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3644B - 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单个编译码器路径损害指示器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单个编译码器路径损害指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3644B
CN101273644B CN2005800513158A CN200580051315A CN101273644B CN 101273644 B CN101273644 B CN 101273644B CN 2005800513158 A CN2005800513158 A CN 2005800513158A CN 200580051315 A CN200580051315 A CN 200580051315A CN 101273644 B CN101273644 B CN 101273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oder
tai
infringement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513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3644A (zh
Inventor
K·赫尔威格
D·坎普曼
A·赫利比邱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1273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3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3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3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1Transcoding devices; Rate adapt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系统和方法用于在包括一组节点,例如移动交换中心(MSC)和媒体网关(MGW)的通信网络中控制连接的建立。在一个实例中,在受MSC控制的MGW之间建立语音连接,该MSC可以选择地激活或者去激活沿该连接的编译码器。该编译码器从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中选择,该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中每一个潜在地影响连接质量不同量。总积累的损害(TAI)部分在该MSC之间转发,并由这些MSC逐步的更新,该MSC包括相应于每个支持的编译码器候选的单个部分积累的损害值。每单个指示器值提供代表该期望的积累损害的信息,该期望的积累损害沿着通向并包括该相应的编译码器的候选连接路径。通过提供关于沿着每个候选连接路径的该期望的积累损害的信息,该MSC可以确定编译码器的最佳顺序,以最小化总连接损害。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单个编译码器路径损害指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信系统,尤其涉及在逐个呼叫的基础上,沿着无线或者有线连接确定有效负载编码方案的影响和最佳选择的技术。
背景技术
通信网络由互连的节点组成,并可以细分为核心网和接入网,后者提供对用户设备的接入,例如,移动用户设备到无线接入网的无线接入。核心网互连接入网和另外的网络,例如,其它核心网或者因特网。在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结构中,接入网可以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控制,其连接到核心网并提供到核心网的接入,即作为接入节点。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结构中,接入网由基站控制器(BSC)控制。3G核心网由一个或多个移动交换中心(MSC)控制。这些MSC还影响RNC和BSC中的决定。
对于在连接上的传输,根据一个或多个编码/解码方案,这里也称作编码方案并可选择地表示为“编译码器”,编码(并随后解码)语音(或其它媒体)。最佳编译码器或一组编译码器的确定可以使用编译码器协商来完成。编码方案可以或者以压缩或者以非压缩的模式传输语音。在许多网络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案并且不同的节点可以具有不同的处理编码方案的能力。语音代码转换器执行不同语音编码方案之间的代码转换,即它们把一个方案解码为语音(线性PCM或者其它表示),然后用另一个方案编码该语音。因此,代码转换器是执行编译码器的设备,即,它执行特定的编码方案(实际上代码转换器可以执行多个编码方案并当呼叫/会话控制应用请求时在每个呼叫基础上使用它们)。无汇接操作(TFO)是在连接的两端上压缩的声音侧,即在到用户设备的接口上,具有兼容的编码方案的两个代码转换器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绕开代码转换阶段并且把压缩的声音编码用于连接的端到端(参见3GPP TS 28.062)。
带外代码转换器控制(OoBTC)允许利用通用编码方案在端到端之间建立的语音连接,即理想地在接入网之间的整个连接中使用相同的语音编码。优点是保持压缩的声音节约核心网带宽并优化语音质量,因为避免了原则上经常引入失真的代码转换阶段(参见3GPP TS 23.153)。
称作承载独立呼叫控制(BICC)的国际电信联盟(ITU)协议支持带外信令过程,其允许网络节点之间编码方案的协商。在ITU-电信标准化组(ITU-T)提议BICC Q.1901(ITU,2000年6月),通过在用于该连接建立的初始地址消息(IAM)中的应用传输参数(APP)的参数中包括允许的编码方案列表,从连接中的起始控制节点到每个随后节点执行编码方案协商。每个节点检查该列表,并且如果它不支持特定编码类型,它将其从该列表中移走。只要支持BICC信令,与IAM一起传递适合的列表并移走任意不支持的类型。当到达最终节点时,或者是终止节点或者是支持BICC的最后一个节点,编码方案类型由该节点选择。这个选择的编码方案和通常支持的编译码器方案其余列表,经由所有中间节点返回到起始节点。
在BICC编码方案协商过程中,没有规则用于限定允许多少代码转换器阶段和支持带外编码方案协商的接入网是否能够激活代码转换器以保持接入节点和网络的其余部分之间的无代码转换操作(TrFO)。在端到端的连接中代码转换阶段的数量可以显著地影响语音质量。多于三个的代码转换阶段典型地引起实质性的语音损害。引起实质性损害的阶段数量依靠于编码算法/方案和连接中另外实体的语音损害。
编码方案协商过程可以导致代码转换器被激活以使能辅助服务或者因为节点或网络中的承载技术不支持压缩的声音。例如,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允许压缩或者非压缩语音的传输,然而同步传输模式(STM)网络要求非压缩的语音编码,其通过比特借用可以包括具有压缩语音的TFO(在STM中TFO实际上不是必需的)。而且,协商将导致代码转换器最佳的位置,随着现在的技术,不是一直这样。例如,对于离开STM网络到ATM的连接,通过压缩编码方案的使用,在ATM网络中代码转换器应该定位在网络边缘以节省带宽。
在很多情况下,在连接部分中需要修改编码方案。例如,由于切换,连接经常在不同接入网络之间转移。在核心网中的修改是不利的,尤其如果它们要求增加传输带宽,这有时是不可用的引起连接的终止。通过具有相应的质量损害的修改可以增加连接中代码转换器阶段的数量。而且,经常不能获得代码转换器的最佳位置。
参考图1-4的实例将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问题。图1示出了在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语音呼叫发起,用脉冲编码调制(PCM)A-规则(A-law)直接在ISDN-终端内编码。(A-规则是使用PCM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形式的ITU标准(G.711)。)为了简单,控制ISDN接入的本地交换未示出。其中示出的TSC是传输交换服务器,其可以与MSC设在同一位置。该呼叫路由到承载独立核心网(BICN),其中支持使用带外代码转换器控制(OoBTC)的编译码器协商,并且该呼叫在GSM接入上的移动终端终止。对于这个实例,假定BICN和GSM接入支持TFO中所有现有技术的GSM编译码器类型。该移动终端还支持所有GSM编译码器类型。然后最佳的编译码器选择将使用由该移动终端支持的最好的编译码器类型,即全速率自适应多速率(FR_AMR)编译码器。不可避免的代码转换器(PCM A-规则到FR_AMR)放置在从ISDN到BICN的互连中,即接近发起侧。在BICN中以最小比特率获得最佳的声音质量(在这些条件下)。在这个实例中,编译码器协商假定ISDN接入仅使用PCM A-规则,并且之前没有其它代码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在OoBTC中提供的“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提供PCMA-规则作为第一优先,无需与这个编译码器入口相关联的任何另外的信息。其它编译码器入口紧接着这个,例如FR_AMR。编译码器协商的终止侧知道在GSM移动终端内压缩是必要的,但是从声音质量观点放置代码转换器的位置是不重要的。
