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2627A -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2627A
CN101242627A CNA200810008683XA CN200810008683A CN101242627A CN 101242627 A CN101242627 A CN 101242627A CN A200810008683X A CNA200810008683X A CN A200810008683XA CN 200810008683 A CN200810008683 A CN 200810008683A CN 101242627 A CN101242627 A CN 101242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wireless
base station
resource block
mobile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86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2627B (zh
Inventor
关宏之
木村大
下村刚史
石井启之
岸山祥久
樋口健一
安部田贞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NTT Kor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NTT Kor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42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2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2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26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移动站和无线基站,其中,所述无线基站还具有调度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调度处理单元将系统带宽在频域上划分成多个无线资源块,执行调度使得当其频率特性与其它信道不正交的第一信道被指配到从所述划分得到的特定无线资源块时,不将所述其它信道指配到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并创建关于所执行的调度的调度信息,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由所述调度处理单元创建的所述调度信息,并且所述移动站基于所述调度信息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信道信号,并且所述无线基站接收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所述信道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无线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无线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基于LTE(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的无线通信系统(3GPP TR 25.814 V7.1.0(2006-09))。
对于LTE,采用分组交换型接入系统,其中利用频域调度来对上行链路(从移动站到无线基站)和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到移动站)分配无线资源。作为示例,通过采用3GPP TR 25.814 V7.1.0(2006-09)中出现的LTE上行链路来描述LTE系统。
图8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无线基站(以下称“基站”)100及移动站200。
随机接入信道、上行链路基准信道、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以及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是在上行链路中从移动站200发送到基站100的。
当通信开始时或者在切换期间,在初始接入的时候使用随机接入信道,并利用该随机接入信道来建立上行链路移动站200与基站100之间的同步。
上行链路基准信道是在共享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解调处理中、用于调度目的的通信质量(例如,诸如期望信号功率和非期望信号功率之间的比率(SIR、SNR等)的信道状态)的测量中以及发送定时控制的延迟分布测量中使用的信道。
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是在业务数据(信息比特)的发送中使用的信道,并利用由基站100的调度所指配的无线资源来发送。
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是用于发送处理所需信息以便接收共享数据信道(数据大小和重发控制信息)并且发送调度请求(业务量和信息类型等)的信道。
然而,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在下行链路中从基站100向移动站200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用于发送由基站100中的调度所指配的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的指配信息(调度信息)并且发送针对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的ACK/NACK结果等的信道。
图9示出上行链路帧格式的示例(3GPP R1-070266,TexasInstruments,“Summary of Reflector Discussions on EUTRA DM RS”,2007年1月)。对其拷贝了码元数据的后部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被插入到每个码元的前部。基准信道或共享数据信道等被插入到预定区域的码元中并被从移动站200发送到基站100。此外,如图9所示,用于对共享数据信道进行解调的基准信道被插入到码元“#4”和“#11”中,并且具有“1ms”发送间隔的帧由14个码元构成。
图10显示了时间轴(横轴)和频率轴(纵轴)的二维上行链路帧格式。系统带宽被划分成多个频带,通过划分的频带来定义无线资源块并且单个块由发送间隔来分隔。通过向各无线资源块指配用户来执行上行链路调度。在图10所示示例中,控制信道被指配到系统带宽两端的无线资源块,并且控制数据信道无需附随于共享数据信道即可被发送。
图11示出当基站100同步接收到来自各用户的信号时的定时示例。通常,就上行链路而言,无线资源块以不同定时发送,因此,基站100接收所述块的定时也会不一样。然而,在基站100对各码元进行了FFT的情况下的截止范围是固定的。因此,基站100利用发送定时控制来控制针对每个用户(移动站200)的发送定时,使得基站100的固定FFT截止范围处于每个用户的码元范围之内。发送定时控制是依据基于从自基站100向移动站200发送的延迟分布获得的延迟而产生的发送定时控制信息,并且依据移动站200基于该信息对发送定时的调整结果来执行的。
如图11所示,处于同步状态的接收信号经过由基站100利用固定定时集中执行的FFT并被划分成各无线资源块。然而,如果存在不是处于同步状态的接收信号,则该接收信号在经过FFT处理后不再具有正交频率特性并与其它用户的接收信号相干扰。
