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2219B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2219B
CN101242219B CN200810006111.8A CN200810006111A CN101242219B CN 101242219 B CN101242219 B CN 101242219B CN 200810006111 A CN200810006111 A CN 200810006111A CN 101242219 B CN101242219 B CN 101242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length
cazac sequence
cazac
carrier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61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2219A (zh
Inventor
鹿仓义一
桶谷贤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42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2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2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2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保证许多具有优良特性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以及装置。选择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与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L之差的绝对值|N-L|为阈值K以下的CAZAC序列,并从中选择构成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然后,基于选中的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序列。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将参考信号(也称为导频信号)复用于发送信号中的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将图1所示的3GPP图像通信系统作为一个例子对本发明的背景技术进行说明。
图1的(A)是示出通常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框图,图1的(B)是在基站和移动站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一个帧结构例的格式图。如图1的(B)所示,1帧(子帧)例如具有0.5msec的帧长,并且在将多个规定时间长度的块时分复用的同时,将规定数的N个子载波作为资源块并将多个资源块在固定的频带内频分复用。
在无线通信中,通常采用在发送信号上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发送的方式,从而使用所接受的参考信号来测定用于信道估计、链接适应或者调度的信道质量(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
当使用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等时,在接受侧也需要已知发送来的参考信号的序列,作为这种序列,近年来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Auto-Correlation,恒包络零自相关)序列备受关注。CAZAC序列具有如下特点:在时间域上,由于振幅恒定而能够将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抑制得很小,而且在频域上,也由于振幅恒定而有利于频域上的传输路径的估计。而且,由于具有完全自相关的特性,因而还具有适于接受信号定时的检测的优点,从而作为适于信号载波的发送的序列而备受关注。因此,在3GPP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也将作为一种CAZAC序列的Zadoff-Chu序列用作上行的参考信号序列(非专利文献1)。Zadoff-Chu序列Pk由下述公式(1)或(2)表示。
(方程式1)
序列长度L为偶数的情况:
Pk=(ak(0),ak(1),…,ak(L-1)), a k ( n ) = exp ( - j 2 πk n 2 / 2 L ) - - - ( 1 )
(n=0,1,…,L-1)
(方程式2)
序列长度L为奇数的情况:
Pk=(ak(0),ak(1),…,ak(L-1)), a k ( n ) = exp ( - j 2 πk n ( n + 1 ) / 2 L ) - - - ( 2 )
(n=0,1,…,L-1)
但是,CAZAC序列的序列数存在下述的局限性。即,CAZAC序列的序列数依赖于其序列长度L,上述Zadoff-Chu序列在序列长度L为质数的情况下序列数达到最大。此时的最大序列数等于(L-1)。因此,如果想尽可能地生成许多不同的CAZAC序列P1、P2、P3、…来分别分配给基站,则从序列数最大化的观点出发最佳方法是使用序列长度L为质数的序列。如下所述,以往就是通过该方法来生成参考信号的。
图2是示出以往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首先,选择CAZAC序列,该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是最接近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的质数(步骤S10)。然后,通过公知的循环移位从所述选择的CAZAC序列生成多个参考信号序列(步骤S11)。生成的参考信号序列可分别分配给多个移动站UE。
但是,参考信号的资源大小中的子载波数N不是普通质数。如图1的(B)所示,在LTE中,数据信号的资源大小是12个子载波(1个资源块)的整数倍,与其对应的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子载波数也是12个子载波的整数倍。从而,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为12、24、36、…。对此,从序列数最大化的观点出发而确定的长度由于是最接近子载波数N的质数的序列长度,因而分别取为11、或13、23、37、…,从而与参考信号的子载波数N并不一致。在如上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大小(子载波数)与质数长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提出了若干将质数长度的CAZAC序列分别分配给参考信号资源的子载波的方法。
图3的(A)是示出参考信号资源块的频率结构的图。图3的(B)是将质数长度的序列直接分配时的序列分配图,图3的(C)是通过1码循环复制来分配时的序列分配图,图3的(D)是通过1码截断(truncation)进行分配时的序列分配图。
图3的(B)所示的方法被记载在非专利文献2中,如果将比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12)小的序列#1~#11直接分配,则12个子载波的最后一个上分配不到参考信号。
在图3的(C)所示的1码循环复制方法中,通过循环复制(cycliccopy)来填补比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12)小的#1~#11的不足量,从而从整体上达到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12(参见专利文献1)。
此外,在图2的(D)所示的1码截断方法中,通过用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12截断长度比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12大的序列#1~#13,来从整体上达到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12(参见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3GPP TR 25.814 V2.0.0,June,2006。
非专利文献2:3GPP R1-063369 Nokia,“CAZAC Sequence Lengthfor E-UTRA UL”,November 6-10,2006。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5/022614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为了将可用的序列数最大化,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最好选择为质数,但如果在一个移动站上分配许多资源块,则有时参考信号资源大小和CAZAC序列长度之差将很大。例如,当将参考信号资源块大小(子载波数N)设为120时,其前后的质数为113和127。当质数长度为113时,可用的序列数为112,其互相关为1/113以下,但参考信号资源大小和CAZAC序列长度之差也仍然很大,为7(其中,
Figure 2008100061118_1
x表示x的平方根,以下相同)。
若如上述那样质数长度和参考信号资源大小(子载波数N)之差变大,则在上述的现有方法中将会发生如下的问题。
在将图3的(B)所示的序列直接分配的方法中,与数据信号的发送频带边端的部分对应的参考信号的功率损失显著变大,信道估计性能变差。此外,在图3的(C)所示的循环复制的方法和图3的(D)所示的将序列截断的方法中,也不难想到参考信号的互相关特性会变差,自相关特性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也会变差。尤其在参考信号资源块数为10以上、即子载波数N为120以上的情况下,希望避免互相关特性等的特性变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证参考信号序列的特性的同时,可减小参考信号资源大小与质数的序列长度之差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生成许多作为序列而具有良好特性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作为确定用于参考信号中的CAZAC序列的长度时的指标,在可用的序列数上使用参考信号的资源块的子载波数与CAZAC序列的长度之差。
即,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特点在于: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基于第二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特点在于: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小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大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三CAZAC序列长度;在所述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第四CAZAC序列长度;基于所述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
此外,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特点在于:选择用于参考信号的CAZAC序列的长度,以使互相关值达到所需值的CAZAC序列的序列个数为规定值以上且规定上限以下、并且资源块的规定子载波数与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使用如上选择的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
也可以以使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最小的方式选择所述第一CAZAC序列长度。此外,也可以在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所述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质因素的个数为第二规定值以下且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长度,作为所述第二CAZAC序列长度。
当所述第二CAZAC序列长度有多个时,也可以选择序列长度较长的、或者较短的CAZAC序列长度。该选择基准只要以能够获得期望的特性的方式确定即可。例如,当想保证较多的CAZAC序列时,选择长的序列,当想避免因截断分配而导致的特性恶化时,选择短的序列。
从第二视角出发,也可以以使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最小的方式选择所述第一CAZAC序列长度。
