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7339A - 广播网络、基站及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广播网络、基站及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7339A
CN101257339A CNA2007100853540A CN200710085354A CN101257339A CN 101257339 A CN101257339 A CN 101257339A CN A2007100853540 A CNA2007100853540 A CN A2007100853540A CN 200710085354 A CN200710085354 A CN 200710085354A CN 101257339 A CN101257339 A CN 101257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broadcast
base station
base band
ban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53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7339B (zh
Inventor
赵其勇
张运红
赵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853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573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0355 priority patent/WO200810412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257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7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7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7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02Arrangements for relay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 H04H20/06Arrangements for relay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among broadcast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广播网络、基站及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本发明中,用于补盲的小功率广播基站和/或广播直放站与其它网络的基站共用一套部件提供主控、传输和时钟,降低了广播网络的补盲网络的建设成本。将广播直放站做成射频单元形式,共享其它网络基站的公共模块,通过该公共模块提供主控、传输和时钟,使得远程直放站可配置、可管理。多模终端对广播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和多模终端在测量时的位置信息通过其它网络上报到网络侧功能实体,该网络侧功能实体根据测量结果和位置信息确定广播网络的盲区位置,从而能够在不增加维护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盲区定位。

Description

广播网络、基站及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广播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普及,以及数字电视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手机电视在国内已逐渐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手机电视的实现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基于地面广播的方式,包括欧洲的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简称“DVB-H”)技术、韩国的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Digital MultimediaBroadcasting-Terrestrial,简称“DMB-T”)技术、以及美国高通(Qualcomm)推出的Media FLO技术等;第二种是基于卫星传播的方式,包括韩国的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Satellite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简称“S-D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简称“CMMB”)技术;第三种则是基于移动网络的第三代协作项目组织(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简称“MBMS”)技术和流媒体技术。
其中,地面和卫星广播型体制是基于传统数字电视广播模式改进的,针对手持终端所优化开发的一项技术,可以向使用电池的移动手持终端同时传送多个视频频道和音频频道。
该广播型体制由于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下行单向信息广播模式、不用考虑频率复用、整个区域发送完全一致的内容,因而可以采用大区制覆盖模式。也就是说,相对于传统的蜂窝网络,广播型体制网络中单个小区的覆盖范围更大。现有广播网络通常采用高站址,高功率,高增益天线等方式实现大区制覆盖模式,减少网络中的基站数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区制覆盖模式也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覆盖区域内存在一定数目盲区。为了减少盲区,广播型体制网络的大区制组网形式一般为:大功率基站辅助一定数量的同频/异频广播直放站或小功率广播基站来实现目标区域的全覆盖,如图1所示。