图2示出了从ISDN到GSM移动电话的同样的语音呼叫,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该移动电话不是现有技术,并且仅支持的编译码器类型是GSM全速率(GSM_FR),对此在这种情况下,GSM无线接入不支持TFO。然后BICN内的“PCM A-规则”对最佳声音质量是最佳的,尽管比特率基本上更高。同样在图2的实例中,编译码器协商假定ISDN接入仅使用PCM A-规则,但没有在先的代码转换。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OoBTC中提供的“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提供PCM A-规则作为第一优先,无需与这个编译码器入口相关联的任何另外信息。其它编译码器入口紧接着这个,例如FR_AMR。终止节点具有在终止无线接入上的所有必要信息,并且可以执行最佳判决。例如,如果声音质量是最重要的,那么终止无线接入确定FR_AMR不是好的选择。
图3示出了同样的方案,但是其中通过BICN的比特率将最小化(而不是最大化声音质量)。因此,在图3的实例中,终止无线接入而是选择用于BICN链接的FR_AMR和用于GSM接入的GSM_FR。
图4示出了一种方案,其中在终止端支持AMR,但是无需TFO支持。然而,该终止侧可以确定AMR具有非常高的质量,比传统的GSM_FR高得多。在这个实例中,运营商高度重视核心网中的比特率节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核心网也选择AMR,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需激活另外的代码转换阶段(即一对代码转换器)。尤其,将图4与上述讨论的图1进行比较。
现在,把四个实例一起考虑,图1的实例获得最好的质量,其中仅执行一个从AMR到PCM的代码转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ARM是最佳的编译码器。图3的实例获得最差的质量,因为GSM_FR基本上比AMR更差,并且用于比特率节约的到AMR的附加代码转换使已经折衷的声音质量降低太多(至少对于一些运营商)。图2的实例正好有与图1的实例一样数量的代码转换阶段,但声音质量比图1的实例中的声音质量低的多,但比图3中实例的声音质量好。在图4的实例中,与图3的实例比较,增加了第二代码转换阶段。作为结果的主观语音质量比在图3的实例好,甚至比图2的实例好,由于依次使用两次AMR仍然比使用一次GSM_FR更好的事实。
使用其它的传统E-模式分析技术得到这些结论,该技术分配“损害”因素“+1”到PCM A-规则,“+20”到GSM_FR,“+5”到AMR(12.2)。E-模式是在传输设计中使用的的计算模式。AMR(12.2)表示一个特定的AMR编译码器模式。传统的E-模式假定这些损害沿着声音路径增加。对于图1-4中特定的实例,然后可以计算以下损害:
图1的实例:损害=1+5=6
           代码转换阶段:1
图2的实例:损害=1+20=21
           代码转换阶段:1
图3的实例:损害=1+5+1+20=27
           代码转换阶段:3
图4的实例:损害=1+5+1+5=12
           代码转换阶段:3
注意,对于一些通信系统运营商,允许另外的用于比特率节约的语音压缩可能是可接受的,但是仅在图4的实例中,而不在图3的实例中。这可以通过使用其它的传统语音质量的感知评估(PESQ)工具来校验。PESQ通过建立的声音路径(或者它的模拟方式)发送谨慎地挑选的语音话语并记录最终的输出信号。然后PESQ把输入话语和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并计算损害。
考虑到前述的内容,非常期望提供技术用于允许网络节点在图1-4的各种方案之间进行区分,以在逐个呼叫的基础上识别激活到连接中的编译码器的最佳选择。然而,传统的编译码器协商协议(即TFO,OoBTC,会话发起协议(SIP)和会话描述协议(SDP),IP多媒体子系统(IMS),或者ISDN用户部分(ISUP))不提供关于在语音路径内已经有多少代码转换阶段和已经降低了多少语音质量的信息。然而,这个信息对于最佳选择是必需的,如上述实例所示。
这些和其它问题最初由Ericsson Telefon AB L M名为“Method and Node forthe control of a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通信网络中用于连接控制的方法和节点)”的PCT专利申请WO02/32152提出。简而言之,该专利申请描述了一种技术,其中指示器是在通信网络的节点中转发,该通信网络识别,例如,沿着连接存在的语音代码转换器的数量或者沿着该连接积累的语音损害。控制该连接的节点使用该指示器确定是否激活或者去激活沿着该连接的语音代码转换器。例如,如果该指示器指示在该连接中不存在代码转换器,可以有利地增加代码转换器。另一方面,如果该指示器指示已经存在一个或多个代码转换器,那么最好不增加另外的代码转换器。
在WO02/32152描述的一个实例中,指示器仅是指示在连接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语音代码转换器的标志。这允许利用小的消息数量的技术的简单实现。在另一个实例中,该指示器是指示连接中语音代码转换器数量的计数器。依然在其它实例中,该指示器是指示连接中由语音代码转换器积累的语音损害的变量,该变量是再次比较的一个或多个用数值表示的门限以估计最佳代码转换器设置。
通过利用包含在该指示器内的信息,WO02/32152的技术允许在逐个呼叫的基础上代码转换器的改良选择以获得在通信网络中连接的平均质量的增强,同时由于编码方案的改变避免了连接的恶化。换句话说,节点可以智能地利用包含在该指示器内的信息以作出关于网络连接修改,尤其编译码器或者其它代码转换器的激活或者去激活的精明的决定。此外,因为许多修改可以保持在本地的单一节点或邻近的一对节点中,所以最小化了核心网络中连接的任何损害。另外,该技术不局限于语音代码转换器,而是更普遍地适用于任何影响连接质量的实体。这样的实体的其它实例包括用于连接会议呼叫的会议设备。
尽管WO02/32152的技术描述了以前的技术的重大提高,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例如,尽管WO02/32152的指示器可以提供沿着连接积累的(语音)损害的指示,提供关于语音损害或者由于电信业务有效负载的每单个编码方案、代码转换器或影响连接质量的其它实体而出现的其它损害的信息将是有益的,以允许更多的精明的决定。
由于指定的语音编码方案(压缩算法如AMR)可以应用在具有不同链接特性的不同链接上的事实,出现了更多的复杂化。与在无差错的固定链路上的AMR比较,具有传输差错的GSM无线链路上的AMR压缩具有基本上不同的整体质量损害。甚至在无线链路之间损害是不同的:GSM全速率信道的AMR(7.4kbit/s)基本上比GSM半速率信道是更差错健壮性的。UMTS无线信道上的AMR仍有另外的损害。通过由压缩算法“AMR”,“EFR”)和由无线接入(“FR_”,“HR_”,“OHR_”,“GSM_”或者“UMTS_”)区分编译码器列表中的“编译码器类型”入口,3GPP标准TS26.103提出这些不同的无线接入特性。然而会话描述协议/会话发起协议(SDP/SIP)不把这个区分考虑进去(例如SDP/SIP把所有的AMR编译码器类型映射成普通“AMR”),并由于考虑缺少的信息以提供好的决定的基础。甚至更糟,无线损害也严重地依赖无线网络设计和实际的无线条件。这些无线损害中的一些在时间和位置上动态地变化,其它的是半静态的。此外,额外损害可以沿着该语音路径出现,例如,会议设备,回波抑制器,噪声减少设备和许多更多的设备,最佳编译码器选择需要知道这些。
因此,期望在连接损害指示器内仍然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允许节点作出更精明的决定。到这里转向本发明。
发明内容
依照本发明执行的方法,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包括多个节点的通信网络中控制连接的建立和修改的方法,其中将在选择的节点之间建立或者修改连接。至少一个节点适合于使用沿着该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编码方案,其中从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中选择所述编码方案,该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潜在地影响连接质量单个量。在所述节点之间发送包括关于连接质量的信息的指示器,其中所述指示器包括多个相应于单个编码方案的单个值,每个值指示与相应支持的编码方案相关联的期望积累的损害。这里描述的各种实例中,这里该指示器称作总积累的损害(TAI)指示器项(TAI项),其包括单个TAI指示器值。例如,该连接可以是语音,视频或多媒体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现中,该连接包括多个连接阶段,每个阶段由一个或多个节点控制。关于编码方案的单个级联(concatenation)的多个候选路径通过任何之前的阶段到达现在的阶段。该指示器的每个值指示与该相应支持该现在阶段的编码方案相关联的积累损害,以及沿着从多个通向现在阶段的候选路径中选择的一个特定的候选路径的任何编码方案的损害。优选地,该特定的候选路径是最小损害的路径。该积累的损害包括由于与该编码方案相关联的代码转换器执行的处理而引起的损害和由无线损害而引起的损害。
同样在该示例性实现中,该通信网路包括控制节点和由所述控制节点控制的有效负载节点。该指示器在控制节点之间,在有效负载节点之间或者在有效负载和控制节点之间发送。该连接在有效负载节点之间建立。基于相应阶段的支持的编码方案,该连接的每个阶段适合于更新该指示器的值。该指示器最初从起始阶段转发到终止阶段。该终止阶段或任何中间阶段基于由于相应阶段支持的编码方案引起的损害来更新该指示器的值,以及然后基于更新的指示器的值选择路径用于该连接。该更新的指示器或从那里得到的消息通过任何中间连接阶段返回到起始阶段。根据最终选择的终止接入和最终选择的候选路径,更准确的损害估计由该中间阶段和由该开始阶段反向逐步地计算。该更准确的损害估计从一个阶段传递另一个阶段,以致在该起始阶段内,精确地,或者至少更准确知道该选择的路径的总累积损害。在一个实现中,然后该起始阶段在前向通过任何中间阶段把具有更准确计算的积累损害的指示器发送到该终止阶段。然后依照该选择的连接路径,该起始阶段的节点和该任何中间连接阶段的节点使用编码方案。
优选地,该节点适合于发送包含支持的编码方案的列表的消息。如果这样,该指示器的单个值优选地作为该列表中虚拟的实体被发送。也可以在具有或者不具有业务有效负载(在连接建立之后的连接修改处)的用户平面(带内)发送该指示器,或者可以在双方向在呼叫控制和有效负载节点之间交换该指示器,例如在有效负载节点中实体的激活。