在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所述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也可以选择质因素的个数为第二规定值以下且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长度,作为所述第二或第三CAZAC序列长度。
从第三视角出发,也可以选择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小、且具有所述期望的互相关特性的CAZAC序列的序列个数为所述规定值以上的第一CAZAC序列长度、和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大、且具有所述期望的互相关特性的CAZAC序列的序列个数为所述规定值以上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然后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所述CAZAC序列长度。
从第四视角出发,提供使用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的装置,该装置的特点在于,包括:
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使用所述选中的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从本发明的第五视角出发,提供使用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的装置,该装置的特点在于,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
第二选择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小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和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大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三CAZAC序列长度;
第三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第四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
从本发明的第六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将参考信号复用于发送信号中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的特点在于,包括:
根据第四视角的参考信号生成装置(或单元);以及
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其它无线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从本发明的第七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将参考信号复用于发送信号中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的特点在于,包括:
根据第五视角的参考信号生成装置(或单元);以及
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其它无线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从本发明的第八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CAZAC序列生成的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发送侧参考信号;以及
发送单元,将发送信号和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复用后发送给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CAZAC序列生成的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接收侧参考信号;以及
接收单元,使用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发送信号和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
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发送侧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所述资源块的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发送侧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使用所述选中的发送侧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接收侧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所述资源块的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接收侧CAZAC序列长度;以及
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使用所述选中的接收侧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
预先设定所述发送侧以及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发送侧CAZAC序列与所述接收侧CAZAC序列相同。
从本发明的第九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CAZAC序列生成的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发送侧参考信号;以及
发送单元,将发送信号和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复用后发送给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CAZAC序列生成的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接收侧参考信号;以及
接收单元,使用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发送信号和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
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发送侧第一选择单元,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发送侧第一CAZAC序列长度;
发送侧第二选择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侧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小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发送侧第二CAZAC序列长度、和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大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发送侧第三CAZAC序列长度;
发送侧第三选择单元,在所述发送侧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发送侧第四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发送侧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接收侧第一选择单元,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接收侧第一CAZAC序列长度;
接收侧第二选择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接收侧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小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接收侧第二CAZAC序列长度、和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大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接收侧第三CAZAC序列长度;
接收侧第三选择单元,在所述接收侧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接收侧第四CAZAC序列长度;以及
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接收侧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
预先设定所述发送侧以及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发送侧CAZAC序列与所述接收侧CAZAC序列相同。
从第十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在多个移动站与基站之间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和所述多个移动站的每一个均包括:根据第四视角的参考信号生成装置(或单元);以及使用所述参考信号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所述基站向各个移动站指定应在与该移动站进行的通信中使用的所述资源块以及所述CAZAC序列,并使所述基站和各个移动站的参考信号序列一致。
从第十一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在多个移动站与基站之间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和所述多个移动站的每一个均包括:根据第五视角的参考信号生成装置(或单元);以及使用所述参考信号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所述基站向各个移动站指定应在与该移动站进行的通信中使用的所述资源块以及所述CAZAC序列,并使所述基站和各个移动站的参考信号序列一致。
从第十二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第四视角的参考信号生成单元;以及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各个移动站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从第十三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第五视角的参考信号生成单元;以及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各个移动站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从第十四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第四视角的参考信号生成单元;以及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基站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从第十五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五视角的参考信号生成单元;以及
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基站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从本发明的第十六视角来看,提供一种用于执行第一~第三视角中的方法、上述各个视角中的装置以及系统等的各个过程的程序。
特别是,提供一种将CAZAC序列分配给资源块来生成参考信号的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所述第一视角的方法的各个过程(或步骤)。
特别是,提供一种将CAZAC序列分配给资源块来生成参考信号的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所述第二视角中涉及的方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基于所述选择的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
