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1714A - 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31714A CN101231714A CNA200710193060XA CN200710193060A CN101231714A CN 101231714 A CN101231714 A CN 101231714A CN A200710193060X A CNA200710193060X A CN A200710193060XA CN 200710193060 A CN200710193060 A CN 200710193060A CN 101231714 A CN101231714 A CN 1012317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h
- barrier
- point
- function
- centerd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922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0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26058 directional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主移动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自主移动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算法,定义路径总能量函数为碰撞罚函数与相应于路径长度部分能量函数的加权和,在路径规划的过程中检测路径点的位置是否在障碍物内,根据路径点位于障碍物内外的不同位置用不同的动态运动方程移动路径点的位置,使其朝着使总能量函数的函数值减小的方向运动,最终规划出最短的避障路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自主移动的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自主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是指机器人在有障碍物的工作环境中,寻找一条从给定起点到终点的运动路径,使机器人能无碰撞地绕过所有的障碍物。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环境先验完全信息的全局路径规划,另一种是基于传感器信息的局部路径规划,后者环境是未知或者部分未知的。全局路径规划已提出的典型方法有可视图法、图搜索法、人工势场法等。可视图法的优点是可以求得最短路径,但缺乏灵活性,并且存在组合爆炸问题。图搜索法比较灵活,机器人的起始点和目标点的改变不会造成连通图的重新构造,但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最短路径。可视图法和图搜索法适用于多边形障碍物的避障路径规划问题,但不适用解决圆形障碍物的避障路径规划问题。人工势场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寻找路径点的能量函数的极小值点而使路径避开障碍物,但存在局部极小值问题且不适于寻求最短路径。文献[1]给出的基于神经网络结构能量函数的路径规划算法(称为NA算法),引入神经网络结构和模拟退火等方法,计算简单,能避免某些局部极值情况,对人工势场法给予了较大的改进。但NA算法仅适用于二维空间,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三维空间的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路径规划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4点假设:(1)障碍物是三维环境中的多面体。(2)障碍物为静止的。(3)计算时障碍物的尺寸按机器人的半径作适当的扩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NA路径规划算法推广到三维空间,使机器人能够在三维空间环境中规划出避障路径,并且使规划的无碰路径达到最短无碰路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定义路径总能量函数为碰撞罚函数与相应于路径长度部分能量函数的加权和,它是各个路径点的函数,通过移动路径点的位置,使其朝着使总能量函数的函数值减小方向运动,最终规划出避障的最短路径。
路径的碰撞罚函数定义为各路径点的碰撞罚函数之和,而一个点的碰撞罚函数是通过它对各个障碍物的神经网络表示得到的,其中模拟退火温度的初始温度,可根据障碍物的形状,设定相应于障碍物各边的不同的初始温度。
设置一个检测路径点位置的检测器:一个神经网络分类器,在路径规划的过程中检测路径点的位置P(x,y,z),判断该点是否在障碍物内,即是否与障碍物相碰。
输入出发点P(x1,y1,z1)及目标点P(xN,yN,zN)的坐标,对于t=0,初始路径一般取为出发点到目标点的直线上均匀分布的点列。通过检测器检测路径点P(xi,yi,zi)在障碍物内或者在障碍物外,按照不同的动态运动方程,计算出相应路径点的移动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点到一个障碍物的罚函数的神经网络。
图2是用本发明的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进行路径规划的仿真实验结果图。
图3是用本发明的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进行路径规划的仿真实验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的路径规划具体实施方法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步骤1:定义路径总能量函数。
一条路径的碰撞罚函数定义为各路径点的碰撞罚函数之和,而一个点的碰撞罚函数是通过它对各个障碍物的三层前向神经网络表示得到的。图1表示了一个点到一个障碍物的罚函数的神经网络。输入层三个结点的输入值分别是路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和竖坐标x、y、z,中间层的每个结点相应于障碍物的一个面的不等式限制条件,输入层和中间层的连接权系数等于不等式中x、y、z前面的系数,中间层每个结点的阈值等于相应不等式中的常数项。中间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为1,输出层结点的阈值取为不等式的个数减去0.5后的负数。
该连续网络的运算关系为
其中各符号的含义为,C:顶层结点输出;IO:顶层结点输入;θT:顶层结点阈值;OHm:中间层第m个结点的输出;IHm:中间层第m个结点的输入;θHm:中间层第m个结点的阈值;wxm,wym,wzm:第m个不等式限制条件的系数。激发函数为常用的S形函数,即
模拟退火温度变化公式为:
其中β是模拟退火初始温度。βm是相应于障碍物每一面的模拟退火初始温度,可以根据障碍物的形状,设定各面的不同的初始温度,这样对于一些不对称图形可避免路径规划的局部极小值情况。
