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2340A - 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2340A
CN101272340A CNA2008100966261A CN200810096626A CN101272340A CN 101272340 A CN101272340 A CN 101272340A CN A2008100966261 A CNA2008100966261 A CN A2008100966261A CN 200810096626 A CN200810096626 A CN 200810096626A CN 101272340 A CN101272340 A CN 101272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racs
foreign agent
mobile node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66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2340B (zh
Inventor
兰光华
宋军
顾忠禹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096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72340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1471 priority patent/WO200913249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2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2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2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23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支持移动IP的方法,包括:家乡代理在收到移动节点通过外地代理转发来的移动IP注册请求后,向RACS发送移动IP切换通知;RACS收到后,如判断移动节点是在同一RACS范围内移动,则向家乡代理发送外地代理切换通知;家乡代理收到后,根据移动节点的策略决策信息为移动节点选择满足其QoS要求的转发通道,并在完成后向RACS发送携带外地代理IP地址的外地代理切换完成消息;RACS根据外地代理IP地址定位到对应的传输处理单元,并向其下发检索到的策略决策信息和资源预留信息;外地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为移动节点选择满足QoS要求的转发通道,完成后向RACS发送移动IP切换完成消息。

Description

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下一代网络中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中,由于承载网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特别是IP技术,使得其在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
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致力于NGN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ETSI旗下从事NGN标准化研究的主要机构TISPAN(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提出了RACS(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Subsystem: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以解决NGN承载网的QoS问题。
TISPAN提出的RACS的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
AF(Application Function)是应用功能实体,其用于提供要求控制IP承载资源的业务;
SPDF(Service-based Policy Decision Function)是基于业务的策略决策功能实体,它通过Gq’接口接收到AF向其发送的资源请求后,根据该请求检查其是否满足本地策略,并将请求中的资源需求映射成IP QoS参数后,通过Rq接口发送给x-RACF,以请求相应的资源;
x-RACF(generic 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是通用资源接纳控制功能实体,负责完成用户业务的接纳控制。它通常分为A-RACF(Access-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接入资源接纳控制功能实体)和C-RACF(Core-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核心资源接纳控制功能实体)两个部分。A-RACF位于接入网中,其从SPDF接收资源请求后,基于当前网络资源状况和用户的QoS签约信息进行接纳控制决策,接受或拒绝对传输资源的请求。其可以通过e4接口从NASS(NetworkAttachment Sub-System,网络附着子系统)获得网络附着信息和用户的QoS签约信息;C-RACF位于核心网中,其主要负责基于核心网资源的接纳控制。
BGF(Border Gateway Function)是边界网关功能实体,它位于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也可以位于两个核心网之间。SPDF通过Ia接口控制BGF完成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门控、QoS标记、带宽限制、使用测量以及资源同步等功能;
RCEF(Resource Control Enforcement Function)是资源控制执行功能实体,其负责执行x-RACF通过Re接口传送过来的策略,包括二层/三层(L2/L3)媒体流策略,由RCEF完成门控、QoS标记、带宽限制等功能。
NASS(Network Attachment Sub-System)是网络附着子系统,它主要完成对用户附着于接入网络的管理和签约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包括:为用户设备动态提供IP地址,以及其它网络配置参数;对用户进行接入层的鉴权;根据用户业务清单(profile)对用户进行网络接入的授权;根据用户业务清单配置接入网络;管理用户的位置信息。