或者,在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分别选择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小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长度、和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大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长度,并在这样选择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来生成参考信号。
通过如上生成参考信号,相比于以往,能够大幅减少参考信号源块大小与CAZAC序列长度之差,而且能够保证许多具有良好的互相关特性的可用序列。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是示出通常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框图,(B)是示出在基站和移动站之间收发的信号的一个帧结构例的格式图;
图2是示出以往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中的(A)示出了参考信号资源块的频率结构,(B)是将质数长度的序列直接分配时的序列分配图,(C)是通过1码循环复制来分配时的序列分配图,(D)是通过1码截断来分配时的序列分配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参考信号生成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简要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对于LTE中的1~50的资源块数,通过应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CAZAC序列选择法而获得的结果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对于LTE中的1~50的资源块数,通过应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CAZAC序列选择法而获得的结果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对于LTE中的1~50的资源块数,通过应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CAZAC序列选择法而获得的结果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对于LTE中的1~50的资源块数,通过应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CAZAC序列选择法而获得的结果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对于LTE中的1~50的资源块数,通过应用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CAZAC序列选择法而获得的结果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简要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的主要结构的简要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站的主要结构的简要框图。
标号说明
101  CAZAC序列生成部
102  参考信号序列生成部
103  CAZAC序列选择部
104  控制部
T    发送装置
201  数据信号生成部
202  控制信号生成部
203  参考信号生成部
204  控制部
205  信号复用部
R    接收装置
206  信号分离部
207  数据信号重放部
208  控制信号重放部
209  CQI测定部
210  参考信号生成部
211  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方案和基本结构,并基于此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方案
为了缩小参考信号大小与Zadoff-Chu序列长度之差,使用最大质因素作为选择序列长度的基准。例如,当存在两个序列长度118(=59×2)和119(=17×7)时,其质因素之中最大的质因素“59”为最大质因素。使用最大质因素作为序列长度的选择基准的理由如下所述。
两个不同的序列Pk以及Pk’的互相关R在将它们的序列号之差(k-k’)与序列长度L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设为g时,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方程式3)
n不是g的倍数的情况:
R[Pk(n),Pk′(n)]=0
n为g的倍数的情况:
R [ P k ( n ) , P k ′ ( n ) ] = g L
根据上述公式,(k-k’)与L之间的最大公约数g越小,互相关性也就越好。
如果将L的最大质因素设为Li,则对于比Li小的k、k’,g将小于Li。这意味着互相关性为1/
Figure 2008100061118_2
Li以下的序列的数量将增加。因而选择最大质因素大的数较为合理。
另一方面,如果考虑k、k’小于Li的情况,则可用的序列数将随着质因素的增加而减少。例如,当考虑参考信号块大小为120的情况时,虽然118(=59×2)不是质数,但包含有大的质因素“59”。此时,可用的序列k、k’如下:
k、k’={1、3、5、7、9、…、57、61、…、115、117}。
由于k、k’相对于L互为质数,因而2或59的倍数被排除,其结果是,可用编号的总数为57个。此时,k、k’为奇数,并且k-k’总为偶数,因此这些所有的序列具有1/
Figure 2008100061118_3
59以下的互相关。
在该例子中,参考信号资源块大小与CAZAC序列长度之差从以往的“7”减小为“2”,而且能够保证许多具有良好的互相关特性的可用序列。
从该例子还可以知道,随着质因素个数的增多,比最大质因素小的可用的k、k’的个数将减少。因此,选择最大质因素大且质因素个数少的序列长度也是合理的。
通过以上的描述,根据本发明,使用下述的方案A或B来确定用于生成上行参考信号的CAZAC序列。
方案A:
步骤A1:选择满足|N-L|≤K的CAZAC序列长度L(其中,N为子载波数、K为自然数);
步骤A2:在选择的CAZAC序列长度L中,选择具有最大的最大质因素的CAZAC序列长度。
方案B:
步骤B1:选择满足|N-L|≤K的CAZAC序列长度L(其中,N为子载波数、K为自然数);
步骤B2:在通过步骤B1选择的CAZAC序列长度L中,对于L<N和L>N的各个情况,选择具有最大的最大质因素的CAZAC序列长度;
步骤B3:在通过步骤B2选择的CAZAC序列长度L中,选择|N-L|较小的CAZAC序列长度,其中,当存在两个这种序列长度时,选择较小的序列长度。或者,决定规定的基准来选择某一个。
通过基于上述方案来生成参考信号,相比以往,能够大幅减少参考信号资源块大小与CAZAC序列长度之差,而且能够保证许多具有良好的互相关特性的可用序列。
上述方案A或B可应用于所有的资源块数(以往任意的子载波数),但也能够只应用于子载波数N与CAZAC序列的质数长度之差大于1的场合。
2.基本的装置结构
图4是示出从本发明一个视角出发的参考信号生成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简要框图。参考信号生成装置包括参考信号生成部和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04,参考信号生成部包括CAZAC序列生成部101、参考信号序列生成部102以及CAZAC序列选择部103。
CAZAC序列生成部101生成由CAZAC序列选择部103指定的CAZAC序列。例如,可使用上述的公式(1)和(2),并通过指定的参数(序列长度L、序列号k)以及循环移位来生成CAZAC序列。或者,也可以预先在存储器中存储必要的CAZAC序列,并通过由CAZAC序列选择部103指定的自变量以及循环移位来生成CAZAC序列。
CAZAC序列选择部103通过上述表示CAZAC序列选择基准的方案A或方案B来确定生成CAZAC序列的参数或自变量,并在进行循环移位的同时输出给CAZAC序列生成部101。在后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进行的序列选择均由CAZAC序列选择部103执行。
参考信号序列生成部102通过由控制部104指定的分配方法(在图3中说明的循环复制或截断方式),将CAZAC序列分别分配给参考信号资源的子载波来生成参考信号序列。
3.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照上述的方案A来选择CAZAC序列。
首先,选择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与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L之差的绝对值|N-L|为阈值K以下的CAZAC序列(步骤S20)。接着,在选中的CAZAC序列中,选择构成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步骤S21)。基于这样选中的CAZAC序列,并通过在图3的(C)及(D)中说明的循环复制或截断方式来生成参考信号序列(步骤S22)。
在步骤S21中,当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存在两个时,也可以根据规定的基准(例如,根据优选序列数还是优选特定恶化)来确定序列长度。例如,当想保证较多的CAZAC序列时,选择长序列来唯一确定为序列长度,当想避免由于截断导致的特性恶化时,选择短序列来唯一确定为序列长度。
具体地,对K=2、资源块数为10(子载波数N=120)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作为K为2以下的序列长度,选择下列5种序列长度:118(=59×2)、119(=17×7)、120(=5×3×23)、121(=11×11)、122(=61×2)(步骤S20)。其中,最大的最大质因素为“61”,其序列长度为122,因此选择该序列长度122的CAZAC序列(步骤S21)。
当基于以往的质数长度来进行了序列的选择时,序列长度为113或127,因此可知通过本实施方式,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从7大幅减小到2。此时,由于L<N,因而可直接使用序列(图3的(B)),或者可通过循环复制方式(图3的(C))来进行分配。
图6是对于LTE中的1~50的资源块数,通过应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CAZAC序列选择法而获得的结果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不仅在子载波数N=120的情况下,在子载波数N=204的情况下,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也从7大幅减小到2。另外还可知,在下划线的资源块数的情况下可获得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从图6可知,当最接近的质数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小于K时,将得到与某一现有方法相同的结果。例如,当资源块数为1(子载波数N=12)时,序列长度选择大于等于N且最接近N的质数13。此时,进行通过截断方式的分配即可。此外,当资源块数为2(N=24)时,序列长度选择小于N且最接近N的质数23,因此进行通过循环复制方式的分配。或者,当资源块数为45(子载波数N=540)时,序列长度选择大于等于N且最接近N的质数541,因此进行通过截断方式的分配。
与此相对,在资源块数为10以上的下划线的情况下,可确认获得了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相比于现有方法大幅减小了的效果。在该例子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来将本实施方式只应用于子载波数N与最接近N的质数之差为2以上的场合、或者下划线的资源块数的场合。
如上所述,通过选择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与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L之差的绝对值|N-L|为阈值K以下的CAZAC序列,并从其中选择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可保证许多具有优良特性的参考信号序列。
4.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照上述的方案B来选择CAZAC序列。
首先,选择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与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L之差的绝对值|N-L|为阈值K以下的CAZAC序列(步骤S30)。接着,在序列长度L小于N的情况以及大于N的情况下,分别在选中的CAZAC序列中选择构成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步骤S31)。