一般地,大功率基站构成的网络称为主站网络,同频/异频广播直放站或小功率广播基站构成的网络称为补盲网络,各类基站的主要性能如表1所示。
Figure A20071008535400071
表1
现有技术中,提供手机电视功能的除了上述大区制覆盖模式的广播型体制网络外,还有传统的蜂窝网络。如3GPP/3GPP2/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简称“WiMAX”)等蜂窝网络提供点播和组播性质的手机电视节目。由于深度覆盖和容量需求,传统3GPP/3GPP2/WiMAX蜂窝网络经过多次小区分裂,如今站址已经非常密集。因此,在建设广播型体制手机电视网络的过程中,希望能重用已有蜂窝网络的资源,以降低广播网络中补盲网络建设成本。
目前,在广播型网络补盲网络建设过程中,同频/异频广播直放站或小功率广播基站作为独立物理实体,可以和3GPP/3GPP2/WiMAX蜂窝网络基站共用机房、外围设备(电源/空调等)和天线安装平台。
然而即便如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建设一个同频/异频广播直放站或小功率广播基站仍旧需要占据较多机房空间,需要重新设置独立的操作维护单元、传输单元、时钟单元、主控单元、机柜、天馈等,无法与3GPP/3GPP2/WiMAX蜂窝基站共享公共硬件部分和公共网管,CAPEX(投资成本)与OPEX(运营成本)都较高。
并且,在补盲网络建设过程中,如何获取盲区信息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当前没有很好的办法自动获取盲区信息,使得建设补盲网络的OPEX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广播网络、基站及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使得广播网络的补盲网络的建设成本得以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广播网络,包含至少一个大功率广播基站、和用于为该大功率广播基站补盲的至少一个小功率广播基站和/或广播直放站,至少一个小功率广播基站或广播直放站与其它网络的至少一个基站共享公共模块,该公共模块提供主控、传输、时钟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通过其他网络接收多模终端对广播网络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和多模终端在测量时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广播网络的盲区位置。
一种小功率广播基站,包含用于基带处理的广播制式的基带单元和用于射频处理的射频单元,其中,所述基带单元还包含一个与外部的公共模块连接的接口,该基带单元通过该接口使用该公共模块提供的主控、传输、时钟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用于补盲的小功率广播基站和/或广播直放站与其它网络的基站共用一套部件提供主控、传输和时钟,降低了广播网络的补盲网络的建设成本。
小功率广播基站与其它网络的基站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基带处理不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小功率广播基站与其它网络基站的基带单元仍使用自已的基带处理逻辑,但共享主控、传输和时钟。从而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不会影响基站原有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广播直放站由于无维护链路,无法进行网管和远程配置,OPEX较高。由于广播直放站主要用于进行射频信号处理,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广播直放站做成射频单元形式,共享其它网络基站的公共模块,通过该公共模块提供主控、传输和时钟,使得远程直放站可配置、可管理以及进行故障处理,且能够得到稳定时钟源,获取较高的发射频率精度。
多模终端对广播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和多模终端在测量时的位置信息通过其它网络上报到网络侧功能实体,该网络侧功能实体根据测量结果和位置信息确定广播网络的盲区位置,从而在不增加维护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盲区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大区制组网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的BBU互联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各BBU分别与各RFU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各BBU串联后与各RFU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多制式BBU之间的接口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BBU与包含GMU的BBU链型互联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BBU与包含GMU的BBU星型互联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BBU与包含GMU的BBU总线型互联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BBU与包含GMU的BBU环型互联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BBU与包含GMU的BBU交换型互联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小功率广播基站与其它网络基站进行设备共享实现方案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小功率广播基站与蜂窝网络基站共享馈线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同频广播直放站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异频广播直放站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广播直放站RFU与其它网络基站BBU连接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同频广播直放站RFU与蜂窝网络基站RFU的天馈连接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异频广播直放站RFU与蜂窝网络基站RFU的天馈连接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中广播直放站与其它网络基站进行设备共享的实现方案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广播网络,包含至少一个大功率广播基站、和用于为该大功率广播基站补盲的小功率广播基站和广播直放站,其中,用于补盲的小功率广播基站或广播直放站与其它网络的基站共享公共模块,该公共模块提供主控、传输、时钟,从功能上而言,该公共模块可以是通用管理单元(General