传输处理功能实体主要负责承载的处理,其结构如图2所示。传输处理功能实体包含三个功能实体:BTF(Basic Transport Function,基本传输功能)、RCEF和BGF。BTF中包括两个功能实体:EFF(Elementary ForwardingFunction,基本转发功能实体)和ECF(Elementary Control Function,基本控制功能实体)。基本转发功能实体主要负责处理业务数据流的转发和递交,而基本控制功能实体主要负责处理与传输相关的控制信息,例如单播/多播路由协议的处理等,完成对传输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移动IP是一种基于IP的移动通信协议。基于该协议,当移动节点在不同网络之间移动时,始终使用同一IP地址,从而保证已有IP网络连接不中断,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移动IP网络的组网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家乡网络、外地网络、移动节点、家乡代理、外地代理和对端通信节点,其中:
移动节点是通信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设备。移动节点从一个接入点移动到其它网络的其它接入点时,仍然可以使用家乡IP地址进行通信;
家乡代理是移动节点所属家乡网络的路由器。该路由器可以截获家乡网络上其它节点发往移动节点的数据报文,然后通过隧道发往移动节点。它同时负责维护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信息;
外地代理是移动节点所在外地网络上的路由器。它为移动节点提供路由功能和数据转发功能;
对端通信节点是正在和移动节点进行通信的对端节点,其可以是移动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静止的网络设备。
移动IP中,移动节点移动到外地网络后的注册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移动节点从家乡网络的接入点移动到外地网络的接入点;
步骤402:移动节点执行网络重入过程;在该过程中,传输处理层实体通常会与NASS交互以完成用户的鉴权、授权和接入信息更新操作,等等;
步骤403:外地代理向移动节点发送移动IP代理通告的消息。该消息中包括外地代理的IP地址、移动IP能力等信息;
步骤404:移动节点发起移动IP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中包括了家乡代理IP地址、家乡IP地址等信息;
步骤405:外地代理收到移动节点的注册请求后,对该请求进行合法性检查,并根据请求中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操作;
步骤406:如果移动节点的注册请求满足要求,外地代理向家乡代理发起移动IP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中包括移动节点的家乡IP地址、外地代理IP地址、鉴权信息和外地代理能力等信息;
步骤407:家乡代理收到从外地代理发过来的注册请求后,对请求的合法性进行检查。如果合法,则在本地数据库中更新该移动节点的绑定表项信息。该绑定表项信息中包含了移动节点的位置和数据转发信息。家乡代理选择一条移动IP隧道。该移动IP隧道是从家乡代理到外地代理的隧道,负责将对端通信节点发给移动节点的报文投递到外地代理。其可以是IP-In-IP隧道、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隧道,也可以是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流量工程隧道,例如MPLS-TE((Multi Protocol LabelSwitching-Traffic Engineer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
步骤408:家乡代理向外地代理发送移动IP注册应答;
步骤409:外地代理收到移动IP注册应答后对访问者列表进行更新。该访问者列表是漫游的移动节点在外地代理上的信息登记表。外地代理根据策略决定是否需要创建移动IP逆向隧道。该移动IP逆向隧道负责将移动节点发出的报文投递到家乡代理;
步骤410:外地代理将移动IP注册应答发送给移动节点。
此后,移动节点可以使用原有家乡IP地址与对端通信节点进行通信,对端通信节点并不能感知移动节点的移动状况。
移动性是指对于用户终端位置的改变而持续接入服务、继续通信的能力。移动性管理是指移动通信网中用户移动所涉及的问题,包括位置管理、切换管理等。移动性管理是移动通信网的核心问题。根据IP网络的层次架构,全IP移动通信网移动性管理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包括:空中接口(物理层)移动切换管理、链路层移动切换管理、网络层移动切换管理、传输层移动切换管理和应用层移动切换管理。
在实际的运营部署中,当用户在不同的IP网络中移动时,需要保证移动用户在新的网络环境内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服务质量保证。如何保证用户在外地网络中能够获得足够的服务质量保证是一个新的问题。
当前的RACS构架并不支持移动IP。具体地,传输处理单元中不包括与移动IP相关的功能实体;当用户移动到新的IP网络内时,RACS无法在新的传输网络中对用户移动后的传输路径进行资源预留和QOS控制,等等。总之,现有的RACS构架对移动IP环境下的接纳控制和服务质量保证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和方法,保证了用户在不同IP网络移动时服务质量连续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支持移动IP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家乡代理在收到移动节点通过外地代理转发来的移动IP注册请求后,向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发送移动IP切换通知;
b、所述RACS收到后,如判断所述移动节点是在同一RACS控制范围内移动,则向所述家乡代理发送外地代理切换通知;
c、所述家乡代理收到后,根据所述移动节点的策略决策信息为所述移动节点选择满足其服务质量要求的转发通道,并在完成后向所述RACS发送携带所述外地代理IP地址的外地代理切换完成消息;
d、所述RACS根据收到的外地代理IP地址定位到对应的传输处理单元,将检索到的所述策略决策信息和资源预留信息下发到所述传输处理单元;
