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7611B - 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7611B
CN101237611B CN2008100063630A CN200810006363A CN101237611B CN 101237611 B CN101237611 B CN 101237611B CN 2008100063630 A CN2008100063630 A CN 2008100063630A CN 200810006363 A CN200810006363 A CN 200810006363A CN 101237611 B CN101237611 B CN 101237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presentes
type
sub
slo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63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7611A (zh
Inventor
赵建平
张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0063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7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7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7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7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76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HFDD系统的系统参数获取参数M;通过用户设备的业务类型获取参数N、P2、P3、P4、P5、P6;基站根据N、P2、P3、P4、P5、P6以及HFDD系统的公共控制部分确定参数P1;向用户设备发送N、P1、P2、P3、P4、P5、P6;以及用户设备根据N、P1、P2、P3、P4、P5、P6确定首次数据发送的收发位置以及根据N和M确定下一个数据位置和重传数据位置。本发明根据HFDD的特点,为HFDD用户收发模式提供了合适的指配方法。

Description

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HFDD(Half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半频分双工)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 
背景技术
HFDD可以适应灵活的频谱分配,同时由于不采用双工器使得成本低廉。广为采用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就是一种HFDD方式,GSM终端收发关系比较简单,这种工作方式终端实现了空口电路工作方式。在以空口分组化和链路自适应为特征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如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微波存取全球互通)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引入HFDD将需要考虑比GSM更为复杂的需求,具体总结为: 
1、HFDD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和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的统一: 
a)目的是使HFDD、FDD和TDD多种双工终端实现简单; 
b)HFDD终端与FDD终端在同一个系统中共存,因此要求HFDD和FDD在公共控制部分如下行同步信道、广播信道和寻呼信道以及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等应该保持完全一致,因此在FDD确定为上行和下行的Subframe(子帧)在HFDD应该继续保持; 
c)还需要保持FDD上下行数据信道和相应控制信道的时序关系,以LTE为例就是保持DL-SCH(Down Link-SynchronizationChannel,下行链路同步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CH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ACK/NACK(确认/负确认)、UL-SCH(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and PHICH(Physical HARQ Indication Channel,物理HARQ指示信道)以及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carrying UL grant and UL-SCH(Up Link-Synchronization Channel,上行链路同步信道)的时序关系。 
d)借用TDD思想例如多ACK/NACK反馈思想。 
2、用户(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可简称为用户)特定的收发模式在初始指配后应该保持稳定性: 
a)用户特定的收发模式(UE Specific transmission/receptionpattern)是指用户收发之间的逻辑关系; 
b)不论是持续调度还是动态调度,用户特定的收发模式应该是初始指配后就确定下来,这样可以避免大量信令指配用户收发关系; 
c)用户的特定模式指定后,用户的动态性就表现在频率域、调制域和天线域等地自适应; 
d)用户特定的收发模式主要依据FDD上下行数据信道和相应控制信道的时序关系来设计并考虑公共控制信道时隙的约束。 
3、用户特定的收发模式应该同样适用于持续调度和动态调度 
4、用户特定的收发模式应该支持时间域非对称支持能力,约定DL(Down Link)指的下行链路、UL(Up Link)指的上行链路,则非对称支持具体包括如下5大类: 
第1类,只有下行数据:即DL Data Only+UL Control模式 