整条路径相应于碰撞函数能量为
其中K是障碍物的个数,N是路径点的个数,Ci k表示第i个路径点P(xi,yi,zi)对第k个障碍物的碰撞函数。
相应于路径长度部分的能量函数定义为所有线段长度的平方和,即
整条路径的总能量函数定义为
E=wlEl+wcEc (10)
其中wl和wc分别表示对每一部分的权重(wl+wc=1)。
步骤2:根据出发点坐标P(x1,y1,z1)及目标点坐标P(xN,yN,zN),初始路径一般取为出发点到目标点的直线上均匀分布的点列:
xi=x1+i(xN-x1)/(N-1)
yi=y1+i(yN-y1)/(N-1)
zi=z1+i(zN-z1)/(N-1)
(i=2,3,…,N-1) (11)
步骤3:对于路径点P(xi,yi,zi),i=2,3,…,N-1,用检测器检测是否在障碍物内,
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下面两种操作:
(1)若路径点P(xi,yi,zi)在障碍物内,则按下列运动方程移动
(2)若P(xi,yi,zi)在障碍物之外,则按下列运动方程移动
步骤4:重复执行步骤3,直到路径收敛。
仿真实验
图2是用本发明的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进行路径规划的仿真实验结果图。
图3是用本发明的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进行路径规划的仿真实验过程。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使机器人能够在三维空间环境中规划出最短避障路径,为自主移动机器人在三维空间的最优路径规划提供了一个简捷有效的方法。
Claims (3)
1.一种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解决自主移动机器人在有障碍物的三维空间的路径规划问题,规划出的避障路径达到最短避障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路径总能量函数为碰撞罚函数与相应于路径长度部分能量函数的加权和,它是各个路径点的函数,通过移动路径点的位置,使其朝着使总能量函数的函数值减小方向运动,最终规划出避障的最短路径,
路径的碰撞罚函数定义为各路径点的碰撞罚函数之和,而一个点的碰撞罚函数是通过它对各个障碍物的神经网络表示得到的,其中模拟退火温度的初始温度,可根据障碍物的形状,设定相应于障碍物各面的不同的初始温度,
设置一个检测路径点位置的检测器:一个神经网络分类器,在路径规划的过程中检测路径点的位置,判断其是否在障碍物内,即是否与障碍物相碰,
初始路径一般取为出发点到目标点的直线上均匀分布的点列,通过检测路径点在障碍物内或者在障碍物外,按照不同的动态运动方程,计算出相应路径点的移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的路径规划具体实施方法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步骤1:定义路径总能量函数。
一条路径的碰撞罚函数定义为各路径点的碰撞罚函数之和,而一个点的碰撞罚函数是通过它对各个障碍物的三层前向神经网络表示得到的,输入层的三个结点的输入分别是路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和竖坐标x、y、z,中间层的每个结点相应于障碍物的一个面的不等式限制条件,输入层和中间层的连接权系数等于不等式中x、y、z前面的系数,中间层每个结点的阈值等于相应不等式中的常数项。中间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为1,输出层结点的阈值取为不等式的个数减去0.5后的负数,
该连续网络的运算关系为
其中各符号的含义为,C:顶层结点输出;IO:顶层结点输入;θT:顶层结点阈值;OHm:中间层第m个结点的输出;IHm:中间层第m个结点的输入;θHm:中间层第m个结点的阈值;wxm,wym,wzm:第m个不等式限制条件的系数。激发函数为常用的S形函数,即
模拟退火温度变化公式为:
其中β是模拟退火初始温度。βm是相应于障碍物每一个面的模拟退火初始温度,可以根据障碍物的形状,设定各面的不同的初始温度,这样对于一些不对称图形可避免路径规划的局部极小值情况,
整条路径相应于碰撞函数部分的能量为
其中K是障碍物的个数,N是路径点的个数,Ci k表示第i个路径点P(xi,yi,zi)对第k个障碍物的碰撞函数,
相应于路径长度部分的能量函数定义为所有线段长度的平方和,即对所有路径点P(xi,yi),i=1,2,…,N,定义
整条路径的总能量函数定义为
E=wlEl+wcEc (10)
其中wl和wc分别表示对每一部分的权重(wl+wc=1),
步骤2:根据出发点坐标P(x1,y1,z1)及目标点坐标P(xN,yN,zN),初始路径一般取为出发点到目标点的直线上均匀分布的点列:
xi=x1+i(xN-x1)/(N-1)
yi=y1+i(yN-y1)/(N-1)(i=2,3,…,N-1) (11)
zi=z1+i(zN-z1)/(N-1)
步骤3:对于路径点P(xi,yi,zi),i=2,3,…,N-1,用检测器检测是否在障碍物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下面两种操作:
(1)若路径点P(xi,yi,zi)在障碍物内,则按下列运动方程移动
(2)若P(xi,yi,zi)在障碍物之外,则按下列运动方程移动
步骤4:重复执行步骤3,直到路径收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93060XA CN101231714A (zh) | 2007-12-05 | 2007-12-05 | 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93060XA CN101231714A (zh) | 2007-12-05 | 2007-12-05 | 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31714A true CN101231714A (zh) | 2008-07-30 |
Family
ID=3989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93060XA Pending CN101231714A (zh) | 2007-12-05 | 2007-12-05 | 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31714A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03687A (zh) * | 2008-10-31 | 2011-09-28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自动排序的焊接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
CN102521653A (zh) * | 2011-11-23 | 2012-06-27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井下多机器人联合搜救的生物刺激神经网络设备及其方法 |
