:61-32-5);萘夫西林(CAS注册号:147-52-4);新青霉素二(CAS注册号:66-79-5);氯洒西林(CAS注册号:61-72-3);双氯青霉素(CAS注册号:3116-76-5);氨苄青霉素(CAS注册号:69-53-4);阿莫西林(CAS注册号:26787-78-0);替卡西林(CAS注册号:34787-01-4);羧苄青霉素(CAS注册号:4697-36-3);美洛西林(CAS注册号:51481-65-3);阿洛西林(CAS注册号:37091-66-0);哌拉西林(CAS注册号:61477-96-1);亚胺培南(CAS注册号:74431-23-5);氨曲南(CAS注册号:78110-38-0);头孢噻吩(CAS注册号:153-61-7);头孢唑林(CAS注册号:25953-19-9);头孢克洛(CAS注册号:70356-03-5);头孢孟多甲酸钠(CAS注册号:42540-40-9);头孢西丁(CAS注册号:35607-66-0);头孢呋辛酯(CAS注册号:55268-75-2);头孢尼西(CAS注册号:61270-58-4);头孢美唑(CAS注册号:56796-20-4);头孢替坦(CAS注册号:69712-56-7);头孢丙烯(CAS注册号:92665-29-7);氯碳头孢(CAS注册号:121961-22-6);头孢他美(CAS注册号:65052-63-3);头孢哌酮(CAS注册号:62893-19-0);头孢噻肟(CAS注册号:63527-52-6);头孢唑肟(CAS注册号:68401-81-0);头孢曲松(CAS注册号:73384-59-5);头孢他啶(CAS注册号:72558-82-8);头孢吡肟(CAS注册号:88040-23-7);头孢克肟(CAS注册号:79350-37-1);头孢泊肟(CAS注册号:80210-62-4);头孢磺啶(CAS注册号:62587-73-9);氟罗沙星(CAS注册号:79660-72-3);萘啶酸(CAS注册号:389-08-2);氟哌酸(CAS注册号:70458-96-7);环丙沙星(CAS注册号:85721-33-1);氧氟沙星(CAS注册号:82419-36-1);依诺沙星(CAS注册号:74011-58-8);洛美沙星(CAS注册号:98079-51-7);西诺沙星(CAS注册号:28657-80-9);强力霉素(CAS注册号:564-25-0);米诺环素(CAS注册号:10118-90-8);四环素(CAS注册号:60-54-8);阿米卡星(CAS注册号:37517-28-5);硫酸庆大霉素(CAS注册号:1403-66-3);卡那霉素(CAS注册号:8063-07-8);奈替米星(CAS注册号:56391-56-1);妥布霉素(CAS注册号:32986-56-4);链霉素(CAS注册号:57-92-1);阿奇霉素(CAS注册号:83905-01-5);克拉霉素(CAS注册号:81103-11-9);红霉素(CAS注册号:114-07-8);依托红霉素(CAS注册号:3521-62-8);琥乙红霉素(CAS注册号:41342-53-4);葡庚糖酸红霉素(CAS注册号:23067-13-2);乳糖酸红霉素(CAS注册号:3847-29-8);硬脂酸红霉素(CAS注册号:643-22-1);万古酶素(CAS注册号:1404-90-6);替考拉宁(CAS注册号:61036-64-4);氯霉素(CAS注册号:56-75-7);克林霉素(CAS注册号:18323-44-9);甲氧苄啶(CAS注册号:738-70-5);磺胺甲噁唑(CAS注册号:723-46-6);硝基呋喃妥英(CAS注册号:67-20-9);利福平(CAS注册号:13292-46-1);莫匹罗星(CAS注册号:12650-69-0);甲硝唑(CAS注册号:443-48-1);头孢氨苄(CAS注册号:15686-71-2);罗红霉素(CAS注册号:80214-83-1);Co-amoxiclavuanate;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组合;以及它们的各种盐、酸、碱和其他衍生物。
[0164]抗真菌剂包括但不限于:卡泊芬净、盐酸特比萘芬(terbinafme hydrochloride)、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酮康唑、硝酸咪康唑、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克霉唑、安息香酸、水杨酸和硫化硒。
[0165]抗病毒剂包括但不限于:缬更昔洛韦(valgancyclovir)、盐酸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阿昔洛韦、泛昔洛韦、膦甲酸、更昔洛韦钠、碘去氧脲嘧啶、利巴韦林、索立夫定、三氟尿昔、valcyclovir、阿糖腺苷(vidarabin)、去羟肌苷、司他夫定、扎西他滨、齐多夫定、α-干扰素和依度尿苷。
[0166]抗寄生虫剂包括但不限于:pirethrins/胡椒基丁醚、氯菊酯、双碘喹啉、甲硝唑、枸橼酸乙胺嗪、哌嗪、双羟萘酸噻嘧啶、甲苯咪唑、噻苯咪唑、吡喹酮、阿苯达唑、氯胍、葡萄糖酸奎尼丁注射液、硫酸奎宁、磷酸氯喹、盐酸甲氟喹、磷酸伯氨喹、阿托喹酮、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噁唑/三甲氧苄氨嘧啶)和依西酸喷他脒。
[0167]本发明方法的另一方面,除组合物外,还可施用一种或多种抗炎或免疫调节药物或制剂。“免疫调节药物或制剂”例如是指通过刺激或抑制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APC)等免疫系统细胞活性来直接或间接调节免疫系统的制剂,或者作用于免疫系统外成分,继而刺激、抑制或调节免疫系统,例如荷尔蒙、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神经递质;免疫调节剂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刺激剂。“抗炎药物”例如是指可治疗组织损伤反应等炎症,以及治疗免疫系统、脉管系统或淋巴系统的制剂。
[0168]适宜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抗炎或免疫调节药物或制剂包括但不限于:干扰素衍生物,如干扰素β-1b、β-干扰素;前列腺素衍生物,如PCT7DE93/0013中公开的皮质醇、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化合物;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FK-506、methoxsalene、沙利度胺、柳氮磺吡啶、硫唑嘌呤、甲氨喋呤;脂氧化酶抑制剂,如zileutone、MK-886、WY-50295、SC-45662、SC-41661A、BI-1-357;白三烯拮抗剂,如DE 40091171德国专利公布文本P 42 42 390.2中公开的化合物;WO 9201675;SC-41930;SC-50605;SC-51146;LY 255283(D.K.Herron et al,FASEB J.2:Abstr.4729,1988);LY 223982(D.M.Gapinski et al.J.Med.Chem.33:2798-2813,1990);U-75302和类似物,如J.Morris et al.,Tetrahedron Lett.29:143-146,1988,C.E.Burgos et al.,Tetrahedron Lett.30:5081-5084,1989所述;B.M.Taylor et al.,Prostaglandins 42:211-224,1991;美国专利5,019,573中公开的化合物;ONO-LB-457及其类似物,如K.Kishikawa et al.,Adv.Prostagl.Thombox.Leukotriene Res.21:407-410,1990所述;M.Konno et al.,Adv.Prostagl.Thrombox.Leukotriene Res.21:411-414,1990;WF-11605及其类似物,如美国专利4,963,583中公开的化合物;WO 9118601、WO9118879;WO 9118880,WO 9118883中公开的化合物;抗炎物质,如L.Noronha-Blab.et al.,Gastroenterology 102(SuppL):A 672,1992所述的NPC 16570、NPC 17923;NPC 15669及其衍生物,如R.M.Burch etal.,Proc.Nat.Acad.Sci.USA 88:355-359,1991;S.Pou et al.,Biochem.Pharmacol.45:2123-2127,1993所述;肽衍生物,如ACTH及其类似物;可溶性TNF受体;TNF抗体;可溶性白介素受体,其他细胞因子,T-细胞蛋白;抗白介素受体,其他细胞因子和T-细胞蛋白的抗体。