第2类,只有上行数据:即UL Data Only+DL Control模式 
第3类,上下行数据对称:即DL/UL Data+DL/UL Control模式 
第4类,下行占优的非对称:即DL占优/UL Data+DL/ULControl模式 
第5类,上行占优的非对称:即DL/UL占优Data+DL/ULControl模式 
5、不同的HFDD用户正交复用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FDD的基本收发模式图。第一个数据101标识为Datal,在一定间隔N=24个Subslot后第二个数据Data2进行发送。对于第一个数据101终端接收到以后在间隔M=3个Subslot后给出ACK/NACK1信息103,基站得到该信息后确定是否进行重传,如果收到是NACK信息,则基站重新发送数据RT11102,与此类似基站等待ACK/NACK2和ACK/NACK3决定是否进行第二次数据RT 12和第三次重传RT 13。101和102之间的时间间隔定义为RTT(Round Trip Time,无线传输间隔)。 
针对这中分组化空口技术终端采用不连续发送和不连续接收方式,与GSM根本不同在于这种不连续性主要取决于是否反馈重传 有变化,图中104、105和106分别代表基站向终端一次、二次和三次成功传输的收发模式,终端处于接收、等待和发射三种状态。 
从图中能看出Data 2和RT 13处于同一个位置,避免了额外发Subslot的安排。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仅适用于FDD或TDD,而HFDD具有不同于FDD和TDD的特点,所以现有的指配方法无法适用HFDD的用户收发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指配方法无法适用HFDD的用户收发模式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HFDD系统的系统参数获取参数M,其中M表示UL数据和相应的DL ACK/NACK回复之间的长度以及DL数据和相应的UL ACK/NACK回复之间的长度,且这两个长度相等;通过用户设备的业务类型获取参数N、P2、P3、P4、P5、P6,其中N表示用户设备收发的基本周期;P2表示用户设备接收一次下行的长度,且P2小于等于M+1;P3表示用户设备发送一次上行的长度,且P3小于等于M+1;P4表示用户设备的HARQ次数;P5表示调度类型;P6表示P2与P3的关系,其包括对称类型和非对称类型;基站根据N、P2、P3、P4、P5、P6以及HFDD系统的公共控制部分确定参数P1,其中P1表示初始相位,其指定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初始位置,范围为0~N-1;向用户设备发送N、P1、P2、P3、P4、P5、P6;以及用户设备根据N、P1、P2、P3、P4、 P5、P6确定首次数据发送的收发位置以及根据N和M确定下一个数据位置和重传数据位置。 
优选的,基站根据N、P2、P3、P4、P5、P6以及HFDD系统的公共控制部分确定参数P1满足以下条件:上行发送的优先级低于下行接收公共控制的同步信道、广播信道和寻呼信道的优先级;以及下行接收数据的优先级低于上行随机接入的优先级。 
优选的,还包括:对于P3>P2,设置用户设备最后一个发送的子时隙和相邻的最后一个接收的子时隙间隔是M个子时隙;对于P3<P2,设置最后一个接收的子时隙和相邻的最后一个发送的子时隙间隔是M个子时隙;对于P3=P2,设置各个对应子时隙都保持间隔是M个子时隙。 
优选的,P5表示的调度类型包括:持续调度和动态调度。 
优选的,还包括:对于持续调度则N为周期进行周期收发。 
优选的,非对称类型确定具体收发子时隙携带信息类型是Data、Control还是其组合。 
优选的,P6表示的P2与P3的关系包括:第1类,只有下行数据;第2类,只有上行数据;第3类,上下行数据对称;第4类,下行占优的非对称;第5类,上行占优的非对称。 
本发明的实施例因为采用通过系统参数和用户设备参数确定数据位置的方法,所以克服了现有的指配方法无法适用HFDD的用户收发模式问题,进而为HFDD用户收发模式提供了合适的指配方法。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基本收发模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只有下行数据即DL DataOnly+UL Control模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只有上行数据即UL DataOnly+DL Control模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行数据对称即DL/UL Data+DL/UL Control模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占优的非对称即DL占优/UL Data+DL/UL Control模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占优的非对称即DL/UL占优Data+DL/UL Control模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用户复用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FDD收发模式参数解释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FDD用户非对称类型收发模式的HARQ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ARQ反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通过HFDD系统的系统参数获取参数M,其中M表示UL数据和相应的DL ACK/NACK回复之间的长度以及DL数据和相应的ULACK/NACK回复之间的长度,且这两个长度相等; 
步骤S20,通过用户设备的业务类型获取参数N、P2、P3、P4、P5、P6,其中N表示用户设备收发的基本周期;P2表示用户设备接收一次下行的长度,且P2小于等于M+1;P3表示用户设备发送一次上行的长度,且P3小于等于M+1;P4表示用户设备的HARQ次数;P5表示调度类型;P6表示P2与P3的关系,其包括对称类型和非对称类型; 
步骤S30,基站根据N、P2、P3、P4、P5、P6以及HFDD系统的公共控制部分确定参数P1,其中P1表示初始相位,其指定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初始位置,范围为0~N-1; 