依照本发明的系统实施例,提供用于在包括多个节点的通信网络中控制连接的建立或者修改的节点,其中该节点具有到至少一个其它节点的接口。该节点适合于建立或者修改连接的至少一部分并适合于沿着该连接使用一个或多个编码方案。从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中选择所述编码方案,该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潜在地影响连接质量单个量。部分地基于在控制消息中接收的指示器,该节点可操作以控制所述连接的一部分的建立,该指示器包括关于连接质量的信息。该指示器包括多个相应于单个编码方案的单个值,每个值指示与相应的支持的编码方案相关联的期望的积累损害。该节点可以适合于执行上面概述的方法。
本发明可以实现为硬件解决方案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上运行时,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发明步骤的程序代码部分。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存储在数据载体上,该数据载体与该计算机设备固定关联或可以从该计算机设备可拆卸。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例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激活的代码转换器以获得最佳声音质量的示例性ISDN-AMR无线连接;
图2示出了具有激活的代码转换器以获得最佳声音质量的示例性ISDN-FR无线连接;
图3示出了具有激活的代码转换器以要求最小比特率的示例性ISDN-AMR-PCM-FR无线连接;
图4示出了具有激活的代码转换器以要求最小比特率的示例性ISDN-AMR-PCM-AMR无线连接;
图5示出了执行本发明的示例性无线或有线通信系统;
图6示出了与图5的通信系统相关联的候选路径;
图7示出了关于一对示例性MGW内部元件的图6的候选路径;
图8示出了交换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消息的图5的通信系统的一对示例性MSC,该消息具有根据本发明配置的TAI信息部分;
图9示出了图8的该示例性TAI信息部分,其包括该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的每个支持的编译码器的每个损害值;和
图10提供了一种利用本发明的TAI信息部分的方法的概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解释而不限制的目的,阐述了特定的细节以提供本发明全面的理解。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本发明可以以脱离这些特定细节的其它实例方式来实施。尤其,使用单个硬件电路,使用结合编程微处理器或者通用目的的计算机的软件功能,使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使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以执行下面解释的功能。
现在转到图5-9,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首先,参考图5,示出了通信系统100,其中实现本发明。通信系统100可以是无线/有线系统的结合。通信系统100包括一组节点102-112,通过该组节点路由关于通信连接的信号,例如在移动电话之间传输的单个语音电话会话。该单个节点代表单个电信设备,例如服务器,计算机处理器等,或者由这些部件组成的系统。在图5的实例中,该节点包括一组MSC服务器或控制节点102-106,通过其路由控制信号,和一组MGW或有效负载节点108-112,通过其路由对应于连接113(例如语音连接)的实际数据。该示例性连接包括4个部分301-304。该节点被示出,正如在多个阶段所设置的。尤其,示出了发起阶段115,中间阶段117和终止阶段119。该发起阶段115的节点102,108与发起该连接的该用户设备(未明确的示出)相关联。在所示的实例中,每个阶段包括一个控制节点和一个有效负载节点。然而应该理解,一些阶段可以包括多个控制或有效负载节点,并且一些控制节点可以控制多个阶段的有效负载。因此,每个阶段的范围有点任意。这里使用术语阶段主要为了在该连接的发起,中间(若有的话)和终止部分之间容易区分。(注意,在该图中,O-MSC也可以起到TSC和GMSC节点的作用,然而I-MSC可以仅是TSC节点,然而T-MSC也可以是TSC。)
依靠该发起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在该发起节点和该该用户设备之间交换的信号,例如,经由来自UTRAN系统的Iu,经由来自GERAN系统的A,经由来自PSTN系统的TDM,经由来自NGN系统的IP或者经由来自IMS系统的IP。UTRAN表示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Iu是该UTRAN接口的缩写。GERAN表示GSM/EDGE无线接入网,其中EDGE指“增强数据率GSM演进”。“A”指该GERAN结构内MSC/MGW和该GERAN的基站子系统(BSS)之间的接口。PSTN是公共交换电话网以及TDM指时分多路复用。IMS是IP多媒体子系统和NGN指下一代网络。
该终止节点(106,112)与接收该连接的该终止用户设备相关联。同样的,依靠该终止用户设备,在该终止节点和该终止设备之间交换的信号可以是经由来自UTRAN系统的Iu,经由来自GERAN系统的A,经由来自PSTN系统的TDM或者经由来自NGN系统的IMS。该中间节点(104,110)代表任何另外的可以是该发起节点和该终止节点之间必需的节点。
为了建立,处理和最后终止连接,在该MSC服务器之间传输各种消息。示例性消息包括建立消息,修改消息,和与修改消息或建立消息的确认相关的的确认消息。在图5中示出了示例性消息123,该消息从MSC服务器104中继到MSC服务器106。为了中继电话会议的语音,在该各种MGW内提供一个或多个代码转换器(114-116)。尽管在图5中每个MGW仅示出了一个代码转换器,实际上每个MGW可以支持多个代码转换器。另外,尽管未示出,该发起用户设备或该终止用户设备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编译码器。
该代码转换器使用一个或多个编译码器按照需要压缩并解压缩语音,使得可以在与特定连接(例如示例性连接113)相关联的有限比特率之内传输。依照两个代码转换器能够或使用的特定编译码器,语音由一个阶段的代码转换器压缩,然后由另一个阶段的代码转换器解压缩。因此,该编译码器本身基本上代表代码转换器之间的连接。(这在图6中更清楚的示出,下面讨论。)示例性编译码器包括GSM_HR(5.6),GSM_EFR(12.2),AMR(12.2)和AMR(10.2)。其它的编译码器在下面列出。每次使用编译码器,编码并随后解码语音的动作趋于降低或损害该语音质量。不同的编译码器以潜在地不同数量损害或降低语音质量。
包含在控制消息,例如消息123内的信息中,是关于沿着该连接路径的特定节点内可用编译码器的消息。尤其,该消息优选地包括“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即能够在各种MGW的代码转换器之间执行的编码/解码方案,并且可以在任何特定的连接期间激活或者去激活该方案。使用包含在该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内的信息,该MSC服务器沿着连接113选择性地使用编译码器。除了提供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消息123还优选地包括具有每个损害值的消息部分,每个支持的编译码器一个值,指示沿着与该支持的编译码器相关联的候选连接路径121期望的积累的损害。
将在下面更详细的描述该消息123的信息部分。然而,首先将参考图6和7描述“候选连接路径”。图6示出了可以在图5中三个阶段的MGW之间使用的示例性编译码器122。每个MGW具有能够执行各种编译码器的代码转换器(图7),各种编译码器彼此不同并且也可以与其它阶段的编译码器不同。在图6的实例中,该发起用户设备(未示出)和该发起MGW阶段都能够支持编译码器1-5并且因此使用编译码器1-5中的一个实现连接部分301。该发起阶段和该中间阶段都能够支持编译码器1-5并且因此使用编译码器1-5中的一个实现连接部分302。该中间阶段和该终止阶段都能够支持编译码器6-10并且因此使用编译码器6-10中的一个实现连接部分303。(注意该发起阶段不是必需能够支持编译码器6-10而且该终止阶段不是必需能够支持编译码器1-5。)
通过从该发起阶段通过该终止阶段的编译码器可以定义很多可能的连接路径。这些用虚线示出。利用多个中间阶段,可以呈现更多可能的路径。该发起用户设备和该终止用户设备还优选地支持多个编译码器,因此从该发起用户设备到该终止用户设备的连接路径可以具有更多可能的连接路径。理想的,依靠该发起和/或终止终端,所有MGW支持相同的可选择的编译码器列表并允许MSC选择端到端的最佳编译码器。
对由特定阶段的代码转换器支持的任何指定的编译码器,认为一直通向该阶段的可能路径之一例如,基于沿着一直通向该阶段的路径的该期望积累的连接损害是优选的或最佳的。这个优选的或最佳的路径这里称作“候选路径”,因为它代表通过该阶段的全部序列的最终连接路径(即图5的连接113)的一个可行的候选。并不是所有可能的路径都认为是“候选路径”。相反地,对于每个阶段的每个支持的编译码器,仅从通向该阶段的所有可能路径中选择一个候选路径。在每个阶段,独立的损害值保持在图5的消息123中用于该阶段每个支持的编译码器。该损害值代表沿着通向该阶段的候选路径的至少总共的损害。
一个示例性候选路径在图6中突出标示。更明确的,路径121代表由该终止阶段119支持的编译码器125的“候选路径”。损害值存储在消息123中,其代表沿着路径121的损害。尽管在该图中没有突出标示,该终止阶段支持的每个其它编译码器也具有与之相关联的单一的候选路径。因此,在这个简单的实例中,因为该终止阶段支持五个不同的编译码器,有五个通向该终止阶段的候选路径。保持在消息123内的独立的损害值也用于那些候选路径。最后,选择这些通向该终止阶段的候选路径中的一个作为该最终的连接路径。该最终的连接路径优选地是具有基于各种损害值计算的最少全部损害的路径。一旦选择了该最终路径,沿着该特殊路径的各种编译码器随后用于处理该语音信号。