[0169]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上述各方法中一种或多种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本身可作为佐剂施用,其中,治疗有效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用作免疫刺激剂或免疫调节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一种或多种以下列举的药物联合使用。
[0170]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上述各方法中一种或多种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本身可作为疫苗制剂中的佐剂施用,以增强疫苗对所有抑制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抗原制品的免疫效价,其中,治疗有效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用作免疫刺激剂或免疫调节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一种或多种以下列举的药物联合使用。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包括以下及医师桌上手册(PDR)中所列的各具体适应症所对应使用的各药物(这里全文引入,不一一列明)。
[0171]本发明的治疗既可用于治疗动物体或患者,更适宜用于治疗人、非人灵长类动物、狗、猫、马、牛、猪、豚鼠和啮齿动物等哺乳动物。
[0172]融合蛋白
[0173]本发明上述各方面和实施例中还具体涵盖了融合多肽。
[0174]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融合多肽利用重组DNA技术制备,除此外,还可以用标准肽合成技术化学合成。本发明还提供包含该融合多肽和药用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的组合物。
[0175]上述各方法中,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可以是部分融合多肽,其中,所述融合多肽或融合多肽结合体(conjugate fusion polypeptide)包含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和异源氨基酸序列。
[0176]本发明的特定融合多肽或融合多肽结合体例如包含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
[0177]本发明的融合多肽或融合多肽结合体中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人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如人IgG1恒定区,包括修饰的人IgG1恒定区,其中该恒定区不与Fc受体结合,以及/或者不启动抗体依赖的细胞毒(ADCC)反应
[0178]具体来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融合蛋白或融合多肽结合体含有一段选自人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如人IgG1恒定区)等免疫球蛋白家族成员的异源序列。该融合蛋白或融合多肽结合体例如包含与免疫球蛋白恒定区氨基端或羧基端融合或结合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该恒定区如美国专利5,714,147、5,116,964、5,514,582和5,455,165所述。在这些实施例中,所有或部分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与选自免疫球蛋白家族成员的序列融合,所述免疫球蛋白中的FcR区可以是野生型或突变型。在某些实施例中,所选用的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应不与Fc受体相互作用,并且不启动ADCC反应。这类情况下,可以改变该融合蛋白的免疫球蛋白异源序列,以抑制所述反应发生。参见美国专利5,985,279和WO 98/06248。
[0179]所述融合多肽或融合多肽结合体的异源氨基酸序列也可包含用于鉴定、追踪或纯化融合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例如可包含FLAG或His标记序列。该融合多肽或融合多肽结合体可进一步包括含有蛋白酶切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从该位点可以将所述异源氨基酸序列从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α1-抗胰蛋白酶或丝氨酸蛋白酶衍生物抑制剂或合成的模拟序列融合多肽结合体中切除。
[0180]本发明融合多肽或融合多肽结合体中的异源氨基酸序列也可以具体包含用于鉴定、追踪或纯化该融合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例如可包含FLAG(见Hoop,T.P.et al.,Bio/Technology 6,1204-1210(1988);Prickett,K.S.et al.,BioTechniques 7,580-589(1989))或His标记(VanReeth,T.et al.,BioTechniques 25,898-904(1998))序列。该融合多肽或融合多肽结合体可进一步包含含有蛋白酶切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例如,从该位点可以将所述异源氨基酸序列从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中切除。
[018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多肽或融合多肽结合体包含GST融合蛋白,其中,本发明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或者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α1-抗胰蛋白酶或丝氨酸蛋白酶衍生物抑制剂或合成的模拟序列融合多肽结合体与GST序列的C-端融合。该融合蛋白便于本发明重组多肽进行纯化。这些实施例中,在构建融合蛋白中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时,使用了GST、FLAG或His标记结构,还可以在融合部分与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的结合位点处引入酶切位点,以便于后续将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分离纯化。这些酶及相关识别序列例如包括但不限于Xa因子、凝血酶和肠激酶。常用融合表达载体包括pGEX(Pharmacia Biotech Inc.;Smith and Johnson(1988)Gene67:31-40)、pMAL(New England Biolabs,Beverly,Mass.)和pRIT5(Pharmacia,Piscataway,NJ.),可以使用这些载体分别将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麦芽糖E结合蛋白或蛋白A与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融合。
[0182]一般将表达载体导入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或真核细胞(如昆虫细胞(使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中来表达本发明的融合多肽。适合的宿主细胞在前述Goeddel中有讨论。另外,例如可使用T7启动子调节序列和T7聚合酶在体外进行重组表达载体转录和翻译。
[0183]关于原核生物中蛋白表达,通常是将含有融合或非融合蛋白表达用的组成型或诱导型启动子的载体导入E.Coli中进行。融合载体会将许多氨基酸加到所要编码的重组蛋白中,通常是加到重组蛋白的氨基末端。这类融合载体通常起三个作用:1)增加重组蛋白表达;2)增加重组蛋白的可溶性;以及3)在亲和纯化时,充当配体,帮助重组蛋白纯化。在融合表达载体中,通常会在融合部分和重组蛋白结合处引入酶切位点,以便于后续将重组蛋白与融合部分分离并纯化。这些酶及相关识别序列包括Xa因子、凝血酶和肠激酶。常用融合表达载体包括pGEX(Pharmacia Biotech Inc.;Smith and Johnson(1988)Gene67:31-40)、pMAL(New England Biolabs,Beverly,Mass.)和pRIT5(Pharmacia,Piscataway,NJ.),可以使用这些载体分别将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麦芽糖E结合蛋白或蛋白A与重组靶蛋白融合。