Manage Unit,简称“GMU”),通过共享该GMU,降低了广播网络的补盲网络的建设成本。
下面分别对广播网络中小功率广播基站或广播直放站与其它网络基站的共享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功率广播基站中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基带处理的广播制式的基带单元(BBU)、和用于射频信号处理的射频单元(RFU);进行共享的其它网络基站包含至少一个其它制式的BBU,和至少一个RFU。
小功率广播基站与其它网络基站的共享方式如下:GMU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与广播制式BBU和其它制式的BBU相连,向各BBU提供主控、传输和时钟,其互联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该GMU在现有的其它网络基站中通常是已有的,从而在建立补盲网络时,无需设置专用模块提供主控、传输和时钟,降低了建网成本。
其中,上述的广播制式包括:长期演进项目的广播单频网(LTE SFN)制式、DVB-H制式、DMB-T制式、CMMB制式、Media Flo制式等;其它制式可以包括3GPP、3GPP2定义的制式、以及WiMAX制式等等,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制式BBU、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制式BBU、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制式、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制式、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TD-SCDMA”)制式、CDMA2000制式、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简称“PHS”)制式、集群制式(Trunk)、或空中接口演进(Air Interface Evolution,简称“AIE”)制式等等,本实施方式并不对共享的基站中包含的BBU的制式作限定。
上述的各制式的BBU均包含互联接口(第一接口),各BBU之间通过互联接口直接或间接与GMU连接,共享该GMU提供的主控、传输和时钟。
各BBU还包含基带射频接口(第二接口),各BBU通过该接口直接或间接地和各RFU(包括小功率广播基站的RFU和其它网络基站的RFU)连接,向各RFU传输操作维护信息(O&M信息)和基带IQ数据。其中,IQ是一种信号调制方式,I(in-phase)代表同相信号,Q(quadrature)代表正交信号。
各BBU可以分别通过基带射频接口直接与对应的RFU连接,从而减少因为连接故障导致多个BBU同时故障的可能性,如图3所示;或者,各BBU通过第二接口串联后与各RFU连接,各BBU之间共享同一个基带射频通道,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如图4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特别适合RFU在远端的情况。
当然,上述的互联接口和基带射频接口均是逻辑接口,如图5所示,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合并为一个接口。通过该接口,实现GMU->BBU->RFU的级连。
本实施方式中的GMU可以是独立的物理单元,从而在GMU出故障时可以单独替换GMU,降低了维护成本;GMU也可以作为BBU的一部分存在于一个BBU中,从而减少了对机框中独立空间的需求。该GMU或含有GMU的BBU和各制式BBU的互联方式可以有很多,包括链型、星型、总线型、环型、交换型等,增加了实际配置时的灵活性。下面以GMU作为BBU的一部分存在于一个BBU中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链型互联为:含有GMU的BBU在链的一端,各BBU串联在一个链上,如图6所示。
星型互联为:含有GMU的BBU在中心位置,分别和各BBU连接,如图7所示。
总线型互联为:含有GMU的BBU和各BBU分别与同一总线连接,如图8所示。
环型互联为:含有GMU的BBU和各BBU分别串接在同一个环上,如图9所示。
交换型互联为:含有GMU的BBU和各BBU分别与同一交换机连接,如图10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制式的BBU也可以不是BBU盒形式,比如是单板形式,各块单板可以通过背板总线互连。
图11为实际应用中在其它网络基站中新增小功率广播基站的BBU和RFU,并共享GMU的主控、传输和时钟的示意图,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小功率广播基站的RFU内置(如(a)所示),第二种是在现有基站没有多余空间的情况下,小功率广播基站的RFU可以外置(如(b)所示)。
除了象图11那样在其它网络基站的机柜中增加小功率广播基站的BBU和RFU外,还可以在另外的机柜中设置小功率广播基站的BBU和RFU,通过机柜之间的接口与其它网络的基站共享GMU的主控、传输和时钟。
另外,该小功率广播基站除了可以共享GMU外,还可以与其它网络基站共享馈线,以进一步节约建网成本、减少工程实施量。
现有的其它网络基站大多数是蜂窝网络基站,由于小功率广播基站的频段和蜂窝网络基站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天线无法实现共享,但是可以进行馈线共享。具体如图12所示:在不同制式RFU输出射频信号后,在接入共享馈线前,使用多频段合路器对广播网络信号和蜂窝网络信号进行合路;在从共享馈线输出后,如在安装发射天线处,通过多频段分路器将广播网络信号和蜂窝网络信号进行分离还原,输入到不同发射天线。由于广播网络只需要进行下行发射,因而优选在蜂窝网络分集馈线上进行广播网络信号传送。除此以外,小功率广播基站还可以与其它网络基站共享配电、备电和监控资源,从而进一步节约成本。