步骤S40,向用户设备发送N、P1、P2、P3、P4、P5、P6;以及 
步骤S50,用户设备根据N、P1、P2、P3、P4、P5、P6确定首次数据发送的收发位置以及根据N和M确定下一个数据位置和重传数据位置。 
该实施例因为采用通过系统参数和用户设备参数确定数据位置的方法,所以克服了现有的指配方法无法适用HFDD的用户收发模式问题,进而为HFDD用户收发模式提供了合适的指配方法。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因为针对上行突发与下行突发可能非对称的关系,专门配置了参数P2、P3和P6,所以特别适合于非对称类型的HFDD用户收发模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DL和UL反馈重传资源由基站在用户特定收发模式约束下动态指配,具体位置可以由N、P1、P2、P3、P4、P5和P6得到;终端根据正确收到下行数据与否确定是否在预定时刻进行重传数据接收,而终端发送上行数据必须收到基站回复后才确定是否在预定时刻进行重传数据发射,以上重传数据发送和接收都可以由参数N、P1、P2、P3、P4、P5和P6获取后自动得到,因此本发明收发模式是用户特定和相对稳定的;并且基站确保了不同用户收发模式的正交性。 
优选的,基站根据N、P2、P3、P4、P5、P6以及HFDD系统的公共控制部分确定参数P1满足以下条件:上行发送的优先级低于下行接收公共控制的同步信道、广播信道和寻呼信道的优先级;以及下行接收数据的优先级低于上行随机接入的优先级。 
以上优选实施例说明基站根据自身资源状况、由步骤S20确定的参数N、P2、P3、P4、P5和P6以及系统公共控制部分如下行同步信道、广播信道和寻呼信道以及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的约束,最后确定P1,原则上上行发送与下行接收公共控制的同步信道、广播信道和寻呼信道冲突时候,不予考虑,下行接收数据与上行随机接入冲突时候优先保证随机接入资源,本次数据基站下次发射。 
优选的,还包括:对于P3>P2,设置用户设备最后一个发送的子时隙和相邻的最后一个接收的子时隙间隔是M个子时隙;对于P3<P2,设置最后一个接收的子时隙和相邻的最后一个发送的子时隙间隔是M个子时隙;对于P3=P2,设置各个对应子时隙都保持间隔是M个子时隙。 
以上优选实施例保证了从终端角度对于不对称方式HARQ的可靠进行。 
优选的,P5表示的调度类型包括:持续调度和动态调度。 
优选的,还包括:对于持续调度则N为周期进行周期收发。 
优选的,非对称类型确定具体收发子时隙携带信息类型是Data、Control还是其组合。 
优选的,P6表示的P2与P3的关系包括:第1类,只有下行数据;第2类,只有上行数据;第3类,上下行数据对称;第4类,下行占优的非对称;第5类,上行占优的非对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只有下行数据即DL DataOnly+UL Control模式图;在只有下行数据即DL Data Only+ULControl模式,下行Subslot中包括了数据信息但控制信息不包括对于上行数据的ACK/NACK的控制信息。上行Subslot中没有数据信息只有包括ACK/NACK在内的控制信息。图中D/C表示既有数据(Data)又有控制(Control);C表示只有控制(Control)。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只有上行数据即UL DataOnly+DL Control模式图;在只有上行数据即UL Data Only+DLControl模式,上行Subslot中包括了数据信息但控制信息不包括对于下行数据的ACK/NACK的控制信息。下行Subslot中没有数据信 息只有包括ACK/NACK在内的控制信息。图中D/C表示既有数据(Data)又有控制(Control);C表示只有控制(Control)。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行数据对称即DL/UL Data+DL/UL Control模式图;在上下行数据对称即DL/UL Data+DL/ULControl模式下行和上行Subslot中既包括了数据信息也有包括ACK/NACK在内的控制信息。上行和下行Subslot数相等。图中D/C表示既有数据(Data)又有控制(Control);C表示只有控制(Control)。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占优的非对称即DL占优/UL Data+DL/UL Control模式图;在下行占优的非对称即DL占优/UL Data+DL/UL Control模式,上行Subslot和下行Subslot不相等,P3<P2,但都包括了ACK/NACK的控制信息。图中D/C表示既有数据(Data)又有控制(Control);C表示只有控制(Control)。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占优的非对称即DL/UL占优Data+DL/UL Control模式图;在上行占优的非对称即DL/UL占优Data+DL/UL Control模式,上行Subslot和下行Subslot不相等,P3>P2,但都包括了ACK/NACK的控制信息。图中D/C表示既有数据(Data)又有控制(Control);C表示只有控制(Control)。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用户复用图;UE 1是上下行对称用户,UE 2是下行占优用户,UE 3是上行占优用户。从图中看,基站可以通过调度在保证整个基站系统时间基准条件下很好复用,这是不进行频域调度的GSM做不到的。从图8看所有UE都在一个系统基准下有序安排,调度与用户收发模式安排即HFDD具体模式可以适度的分离,显著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FDD收发模式参数解释图,图中给出了不同参数M、N、P1、P2、P3、P4、P5和P6的技术含 义。通过图可以看出M、N、P1、P2、P3、P4、P5和P6是用户收发模式的最小参数集。 
本发明的实施例因为采用通过系统参数和用户设备参数确定数据位置的方法,所以克服了现有的指配方法无法适用HFDD的用户收发模式问题,进而为HFDD用户收发模式提供了合适的指配方法。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FDD用户非对称类型收发模式的HARQ反馈方法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针对连续P2个子帧的下行突发数据,在其相邻的下一个上行突发最后一个子帧反馈P2个ACK/NACK方式的HARQ信息;以及 