[0184]适宜的诱导性非融合E.Coli表达载体例如包括pTrc(Amann et al.,(1988)Gene 69:301-315)和pET 11d(Studier et al,GeneExpression Technology:Methods in Enzymology 185,Academic Press,SanDiego,California(1990)60-89)。pTrc载体中靶基因表达依赖于从杂合trp-lac融合启动子开始的宿主RNA聚合酶转录。pET 11d载体中靶基因表达依赖于从T7 gn10-1ac融合启动子开始的共表达病毒RNA聚合酶(T7gnl)转录。该病毒聚合酶由宿主菌BL21(DE3)或HMS174(DE3)中含有T7gnl基因的常驻原噬菌体在lacUV 5启动子转录控制下提供。
[0185]使重组蛋白在E.Coli中最大量表达的一种策略是降低宿主菌中表达的重组蛋白水解蛋白的水解能力(Gottesman,Gene ExpressionTechnology:Methods in Enzymology 185,Academic Press,San Diego,California(1990)119-128)。另一种策略是往核苷酸序列中插入一个表达载体,使该核苷酸序列改变,这样E.Coli中会优先利用各氨基酸的密码子(Wada et al.(1992)Nucleic Acids Res.20:2111-2118)。可利用标准DNA合成技术,改变本发明核苷酸序列。
[0186]在另一实施例中,表达载体为酵母表达载体。啤酒酵母(S.cerivisae)中使用的表达载体例如包括pYepSecl(Baldari et al.(1987)EMBO J.6:229-234)、pMFa(Kurjan and Herskowitz,(1982)Cell30:933-943)、pJRY88(Schultz et al.(1987)Gene 54:113-123)、pYES2(Invitrogen Corporation,San Diego,CA)和pPicZ(Invitrogen Corp,SanDiego,CA)。
[0187]或者,也可使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该载体在培养的昆虫细胞(如Sf9细胞)中进行蛋白表达,包括pAc系列(Smith et al.(1983)MoI.Cell Biol.3:2156-2165)和pVL系列(Lucklow and Summers(1989)Virology 170:31-39)。
[0188]另一实施例是使用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本发明的核酸。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例如包括pCDM8(Seed(1987)Nature 329:840)和pMT2PC(Kaufman et al.(1987)EMBOJ.6:187-195)。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使用表达载体时,由病毒调节元件行使载体的控制功能。例如,常用启动子是从多瘤病毒、腺病毒2、巨细胞病毒和猿猴病毒40中分离的。适宜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用的其他表达系统可参见上述Sambrook等人的文献第16和17章。
[0189]在另一实施例中,哺乳动物表达重组载体在特定细胞(如使用组织特异性调节元件进行核酸表达)中能优先表达所述核酸。组织特异性调节元件都是本领域已知的。适合的组织特异性启动子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白蛋白启动子(肝特异性;Pinkert et al.(1987)Genes Dev.1:268-277)、淋巴特异性启动子(Calame and Eaton(1988)Adv.Immunol.43:235-275)、特定的T细胞受体启动子(Winoto and Baltimore(1989)EMBO J.8:729-733)和免疫球蛋白(Banerji et al.(1983)Cell 33:729-740;Queen and Baltimore(1983)Cell 33:741-748)、神经细胞特异性启动子(如神经丝启动子;Byrne and Ruddle(1989)Proc.Natl.Acad.ScL USA86:5473-5477)、胰腺特异性启动子(Edlund et al.(1985)Science230:912-916)和乳腺特异性启动子(如牛奶乳清启动子,美国专利4,873,316和欧洲专利申请264,166)。另外,还有生长调节(Developmentally-regulated)启动子,如鼠hox启动子(Kessel and Grass(1990)Science 249:374-379)和α-胎甲球蛋白启动子(Campes andTilghman(1989)Genes Dev.3:537-546)。
[0190]宿主细胞可以是任意原核细胞(如E.coli)或真核细胞(如昆虫细胞、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
[0191]载体DNA可通过传统的转化或转染技术导入到原核或真核细胞中。本文中,“转化”和“转染”应指各种本领域已知的将外来核酸导入宿主细胞的技术,包括磷酸钙或氯化钙共沉淀、DEAE-葡聚糖转染、脂质体转染或电穿孔。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的方法可参见Sambrook等人(如上)和其他实验指南。
[0192]给药方式
[0193]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所用各种治疗剂的给药方式。不过,这些制剂可以采用任何途径给药,包括注射(如皮下、肌内、静脉、动脉、腹腔注射)、静脉滴注、表皮、真皮、透皮、口服(如片剂、丸剂、液体剂)、植入式渗透泵(如Alza Corp.)、栓剂或气雾等形式。
[00200]本发明的Tubercin和/或SSM-蛋白/肽(如AAT)联合治疗所用的肽结合体-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治疗由过量丝氨酸蛋白酶活性部分或完全引起的生理(尤其是病理)失调中用作治疗剂。该肽结合体可用游离或其药用盐形式施用。生物化学合成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所用肽结合体最好利用重组DNA技术、合成技术,或者生物或化学合成肽的化学衍生技术制备,以保证商用肽结合体的产量。
[0201]本发明的Tubercin和/或SSM-蛋白/肽(如AAT)联合治疗所用的肽结合体-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用任意合适的合成方法制备,如Merrifield,J.Am.Chem.Soc,85,p 2149(1963)最先报道的方法。Glover的美国专利4,829,052和5,157,019、Miller的美国专利5,420,110和Katunuma的美国专利4,963,654(以上专利全文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公开了具有抑制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人工合成肽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另外,向蛋白中加入糖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方法。例如,美国专利5,723,583公开了将唾液酸衍生物Sialyl Lewis X补充到抗生素中用于靶定目的的技术内容,美国专利5,370,872中公开了对多聚糖进行修饰以形成疫苗的内容。美国专利5,554,730中概述了形成蛋白-糖结合体的常用方法。另外,从美国专利申请20040214228还可以查到其他合成方法,以上专利全文均通过引入方式并入本文。
[0202]本文所用术语与Merck&Co.,Inc公司出版的化学、药学和生物百科全书“默克索引(The Merck Index)”(编者:Budavari、Susan)一致。“药用盐”是指Tubercin和/或SSM化合物和/或其功能等同物,或者Tubercin和/或SSM-AAT联合治疗所用的肽结合体-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酸式盐或金属复合物,它们不会显著或逆向影响化合物或肽结合体的治疗特性(如功效、毒性等)。所述化合物或肽结合体会作为药物组合物施用于被治疗个体,多数情况下,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该化合物或肽和/或其药用盐及药用载体。“药用载体”是指固体和液体载体,它们不会显著或逆向影响所述化合物或肽结合体的治疗特性。