以上讲述了广播网络中,小功率广播基站与其它网络基站的共享方式,下面对广播直放站与其它网络基站的共享方式进行说明。
用于补盲的广播直放站包括同频直放站和异频直放站两种。同频广播直放站的构成非常简单,包含接收滤波器、低噪放(LNA)、声表面滤波(SAW)、带通滤波(BPF)、放大器(HPA)、发射滤波器,没有了一般蜂窝直放站的上行链路,如图13所示。异频广播直放站在同频广播直放站基础上增加了频率转换器,如图14所示。
现有技术的广播直放站由于无维护链路,无法进行网管和远程配置,OPEX较高。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广播直放站做成RFU模块形式,通过基带射频接口与其它网络基站中任一制式BBU相连,间接与其他网络基站的GMU建立连接,如图15所示。或者,也可以在GMU设置互联接口和基带射频接口,直接与该广播RFU连接。通过共享,其他网络基站的GMU(可以是独立的或包含在BBU内)可以向该广播直放站提供主控、传输和时钟。该广播直放站通过该基带射频接口可以获取相应O&M信息,从而使得广播直放站可配置、可管理以及进行故障处理。同时,该广播直放站还能从基带射频通道接口中获取其它网络基站统一而稳定的时钟信号,以及从其它网络基站直流分配单元中获取稳定的电源,从而获取较高的发射频率精度,保证了直放站的优异发射性能,且节省了一般直放站中所需的时钟提取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降低了成本。
与小功率广播基站相类似,广播直放站RFU也需要接收主站网络信号进行下行放大,需要安装接收和发射天线,因此同样可以与其它网络基站共享馈线,以进一步节约建网成本、减少工程实施量。不同制式RFU输出射频信号后,在接入共享馈线前,使用多频段合路器对广播网络信号和其它网络信号进行合路;在从共享馈线输出后,如在安装发射天线处,通过多频段分路器将广播网络信号和其它网络信号进行分离还原,输入到不同发射天线。由于广播网络只需要进行下行发射,因而优选在蜂窝网络分集馈线上进行广播网络信号传送。通过采用多频段合分路器,在共享馈线的同时不会对广播信号和蜂窝网络信号产生影响,节约CAPEX。图16示出了同频广播直放站RFU与蜂窝网络基站RFU的天馈连接示意图,图17示出了异频广播直放站RFU与蜂窝网络基站RFU的天馈连接示意图。
图18为实际应用中在其它网络基站中新增广播直放站的RFU,并共享GMU的主控、传输和时钟等资源的示意图。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广播直放站的RFU内置(如(a)所示),第二种是在现有基站没有多余空间的情况下,广播直放站的RFU可以外置(如(b)所示)。另外,与小功率广播基站相同,广播直放站也能与其它网络基站共享配电、备电和监控资源,从而进一步减少建设成本。
除了象图18那样在其它网络基站的机柜中增加广播直放站的RFU外,还可以在另外的机柜中设置广播直放站的RFU,通过机柜之间的接口与其它网络的基站共享GMU的主控、传输和时钟。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模终端对广播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和多模终端在测量时的位置信息通过其它网络上报到网络侧功能实体,该网络侧功能实体根据上报的测量结果和位置信息确定该广播网络的盲区位置。其中,其它网络可以是蜂窝网络,该蜂窝网络中至少一个小区与该广播网络的覆盖范围相重叠。
具体如图19所示,在步骤1910中,网络侧通过该蜂窝网络下发测量指示。该测量指示中包含需要上报的信息、以及测量结果上报方式等。
上报的信息一般包括:广播网络信号强度、测量时的位置信息,有时也可以包括该位置的蜂窝网络的信号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测量指示的上报信息中包括对应位置的蜂窝网络的信号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网络信号强度分为6个等级,如表2所示。终端在进行信号强度测量后,只需上报对应的等级即可。测量时的位置信息可以是蜂窝网络小区标识。
    等级   广播信号强度范围     备注
    1     >-60dBm
    2     -60~-70dBm
    3     -70~-80dBm
    4     -80~-90dBm
    5     -90~-100dBm
    6     <-100dBm
表2
上报方式有两种:事件触发上报方式和周期上报方式。事件触发上报方式仅在多模终端测到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门限时,才会触发该终端上报测量结果;周期上报方式是在达到预定时间时触发终端上报测量结果,两种方式需要设置的参数如表3所示。在广播网络补盲网络建设初期,采用周期方式可以迅速得到广播网络盲区状况;而在补盲网络建设完成后的日常维护期间,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事件触发方式,来发现局部盲区,以减少通信量。
  上报方式   参数   备注
事件触发上报方式   0,1,2,3,4,5,6   0表示不上报,1-6表示当低于数字对应信号强度下限后触发上报
周期上报方式 0,1,2,3,4,5,6   0表示不上报,1对应20分钟上报一次,2对应40分钟,...,6对应120分钟上报一次
表3
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下发该测量指示:广播下发和短消息下发。如果采用广播下发方式,则在本步骤中,可以使用该蜂窝网络的系统消息周期性广播该测量指示;如果采用短消息下发方式,则可以在多模终端在其它网络进行位置更新、呼叫建立或切换时,向该多模终端下发该测量指示。前一种方式对于网络侧而言更为方便,实现起来较为简单;后一种方式的效率更高,且避免长期测量使得终端能耗增大。
在步骤1920中,多模终端收到测量指示后,根据该指示测量广播网络的信号强度以及蜂窝网络的信号强度。
在步骤1930中,多模终端将测量结果和测量时的位置信息通过蜂窝网络上报网络侧功能实体。如果测量指示中的上报方式为周期上报,则在本步骤中多模终端在达到测量指示中的时间时,将广播网络和该蜂窝网络的信号强度测量结果、以及测量时的位置信息上报;如果测量指示中的上报方式为事件触发上报,则在本步骤中,该多模终端仅在测量到的广播网络信号强度低于测量指示中的门限时,进行上报。