就OFDM而言,当接收信号经过FFT处理并且例示出频谱时,与特定子载波的零点(NULL point)(信号功率最低的点)相邻的子载波为峰值。在这种情况下,接收信号的频率特性具有正交关系并且各子载波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然而,当特定用户的接收信号不包含于FFT截止范围中时,该相邻子载波在特定子载波的零点处不处于峰值。这样,因为频率特性不为正交,所以产生了干扰。
然而,在LTE上行链路中,随机接入信道(下称“RACH”)也在无线资源块中被复用。图12示出RACH复用方法的示例。如图12所示,RACH使用六个无线资源块,下面由3GPP TR 25.814 V7.1.0(2006-09)来确定具有“10ms”发送间隔的RACH的发送。
图13示出RACH帧格式(以下称为3GPP TR 25.814 V7.1.0(2006-09))的示例。在RACH发送中,帧由具有0.1ms间隔的CP和具有0.8ms间隔的RACH构成,并且提供了具有0.1ms间隔的保护时间。
RACH是最初从移动站200向基站100发送并在诸如稍早提及的初始接入期间以非同步状态发送的信道数据。作为RACH以非同步状态发送的结果,难以使其它无线资源块的信道信号与频率特性正交。然而,通过为RACH提供如图13所示的保护时间,可以防止与下一发送间隔产生干扰。
然而,即使提供了保护时间,如图13所示,当信号以与RACH相同的发送定时被发送时,该信号和RACH之间也存在相互干扰。
图14示意性显示了RACH信号与相邻的无线资源块的干扰。正常的是,发送信号的频谱不是矩形而是具有固定扩展的形状。尽管相邻资源块的信号同样也具有扩展形状,但在存在相互同步的情况下,频谱的扩展分量也会在频率轴上正交并且不会相互干扰。然而,诸如RACH信号的这些异步发送的信号的频率特性不是正交的,并且特别是在信号已经被指配给恰与RACH(#m+2,#m+9)相邻的无线资源块的情况下,存在RACH的干扰非常大并且信号的传输特性在整个宽间隔上发生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而构思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使得即使在发送异步信道时也能改善传输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移动站和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无线基站还具有调度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调度处理单元将系统带宽在频域上划分成多个无线资源块,执行调度使得当其频率特性与其它信道不正交的第一信道被指配到从所述划分得到的特定无线资源块时,不将所述其它信道指配到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并创建关于所执行的调度的调度信息,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由所述调度处理单元创建的所述调度信息,并且所述移动站基于所述调度信息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信道信号,从而所述无线基站接收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所述信道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在具有移动站和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无线基站将系统带宽在频域上划分成多个资源块,执行调度使得当其频率特性与其它信道不正交的第一信道被指配到从所述划分得到的特定无线资源块时,不将所述其它信道指配到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并且创建关于所执行的所述调度的调度信息;所述无线基站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所述调度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站基于所述调度信息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信道信号,并且所述无线基站接收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所述信道信号。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发送异步信道时也能改善传输效率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移动站的结构示例;
图2示出基站的结构示例;
图3示出调度过程的示例;
图4示出针对对无线资源块的指配的示例;
图5A示出针对无线资源块的指配的示例,而图5B示出表示例;
图6示出针对无线资源块的指配的示例;
图7示出调度过程的另一示例;
图8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9示出上行链路帧格式的示例;
图10示出上行链路复用方法的示例;
图11示出同步状态下基站的接收定时的示例;
图12示出随机接入信道复用方法的示例;
图13示出随机接入信道帧格式的示例;以及
图14用来例示出随机接入信道与其它信道的干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
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移动站10和基站50。图1示出移动站10的结构示例,图2示出基站50的结构示例。
移动站10具有RACH信号生成单元11、基准信号生成单元12、控制信道生成单元13、turbo码编码器14、数据调制单元15、第一到第四DFT(离散傅立叶变换部)16到19、复用器(MUX)20、子载波映射单元21、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部)22、CP插入单元23、无线发送单元(Tx)24、发送天线25、接收天线31、无线接收单元(Rx)32、控制信道解码单元33,以及上行链路发送控制单元34。
RACH信号生成单元11生成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并将其输出到第一DFT 16。基准信号生成单元12生成上行链路基准信道信号并将其输出到第二DFT 17。控制信道生成单元13输入表示业务数据的信息量和业务数据信息的类型的信息,并生成控制信道信号。由此生成的控制信道信号被输出到第三DFT 18。
turbo码编码器14针对输入的业务数据进行编码,数据调制单元15对经编码的业务数据进行调制。turbo码编码器14和数据调制单元15生成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信号。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信号被输出到第四DFT 19。
第一到第四DFT 16到19对每个输入信号执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并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复用器20对每个经转换信号进行复用,并将其输出到子载波映射单元21。
子载波映射单元21将经复用信号映射到可选子载波上,以利用可选频率的无线资源进行发送。经映射信号被输出到IFFT单元22。
IFFT单元22将经映射频域信号再次逆变换成时域信号并将其输出到CP插入单元23。用于利用可选频率的无线资源发送所生成的信号的期望DFT-扩展-OFDM由DFT 16到19、子载波映射单元21以及IFFT单元22构成。