CN102520718A (zh) * | 2011-12-02 | 2012-06-27 | 上海大学 | 一种基于物理建模的机器人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
CN102802884A (zh) * | 2010-11-12 | 2012-11-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移动路径搜索装置及移动路径搜索方法 |
CN104102219A (zh) * | 2014-07-09 | 2014-10-15 | 大连理工大学 | 智能导购车行驶路径的规划方法、装置及智能导购车 |
CN105538309A (zh) * | 2015-12-03 | 2016-05-04 | 苏州大学 | 一种有限传感能力的机器人障碍物动态识别算法 |
CN105773628A (zh) * | 2014-12-17 | 2016-07-20 | 齐鲁工业大学 | 一种led芯片上蜡机器人喷蜡控制方法 |
CN106217377A (zh) * | 2015-10-14 | 2016-12-14 | 山东世纪元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路径点式行走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
CN106610664A (zh) * | 2015-10-22 | 2017-05-03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运动避障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7272705A (zh) * | 2017-07-31 | 2017-10-20 | 中南大学 | 一种智能环境下机器人路径的多神经网络控制规划方法 |
CN107896008A (zh) * | 2017-09-27 | 2018-04-10 | 安徽硕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人自助充电系统及方法 |
CN108399398A (zh) * | 2018-03-22 | 2018-08-14 | 武汉云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驾驶汽车障碍物识别检测方法 |
CN110362085A (zh) * | 2019-07-22 | 2019-10-22 | 合肥小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特种巡检机器人的类脑平台 |
-
2007
- 2007-12-05 CN CNA200710193060XA patent/CN10123171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03687A (zh) * | 2008-10-31 | 2011-09-28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自动排序的焊接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
CN102802884A (zh) * | 2010-11-12 | 2012-11-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移动路径搜索装置及移动路径搜索方法 |
CN102802884B (zh) * | 2010-11-12 | 2015-04-0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移动路径搜索装置及移动路径搜索方法 |
CN102521653A (zh) * | 2011-11-23 | 2012-06-27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井下多机器人联合搜救的生物刺激神经网络设备及其方法 |
CN102521653B (zh) * | 2011-11-23 | 2015-01-21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井下多机器人联合搜救的生物刺激神经网络设备及其方法 |
CN102520718A (zh) * | 2011-12-02 | 2012-06-27 | 上海大学 | 一种基于物理建模的机器人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
CN102520718B (zh) * | 2011-12-02 | 2013-06-05 | 上海大学 | 一种基于物理建模的机器人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
CN104102219A (zh) * | 2014-07-09 | 2014-10-15 | 大连理工大学 | 智能导购车行驶路径的规划方法、装置及智能导购车 |
CN104102219B (zh) * | 2014-07-09 | 2017-01-11 | 大连理工大学 | 智能导购车行驶路径的规划方法、装置及智能导购车 |
CN105773628A (zh) * | 2014-12-17 | 2016-07-20 | 齐鲁工业大学 | 一种led芯片上蜡机器人喷蜡控制方法 |
CN106217377A (zh) * | 2015-10-14 | 2016-12-14 | 山东世纪元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路径点式行走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
CN106313043A (zh) * | 2015-10-14 | 2017-01-11 | 山东世纪元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路径点式行走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06217377B (zh) * | 2015-10-14 | 2018-07-27 | 山东世纪元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路径点式行走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
CN106313043B (zh) * | 2015-10-14 | 2019-04-26 | 山东世纪元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路径点式行走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06610664A (zh) * | 2015-10-22 | 2017-05-03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运动避障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5538309A (zh) * | 2015-12-03 | 2016-05-04 | 苏州大学 | 一种有限传感能力的机器人障碍物动态识别算法 |
CN105538309B (zh) * | 2015-12-03 | 2018-07-31 | 苏州大学 | 一种有限传感能力的机器人障碍物动态识别算法 |