与网络侧下发测量指示的方式相对应,多模终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上报信息:如果网络侧通过短消息下发测量指示,则在本步骤中,多模终端可以同样通过短消息将上报信息(包括测量结果和位置信息)回复给蜂窝网络,即回复给下发该测量指示的短消息号码,由蜂窝网络将该信息提供给网络侧功能实体;或者,该多模终端以信令承载结果方式将上报信息发送给蜂窝网络基站侧,再由蜂窝网络提供给网络侧功能实体。
表4为多模终端上报的一个实例,该多模终端将测量的两个广播网络信号类型及相应的强度、蜂窝网络的信号强度、以及蜂窝网络小区标识上报网络侧功能实体。
  上报类型   参数
蜂窝网络小区标志   蜂窝网络小区系统消息中广播的本小区标志
  蜂窝网络信号强度   信号强度值
广播网络信号类型1   DVB-H/DMB-T/CMMB/LTE SFN/Media Flo等
  广播网络信号1强度   信号强度值
广播网络信号类型2   DVB-H/DMB-T/CMMB/LTE SFN/Media Flo等
  广播网络信号2强度   信号强度值
表4
需要说明的是,上报的信息还可以根据网络和终端能力优化,比如当终端支持精确定位后,上报的位置信息可以从蜂窝小区标志更换为具体地理位置。
在步骤1940中,网络侧功能实体根据多模终端上报的广播网络信号强度测量结果和位置信息确定该广播网络的盲区位置。该网络侧功能实体还可以根据蜂窝网络信号强度测量结果预测广播网络盲区位置补盲后的信号质量。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用于补盲的小功率广播基站和/或广播直放站与其它网络的基站共用一套部件提供主控、传输和时钟,降低了广播网络的补盲网络的建设成本。
小功率广播基站与其它网络的基站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基带处理不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小功率广播基站与其它网络基站的基带单元仍使用自已的基带处理逻辑,但共享主控、传输和时钟。从而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不会影响基站原有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广播直放站由于无维护链路,无法进行网管和远程配置,OPEX较高。由于广播直放站主要用于进行射频信号处理,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广播直放站做成射频单元形式,共享其它网络基站的公共模块,通过该公共模块提供主控、传输和时钟,使得远程直放站可配置、可管理以及进行故障处理,且能够得到稳定时钟源,获取较高的发射频率精度。
小功率广播基站或广播直放站与其它网络基站共享配电、备电和监控资源,从而进一步降低补盲网络的建设成本。
公共模块可以是独立的物理单元,在公共模块出故障时可以单独替换公共模块,降低了维护成本。各基带单元功能较为统一,便于批量生产。公共模块也可以是各基站中某个基带单元的一部分,从而减少了对机框中独立空间的需求。
公共模块与各基带单元之间可以通过链型、星型、总线型、环型、交换型等各种方式互联,从而增加了实际配置基站时的灵活性。
各基带单元可以分别与射频单元连接,从而减少因为连接故障导致多个基带单元同时故障的可能性。各基带单元也可以先串联后再连接到射频单元,这样各基带单元可以共享同一个射频线路,降低成本,特别适合射频单元在远端的情况。
小功率广播基站或广播直放站的射频单元与其它网络基站的至少一个射频单元共享馈线,各射频单元的信号经合并后输入共享馈线,合并后的信号从共享馈线输出后还原为多路信号,从而进一步节约建网成本、减少工程实施量。
多模终端对广播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和多模终端在测量时的位置信息通过其它网络上报到网络侧功能实体,该网络侧功能实体根据测量结果和位置信息确定广播网络的盲区位置,从而在不增加维护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盲区定位。
该其它网络可以是蜂窝网络,该蜂窝网络中至少一个小区与广播网络的覆盖范围相重叠,从而即使该多模终端没有精确定位功能,也能够通过该蜂窝网络的小区标识定位检测区域。
通过该蜂窝网络下发测量指示,多模终端在收到测量指示后,根据测量指示中的信息进行测量和上报。可以只在多模终端进行位置更新、呼叫建立或切换时下发测量指示,以提高测量质量和效率,且避免长期测量使得终端能耗增大。
测量指示中可以包含上报周期或上报门限,终端根据上报周期定时上报测量结果,或者,终端在测量结果小于上报门限时(即事件触发),进行上报。在广播网络补盲网络建设初期,采用周期方式可以以迅速得到广播网络盲区状况;而在补盲网络建设完成后的日常维护期间,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事件触发方式,来发现局部盲区,以减少通信量。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 一种广播网络,包含至少一个大功率广播基站、和用于为该大功率广播基站补盲的至少一个小功率广播基站和/或广播直放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小功率广播基站或广播直放站与其它网络的至少一个基站共享公共模块,该公共模块提供主控、传输、时钟中的至少一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功率广播基站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基带处理的广播制式的基带单元;
所述公共模块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与所述广播制式和所述其它制式的各基带单元相连,向所述小功率广播基站的基带单元和所述其它网络的基站中用于基带处理的基带单元提供主控、传输、时钟中的至少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直放站包含用于射频信号处理的射频单元;
所述公共模块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与所述其它网络的基站中用于基带处理的基带单元和所述广播直放站的射频单元相连,向该基带单元和该射频单元提供主控、传输、时钟中的至少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广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模块是独立的物理单元,或,所述公共模块作为基带单元的一部分存在于一个基带单元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广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模块或含有公共模块的基带单元和各基带单元通过以下方式之一连接:
链型互联,其中所述公共模块或含有公共模块的基带单元在链的一端,各基带单元串联在一个链上;
星型互联,其中所述公共模块或含有公共模块的基带单元在中心位置,分别和各基带单元连接;
总线型互联,其中所述公共模块或含有公共模块的基带单元和各基带单元分别与同一总线连接;
环型互联,其中所述公共模块或含有公共模块的基带单元和各基带单元分别串接在同一个环上;
交换型互联,其中所述公共模块或含有公共模块的基带单元和各基带单元分别与同一交换机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广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基带单元和/或所述广播直放站的射频单元包含第一接口,用于与各基带单元连接或与所述公共模块连接,该第一接口至少传输主控、传输、时钟之一。
7.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广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基带单元和/或所述公共模块包含第二接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和各射频单元连接,传输所述射频单元的操作维护信息和/或基带IQ数据;
所述射频单元包括:所述小功率广播基站包含的射频单元、所述其它网络基站包含的射频单元、所述广播直放站的射频单元。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广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基带单元分别通过第二接口直接与所述射频单元连接;或者,
所述各基带单元通过第二接口串联后与所述射频单元连接,各基带单元之间共享同一个基带射频通道。
9.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广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功率广播基站或广播直放站的射频单元与所述其它网络基站的至少一个射频单元共享馈线,各射频单元的信号经合并后输入所述共享馈线,所述合并后的信号从所述共享馈线输出后还原为多路信号。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功率广播基站或广播直放站与所述其它网络的基站还共享配电、备电和监控资源。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制式包括:长期演进项目的广播单频网制式、手持数字视频广播制式、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制式、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制式、高通的手机电视标准制式;
所述其它制式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制式、码分多址制式、微波接入全球互通制式、宽带码分多址制式、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制式、码分多址制式2000制式、个人手持电话系统制式、集群制式、长期演进制式、空中接口演进制式。
12. 一种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通过其他网络接收多模终端对广播网络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和多模终端在测量时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广播网络的盲区位置。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网络为蜂窝网络,该蜂窝网络中至少一个小区与所述广播网络的覆盖范围相重叠,所述位置信息是多模终端在测量时所在的蜂窝网络小区的小区标识或具体地理位置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其它网络向所述多模终端下发测量指示,所述多模终端根据所述测量指示进行所述测量;
该测量指示承载在短信或所述其它网络的系统消息中下发给所述多模终端。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指示包含上报周期或上报门限;
所述多模终端在满足该上报周期时,或在所述广播网络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小于该上报门限时,进行所述上报。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模终端进行所述其它网络的位置更新、呼叫建立或切换时,向所述多模终端下发所述测量指示。
17.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广播网络盲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多模终端对所述广播网络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时,还接收该多模终端对所述其它网络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其它网络信号质量测量结果预测所述广播网络盲区位置补盲后的信号质量。
18. 一种小功率广播基站,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基带处理的广播制式的基带单元和用于射频处理的射频单元,其中,所述基带单元还包含一个与外部的公共模块连接的接口,该基带单元通过该接口使用该公共模块提供的主控、传输、时钟中的至少一种。
CN2007100853540A 2007-03-01 2007-03-01 广播网络及小功率广播基站 Active CN101257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853540A CN101257339B (zh) 2007-03-01 2007-03-01 广播网络及小功率广播基站