[0203]含有本发明化合物或肽结合体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静脉、皮下、肌内、鼻内、口腔、局部、透皮、非经肠道、胃肠道、支气管和肺泡等途径施用于被治疗个体,尤其施用于人。局部给药可利用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局部用乳膏、凝胶、洗漱液等形式进行。透皮给药可利用乳膏、洗漱液、凝胶等能使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穿过皮肤并进入血液的形式进行。非经肠道给药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注射,如静脉、肌内、腹腔内或皮下注射。胃肠道途径包括但不限于胃和直肠给药。经支气管和肺泡途径给药包括但不限于经口或鼻内吸入和通过气管切开手术、气管导管,或者计量或连续吸入器直接注射。另外,在用药时也可以使用渗透泵。所需剂量与治疗、给药方法和体内分子清除率等特定状况相关。
[0204]虽然本文所述Tubercin和/或SSM化合物和/或其功能衍生物可以直接用纯的化学剂给药,但最好是作为药物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施用。所以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包含一种或多种Tubercin和/或SSM化合物和/或其功能衍生物和/或其药用盐和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以及可根据情况选用的其他治疗和/或预防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所用载体必须与本组合物其他成分相容,而且对给药受体没有危害。
[0205]药物组合物包括适于口腔或非肠道(包括肌内、皮下、皮肤、吸入和静脉)给药的那些组合物。根据需要,可以按药学领域已知的任意方法将该组合物制成操作方便的分散型单位剂型。这类方法包括将活性化合物与液体载体、固体基质、半固体载体、颗粒细密的固体载体或其组合相混合,然后必要时将产品成形为所要的释放系统。
[0206]适于口腔给药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分散型单位剂型,如硬或软胶囊剂、扁胶剂或片剂,各单位剂型包含一定量的活性成分;还可制成粉剂或颗粒剂;溶液剂、混悬剂或乳剂。活性成分可以是丸剂、干药糖剂或糊剂。口服用的片剂和胶囊剂可以含有结合剂、填充剂、润滑剂、崩解剂或润湿剂等常用赋形剂。可以根据本领域已知的方法用肠衣等给片剂包衣。
[0207]口服液制剂例如可以是水性或油性混悬剂、溶液剂、乳剂、糖浆或酏剂,或者可以是干燥制剂,待使用前再与水或其他合适载体相混合。这类液体制剂可以包含常用的添加剂,如助悬剂、乳化剂、非水性赋形剂(可包括食用油)或防腐剂。化合物还可以制成非肠道给药剂型(如注射剂,用于一次性注射或持续滴注),并以单位剂型装在加有防腐剂的安培瓶、预充式注射器、小型一次性滴注容器或多剂量容器中。组合物可以制成油性或水性载体的混悬剂、溶液剂或乳剂,而且可含有助悬剂、稳定剂和/或分散剂等辅料。或者,可以通过无菌固体分装或溶液冻干方式将活性成分制成粉剂,待使用前再与合适的载体(如无菌、无热源水)混合使用。
[0208]针对表皮局部给药,可将化合物或肽结合体制成软膏剂、乳膏剂或洗剂,或者制成活性成分透皮贴剂。一些适用的透皮释放系统可参见Fisher等人的美国专利4,788,603或Bawas等人的美国专利4,931,279、4,668,504和4,713,224。软膏剂和乳膏剂例如可用加有适合的增稠剂和/或胶凝剂的水性或油性基制备。洗剂可用水或油基制备,通常可含一种或多种乳化剂、稳定剂、分散剂、混悬剂、增稠剂或着色剂。例如还可以利用美国专利4,140,122、4,383,529或4,051,842中公开的离子电渗疗法施用活性成分。这些释放系统中至少两种释放是可行的。当基质是无孔式的,可以进行扩散释放。药物有效化合物在基质中溶解后通过基质本身扩散。药物有效化合物若利用基质孔内液相输送,则通过微孔流释放。
[0209]适于口腔局部给药的组合物包括例如以下列举的单位剂型,如含片,活性成分含在通常为蔗糖和阿拉伯树胶或黄芪胶等芳香基内;锭剂,活性成分含在凝胶和甘油或蔗糖和阿拉伯树胶等惰性基内;粘液粘合凝胶剂(mucoadherent gel)和漱口剂,活性成分汉在合适的液体在体内。
[0210]需要的话,可将上述组合物与某些含有天然凝胶、合成聚合物凝胶或其混合物的亲水聚合基质组合,制成活性成分缓释剂型。
[021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含有芳香剂、着色剂、抗微生物剂或防腐剂等其他佐剂。
[0212]应进一步认识到,Tubercin和/或SSM和/或其功能衍生化合物,或其活性盐或其衍生物的治疗使用量不仅与所选择的特定盐,而且还与给药途径、被治疗的失调性状以及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有关,最终由主治医师根据这些情况来选择确定。
[0213]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含有适宜的上述药用载体。这些组合物可以是溶液剂、混悬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散剂、缓释剂等剂型。适用的药物载体见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990,pp.1519-1675,Gennaro,A.R.,ed.,Mack Publishing Company,Easton,Pa。本文所述的可以单独也可以与本发明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分子组合使用的Tubercin和/或SSM化合物和/或其功能衍生物可以利用脂质体或聚合物形式施用(见Langer,R.Nature 1998,392,5)。这类组合物应含有有效治疗量的活性化合物以及适量载体以制成适于机体使用的剂型。
[0214]总之,本发明的化合物按单位剂型给药很方便,每单位剂型例如包含活性成分5-2000mg,10-1000mg较佳,50-500mg最佳。
[0215]活性成分按大约0.01-5.0mg/kg/hr的剂量持续滴注或按大约0.4-20mg/kg的剂量间隔滴注,可以维持所需要的血液水平。根据需要可以添加缓冲液、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0216]所需剂量可以一次性或者分几次间隔施用,例如可以一天内分两次、三次、四次或更多次施用,而且各次剂量又可以再分成多次不连续间隔施用,如从吹入器中多次吸入,或者往眼内滴入多滴。
[0217]要想获得一定量的对特定患者、组合物和给药方式有满意疗效的活性化合物,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实际剂量水平可能会有所不同。所选用的剂量水平取决于本发明的特定药物化合物或其类似物的活性、给药途径、被治疗病症严重程度及被治疗患者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不过,按照本领域的做法,药物化合物在最开始施用时,其剂量应低于要获得满意疗效所需的剂量,然后再逐渐增加剂量,直到最后获得满意疗效。
[0218]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在兽药和人治疗中使用。在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控制上述疾病或适应症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疼痛时,其治疗或预防剂量应随被治疗病症严重程度和给药途径进行调整。该剂量,有可能包括剂量频率,也跟年龄、体重和患者个体反应水平有关。大体上,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按每千克体重大约1-100mg活性成分,较佳1-20mg,最佳1-10mg的日剂量给哺乳动物患者施用。如果需要,可将有效日剂量分多次施用,如1天2-3次。
[0219]另外,本发明活性成分的总日剂量应足以使血清中蛋白酶抑制剂浓度增加10-100μmol。
[0220]上述剂量范围应还包括该范围间的所有剂量范围值。例如,虽然没有具体指出大约1-100之间的各种范围,但还应包括2-99、3-98等。
[0221]还应当理解,这些范围内的没有具体列出的剂量值,如30mg、50mg、75mg等,仍包含在所述范围内,所述范围界限外与该界限紧邻的数值也包含在该范围内。
[0222]活性成分的实际优选剂量依不同情况而定,具体取决于哺乳动物种类、被治疗特定病症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施用方法。