CP插入单元23将CP(循环前缀)加到IFFT之后的信号。无线发送单元(Tx)24将CP插入后的信号转换成RF信号,并且发送天线25发送该RF信号。
无线接收单元(Rx)32将从接收天线31接收到的信号从RF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向控制信道解码单元33输出该信号。
控制信道解码单元33提取来自基站50的调度信息、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的ACK/NACK结果以及发送定时控制信息等。下行链路基准信道用于控制信道的解码。
上行链路发送控制单元34基于所提取的调度信息、针对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的ACK/NACK结果以及发送定时控制信息等来控制各信号生成单元11到13、复用器20以及子载波映射单元21。
图2示出基站50的构成示例。基站50具有接收天线51、无线接收单元(Rx)52、CP去除单元53、FFT单元54、子载波解映射单元55、解复用器56、RACH相关检测单元57、第一频率均衡单元58和第二频率均衡单元61、第一IDFT单元59和第二IDFT单元62、控制信道解码单元60、共享数据信道解码单元63、信道估计单元64、信道状态测量单元65、延迟分布测量单元66、上行链路调度单元67、控制信道生成单元68以及无线发送单元(Tx)69。
无线接收单元52将通过接收天线51接收到的上行链路RF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并将其输出到CP去除单元53。
CP去除单元53从带有预定定时的基带信号中去除CP,并将去除CP后的信号输出到FFT单元54。
FFT单元54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将整个系统带宽从时域信号转换到频域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到子载波解映射单元55。
子载波解映射单元55将经映射的子载波复原为经复用信号,解复用器56将各经复用信号分配到预定信道上。
RACH相关检测单元57基于来自解复用器56的RACH信号确定RACH发送是否存在并且在发送前同步信号时检测该前同步信号,并根据与相关检测同时求出的延迟分布产生发送定时控制信息。与RACH发送结果(RACH发送是否存在)相关的信息被输出到上行链路调度单元67。
第一频率均衡单元58和第二频率均衡单元61利用来自信道估计单元64的信道估计值来执行信道补偿的接收处理(将由发送产生的相位旋转等复原到原始发送状态)。经处理的控制信道信号由第一IDFT 59和控制信道解码单元60解码。此外,经处理的共享数据信道信号由第二IDFT62和共享数据信道解码单元63解码。
信道估计单元64基于由解复用器56输出的上行链路基准信号来确定信道估计值。信道估计值被输出给第一频率均衡单元58和第二频率均衡单元61、信道状态测量单元65以及延迟分布测量单元66。
信道状态测量单元65根据信道估计值来测量通信质量(信道状态),并将测量值作为信道信息输出到上行链路调度单元67。例如,信道信息是针对每个用户(或针对每个无线资源块)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S或信扰功率比SIR。
延迟分布测量单元66基于信道估计值来测量延迟分布。所测量的延迟分布用于上行链路发送定时控制。该测量的延迟分布被输出到上行链路调度单元67。
上行链路调度单元67基于RACH相关检测单元57的RACH检测结果、来自控制信道解码单元60的控制信道、来自共享数据信道解码单元63的ACK/NACK结果(针对共享数据信道的ACK/NACK结果)、来自信道状态测量单元65的信道信息(通信质量)以及来自延迟分布测量单元66的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控制信息来执行调度处理,并且生成调度信息(关于对各移动站10指配无线资源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调度过程(随后描述)主要利用来自信道状态测量单元65的信道信息来执行。
上行链路调度单元67向控制信道生成单元68输出所生成的调度信息、ACK/NACK结果以及发送定时控制信息。控制信道生成单元68根据调度信息等生成控制信道。所生成的控制信道由无线发送单元(Tx)69转换成RF信号并从发送天线71发送出。
图3示出调度处理的示例。该调度过程假设LTE上行链路并通过基站50的上行链路调度单元67来执行。作为执行该调度处理的结果,实现了对无线资源块指配信道。
首先,上行链路调度单元(以下称“调度单元”)67开始执行该处理(S10),基于信道状态测量单元65报告的信道信息来计算各用户和各无线资源块的调度系数(优先等级)(S11),并且按从具有最高调度系数的用户开始的顺序执行等级排序(S12)。
例如,调度单元67基于各用户的接收功率值S按从具有最高接收功率值S的用户开始的顺序执行等级排序。代替接收功率值S,还可以使用信扰功率比SIR等。此外,调度单元67通过下面的处理按从具有最高等级的用户开始的顺序指配无线资源块。
调度单元67将代表用户号的“k”设为“1”(S13),判别第“k”等级的用户是否发送要求低延迟特性的数据,如果要求低延迟特性,则从指配目标中去除与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S14),并将第“k”用户的信号指配到作为调度目标的其它无线资源块(S15)。
由于移动站10的控制信道生成单元13(见图1)根据所发送的数据类型信息来生成控制信道,所以所述数据类型信息包含在基站50的控制信道解码单元60所解码的信息中。
调度单元67能够根据所述数据类型信息来区别数据是否是要求低延迟特性(高优先级)的数据。高优先级数据例如是实时发送数据业务(VoIP,游戏等)的分组数据、对其持续进行定期无线资源指配的调度的分组数据以及诸如控制信道的信道数据。
此外,如果第“k”用户利用这种数据执行通信,则调度单元67从指配目标中去除与诸如RACH信道的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并将其它无线资源块指配为调度目标。
图4示出指配示例。在图4中,横轴表示频率轴,各块为无线资源块。当RACH被指配到由斜线表示的无线资源块时,请求低延迟特性的数据被指配到其它块,从而不指配与已被指配了RACH的无线资源块相邻的块(四个块S11、S21、S12、S13)。在图4的示例中,左右两个块是相邻块,但左右相邻块也可以各是一个块,或者左右相邻块各是三个或者四个块。
因此,当将要求低延迟特性的数据指配到与诸如RACH信道的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时,有时由于干扰而不能正确恢复信号,从而需要执行重发控制。
因此,不将第“k”用户的信号指配到这些无线资源块以避免这些问题。
现在返回到图3,调度单元67随后基于已经指配的无线资源块的信道信息计算发送速率(调制阶数、编码率),并且当发送速率等于或者大于阈值时,使对与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的指配无效(S16)。
例如,执行以下处理。即,调度单元67根据如图5A所示指配的无线资源块的信道信息来确定各用户的功率值S的平均值SAV。调度单元67随后根据如图5B所示的示出了平均值SAV与发送速率之间的关系的表671来确定发送速率。例如,当平均功率值SAV是“10dB”时,调度单元67从表671获得发送速率“3”。发送速率是表671中的预定值,并且根据表671中的值来确定调制阶数和编码率(纠错编码前后比特数之间的比率)。
在图5B的示例中,当发送速率是“3”时,调制阶数是“6”(多值数代表64QAM),编码率是“0.5”。当然,这些值等只表示示例,并且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利用其它值来实现。
当由此计算的发送速率(从表671获得的)具有高值时,很容易选择到与诸如“64QAM”的其它方案相比具有高差错率的调制方案,也很容易选择到具有高编码率的方案。由于干扰的影响,该发送速率很容易产生差错。