e、所述外地代理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策略决策信息为所述移动节点选择满足用户服务质量要求的转发通道,并在选择完成后,向所述RACS发送移动IP切换完成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步骤e之后还包括:所述RACS收到后,通过一第一资源控制执行功能实体RCEF1向所述家乡代理发送切换完成通知;所述RCEF1收到后,通过所述外地代理向移动节点发送移动IP注册应答。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步骤a中,所述移动IP切换通知中包括外地代理IP地址及家乡代理IP地址;步骤b中,所述RACS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所述外地代理IP地址及家乡代理IP地址判断所述移动节点是否在同一RACS控制范围内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步骤a中,所述移动IP切换通知中还包括移动节点标识、移动节点IP地址;
步骤b中,所述外地代理切换通知中包括所述移动节点标识、移动节点IP地址、外地代理IP地址、家乡代理IP地址和移动节点的策略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步骤c中,所述家乡代理根据所述移动节点的策略决策信息为所述移动节点选择满足其服务质量要求的转发通道,具体包括:
c1、所述家乡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选择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移动IP隧道;
c2、所述家乡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设置合适的移动IP隧道封装参数和入口流量控制策略。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步骤c中,所述外地代理切换完成消息中还包括:移动节点标识、移动节点IP地址、家乡代理IP地址。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步骤e中,所述外地代理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策略决策信息为所述移动节点选择满足用户服务质量要求的转发通道,具体包括:
e1、所述外地代理根据所述策略决策信息选择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移动IP逆向隧道;
e2、所述外地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设置合适的外地网络QoS参数;所述外地网络QoS参数是外地代理对从移动IP隧道中收到的数据包解封装后,在外地网络进行转发时所设置的QoS参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包括传输处理功能实体,
所述传输处理功能实体中包括一外地代理和一家乡代理;
所述外地代理和家乡代理与传输处理单元中的资源控制执行功能实体RCEF通过一通信接口相连,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传递移动IP事件及移动性切换辅助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包括外地代理节点或家乡代理节点,
所述外地代理节点中包括外地代理功能和资源控制执行功能实体RCEF;其和所述RACS之间有一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传递策略决策信息、移动IP切换事件及辅助信息;
所述家乡代理节点中包括家乡代理功能和所述RCEF;其和所述RACS之间有一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传递策略决策信息、移动IP切换事件及辅助信息。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在移动IP环境下,移动用户在同一RACS之下、不同传输处理单元之间移动时保证业务服务质量的连续性,不影响现有移动IP流程,上层业务系统不需要感知用户的移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TISPAN的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的架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TISPAN架构中传输处理功能实体的结构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移动IP网络的组网结构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移动IP中移动节点的注册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节点在WLAN环境下的移动场景;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家乡代理和RCEF、BTF的逻辑关系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地代理和RCEF、BTF的逻辑关系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家乡代理、外地代理部署方式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家乡代理、外地代理部署方式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节点在RACS下的移动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IP切换触发的资源更新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以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为示例,给出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5为WLAN环境下移动节点移动的场景示意图。在WLAN环境中,移动节点通过IEEE 802.11a/b/g空中接口与WLAN接入点(AP,AccessPoint)通信。接入控制器(AC,Access Controller)为移动节点提供鉴权、授权等服务。AP通常通过汇聚交换机接入到汇聚网络(以太网、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等网络),汇聚网络与AC相连。RACS对用户发起的业务请求进行接纳控制,并在AC、汇聚网络和汇聚交换机上进行资源预留以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
在图5中,AP1和AP2通过汇聚交换机1接入到汇聚网络1,AP3和AP4通过汇聚交换机2接入到汇聚网络2。汇聚网络的组网技术可以是ATM网络、以太网、帧中继等,相应地,汇聚交换机可以是ATM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帧中继交换机等。AC1和AC2下行分别连接汇聚网络1和汇聚网络2,上行接入到MPLS网络。RACS对AC1、AC2、汇聚网络1、汇聚网络2、SW1和SW2等实体的传输资源进行源控制。图中描绘了移动节点MN从AP2移动到AP3的接入范围,接入控制点也从AC1转移到AC2。在WLAN中,接入控制器AC、汇聚交换机和汇聚网络即为传输处理功能实体。图中,虚线上的实心圆圈表示RACS对传输处理功能实体的控制点。