[0223]必要时,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通常定期施用于患者个体以改善被治疗疾病的症状。该组合物的施用间隔和总剂量一定要依各个病例而定,具体取决于被治疗患者机体的健康状况和所治疗病症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0224]另外推荐儿童、65岁以上患者和肾肝功能不全者一开始应低剂量使用,然后根据个体反应或血液水平作滴定测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很情况,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向患者施用所述范围外的剂量。而且应注意,临床医生或治疗医师会结合各患者反应情况,仅通过常规试验即可知道如何和什么时候中断、调整或中止治疗。
[0225]对动物模型体外或体内活性进行比较,可确定本发明化合物的有益剂量。根据大鼠和其他动物中确定的有效剂量来推断适用人的剂量的方法例如参见美国专利4,938,949。
实施例
[0226]以下具体实施例将更好帮助读者实施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这些具体实施例仅为阐述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仅以权利要求所述为限。
实施例1
[0227]介绍/材料和方法:
[0228]HIV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内的人逆转录病毒。当它作为原病毒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之后,在一些内源和外源的前炎性分子刺激下在被潜伏宿主中复制。内源的前炎性分子例如包括白介素(IL)-1、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某些细胞因子。外源的前炎性分子包括细菌细胞壁脂多糖(LPS或内毒素)和革兰氏阳性细胞壁物质脂磷壁酸。U1细胞是来源于人单核细胞U937的人细胞系,含有2个拷贝的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它们作为原病毒整合在细胞核内。在任意前炎性介导因子刺激下,病毒可急剧表达。所以,这些细胞构成慢性HIV感染的病毒模型。如图1所示,将1×106个/ml细胞置于24孔聚苯乙烯组织培养盘(Falcon)中培养24小时。培养液中包括PPMI组合培养基(Cellgro,Herndon,VA)、10%V/V胎牛血清(FCS,LifeTechnologies,Grand Island,NY)、青霉素/链霉素(100U/ml/100μg/ml,Life Technologies)。培养24小时后(37℃、5%CO2),用Triton-X-100(Sigma,St Louis,MO)裂解细胞培养物,利用p24 ELIASA(Beckman-Coulter)测定HIV p24总量。
[0229]结果:
[0230]如图1所示,U1细胞分别在培养基(对照)、加入刺激物IL-18的培养基(MBL、2nM终浓度)或者在Tubercin或SSMA(CoImKing先生提供)(SSMA是SSM或结核菌多糖)存在下加入刺激物IL-18(终浓度如横轴所示)的培养基中培养。先往培养物中加入Tubercin或SSMA,2小时后再加入刺激物IL-18。从图中可看出,Tubercin对IL-18诱导的HIV剂量的抑制呈现依赖性。可以观察到,与仅含IL-18的情况相比,在Tubercin为50μg/ml时,达到100%最大抑制作用。Tubercin的抑制作用从最大逐渐下降到最小浓度6.25μg/ml。另外,SSMA在800ng/ml时,也能充分抑制培养物中的HIV。
[0231]讨论:
[0232]由这些结果可确定:Tubercin和SSMA对慢性HIV感染的人细胞系具有抗HIV活性,这种抑制作用较强(达到100%),而且抑制作用表现为剂量反应关系。Tubercin在浓度低至6.25μg/ml时,对IL-18诱导的HIV的抑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实施例2
[0233]介绍/材料和方法:
[0234]本实施例是要利用与图1相同的U1细胞系,测定Tubercin和SSMA的概化抑制活性。本例中用脂多糖(LPS,又称内毒素)刺激U1细胞产生HIV。在不含或含Tubercin或SSMA情况下刺激U1细胞,以测定Tubercin对LPS诱导的HIV的影响,实施方案同图1中实施例。
[0235]结果:
[0236]如图2所示,Tubercin在终浓度50或25μg/ml时显著抑制5μg/ml LPS刺激的HIV复制。另外,SSMA在800ng/ml时充分抑制HIV复制。
[0237]讨论:
[0238]这些结果是对图1数据的补充,再次证明Tubercin和SSMA对刺激产生的HIV有抑制活性。而且结果暗示,Tubercin和SSMA的抑制作用不具有刺激物特异性。
实施例3
[0239]介绍/材料和方法:
[0240]本实施例是测定Tubercin和SSMA对U1细胞存活和复制的影响。图1和2中结果充分表明,它们具有真正的抗HIV抑制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些数据有可能说明Tubercin具有毒性,或者有抗增殖作用。为排除这些可能性,本实施例采用血细胞计数器和台盼蓝活体染色液进行细胞计数,以此确定Tubercin是否有毒性或抗增殖作用。本例中采用三份U1细胞培养物进行增殖和毒性试验,培养物分别不含(对照)或含Tubercin或SSMA,培养24小时后,用血细胞计数器按盲目方式(blinded fashion)进行细胞计数,然后用台盼蓝活体染色液染色,测定细胞存活(台盼蓝染色液渗透的细胞为死细胞,染成蓝色的细胞数即为死细胞数)。
[0241]结果:
[0242]如图3所示,培养24小时后,Tubercin使U1细胞数量减少,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与不含Tubercin的对照培养物比较)。可见,Tubercin对U1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具有统计学显著性。Tubercin在50μg/ml时,对增殖的抑制力最大,达到约30%。但是,在所试验的任何Tubercin浓度下,通过台盼蓝排除法没有观察到细胞毒性。在含有SSMA的培养物中,U1细胞增殖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而且U1细胞存活也未受影响。
[0243]讨论:
[0244]这些数据表明,Tubercin对U1细胞表现出适度但统计学显著的抗增殖作用,但对U1细胞没有细胞毒性。最大抗增殖活性值(Tubercin为50μg/ml时、约30%)无法解释Tubercin在U1细胞培养物中显示出的抗逆转录病毒作用,因为在IL-18或LPS刺激的U1细胞中HIV抑制最大值将近100%(见图1和2)。这些结果确定Tubercin对U1细胞没有毒性。所以,Tubercin之所以对受刺激的U1细胞中的HIV有抑制作用,是因为Tubercin的确具有抗逆转录病毒作用。
[0245]另外,Tubercin的抗增殖作用具有显著性及剂量依赖性。虽然Tubercin的抗增殖活性可能部分解释Tubercin的抗病毒活性,但却不足以解释图1和2中观察到的完全(100%)抗病毒作用。特别应注意的是,根据报道,Tubercin有体内外抗肿瘤(抗癌)活性。虽然这种作用被认为是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引发的正调节引起,但是图3中数据暗示,补充性的抗肿瘤作用可能由于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抗增殖作用。
实施例4
[0246]介绍/材料和方法:
[0247]图1和2中U1细胞的抗病毒结果显示,Tubercin能抑制慢性HIV感染U1细胞系中HIV被刺激后进行的复制。这两个实验可能具有以下局限性:1)U1细胞是人永生化细胞系,不同于HIV感染患者体内被HIV感染的天然细胞;2)U1细胞中的HIV是原病毒,所以U1细胞是一个纯HIV合成产物模型,这些细胞中没有新生性HIV感染。
[0248]为测定Tubercin在原代(天然)人细胞中的作用,本实施例从健康志愿者血液中采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实验。首先从健康志愿者体内采集肝素化血,进行Ficoll Hypaque离心分离PBMC。然后用HIV的亲巨噬细胞株感染PBMC,按照本发明人实验室以前报道的方案(Shapiro 1,Port GB,Ralston AH.Alpha-1-antitrypsininhibit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FASEB J,15:115-122,2001),每一百万PBMC接种100TCID50。将HIV感染的PBMC置于含RPMI培养基、10%(V/V)FCS、5%(V/V)IL-2和青霉素/链霉素(100U/ml/100μg/ml)的R3培养基中培养。感染后,用RPMI培养基洗涤PBMC,去除游离病毒。取出一份细胞,进行细胞裂解(1%V/Vtriton-X-100),然后对全部HIV计数;将该样品设定为T=0,表示培养前培养物中的病毒数。将HIV感染的PBMC分加到24孔聚苯乙烯组织培养盘(Falcon)各孔内,每孔0.5ml,每毫升含1×106个细胞。将细胞培养物培养3天(37℃、5%CO2),之后用1%(V/V)triton-X-100裂解,然后储存在-70℃,待后面进行p24ELISA病毒试验用。