步骤S20,针对连续P3个子帧的上行突发数据,在其相邻的下一个下行突发最后一个子帧反馈P3个ACK/NACK方式的HARQ信息, 
其中,连续P2个子帧的下行突发数据构成一个下行突发,连续P3个子帧的上行突发数据构成一个上行突发,且P2小于等于M+1,P3小于等于M+1,M表示UL数据和相应的DL ACK/NACK回复之间的长度以及DL数据和相应的UL ACK/NACK回复之间的长度,且这两个长度相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因为采用多ACK/NACK方式反馈信息的方法,所以克服了现有的用户非对称类型收发模式的HARQ反馈方法无法适用HFDD的用户收发模式的问题,进而为HFDD用户非对称类型收发模式提供了合适的HARQ反馈方法。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因为针对上行突发与下行突发可能非对称的关系,专门配置了参数P2、P3和P6,所以特别适合于非对称类型的HFDD用户收发模式。 
优选的,还包括:对于P3>P2,预先设置用户设备最后一个发送的子时隙和相邻的最后一个接收的子时隙间隔是M个子时隙;对于P3<P2,预先设置最后一个接收的子时隙和相邻的最后一个发送的子时隙间隔是M个子时隙;对于P3=P2,预先设置各个对应子时隙都保持间隔是M个子时隙。 
以上优选实施例保证了从终端角度HARQ的可靠进行。 
优选的,P2与P3的关系包括:第1类,只有下行数据;第2类,只有上行数据;第3类,上下行数据对称;第4类,下行占优的非对称;第5类,上行占优的非对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参数适用于上行和下行首次传输数据、重传数据、ACK/NACK反馈信息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与FDD类似的HARQ设计保证了上次上行或者下行突发的相关的HARQ信息在相邻的下次下行或者上行突发能够由基站或者终端发出,而不需要额外和不可控制的时延存在。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ARQ反馈的示意图,在上行突发中的101 Subframe对于上一个下行突发中的三个Subframe采用多ACK/NACK方式102进行HARQ信息反馈,在下行突发中的103 Subframe对于上一个上行突发中的两个Subframe采用多ACK/NACK方式104进行HARQ信息反馈。其中D/C表示既有数据(Data)又有控制(Control)。 
本发明的实施例因为采用多ACK/NACK方式反馈信息的方法,所以克服了现有的用户非对称类型收发模式的HARQ反馈方法无法适用HFDD的用户收发模式的问题,进而为HFDD用户非对称类型收发模式提供了合适的HARQ反馈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HFDD系统的系统参数获取参数M,其中M表示UL数据和相应的DLACK/NACK回复之间的长度以及DL数据和相应的UL ACK/NACK回复之间的长度,且这两个长度相等;
通过用户设备的业务类型获取参数N、P2、P3、P4、P5、P6,其中N表示用户设备收发的基本周期;P2表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一次下行的长度,且P2小于等于M+1;P3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一次上行的长度,且P3小于等于M+1;P4表示所述用户设备的HARQ次数;P5表示调度类型;P6表示P2与P3的关系,其包括对称类型和非对称类型;
基站根据N、P2、P3、P4、P5、P6以及所述HFDD系统的公共控制部分确定参数P1,其中P1表示初始相位,其指定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初始位置,范围为0~N-1;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N、P1、P2、P3、P4、P5、P6;以及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N、P1、P2、P3、P4、P5、P6确定首次数据发送的收发位置以及根据N和M确定下一个数据位置和重传数据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N、P2、P3、P4、P5、P6以及所述HFDD系统的公共控制部分确定参数P1满足以下条件:
上行发送的优先级低于下行接收公共控制的同步信道、广播信道和寻呼信道的优先级;以及
下行接收数据的优先级低于上行随机接入的优先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于P3>P2,设置所述用户设备最后一个发送的子时隙和相邻的最后一个接收的子时隙间隔是M个子时隙;
对于P3<P2,设置最后一个接收的子时隙和相邻的最后一个发送的子时隙间隔是M个子时隙;
对于P3=P2,设置各个对应子时隙都保持间隔是M个子时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P5表示的调度类型包括:持续调度和动态调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于所述持续调度则N为周期进行周期收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类型确定具体收发子时隙携带信息类型是Data、Control还是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P6表示的P2与P3的关系包括:
第1类,只有下行数据;
第2类,只有上行数据;
第3类,上下行数据对称;
第4类,下行占优的非对称;
第5类,上行占优的非对称。