图7示出了通过MGW如何发送信号。每个MGW包括一个或多个代码转换器。图7中,示出了发起MGW 108的代码转换器114和示出了发起MGW 108的代码转换器114。代码转换器114能够实现编译码器1-5,因此在那里示出了编译码器1-5。然而,应该理解,该编译码器不代表该代码转换器内的多台设备而是代表由该代码转换器支持的编码方案。代码转换器116能够支持编译码器1-5和编译码器6-10。可以看出,在MGW之间的传输出现在该代码转换器的相同编译码部分之间,即代码转换器114经由编译码器5编码语音随后代码转换器116使用编译码器5解码该语音。经由线305示出了该MSG内的内部有效负载传输,并且可以,例如经由线性PCM而实现。例如,经由该代码转换器114的编译码器1解码器解码的语音在内部经由PCM传输到代码转换器114的编译码器5编码器,用于随后传输到MGW 116。因此,内部信号路由不需要在相同的编译码器之间。
该编译码器选择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该路径中的每个MSC节点在它自身资源和到来的候选编译码器(路径)列表上仅具有有限的“本地”概念,但是该整个过程将发现整体全局最佳。在该路径中的每个节点,在某些点上,执行预选以最小化到下一个节点的信息流,没有严格的全局最佳并且不知道下一阶段的资源。
中间节点从前面的节点得到n个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和每个候选的该n个相关联的积累的损害。如果选择并插入到该路径,这个中间节点也知道所有m个它自身的编译码器和这些引入的该m个相关联的损害,如果被选择和插入该路径中的话。因此,该中间节点可以计算所有n*m的结合和所有这些n*m总共积累的损害。然后,为了保持该输出列表在可管理的范围之内,它必须选择这些候选的k个,把这些连同该k个相关联的积累的损害进一步发送到下一个节点,现在该损害通常比到来的列表中的损害大。
现在转到图8和9,信息部分120包含在MSC服务器102和MSC服务器104之间中继的消息123中,其中信息部分120包括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122和列出单个损害值126的总共积累的损害(TAI)数据部分124,该损害值126与一直通向并包括该支持的编译码器122的候选路径相关联。更明确的,对于指定阶段的每个特定的支持的编译码器(或可以影响该连接质量的其它部分),单个TAI值存储在代表该总共期望的损害的该TAI部分内,该总共期望的损害与一直通向并包括该特定阶段的特定编译码器的候选路径相关联。因此,该TAI部分包括每个列出的支持的编译码器的积累的损害。也就是,该TAI部分与支持的编码方案列表相关联,不是与特定的代码转换器设备相关联。对于图6的实例,从该发起阶段发送到该中间阶段的消息123,因此包括由该开始阶段支持的五个编译码器列表,和由该发起阶段支持的五个编译码器中每个的指示器值。每个指示器值代表沿着该候选路径的期望的积累的损害值,该候选路径一直通向并包括相应的支持的编译码器。由该中间阶段接收该消息后,该中间阶段将随后改变该指示器的值以反映由该中间阶段支持的编译码器。优选地,该指示器124仅在控制节点(102-106)之间发送,然而该连接本身113在该有效负载节点(108-112)之间建立。
回到图5的实例,首先由该发起阶段115的MSC 102基于它支持的编译码器和它可以具有的从该发起终端直到MGW 108的路径301的所有知识产生该消息123的TAI部分。然后把该TAI部分发送到该中间阶段的MSC 104,该MSC104基于它的MGW 110支持的该编译码器更新该TAI值。单个损害值可以被不变地留下或可以由于另外期望的损害而增加。然后把该TAI部分发送到该终止阶段119的MSC 106,该MSC106进一步基于它的MGW 112支持的编译码器和它可以具有的从MGW 111直到终止终端的路径304的知识更新该TAI值。基于在该TAI部分内的信息,该终止MSC 106选择本地最佳编译码器组合用于路径部分303和304中,这将导致整体连接的最小损害,即这将该连接的质量降到最小。注意MSC 106必须从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中的该编译码器列表中选择用于路径303的编译码器,该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是它从MSC 104接收的。MSC 106必须从该列表中选择编译码器用于路径304,该列表是它从终止终端接收的。理想地,用于路径303和304的这些编译码器是同样的,代码转换不是必需的。然后MSC106把选择的编译码器,可替换的编译码器列表和相关联的TAI部分通过各阶段的MSC 104,102向回转发,以致它们随后可以选择并激活在它们的路径部分302和301使用的本地最佳编译码器。在最好的情况下,为了最小化或避免代码转换阶段,这些本地最佳编译码器沿着整个路径是同样的或者至少是兼容的,即提供全局最佳。
注意包括在数据部分124内的信息不限于提供沿着候选路径由编译码器顺序操作引起的积累的损害的标识,但是可以另外的(或可替换的)反映由于也关于候选路径出现的无线损害引起的损害,或者声音的损害,或者由于数字信号处理引起的损害,例如噪声减少,回波消除,电平补偿等。在增强的处理技术的情况下,例如噪声减少,回波消除和电平消除,该积累的损害也可以下降。
优选地,把该新的TAI部分124插入到该消息支持的编译码器(已存在的)列表内,就好像它仅是该列表内另一个支持的编译码器。因此,没有配置成识别和利用该TAI部分的任何MSC将简单地删除该TAI部分,就好像它仅是不支持的编译码器。那些配置成识别和利用该TAI部分的MSC将从该部分中提取数据用于更新该TAI部分和/或确定将使用的编译码器的最佳顺序,即从该特定MSC控制的连接部分中确定应该激活或者去激活哪个编译码器。如此,该TAI部分是反向兼容的,即它与任何之前存在的网络部件兼容,该网络部件没有特别地配置成识别和利用该TAI部分。注意配置成识别和利用该TAI部分的该MSC可以或者经由“外部”选择或者“内部”选择来选择编译码器。通过外部选择,意味着MSC仅从用于到来的链路的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中选择编译码器。利用内部选择,该MSC基于它自身的产生具有更新的TAI值的新TAI列表能力选择另外的潜在地不同的编译码器,该更新的TAI值随后转送到在该输出链路上的其它MSC。
图10总结了具有特定注意到该终止MSC的连接中该TAI部分的使用。简要地,在步骤200开始,对于指定的单个连接,例如特定的移动呼叫,该终止MSC接收结合该TAI部分的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该TAI部分列出了由这些编译码器候选代表的该候选路径的单个损害值。在第一步骤202,任何不支持的编译码器随后从该列表(现有技术)中移走。也就是,从列表中把与终止MSC控制的连接的特定部分不支持的编译码器相关的任何代码移走。这依照其它的传统技术。和不支持的编译码器候选一起,还消除它们的TAI值。在步骤204,更新该单个损害值以反映由于该终止阶段(终止MGW)和连接到终端的终止路径的编译码器引起的另外损害,并随后分析该单个损害值以从剩余的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中确定编译码器的最佳顺序。注意:该终止MSC具有能力去选择编译码器用于它到来的链路并且它提供用于输出链路的一个或多个编译码器。
在步骤206,该终止MSC依照为该特定连接而确定的编译码器最佳顺序从该通信链路中激活或者去激活这两个编译码器。在这点上,该终止MSC发送适当的控制信号到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MGW,以致通过该终止MSC已经确定的编译码器来控制MGW路由该连接,该编译码器对该连接的特定部分是最佳的。在步骤208,依照编译码器的最佳顺序,该终止阶段的MSC中继该TAI部分到前面阶段的MSC以允许那些MSC也选择它们的编译码器并也指示与这些MSC相关联的MGW来激活或者去激活已选择的编译码器。
最后,在步骤210,该发起MSC激活该连接。该连接的数据,例如编码的语音数据,通过编译码器的最佳顺序被路由。注意图10的实例,是集中在该终止阶段,仅仅提供该MSC操作的概述的简化实例。实际上,每个阶段的MSC接入并潜在地修改每个TAI部分。关于包括发起,中间和终止MSC的各种实现实例将在下面更详细的描述。
优选地,本发明的TAI指示器也在具有TFO(参见3GPP TS 28.062)和TrFO(参见3GPP TS 23.153)的连接中执行,它们是3GPP中的技术目的在于避免沿着该语音路径由不必要的代码转换步骤引起的语音质量损害。两种技术都交换编译码器类型候选列表以允许作出决定如哪个编译码类型在语音路径的哪个子链路上使用。更多的信息可以在3GPP TR 23.977(BARS)中发现。该“编译码器协商”可以或者由“带内信令”(用于TFO,参见TS 28.062),或者由OoBTS(参见3GPP TS 23.153),或者由与“SDP”(也参见IETF标准)一起的“SIP”(参见SIP:(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标准)和由称作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SIP的3GPP变体来实现。然而,也可以在有关其它技术中潜在地利用本发明的原则。为了简单,这里主要提供的该TAI部分的实例使用OoBTC。
插入在该TAI内的值最初可以使用ITU-T的E-模式获得,但正如将要解释的,可以增加无线接口值并且该值可以基于特定运营商的单独网络规划来调整。尤其,该E-模式(参见G.107和G.108)和其它资源(参见3GPP TR 26.975)指定或允许获得固有的TAI值(损害部分,在该E-模式中也称作“IE值”)。“固有的”意味着:“没有任何传输差错”。在标准E-模式中定义的“损害部分”(Ie)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修改为给全局决策一定的“偏移”。在呼叫建立中,该发起呼叫控制节点(例如在移动发起呼叫中BICN内的MSC-服务器)产生编译码器类型列表(即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提供该列表作为这个呼叫的选择,参见TS 23.153。这是另外传统的。另外,不过,增加新的TAI IE(IE=信息部分)作为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中“虚拟编译码器类型”入口。这个TAI IE支持新的整数参数(这里称作tai1,tai2,...),其中一个参数用于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中每个编译码器类型IE入口。在一个实例中,这个新参数的范围从0(=无损害)到100或者更大(极度的损害)。对于实际的实现,总共的范围0…255(一个字节)是典型地适合的。当然多于一个字节可以保留,例如为了允许扩大的范围,可以使用16比特字(0...65000)或其它编码方法。