[0249]结果:
[0250]图4所示为使用来源于两个供体的PBMC的结果。如图所示,培养3天后得到的新的病毒数量远大于最初加到培养物中的病毒数量(图中分别表示出自然产生的HIV产量和T=0水平)。Tubercin加到培养物中,大大抑制了来源于两个个体的被感染PBMC中HIV的复制,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事实上,Tubercin为50μg/ml时,抑制量几乎达到100%。
[0251]讨论:
[0252]以上结果将Tubercin的抗病毒活性范围扩大到原代感染细胞。由于本实施例中HIV复制模型更接近于反映体内状况,从而说明Tubercin很有可能抑制感染患者体内的HIV复制。另外,因为被感染PBMC中HIV复制代表感染和复制两个连续的交替过程,所以这些结果暗示,Tubercin在HIV感染中可能扮演抑制角色。
实施例5
[0253]介绍/材料和方法:
[0254]本实施例是要测定Tubercin对HIV感染的原代PBMC的毒性及其抗逆转录病毒特异性。这两项试验结果是通过对图4所示的其中一个被HIV感染的PBMC培养物产生的细胞因子计数来同时测定。
[0255]结果:
[0256]图5显示了本例培养物的IL-8测定结果,图6显示了同一培养物中的IL-6测定结果。如图所示,培养3天后,培养物中的IL-8(图5)和IL-6(图6)与T=0(培养前培养物中的数量)相比都有所增加。可见,与未加Tubercin的培养物相比,加入Tubercin并且培养3天,并没有减少任一种细胞因子的数量。
[0257]讨论:
[0258]本实施例结果可以得出有关Tubercin的以下两项结论:
[0259]1.Tubercin对HIV感染的PBMC没有毒性。如果Tubercin对这些细胞有毒的话,那么经三天培养后,细胞因子的数量应该减少,因为受损伤或死细胞不能合成细胞因子。
[0260]2.抗HIV活性有特异性,因为Tubercin在充分抑制HIV复制(图4)的同时,并没有抑制IL-8或IL-6。事实上,Tubercin在浓度为25和12.5μg/ml时使IL-6产量出现轻微减少(图6)。
实施例6
[0261]MAGI-CCR-5细胞感染
[0262]介绍/材料和方法:
[0263]利用U1细胞和HIV感染的PBMC进行的实验对HIV复制(U1细胞)或HIV感染和复制(PBMC)进行了测定。为测定Tubercin对HIV感染的作用,本实施例使用MAGI(multinuclear activation of agalactosidase indicator,多核活化半乳糖苷酶指示剂)-CCR-5细胞。它们是人Hela细胞,表达所有允许病毒进入细胞内所必需的细胞表面HIV受体。HIV一旦进入细胞内,就开始攻击细胞核。病毒蛋白在细胞中表达后,HIV tat蛋白会与基因组报告基因发生作用,从而诱导β-半乳糖苷酶合成。然后对含β-半乳糖苷酶的细胞进行染色。该试验建立了被HIV感染的生命周期中早期活动的指示系统。
[0264]向24孔聚苯乙烯平板(Falcon)各孔内加入1.0mlMAGI-CCR-5细胞(NIH AIDS Research and Reference Reagent Program,NIAID),各孔内含4×104个细胞。培养24小时(37℃、5%CO2),然后去除各孔内培养基(RPMI、10%v/v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再加入200μl含有和不含有Tubercin的培养基,Tubercin浓度如横轴所示。向含细胞的各孔内再加入200μl含300TCID50HIV-1AO18A株和20μg/ml DEAE葡聚糖的培养基。为确定背景报告基因激活情况,单独向一份含细胞的孔内加入含DEAE葡聚糖但不含病毒的培养基。培养2小时后,向各培养物中加入培养基至终体积1,000μl,再培养48小时。吸出培养基,固定细胞,然后加入β-半乳糖苷酶染色液。5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对染色细胞(报告基因激活)进行盲目计数。
[0265]结果:
[0266]如图7所示,在单一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被HIV大量感染,达到100%。而在含Tubercin(浓度如横轴所示)的MAGI-CCR-5细胞培养物中,结果显示,受病毒感染细胞呈统计学显著性减少,而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在所使用的Tubercin各浓度下,均观察到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01)。值得注意的是,甚至Tubercin浓度低到10毫微微克/毫升,亦能显著抑制HIV感染。Tubercin浓度为500pg/ml时,抑制度达到最大,大约90%的病毒感染活性受到遏制。
[0267]讨论:
[0268]这些数据显示,体外HIV感染模型中,Tubercin能抑制最早期的HIV感染,同时结合前面所述的U1细胞数据,可确定Tubercin能抑制HIV感染和细胞内复制。这些结果暗示Tubercin有可能作为治疗感染患者的抗逆转录病毒制剂在临床上应用,而且患者体内Tubercin浓度即使很低,也有可能产生抗HIV作用。1-500pg/ml可能足以抑制体内HIV复制。
实施例7
[0269]概述
[0270]Tubercin的抗HIV作用也有可能适用于对其他病毒的抑制作用。之所以下此推论,是因为Tubercin对细胞本身有影响,而且并不专攻病毒特异性物质。上文论述的Tubercin对U1细胞的抗HIV感染的数据最具有说明力。在该单纯的从原病毒状态激活后的HIV复制模型中,Tubercin作用可能改变了与病毒复制有关的信号转导活动。具体来说,Tubercin很可能干预与IL-18和LPS刺激U1细胞有关的信号转导路径,而IL-18和LPS刺激U1细胞最终导致病毒复制(见图7和8)。应特别注意,许多(如果不是全部)病毒需要细胞相关信号转导活性来实现病毒感染和合成。所以,Tubercin对HIV感染和复制的抑制作用有可能扩大到其他任一种感染人细胞的病毒(如果不是全部)。
[0271]本申请引用了各种出版物和专利,这些出版物和专利全文均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目的是为了更充分阐述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水平。
[0272]虽然已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能够作进一步修改,本申请将涵盖通常根据本发明原理作的各种改动、调整或在不同方面的各类应用,它们包括本发明虽未公开、但属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公知常识或习惯操作方面的内容和可应用于前面所述基本特征的内容,以及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内容。

Claims (15)

1. 一种治疗哺乳动物病毒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需要治疗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用赋形剂。
2. 一种缓解或减轻哺乳动物患有一种或多种病毒性疾病或适应症所引起的疼痛或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需要治疗的哺乳动物施用能减轻疼痛或症状的治疗有效量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用载体或赋形剂,其中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足以缓解或减轻一种或多种病毒性疾病或适应症所引起的疼痛或症状。