然后,在通过步骤S31选择的序列中,选择|N-L|较小的序列(步骤S32),当存在两个时,选择序列长度较小的序列(步骤S33)。基于这样选择的CAZAC序列,并通过在图3的(C)及(D)中进行说明的循环复制或者截断方式来生成参考信号序列(步骤S34)。
在步骤S33中,当|N-L|较小的序列存在两个时,也可以根据规定的基准(例如,根据优选序列数还是优选特定恶化)来确定序列长度。例如,当想保证较多的CAZAC序列时,选择长序列来唯一确定序列长度,当想避免由于截断导致的特性恶化时,选择短序列来唯一确定序列长度。
具体地,对K=2、资源块数为10(子载波数N=120)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作为K为2以下的序列长度L,选择下列5种序列长度:118(=59×2)、119(=17×7)、120(=5×3×23)、121(=11×11)、122(=61×2)(步骤S30)。
然后,由于N>L的序列长度为118(=59×2)、119(=17×7),并且其中最大质因素(59、17)为最大的是序列长度118,因此选择该序列,而且,由于N<L的序列长度为121(=11×11)、122(=61×2),并且其中最大质因素(11、61)为最大(61)的是序列长度122,因此选择该序列(步骤S31)。
由于在步骤S31中选中的序列长度L=118、122的|N-L|均为2,因而在步骤S32中选择两个序列长度118和122,在步骤S33中选择较小的序列长度118。也可以如上述那样根据优选序列数还是优选特定恶化来确定序列长度。
当基于以往的质数长度来进行了选择时,序列长度为113或127,因此可知通过本实施方式,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从7大幅减小到2。此时,由于L<N,因而可直接使用序列(图3的(B)),或者可通过循环复制方式(图3的(C))来进行分配。
图8是对于LTE中的1~50的资源块数,通过应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CAZAC序列选择法而获得的结果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不仅在子载波数N=120的情况下,在子载波数N=204的情况下,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也从以往的5减小到2。另外还可知,在下划线的资源块数的情况下可获得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从图8可知,当最接近的质数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小于K时,将得到与某一现有方法相同的结果。例如,当资源块数为1(子载波数N=12)时,序列长度选择小于N且最接近N的质数11。此时,进行通过循环复制方式的分配即可。此外,当资源块数为3(N=36)时,序列长度选择大于等于N且最接近N的质数37,因此进行通过截断方式的分配。或者,当资源块数为45(子载波数N=540)时,序列长度选择大于等于N且最接近N的质数541,因此进行基于截断方式的分配。
与此相对,在资源块数为10以上的下划线的情况下,可确认获得了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相比于现有方法大幅减小了的效果。在该例子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来将本实施方式只应用于子载波数N与最接近N的质数之差为2以上的场合、或者下划线的资源块数的场合。
如上所述,选择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与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L之差的绝对值|N-L|为阈值K以下的CAZAC序列,接着在其中,分为N>L的情况和N<L的情况来分别选择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然后选择|N-L|最小的序列,由此可保证许多具有优良特性的参考信号序列。
5.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始预先选好最大质因素为规定值以上的序列,然后在其中选择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间的差异最小的序列。
首先,选择构成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Li为阈值M以上的CAZAC序列(步骤S40),并在其中选择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与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L之差的绝对值|N-L|为最小的CAZAC序列(步骤S41)。基于这样选择的CAZAC序列,并通过在图3的(C)及(D)中进行说明的循环复制或者截断方式来生成参考信号序列(步骤S42)。
在步骤S41中,当|N-L|最小的序列存在两个时,也可以根据规定的基准(例如,根据优选序列数还是优选特定恶化)来确定序列长度。例如,当想保证较多的CAZAC序列时,选择长序列来唯一确定序列长度,当想避免由于截断导致的特性恶化时,选择短序列来唯一确定序列长度。
具体地,对M=13、资源块数为10(子载波数N=120)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作为M为13以上的序列长度,选择…、118(=59×2)、119(=17×7)、122(=61×2)、…等(步骤S40)。在其中,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与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L之差的绝对值|N-L|为最小的序列长度为L=119,因此选择该序列(步骤S41)。与通过以往的质数长度来选择序列时的113或127的场合相比,能够大幅减小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
当基于以往的质数长度来进行了选择时,序列长度为113或127,因此可知通过本实施方式,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从7大幅减小到1。此时,由于L<N,因而可直接使用序列(图3的(B)),或者可通过循环复制方式(图3的(C))来进行分配。
图10是对于LTE中的1~50的资源块数,通过应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CAZAC序列选择法而获得的结果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不仅在子载波数N=120的情况下,在子载波数N=204的情况下,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也从以往的5减小为0。并且,在子载波数N=144的情况下,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也从以往的5减小为1。此时,可根据上述的优选序列数还是优选特性恶化的基准来在作为候补的序列长度143和145中选择一个。另外还可知,在下划线的资源块数的情况下可获得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从图10可知,当最接近的质数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小于2时,将得到与某一现有方法相同的结果。例如,当资源块数为1(子载波数N=12)时,序列长度选择大于等于N且最接近N的质数13。此时,进行通过循环复制方式的分配即可。此外,当资源块数为3(N=36)时,序列长度选择大于等于N且最接近N的质数37,因此进行基于截断方式的分配。
与此相对,在资源块数为10以上的下划线的情况下,可确认获得了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相比于现有方法大幅减小了的效果。在该例子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来将本实施方式只应用于子载波数N与最接近N的质数之差为2以上的场合、或者下划线的资源块数的场合。
如上所述,开始预先选好最大质因素为规定值M以上的序列,并在其中选择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最小的序列,由此可保证许多具有优良特性的参考信号序列。
6.第四实施方式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序列长度为子载波数N以上时,在上述的方案A的基础上考虑质因素的个数来选择CAZAC序列。
首先,选择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与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L(N以上)之差的绝对值|N-L|为阈值K以下的CAZAC序列(步骤S50)。接着,在选中的CAZAC序列中,选择构成序列长度的质因素的个数为I个以下、且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至少一个)(步骤S51)。基于这样选中的CAZAC序列,并通过在图3的(D)中说明的截断方式来生成参考信号序列(步骤S52)。
当满足步骤S51所示的条件的序列存在多个时,也可以根据规定的基准(例如,根据优选序列数还是优选特定恶化)来确定序列长度。例如,当想保证较多的CAZAC序列时,选择长序列来唯一确定序列长度,当想避免由于截断导致的特性恶化时,选择短序列来唯一确定序列长度。
具体地,对K=2、I=2、并且资源块数为44(子载波数N=528)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作为K=2以下的N以上的序列长度,选择下列3种序列长度:质因素个数I=3的528(=11×3×24)、质因素个数I=2的529(=23×23、质因素个数I=3的530(=53×5×2)(步骤S50)。其中,质因素个数I为2以下且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长度为529,因此选择该序列(步骤S51)。即,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为1。当基于以往的质数长度来选择了序列时,序列长度为523或541,因此可知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从4大幅减小到1(参见图12中的资源块数44的行)。
图12是对于LTE中的1~50的资源块数,通过应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CAZAC序列选择法而获得的结果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不仅在子载波数N=528的情况下,在下划线的资源块数的情况下也可获得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从图12可知,当最接近的质数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小于K时,将得到与某一现有方法相同的结果。例如,当资源块数为1(子载波数N=12)时,序列长度选择最接近N的质数11或13,因此进行通过截断方式的分配即可。
与此相对,在资源块数为10以上的下划线的情况下,可确认获得了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相比于现有方法大幅减小了的效果。在该例子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来将本实施方式只应用于子载波数N与最接近N的质数之差为2以上的场合、或者下划线的资源块数的场合。
如上所述,当序列长度为子载波数N以上时,通过在上述的方案A的基础上考虑质因素的个数来选择CAZAC序列,可保证许多具有优良特性的参考信号序列。
7.第五实施方式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序列长度为子载波数N以下时,在上述的方案A的基础上考虑质因素的个数来选择CAZAC序列。
首先,选择资源块的子载波数N与CAZAC序列的序列长度L(N以下)之差的绝对值|N-L|为阈值K以下的CAZAC序列(步骤S60)。接着,在选中的CAZAC序列中,选择构成序列长度的质因素的个数为1个以下、且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至少一个)(步骤S61)。基于这样选中的CAZAC序列,并通过在图3的(C)中说明的循环复制方式来生成参考信号序列(步骤S62)。
当满足步骤S61所示的条件的序列存在多个时,也可以根据规定的基准(例如,根据优选序列数还是优选特定恶化)来确定序列长度。例如,当想保证较多的CAZAC序列时,选择长序列来唯一确定序列长度,当想避免由于截断导致的特性恶化时,选择短序列来唯一确定序列长度。
具体地,对K=2、I=2、并且资源块数为27(子载波数N=324)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作为K=2以下的N以下的序列长度,选择下列3种序列长度:质因素个数I=3的322(=23×7×2)、质因素个数I=2的323(=19×17、质因素个数I=2的324(=34×22)  (步骤S60)。其中,质因素个数I为2以下且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长度为323,因此选择该序列(步骤S61)。即,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为1。当基于以往的质数长度来选择了序列时,序列长度为317或331,因此可知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从7大幅减小到1(参见图14中的资源块数27的行)。