PCT/CN2008/070355 WO2008104129A1 (fr) 2007-03-01 2008-02-25 Bs, réseau de diffusion, terminal multimode et procédé pour localiser la zone aveugle dans le réseau de diffu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853540A CN101257339B (zh) 2007-03-01 2007-03-01 广播网络及小功率广播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7339A true CN101257339A (zh) 2008-09-03
CN101257339B CN101257339B (zh) 2013-03-20

Family

ID=39720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53540A Active CN101257339B (zh) 2007-03-01 2007-03-01 广播网络及小功率广播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57339B (zh)
WO (1) WO2008104129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7381A1 (zh) * 2008-11-18 2010-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和终端用户通信的系统和方法及一种无线基站
CN101945373A (zh) * 2009-07-03 2011-01-12 爱思开电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获取网络信号质量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2323A (zh) * 2011-05-13 2011-09-2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模覆盖接入系统
CN102223690A (zh) * 2011-06-17 2011-10-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81102A (zh) * 2014-01-17 2014-05-07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基于飞行器的无线信号覆盖质量检测系统与方法
CN104581798A (zh) * 2014-12-17 2015-04-29 浙江浙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故障状态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4620623A (zh) * 2012-09-13 2015-05-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Ue辅助的网络优化方法
CN104836606A (zh) * 2015-04-03 2015-08-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817245A (zh) * 2016-12-09 2017-06-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单机柜地空通信系统
WO2018227346A1 (zh) * 2017-06-12 2018-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配置方法和基带处理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4907B (zh) * 2020-02-13 2024-03-26 广州佳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数据采集终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0167B1 (fr) * 1997-02-21 2000-08-04 Sagem Procede de radiotelephonie entre une station de base et un telephone mobile par l'intermediaire d'un repeteur
JP4095185B2 (ja) * 1998-11-06 2008-06-0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
KR100338623B1 (ko) * 2000-07-10 2002-05-30 윤종용 디지털 광 링크를 이용한 이동통신망 시스템
CN101166059B (zh) * 2002-06-11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拉远软基站自动时延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287612C (zh) * 2003-10-29 2006-1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
GB2416271B (en) * 2004-07-12 2006-06-14 Sensustech Ltd Test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0372416C (zh) * 2004-11-11 2008-02-2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无线市话网络中的盲区查找方法
CN100546216C (zh) * 2005-10-14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频直放站中获取参考时钟的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7381A1 (zh) * 2008-11-18 2010-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和终端用户通信的系统和方法及一种无线基站
CN101945373A (zh) * 2009-07-03 2011-01-12 爱思开电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获取网络信号质量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2323B (zh) * 2011-05-13 2014-08-2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模覆盖接入系统