3. 一种缓解或减轻哺乳动物患有一种或多种病毒性疾病或适应症所引起的疼痛或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需要治疗的哺乳动物施用能减轻疼痛或症状的治疗有效量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用赋形剂,其中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足以缓解或减轻一种或多种分支杆菌性疾病或适应症所引起的疼痛或症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与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量的抗炎化合物和/或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量的免疫调节剂联合施用于需要治疗对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炎化合物或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包括干扰素β-1b和β-干扰素的干扰素衍生物;包括伊洛前列素、卡西前列素的前列腺素衍生物;包括皮质醇、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的糖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环孢霉素A、FK-506、methoxsalene、沙利度胺、柳氮磺吡啶、硫唑嘌呤、甲氨喋呤的免疫抑制剂;包括zileutone、MK-886、WY-50295、SC-45662、SC-41661A、BI-L-357的脂氧化酶抑制剂;白三烯拮抗剂;包括ACTH和其类似物的肽衍生物;可溶性TNF受体;TNF抗体;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其他细胞因子、T-细胞蛋白的可溶性受体;抗白细胞介素、其他细胞因子、T-细胞蛋白受体的抗体;以及钙泊三醇和其类似物,它们可以单独施用,也可以组合施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与一种或多种抗微生物或抗病毒化合物或其任意组合联合施用于需要治疗对象。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减轻或抑制一种或多种病毒性适应症所引起的疼痛和/或症状的程度达到约10-20%、30-40%、50-60%或75-100%。
8. 一种预防被认为容易与某种病毒接触的对象出现该特定病毒感染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对象施用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其中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抑制上述特定病毒与一种或多种病毒受体结合,从而预防该对象与病毒接触后出现感染症状。
9. 一种预防怀疑与某种病毒接触的对象出现该病毒感染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对象施用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其中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抑制上述病毒与一种或多种病毒受体结合,从而预防该对象与病毒接触后出现感染症状。
10. 一种缓解需要治疗对象出现的某种病毒感染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对象施用药物有效量的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其中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抑制上述病毒与一种或多种病毒受体结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被抑制或预防的病毒感染病症选自身体不适、发热、打冷颤、鼻炎、腹泻、异位性皮炎、脑炎、角膜结膜炎、咽炎、龈口炎、疱疹性肝炎、复发性口面皮肤粘膜损害或唇疱疹、天花皮损、水痘皮损、多形性红斑、特发性灼口综合征、阿弗他溃疡、白塞综合征、单核细胞增多症、伯基特淋巴瘤、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Castleman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移植术后淋巴增生病、霍奇金病、T-细胞淋巴瘤、口腔毛状白斑病、淋巴增生病、淋巴上皮癌、体腔淋巴瘤或B-细胞淋巴瘤、非角化性癌、鳞状细胞鼻咽癌、肾抑制相关上皮肿瘤、恶性间皮瘤、血管肉瘤、卡波西肉瘤、血管淋巴样增生、前列腺增生、宫颈癌、外阴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加德纳综合征、沃纳综合征、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纤维神经瘤1型、多发性神经病、运动神经病、感觉性神经病、多神经根神经病、自主神经病、局灶性或多灶性颅神经病、神经根神经病、尤其因肿瘤浸润引起的神经丛病、性传播或产前传播的疱疹病、干咳、肌痛和胸痛、呼吸不畅、发汗、X光下纵膈加宽、颈胸水肿、坏死性纵膈淋巴结炎、非凹陷性水肿、焦痂、恶心、呕吐、胃痛、出血性腹泻和粘膜溃疡和出血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或者其任意组合。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通过口腔、全身、植入、静脉、局部、鞘内、吸入或鼻内给药。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是部分融合多肽,其中,所述融合多肽包括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和与该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异源的氨基酸序列。
14. 一种治疗或预防一种或多种病毒性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需要治疗患者施用具有Tubercin和/或SSM活性的物质或其功能衍生物来抑制需要治疗对象体内产生前炎性细胞因子。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被抑制的细胞因子为IL-1、α-TNF、IL-18,或氮氧化物,或其任意组合。
CNA2005800481231A 2004-12-16 2005-12-12 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 Pending CN1012777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609104P 2004-12-16 2004-12-16
US60/636,091 2004-1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7703A true CN101277703A (zh) 2008-10-01

Family

ID=36692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81231A Pending CN101277703A (zh) 2004-12-16 2005-12-12 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55681A1 (zh)
EP (1) EP1830859A2 (zh)
JP (1) JP2008524223A (zh)
KR (1) KR20070100293A (zh)
CN (1) CN101277703A (zh)
AU (1) AU2005325167A1 (zh)
CA (1) CA2591702A1 (zh)
WO (1) WO2006078369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7815A (zh) * 2010-07-16 2017-08-04 美国科技环球有限公司 新颖的环孢霉素a衍生物在病毒感染的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CN107835691A (zh) * 2015-04-03 2018-03-23 建国大学全球本土化产学合作基金会 抵抗碳青霉烯耐药性阴性细菌的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adk蛋白的抗菌组合物
CN111317739A (zh) * 2018-12-14 2020-06-23 复旦大学 依托红霉素在制备特异性抑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13004329A (zh) * 2019-12-20 2021-06-22 厦门大学 阿德福韦酯及其结构类似物用于治疗伪狂犬病病毒的应用
CN114259501A (zh) * 2022-01-10 2022-04-0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杀结核菌素在制备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剂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61546A1 (en) * 2005-12-15 2007-07-12 Colm King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ment of cancer