因此,通过确保不将具有高发送效率的信道指配到与RACH相邻的无线资源块,可不必执行重发并且可提高上行链路发送效率。
图5B所示的表671可以保存在调度单元67中或者基站50中的其它块中。
现在返回到图3,当在经指配的无线资源块中与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的比例等于或大于阈值时,则调度单元67使对与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的指配无效(S17)。
图6示出该情形中针对无线资源块的指配的示例。当第“k”用户被指配到RACH左边的第六无线资源块时,与RACH相邻的块与经指配的无线资源块数的比是2/6,调度单元67将该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当该值等于或者大于阈值时,相邻块的比率较高,差错率也较高。
也就是,调度单元67执行调度,以便不将窄带宽的信道指配到与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例如,如果将共享数据信道指配到与异步信道相邻的块S11,则当接收到来自异步信道的干扰时差错率增加。然而,对宽带宽执行信道指配,并且当这部分带宽构成了与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时,即使当接收到异步信道的干扰时,该干扰的影响也不大,并且作为纠错的结果,发送差错发生的概率较低。
现在返回到图3,调度单元67将“1”加到“k”,并判断是否已经针对在整个发送间隔上复用的用户执行了指配(S19)。如果已经执行了指配(S19:是),则终止该处理(S20),如果尚未执行完该指配(S19:否),则处理返回到S14,在此重复执行上述处理。
因此,基站50的上行链路调度单元67执行如下调度处理,使得将其频率特性不与其它信道正交的信道指配到特定无线资源块并且不将信道指配到与这些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因为不将诸如共享数据信道的其它信道指配到与其频率特性不正交的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所以减少了干扰的出现并且可以提高发送效率。
如前所述,将已经过这样调度的调度信息从基站50经由控制信道生成单元68发送到移动站10。此后,基于该调度信息执行从移动站10到基站50的信道发送(即,上行链路方向的发送)。
接下来描述另一示例。
在上述调度过程的S16中,调度单元67执行使得不指配具有高发送速率每频带的信道的调度。相反,也可以考虑执行使得不指配具有低发送速率每频带的信道的调度。在上行链路中,基站50考虑移动站10对小区边缘施加的干扰对其它小区的影响,并且有时在各个移动站10上都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在此,容易发生发送差错,因为位于小区边缘处具有低发送速率的移动站10保持低的发送功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确保不将具有低发送速率的信道指配到与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能够提高上行链路发送效率。
更具体的是,如图7所示,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时,调度单元67基于经指配的无线资源块信道信息计算出发送速率(调制阶数和编码率),当发送速率等于或者小于阈值时,确保没有针对与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的指配(S21)。从表671获得发送速率的情况与图3所示示例相同。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对于具有高发送速率每频带(调制阶数和编码率)的用户,使与异步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的指配无效。当然,除了发送速率,例如路径损耗、用户设备功率裕量(UE Power Headroom)(移动站10的最大发送功率与当前发送功率之间的差)、移动站10的发送功率、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TPC)的目标SIR、上行链路TPC的目标接收功率S、由移动站10报告的信道信息(CQI:信道质量指示符)、调制阶数(当仅利用调制阶数进行控制时)、上行链路天线复用发送(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存在,也可以构成对是否要使指配无效的指示。该信息包括在来自控制信道解码单元60的控制信道中和来自信道状态测量单元65的信道信息中。此外,不仅当发送速率高时,即使相反地当发送速度低时,这些参数也能够提供可按与上述示例相同的方式执行的相同运行效果。
此外,尽管在上述示例中基于通信质量(信道状态)来确定调度优先等级(调度系数),但调度系数也可以不考虑信道状态,而是例如按照轮循调度(Round Robin schedule)来确定。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当存在具有低延迟特性的数据(高优先级数据)时(S14),在发送速度等于或者大于阈值时(S16),在与异步信道相邻的块在已经指配的无线资源块中的比例等于或者大于阈值时(S17),使无线资源块的指配都无效。因此,除了这三种情况,可在任何一处理中执行调度过程,当该处理结束时,调度过程也可终止。另选的是,除了这三种情况,可以总是考虑从指配目标中去除与异步信道相邻的这些无线资源块来执行调度过程。在任何情况下,都可执行使得其频率特性不与其它信道正交的信道被指配到特定无线资源块,并且使得不将所述其它信道指配到与这些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的调度。
此外,所有以上示例都使用RACH作为异步信道的示例。当然,如果考虑除RACH信道之外的异步信道,例如也可利用经由广播信道发送的信道来提供可按相同方式执行的相同运行效果。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07年2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27172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移动站;以及
无线基站,其中
所述无线基站还包括调度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调度处理单元将系统带宽在频域上划分成多个无线资源块,执行调度使得当其频率特性与其它信道不正交的第一信道被指配到从所述划分得到的特定无线资源块时,不将所述其它信道指配到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并创建关于所执行的调度的调度信息,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由所述调度处理单元创建的所述调度信息,并且