在本发明中,家乡代理HA和RCEF、BTF的逻辑关系如图6所示。家乡代理和RCEF、BTF之间有通信接口。RCEF与家乡代理的通信接口为Mh。外地代理和RCEF、BTF的逻辑关系如图7所示。外地代理FA和RCEF、BTF之间有通信接口。RCEF与外地代理的通信接口为Mf。
结合上述两种外地代理、家乡代理与RCEF的逻辑关系,本发明给出两个较佳的部署方式。
部署方式1
在实际部署时,一种较佳的部署方式如图8所示。RACS通过Re接口对传输处理单元中的RCEF进行控制,外地代理所在传输节点中的RCEF通过Mf接口对外地代理进行控制,本地代理所在传输节点中的RCEF通过Mh接口对家乡代理进行控制。所述传输节点具备基本的传输处理功能,通常是路由器等设备。家乡代理和外地代理之间有通信接口,二者的通信内容为移动IP信令和移动节点业务数据。
部署方式2
另外一种较佳的部署方式如图9所示。图中,家乡代理和外地代理分别是一个独立的实体,通常是实现了移动IP功能的路由器设备等。家乡代理和外地代理中包括RCEF功能实体。RACS通过Re接口分别对外地代理和家乡代理中的RCEF进行控制。家乡代理和外地代理之间有通信接口,通信内容为移动IP信令和移动节点业务数据。
本发明不限于WLAN环境,针对上述部署方式1,给出一个移动节点移动的场景示意图。图10说明了移动节点在不同IP网络,同一资源接纳控制系统范围内移动时的一个抽象场景。传输网络由家乡网络和外地网络组成,两者能互连互通。家乡网络中由传输处理单元1为移动节点提供服务,传输处理单元1中有家乡代理和策略控制执行实体1;外地网络中由传输处理单元2为移动节点提供服务,传输处理单元2中有外地代理和策略控制执行实体2。传输处理单元1和传输处理单元2均由同一个RACS控制。RACS与AF、NASS两者都有通信接口。图中描述了移动节点从一个传输处理功能单元(传输处理单元1)移动到另外一个传输处理功能单元(传输处理单元2)的场景。
在本发明中,移动节点终端用户移动到新的传输处理单元后,由新的传输层处理实体触发RACS完成资源和策略的更新操作。在本实施用例中,家乡代理和外地代理之间是MPLS网络,家乡网络为ATM网络,外地网络为以太网。针对图10的移动节点移动示意图,资源和策略的更新流程如图11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1101:移动节点从家乡网络的传输处理功能单元(传输处理单元1)移动到外地网络的一个传输处理功能单元(传输处理单元2);
步骤1102:移动节点执行网络重入过程。在该过程中,传输处理功能单元通常会与网络附着系统(NASS)交互以完成用户的鉴权、授权和接入信息更新操作,等等;
步骤1103:传输处理单元2中的外地代理向移动节点发送移动IP外地代理通告的消息;
步骤1104:移动节点向外地代理发起移动IP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中包括了该移动节点的家乡代理IP地址、家乡IP地址等信息;
步骤1105:外地代理收到移动节点的注册请求后,对该请求进行合法性检查,并根据请求中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操作。若检查通过,外地代理向家乡代理发起移动IP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中包括移动节点的家乡IP地址、外地代理IP地址、鉴权信息和外地代理能力等信息;
步骤1106:家乡代理向RCEF 1发送移动IP切换事件通知。RCEF 1将该事件通知给RACS。通知中携带用于指导RACS做移动性切换的辅助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移动节点标识、用户终端IP地址、外地代理IP地址、家乡代理IP地址、应用功能(AF)标识信息、网络附着子系统(NASS)标识信息;
步骤1107:RCEF 1将收到的移动IP切换事件通知给RACS;
步骤1108:RACS收到移动IP切换通知后,进行移动用户的移动性决策以判断移动用户是否在同一RACS的控制范围内移动。若是,则RACS通过移动节点标识在自身数据库中检索该用户的资源预留和策略决策信息。RACS在新的传输处理单元上为该移动节点的业务预留相等的资源,然后执行步骤1109。
RACS通过移动IP切换通知中的信息判断移动用户的移动状态,而判断方法是:RACS根据该通知中携带的家乡代理IP地址和外地代理IP地址信息判断外地代理是否属于自身的控制范围。
步骤1109:RACS向当前传输处理单元中的RCEF 1发送外地代理切换通知。该通知中包括移动节点标识、移动节点IP地址、外地代理IP地址、家乡代理IP地址信息和移动节点的策略标识;
步骤1110:RCEF 1将外地代理切换通知发送给家乡代理;
步骤1111:在本实施例中,家乡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选择具有特定服务质量的移动IP隧道。该移动IP隧道为从家乡代理到外地代理的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MPLS隧道。家乡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设置特定的移动IP隧道封装参数和入口流量控制策略。流量控制策略为限速、丢包等;
步骤1112:家乡代理向RCEF 1发送外地代理切换完成的通知消息;
步骤1113:RCEF 1向RACS发送外地代理切换完成的通知消息。
步骤1114:RACS根据步骤1108检索到的资源预留和策略决策信息在当前传输处理单元(传输处理单元2)上预留资源并在RCEF 2上安装策略决策。
步骤1115:RCEF 2将收到的策略决策信息安装到本地数据库中,然后将策略决策信息发送给外地代理。
步骤1116:外地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为移动用户选择合适的转发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外地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选择具有特定服务质量的移动IP逆向隧道。该移动IP逆向隧道为从外地代理到家乡代理的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MPLS隧道;
外地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设置特定的移动IP隧道封装参数和入口流量控制策略,流量控制策略为是限速、丢包等;
外地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设置合适的出隧道后入外地网络的QOS参数。在本实施用例中,外地代理选择具有特定服务质量保证的VLAN ID作为移动节点的外地网络QOS参数。对于以太网,选择具有特服务质量保证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ID;