CN107272705A (zh) * | 2017-07-31 | 2017-10-20 | 中南大学 | 一种智能环境下机器人路径的多神经网络控制规划方法 |
CN107272705B (zh) * | 2017-07-31 | 2018-02-23 | 中南大学 | 一种智能环境下机器人路径的多神经网络控制规划方法 |
CN107896008A (zh) * | 2017-09-27 | 2018-04-10 | 安徽硕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人自助充电系统及方法 |
CN108399398A (zh) * | 2018-03-22 | 2018-08-14 | 武汉云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驾驶汽车障碍物识别检测方法 |
CN110362085A (zh) * | 2019-07-22 | 2019-10-22 | 合肥小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特种巡检机器人的类脑平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31714A (zh) | 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 | |
Liu et al. | Efficient multi-task allocation and path planning for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in support of ocean operations | |
Patel et al. | Dwa-rl: Dynamically feasible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policy for robot navigation among mobile obstacles | |
Jin et al. | Environmental boundary tracking and estimation using multiple autonomous vehicles | |
CN101441736A (zh) | 汽车起重机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 |
CN102521205B (zh) | 基于多Agent强化学习的机器人联合搜索方法 | |
Fan et al. | Crowdmove: Autonomous mapless navigation in crowded scenarios | |
Aoude et al. | Mobile agent trajectory prediction using Bayesian nonparametric reachability trees | |
Wang | Fuzzy logic based robot path planning in unknown environment | |
Motlagh et al. | An expert fuzzy cognitive map for reactive navigation of mobile robots | |
CN113110509A (zh) |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仓储系统多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 |
Syed et al. | Guided Autowave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GAPCNN) based real time path planning and an obstacle avoidance scheme for mobile robots | |
Chi et al. | Obstacle avoidance in mobile robot using neural network | |
O'Callaghan et al. | Learning navigational maps by observing human motion patterns | |
Shamsfakhr et al. | A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navigation of a mobile robot and obstacle avoidance in dynamic and unknown environments | |
CN108444481B (zh) | 一种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水下潜器路径规划方法 | |
Chang et al. | Environment prediction for a mobile robot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 |
Pradhan et al. | Neuro-fuzzy technique for navigation of multiple mobile robots | |
Baumgartner et al. | Optimal control of an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 for cooperative target tracking | |
Ghosh et al. |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novel WNN approach with RBFNN in navigation of autonomous mobile robotic agent | |
Moshiri et al. | Pseudo information measure: A new concept for extension of Bayesian fusion in robotic map building | |
Kazem et al. | Modified vector field histogram with a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model for mobile robot path plann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 |
CN108459614B (zh) | 一种基于cw-rnn网络的uuv实时避碰规划方法 | |
Yan et al. | A novel FastSLAM algorithm based on iterate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 |
Hamzah et al. | Mobile robot navigation using fuzzy logic and wavelet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730 |