图14是对于LTE中的1~50的资源块数,通过应用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CAZAC序列选择法而获得的结果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不仅在子载波数N=324的情况下,在下划线的资源块数的情况下也可获得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从图14可知,当最接近的质数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小于K时,将得到与某一现有方法相同的结果。例如,当资源块数为1(子载波数N=12)时,序列长度选择最接近N的质数11或13,因此进行基于循环复制方式的分配即可。
与此相对,在资源块数为10以上的下划线的情况下,可确认获得了序列长度与子载波数N之差相比于现有方法大幅减小了的效果。在该例子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来将本实施方式只应用于子载波数N与最接近N的质数之差为2以上的场合、或者下划线的资源块数的场合。
如上所述,当序列长度为子载波数N以下时,通过在上述的方案A的基础上考虑质因素的个数来选择CAZAC序列,可保证许多具有优良特性的参考信号序列。
实施例1
8.无线通信系统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简要框图。这里,为了简化说明,仅对发送装置T和接收装置R中与本发明关联的主要部分进行图示。
当使用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等时,需要已知在发送装置T和接收装置R之间收发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在图15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参考信号生成部203和210分别设置在发送装置T和接收装置R中。
假定参考信号生成部203和210具有图4所示的基本结构,并且假定使用上述的公式(1)和(2)来生成基于参数(序列长度L、序列号k)以及循环移位的CAZAC序列,并通过规定的子载波分配方式来生成参考信号序列。向参考信号生成部203和210提供的参数使得在接收发送装置之间生成相同的CAZAC序列,以便可执行从发送装置T向接收装置R的通信。参数既可以由发送装置T或接收装置R的一方确定后通知给另一方,也可以由网络内的其他控制装置通知给发送装置T或接收装置R。
在发送装置T中,设置了数据信号生成部201、控制信号生成部202以及参考信号生成部203,并由控制部204对它们进行控制。分别从数据信号生成部201、控制信号生成部202以及参考信号生成部203中输出的数据信号、控制信号以及参考信号通过信号复用部205被时分复用和/或频分复用并被发送出去。
接收装置R包括信号分离部206、数据信号重放部207、控制信号重放部208、CQI测定部209、参考信号生成部210、以及控制部211。参考信号生成部210依照控制部211的控制,将用于数据、控制信号以及CQI的参考信号分别提供给数据信号重放部207、控制信号重放部208、CQI测定部209。
信号分离部206在时间域以及频域中,从接收信号中分离出数据信号SRDATA、控制信号SRCTL、以及3种参考信号(用于解调/检波接收数据的参考信号SDREF、用于解调/检波接收控制信号的参考信号SCREF、用于CQI的参考信号SIREF)。
数据信号重放部207输入接收数据信号SRDATA及其解调/检波用的参考信号SDREF以及用于数据的参考信号,并对接收数据SDATA进行解调/检波,然后输出给控制部211。控制信号重放部208输入接收控制信号SRCTL及其解调/检波用的参考信号SCREF以及用于控制信号的参考信号,并对控制信号SCTL进行解调/检波,然后输出给控制部211。CQI测定部209输入用于解调/检波接收数据的参考信号SDREF、用于解调/检波接收控制信号的参考信号SCREF、以及用于CQI的独立的参考信号SIREF和用于CQI的参考信号,并测定信道质量来输出给控制部211。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参考信号生成部203和210能够保证许多具有优良特性的参考信号序列,因此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可容易地避免无线装置间的干扰。
实施例2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的主要结构的简要框图。这里假定在基站30中容纳了移动站UE1、UE2、…。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基站30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无线收发部(Tx/Rx)301、接收处理部R、参考信号生成部306、控制部307、资源管理部308、以及发送处理部T。
无线收发部(Tx/Rx)301与多个移动站UE,例如通过具有图1的(B)所示的频分/时分复用结构的每个信道而收发无线信号。无线收发部301将来自多个移动站UE的被复用的接收信号输出给接收处理部R,并将来自发送处理部T的非复用的发送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后发送出去。
接收处理部R包括信号分离部302、数据信号重放部303、控制信号重放部304、以及CQI测定部305,参考信号生成部306分别向它们提供用于数据、控制信号以及CQI的参考信号。接收处理部R和参考信号生成部306的结构和操作如图15的接收装置R中的说明。
CQI测定部305使用用于CQI的参考信号序列,测定各个移动站UE的上行信道质量,并将其输出给控制部307以及资源管理部308。
资源管理部308输入各个移动站UE的上行信道质量并进行比较,从而生成上行资源分配信息,该上行资源分配信息示出了就数据信号、控制信号或者参考信号而言对各个移动站UE分配哪个资源块。如上所述,信号分离部302根据该上行资源分配信息来执行信号分离。
发送处理部T包含数据信号生成部309、控制信号生成部310、参考信号生成部311、以及信号复用部312。
数据信号生成部309根据从资源管理部308输入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生成用于应发送下行数据的移动站UE的下行数据信号,并将其输出给信号复用部312。控制信号生成部310根据从资源管理部308输入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生成用于应发送下行控制信号的移动站UE的下行控制信号,并将其输出给信号复用部312。参考信号生成部311根据从资源管理部308输入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生成参考信号,并将其输出给信号复用部312。如上所述,在参考信号生成部311中,根据下行资源分配信息,为具有下行数据信号或下行控制信号的移动站UE生成用于解调/检波的参考信号,为已进入信道依赖调度中的移动站UE生成用于CQI的参考信号。资源管理部308接收在各个移动站中测定的下行信道质量并生成下行资源分配信息。
信号复用部312通过对上述生成的用于各个移动站UE的下行数据信号、下行控制信号以及参考信号根据下行资源分配信息进行频分复用和/或时分复用来生成发送信号并从无线收发部301发送出去。
控制信号生产部310根据控制部307的控制,将由资源管理部308生成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下行资源分配信息承载在控制信号上并发送给各个移动站UE。各个移动站UE根据这些所接收的上行以及下行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分别用于自己与基站30之间的上行以及下行通信中的资源块。
用于生成本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参数由基站30的控制部307确定。控制部307在确定用于生成在与各个移动站UE之间的通信中应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参数后,通过控制信号生产部310向各个移动站发送承载该参数的控制信号。可使用共用信道进行所述的参数通知。由此,各个移动站UE生成依照通知来的参数的参考信号,并将其与数据/控制信号一并发送给基站30。在基站30中,对应于各个移动站UE,由参考信号生成部306生成依照相同参数的参考信号,因此可进行来自各个移动站的上行信号的解调/检波以及信道质量估计。
控制部307对基站全体的操作进行控制,可以通过在程序控制处理器中运行控制程序来实现。此外,参考信号生成部306和311也可以通过在程序控制处理器中运行基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参考信号生成程序来实现。
如上所述,基于本实施例的参考信号生成部306和311能够保证许多具有优良特性的参考信号序列,因此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可容易地避免基站间的干扰。
实施例3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站的主要结构的简要框图。由于在移动站40中不进行资源管理,所以在接收发送中使用的资源根据从基站30接收的上行以及下行资源分配信息而设定。此外,移动站40通过向参考信号生成部406以及410中设定从基站30通知来的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参数,可与基站30进行通信。下面,对移动站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在图17中,与本实施例相关的移动站40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无线收发部(Tx/Rx)401、接收处理部R、参考信号生成部406、控制部407、以及发送处理部T。无线收发部(Tx/Rx)401通过指定的信道与基站30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
接收处理部R包括信号分离部402、数据信号重放部403、控制信号重放部404、以及CQI测定部405,参考信号生成部406分别向它们提供用于数据、控制信号以及CQI的参考信号。接收处理部R和参考信号生成部406的结构和操作如图15的接收装置R中说明的那样。
从基站30接收的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参数在控制信号重放部404中被重放,并通过控制部407而被设定到参考信号生成部406以及410中。
发送处理部T包含数据信号生成部408、控制信号生成部409、参考信号生成部410、以及信号复用部411。数据信号生成部408根据从控制部407输入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在发送上行数据时生成上行数据信号并将其输出给信号复用部411。控制信号生成部409根据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在发送上行控制信号时生成上行控制信号并将其输出给信号复用部411。参考信号生成部410根据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参数,在有上行数据信号或上行控制信号时生成用于解调/检波的参考信号,在已进入信道依赖调度中时生成用于估计CQI的参考信号。
信号复用部411通过将如上生成的上行数据信号、上行控制信号、和/或参考信号复用于由上行资源分配信息指定的资源块中来生成发送信号,并将其从无线收发部401向基站30发送。
如上所述,基于本实施例的参考信号生成部406和410能够保证许多具有优良特性的参考信号序列,因此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可容易地避免基站间的干扰。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生成中,尤其可普遍应用于从CAZAC序列生成参考信号的基站或移动站等无线装置以及移动通信系统中。

Claims (28)

1.一种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使用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其特征在于,
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
基于所述第二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使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最小的方式选择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所述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质因素的个数为第二规定值以下且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长度,作为所述第二CAZAC序列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CAZAC序列长度有多个时,选择序列长度较长的CAZAC序列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CAZAC序列长度有多个时,选择序列长度较短的CAZAC序列长度。