步骤1117:外地代理向RCEF 2发送移动IP切换完成的通知消息;
步骤1118:RCEF 2将收到的移动IP切换完成的通知消息发送给RACS;
步骤1119:RACS通知RCEF 1切换完成;
步骤1120:RCEF 1将收到的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发送家乡代理;
步骤1121:家乡代理收到切换完成的通知后,向外地代理发送移动IP注册应答,完成移动IP注册过程;
步骤1122:外地代理向移动节点发送移动IP注册应答。
此后,移动节点可以使用原有家乡地址与对端通信节点通信,对端通信节并不感知移动节点的移动状况,且移动节点在外地网络中能够继续获得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业务。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支持移动IP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家乡代理在收到移动节点通过外地代理转发来的移动IP注册请求后,向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发送移动IP切换通知;
b、所述RACS收到后,如判断所述移动节点是在同一RACS控制范围内移动,则向所述家乡代理发送外地代理切换通知;
c、所述家乡代理收到后,根据所述移动节点的策略决策信息为所述移动节点选择满足其服务质量要求的转发通道,并在完成后向所述RACS发送携带所述外地代理IP地址的外地代理切换完成消息;
d、所述RACS根据收到的外地代理IP地址定位到对应的传输处理单元,将检索到的所述策略决策信息和资源预留信息下发到所述传输处理单元;
e、所述外地代理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策略决策信息为所述移动节点选择满足用户服务质量要求的转发通道,并在选择完成后,向所述RACS发送移动IP切换完成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e之后还包括:所述RACS收到后,通过一第一资源控制执行功能实体RCEF1向所述家乡代理发送切换完成通知;所述RCEF1收到后,通过所述外地代理向移动节点发送移动IP注册应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所述移动IP切换通知中包括外地代理IP地址及家乡代理IP地址;步骤b中,所述RACS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所述外地代理IP地址及家乡代理IP地址判断所述移动节点是否在同一RACS控制范围内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所述移动IP切换通知中还包括移动节点标识、移动节点IP地址;
步骤b中,所述外地代理切换通知中包括所述移动节点标识、移动节点IP地址、外地代理IP地址、家乡代理IP地址和移动节点的策略标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所述家乡代理根据所述移动节点的策略决策信息为所述移动节点选择满足其服务质量要求的转发通道,具体包括:
c1、所述家乡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选择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移动IP隧道;
c2、所述家乡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设置合适的移动IP隧道封装参数和入口流量控制策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所述外地代理切换完成消息中还包括:移动节点标识、移动节点IP地址、家乡代理IP地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e中,所述外地代理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策略决策信息为所述移动节点选择满足用户服务质量要求的转发通道,具体包括:
e1、所述外地代理根据所述策略决策信息选择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移动IP逆向隧道;
e2、所述外地代理根据策略决策信息设置合适的外地网络QoS参数;所述外地网络QoS参数是外地代理对从移动IP隧道中收到的数据包解封装后,在外地网络进行转发时所设置的QoS参数。
8、一种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包括传输处理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处理功能实体中包括一外地代理和一家乡代理;
所述外地代理和家乡代理与传输处理单元中的资源控制执行功能实体RCEF通过一通信接口相连,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传递移动IP事件及移动性切换辅助信息。
9、一种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包括外地代理节点或家乡代理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地代理节点中包括外地代理功能和资源控制执行功能实体RCEF;其和所述RACS之间有一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传递策略决策信息、移动IP切换事件及辅助信息;
所述家乡代理节点中包括家乡代理功能和所述RCEF;其和所述RACS之间有一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传递策略决策信息、移动IP切换事件及辅助信息。
CN200810096626A 2008-04-30 2008-04-30 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2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6626A CN101272340B (zh) 2008-04-30 2008-04-30 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PCT/CN2008/071471 WO2009132492A1 (zh) 2008-04-30 2008-06-27 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6626A CN101272340B (zh) 2008-04-30 2008-04-30 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2340A true CN101272340A (zh) 2008-09-24
CN101272340B CN101272340B (zh) 2012-09-26