以下是具有增加的新TAI虚拟编译码器的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的实例。为了简单,在这个描述中使用示例AMR配置,该所谓的“优选的配置1”(PC1)在TS 28.062第7章定义。
PC1用于FR_AMR:=ACS=0x95,SCS=0x95,OM+MACS=0x04,也用于UMTS_AMR2。
PC1用于HR_AMR:=ACS=0x15,SCS=0x15,OM+MACS=0x03。
该值(例如ACS=0x95)是十六进制符号:
1.FR_AMR(PC1)
2.HR_AMR(PC1)
3.GSM_EFR
4.PCMA-规则
5.UMTS_AMR2(PC1)
6.TAI(
tai(编译码器1),
tai(编译码器2),
tai(编译码器3),
tai(编译码器4),
tai(编译码器5)
如上面提到的,该TAI不是选择的编译码器本身,而是辅助信息的容器。在该路径中没配置成用以识别这个“虚拟的编译码器”的任何节点可以从该列表中删除它,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呼叫什么也没有得到,但该呼叫也没有失败(即获得反向兼容)。根据该E-模式,一些编译码器类型入口得到低TAI值(好的质量),一些得到高的TAI值(更坏的质量)。最初,在该TAI中使用E-模式值。但随后重新定义这些值独立地用于每个网络,如果想的话,使用例如另外的传统适应的技术。依靠接入类型和本地或暂时的条件,也优选地考虑该特定无线接入,其由增加到该最初的损害值的另外损害表示。也包括终端特性作为另外的损害值,其表示例如声音特性,估计背景噪声条件,应用的免提设备和更多。
沿着该路径发送并可以在每个节点中修改该TAI部分124(即“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加上TAI”)。损害可以或者保持不变或者可以增加,但在该路径上它们通常不会降低。可以删除一些编码器入口(例如入口“n”)。如果这样,那么也删除该相应的tai(n)值。在该终止呼叫控制节点(例如在BICN中用于终止移动呼叫的MSC-服务器),连同该终止接入,考虑到每个编译码器类型入口j的tai(j)值,以选择该终止无线接入和核心网链路的最佳编译码器类型。
示例性TAI数据
表格1提供了用于已选择的语音压缩算法的示例性固有TAI值。
  编译码器类型(括号内:比特率以k比特/秒)   固有TAI值
  PCMA-规则(64.0)和PCM u规则(64.0)   1
  G.729(8.0)   10
  GSM_FR(13.0)   20
  GSM_HR(5.6)   23
  GSM_EFR(12.2)   5
  FR_AMR(PC1)   5
  HR_AMR(PC1)   10
  AMR(12.2)   5
  AMR(10.2)   6
  AMR(7.95)   9
  AMR(7.40)   10
  AMR(6.70)   13
  AMR(5.9)   15
  AMR(5.15)   19
  AMR(4.75)   20
                   表格1
表格2提供了无线传输损害的示例性TAI值,这里GMSK调制的无线信道特性表示为“承载/干扰(C/I)比”。单个C/I值用dB代表。第三列的每个块内列出的第一个值是与第二栏的每个块的传输条件下列出的第一个值相关联的无线损害,等等。例如,在第一行内,无线损害值“0”是与传输条件值“>13”相关联的。同样,第三列的每个块内列出的第二个值是与第二列的相应块的第二个值相关联的,等等。第四列的示例性“加权平均”采用指定的平均C/I分布作为它的基础。这可以在网络之间变化。在第四列括号内的数值代表最好的编译码器的固有损害率(在适合的编译码器的情况下,例如AMR),将其增加到无线损害的加权平均。
Figure S2005800513158D00191
                        表格2
注意:如上面计算的无线损害是长期所有呼叫平均(long-term-all-call-average)类型,对在这个无线链路上的这个编译码器类型是特定的。它可以由运营商决定,位置决定,时间和日期决定,或者负载决定的。“合理的”GERAN设计的长期平均无线损害可以通过在C/I分布和这些编译码器模式的结果可能性和在指定C/I模式的相关联的无线损害上的假设/测量而得到。示例性结果参见表格2。对于实际的应用,表格2的值可以四舍五入到下一个整数。
表格2的TAI无线损害值将加到表格1的分别的固有损害值上以在该TAI指示器内产生入口的值。例如,表格2的GSM_EFR(12.2)的无线损害值是7.9,并加到表格1的GSM_EFR(12.2)的固有损害值5,以在平均GSM无线链路上产生进入使用GSM_EFR(12.2)的TAI指示器的总值12.9。对于另一个实例,根据表格2,具有链路自适应的FR_AMR(PC1)的加权平均无线损害值是3.6,并加到根据表格1的固有损害值5,对于PC1中具有最佳模式的FR_AMR,以在平均GSM无线链路上产生进入使用FR_AMR(PC1)的TAI指示器的总值8.6。
TAI编码实例
在该编译码器列表上的所有入口的TAI值可以集中在一个可以在3GPPTS26.103或者ITU-T Q.765或类似的协议中定义的“虚拟”编译码器类型IE内。这里给出的实例用于TS 26.103。各种可替换方案是可能的,这里仅以3GPP“改变请求”的形式给出一个。在一个特定的实例中,该编译码器标识(CoID)代码将定义成:TAI_CoID:=[0x1111.1110]。当在该编译码器列表(除了该TAI虚拟编译码器本身)中有n个编译码器类型入口时,该TAI编译码器具有n个另外强制的TAI参数。每个TAI参数:八比特。在用于一个相关的编译码器类型入口的编译码器协商过程内这个Tai参数定义了直到该节点的总积累的损害。最低可能损害值是0(=0x00),最高可能损害值是255(=0xFF)。高于255的中间结果映射成255,即应用饱和度。
表格3提供在TAI虚拟编译码器的情况下由5+n个强制八位字节组成的“单一的编译码器”信息部分,其中“m”指这个实例中强制的八位字节。
Figure S2005800513158D00201
                       表格3
TAI虚拟编译码器可以设置在编译码器列表内的任何位置。
发起节点实例
在一个特定的实例中,以下的过程用于该发起节点的TAI虚拟编译码器IE。发起编译码器协商的节点(例如O-MSC)首先集合“实际”(传统的)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然后,优选地,但不必需的,它在该列表的末端增加TAI虚拟编译码器IE。然后,在以下逐步的过程中,它向该列表中的每个实际的编译码器入口分配Tai参数。
1)对于每个实际的编译码器类型入口,首先确定固有的TAI值。因为这些固有的TAI值是预先确定,所以这个可以例如通过查看列表完成。
2)如果编译码器类型是“直接的”代码类型,即它可以用于从发起终端到这个节点的链路上,而无需在这个节点或在由这个服务器节点控制的MGW节点上使用任何代码转换阶段,那么仅仅增加这个编译码器类型的(无线)接入差错损害。
如果该接入不是经由无线,而是经由ISDN/PSTN,那么增加PCM(=1)的损害(假设ISDN/PSTN没有传输差错)。
3)如果编译码器类型是“间接的”编译码器类型,即它不能用于发起终端,但仅在这个发起节点或在由这个服务器节点控制的MGW节点上用于代码转换,那么把该接入损害增加到这个编译码器类型的固有损害。
如果该接入是传统的ISDN/PSTN,那么仅增加PCM损害。在这种情况下FR_AMR(PC1)得到1+5=6。
然而,如果发起接入是无线链路(没有TFO),那么增加这个无线链路的损害,在中间加上PCM的无线链路损害。举例:发起终端使用GSM_FR,具有固有的损害20和GSM无线损害7.9,一起为27.9,但该O-MSC可以在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中仅提供FR_AMR(PC1)。那么FR_AMR(PC1)的TAI值是5加上27.9。因为从GSM_FR到FR_AMR的代码转换实际上经由PCM完成,同样为了准确必需把PCMA规则(=1)的损害考虑在内。
所以在这个实例中O-MSC中FR_AMR(PC1)总积累的损害已经是20+7.9+1+5=33.9。
如果该编译码器列表包括几个直接的编译码器类型,那么把所有这些直接编译码器类型的最小损害增加到所有间接编译码器类型的固有损害。通过这种方法候选路径的数量减少到实际的大小,假设在该末端选择最佳直接编译码器(具有最小损害的一个编译码器)。
注意:减少输出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的大小的这个处理类似于在中间节点的处理,参见以下。
4)如果发起MSC服务器具有关于终端类型,附加类型或者其它信息的附加信息,那么依靠该附加信息,可以增加另外的损害。
当向前发送该最后SCL+TAI时,那么每个真实的编译码器入口具有相关联的TAI值,它代表在选择这个特定的编译码器的情况下该语音路径上直到该点的连接的所有损害。
以下实例表格示出具有三个直接编译码器候选(FR_AMR,HR_AMR,GSM_EFR)和两个间接编译码器候选(PCM和UMTS_AMR)的GERAN接入的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
1.FR_AMR(PC1)
2.HR_AMR(PC1)
3.GSM_EFR
4.PCMA-规则
5.UMTS_AMR(P7)
6.TAI(  tai(FR_AMR(PC1))  =8.6,
        tai(HR_AMR(PC1))  =22.3,
        tai(GSM_EFR)      =12.9,
        tai(PCM)          =9.6,
        tai(UMTS_AMR(PC7))=14.6.