6.一种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使用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其特征在于,
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CAZAC序列长度小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CAZAC序列长度大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三CAZAC序列长度,
在所述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第四CAZAC序列长度,
基于所述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使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最小的方式选择所述第一CAZAC序列长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所述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质因素的个数为第二规定值以下且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长度,作为所述第二或第三CAZAC序列长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四CAZAC序列长度有多个时,选择序列长度较长的CAZAC序列长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四CAZAC序列长度有多个时,选择序列长度较短的CAZAC序列长度。
11.一种参考信号生成装置,使用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使用所述选中的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CAZAC序列选择单元以使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最小的方式选择所述CAZAC序列长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质因素的个数为第二规定值以下且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长度,作为所述CAZAC序列长度。
14.一种参考信号生成装置,使用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
第二选择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CAZAC序列长度小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和CAZAC序列长度大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三CAZAC序列长度;
第三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第四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以使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最小的方式选择所述第一CAZAC序列长度。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参考信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在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所述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质因素的个数为第二规定值以下且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序列长度,作为所述第二或第三CAZAC序列长度。
1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将参考信号复用于发送信号中来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生成的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以及
通信单元,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其它无线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使用所述选中的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1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将参考信号复用于发送信号中来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生成的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以及
通信单元,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其它无线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
第二选择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CAZAC序列长度小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和CAZAC序列长度大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三CAZAC序列长度;
第三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第四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19.一种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生成的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发送侧参考信号;以及
发送单元,将发送信号和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复用后发送给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CAZAC序列生成的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接收侧参考信号;以及
接收单元,使用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发送信号和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
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发送侧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所述资源块的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发送侧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使用所述选中的发送侧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接收侧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所述资源块的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接收侧CAZAC序列长度;以及
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使用所述选中的接收侧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
其中,预先设定所述发送侧以及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发送侧CAZAC序列与所述接收侧CAZAC序列相同。
20.一种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生成的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发送侧参考信号;以及
发送单元,将发送信号和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复用后发送给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CAZAC序列生成的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接收侧参考信号;以及
接收单元,使用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发送信号和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
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发送侧第一选择单元,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发送侧第一CAZAC序列长度;
发送侧第二选择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发送侧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小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发送侧第二CAZAC序列长度、和所述规定子载波数较大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发送侧第三CAZAC序列长度;
发送侧第三选择单元,在所述发送侧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发送侧第四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发送侧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接收侧第一选择单元,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接收侧第一CAZAC序列长度;
接收侧第二选择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接收侧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CAZAC序列长度小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接收侧第二CAZAC序列长度、和CAZAC序列长度大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接收侧第三CAZAC序列长度;
接收侧第三选择单元,在所述接收侧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接收侧第四CAZAC序列长度;以及
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接收侧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序列,
预先设定所述发送侧以及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发送侧CAZAC序列与所述接收侧CAZAC序列相同。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向所述接收装置通知用于生成所述发送侧CAZAC序列的信息,所述接收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根据该信息来生成所述接收侧CAZAC序列。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装置向所述发送装置通知用于生成所述接收侧CAZAC序列的信息,所述发送侧参考信号生成单元根据该信息来生成所述发送侧CAZAC序列。
23.一种在多个移动站与基站之间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和所述多个移动站的每一个均包括: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生成的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以及