CN102202323A (zh) * 2011-05-13 2011-09-2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模覆盖接入系统
CN102223690A (zh) * 2011-06-17 2011-10-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171393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20623A (zh) * 2012-09-13 2015-05-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Ue辅助的网络优化方法
CN103781102A (zh) * 2014-01-17 2014-05-07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基于飞行器的无线信号覆盖质量检测系统与方法
CN104581798A (zh) * 2014-12-17 2015-04-29 浙江浙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故障状态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4836606A (zh) * 2015-04-03 2015-08-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836606B (zh) * 2015-04-03 2018-08-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817245A (zh) * 2016-12-09 2017-06-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单机柜地空通信系统
WO2018227346A1 (zh) * 2017-06-12 2018-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配置方法和基带处理单元
CN110547040A (zh) * 2017-06-12 2019-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配置方法和基带处理单元
CN110547040B (zh) * 2017-06-12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接入系统、配置方法和基带处理单元
US11388779B2 (en) 2017-06-12 2022-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grated access system,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baseband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04129A1 (fr) 2008-09-04
CN101257339B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7339B (zh) 广播网络及小功率广播基站
CN101183898B (zh) 一种实现微微蜂窝基站同步的系统、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98153B (zh) 多频段多模式无线接收机和相关的共用电路部件的方法
US20120003999A1 (en)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6114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CA2475849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plurality of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N109698717B (zh) 一种转信台同频同播的组网方法和转信台
CN104640145A (zh) 一种解决时频资源冲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20769A (zh) 一种基于协同技术的多域无线广播组播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00417255C (zh) 一种获取邻区基站信息实现自适应组网的系统
CN102264161B (zh) 基站、基站中基带信号处理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1082861B (zh) 毫米波通信测试系统
CN102208935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直放站
CN102056086A (zh) 一种多播广播业务接收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1778391B (zh) 一种载频能力上报方法及系统
CN101742671A (zh) 一种具有载波调度功能的无线数字直放站和实现载波调度的方法
EP2154793A2 (en) Dynamic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between single and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CN102201799A (zh) 多载频/多频带选频的实现方法及电路
CN105375977A (zh) 一种gsm-r射频拉远基站设备
CN101350945B (zh) 接收广播组播业务的方法、终端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10351709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1114050Y (zh) 多载波数字选频无线直放站系统
CN1874553B (zh)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CN201557260U (zh) 一种具有载波调度功能的无线数字直放站
CN112770333B (zh) 一种5g nr无线分布式移频系统及移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