     )
在上述中简化符号:“UMTS_AMR(PC7)”代表“优选的配置7”并仅包括模式12.2和用作UMTS_AMR(ACS=80,SCS=80,OM+MACS=01)的缩写。
直接编译码器是具有在GERAN和连接的MGW中支持的TFO的GERAN的FR_AMR(PC1)。这个固有质量损害Tai是(intrinsic(FR_AMR(PC1)))=5,即最佳可能的模式之一(AMR12.2)。平均无线损害是3.6(参见表格2)。O-MSC的FR_AMR(PC1)的最终Tai值是:Tai(FR_AMR(PC1))=Tai(intrinsic(FR_AMR(PC1)))+Tai(radio(FR_AMR(PC1)))=8.6。对于第二直接编译码器类型,HR_AMR(PC1),计算TAI为10+12.3=22.3。对于第三直接编译码器类型,GSM_EFR,计算TAI为5+7.9=12.9。
该PCM编译码器类型的TAI值计算为1(它的固有的损害)加上所有三个直接编译码器类型的最小TAI,它在这个实例中是8.6。所以PCM得到TAI值9.6。
UMTS_AMR(PC7)(这里其为第二间接编译码器类型)的TAI值,是5(它自己固有的损害)+1(用于PCM)+8.6=14.6。
在无线接入上具有GSM_FR的另一个实例中SCL可以是:
1.PCM
2.FR_AMR(PC1)
3.TAI(tai(PCM)=20+7.9+1=28.9,
      tai(FR_AMR(1)20+7.9+1+5=33.9。)
     )
这个其它GSM发起移动终端仅支持GSM_FR。不支持用于这个的TFO和TrFO,以及所以在A-接口上必须使用PCM。因此在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中第一编译码器是PCM A-规则并且是间接的编译码器类型。PCM固有的Tai值是1。但这里除了包括特定的GSM无线接入,还具有Tai(intrinsic(GSM_FR))=20。进一步,也考虑平均GSM_FR信道的无线损害,参见表格2。在GSM接入条件下这个PCM最终的tai值是:Tai(PCM)=1+20+Tai(radio(GSM_FR)=28.9。
FR_AMR(PC1)也仅是间接编译码器候选。它的TAI可以仅出现如上述计算的Tai(PCM)的“上面”。这个FR_AMR(PC1)可以用于没有另外的无线损害的BICN中。所以具有那个GSM_FR无线接入的Tai(FR_AMR(PC1))产生Tai(FR_AMR(1))=Tai(PCM)+5=33.9。
在另一个实例中:该移动终端经由它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标识作为具有坏的声音设计的一个,并且在该SCL中例如把6损害点增加到所有编译码器类型入口的所有Tai值。随后实例2的Tai(FR_AMR(PC1))增加到39.9。
中间节点实例
以下过程可以用于中间节点中TAI虚拟编译码器。典型地中间节点(I-MSC)检查到来的支持的编译码器列表,移走它未知的或者它的MGW-候选不支持的入口,并向前发送该修改的列表。因此“传统”MSC-服务器简单地从该列表中删除该TAI入口。有TAI-能力的中间节点(例如I-MSC)向前发送该TAI入口,但潜在地修改该入口。与已删除的编译码器入口相关联的Tai值也将删除。除非考虑代码转换阶段或用户平面(在I-MGW内)的其它处理,不修改其它剩下的Tai值。
在有TAI-能力的节点中移动GSM_EFR后,以下实例示出了如上所述的同样到来的SCL+TAI。
1.FR_AMR(PC1)
2.HR_AMR(PC1)
3.PCMA-规则
4.UMTS_AMR(PC7)
5.TAI(   tai(FR_AMR(PC1)),
         tai(HR_AMR(PC1)),
         tai(PCM),
         tai(UMTS_AMR(PC7))
     ).
在传统中间节点中移动GSM_EFR和TAI后,下一个实例示出了如上所述的同样到来的SCL+TAI。
1.FR_MR(PC1)
2.HR_AMR(PC1)
3.PCMA-规则
4.UMTS_AMR(PC7)
注意该“传统”MSC-服务器,在这个阶段,完全删除该TAI IE,因为它们不识别它。
如果中间节点需要应用或者预见用于无论什么原因的代码转换,或者必需选择编译码器,例如由于补充业务,或者必需考虑其它用户平面处理,例如会议设备,和想要发起新的编译码器协商用于剩余路径,那么可以利用以下可能性:
情况A)在移走它不支持的所有编译码器入口后,该节点从到来的SCL选择到来路径的编译码器。它可以,例如,选择具有最小Tai值(如果将优化声音质量)的编译码器,或者另一个编译码器类型(如果将优化其它标准)。
如果我们采用上面的实例,移走GSM_EFR,但保存TAI值,那么应该选择FR_AMR(PC1)用于最佳声音质量。
在选择后,该节点设计新的具有或不具有从到来的SCL复制的所有或一些编译码器的输出SCL+Tai。然后该输出的SCL的Tai值将已经选择的编译码器的Tai值考虑在内。如果这个已经选择的编译码器再一次包括在该输出的SCL中,并且没有信号处理插入在这个I-MGW中,那么它的Tai值也被不修改的复制。
在该输出的SCL中所有其它编译码器入口得到加到已选择的编译码器的Tai值上的它们自己固有Tai值。
在相同上面的实例中,该输出SCL+TAI将是:
1.FR_AMR(PC1)
2.HR_AMR(PC1)
3.PCMA-规则
4.UMTS_AMR(PC7)
5.TAI(     tai(FR_AMR(PC1))   =8.6,
           tai(HR_AMR(PC1))   =19.6
           tai(PCM)           =9.6,
           tai(UMTS_AMR2(PC7))=14.6
     )
然而,如果在这个I-MGW中插入信号处理,例如会议设备,回波消除,或需要解码和再编码的其它设备,那么这个信号处理的损害必须增加到已经预先选择的编译码器的TAI值上。输出SCL的所有编译码器候选得到它们每个固有的损害加上预先选择的编译码器的TAI加上有该信号处理引起的损害。
在同样上面的实例中,具有示例信号处理损害为4,输出SCL+TAI将是:
1.FR_AMR(PC1)
2.HR_AMR(PC1)
3.PCMA-规则
4.UMTS_AMR(PC7)
5.TAI(      tai(FR_AMR(PC1))  8.6+4+5=17.6,
            tai(HR_AMR(PC1))  8.6+4+10=22.6
            tai(PCM)          8.6+4+1=13.6,
            tai(UMTS_AMR(PC7))8.6+4+5=17.6
    )
情况B)该节点没有在这点选择编译码器,而是等待第二编译码器选择返回的结果。例如,这对BICC-SIP交互工作是重要的。然后构造输出SCL,具有或不具有全部或一些从到来的SCL复制的编译码器。然后输出SCL的Tai值将在到来的链路上最可能的编译码器的Tai值考虑在内。这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具有最低Tai值的编译码器(为了最佳质量的优化)或者另一编译码器(例如,如果其为了其它标准的优化)。编译码器类型直接从到来的SCL复制到输出的SCL保持它们的Tai值不变。输出SCL中所有其它编译码器入口得到增加到到来链路的最可能编译码器的Tai值上的它们自己固有的Tai值。
在同样上面的实例中,包括G.729的SIP邀请的输出SCL+TAI将是:
1.AMR(PC1)
2.G.729
3.PCMA-规则
4.AMR(PC7)
5.TAI(    tai(AMR(PC1)    8.6+0  =8.6,
          tai(G.729)      8.6+10 =18.6
          tai(PCM)        8.6+1  =9.6,
          tai(AMR(PC7))   8.6+5  =13.6
     )
这个计算假设这次代码转换可以在AMR和没有PCMA规则的中间步骤的任何其它编译码器之间的MGW内完成。注意该SIP邀请不在FR_AMR和UMTS_AMR之间区分,但仅简单地提供AMR。
如果该中间节点需要考虑在连接的MGW中另外的用户平面修改,那么这些用户平面修改的损害也可能增加到所有输出的tai值。
在同样上面的实例中,包括G.729和信号处理损害为4的SIP邀请的输出SCL+TAI将是:
1.AMR(PC1)
2.G.729
3.PCMA-规则
4.AMR(PC7)
5.TAI(    tai(AMR(PC1))    8.6+4+5    =17.6,
          tai(G.729)       8.6+4+10   =22.6
          tai(PCM)         8.6+4+1    =13.6,
          tai(AMR(PC7))    8.6+4+5    =17.6
     )
及时地在后面的点,当第二编译码器协商的结果得到报告返回,即当输出路径的选择的编译码器是已知时,那么中间节点为第一、到来呼叫支路执行编译码器选择,将第二选择的编译码器和它的Tai值和到来的SCL的Tai值都考虑在内。
终止节点实例
在终止节点中可以执行以下过程用于TAI虚拟编译码器。该终止节点(例如t-MSC服务器)首先从它不支持的到来的I-SCL+Tai中移走所有的编译码器类型。
如果该终止节点不是有TAI-能力的,那么它从I-SCL中移走Tai编译码器,并且另外决定是传统的和所有的考虑在这里结束。
如果该终止节点是有TAI-能力的,那么它询问终止接入并建立终止T-SCL+Tai。用于上述的规则是与发起O-SCL+Tai的规则一样的(参见上面)。
如果在该I-SCL中Tai值丢失,那么使用一些默认Tai值。
该终止节点随后计算所有可能的n*k个编译码器组合,即在到来的I-SCL+Tai中所有的n个编译码器和终止T-SCL+Tai中k个编译码器,总计,端到端“e2e-Tai”值。
如果该最佳化标准是声音质量,那么选择具有最低e2e-Tai值的编译码器组合。如果该最佳化标准是不同的,那么计算的总e2e-Tai值用于排除超过某一最大Tai门限的所有组合,随后在剩余的候选中作出选择。
在终止节点的这个选择过程定义两个编译码器:
-终止接入的编译码器(“终止编译码器”)和
-到来的路径的编译码器(典型地核心网中的编译码器)。
在TrFO标准中(TS 23.153)这也称作“选择的编译码器”。
理想地,终止编译码器和选择的编译码器都是相同的。
然后反向发送该选择的编译码器。考虑终止编译码器和选择的编译码器,计算和分配Tai值。现在“反向”计算这个Tai值,即不考虑从发起接入到这个终止点的到来的路径,但这次该路径是从终止终端反向的。这允许中间节点和最终发起节点为它们呼叫的部分选择最佳编译码器(理想地这是再次选择的编译码器)。
另外,终止节点构建反向发送的“可用的编译码器列表”(ACL)用于该呼叫未来的修改。同样这个ACL具有相关联的“反向”计算的Tai值,即恰恰相同的方式好像该ACL是在相反方向呼叫建立的发起SCL,有一个例外:没有包括在到来的I-SCL中的编译码器现在已经从该ACL中排除。
在呼叫建立后,该发起节点具有建立呼叫路径的准确端到端的TAI值,因为在反向的路径中在已经选择完成后已经恰当地考虑所有最终Tai值。在发起节点可用的ACL+Tai给出了关于其它可选择的编译码器候选和与它们相关联的Tai值的良好概括。该发起节点也知道在相邻CN-部分选择的编译码器和发起编译码器,即该编译码器最终在发起接入上选择。
该终止MSC具有从到来SCL+Tai和它自己的选择过程中得到的相似信息。它不完全知道在反向的过程中最终决定是什么,但具有该Tai-估计是足够好的最高可能性。该终止节点完全知道在相邻CN-部分中选择的编译码器和终止编译码器。
在与TrFO标准不同的可选择的方法中,为了允许在该路径中所有节点尤其终止节点具有准确的关于建立的路径积累的损害的知识,在前向方向中发起MSC再次发送一种ACL,这次具有正确计算的TAI值,如现在发起编译码器和所有选择的编译码器准确知道。
理想地这些确定的编译码器是相同的,尽管这不是必需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的编译码器在所有CN-部分中是相同的/兼容的,并对或者发起编译码器或者终止编译码器是相同的/兼容的。在一些情况下,通过该CN沿着该路径选择不同的选择的编译码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接入编译码器(发起编译码器和终止编译码器)随后对在它们的相邻CN部分中它们下一个选择的编译码器是兼容的。
切换实例
可以在切换情况中实现TAI虚拟编译码器的以下过程。在发起侧,当需要执行切换时,然后发起节点询问目标无线接入,并确定目标X-SCL+Tai,准确地如确定O-SCL+TAI或者T-SCL+TAI。然后它执行相似的编译码器选择过程如终止节点已经为呼叫建立所做的,考虑前面接收的ACL+Tai和这个新的X-SCL+Tai。典型地,迄今为止选择的编译码器应该在最佳组合中并且仅需要确定新的发起目标编译码器。在大多数情况下,该新的发起编译码器将与该旧的发起编译码器是相同的/兼容的。在那种情况下,可以执行该切换而不会影响CN和剩余的呼叫路径。相似的过程用于在终止侧的切换以及其它中间-呼叫修改。
已经描述的内容是用于实现和使用TAI部分的各种技术。用这个附加的TAI信息,该编译码器选择相比传统的技术基本上提高了。语音质量和例如比特率节约之间的平衡可以调整地更精确,即在一些情况下另外的代码转换是可能的(以保存传输成果),而在其它的情况下使用PCM。用传统的技术,这个决定总是基于“空洞的”假设。
本发明的技术是灵活的并可以应用于通信路径中各种损害。如提到的,本发明的技术也是反向兼容的。而且,可以在支持编译码器协商(TFO,BICC,SIP,其它)的电信协议上和之间利用本发明的技术。它也可以在ISUP中利用。因此,无线或其它网络运营商可以提高声音质量甚至在复杂的呼叫方案下,并和其它限制条件一起平衡和优化该声音质量,该其它限制条件允许网络运营基本地减少的运营代价(较低的比特率,较低的代码转换代价)。终端消费者察觉到更好的声音质量。设备提供商可以利用更好的决定标准并且各种呼叫情况可以以更协调并因此全面更简单的方式来处理。