通信单元,使用所述参考信号进行通信,
所述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所述资源块的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使用所述选中的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所述基站向各个移动站指定应在与该移动站进行的通信中使用的所述资源块以及所述CAZAC序列,并使所述基站和各个移动站的参考信号序列一致。
24.一种在多个移动站与基站之间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和所述多个移动站的每一个均包括: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生成的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以及
通信单元,使用所述参考信号进行通信,
所述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
第二选择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CAZAC序列长度小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和CAZAC序列长度大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三CAZAC序列长度;
第三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第四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其中,所述基站向各个移动站指定应在与该移动站进行的通信中使用的所述资源块以及所述CAZAC序列,并使所述基站和各个移动站的参考信号序列一致。
25.一种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生成的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以及
通信单元,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各个移动站进行通信,
所述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所述资源块的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使用所述选中的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26.一种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生成的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以及
通信单元,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各个移动站进行通信,
所述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
第二选择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CAZAC序列长度小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和CAZAC序列长度大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三CAZAC序列长度;
第三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第四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27.一种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生成的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以及
通信单元,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基站进行通信,
所述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CAZAC序列选择单元,在与所述资源块的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使用所述选中的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28.一种复用参考信号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向资源块分配从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生成的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参考信号;以及
通信单元,使用所述参考信号与基站进行通信,
所述参考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选择与规定子载波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
第二选择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CAZAC序列长度小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二CAZAC序列长度、和CAZAC序列长度大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且构成各个序列长度的最大质因素为最大的第三CAZAC序列长度;
第三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二以及第三CAZAC序列长度中,选择与所述规定子载波数之差较小的序列长度,作为第四CAZAC序列长度;以及
参考信号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第四CAZAC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序列。
CN200810006111.8A 2007-02-05 2008-02-0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01242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26150 2007-02-05
JP2007026150A JP4935993B2 (ja) 2007-02-05 2007-02-05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ファレンス信号生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7-026150 2007-0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2219A CN101242219A (zh) 2008-08-13
CN101242219B true CN101242219B (zh) 2014-05-28

Family

ID=39493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6111.8A Active CN101242219B (zh) 2007-02-05 2008-02-0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28157B2 (zh)
EP (1) EP1953985B1 (zh)
JP (1) JP4935993B2 (zh)
KR (1) KR20080073216A (zh)
CN (1) CN101242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79077B2 (en) 2007-06-18 2011-07-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quence allocating method,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wireless mobile station device
WO2008155411A1 (en) * 2007-06-20 2008-12-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Low par zero auto-correlation zone sequences for code sequence modulation
CN101809881A (zh) * 2007-09-28 2010-08-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序列长度调整方法
WO2009093628A1 (ja) * 2008-01-22 2009-07-30 Nec Corporation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の送信機及び受信機、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024548B2 (ja) * 2008-03-13 2012-09-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制御信号復調装置、制御信号復調方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13955B2 (ja) * 2008-05-13 2013-06-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US9867203B2 (en) 2008-07-11 2018-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ous TDM-based communication in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s
WO2010016266A1 (ja) 2008-08-06 2010-02-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101603338B1 (ko) 2008-08-11 2016-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100019947A (ko) 2008-08-11 2010-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1571566B1 (ko) * 2008-08-11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1597573B1 (ko) 2008-08-11 2016-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US8619620B2 (en) * 2008-09-16 2013-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in a multi 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13382B1 (en) 2008-11-14 2017-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56068A2 (ko) 2008-11-14 2010-05-20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496304B1 (en) * 2009-01-29 2022-03-16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KR20100091876A (ko) 2009-02-11 2010-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전송을 위한 단말 동작
CA2755751C (en) * 2009-03-19 2017-09-19 Nec Corporation Improved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method