WO2009076449A1 (en) * 2007-12-12 2009-06-18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poxviruses
WO2010044929A2 (en) * 2008-06-30 2010-04-22 Adamas Pharmaceuticals, Inc. Emergency preparations for an epidemic
EP2919776B1 (en) 2012-11-15 2017-02-01 The U.S.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Methods of treating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iv and htlv
CN111728987A (zh) * 2020-07-09 2020-10-02 广西妙韵圆生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hpv病毒感染的中药渗透液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1302B2 (en) * 2001-01-09 2006-05-09 Biother Corporation Therapeutic modulation of the tumor inflammatory respons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7815A (zh) * 2010-07-16 2017-08-04 美国科技环球有限公司 新颖的环孢霉素a衍生物在病毒感染的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CN107835691A (zh) * 2015-04-03 2018-03-23 建国大学全球本土化产学合作基金会 抵抗碳青霉烯耐药性阴性细菌的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adk蛋白的抗菌组合物
CN111317739A (zh) * 2018-12-14 2020-06-23 复旦大学 依托红霉素在制备特异性抑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13004329A (zh) * 2019-12-20 2021-06-22 厦门大学 阿德福韦酯及其结构类似物用于治疗伪狂犬病病毒的应用
CN114259501A (zh) * 2022-01-10 2022-04-0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杀结核菌素在制备脓肿分枝杆菌和/或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剂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5325167A1 (en) 2006-07-27
US20070155681A1 (en) 2007-07-05
EP1830859A2 (en) 2007-09-12
KR20070100293A (ko) 2007-10-10
JP2008524223A (ja) 2008-07-10
WO2006078369A3 (en) 2007-06-21
CA2591702A1 (en) 2006-07-27
WO2006078369A2 (en) 200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7703A (zh) 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
Bakhiet et al. SARS-CoV-2: Targeted managements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CN102762223B (zh) 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ev576
US20080124303A1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s
Panahi et al. An overview on the treatments and prevention against COVID-19
NZ514519A (en) 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CCR5 antagonist combination HIV therapy
Takei et al.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Bifidobacterium displaying HCV-NS3 multi-epitope fusion protein could induce an HCV-NS3-specific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 in mice
US20140161833A1 (en) Novel neutralizing immunogen (nimiv) of rhinovirus and its uses for vaccine applications
CN103025756B (zh) 凝集素及其用途
Kushwaha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global efforts on vaccines and repurposed drugs for combating COVID-19
Sandberg et al. Altered tissue distribution of viral replication and T cell spreading is pivotal in the protection against fatal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in mice after neutralization of IFN-alpha/beta.
AU7002794A (en) Medical use of stem bromelain protease
US20070190652A1 (en) Anti-HIV Agent
WO2021246989A1 (en) A combination of camostat mesylate and umifenovir hydrochloride
JP2000256211A (ja) Hiv治療薬
US20210000800A1 (en) Mammary tumor virus suppression
CN110234757A (zh) 包含eprs蛋白或其片段的抗rna病毒组合物
WO2021003421A1 (en) Mammary tumor virus suppression
Yadav et al.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tential Therapeutics and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 Pandemic
Gumkowska-Sroka et al. Immune-mediated inflammatory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era of COVID-19—who, how and when to vaccinate against COVID-19
KR20220099173A (ko) B형 간염 바이러스 유래 돌연변이 분자 및 병원체 또는 종양 연관 항원 분자를 포함하는 dna 백신 조성물 및 이의 용도
Galabov et al. Antiviral agent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irus-induced diabetes
Mtewa et al. SARS-CoV-2 vaccine development
Kaur et al. A review on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for covid-19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Kushwaha et al. 12 A Virus SARS-CoV-2 Vaccination Strateg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