所述移动站基于所述调度信息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信道信号,而所述无线基站接收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所述信道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为随机接入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度处理单元执行调度,使得发送速率等于或大于阈值的信道不被指配到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发送速率是基于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所述信道信息,根据调制阶数和编码率而计算出的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度处理单元执行调度,使得当所述基站针对所述移动站执行发送功率控制时,发送速率等于或小于阈值的信道不被指配到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度处理单元执行调度,使得要求低延迟特性的信道不被指配到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要求低延迟特性的信道是用于包括声音或游戏的实时业务的分组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度处理单元执行调度,使得窄带宽的信道不被指配到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度处理单元执行调度,使得当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在所指配的无线资源块中的比例等于或大于阈值时,通过确保不指配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而不指配所述具有窄带宽的信道。
10、一种在具有移动站和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无线基站将系统带宽在频域上划分成多个无线资源块,执行调度使得当其频率特性与其它信道不正交的第一信道被指配到从所述划分得到的特定无线资源块时,不将所述其它信道指配到与所述第一信道相邻的无线资源块,并创建关于所执行的调度的调度信息;
所述无线基站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所述调度信息;以及
所述移动站基于所述调度信息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信道信号,而所述无线基站接收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所述信道信号。
CN200810008683XA 2007-02-06 2008-02-05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26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27172 2007-02-06
JP2007027172A JP4855962B2 (ja) 2007-02-06 2007-02-06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7-027172 2007-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2627A true CN101242627A (zh) 2008-08-13
CN101242627B CN101242627B (zh) 2011-04-27

Family

ID=3940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868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2627B (zh) 2007-02-06 2008-02-05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75044B2 (zh)
EP (1) EP1956771B1 (zh)
JP (1) JP4855962B2 (zh)
KR (1) KR100970056B1 (zh)
CN (1) CN10124262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9335A (zh) * 2009-03-13 2012-02-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设备、无线电通信终端、网关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2461267A (zh) * 2009-06-15 2012-05-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598832A (zh) * 2009-11-13 2012-07-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03139924A (zh) * 2011-12-05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81761A (zh) * 2013-06-04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密集部署的家庭基站网络中的节能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CN103517326A (zh) * 2012-06-18 2014-01-15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间通信中的拥堵控制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5538A (zh) * 2005-11-10 2008-11-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发送装置以及无线发送方法
ES2560307T3 (es) 2006-04-28 2016-02-1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parato de estación base de comunicación de radio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de radio usado para comunicación multi-portadora
JP4946159B2 (ja) * 2006-05-09 2012-06-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方法及び無線受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受信装置
JP5024548B2 (ja) * 2008-03-13 2012-09-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制御信号復調装置、制御信号復調方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960901A (zh) * 2008-03-19 2011-01-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资源块分配方法以及程序
US9755708B2 (en) * 2008-04-16 2017-09-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igh data rate uplink transmission
KR101260342B1 (ko) * 2008-05-21 2013-05-06 노키아 지멘스 네트웍스 오와이 Pucch 구성을 통한 임의의 시스템 대역폭들에 대한 lte ul 시스템의 전개
US8009782B2 (en) * 2008-05-21 2011-08-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ownscaling system bandwidth