CN2008100063630A 2008-02-29 2008-02-29 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7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63630A CN101237611B (zh) 2008-02-29 2008-02-29 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63630A CN101237611B (zh) 2008-02-29 2008-02-29 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7611A CN101237611A (zh) 2008-08-06
CN101237611B true CN101237611B (zh) 2012-02-08

Family

ID=39920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63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7611B (zh) 2008-02-29 2008-02-29 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76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885B (zh) * 2008-08-14 2012-11-1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增强控制信道性能的方法
CN108076515B (zh) * 2016-11-11 2023-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时隙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8282315B (zh) 2017-01-06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854A (zh) * 1997-01-15 1998-08-19 格维康姆公司 数字无线通信中的非对称数据速率和功率
CN1631012A (zh) * 2002-06-27 2005-06-22 诺基亚公司 半双工传输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854A (zh) * 1997-01-15 1998-08-19 格维康姆公司 数字无线通信中的非对称数据速率和功率
CN1631012A (zh) * 2002-06-27 2005-06-22 诺基亚公司 半双工传输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rtel.Design Principles for H-FDD Operation.《3GPP TSG-RAN Working Group 1 Meeting #51 R1-074637》.2007,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7611A (zh) 200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28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224642B2 (ja) 中継ノードを有する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情報送信制御
US20180332581A1 (en) Method for setting dynamic subfr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JP5969005B2 (ja) 同期harq送信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2648598B (zh) 中继回程上行链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
KR101577455B1 (ko) 데이터 중계 방법
KR101412051B1 (ko) Tdd시스템 백홀링크 통신 방법, 기기 및 시스템
CN105122917B (zh) 动态tdd配置用户设备和方法
EP2830236B1 (en) Time-division duplex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KR20140141575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이중(half duplex)전송을 지원하는 단말과 관련된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874215A (zh) 演进型节点和无线装置
CN101925118B (zh) 一种避免接口传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62833A (zh) 上行混合重传反馈信息分量载波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JP2013513292A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harq)のタイミングの決定
CN101931960B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KR20180049750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1237313B (zh) Hfdd用户非对称类型收发模式的harq反馈方法
KR20100063600A (ko) 중계국을 위한 harq 수행방법
CN101809928A (zh) 用于频分双工系统中半双工和全双工用户站操作的方法
EP2918128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1237312B (zh) Hfdd用户对称类型收发模式的harq反馈方法
CN101237611B (zh) Hfdd用户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
CN101237279B (zh) Hfdd用户对称性收发模式的指配方法
EP3713121B1 (e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interference re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