KR101283007B1 (ko) * 2009-04-10 2013-07-08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기지국, 단말,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KR101328967B1 (ko) 2009-04-22 2013-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준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737338B2 (en) 2009-07-17 2014-05-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650749B1 (ko) 2009-08-18 2016-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릴레이를 위한 백홀 서브프레임의 제어 채널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9609536B2 (en) 2010-04-13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of received power and received qua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3025236A1 (en) * 2011-08-12 2013-02-21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141583A1 (ko) 2012-03-19 2013-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407489B2 (en) * 2013-01-24 2016-08-02 Blackberry Limited Cell identity design for LTE-advanced
KR101950776B1 (ko) 2013-01-31 2019-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장치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품질을 측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6416343B (zh) * 2014-05-23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序列生成的方法和用于序列生成的终端、基站
CN108476062B (zh) * 2016-03-16 2022-04-05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序列确定
CN113193943A (zh) * 2016-04-08 2021-07-30 Idac控股公司 关于5g系统内的不同类型业务的phy层复用
JP6877452B2 (ja) * 2016-09-28 2021-05-2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US10736074B2 (en) 2017-07-31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location determination by beamforming of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US11038729B2 (en) * 2018-11-02 2021-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puter-generated sequence design for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modulation data
US11777764B2 (en) 2019-03-28 202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waveform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239967B2 (en) 2019-05-02 2022-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tterns for reference signals used for position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082183B2 (en) 2019-09-16 2021-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 shift desig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9754A (zh) * 2006-08-14 2007-01-03 北京邮电大学 多小区系统的使用参考符号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6175B2 (en) * 2004-03-30 2008-09-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EP1779580A4 (en) * 2004-07-27 2009-07-15 Zte San Diego In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REFERENCE PRAMING SIGNALS IN OFDMA OR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594156B1 (ko) * 2004-09-10 2006-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직교 주파수 분할다중 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 시퀀스 송/수신 방법
JP4285655B2 (ja) 2005-07-19 2009-06-24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Web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
JP4819130B2 (ja) * 2005-11-28 2011-11-2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コードシーケンスを生成して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8005153B2 (en) * 2006-01-25 2011-08-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orthogonal signals using block spreading
EP1983672B1 (en) * 2006-02-08 2015-07-29 NEC Corporation Single carri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ingle carrier transmission method used for them
CN101479951B (zh) * 2006-04-27 2013-10-30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8228782B2 (en) * 2006-12-22 2012-07-24 Lg Electronics Inc. Sequenc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transmission unit
US8243837B2 (en) * 2007-06-19 2012-08-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quence allocating method and wireless mobile station device
WO2008155411A1 (en) * 2007-06-20 2008-12-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Low par zero auto-correlation zone sequences for code sequence modulation
WO2009039383A2 (en) * 2007-09-21 2009-03-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structure for ofdm based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9754A (zh) * 2006-08-14 2007-01-03 北京邮电大学 多小区系统的使用参考符号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C Group.Considerations on uplink pilot design using CAZA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45 R1-061311》.2006, *
Panasonic, NTT DoCoMo.Uplink reference signal structure and allocation for E-UTRA.《TSG-RAN WG1 Meeting #47bis R1-070190》.20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93435A (ja) 2008-08-21
EP1953985A2 (en) 2008-08-06
CN101242219A (zh) 2008-08-13
EP1953985B1 (en) 2018-11-07
EP1953985A3 (en) 2016-06-15
US8428157B2 (en) 2013-04-23
US20080253484A1 (en) 2008-10-16
KR20080073216A (ko) 2008-08-08
JP4935993B2 (ja)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221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CN101005326B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3580825B (zh) Uci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6559198A (zh) 一种基于pucch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78924B (zh) 传输块大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70330A (zh) 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288282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控制信号的方法
JP6356819B2 (ja) アップリンクアクセス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2546110A (zh) 一种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25113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6304346A (zh) 一种同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00135222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2026219B (zh) 一种无线信道测量参考信号的生成、发送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03326815B (zh)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080014582A (ko)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91710A (zh) 一种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99076A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盲检测次数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3312444A (zh) 指示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8365915A (zh)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0139366A (zh) 一种确定天线端口的方法和终端侧设备
CN101383639A (zh) 上行功率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1469730B1 (ko) Ofdm 네트워크에서 리소스들을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2142871B (zh) 一种改进的信道探测信号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6792791A (zh) 用户设备及时间频率同步方法
CN107105502A (zh) 一种持续调度资源的分配及使用其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