因此,总结所述,在一个实例中,提供用于在包括多个节点(102-112)的通信网络(100)中控制连接的建立或修改的方法,其中连接(113)将在选择的节点(108-112)之间建立或修改。至少该节点(102-106)之一适合使用一个或多个沿着该连接(113)的编码方案。从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122)中选择该编码方案,该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122)潜在地影响连接质量单个量,并且其中在包括关于连接质量的信息的该节点之间发送指示器(124)。该指示器(124)包括多个对应于单个编码方案的单个值(126),每个值(126)指示与相应支持的编码方案(122)相关联的期望积累的损害。
在另一个实例中,提供节点(102-112)用于在包括多个节点(102-112)的通信网络(100)中控制连接的建立或修改,其中该节点(102-112)具有到至少一个其它节点(102-112)的接口。该节点(102-112)适合建立或修改连接(113)的至少一部分并适合使用一个或多个沿着该连接(113)的编码方案。从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122)中选择该编码方案,该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122)潜在地影响连接质量单个量。部分地根据在控制消息(119)中接收的指示器(124),可操作该节点(102,112)以控制连接(113)的一部分的建立。该指示器(124)包括关于连接质量的信息。该指示器(124)包括多个相应于每个编码方案的单个值(126),每个值(126)指示与相应支持的编码方案(122)相关联的期望积累的损害。
尽管主要考虑语音编译码器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应用于可以影响服务质量的其它实体,例如视频编译码器/视频代码转换器,丰富的媒体适配器/代码转换器,丰富的媒体滤波器,会议设备,回波抑制器,噪声减少设备等。尤其,本发明应用于包括视频代码转换器的多媒体传输,这里TAI值代表视频损害。在这些应用情况下应该单独为每个媒体(语音,视频,其它)表示TAI-值。
虽然参考特殊的实施方案描述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描述和示出的特定实施方案。因此,可以理解这个公开仅是示例性的。因此,它意味着本发明仅限于所附于此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用于在包括多个节点的通信网络中控制连接的建立或修改的方法,其中,连接将在选择的节点之间建立或修改,并且至少一个所述节点适合使用一个或多个沿着所述连接的编码方案,其中,从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中选择所述编码方案,该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潜在地影响连接质量单个量,并且其中,在所述节点之间发送包括关于连接质量的信息的指示符,其中,所述指示符包括多个相应于单个编码方案的单个值,每个值指示与相应支持的编码方案相关联的期望积累的损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连接包括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一个或多个节点控制;和
其中,关于编码方案的单个级联的多个候选路径通过任何前面的阶段到达现在的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的每个值指示与所述现在阶段的所述相应支持的编码方案相关联的所述积累的损害和沿着从通向所述现在阶段的多个候选路径中选择的一个特定候选路径的任何编码方案的所述损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的候选路径是最少损害的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积累的损害包括由于与所述编码方案相关联的代码转换器执行的处理引起的损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积累的损害包括由于无线损害引起的损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控制节点和由所述控制节点控制的有效负载节点,其中,在控制节点之间、在有效负载节点之间或在有效负载和控制节点之间发送所述指示符并且在有效负载节点之间建立所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的每个阶段适合于根据相应阶段的所述支持的编码方案更新所述指示符的所述值。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最初从发起阶段转发到终止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由于相应阶段支持的编码方案引起的损害,所述终止阶段或任何中间阶段更新所述指示符的所述值,随后根据所述指示符的所述更新的值选择用于所述连接的所述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更新的指示符或从更新的指示符得到的消息通过任何中间阶段返回到所述发起阶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最终选择的终止接入和最终选择的候选路径,由所述中间阶段和所述发起阶段反向逐步地计算更准确的损害积累,并且从一个阶段传递到另一阶段,这样在所述发起阶段内,更准确地知道所述选择的候选路径的总累积的损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有选择完成后,所述发起阶段则在前向通过任何中间阶段将具有所述更准确计算的积累损害的指示符发送到所述终止阶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0到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依照选择的候选路径,所述发起阶段的节点和所述任何中间阶段的节点使用编码方案。
1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权利要求或权利要求10到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是语音、视频或多媒体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权利要求或权利要求10到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节点适合于发送包含支持的编码方案的列表的消息,并且其中,所述指示符的所述单个值作为所述列表中虚拟入口被发送。
17.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控制连接的建立或修改的节点,所述通信网络包括所述节点和至少一个其它节点,其中,所述节点具有到至少一个其它节点的接口,并且其中,所述节点适合于建立或修改所述连接的至少一部分并适合于使用一个或多个沿着所述连接的编码方案,其中,从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中选择所述编码方案,该多个支持的编码方案潜在地影响连接质量单个量,并且其中,部分地根据在控制消息接收的指示符,操作所述节点以控制连接的一部分的建立,所述指示符包括关于连接质量的信息,其中,所述指示符包括多个相应于单个编码方案的单个值,每个值指示与相应支持的编码方案相关联的期望积累的损害。
CN2005800513158A 2005-08-16 2005-08-16 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单个编译码器路径损害指示器 Active CN1012736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5/008901 WO2007019872A1 (en) 2005-08-16 2005-08-16 Individual codec pathway impairment indicator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3644A CN101273644A (zh) 2008-09-24
CN101273644B true CN101273644B (zh) 2012-08-15

Family

ID=36384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513158A Active CN101273644B (zh) 2005-08-16 2005-08-16 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单个编译码器路径损害指示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17617B2 (zh)
EP (1) EP1915878B1 (zh)
CN (1) CN101273644B (zh)
CA (1) CA2618998C (zh)
ES (1) ES2433475T3 (zh)
WO (1) WO20070198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3388B2 (en) * 2005-11-30 2013-09-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speech stream conversion
US7796516B2 (en) 2006-03-08 2010-09-14 Mcmaster University Adaptive voice packetization
WO2010044082A2 (en) * 2008-10-14 2010-04-22 Slieve Mish Inventions Limited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8345666B2 (en) * 2009-04-29 2013-01-0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Redirecting a call by a circuit switched network to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network
WO2011088892A1 (en) * 2010-01-20 2011-07-2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for selecting an a-interface resour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50840A1 (en) * 2010-03-25 2013-01-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Bandwidth extension usage optimization
EP2668732A1 (en) * 2011-01-27 2013-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to take mobile station preference for channel type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performing codec negotiation
US9026434B2 (en) * 2011-04-11 2015-05-05 Samsung Electronic Co., Ltd. Frame erasure concealment for a multi rate speech and audio codec
CN102448135A (zh) * 2011-11-17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无线语音连续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US9866610B2 (en) * 2011-12-16 2018-01-09 Genband Us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electing a codec pair based on network conditions
KR20130086823A (ko) * 2012-01-26 2013-08-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Ip기반의 베어러 독립 호 제어 환경에서 장애감지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326805B2 (en) * 2013-05-31 2019-06-18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Distributed adaptive bit rate proxy system
US8913524B1 (en) * 2013-06-06 2014-12-1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electing a particular codec list for codec negotiation