Family

ID=40006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66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2340B (zh) 2008-04-30 2008-04-30 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72340B (zh)
WO (1) WO200913249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079A (zh) * 2011-03-28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分流连接移动性支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30170B (zh) * 2008-11-03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7113230A (zh) * 2015-12-17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标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5577B (zh) * 2021-08-31 2024-02-27 联通沃音乐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切换Socks5代理服务器节点的系统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25030T2 (de) * 2002-12-09 2009-02-05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zur Unterstützung der IP-Mobilität, dazugehöriges System und dazugehörige Vorrichtungen
CN100450276C (zh) * 2005-02-01 2009-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ip网络中外地代理向移动节点转发报文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170B (zh) * 2008-11-03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2711079A (zh) * 2011-03-28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分流连接移动性支持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130018A1 (zh) * 2011-03-28 2012-10-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分流连接移动性支持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11079B (zh) * 2011-03-28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分流连接移动性支持的方法及系统
CN107113230A (zh) * 2015-12-17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标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873478B2 (en) 2015-12-17 2020-12-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GRE tunnel identifier
US11817970B2 (en) 2015-12-17 2023-1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GRE tunnel identifi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32492A1 (zh) 2009-11-05
CN101272340B (zh)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7154B2 (en) Heterogeneous mobile radio system
AU2001276315B2 (en)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 QOS-oriented handoff between a first and a second ip-based, especially mobile IPV6-based, communication path, between a mobile node (MN) and a correspondent node (CN)
JP4472537B2 (ja) パケット制御装置、認証サーバ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Moon et al. RSVP extensions for real-time services in wireless mobile networks
Manner et al. Evaluation of mobil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interaction
CN114556992A (zh) 移交期间时间敏感桥的配置
EP2137903B1 (en) Interface selection in a moving network
Bi et al. Mobility management for intro/inter domain handover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EP1871050B1 (en) Wimax network, Wimax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of handling QoS
EP1547413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and radio system
JP2013123243A (ja) 電気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電気通信方法
EP1277361B1 (en) Architecture and packet routing in a multi-bearer-type network
CN100563163C (zh) 一种ngn网络系统及实现移动性管理的方法
CN101072425A (zh) 一种无线演进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272340B (zh) 一种racs支持移动ip的系统及方法
CN101141784A (zh) 一种跨接入设备的空闲态寻呼的方法、接入设备和系统
CN1983870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99717B (zh) 一种移动ip的实现系统和方法
CN101442507B (zh) 一种WiMAX网络和3GPP网络融合的方法与系统
CN102378358B (zh) 一种实现多连接的架构及方法
Palmieri An MPLS-based architecture for scalable Qo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in converged multiservice mobile IP networks
Dell'Uomo et al. An all-IP solution for QoS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AAA in the 4G mobile networks
CN101207611A (zh) 多制式通信网络中保证服务质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546356B (zh) 一种保证标识网中移动节点服务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29383B (zh) 跨接入网关切换时建立业务流映射的控制方法、目标接入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Yuying

Inventor before: Lan Guanghua

Inventor before: Song Jun

Inventor before: Gu Zhongy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20

Address after: 056000 Hebei city of Handan province Linzhang County Bai He Ji Xiang Zhang Baihe Village East Ring No. 8 South Street

Patentee after: Guo Yuying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legal department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41002 No. two, No. 5, West Road, Xiangshan District, Guilin,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o Yuying

Address before: 056000 Hebei city of Handan province Linzhang County Bai He Ji Xiang Zhang Baihe Village East Ring No. 8 South Street

Patentee before: Guo Yuying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4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