JP5135119B2 (ja) * 2008-08-19 2013-01-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上位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699942B2 (en) * 2008-11-18 2014-04-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determining radio characteristics of a radio link
US8483149B2 (en) * 2008-12-05 2013-07-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blanking
EP2374318B1 (en) 2008-12-15 2016-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for controll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US8861624B2 (en) * 2009-01-19 2014-10-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ignal in a wireless system
JP5059798B2 (ja) * 2009-03-03 2012-10-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CN101854726B (zh) * 2009-03-31 2014-06-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上行传输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10112066A1 (en) 2009-03-31 2010-10-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ntrolling ue emissions for avoiding self-interference and for demanding coexistence situations
US20120044922A1 (en) * 2009-04-28 2012-02-23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US8583160B2 (en) * 2009-05-04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652404B (zh) * 2009-12-10 2015-10-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时收发信号的转发器设备及其方法
US8958836B2 (en) * 2011-06-30 2015-02-17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coordinated resource allocations
JP5714994B2 (ja) * 2011-07-07 2015-05-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834762B2 (en) * 2016-05-13 2020-1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preamble recei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73981C (en) * 1997-12-10 2003-07-0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03538B2 (en) * 2003-08-06 2011-03-08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 to select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JP3898681B2 (ja) * 2003-09-30 2007-03-28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FI20031702A0 (fi) * 2003-11-21 2003-11-21 Nokia Corp Useiden kantoaaltojen allokointi usealle käyttäjälle viestintäjärjestelmässä
JP4762619B2 (ja) * 2004-07-14 2011-08-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60187872A1 (en) * 2005-02-21 2006-08-24 Rich Mark J Multiaccess techniques for mobile and stationary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WO2006092852A1 (ja) * 2005-03-02 2006-09-08 Fujitsu Limited Ofdm通信システム及びofdm通信方法
JP2007027172A (ja) 2005-07-12 2007-0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層回路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064665A1 (en) * 2005-08-23 2007-03-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n uplink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TWI451774B (zh) * 2006-01-31 2014-09-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無線通信系統中提供及利用非競爭基礎頻道方法及裝置
US8184609B2 (en) * 2006-08-25 2012-05-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57039B2 (en) * 2006-10-24 2013-06-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with hybrid CDM and FDM multiplexing of access
US8199706B2 (en) * 2006-10-27 2012-06-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design for high doppler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357564B2 (en) * 2007-06-19 2016-05-3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ignaling of random access preamble parameters in wireless networks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9335A (zh) * 2009-03-13 2012-02-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设备、无线电通信终端、网关设备和通信方法