US9397947B2 (en) 2014-03-11 2016-07-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Quality of experience for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9660836B2 (en) 2014-05-06 2017-05-23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US9590825B2 (en) * 2014-05-09 2017-03-07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tream creation with limited topology information
US9571552B2 (en) 2014-09-10 2017-02-14 Genband U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electing codecs to optimize resource utilization
FR3026595A1 (fr) * 2014-09-25 2016-04-01 Orange Procede de negociation de codecs dans les reseaux ip
US9484041B1 (en) 2014-09-25 2016-11-01 Hm Electronics, Inc. Backward-compatib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onents
US9408022B1 (en) 2015-03-18 2016-08-02 Hm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961619B2 (en) 2015-05-05 2018-05-0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intelligently and dynamically selecting beacon transmitting nodes in ad-hoc networks
CN108282589A (zh) * 2017-01-06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协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777217B2 (en) 2018-02-27 2020-09-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erformance sensitive audio signal selection
US11665208B2 (en) * 2021-03-23 2023-05-30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routing a SIP message without a parameter identifying a telephone numb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8560A (en) * 1997-09-26 2000-08-22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394455A (zh) * 2000-01-03 2003-01-29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在移动交换中心之间切换的连接的代码转换的方法和系统
US6600738B1 (en) * 1999-10-02 2003-07-29 Ericsson, Inc. Routing in an IP network based on codec availability and subscriber prefere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9072B (fi) * 1999-06-16 2002-05-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kanavakoodaus- ja lomitusmenettelyn valitsemiseksi eräissä pakettidatayhteyksissä
US6493355B1 (en) * 1999-09-27 2002-12-10 Conexant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flexible use of speech coding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567375B2 (en) * 2000-03-13 2003-05-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size dependent link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packet
EP1198146A1 (en) * 2000-10-13 2002-04-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 for the control of a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577227B2 (en) * 2002-04-18 2009-08-18 Alcatel-Lucent Usa Inc. Link adaption in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networks
US20040002339A1 (en) * 2002-06-28 2004-01-0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bandwidth resources
JP4084639B2 (ja) * 2002-11-19 2008-04-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における受付制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受付制御装置及び受付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US7313737B2 (en) * 2003-03-19 2007-12-25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link adaptation
US20050070256A1 (en) * 2003-09-29 2005-03-31 Teck Hu Method of dynamic rate splitting
US7860046B2 (en) 2003-12-08 2010-12-28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earer format type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069451B1 (ko) * 2004-04-14 2011-09-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인접 셀 서비스 수신 방법
US7436901B2 (en) * 2005-04-19 2008-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on of channel cod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interleaving schemes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8560A (en) * 1997-09-26 2000-08-22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00738B1 (en) * 1999-10-02 2003-07-29 Ericsson, Inc. Routing in an IP network based on codec availability and subscriber preference
CN1394455A (zh) * 2000-01-03 2003-01-29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在移动交换中心之间切换的连接的代码转换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17617B2 (en) 2014-08-26
CA2618998C (en) 2014-10-07
US20100161325A1 (en) 2010-06-24
ES2433475T3 (es) 2013-12-11
EP1915878B1 (en) 2013-08-07
CA2618998A1 (en) 2007-02-22
EP1915878A1 (en) 2008-04-30
WO2007019872A1 (en) 2007-02-22
CN101273644A (zh) 2008-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3644B (zh) 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单个编译码器路径损害指示器
US6295302B1 (en) Alternating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4782847B2 (ja) 広帯域コーデック・ネゴシエーション
US6138022A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vocoder sharing feature
US675147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optimizing the fidelity of a speech signal received from a wireless telephony device and transmitted through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US811633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AU2004200598B2 (e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system having dynamic gain control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720322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20100305943A1 (en) Method and node for the control of a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622711B (zh) 用于无声插入描述符(sid)转换的方法、系统
CN1655568B (zh) 提供优化音频质量通信会话的方法和近端电信终端
US20040203802A1 (en) Process for optimizing speech coding as a function of end user device characteristics
JP2003500907A (ja) 遠隔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機能ネゴシエーション
CN103871415A (zh) 实现异系统间语音互通的方法、系统与tfo转换装置
CN101743724B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节点
US8179796B2 (en) Method and node for providing a resource efficient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4988850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接続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ノード
AU756634B2 (en) Alternating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0848503B1 (ko) 오디오 코덱 변경을 이용한 링백톤 대체음 서비스 제공방법, 시스템 및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0738914B1 (ko) 지에스엠망에서의 멀티미디어 링백톤 대체음 서비스 제공방법, 시스템, 서버 및 그를 위한 이동 단말기
Falsafi High Definition Voice Rollout will Benefit all Mobile Us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