US8670769B2 (en) 2009-06-15 2014-03-11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461267A (zh) * 2009-06-15 2012-05-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598832A (zh) * 2009-11-13 2012-07-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03139924A (zh) * 2011-12-05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39924B (zh) * 2011-12-05 2016-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US10159084B2 (en) 2011-12-05 2018-12-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736123B2 (en) 2011-12-05 2020-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517326A (zh) * 2012-06-18 2014-01-15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间通信中的拥堵控制装置及方法
US9521575B2 (en) 2012-06-18 2016-12-13 Hyundai Mobis Co., Ltd. Congestio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CN103517326B (zh) * 2012-06-18 2017-04-12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间通信中的拥堵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3281761A (zh) * 2013-06-04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密集部署的家庭基站网络中的节能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CN103281761B (zh) * 2013-06-04 2016-06-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密集部署的家庭基站网络节能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75044B2 (en) 2012-05-08
EP1956771A2 (en) 2008-08-13
CN101242627B (zh) 2011-04-27
US20080186880A1 (en) 2008-08-07
JP2008193517A (ja) 2008-08-21
KR20080073651A (ko) 2008-08-11
EP1956771B1 (en) 2017-03-01
KR100970056B1 (ko) 2010-07-16
JP4855962B2 (ja) 2012-01-18
EP1956771A3 (en)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2627B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665228B (zh) 根据频率再用率自适应分配子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CN10185471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导频信号和信令传输
CN102047732B (zh) 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AU2008220216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57702B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提供上行链路结构和最小化导频信号开销的方法与系统
CN101911792B (zh) 用于下行链路pdsch功率设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75620B (zh) 用于分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8462718B2 (en) Resource assign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63213B (zh) 双模式共享ofdm方法/发射机、接收机和系统
CN101395819B (zh) 通信装置、移动台以及方法
AU2007246533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apparatus
CN102160313B (zh) 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预编码方法
CN199680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竞争资源中传输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01821974A (zh) 多载波发送装置和多载波接收装置
CN101554084A (zh) 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0582736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导频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5049168A (zh)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68428B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2804660A (zh) 以网络为中心的多点协调下行链路传输的链路自适应
CN104135338A (zh) 无线终端装置以及在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执行的映射方法
CN104685949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KR20080040575A (ko) 다중 반송파 무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정보의 보고 주기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EP2699052A1 (en) A method of and a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radio access equipment for cellular wireless radio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NTT Docomo, Inc.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NTT Docomo, Inc.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